时间:2023-10-08 15:32:54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发展状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WTO,入世,农业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
我国加入WTO已经历时5年,迄今已经全面完成了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各项义务,进入了所谓的“后过渡期”。在这5年中,我国的农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5%,比1991-2001年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高0.04和0.08个百分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以WTO农业协议定义的农产品加上水产品作为统计口径,据商务部统计,出口额由2001年的16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71.8亿美元,年均增长14.5%,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2006年后,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月累计出口额达到21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可以说,我国农业基本上平稳地完成了向WTO贸易体制的过渡。
上述情况与入世前人们的普遍预期显然有相当大的反差。加入WTO时,我国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做出广泛的承诺,包括大幅度削减关税、对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治理、立即停止使用出口补贴、限制农业国内支持支出、规范动植物检疫措施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履行这些承诺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远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甚至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入世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基于资源禀赋理论做出判定,我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处于竞争劣势,但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而入世后会出现在增加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同时扩大畜产品、园艺产品和水产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的局面。鉴于当时主要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人们预期入世会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下跌,进而对农民收入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从各方面情况看,入世后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要比预想好得多,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从外部看,主要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在2001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减轻了我国面临的竞争压力。从内部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鼓励农产品出口的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对部分粮食品种实施保护价收购、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等,而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市场信号变化和激励政策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使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实现优化调整,更好地适应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虽然入世后的实际情况与入世前有关研究做出的判定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研究所强调的一些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是有效的,并且将决定我国今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变前景。
首先,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农业资源外流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土地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在目前的土地治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具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借助于行政力量从农民那里廉价征用耕地后将其转用于各种非农业开发项目,从中获取各种形式的收益。这导致大量耕地被合法甚至非法占用,直到近年中心采取严厉控制措施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这一情况与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计划和农民在市场机制驱动下扩大蔬菜等园艺作物种植结合在一起,导致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到总产量的增长。
第二,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导致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需求总量的增加则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提供的工业原料上。受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的影响,尽管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显著低于1996年创造的414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国内市场上并没有显现出粮食短缺的明显迹象。实际上除了2004年外,我国在谷物贸易上一直保持净出口地位。与此成对照的是大豆、植物油和棉花进口规模急剧增加,成为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由盈余转为赤字的主导因素。然而,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由于国内榨油能力急剧扩容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而榨油业扩大加工能力则是由于国内外企业预见到国内市场对植物油和饼粕的需求增加而大量投资所致,这一过程在入世前已经启动,入世后放宽对大豆进口的限制只不过是为这一发展增添了额外的活力而已。统计数据表明,入世后我国的大豆生产并没有下跌,而是维持增长,即进口增加只影响到大豆生产的增长幅度。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棉花上。我国棉花进口急剧增加发生在2003年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纺织业界面临纺织品贸易于2005年进入所谓的“无配额”时代而产生乐观预期,进而扩大纺织品加工能力所致。虽然2002和2003年我国的棉花产量低于入世前2001年的水平,但随后两年产量大幅度增加,2004年更创造出新的历史纪录。
第三,非价格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农产品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会更为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劳工福利等问题,从而导致相关标准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一点,发达国家实施的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越来越严格,日本和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食品安全法规就反映出这一趋势。恰恰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例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公害频繁发生,面临这一形势,政府监管机构表现出严重的能力缺失或不作为。由于这种情况,我国具有很强价格竞争力的畜禽肉类产品并没有能够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量出口海外,进口产品却显著增加,使我国在这些产品上也成为净进口方。虽然我国的园艺产品和水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也多次受到进口方限制措施的打击。然而,我国也有一些企业成功地突破了进口国设置的“绿色壁垒”,例如山东省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日本加强食品安全管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主动改善产品质量和调整生产结构,把别人失去的市场转变为自己扩大出口的新机会。
第四,只有不断扩大农民在非农业的就业机会才能够持续地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在2001-2005年期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长了30%,同期农产品生产价格提高了约20%,消除价格因素后,农民农业经营纯收入年均仅增长2%左右。鉴于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持续上升,即使政府继续增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单纯靠发展农业显然不足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更不要谈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了。另一方面,入世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由2001年的的50%下降到2005年的44.8%,由非农业经营活动得到的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考虑到第一产业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2.6%,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非此不足以消除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
