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08 10:21:38

序论:在您撰写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金砖国家;人口转变;人口老龄化

一、 引言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带来的人口转变。低生育率浪潮始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都已转变为老年型人口。同时,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生育率也已大幅度下降,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利用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取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他们也在经历迅速的人口转变和老龄化过程,已经或即将转变为老年型人口。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机会窗口只是一个一次性机会,过去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必然引领一个更繁荣的新时代。是否能成功利用人口机会窗口期,取得经济进步,依赖于各国的政策、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展开,老龄化迅速发展,将彻底改变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如不能适当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因此识别和防范可能的风险极其重要。

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四个金砖国家――多数学者都认同这四个国家是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十分重要;四国同为人口大国,都经历着人口转变,但各国转变速度不同。四国立体式展现了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本文将关注这四个国家不同的人口发展轨迹,以及由于制度、经济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同机遇和风险。

二、 金砖国家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

俄罗斯最早开始人口转变,1990年至今俄罗斯的总和生育率甚至一直低于发达地区的总体水平。中国则是金砖国家中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国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接近5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2.61,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更替水平,此后持续下降。印度和巴西生育水平下降缓慢,目前巴西的总和生育率刚刚稳定在更替水平,印度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2.54,也是四国中唯一生育率高于更替水平的国家。随着人口转变的推进,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人口比重还未迅速升高,社会进入一段总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劳动力供给充沛的人口机会窗口期。1970年~2010年金砖国家的总抚养比全部稳步下降,同时各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稳步上升。总抚养比较低、劳动力供给充沛的人口机会窗口期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从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三个金砖国家――俄罗斯、中国和巴西的经济增长情况看,中国的经济进步最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中大部分时间中国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加之这期间有效的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国经济以年均9.6%~9.8%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并不是每个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国家都能成功利用这一点。俄罗斯和巴西在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经济表现相对于中国逊色不少。1990年~1996年俄罗斯人口总抚养比均低于50(15岁~64岁人口=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低于12%,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7%,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但1990年~1996年俄罗斯GDP增长率均为负,2000年至今多数年份俄罗斯GDP年增长率甚至低于还未进入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印度的GDP年增长率。2002年~2007年巴西正处于机会窗口期,这期间巴西的人均GDP增长率仅为同期印度的1/2和中国的1/3。

经济增速不同的原因是各国在政策、制度、环境方面的巨大差别,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部门的规模及能力、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积累、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等。这些更广泛的外界条件将决定各国能否有效利用人口机会窗口期并促进生活水平提高。巴西繁冗的商业规章制度、过于庞大的公共部门、老旧的福利制度,俄罗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人力资本遭到破坏都限制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的政策、制度、环境不仅影响各国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对人口红利的利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条件将决定这些国家在人口转变末期、人口老化时能否适应更高的老年抚养负担。

人口机会窗口期给予的机遇期并不能永久持续。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展开,老年人相对数量的增长将最终超过出生人口的相对数量下降,总抚养比由下降转为上升,各国终将进入老龄化时代,并将面临与今日发达国家相同的挑战。

三、 老龄化与金砖国家未来发展

1. 金砖国家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金砖国家已经或正以惊人的速度经历由年轻到老化的人口过程。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或开始接近人口结构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转折点。1970年俄罗斯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正处于人口长期下降过程的早期阶段,2011年俄罗斯老龄化水平已达18.2%,老龄化程度在金砖国家中最高。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2.8%,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巴西2010年刚刚跨入老龄化社会,其老龄化步伐慢于中国,快于印度,2011年巴西老龄化水平为10.6%。印度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2011年印度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只占总人口的7.8%,未来还能享受较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劳动力供给充沛的时期,并在四国中最晚、在203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人口转变的继续深入,老龄化迅速发展,至本世纪中叶,老龄化将成为金砖各国社会的常态现象。届时金砖国家中最“年轻”的印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3.5%,巴西和俄罗斯的老龄化水平将分别高达22.5%、23.1%,中国在四国中最“老”,老龄化水平最高,达到了25.6%,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的总体老龄化水平相当。至本世纪末,金砖各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各国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20%,巴西的老龄化水平更是达到惊人的30%,成为金砖四国中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21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8.2%,比同时期美国和欧洲老龄化水平还要高。老龄化的迅速推进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将停滞,随后劳动力规模逐渐减小并伴随劳动力老化。

