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经济评论范文

时间:2023-10-08 10:21:30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经济评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经济评论

第1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年刊

出版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又称:醋柳、黑刺和醋刺,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较强,适宜栗钙土、灰钙土、棕钙土及草甸土等多种土壤类型。沙棘生命力旺盛,生态适应性及抗逆性很强,功能多样,生态价值、医疗保健功效和经济效益巨大。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沙棘隶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Linn.),广泛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和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至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区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在沙棘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领域,俄罗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即开始沙棘遗传改良及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成绩显赫,欧洲一些国家和蒙古国亦先后开展类似工作,经济效益显著。中国关于沙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从事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地理种源选择与区域性栽培试验,力求在优良种源和优良小群体内筛选抗逆性较强的优异种质。林木引种驯化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引进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外域生态经济型树种,可为乡土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优良基因资源。笔者在引种驯化及多点联合区域试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生长适应性、生长性状分析及早期综合评价,旨在为高寒地区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提供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

1材料与方法

遵循原产地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之原则,引进俄罗斯布里亚和国选育的大果沙棘6个优良品种[标记:ALY()、ART、CSE、CYI、YSH、HJN],在伊春市带岭区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俄罗斯大果沙棘子代测定林[5-6]。子代测定林共配置60个优良单株子代,设置5次重复,采取开沟或穴状定植,株行距3.0m×1.0m,雌雄比例10∶1,并以ALY为授粉树。定植的沙棘进入结实期后,测定评价果实性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优良家系选择。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的GeneralLinearModel中Univariate软件[7]进行方差分析、LSR检验其中:方差分析线性固定模型为Yijk=μ+Bi+Fj+BFij+εijk,式中,Yijk为第i个区组第j个家系的第k个观测值,μ为总体平均值,Bi为区组,Fj为家系,BFij为家系与区组间的交互作用,εijk为误差。

2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研究地点选设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地理位置:E128°37′46″~129°17′55″、N46°50′08″~47°21′32″,地形呈纺锤形,北部山地河深、沟窄、地势平缓;南部山地沟宽河浅,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该区域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和太平洋季风的双重影响,冬季漫长且干燥、寒冷、多雪;夏季短促、湿润而温暖。气温变化较大,平均气温1.4℃,月平均最低气温-19.4℃;月平均最高气温20.9℃,无霜期115d,降雨量661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占全年降雨量50%,年日照时数2156h。土壤主要包括:山地暗棕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石质土等4种土壤类型,⑴暗棕色森林土:暗棕色森林土是境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发育在花岗岩沉积、坡积和冲积母质上;⑵草甸土:草甸土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河谷阶地和山间低平处、草甸植被和草甸疏林植被下;⑶沼泽土:多分布在山前洼地、沟谷盆地、冲积扇前,地表排水不利、土层中有季节冻层或永冻层,且水分不能下渗的地方;⑷石质土: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沉积母质或跳石塘地带。

3结果与分析

3.1引种品种共同特性针对中国沙棘及其子代存在枝条棘刺多、果实小、果皮薄、果柄短、产量低、难采摘等缺点的现状,有目标地引种外域优良品种(品系),通过引种驯化和远缘杂交育种,实现对中国沙棘的遗传改良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的共同特点:⑴枝条无刺或少刺;⑵果实大,纵径较野生沙棘提高2~4倍;⑶百粒果实质量较野生沙棘提高3~6倍;⑷果柄长,易采摘;⑸果皮较厚;⑹单株果实产量较野生沙棘4~8倍。

3.2引种品种子代生态适应性分析为探讨外域沙棘品种对我国高寒地区的适应性,连续3年进行多点联合区域试验,测定结果(表1)表明:6个引种品种的定植成活率及保存率均高于85%,以HJN品种定植成活率(95.3%)和保存率(94.8%)最高,枯枝率(3.7%)最低。定植成活率由大至小序列:HJN>CSE>CYI>ART>YSH>ALY;定植保存率由大至小序列:HJN>CSE>ART>YSH>CYI>ALY;枯枝率由小到大序列:HJN>ART>YSH>CSE>CYI>ALY。可见,引种的外域优良品种生态适应性较强,长势良好,适宜我国高寒地区栽培。