最后,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实施支农政策的空间构成严格限制。入世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这些惠农政策是导致农业增产、农民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可以选择的手段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入世承诺的约束。这种情况在大豆产业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加入WTO时,我国完全开放了大豆和豆粕市场,大豆进口关税率为3%,豆粕为5%,进口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对豆油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治理,配额内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13%立即下调到9%,配额外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121.6%逐步下调,到2006年过渡期结束时改为9%的单一关税。入世之初,我国利用制定转基因产品管制办法的机会限制了2002年的大豆进口,但2003年后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2006年上升2658万吨,是2001年进口量的将近2倍;豆油进口量更由2001年的7万吨上升到2004年最高时的252万吨。面临这一局面,我国政府只能通过“大豆振兴计划”等间接措施支持大豆生产,对进口数量却无法有效实施调控。此外,很多符合WTO绿箱标准的政策在我国现行农业经营模式下面临操作成本过高的限制而难以实施,而价格补贴和口岸保护等操作成本较低的政策则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只能在有限程度上使用,这使得政府在制定农村发展政策上面临困难的选择。
总结我国入世后的农业发展实践,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熟悉:
第一,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内因素,非凡是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第二,我国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市场变化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及时和灵敏的反应,但在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的条件下,农户和企业也会理性地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其行为有时会损害到公众利益。例如,我国很多食品公害事件完全是人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技术能力。
第三,我国尚未形成适合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产业链和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一方面,农户与涉农企业之间普遍未能形成利益共赢机制,在缺乏社会征信保障制度的条件下,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经常导致产业链的断裂,出现“市场失灵”;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缺失和不当作为经常不仅未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且造成“政府失灵”。这种情况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损害了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
第四,国内政策比口岸干预政策更有助于实现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入世后,我国政府在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鼓励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得以避免入世前预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局面的重要因素。
尽管我国顺利地实现了向WTO贸易体制的过渡,但今后的农业发展仍面临严重的挑战,能否成功应对挑战决定了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最近商务部了关于农产品出口的五年规划,提出了放低出口增长速度、加强质量效益、侧重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方针。根据规划,2010年的农产品出口额将达到380亿美元,年均增长7%,其中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这一规划体现了将提高农产品非价格竞争力放在首位的思路。
1云阳县的基本情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沪高速公路横贯县境,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纵横切割,形成了“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云阳县辖4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649km2,耕地面积6.30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46万hm2;总人口1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2%,是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三峡工程兴建,云阳县动迁人口超过17万人,综合实物淹没指标占重庆市的1/8,相当于湖北省淹没指标的总和。按照“加快”和“率先”的要求,围绕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总体目标,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和库区移民开发、对口支援等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兴县、开放强县“五大战略”,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98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比重由31.3∶31.5∶37.2调整为27.4∶35.4∶37.2;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48.5%。
2云阳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紧紧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云阳县粮食总产43.45万t,油菜总产1.25万t;养蚕4.79万张,产茧142万kg;水果总产12万t,蔬菜总产32.05万t,水产品总产0.78万t,年出栏生猪80.99万头、山羊37.13万只、牛3.1万头,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云阳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均增长6.7%,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553元,同比增长25.7%。
2.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上坝乡万亩粮食示范区建设,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2011年,云阳县粮食种植面积9.94万hm2,总产量43.45万t,分别比2010年增加0.09万hm2,0.43万t,增加0.9%,1.0%,全县人均粮食(按农村人口计算)378kg。
2.2特色产业亮点凸显云阳县围绕建设“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建设了标准化柑橘果园1.53万hm2、密植桑园0.4万hm2、优质粮油基地2.0万hm2、城郊商品蔬菜基地0.05万hm2、标准化茶叶基地0.07万hm2;利用云阳县养殖水面宽、鱼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库区生态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着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已发展5000头以上肉牛生态养殖小区12个,万只山羊生态养殖小区17个,全县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力打造“相思茶”、“巴阳峡”脐橙、“凤凰”及“云三增”大米、泥溪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有效地带动了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2.3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切实搞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截止2011年底,云阳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1%,涉及农户13.82万户,占全县承包土地农户(28.59万户)的48.34%;规模经营面积0.9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04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大力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
