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宏观经济走势范文

时间:2023-10-08 10:22:16

序论:在您撰写宏观经济走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宏观经济走势

第1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GDP 居民就业 经济结构 进出口贸易 物价走势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本次会议详细描述了“新常态”下国内经济的总体特征,确定了宏观政策取向,并对2015年的经济工作做了新的部署。结合本次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调整和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本人对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以下预测。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预测

预计2015年实际GDP增速降至7.1%。2014年全年实际GDP增长了7.4%,预计2015年我国全年实际GDP将增长7.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相较2014年将减速2.7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由2014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5.1%,出口增长将从2014年6.1%上升为6.9%;

影响我国2015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4年房地产销售疲软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给经济增长产生下行压力,进而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减速,并连带相关行业增长放缓;二是随着国际经济的慢慢复苏使我国对外贸易加快增长。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投资等短期因素对经济的持续拉动,政府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都将带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热情。2015年GDP增速将继续放缓,我国也正在经历着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经济政策消化期。三是我们也将面临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杠杆率过高、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等周期压力。因此我们推测,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受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房地产相关行业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缓。

二、预计居民就业将保持稳定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从高速增长趋于中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正由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国家提倡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型社会。众所周知,服务业需要更大的劳动就业人员,也将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吸纳就业的人群数量将提高,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新常态。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也会使城镇就业保持稳定,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减缓了2个百分点,但受益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42%上升到46%,增加了4个百分点,每年就业人员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在当前各产业劳动密集程度和经济体制结构下,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提高1个百分点,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年持平。此外,我国未来几年的生育率与人口数据结构数据表明,未来几年内我国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下降趋势保持不变。由此我们预测,在城镇化速度以及劳动密集型程度不变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保持7.1个百分点的增速意味着2015年的城镇失业率不会造成明显的恶化。

三、经济结构将继续改善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但随着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市场资源配置的逐渐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整个市场经济结构将在多方面得到调整和改善,未来国内经济增长将可持续性的提高。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到,“为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稳定,重点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职称作用。

从国内需求角度来看,影响实际GDP的因素有三方面,分别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比重最大约占50.9%。同比2014年估计值平均提高在1到2个百分点,这表明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我国未来需求结构有望继续得到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结构的有力政策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采取一些列有利政策力推减少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改增等改革措施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市场活力,促进良性竞争。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同时促进新兴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有助于优化市场结构。三是逐渐放缓商品房住宅开发和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速度,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棚户区改造将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大力发展民生领域和绿色产业投资,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四、物价走势预测

通过上半年CPI走势情况来看,未来2015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将会持续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居民消费指数涨幅2.0%,今年将同比持平。并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但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不会导致通货紧缩。在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消费刺激商品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目前来看,2015年物价走势将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综观整体物价走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还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一食品价格涨幅。2000年至2014年这四年中,我国食品价格也再不断的增长,食品价格的浮动平均增长为4.5%。2014年全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增速仅为3.1%。此前国内实行政府干预的农产品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大豆和棉花已经实行改价,而其他几个作为主粮,其改价后影响较大,短期内不会轻易启动。但从国家提倡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要求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还会有些波动,而从加大供给面对价格的长期反应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有增长的趋势。判断食品价格的涨幅也要根据天气状况、粮食收成、石油价格、国际食品价格的走势决定,因此预期15年我国的食品价格涨幅应该保持相对平稳。

二是产品缺口。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产品缺口的恶化和改善没有明显变化,对于PPI的影响也没有较大变化。

三是国际大宗物资商品价格。国际大宗物资商品的价格将影响国内物价的走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的最新预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受国际金融下行趋势,2015年我国进出口价格也将面临下滑,随着经济回暖,逐渐减少差距。

五、进出口预测

按照海关最新统计数据,出口贸易的名义值增长6.9%,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增幅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国内进口额增长5.1%,比2014年增加3.2个百分点。

造成进出口变化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市场容量和外部环境。由于发达经济国市场经济逐渐回暖,将改善我国进出口的外部环境,但新型经济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现,也从另一方面抑制我国出口的发展。第二,投资增速对进出口的影响。虽然从数据来看我国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大宗物品价格趋势也有答复下降,但相较来说降幅较为平缓,名义进口增速也将趋于正常。

进出口的基准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风险也是不可预估的,假设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我们的基准预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现状;如果国外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我们远侧基准预测,带来的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等导致国际经济情况明显恶化、实际汇率升值等。

六、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分析

固定产投资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固定资产投资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房地产业投资又被看作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制造业组成固定产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占全部固定产投资的20%。2013年以前的五年中,房地产增速平均保持在16以上;2014年,受房地产调控收紧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影响,销售量持续下降导致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直接拉低了固定产增速,拖累了经济增长。

随着货币政策的松弛,城镇化基础建设、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城镇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将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商的压力下降,提高房屋销售交易量,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仍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面对未来中期乃至长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第一企业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布局多元化、管理多元化、产品多元化,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多元化来规避风险。第二是要坚持创新,只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市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 经济回升 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3)06-0474-01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将要进入改革开放至今的另外一个增长期,由于我国经济的最终需求不够,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率的调整将是个长期的过程。在2013年,很多人认为,经济已经达到底线了,很快就会拥有新的上升通道。而我们则不认为是这样的,所谓的上升只不过是2012年5月份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调控,人为的刺激。在我国现在的低迷发展的环境下,市场的经济消费以及出口的数量减少,达不到最终的需求。所以还需要政策的调整,这也是+刚刚开始的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出现经济的上升,相比与2012年的货币政策的宽松,2013年的货币的政策应该要收紧,宏观的经济调整才能够突显出对财政政策的作用。