与全球化趋势一样,人口转变带来的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正在享受人口红利的新兴市场国家有一个重要但在迅速或逐渐收紧的机会窗口以应对老龄化挑战。如果其未能适当应对,老龄化浪潮可能会引发普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2. 老龄化与未来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数研究认为老龄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总体来说是负面的。到2020年很多发达国家会经历财政危机、经济停滞和由老年人福利制度引发的政治问题。随着人口老化,储蓄率和投资率将会降低,养老金和医疗支出为政府预算带来巨大压力,并对教育等重要项目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滞和规模缩减,有可能发生劳动力短缺,同时劳动力老化也是必然趋势。

金砖四国中中国、俄罗斯和巴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发展迅速,印度也将在20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金砖各国已经或即将面临与今日大部分发达国家同样的挑战,但金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老龄化浪潮到来之时,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富裕。由于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四国人口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制度、经济和文化环境不同,这些国家未来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风险。

(1)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会使中国经济增长停滞,但是必定会减缓经济增速。中国经济规模巨大,但远不是经济强国,人均生活水平不高,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政策尚很脆弱。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中国劳动力和就业增长将受到影响。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以每年2%的平均速度增加,而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以每年0.7%的速度减少。除非生产率或劳动参与率能迅速提高,否则经济增长会无法避免地减缓。此外,通过国内迁移流动调剂劳动力布局的余地已经很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非不竭源泉,中国正逐渐失去低技术水平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最后,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们年老后依靠子女赡养的思想在逐渐弱化,经典生命周期模型关于人们在工作期间进行储蓄,退休之后用储蓄养老的效应在中国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强。这意味着中国的储蓄率会在未来老龄化水平、老年抚养比攀升的时候迅速下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养老金制度、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未来都将受到极大挑战。

虽然中国未来老龄化形势严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是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和老龄化浪潮全面到来要到2025年左右,那时购买力平价下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将赶上美国,中国还有一定时间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提醒政府和全体国民,必须努力提早采取应对措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人口基础。

(2)印度。印度的人口转变不像中国那样快,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将面临不同的人口前景。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而印度的人口红利期即将开始并将持续至本世纪中叶。在较长时间内,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将既不会太年轻也不会太老,这将是印度巨大的优势。

印度未来发展的最主要阻碍因素是公立教育制度。印度仅有12.5%的学生可以完成1年级~12年级的学业,20岁以上成年人中仅有少于50%的人接受了中等教育。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报告数据,印度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6%。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在世界银行有统计数据的114个国家中排名80,而中国2010年文盲率为4.08%。随着中国开始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中国面临劳动者技能与职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印度这一问题更严重。其次,按行业划分2010年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仅为23.7%,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40%,均远低于其他金砖国家。印度的跨越式发展忽略了基础制造业,而工业正是推动相对贫困国家GDP增长和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此外,虽然法律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造成的不平等依然顽强存在。印度人口转变的速度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南部各邦生育率下降较北部地区快,未来南北部发展可能不平衡。

第2篇

(一)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江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口再生产始终保持“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达7549.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28‰,人口总量占全国5.7%。与上年相比,总人口增长1%,自然增长率上升0.07个千分点,人口总量占全国比重保持不变。而同期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经济总量占全国10.3%,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全省人均GDP已达28685元,比上年增加4125元,增长16.80%。