3云阳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三峡工程的兴建,云阳县共淹没高产稳产耕园地0.32万hm2,剩下的多为瘠薄坡地,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的72%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53万hm2,坡度大于10度的中低产土2.93万hm2。加之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云阳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5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部分移民后靠安置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云阳县农业安置人口中,人均耕地0.03hm2以下的占24.7%,0.03~0.05hm2的占17.6%,移民人均耕地比全县农村平均水平低近40%,例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巴阳镇巴阳村移民居民点人均耕地只有0.01~0.02hm2。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云阳县坡耕地面积大,农业投入不足,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云阳县现有水利工程9145处,蓄引提水能力10868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9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8%,其中稻田1.54万hm2,占全县稻田面积62.48%;保证灌溉面积0.60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9%;旱涝保收面积0.3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9%。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3.3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云阳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市场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老人们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云阳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3.4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甘蔗、苎麻、蓑草、佛手等传统农业增收骨干项目逐渐萎缩,有的已淡出市场。近年来,云阳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柑橘、蚕桑、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恢复重建工程量大、投资大,农业特色产业远未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特色品牌少,农村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
3.5农民增收面临困难近年来,云阳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生活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云阳县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2)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3)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4)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弱,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5)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3.6农村改革政策乏力少数农户因村组二轮延包尚未完善和承包纠纷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完全落实。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存在农户间私下口头约定,没有签定文字协议,签约主体与流转主体不一致等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稳定难,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等“买主”农业经营能力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对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云阳县发展农业的思路与目标
4.1实施科技兴粮,保证基本自给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结合库区农业生产实际,云阳县粮食生产应遵循“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基本自给”的基本思路,以农田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抛秧、地膜玉米、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等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总产稳定在43万t以上。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粮油作物结构调整,搞好粮油作物专用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提高粮油产品优质率、商品率。
4.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库区产业扶持、城乡统筹发展等机遇,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围绕建设“牛羊大县”和“柑橘大县”目标,大力培育柑橘、牛羊2个主导产业。今后5年,在“一江四河”流域的24个基地乡镇建成柑橘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到30万t;大力推进牛羊、生猪产业化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6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出栏7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出栏12万头。切实抓好蚕桑、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培育农民增收骨干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全县养殖水面达2.03万hm2,其中“一江四河”水面达1.24万hm2,发展生态渔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要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休闲生态渔业等4种模式,加快生态渔业发展。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提高市场占有率。
4.3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整合库区产业发展、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移民后期扶持、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努力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先进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4.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和代耕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到2016年云阳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35%以上。积极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新培植5~7个农业中介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云阳县发展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云阳县是国定的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支持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云阳县柑橘、牛羊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以及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5.3支持提高粮食储备水平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为保证粮食安全,应尽快建立完善粮食调运储备机制,建立粮食调运基地,加强仓储能力建设,保证国有粮食储备总量达到3万t以上,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1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施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33万m2。其中遮阳棚、小拱棚面积30793.33万m2,大棚面积6266.67万m2,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m2。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6万m2;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m2;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m2。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47万m2[1]。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47万m2,比2009年的791.27万m2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93万m2,占91.2%;标准竹木大棚55.67万m2,占8.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2]。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t/hm2,纯收益高达15万元/hm2。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m2,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m2,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400万m2,受益农户达10.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627.13万m2,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33和850.8万m2,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福建省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省分户经营的设施栽培农户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农户-经纪人(或外地客商)-市场(或公司)的市场链进行销售。国有农业企业(如蔬菜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建设的农业企业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资金投入量大,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已建立基地-工厂加工-市场(出口)的模式经营。