一、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回顾

世界经济的低迷,金融风暴的危机,现在我国经济的增长缓慢,相比与2002年以前的经济,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也是在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8%的增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的运行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一)进入改革开放至今的第二次调整增长

我国在2012年的前三个季度里面,我国的GDP的总量达到了353480万亿元,比同期实际增长了7.7个百分点,预测全年的GDP可以增长到52万亿元,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但是比上年下滑了1.5%。而造成这样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明显放慢的出口增长,预计全年的出口增长比上年下降13%只能达到7.2%。由于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刺激,第四季度到2013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回升,这些不是实际的回升,而仅仅是一次经济的“反弹”。

(二)企业经济收益下滑,加大就业压力

2012年的1月份到10月份全国的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仅仅同比增长了10.2个百分点,比上一年下滑了19.4个百分点。而获得的利润则是比相同时期的明显下滑。到了2012年的9月份才有所好转,引起这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原料的价格的上涨。2011年的1月份到10月份全国规模的企业利润达到了40240亿元,比同期的增长了0.5%,这些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最大的企业由于利润的增长的减少,同时会对人们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员工的就业率与同期的相比从9.5个百分点回落到了8.5%,就业的难度明显增大。

(三)央行政策放松

在2013年5月过去3周期间,人民币的汇率相对于美元升值0.6个百分点,对于受到严厉控制的人民币,这一次的升幅非常的快,尤其是在美元汇率相对不变的背景下。在3天的劳动节之后,人民币在星期四持续走上升趋势。人民币的交易一度达到历史的新高,创下了人民币汇率的最高纪录,在这个汇率上升的时期中国央行将会连续两年拓宽人民币的交易区间。从去年的4月份开始央行就将这一区间扩展了将近1倍。这一倍的区间里面已经足够容纳美元和欧元的正常浮动。限制人民币的涨跌并不是限制交易的区间,而是央行每日设定的人民币的中间价格,即使在这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央行也通过设定每日的中间价,来持续引导人民币汇率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央行还需要干预汇市,通过买下外汇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二、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势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的波动的情形下我国经济在2013~2002年以前相比是有不断回升的趋势,造成这一回升趋势是由于最终需求不足造成的,连续的增长,连续的下滑回落的根源也是如此。除了最终需求的不足,还有消费的不足,出口的不足,2011年比较同期零食的消费总数实际只是增长了11.1%,较之上一年则是下滑了3.5%,但是同期的投资和出口都是处于高增长率的状态。出口和消费的不足,造成了最终需求的不足,并且各种迹象可以看出来这2种的最终需求都需要持续性的稳定调整。所以我们2011年的经济是有缓慢的趋势,而不是自然灾害、外界的冲击、或者是说由于宏观调控的结果。我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是通过投资来进行调整的,而这个却不能改变经济调整的趋势,只能够带来经济“反弹”的效应。2002年以前的我国第一次经济的调整期增长表明这一次的经济调整的时间持续会更长,调整的力度会更加的大。在这个世界经济低迷,复苏的持续性太短的大经济环境下,我们要慎重的调整,不能随意的说出什么调整已经结束,而是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单靠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会失去很好的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2013年的GDP增长将会有所缓慢,预计全年的增长大概在7.5%与前两年的经济增长有所不同,2013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增长的影响,我们预计消费水平和出口都会和以前持平,而投资的增长将会有所减慢。

尽管现在的人民消费水平呈现下降或者是不足的情况,但是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房价的持续升高造成了消费的压力,在工业部门等企业的就业压力增加,而服务业又不能在短期的时间里有明显的增长,所以2013年的就业问题会比较突出,将会面临新的就业压力的挑战。

在2013年内,我国的出口会呈现走平的趋势,同时国际经济的复苏缓慢,对我国出口的形势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2012年9月份以来出口出现了反弹,主要是受到季节的影响但是到了11月份出口的增幅再次回落到了2.9%就证明了这一点。

2013年投资的增长要向下调整,主要是因为市场类型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而且消费和出口的持续不稳定,并且物价的增长缓慢,将会抑制出口导向的企业投资,在房地产方面,销售量的下滑造成资金的不足,伴随着2012年第三季度的反弹效应的结束,房地产仍然会造成房产的需求不足以及金融性收缩的影响,将会再次下滑。估计201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大概是15到18个百分点,比去年下调了3到5个百分百点。

三、相应政策的走向

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首先要调整整体的思路与重点,其次就是建立新的思路和重点,加快经济政策的改革,做成新的发展机制,快速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的。宏观的经济建设要围绕着调整结构、调整方式、保护民生而展开,推动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国家商品技术的出口数额、改善消费和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要改善消费问题,改善消费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和改善民生,建立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网,不断地提高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

其次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使我国的商品在世界上获得更加有力的竞争能力。完成企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商品的增长率迟缓的问题。使我国的企业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技术的支持,从而使得国内大企业不再依赖于外企,而是能够走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同时还要鼓励民营产业加大企业投资,保护民营企业让他们做大、做强,成为我国创造产业的新兴力量。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现在正是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不断的改革经济制度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的提升,不断地提升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在世界经济的大圈子中,通过竞争的手段不断使中国经济向前发展,从消费到出口,从国家宏观调控到民族经济的自主创新,政策的更新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l周子勋,金融风险是当前宏观经济最大风险[N],证券时报,201301-24A03

[2]常修泽,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导向[J],浙江经济,2006,21:4-5