2008-2012年,江苏人口增长2.65%,不足上一个10年增长速度(7.07%)的一半,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99%)。而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增长则达到127.86%,翻了一倍多。2008-2012年度经济增幅分别达到10.2%、11.7%、13.6%、14.8%和14.5%,年均递增13.6%,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2年,又创出14.9%的新增速,经济增长步入一个新的快速稳定增长期。从人口经济密度来看,1997年为5.9人/万元,2007年下降到0.86人/万元,2012年继续减少到0.35人/万元,下降速度非常之快。人口的低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江苏省2005年突破了人均GDP三千美元大关,处于世界中下收入和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之间水平,标志着江苏人口与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年龄结构趋于优化,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据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头20年(1978年至1998年)的GDP增长率中,劳动力数量增加的贡献份额达到24%、人力资本积累(即素质的提高)的贡献份额为24%、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份额为21%;而同期,约有1/4的人均GDP增长是靠抚养比下降带来的。

江苏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以来,全省少儿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全省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达5609.27万人,占常住人口74.3%,与上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103.56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385.2万人,比重上升2.78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给江苏带来“劳动力人口增加,人口抚养系数下降”的“人口红利”现象。2012年,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为34.48%,其中,少儿人口抚养比为19.74%,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4.74%。与2000年相比,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下降5.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由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3962.5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5609.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8.8个百分点;全社会人口总抚养比则由1982年的52.73%下降到2012年的34.48%。与30年前相比,全省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减少了18人。

(三)教育发展优先,人口素质提高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全省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718.55万人下降到2012年455.75万人;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5%。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本专科生年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8.2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5.91万人,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8.01万人增加到25.73万人。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苏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2012年,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89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25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45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近1年,达到初中以上水平。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由2000年0.39万人增加到0.69万人,增加0.3万人,拥有初、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别为3.79万人和1.46万人,分别增加0.15万人和0.15万人,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下降0.57万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为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劳动力转移加快,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聚集

第3篇

关键词:人口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实现了人口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等将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存在潜在的压力。

一、人口发展的新特点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一)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人口总量过大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每年都以7%以上的递增速度增加,但是庞大的人口总量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1.2%,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1%。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

(三)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引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从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到2008年高达121左右,严重偏离正常范围。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性别比长期偏高,将对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过多的人口制约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基数的庞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14.9亿之间。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GDP每年增长7.2%,到2020年就能够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但如果人口总量达到14.5亿,就会使人均GDP翻两番、达到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推迟3~5年。国际人口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人口每增加1%,就需要4%的国民生产总值来保证,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二)^大的人口规模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巨大压力。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我国是一个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和严重的结构性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在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资源更是非常匮乏。就煤炭企业来说,这一问题更是非常突出,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井深的逐步延伸,采场环境不断恶化,矿井生产能力逐年下降。然而,人口的总量正逐年攀升,这些问题制约了矿井的经济发展。

(三)人口总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我国16~64岁人口中受高等教育水平者只占15.83%,在所有从业人员中,技术人才只占5.5%。而且教育水平在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还很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少,且分布不均衡。

(四)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2015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3.51,性别比仍然较高,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性别比偏高的压力还将长期存在。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达到l0000美元时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在不足1000美元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健康和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三、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GDP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就可以减少人口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人均GDP差距。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要从优生优育入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人口的死亡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要从加大教育入手,强化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人口的劳动生产技能,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

(三)改善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完善建立宣传引导、管控考核机制,将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正常的范围,确保社会的稳定。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改进和强化社区老龄服务功能,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人口 资源环境 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 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 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 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二、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1 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 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前言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并通过这种两重属性与经济社会产生密切联系,现代系统理论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而人口、经济、社会等都是其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等人口系统的情况及其变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凭空判断。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的人口数据为例,评价分析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将韶关市看作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特殊系统,人口、经济、社会都可以看作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以韶关市2000—2010年人口、经济、社会指标为例计算评价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分析韶关市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及空间分布是否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协调性,全部数据来源于2011年韶关市统计年鉴。