3.3引种品种子代生长性状变异分析6个引进品种间的冠幅、分枝株量、树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数量性状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由表2可知,家系间植株分枝株数变异较大,平均变异系数17.32%,变异幅度在12.45%~22.23%之间;冠幅、树高、地径、叶长和叶宽5个性状变异较小,生长均衡,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90%、5.57%、7.88%、7.11%、10.88%,仅HJN品种内家系间的冠幅、树高及地径3个性状变异略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3.30%、32.71%、14.94%。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明:6个生长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显著性概率在0.000~0.009,均小于0.01,差异极显著。

3.4引种品种子代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在沙棘引进品种生长性状测定分析的基础上,对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及单果质量等性状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分别见表4和表5,由2个表可见,5个沙棘品种间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3个性状变异较小,变异幅度分别在3.86%~6.65%、4.37%~6.10%及7.85%~15.71%范围内;品种内家系间3个果实性状变异较小,仅家系间单果质量变异略大,变异幅度7.85%~15.71%。其中:CSE家系间变异最小,HJN次之,变异系数分别为7.85%和9.80%;ART家系间变异最大,变异系数15.71%。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5)表明:引进品种3个果实性状显著概率均为0.000,差异极显著,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及单果质量由大至小序列分别为YSH>HJIN>CYI>CSE>ART、YSH>HJN>ART>CSE>CYI、YSH>HJN>CYI>CSE>ART,其中:YSE、HJN和CYI等3个品种果实纵径列前三名,果实纵径分别为12.75mm、12.82mm和12.74mm;ART果实纵径(11.34mm)、单果质量(0.43g)最小,YSH果实横径(8.95mm)、单果质重量(0.57g)最大,CYI果实横径(8.07mm)最小。

4结论与讨论

4.1引种外域品种的定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高于85%,枯枝率较低,生长势较强,适宜我国高寒地区标准化生态栽培;

4.2引种外域品种间叶片长和叶片宽的变异幅度较小,变异系数分别在4.75%~9.17%和8.84%~12.65%范围内,且品种内家系间叶片长和叶片宽变异较小;

第3篇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建构大学生网络交易平台,这一平台的主要栏目为:首页、全部分类。其中,我们依赖电子商务的B2C模式来建构二手之大卖场。所谓B2C主要指第三方与换物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二货专场中产品包括:二手书本、二手电子产品、二手自行车、二手电瓶车、二手其他物品。系统采用阿里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不但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运行的配置,而且还可极大地降低运营的成本。运行环境使用linux+php5.4+mysql(数据库),这套运行环境也是当下最流行的Php网站的配置,具有速度快、架构灵活、低成本等优点。系统主要由4大模块组成:用户购物模块、商家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WAP模块。在交易过程中,先由商家向后台管理方提供物品并标明物品种类、属性;后台管理方在看到信息后与商家协商,评估物品并确定物品的购买价值,把物品贴到网站上供用户浏览;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所需物品的相关信息,并与商家进行协商确定购买方式;商家卖出成功后再与后台管理方联系,抽取相应佣金;最后,由用户对物品进行评价。

2“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

“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由专业老师指导下的课题组成员及其他有兴趣的志愿者承担。运维主要包括两大块工作:一是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二是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在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方面,主要工作包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系统方案设计,提出运维建议,完成运维方案的制定及应急故障演练等相关工作;负责网络交易平台的日常运维工作,对网络交易平台系统的性能、状况等进行监控和报警;对交易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保管;负责金融交易系统日常运行检查、应急操作、系统和网络监控及相关操作文档确定工作等。在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上,平台以绍兴市某外语院校为基础,在稳定运营后在绍兴各大高校推广,然后进一步从绍兴各大高校推广至全浙江省各大高校,利用本平台为大学生商品交易以及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宣传推广上我们采用了品牌推广、口碑营销和新媒体推广三种方式。

(1)品牌推广。即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宣传、座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二货网”这一校园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网络交易平台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建立校园交易平有的品牌。