[3]蔡真,郭晓琼,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银行家,2011,11(05):20-23

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20

一、2003―2006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双稳健”

(一)政策实施背景

从1993年6月以来,针对1992年前后的过热经济状态,中国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轮适度从紧的政策使得商品价格从1995年逐年回落, 1997年商品零售价格只上升0.8%,居民消费价格只上升2.8 %。

进入2003年,中国政策保持着以积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然而,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最突出的是投资过热和粮食供不应求问题。

图1 2000-2006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实施措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针对国内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问题,2003――2008年中国政府采取了“双稳健”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2003年6一9月,国家采取了规范房地产发展、土地管理等多项措施;2004年4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较大幅度调高电解铝、房地产、钢铁和水泥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对一些行业和方面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暂停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公布对“铁本事件”的严肃查处。3.减免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明显回升。

(三)政策效果

事实表明,此次的宏观调控对于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其同某个局部利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为维护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其由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做出判断和决策,会与某利益集团的利益存在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

四、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政策实施背景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世界总体经济形势趋于严峻。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出口占GDP比率约为40%,外贸依存度约为70%。世界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冲击,“中国制造”遭受重创,我国出现了企业倒闭和失业潮,同时股市跳水,对外金融投资出现亏损,投资信心下降。我国GDP增速由2007年的14.2%大幅度降至2008年的9.6%,2009年更是降低到了9.2%。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积极的财政政策

(1)减少税收,扩大政府支出(4000亿拉动内需);从中央到地方都发行国债、地方债。(2)动用资金开发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对落后地方的援建。(3)通过劳动法的调整等减少企业负担。(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5)产业振兴计划。(6)促进对外贸易,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

2.宽松的货币政策

(1)2008年7月份开始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2)2008年9、10、11、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2008年10月27日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三)政策效果

此轮为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导致货币流动性严重过剩,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物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年初4.9%的月度同比涨幅一路上涨,进入5月之后,CPI涨幅迭创新高,直到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了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引起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五、2010下半年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适度紧缩性政策

(一)适度紧缩性政策

1.压需求,央行连续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加息,收紧货币流动性。2.增供给,尤其是粮食和农产品上表现突出。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补贴农民,对农副产品流通环节进行清理,在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上加大投入。3.减环节,为了解决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建设高效、畅通、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降低流通成本。

第4篇

关键词 通货膨胀;奥运会;经济发展

时下,许多人都在讨论和关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是通货膨胀。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股市几度下跌,使得投资者和股民一度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再加上近一段时期食品、铁矿石、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人把这些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有人提出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在此,我想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以及我对中国现今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中流通的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和超过其对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商品的总数,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过程。对于通货膨胀应维持在何种程度(通货膨胀率)的理论已经有了许多。我认为通货膨胀有利有避,至于是利大于避还是避大于利不好说,这要看通货膨胀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对比关系。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其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麽会出现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总是成不同比例增长。如果控制好这个比例协调发展的话,我想或许可以减缓经济周期的到来。

据新华社资料显示:今年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像1月中旬到2月上旬,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以及五.一二纹川地震和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依然与近五年来平均高增长速度相当,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水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预测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9.1%和24%左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

上周全国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作客央视二台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时说,08年前五个月统计出的的通货膨胀率为4.8%,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能超过4.8%,但增速会控制在0.5%以内。

尽管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会减缓,通货膨胀率会继续升高但两者对比而言前者的增速远远大于后者。况且今年全国会增加生猪及一些肉类的供应相信不久食品的价格会稳定下来,而且诸多资料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增速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这就说明中国的经济还是有利可图的。

再者,现阶段并未爆发全面通货膨胀只是部分东西受其供求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价格上涨。对他们适当的加以调整,并加强对煤碳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相信价格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可能成为价格上涨原因的长期因素。所以我们在调整国内供求结构的同时应该适当关注一些国际因素。

其实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诸多的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全球油价飞速上涨的影响,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下滑的现象,因此而导致了全球房产价格爆跌和世界经济衰退的现象,今天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同时大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了机会。就国内来说,再有8天就要举行北京奥运会了,此次奥运会的开办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这次奥运会,所有的奥运城市都加强了奥运场馆的建设和环境的美化。所有设施的建设都向着国际化、标准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这次奥运会不但带动了奥运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还提升和带动了奥运城市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通过这次奥运会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奥运城市并且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交流,也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会吸引和带动大批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同时也将会带动大批国内游客到奥运城市的旅游。这将会带动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景点旅游区的建设从而提高整个中国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水平,可能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奥运会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会产生拉动作用。据资料显示:在未来5年中,北京市将创记录地对城市基础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142个项目,以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150亿元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因奥运而产生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将使北京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城市竞争力大幅提高。北京环境的巨大改善,尤其是空气质量,1135公顷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和13000亩的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将使北京亚北地区成为北京重点建设区域和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奥运村将成为北京住宅建设新的亮点和里程碑,4~5星级酒店得到巨大发展。