二、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涵。2.实用性原则。合理地选择指标,指标数据应易于统计,统计数据能确保权威性。3.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能反映和测度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4.可行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那些在统计上无法量化、数据不易获得或相对不十分重要的指标可暂时不列入。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选取的指标如下:

三、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的原理及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整理基本数据,采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相关矩阵、特征根、本文由收集整理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3.求主成分及其得分;4.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与其特征值的乘积和得到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本文利用spss软件处理上述数据,可自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计算主成分得分。

下面以人口子系统为例,简述系统评价过程:

第一步,收集原始数据,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所选变量的值见表1,将表1中的6个变量数据粘贴至spss软件中,利用数据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

第二步,分析软件输出的公因子方差见表2,表2给出了提取公因子后前后各变量的共同度,它刻画了全部公共因子对于变量xi的总方差所作的贡献,说明了全部公共因子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例如,提取公共因子后,变量x1的共同度为0.980,即提取的公共因子对变量x1的方差做出了98.0%的贡献。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共同度都比较大,说明变量空间转化为因子空间时,保留了比较多的信息,因此因子分子的效果是显著的。

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韶关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以前是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人口系统水平又变回负值,2010年水平与2000年相差不大,说明人口方面2005年以前是不断进步的,2005年之后水平呈现逐年退步趋势;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2007年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与韶关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与日俱增的进步密切相关。

四、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韶关市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呈现出不同趋势,其中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变化趋势相同,而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在2005年出现下降趋势,如果韶关市人口水平继续沿此下降趋势发展,人口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韶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导致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出现先升后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韶关市人口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尽管韶关市户籍人口每年都以低速增长,但常住人口数量自2005年292.26万人以后不断减少,2010年人口数量降至282.66万人,这主要是由韶关市劳动力流出数量大于流入所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于缓解资源压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转移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本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转移对本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韶关市本地有多所技校,但是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少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从而不利于韶关市工业发展。

其次,在校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尽管韶关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人数在2000—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多年来人口只维持低水平增长率,小学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338916万人降至2010年的207299万人,在校生总人数自200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韶关市当前人口结构的不合理现象。

第6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7篇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52-03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21.52万人,创收7.36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5 516人。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1990―2005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3%增长到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17%增长到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9.58%增长到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2000―2005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27 607万元增加到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 310.12元增加到9 629.78元,年增长率17.6%。

2.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7 236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20 086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2005年的9 106万元,出现负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173.73元下降到89.80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295.62元上升到51 1.50元。

3.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4 619万元增长到337 218万元,年增长率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651.34元增长到3 325.62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2006―2050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CPPS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2001―2050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TFR=1.64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1TFR=1.64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1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第一次小幅上扬在2005―2012年,在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30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38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2.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1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11.71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105.32万;2015年109.28万;2020年人口111.59万。

(二)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TFR=1.64 0~1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2011年达到一个低值17.53万,然后回升。在2019年达到一个峰值20.03万人后再次回落,到2034年达到一个低值11.96万人,然后再次回升。在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13.56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 2006―2050年凉州区15~6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TFR=1.64 15~6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2006―2012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一直到2028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80万左右。

3. 2006―2050年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TFR=1.64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14%;而2027―203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6.55万人和24.76%;2040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年的年均增速为0.25%。

(三)2006―2050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2.预测期内19~64岁劳动人口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5TFR=1.6419~64岁和25~44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5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9~64岁劳动人口数量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19~64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年缓慢增加,2016―2026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岁青壮年人口,从2006―2026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8.68%,将近88 000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2.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3.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27―2039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2039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3.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规划和实证分析要上水平、上层次,扩大在市内省内国内的影响。

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把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人口出生、培养、就业、流动的水平。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作为重点;延长人均受教育时间;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起来;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梁冬,李卢霞,等.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5,(4):26-29.

[2]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23-32.

[3]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