2福建省设施农业主要做法
2.1积极协调,促进土地流转
土地是影响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各地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福清市通过村委牵头,或成立镇村中介,或网上信息等方式组织流转;长乐市通过每亩耕地年租金600元、流转服务费100元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有序流转[3];永泰县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帮助设施农户做好流转土地协调工作,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2财政支持,利于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设施装备等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2009年该省增加了喷、滴灌设备的补贴;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下达后的补充目录中也将标准配置的设施钢架大棚列入补贴,每平方米补贴7.8元,每公顷大概补贴75000元。将乐2011年新建农业设施连片面积10000m2以上,每亩县补贴1500~10000元;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冷库菇房起补室内占地面积应达1000m2以上,库房高度4m以上的,县财政每平方米库房补贴标准为30元;微灌设备起补面积连片达33333m2以上,县财政每666.67m2补贴标准为150~200元。同时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00万元(除购机补贴、县财政补助等)完善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福清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500万元,重点补助连片2000m2以上钢架大棚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以鼓励蔬果大棚连片规模发展;长乐市政府拟对蔬果大棚按福州市级补助标准1∶0.5进行配套补助;连江县拟对钢架大棚按1∶1进行配套补助。
2.3开展培训,促进农技服务
为了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福建省一些科研单位、政府等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集约化育苗、大棚反季节栽培、遥控微喷灌和膜下滴灌、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耕作等设施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等系统开展全省性主会场远程培训10期,讲授41个课程,140多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现场解答240多个问题,各地开设分会场9255场次,共培训农民85.9万人次,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平台。还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培训,以将乐县为例,2010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受训1080人次,大多种植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福清市通过969155热线开展农业科技下乡30多场次,培训3200多人次。永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组成百人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入户指导,把先进生产技术传递到设施农业基地。
3福建省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设施农业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府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强度大,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也有部分县市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高,设施农业发展阻力重重,资金短缺,设施过于简易,零星经营,无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整体提升,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设施农业已向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方向发展,虽然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目前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基本上由企业和农户自筹,在闽南地区有不少设施农业设施是由台商投资建成的,各地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一些龙头企业中也有少量的政府投入,但所占比例不高。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科研是提升设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近年来福建省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但整体看来,政府对科研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3.3机械化程度不高
设施农业应是高效农业,体现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因此每一个设施农业园都应尽可能运用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措施。但福建省用于设施农业的装备还比较少,自动控温、喷(滴)灌设备、药物喷施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企业的连栋温室中,而农户建造的小拱棚、竹木大棚等农业机械的使用几乎为空白。目前福建省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绝大部分作为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造成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资金困难导致农户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机械操作问题。农户机械操作技术掌握不足,或机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缺少,让农户在购机前心存担忧或存在使用障碍[4]。
3.4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增质提效,但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许多生产管理还是以经验为指导,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生产标准有待完善;二是生产标准化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与价格标准等。目前,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一些无公害的生产标准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或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或是针对性不强,无法明确适用于何种设施与品种,由此导致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户接受并应用,从而阻碍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提升。同时,全国尚没有一个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和价格标准,让农户对购买这些设施心存担忧。仅靠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还不足以推动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加强宣传及推广力度才能让标准化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设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靠农民个人或企业自行投入,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小,设备落后,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3.5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设施农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在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福建省已初有建立,但尚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生产与市场对接错位,设施农业企业融资难,农资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市场销售体系以及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户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流通环节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户效益的提高。目前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信息总量少,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缺乏市场分析预测、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准确性与代表性不高,从而导致农户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减弱。