(2)口碑营销。校园平台可以通过以个人账号前一个月免费上传自己的二手物品和新物品的方式,让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易,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使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体验过后的消费者会相互转告传播,从而使我们的校园交易平台有一个良好的口碑。

3)新媒体推广。在日趋网络化的时代,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广,能够增加效益。而且,已经构建了二货网的手机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平台,所以推广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3结语

第4篇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的对象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大一占32%,大二34%,大三24%,大四10%。男生47.52%,女生52.48%。其中大一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大二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大三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大四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

(2)调查对象月支出情况:结果显示,8%的学生月支出在500元及以下;54%的学生月支出在500-800元;24%的学生月支出在800元以上。

(3)调查对象闲置物品的类别:对调查对象的闲置物品(衣物鞋包、材料、电器、学习用品、电子产品、电脑、文件用品、自行车、其他)的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闲置物品由多到少依次是教材、学习用具、自行车、衣物鞋包、电器、文体用品、电脑与电子产品。

(4)调查对象闲置物品的处置方式:调查表明,45%的调查对象对闲置物品采取闲置处理,34%的被调查对象采取送人处理方式,11%的被调查者会扔掉闲置物品,12%的被调查者会采取出售的方式处理闲置物品。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不需要或不喜欢的东西会依然闲置或送人,而不是出售,造成这种结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找不到适当途径。

(5)调查对象对二手市场的了解程度:结果表明,8%的学生很了解,53%的学生较为了解,40%的学生不太了解。调查对象选择的二手市场的类型,35%的被调查者选择跳蚤市场,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地摊,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流动摊位,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在校园跳蚤市场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二手市场有一定的了解,而也有部分同学对二手市场不甚了解,充分说明现今校园内二手市场规模小,影响低,买卖二手产品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6)调查对象对已有的二手市场的满意度:只有11%的学生表示满意,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

(7)调查对象对二手产品类型和服务的期待类型:从产品类型上看,最受欢迎的二手产品依次为电子数码产品、书籍、生活用品,分别占37%、33%和22%。从二手商品的关注面来看,最受关注的依次为价格、质量、品牌与服务。从服务上看,最受欢迎的依次为中介代购与团购、产品维修与服务、提供兼职信息。

(8)调查者对二手市场的前景评价:认为前景很好的学生占到58%,一般的占35%,不看好的比例仅占8%。

2基于调查结果建构网络交易平台———二货网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建构大学生网络交易平台,这一平台的主要栏目为:首页、全部分类。其中,我们依赖电子商务的B2C模式来建构二手之大卖场。所谓B2C主要指第三方与换物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二货专场中产品包括:二手书本、二手电子产品、二手自行车、二手电瓶车、二手其他物品。系统采用阿里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不但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运行的配置,而且还可极大地降低运营的成本。运行环境使用linux+php5.4+mysql(数据库),这套运行环境也是当下最流行的Php网站的配置,具有速度快、架构灵活、低成本等优点。系统主要由4大模块组成:用户购物模块、商家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WAP模块。在交易过程中,先由商家向后台管理方提供物品并标明物品种类、属性;后台管理方在看到信息后与商家协商,评估物品并确定物品的购买价值,把物品贴到网站上供用户浏览;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所需物品的相关信息,并与商家进行协商确定购买方式;商家卖出成功后再与后台管理方联系,抽取相应佣金;最后,由用户对物品进行评价。

3“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

“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由专业老师指导下的课题组成员及其他有兴趣的志愿者承担。运维主要包括两大块工作:一是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二是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在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方面,主要工作包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系统方案设计,提出运维建议,完成运维方案的制定及应急故障演练等相关工作;负责网络交易平台的日常运维工作,对网络交易平台系统的性能、状况等进行监控和报警;对交易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保管;负责金融交易系统日常运行检查、应急操作、系统和网络监控及相关操作文档确定工作等。在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上,平台以绍兴市某外语院校为基础,在稳定运营后在绍兴各大高校推广,然后进一步从绍兴各大高校推广至全浙江省各大高校,利用本平台为大学生商品交易以及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宣传推广上我们采用了品牌推广、口碑营销和新媒体推广三种方式。