纵观前几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房价都在奥运期间大幅上涨,所以预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将会以北京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城市进行一次较大的上调。就短期来看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增幅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继续平稳增长,需求结构基本稳态发展,供给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供需不平衡矛盾继续存在。从长期来看,我觉得奥运会带动了奥运城市和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相信这些地区在未来几年内会增加对城市用房和各项设施包括旅游景点在内的建设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这些设施楼宇建设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奥运不但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各种理财产品也搭上了奥运的快车。许多银行在此前一两年里发行的多款奥运概念理财产品以及奥运纪念币(章),在发行时便受到百姓热捧。据四川信息网成都商报资料显示:2006年9月推出的第一组北京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其中,由2枚金币与4枚银币组成的金银套币发行时的价格为8316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涨到1.7万元。而同时推出的普通纪念币的价格从发行初的28元上扬到目前的79元,涨势喜人。去年,央行发行第29届奥运会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各一套。普通纪念币一套3枚,发行量各1000万枚,其面额均为1元,目前已经大幅升至70元附近,涨势十分明显。还有像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都推出了与奥运有关的纪念品和理财工具收益率甚高。

随着奥运的到来股市行情也出现了好转,这也极大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行情形其实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由于举办奥运会给中国部分实体经济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必然会促进带动中国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发展带有一定的长期性。这又势必会反映在股市行情上,从全球范围内来说,美国经济增速深受次贷危机和原油价格下降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开始出现下滑导致欧洲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新兴国家市场以期把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中国正式作为这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因此这会吸引大批投资者前来势必会造成需求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证券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对未来房地产和旅游板块的行情充满信心。还有,随着奥运的临近各国运动员代表团、政府官员、旅客会纷纷来到中国会使得人民币兑换业务变的红火起来,不但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而且可以带动中国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业务和汇率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此外,奥运会还带动了中国食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带动了食品的供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尽管今年我国遭受的几次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伤害,但是我想这增加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相信通过灾后重建活动在四川以及其他严重受灾地区会诞生出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克服灾难的勇气!可贵的是由于灾难而激发的全国人民的凝聚力正是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大国崛起所需要的。这次中国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被全世界铭记和赞叹。这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国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此次奥运会也会促使中国人的素质得以提高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几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难问题、还有就是中国股市具有的较大的投机性等问题很突出。所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不注重协调发展,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压力大。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说道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危险时刻。客观的说这些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史上也经历过。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永远都不会成熟的。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历过去了这段时期该轮到我们了,有些经济学家拿我们的发展不成熟的经济与西方成熟的经济对比说我们为发达国家贡献了财富却以破坏自己的环境为代价。其实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只是有快有慢,中国为赶超发达国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正是由于这个压力如此之大和经济速度的飞快增长使得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是在探索道路,我们应该去想办法克服而不应该只是抱怨和杞人忧天。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信息制度还不够公开;不够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挖掘;政府和企业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够,不应该仅限于上下级关系和指导监督的关系;未从根本上转变各行业过分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点的观念;未转变一些企业以长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股票市场混乱投机性强;还有就是抓好中国的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第5篇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提高。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适当收缩货币供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薄弱环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切实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2007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宏观调控目标分析

1.经济增长高出预期,工业生产增速加快。200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快了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也加快了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粮食播种面积略有扩大。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6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连续4年保持增加。其中,夏粮面积2660万公顷,早稻面积605万公顷,秋粮面积7345万公顷。(见图表1)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在连续四年保持16%以上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高位加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同期最高增长水平。拉动工业较快增长的原因,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长期因素,也有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电力和资金供应较为宽松的短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等问题在工业领域的反映。

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增长1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9.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5%。从主要产品看,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49,493万吨、4604万吨和7012亿千瓦小时,同比分别增长14.8%、1.5%和15.5%;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0,852万吨、11,470万吨和12,634万吨,分别增长19.7%、22.3%和26.2%;水泥产量24182万吨,增长14.5%;汽车产量225万辆,增长22.3%,其中轿车121万辆,增长32.1%。(见图表2)

2.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今年以来,价格走势延续了去年年底的高增长态势,单月增幅呈扩大趋势,1月份CPI同比增长2.2%,2月份升至2.7%,3月份进一步升至3.3%,不但超过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3%的预定目标,而且创下了2005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新高。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比上年第四季度增幅高0.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有些项目的较快上涨值得关注:一是食品价格上涨6.2%,其中粮食上涨6.7%,肉禽及其制品因饲料运输、劳动力成本等费用提高,上涨15.1%,蛋上涨24.1%,鲜果上涨6.2%;二是居住类价格上涨3.8%,主要是因原材料涨价导致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6%;水、电、燃气分别上涨5.1%、3.4%、3.7%;其他的服务项目,比如说物业管理费等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涨。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食品价格上涨1.5%的翘尾因素,1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2.7%,增速明显低于1月份的3.3%和去年12月的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3.7%,继续2004年10月份以来的下滑趋势,而且已接近2003年1月份3.2%的增长水平。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1%。

3.就业工作进展平稳。2007年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的30%,就业情况好于往年。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4%。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34%。此外,今年以来,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4.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36%,比上年末增加1357亿美元,同比增加795亿美元,增长率超过100%。其中,由于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季度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仅为623亿美元,另外有734亿美元的非正常资金流入,特别是三月份,新增外汇储备447亿美元中70.77%是非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流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经常项下的非贸易账户以及资本项下的证券账户进入,但根据经验数据,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外汇是看好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经济前景等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并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如果这种增长形势发展下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容乐观,会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会积累风险甚至危机。