3.6设施农业研发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设施农业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但要知道农业栽培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环境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福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毕业于农科或工科,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没有或很少接受设施新技术的专门培训,缺乏适合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复合型人才。福建省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基地中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才不多,仅数百人,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制约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常发现一些城市,领导为了业绩或者检查,建设了高规格、高科技含量的实施农业,等检查或验收过后,不懂的管理使用,就栽种一些科技含量很低、效益很差的作物,有些设施大棚甚至杂草丛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4发展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对策
4.1发展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的现代设施农业各有特点,表现为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福建省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应加以借鉴,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引进其先进的理念、技术等。福建省是农业不发达地区,且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每年有多次台风天气出现,年降雨量大,丘陵山地较多,平地较少,地形变化较复杂,有些区域交通不方便,各地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鉴于福建的地域特点,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作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的选择、设施结构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创建适宜的生产模式。例如设施作物种类可更多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设施类型则注重地膜覆盖、避雨设施等小型设施、简易设施,以降低成本;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与排水能力。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省份的模式,而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适宜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福建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4.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福建省政府应该推出减化农业贷款手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来促进带动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激励农户、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在贯彻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基础上,允许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原则,进行土地的转让、互换、转包等,通过让土地自由的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促使设施农业集中种植,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监督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加大对设施大棚建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等的财政补贴力度。
4.3大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其他省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设施农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农业设施生产者的素质。政府要依托科研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田头示范、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从支农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切实解决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同时,政府要定期组织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去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帮助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巨大优势与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4打造品牌,提高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
设施农业一定要结合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不管是借牌子还是树牌子,一定要进行品牌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产品[5],有利于拓宽销路,改变供求格局,提升产品价格。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发展园艺设施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地竹林设施栽培、畜禽规模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打造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福建省每个县建设2~3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设施农业基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设施农业示范区通过新品种以及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确作业、精细管理等新技术手段和农艺措施,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示范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发挥设施农业园的示范作用,极大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5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或财政奖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科研研究,并激励其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方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6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设施农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保险机制、安全监管机制、市场机制等。(1)健全保险机制设施农业生产受农产品生长周期影响,对市场反应表现迟缓,再加上农产品不耐贮运的特点,导致设施农业生产风险高于其它产业,故应完善相关保险机制,尽可能地扩大参保农产品的品种范围,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如组建相关的担保公司或引进期货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设施农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落实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对投入生产的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出台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或限制销售与使用的具体规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真正做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我国的农业逐渐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建立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可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民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企业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或是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实现一体化[6],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农民收入,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元化资本支持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采取多种方式投资设施农业。目前,促进设施农业增收的机制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各项机制的健全还有待于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创新的思路。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总面积946km2,耕地面积4.17万hm2,有山区、黄土丘陵区、平原区三种类型。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86.2mm,年最大降水量1113.0mm,年最小降水量305.9mm,降水大多集中在汛期。据统计,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极易引起山洪灾害。春冬雨雪稀少,干旱屡见发生,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市旱灾、涝灾频发,给农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节水工程现状