(1)品牌推广。即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宣传、座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二货网”这一校园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网络交易平台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建立校园交易平有的品牌。

(2)口碑营销。校园平台可以通过以个人账号前一个月免费上传自己的二手物品和新物品的方式,让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易,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使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体验过后的消费者会相互转告传播,从而使我们的校园交易平台有一个良好的口碑。(3)新媒体推广。在日趋网络化的时代,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广,能够增加效益。而且,已经构建了二货网的手机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平台,所以推广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集群的日益兴起和广泛实践,集群带来的负外部性也日益突出。浙江永康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等产业集群发展“块状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山东省的造纸业集群在促进造纸工业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资源紧缺和同类污染加倍问题,环太湖流域化工企业聚集引起的水污染问题,都是典型的集群污染。这种集群内资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难以承受的,更是制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地区发展目标的不科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引入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产业集群绩效的科学评价方法与体系,引导集群的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是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经济学理念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假定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物资与能量的交换。因而,经济系统的理想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物资财富的线性增加过程,该模式的特点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资流动,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提取物资与能量,还给自然生态系统污染和废物,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扩张模式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实现。然而,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张。经济系统快速膨胀,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环境与资源日益稀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极度脆弱,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随之显现。长此以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正式创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中间环节——由各种技术手段组成的技术系统,二者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流动和转化运动。因此,概括地讲,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2.生态经济系统。所谓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中介技术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大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在各自独立存在,发挥彼此功能的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耦合。经济系统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低熵物质和能量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同时剩余的高熵物质和能量又还给自然界,在自然循环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二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转化。

鉴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统筹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下表系统总结了传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差异:

二、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组织,是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合体,是以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系统。

放眼全球,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世界上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创造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目前,探讨产业集群的绩效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影响。马歇尔就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迈克尔·波特则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分析产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区域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同时,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由此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经济学范畴之内,以集群经济绩效为研究考察对象。可是,一方面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有着“中国皮都”之称的温州平阳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2002年,近12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40多亿元,但是水头制革污染在200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之一。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拥有针织企业430余家,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可是由于针织企业高度集聚,缺水、缺电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集群系统中,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保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建立多角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出产业集群绩效科学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从而为测度和比较不同产业集群对地方区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2.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本文认为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本研究所确定的指标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要求指标涵义明确,界定清晰,能够量化,计算方法规范,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

(2)完备性原则。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涵盖面,能够概括地反映集群综合绩效的基本内涵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实用性原则。指标设计不仅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实用性原则包括以下含义:指标不宜过多,力求以最少的指标来反映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避免重复和交叉,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指标的设计应有利于资料的获取,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3.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开发。基于以上分析,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本文从产业集群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共生共荣、协调统一的视角,构建集群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如上所述,将产业集群看作是生态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认为产业集群的绩效应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此谓之综合绩效。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集群经济效益、集群社会效益和集群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第三层为指标层,为准则层的进一步深化,由8个具体指标构成,各指标层次递阶结构如图所示,各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可以从集群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资金利润率三个方面进行测量。

①集群总产值。它是反映集群生产规模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生产规模越大。计算方法是:

集群总产值=一定时期集群内企业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②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100%

③单位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资金平均投入)×100%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集群发展对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社会效益可以从安全生产、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①安全生产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指标计算方法是:

安全生产率=(一定时期安全生产天数/同时期总生产天数)×100%

②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能够综合反映集群内员工接受教育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计算方法是:

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一定时期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人数/同时期全部员工的平均人数)×100%

③新产品率。能够体现集群生产新产品、开创新市场的能力,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因而对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越大。计算方法是:

新产品率=(一定时期的新产品数量/同时期销售的商品总数)×100%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绩效,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人类整体的、长远的经济也难以得到保障。生态效益可以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二个方面进行测度。

①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突出性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应将单位产值能耗作为生态效益的主要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越少,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产值能耗=(一定时期总投入能量)/(同时期总产值)

②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如果将大量未达标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这种做法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从环境方面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应该是生态效益中的重要内容,指标数值越高,就说明环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计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某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标准的项目数(个)/同一地区考核的全部项目数(个)]×100%

参考文献:

[1]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

[2]HermanEDaly.BeyondGrowth:TheEconomic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M].BostonBeaconPress,1997.