(二)三大需求分析

一季度经济增速明显高于预期,主要是外贸顺差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快,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活跃和投资增长有所反弹,使得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强。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44亿元,增长25.3%(3月份增长26.8%),回落4.5个百分点;农村投资2982亿元,增长16.7%。从产业分布看,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9亿元,增长20.3%;第二产业投资6381亿元,增长27.0%;第三产业投资8064亿元,增长24.0%。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同比增长4.1%;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1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2.6%;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7.0%;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增长41.2%;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2.7%;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54.8%。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都得到了明显控制,新开工项目数较上年同期减少229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9%,但由于目前在建规模依然很大,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足以维持投资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房地产项目都以较快速度施工,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各投资热情依然很高,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见图表3)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宏观经济景气持续高涨、证券市场活跃等因素的带动下,一季度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尤其是正常年份一般3月份增速会出现下降,但今年3月份增长15.3%,比前两个月还提高了0.6个百分点,说明扩大居民收入确实起到了带动消费增长的作用。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4%;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4.4%。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4%、27.2%和25.8%。其中,粮油类增长30.4%,肉禽蛋类增长3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5%,日用品类增长2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0%,家具类增长37.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3%,化妆品类增长24.8%,金银珠宝类增长37.9%,通讯器材类增长10.6%,汽车类增长38.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0%。消费增长速度的继续稳步提升,主要与流动性过剩有关,也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提升有关。在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提高是经济运行的良性趋势。

3.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外贸顺差迅速扩大。2007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45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2520.9亿美元,增长27.8%,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进口2056.5亿美元,增长18.2%,增幅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回升而进口增速回落,导致外贸顺差进一步扩大,一季度外贸顺差达到464.4亿美元,比2006年一季度增长近一倍,是三大需求中增速最快的。利用外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297家,同比增长4.36%,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2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6%,增幅同比提高5.16个百分点。(见图表4)

(三)政府、企业和居民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

2007年一季度,国家财政收入11784亿元,增收2484亿元,同比增长26.7%,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51,同比提高20.65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8764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9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为2004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亏损企业额同比下降12.4%。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5大行业为钢铁、电力、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8.4%。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原油价格的下降在成本上为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创造了条件,国内外消费增长在需求上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条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农民收入增幅为十年来同期最高。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四)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

3月末,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加快6.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7.1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3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1.4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33个百分点。今年1~3月累计净投放现金315亿元,同比多投放875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3.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88个百分点。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18个百分点。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

同时,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所下降。今年3月份,我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74%,比上月低0.9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62%,比上月低1.15个百分点。针对今年前几个月信贷的高增长和物价的走高,央行在货币市场上加强了回收流动性的力度,一季度在货币市场上共收回资金7903亿元,加上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上调,资金回收超过万亿元。但是,货币市场利率未被拉高,尤其是加息后利率又回落至原来的低水平。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此轮货币政策紧缩效果有限,需要在“微量、小步、频调”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见图表5)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国际收支失衡未有改观,解决流动性过剩异常艰巨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过快,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受限,对冲过剩流动性的成本和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下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使得信贷扩张、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过快的压力一直存在,并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大。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虽然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降低1.5个百分点,但仍然属于较高增速。不仅如此,周转较快、对经济活动影响较强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加快,3月末较上年同期增长19.8%。由于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延续了2005年下半年较快增长的势头,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银行贷款增长出现了反弹。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约1700亿元。可见,我国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扩张并无舒缓,尤其是信贷增幅大幅上升,超过去年超高增长的同期水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超过广义货币(M2),创下2000年4月份以来的次高纪录。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人民币贷款仍将保持旺盛需求,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也不会因为三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而改变,流动性过剩的来源仍然存在。适当的流动性是维持经济体系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但是一旦超出合理的界限,则可能会对金融、经济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导致利率风险和信贷风险上升等几个方面。目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

(二)资产价格上涨面临较大上涨压力,高位振荡风险加大

在人民银行连续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证券市场在经过去年的快速上涨之后,2007年又不断突破前期高点,社会资金流入证券市场的速度和规模均创历史纪录;今年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478.59万户,已经大大超过去年全年308.35万的新增A股开户数,其中3月新增A股开户数即高达253.53万户;新增基金开户数亦高达374.42万,其中3月份新增基金开户数为149.72万户。3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大幅增加2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沪深两市的保证金存量上升1400亿元和新发股票基金募集611亿元;截至3月末,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达到了8661亿元,存量保证金达到8050亿元,均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从资金入市速度和A股动态市盈率变化看,A股市场资产价格上涨趋势还在加强,证券市场整体风险加大。资产价格的风险也体现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一季度城镇房地产投资完成3543.8亿元,同比增长26.9%;住宅投资完成2764.4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商品住宅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上涨,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涨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8.8%,涨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住宅降幅明显。一季度,我市商品房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均较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面积为87.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为235.4万平方米,分别比2006年同期下降51.8%和28.6%。其中,住宅现房销售面积61.5万平方米,下降59.3%;住宅期房销售面积179.6万平方米,下降40.8%。我们分析,可能是由于目前供给中大户型还占有较高比例,与广大中小户型的需求不匹配。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房地产开发与需求的错位有可能导致房地产结构性过剩,面临一定风险。

(三)高耗能产业再次抬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2007年一季度GDP和工业增长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重工业增长加快带动的,特别是重工业中的高耗能行业增长明显加快。一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和19.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和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9个百分点拉大到4个百分点,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其中,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六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它们是开展节能降耗、完成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的重点对象。一季度,这六个行业增加值增长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3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长18.2%,比工业用电量增速快1.4个百分点;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十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2%、53.7%、43%、44.4%和30.8%。一季度工业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但发电量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反映了增长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一季度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12.1%,原煤产量增长14.8%;均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原煤产量在全部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必将会使得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量增加,对资源环境带来双重压力,使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带来很大困难。