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高平市水利局积极申报水利项目,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先后建起原村、箭头、长平、府底等节水灌溉项目。至2011年底,共完成灌溉水源井配套55眼,利用张峰水库水和煤矿排水发展节水灌溉20余处,配套喷灌设备86台(套),配套滴灌、微灌设备250套,建成节水灌溉面积3466.7hm2,其中防渗渠灌1080hm2,低压管灌1893.3hm2,喷灌面积466.7hm2,微、滴灌26.7hm2。节水项目的实施,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节能、节水、省工、增收、增效的生产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节水园区的辐射带动,农民积极主动进行调产,把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调整成特色农业种植。通过产品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3节水效益分析
以国家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原村项目区为例,该项目总投资203万元,于2006年建成运行,发展节水面积200hm2,其中半固定喷灌173.3hm2,微、滴灌26.7hm2,年实现农作物总产值100万元,可增收35.6万元,其中喷灌工程以粮食作物为主,每公顷平均增产750kg,年可增收31.2万元,微灌、滴灌以大棚经济作物为主,年增收20万元,年均每次可节水750m3/hm2,年可节水20万m3,可节省灌溉投资3.6万元。大田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例,每公顷增产750kg左右,滴灌大棚每公顷增产9750~12750kg。经测算,该项目效益费用比达到2.1,内部收益率17%大于基准收益率12%,动态投资回收年限6.8年。此外,原村节水园区的节水、节能和增收效果尤为明显。据统计,与传统漫灌相比,喷灌每公顷可节水120m3,仅此一项项目区每年可节水36万m3,节省投资9万元。半固定喷灌接近于天然降水,不但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增产效益,而且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药成本,使土地利用率和项目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园区作物稳产、高产。同时,通过原村高效园区的带动,周边新建起了野川节水园区、东周节水园区,生产效益十分显著。
4存在问题
第一,在运行管理上,由于节水灌溉园区管理单位缺乏必要的管理经费,灌区职工缺乏主动性,而农民又不愿意交水费,从而给水费收缴带来很大难度,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要缓解农民负担和运行管理费用之间的矛盾,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科学合理、高效运用节水灌溉的技术,及时转变种植经营理念,同时管理部门要做到合理收缴水费,提取必要的工程维护费用等。第二,高耗水工业与农业争水情形时有发生。高耗水企业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位的急速下降,使部分机井井泵吊空,甚至无水可灌,从而增加了灌溉成本。因此,急需出台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否则灌溉成本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使农民灌溉积极性降低,灌区生存困难。第三,高平市人多地少,传统农业以小麦复播豆类为主,多数农民靠天吃饭、靠国家办水利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水利项目的自筹难度较大,项目操作十分简单。近年来,在节水园区调产大户的带动下,许多农民逐渐改变观念,开始进行调产,但调产力度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
5发展建议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字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20__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绪明并没有常人预料的那种欣喜,反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春多雨,蔬菜普遍减产,每公斤萝卜卖出1.8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价格的4到5倍。“只要通过简单地腌制加工,储藏两三个月,每公斤可以卖到1.2元。”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段绪明告诉记者,建1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需要200多万元,可以让时令蔬菜保鲜半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经营大宗蔬菜时,资金周转率极快。基地投入不少,自己又求贷无门,段绪明只能看着市场干着急。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怎么才能解除这样的压力呢?农业企业无疑是生产与市场最为有效的“传动轴”。
__县农民有30年种桑养蚕的历史。由于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在市场冲击波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桑园被毁。近几年,旧司乡以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在桑园种植越冬、早春蔬菜,与武汉市场对接,既实现“桑菜互补”、提高效益的目的,又能规避单一产业的自然与市场风险。3季蚕收入20__元,两季蔬菜可收入300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3年时间就发展到6000多亩,带动农民达3000多户。
[关键词]农业 消除贫困 坦桑尼亚
一、引言
农业一直是坦桑尼亚经济中的主要贡献者,在整个国民产出中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在1990年--2007年间农业对GDP总量的平均贡献率在48.5%左右(NBS 2007)。农业也是一个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据估算,坦桑尼亚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NBS 2007),农业也是经济中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7%。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战胜贫困,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农业上。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坦桑尼亚在消除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成败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农业的业绩表现,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农村的贫困水平是城镇的2倍;第二,坦桑尼亚有超过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虽然农业在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农业的增长速度却不令人满意。事实上,农业并没有将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他们现在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据2000年1月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那些全部依靠农业的家庭往往比那些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在非农业部门或者在其他现代产业部门的家庭更贫困。这似乎并不令人意外,鉴于坦桑尼亚农村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农产品出口的依赖,2006年,坦桑尼亚的人均购买力为5美元,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其生产力的增长被认为是实现持续增长、消除贫困的关键。发展经济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都认为农业生产力的增长是关键,如果农业产量的增长得足够快,就可以解决贫困问题(Rao, Coelli and Aladdin, 2004)。
二、 坦桑尼亚农业的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2000年--2007年中,坦桑尼亚农业约以4.5%的平均水平增长,相比较,人口以3.0%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口普查),这一数字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农业劳动生产力有小幅增长。
表1 农业实际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96 3.9
1997 2.4
1998 1.9
1999 4.1
2000 3.4
2001 5.5
2002 5.8
2003 4.1
2004 6.4
2005 6.7
2006 4.0
2007 5.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1表现了农业增长率的波动。例如,在1996年--2007年间,农业增长率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6.7%,在1998年最低,仅为1.9%。在同一时期内,主要的六种粮食作物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而出口农作物则以5.2%的速度增长。其他产业如畜牧业、林业等则相对表现较差。为迎合国家消除贫困的目标,农业被视为主要产业,若要达成该目标,农产品必须大幅增长(lazaro and temu 2003)。
三、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规模
在坦桑尼亚农业经济是由小农场主来主导的。最新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有462万小农场主在经营农业,平均每个小农场主耕种1.78公顷土地。(URT 2001b)
在对农业现状的分析中,ASDS指出:小农场主使用了坦桑尼亚85%的可耕种土地,平均每户使用0.2公顷--2公顷。2000年/2001年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评估显示52%的小农场主拥有不到2公顷的土地。
这些数据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坦桑尼亚有大量的未利用土地。据估计,在坦桑尼亚大约有44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发展农业,但为什么仅仅只有23%的土地被开发呢(URT2001a)?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土地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为什么农民只耕种这么一点点?