[3]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4).

[4]李煜华,胡运权.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

第6篇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进行研究。这样既可以客观赋权,使分析更为科学,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上进行聚类分析,又可以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和深入[6]。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因自治区多个指标缺失,故未将其列入研究范围),原始数据均来自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不能直接获取的数据是通过相关公式进行换算求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之前,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将实际值转化为评价值,包括指标的同趋势化和标准化处理。

二、实证分析

(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静态分析通过运用同一年份数据资料,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下根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方法,采用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1.因子分析:对各变量的适度性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得到的KMO值为P0.77>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3701.008,P<0.001,高度显著,说明所选变量间的相关性强,因子分析的效度较高,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并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前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564%,已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故提取这4个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命名,具体如下:第一公因子在每万人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万人废水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每万人固体废物产生量等4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了污染物排放水平和能耗水平,体现了社会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各省在减少污染排放方面的力度。可将其命名为“节能减排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用水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能源的利用、资源的再循环的水平,可将其命名为“资源循环利用因子”;第三公因子在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比率、总资产贡献率增长比率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创新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效益,可将其命名为“持续性创新因子”;第四公因子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主要反映了生态化持续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可将其命名为“生态化潜力因子”。因子命名与之前构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名称基本吻合,可验证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因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从表1中的各公共因子上看,对于节能减排水平,民营经济结构较高级地区和资源能源较缺乏的地区排名靠前,而民营经济结构较低级、资源能源较丰富的地区排名靠后,东部地区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对于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循环经济较发达地区排名靠前,循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排名靠后,东部地区整体优于中西部,中西部地区差距不大;对于持续性创新水平,处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地区排名靠前,民营经济扶持力度较弱的地区排名靠后,东中部地区差别不大,西部整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对于生态化潜力水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排名靠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排名靠后,东中西部地区之前的差别不大。从综合因子得分可知,位列第1的北京市领先优势十分明显,其综合得分比位列第2位的上海市和第3位的天津市高出了两倍多,而处于发达水平的8位省市的均是东部省市。处于中等水平的13位省市几乎为中部省市,而处于落后水平的省市除了山西均是西部省份。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发展不平衡,其生态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2.聚类分析:以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变量,对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平均连接法,以平方欧式距离为度量标准的聚类方法,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领先区,仅包括北京1个地区,北京市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和生态化潜力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其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第二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发达区,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和生态化潜力上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包括上海、江苏、海南、浙江、广东、天津、山东、江西8个省市。第三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中等区,包括辽宁、湖北、湖南、吉林、重庆、福建、四川、安徽、河南、河北、广西、陕西、内蒙古13个省市(自治区),这些省市在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化潜力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第四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落后区,包括贵州、黑龙江、山西、云南、宁夏、甘肃、新疆、青海8个省(自治区),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也处于落后地位,在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性创新、生态化潜力和节能减排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劣势。

(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动态分析根据上述划分的四大类型,对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四大类型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选取了2005年—2012年共8年的数据,对不同年份四大地区民营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以15个指标为分析变量,以所属地区的指标值平均值作为每类地区每年的各指标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前四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399%,故提取了这四个主成分加以分析,计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动态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自2005年以来每类地区的主成分得分呈递增趋势,这与现实也是相符合的,我国从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地区已开始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文明方向努力,从而使得各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态化水平有所提升。从整体来看,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落后区的总体格局未发生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聚类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8年间,四类地区的差距保持不变,但2008年—2012年期间,中等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在逐步提高,领先区和发达区在波动中上升,落后区在曲折中略有上升,且与其他地区差距越来越大。通过上述实证研究,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差异较大但是具有聚类性,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差异特点划分为四大类型:领先区、发达区、中等区和落后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在波动中逐步上升,但四大类地区之间差异在逐步扩大。四大类地区之间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差距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从上述实证分析可得各类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思路存在差距、区域要素投入和国家相关政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三、提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生态化水平的路径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