(四)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

受市场销售看好、行业利润大增的驱动,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效果较差。今年一季度,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有三个行业出现投资大幅反弹走势。这三个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3.5%,比去年同期加快15.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高达56.5%,比去年同期加快40.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8.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高达43.8%,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0.8个百分点。此外,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15%,比去年全年加快3.9个百分点,增速基本反弹到了去年同期(15.8%)的水平。除这些高耗能行业之外,还有一些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出现了大幅反弹走势,导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达到31.7%,比去年全年反弹了2.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一些本应加快发展的服务业,投资反倒呈现走低趋势。两相比较,投资结构不仅没有在调整中得到优化,反而出现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背道而驰的苗头。从发展趋势看,率先反弹的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还将带动与之相关行业的投资走高。这种走势不仅使去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投资增速逐步回落的局面发生逆转,而且潜藏着使整体投资增长再次加速的风险。

三、2007二季度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一)GDP增长略有下滑

2007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依然较好。

1.世界经济今明两年将继续持续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1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7年和2008年均将增长4.9%。这一预测与该组织去年9月的估计相同。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率今年降到2.2%,比6个月前的估计下降了0.7%,但明年可望回升到2.8%;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均将增长2.3%,增速低于去年的2.6%,增速略有放慢主要是由于货币和财政紧缩效应以及外部需求有所下降;预计日本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3%和1.9%,而去年增速为2.2%;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8.8%和8.4%,增速低于去年的9.4%。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有:住房市场形势恶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更急剧地降温;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导致风险资产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可能随石油价格飙升而死灰复燃;全球失衡可能无序调整。

2.国内经济增长环境良好。一是二季度消费品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长势头进一步明显加快,加上证券市场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居民消费性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五一黄金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增强,商务部最新监测显示,5月1日至7日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亿元,比2006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5.5%,其中餐饮业增长17%。初步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由于居民消费在三大需求中占有比例最大,消费增长的加快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二季度外贸顺差增幅明显降低。2、3月份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出现了大幅度波动,但这主要是受企业预期4月份要调整出口退税的影响,4月份以后这种影响会逐渐消失,外贸出口趋于正常。但从2006年外贸顺差的变动情况来看,2006年二季度外贸顺差较一季度大幅度增加,几乎增加了将近1倍,因此,上年二季度外贸顺差的基数较一季度大幅度增加将会使今年二季度外贸顺差的增幅明显缩小。此外,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会对部分行业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美国经济在2006年下半年增长势头逐渐放缓,考虑到美国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半年以上的时滞,2007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受到的影响也会加大。此外,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又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些也对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预计二季度外贸出口的增长会有所放慢,上半年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2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2.8个百分点;受国家扩大进口政策的影响,二季度进口增长将有所加快,上半年进口增长速度将达到1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988亿美元,增长60.8%,增幅较一季度明显缩小。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略回升。国家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去年下半年,我国投资水平已经出现了高速回落的迹象,今年初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但这并不能令人放心。目前,国家抑制投资的主要方式是“节源”,即控制信贷、限制土地供给及缩减项目数量等方法,而事实上人们的投资冲动并没有减小。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加之奥运会临近,人们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变得更高,进一步推动了投资热情的高涨,这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宏观调控解决。另外,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也会成为刺激社会投资欲望的重要因素。按照中央优化投资结构的要求,在优化投资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过程中,国家会加快重大水利、能源基地、铁路干线、国道主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滨海新区开发的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排除投资水弹的可能。初步预计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略快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基数较大的影响,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除了前述外贸指标的情况之外,上年一季度GDP增长10.4%,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1.5%,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27.7%,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30.9%,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7%,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8.5%,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上年二季度几项主要指标基数都明显增大,这会对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一些影响。初步预计,上半年GDP增长11%,增幅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微降0.1个百分点。

(二)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提高

2007年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一季度有所提高,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左右,高于上年同期1.3%的水平,也略高于一季度2.7%的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自2005年四季度开始,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处于增速较快的状况。2006年年中开始,对经济运行影响更为直接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也逐渐加快,目前两者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货币供应明显宽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较快增长,一季度增长率达到了近十年未有的高增长率,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较快,对价格水平形成拉动作用。考虑到货币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食品价格上涨。2006年底以来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粮食价格上涨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净出口增加对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影响。根据农作物种植调查结果,2007年夏粮播种面积2660万公顷,与2006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考虑到2006年粮食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2006年下半年以来降水量不如2005年底2006年初那样丰沛,对今年夏粮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意味着粮食价格上涨的势头可能将保持到2007年秋季。

三是近年来房地产销售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正在逐渐向租赁价格传递。由于房地产销售价格不直接计入消费价格,但租赁价格计入消费价格,租赁价格的上涨会对消费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是翘尾因素导致二季度消费价格涨幅高于一季度。根据笔者的估算,2006年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7年各月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2005年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6年的影响大约0.5个百分点,由于2007年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比2006年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这将影响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从翘尾因素的变化来看,2007年年中翘尾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这一因素将导致消费价格涨幅在2007年年中前后上涨幅度会较高,四季度涨幅将会减小。

五是价格预期影响也促使价格维持上涨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居民和银行家调查结果,由于近期粮油食品价格上涨,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延续了上升的趋势,有44.3%的受调查居民认为物价会继续上行,比去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银行家的判断与居民基本一致,有65.3%的银行家预期消费品价格上升,比去年同期提高25.2个百分点。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居民和企业的价格上涨预期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势头很有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四、对策建议