如果通过减少对雨水过度依赖的农业,利用复种等方式,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是可以增加的。复种可以通过灌溉来实现。据估计,坦桑尼亚大约有1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灌溉,而现在仅有15%的土地被灌溉(URT 1997)。若要通过复种完成如此密集的耕种必须要改进农业技术,加大对于农药和化肥的投入。
2.农业技术水平
现在坦桑尼亚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是较为落后的。农民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在依赖雨水的农业系统中,大部分都依靠手、用锄头耕种。据估计,仅有0.2%的农场主有一台拖拉机。在坦桑尼亚,约70%的土地都是依靠手、用锄头来耕种的,20%依靠畜力耕种,10%依靠拖拉机耕种(URT 1997)。如此低的机械化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在那些依靠畜力耕种的地区,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农业经营。然而畜力割草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这也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最大的限制,也就导致了农民们对家庭劳动力的依赖。
3. 农业信贷
在过去的8年中,虽然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商业银行对农业生产的贷款量却减少了一半,从1996年占国内总贷款的近11%减少到2001年的6%(世界银行2001)。研究表明,由于受到资本的限制,小农场主无法购买或者租用先进的技术投入农业生产。据测算,坦桑尼亚每年仅有5%的农民可以获得非家庭来源的贷款。农业贷款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穷人无法偿还的风险。
4. 可投入的要素及其要素价格
研究表明制约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农业投入(URT2002)。1998年--1999年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64%的农民不使用肥料(详见表2)。
表2 1998年--1999年耕种季节内使用肥料的农民比例
肥料使用情况 农民数量 比例 (%)
使用肥料 1,662,800 34
-粪肥 1,054,600 (64)
-化学肥 398,300 (24)
-化学肥和粪肥 38,100 (2)
-堆肥 171,800 (10)
不使用肥料 3,082,000 64
总计 4,744,800 100
括号中的数字表明使用该种肥料的农民占所有使用肥料的农民总数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URT 2001
同样,仅有约57%的农民会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的农民中大约有34%都会使用诸如牛粪和树叶的非化学方法。然而,农民们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要素投入的主要原因还是化学肥料价格高,他们现在能够从农产品交易中获得的低回报是很难去支持高额投入的。肥料的使用量下降一半不仅仅是因为取消了农业补贴,更重要的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低。
在1991年--1997年间,投入补贴的减少实际上使得肥料的实际价格上升了2.5-3.9倍(世界银行2001)。这种增加,再加上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使得肥料的用量大量减少,尤其是像玉米这种粮食作物。农产品的低回报率是同该种产品的市场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这些市场问题。
投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及时的推广服务。在坦桑尼亚研发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者和农民之间的知识传承性差,推广机构的不稳定,以及由于当地政府对于推广服务的分权化管理而引发的制度性问题。
5. 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
农业生产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市场正常运转,交易及贸易繁荣,会增加在农村地区流通中的现金流,从而使得农民获得更多脱离贫困的机会。阻碍农业部门增长的市场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农产品营销的信贷
(2)较低的产品价格
(3)缺乏竞争力的市场
(4)落后的交通网络(尤其在郊区)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
(5) 市场信息不易获得
政府基于市场自由化的政策将市场问题寄希望于私有经济。但是由于私有经营者较少,且他们只从事自己有优势的领域,这就导致一些领域形成了垄断或少有竞争,同时也导致了农民收入不足。据估计,坦桑尼亚农村人均收入为14,134,而坦桑尼亚总体人均收入为17,928;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人均收入为40,767,而其他城镇地区人均收入为30,426(NBS2002)。
增加收入的惟一方法就是提高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并改善农村道路网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保证市场服务的广泛覆盖和市场信息的充足。
6. 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
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于出口收入。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咖啡、茶叶和烟草。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或者半成品出口,这就导致了产品价格较低,同时也限制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较低的世界市场价格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我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对农村工业的投资。这些是可以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并改善基础设施来实现的。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农业虽然重要,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农业部门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农业生产的规模小,科学技术落后,农业信贷不足,可投入的要素不足及较高价格,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不佳,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很多发展项目都聚焦在小农场主身上,而忽略了大中农场主(Temu and Phillip)。由于产业生产的规模较小,农业技术一直停留在使用手、用锄头上,这就使得农业一直是一个非常辛劳的苦力活,而无法成为经济的支柱。
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鼓励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技术,优化发展。这将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并促进农产品市场更加有竞争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加强农业同制造业间的联系。
第二,如果农业发展战略(ASDS)能够获得成功,今后的农业发展战略应注重大中型农场主。大中型农场主才是转变经济、促进农业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关键。
第三,鼓励建立农民联盟。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农民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为自己的产品争取更高的价格。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放宽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坦桑尼亚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Mangisoni Julius, (2006).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Performance in Africa. African Technology Policy Studies Network (ATPS); Special Paper Series No. 27. Nairobi, Kenya.