从当前经济运行趋势看,经济增长趋热的势头有所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及范围扩大,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加大。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多方入手,实施微调政策措施,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由偏热向过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步伐,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过剩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从今年一季度外贸顺差急剧扩大的情况来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没有对调节国际收支起到较为预期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汇市场的调节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一揽子货币中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适当加快人民币对欧元等货币的升值步伐,争取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适当加大。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尝试人民币境外融资。扩大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范围,允许人民币出境使用。尝试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直接上市,使人民币融资逐步国际化。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控制短期外债的结汇。

(二)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步伐,抑制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

抑制外贸顺差的增长,应该在增加进口、调整进出口结构方面加大力度。除了多进口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外,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要加大先进设备的进口规模,用先进设备来淘汰落后产能,既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又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三)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建立节能减排的价格体制机制

应该适度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和调整的步伐,抓紧研究出台燃油税政策, 适当提高资源税率,油气资源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尽快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财税机制。要从价格机制上理顺资源类产品进出口关系,形成利于进口、抑制出口的比价关系。可通过调整资源类产品价格,加大这类产品的价格弹性,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整国内外资源的配置,避免出现由于价格不合理导致的资源类产品国内紧缺、出口增长的不协调局面。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支持科技创新

针对当前国内资金充裕的状况,应抓住当前证券市场持续上涨、人气较旺的时机,加快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的步伐,同时鼓励原来在境外市场上市的国内资质良好的企业回到国内市场发行股票,为证券市场进一步扩容,化解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抓紧时间,加快创业板推出的进程,为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使其成为企业创业的融资场所。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债券市场,为优质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

(五)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

为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和价格走势的跟踪监测,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尤其是考虑到二季度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加大,应该加大利率调控的幅度。同时,可考虑取消利息税,既可为进一步提高利率腾出空间,又可增加居民收入。

第6篇

在国际。开展环境总体仍会处于过度宽松形态,这有利于微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在短期物价下跌压力较大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负效应较大的影响下,2011年货币政策过度紧缩能够在所难免。不过,货币政策从目前的过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变需求一个进程.不会出台严峻的紧缩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坚持一段日子,这也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构造调整。

有惊无险趋向颠簸:

我们喜欢用“乘过山车有惊无险”来描述中国近年来的经济。2011年最后的季度,中国微观经济开展的次要趋向却颇为不测地显现出趋好的特点:

其一,GDP增长持续坚持偏高程度。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估计将小幅回落,但仍坚持偏高增长程度「出口增长分明加快和消费持续小幅调整是招致经济增长有所加快的次要缘由。作为“十二五”残局之年,各地热情低落的“十二五”规划的施行将会招致2011年投资增长微弱反弹,估量201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将超越25%;.估计2011年国际消费总值将初次打破40万亿元,到达44.5万亿元,增长9.3,比2010年略为调整。

其二,三大需求增长将“一升两降”。2011年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都将有所加快,其中出口加速将较为分明,但投资的微弱增长将在很大水平上抵消这两大最终需求增幅的下降。2011年。估量全年社会消费品批发总额名义增长16.9%,实践增长14%左右。消费增长持续加快次要有三大缘由:一是受消费增长周期的影响,消费增长将持续平和调整,估量此轮消费增长调整的低点在2013年或2014年;二是汽车消费增长将分明加快.这将招致总消费需求增长有所加快屯三是受房价过高、房价下跌空间受政策限制等要素的影响,2011年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都将加快.这会带动家居、家装等消费市场的增长调整。

我们估计2011年出口增长将分明加快,全年出口增长估量在,0%到15%的区间运转,比GDP增长略高。出口增长能够分明加快的缘由次要有:一是由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动力缺乏,三大兴旺经济体都会有一定水平的加速;二是受2010年出口增长高基数的影响,2011年出口也将趋于加快;三是受原料价钱下跌较多、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出口竞争剧烈等要素的影响,国际企业出口积极性削弱。

与出口、消费增幅加快相反,投资增长能够仍呈现分明减速。估量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无望到达28%,甚至有能够打破30%。这次要有两方面缘由:一方面,与以往“双数”五年规划都是“低规划”不同,这次各地五年规划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获得严重停顿、经济再回10%的高增长的环境下制定的,属于例外的“高规划”。据中国经济研讨所调研理解,沿海一些兴旺地域,仍把“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的定在10%以上,而很多中西部地域把目的定在13%至18%,比“十一五”还高。所以,“十二五”后期投资能够会呈现“大干快上”。另一方面,各地的“十二五”高规划预备都比拟充沛,一局部是延续了“反危机”的强安慰效应,曾经有分明的预热。这就使得“十二五”一残局就能够呈现投资的“井喷”式增长。

其三,物价增幅无望逐渐回落。估计2011年物价总程度(CPl)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总体看,招致物价下行的要素增多加强,招致物价下行的要素增加削弱,估计全年CPI增长2.5%左右。许多媒体渲染的通货收缩急剧增长的报道和评论,并没有迷信的剖析和现实的依据。

我们剖析,影响物价下行的要素次要是:货币金融政策将持续平和调整;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将在将来两年集中释放,会招致工业品价钱回落;内部环境趋紧,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工业品价钱的回调压力;中心农产品(大米、猪肉)未呈现较明显的供求缺口,粮价和蔬菜价钱都将趋于加快;2011年实践消费增长能够持续回调,将对物价下跌构成一定的抑制造用。

推进2011年物价下跌的要素次要有三个:由于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2011年蔬菜和鲜果类价钱还会持续坚持较快的增长趋向;投机要素或氛围依然相当浓郁,但随着金融政策过度收紧,其影响无望削弱;一些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钱下跌的压力较大。这是将来一段日子价钱下跌的内在要素,但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钱下跌的次要缘由是价钱变革或税收变革。具有分明的可控性。

面临的还是一些老成绩:

2011年活动性过多成绩不会基本改动,且能够构成内外叠加效应。国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在持续,只是宽松度有所削弱,继续两年多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调而不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进入片面施行阶段,美元将进一步众多。两股力气叠加,将构成很强的资产泡沫化效应。从最近两个月社会资金又在放慢流入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投机的热情又在低落。这预示着房价在2011年终能够微弱上升。房价泡沫越高。

将来的调险越大,对此要高度警觉,制定治标之策。投资能够呈现“迸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成绩。“十二五”时期的开展与过来30年或过来10年完全不同,其面临的最微风险和应战是中国也能够堕入“中等支出国度圈套”。要防止呈现“中等支出国度圈套”,必需改动开展形式,促进开展方式的基本转变,经过经济社会平衡开展和产业竞争力进步来打破开展的瓶颈和“圈套”。无视国际国际环境变化及最终需求缺乏而过度强调(或依赖)投资高增长,将会招致一系列难以处理的成绩。因而,防止投资再次呈现过度增长,应成为2011年微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出口分明加快,将使内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成绩逐渐显性化。受出口增幅能够大幅加快及本钱分明上升的影响。2011年内向型企业的收益率将分明下降。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最复杂的选择是逐渐保持实业,而将资本、资金转向资产品市场(房地产、股市、期货等),这不利于传统出口产业的转型晋级。同时,出口增长分明加快,意味着一些行业少量的产能过剩将需求国际市场消化,国际市场的产能过剩成绩显性化,从而加剧国际企业间的恶性价钱竞争,招致全体工业的利润率下降。

微观经济政策取向成熟遭到国际国际经济大环境的限制,“十二五”中国经济速度难免有一定的加快,估量将由过来30年年均10%增长降至均匀8%左右的增长。我们不只要承受这一现实,而且要改动开展观念,把经济开展的重点放在放慢构造调整上,放在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上。

希望“十二五”经济开展出觋这样的新变化——经济过度加快下经济构造调整速度在分明放慢,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和房地产的开展形式失掉基本改动,房地产泡沫化被分明遏制;投资率逐渐下降消费率逐渐上升,需求构造分明优化;支出差距扩展的趋向被分明遏制、居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再下降并开端上升:地域差距减少,区域开展的协调性进步。

第7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走势 政策调控

经济涵盖面很多“形势”又是一个军事术语。就我来说,研究经济形势,关键是要看“势”。按照《孙子兵法》里的“善战者谋于势”这句话对“势”的解释“势”为“力量聚集的方向”。怎样看待当前的形势中央“十一五”建议里的第一段,表述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5年”。第二层意思是“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什么说过去5年是不平凡的5年,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三个“面对”。

第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第二,面对着非典型肺炎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第三,面对着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又出现的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这3个“面对”在去年及过去的5年中,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点。去年以来,中央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文件中使用了三个“显著提高”。即我们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取得了显著提高。为什么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构想。即我们不但要发展,而且要和谐发展,不但要建设和谐社会,而且要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本身,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应该说,这方面在过去的5年,有非常明显的轨迹。现在讲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际上就是我们要用强烈的忧患意识、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来应对挑战,显著地增加“三个力”――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有哪些因素推动了消费增长?一是政策因素,它还会成为一种动力而继续支持消费增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调控宏观政策的重点工作,依旧是提高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度,同时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二是进一步落实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三是继续完善节能产品、汽车及家电的消费政策。

(2)有哪些因素抑制了消费增长?一是国家近期内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它会减缓和住房有关的建材和家具的增长速度。二是由于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房价的大幅增长,相应的会制约已购房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三是国家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会造成局部地区消费能力的下降,同时也使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实际收入减少。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加大。经济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引发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幅增长,也进一步增强了物价对我国的传导影响。二是由于近几年来华北地区低温、西南地区干旱,这些异常的天气变化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大幅降低。三是原材料及生产资料购入价格的提高,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四是在一些沿海地区,例如珠三角,尽管“招工难”问题已经通过提高工资而得到解决,但相应的也会提升劳动力的成本。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将导致我国成本推动型物价的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强。

3、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尽管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强劲的复苏转变为现在稳定的复苏,但依然存在着经济下行的风险。并且通胀和下行的风险并存,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强,投资驱动模式作用减弱。在短期内,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经济、消费及进出口三个方面来带动。

二、经济增长趋缓背后的原因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怎么看待当前的形势和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这3、4年来的一切政策、一切调整就是为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点。近几年GDP的增长速度一度接近12%,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把这个过热的趋势抑制住,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两年一直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就想把这个增长速度放缓一点。因此现在的增长速度放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是政策的目标。因此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很正常,否则就意味着过去采取的措施都是无用的。

三、我国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1、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支出结构

我们财政政策必须把握四大投资支柱,一是民生的投资,二是结构调整的投资,三是创新的投资;四是三农的投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对农场品生产供应方面,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障体系。水利设施方面,包括农村的灌溉设施和水库,已经遭到严重的损毁。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农村道路方面,都有明显的先兆。所以为调动农村生产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机制和价格保障机制,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短期的、临时性的措施。

2、改革税制、推动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并非是单一的减税,在税收上存在着有增有减,但总量上是在减少。目前我们的消费呈现升级的趋势,前一阶段消费升级主要是依靠政策扩大消费,而我们下一步的政策目标是推动消费升级,将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

3、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