[2]URT, (2001),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1. 省略.
[3]URT, (2007a).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7, tanzania.go.tz
[4]URT (2007b).Agricultural Sector Achievements of the Third Phase Government 1995. 2005.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and Cooperatives. Retrieved from kilimo.go.tz
[5]Rao D.S. Prasada, Timothy J. Coelli and Mohammad Aladdin, (2004)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70-2000.. ILO, Employment Strategy Papers. Retrieved from.
[6]World Bank (2000): .Agriculture in Tanzania since 1986: Follower or Leader of Growth. IFPRI, Washington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功能
(一)农业的概念的界定
目前,大家普遍认同关于休闲农业定义:充分利用农田景观、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衣耕文化、农业自然环境、乡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建设,以发挥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为游人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空间环境,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绿色产业模式。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
经济功能。休闲农业能够提供大量名优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和市场竞争的要求,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态环保功能。休闲农业是绿色产业,是城市环境的最佳卫士,可以净化环境,吸收反射噪声,调节区域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喷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发挥生态屏障功能。
社会功能。现代休闲农业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郊区去,促进公众对农业和农村的认识,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和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转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观念,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减轻了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
二、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苍南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休闲农业发展迅猛。经过多年的发展,苍南县休闲农业项目从较低层次、单一功能的观光型,向较高层次、多功能的参与性项目过渡。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分布也逐渐扩展。目前苍南县休闲农业的类型主要有观光体验型、农家乐体验型、生态休闲度假型和乡村民俗文化型等四种。
三、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苍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
苍南县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丰富,如有明代浙南抗倭重镇国家一级文保单位――蒲壮所城、瓷古村落――碗窑古寨等。苍南县农业发展观情景良好。苍南是全国番茄重点产区之一、全省设施蔬菜四个重点优势产区之一和全省最大的紫菜和海参养殖基地。地理位置优越,苍南已成为温州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阵地,是连接温州都市圈和福州城市圈的重要节点,也是海西区、长三角两个经济区的共振区。近些年来,又加上苍南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休闲农业需求进一步增长。其次,政府力度增大,区域协作发展迅速助推发展。最后,区域交通格局变迁加快发展。目前,苍南成为浙南闽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挑战
首先,周边县市区休闲农业的竞争。周边县(市、区)休闲农业的发展,造成苍南与周边(市、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如瑞安的雅林现代农业园、瓯海白云山农业观光园等。其次,市场变化迅速,游客需求提高的威胁。由于休闲农业在各地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旅游者们对农业旅游产品种类、旅游产品品味和旅游服务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最后,城市发展对休闲农业的威胁。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客观上会给农业产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苍南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完善苍南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为促进苍南休闲农业加快发展,要充分利用浙台经贸合作区优势,遵循“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新奇、特农产品生产为主,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一批休闲农业业集聚平台建设。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特色文化创意园区、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等一批重点产业平台项目,发挥产业平台的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形成“都市里的田园”、“山区里的田园社区”。
(二)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加强组织协调。设立由县长为组长,农办、农业、发改等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休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县、功能区、镇(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构设置。
优化考核体系。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将总体目标、近远期任务、项目建设安排等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乡镇,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中,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引入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浙商台商等对休闲农业发展建设项目的投资,构建“浙商回归”、“台商引进”、工商资本和农民投资等多层次立体型的投资格局。
保障土地供给。完善土地要素保障机制,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积极探索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