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礼仪的发展性范文

时间:2023-10-08 10:21:27

序论:在您撰写礼仪的发展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礼仪的发展性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

第2篇

业务培训方面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由于发行站的财务人员财务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流于形式的培训学习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如何从根基上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呢,公司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⒈从思想上培养每位站点内勤的财务意识。他们首先是财务人员,其次才是内勤,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做好发行站的报款管理、费用报销、发行站的内部财务报表。每个发行站下辖的发行员少的有二十来人,多的达七八十人,相当于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制度来管理,其混乱局面可想而知。站点的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第一线人员,面对一线的投递员,面对一线的顾客,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质量。为此公司要求每位发行站的财务人员都必须考取会计证持证上岗,对自己工作的岗位要重视与负责。

⒉从日常工作中指导规范的报账流程。思想认识提高了,行动上要如何才能跟进呢?公司采取了手把手的方式,规定了统一使用的会计科目,设计了统一格式的发行员工资计算表与发放册、开票申请表、业务提成表、分类信息统计表、发行站定额费用表、发行站内部资产负债表等,为了让发行站用好这些报表,公司还把常规的业务往来做成统一的记账凭证。以上这些资料均放到公司的办公系统上,供有权限的发行站财务下载使用。规范之后的好处是,不仅加强了数据的纵向横向可比性,也为各站的自行管理提供了参考,另外还规定了可以报销的费用以及报销的范围比例,让各站点对费用的控制有据可依,规定之外的费用另行报批。

⒊不断提升站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虽然站点财务不面向税务与财政,工作较单一,但不能因此松懈自己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公司财务制度的把关,对于不合法的凭证要勇于拒收并陈之以情,对报款的统计催收要严督促勤把关,对订报发票的保管领用回收归档要认真负责,定期不定期进行发行财务知识的集体探讨与研究,逐步完善与改进站点的财务管理。现在公司有五个县的发行站申报成立了发行分公司,对分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又有一个新的台阶,如何让财务人员胜任分公司的运作,让他们直接面对税务呢?为此我们走访了当地税务局,把我们的实际情况做了汇报,要求目前分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均实行汇总交纳,各分公司在当地可以领取经营发票,按实际收入交纳营业税及附加,大大减轻了分公司的财务操作压力,待时机成熟时,脱离总公司的手把手财务管理。

⒋从收支两条线上严把站点财务关。过去发行站是直接坐扣发行费率然后差额上交报款,而且报款的回笼很不及时,现在有了汇创发行系统之后,谁的报款还欠着未清都是一目了然,报款设专户,报款全额上交,专户只进不出,建立严格的数据与款项核对制度,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划拨款项,确保了国有资金的安全。费用报销另设户头管理,虽然发行站的费用已经切块,但也不能在“块”里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站点财务要为公司做好一线的内当家和参谋,掌握行业经营的特点,为公司理好财,公司根据各发行站的经营特点及实际情况,划拨每个发行站一定的备用周转金,每月的25日至28日为发行站费用报销日,费用经审核确认后予以报销。

职业道德方面

除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外,公司还非常重视站点财务的职业道德教育。

⒈培养站点财务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意识。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相同的责任,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们的发行公司是国有企业,我们管理的是国有资产,每一份收入都要清清楚楚归账,每一份税款都要认认真真计算交纳。

⒉培养站点财务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站点财务人员是发行财务队伍的基础,提供上交的原始凭证与数据都是公司财务的第一手资料,要在工作中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如实反映,正确记录,保持职业审慎的态度。站点财务一年经手的报款将近1亿,必须严格遵守报款管理制度,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划拨款项,确保巨额国有资金的安全。

3.培养站点财务注重基本技能的提高。会计工作既是经济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服务窗口,在职业活动中涉及各方面各层次的不同利益人群,要用恰当准确的语言和文字与大家交流沟通,让大家支持理解发行工作。在工作中还要对自己提高要求,熟练运用电算化工具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务操作能力。按照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为个人月收入1600元起,这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节日费,各类补贴等,有些发行员很不理解,辛辛苦苦的加班费还要扣税?节日发点福利也要扣税?为此,公司在内部刊物《温州发行人》上开辟一期专栏,专门讲解《个人所得税法》,同时对发行站财务人员先进行培训,然后在他们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了发行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内部控制方面

发行工作复杂而且发行环节较多,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将对报刊发行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既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又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数据录入与报款管理分开,微机管理与数据录入分开,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开,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开,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分开,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分开。不定期对站点的发票管理,发行数据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进行稽查,发现问题立即予以纠正指导。

⒉授权批准控制。如何在既定的费率里用好每一分钱?公司规定授权分为一般授权与特别授权,一般授权即核定的常规性的“块”内费用总经理授权站长管理,特别授权即对非经常的例外的重大的“块”外费用的授权管理,对“块”外的费用实行事前审批制度,在批准额度内可以直接报销,超额部分另行再报批。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节约意识,很好地控制了经营费用

⒊会计系统控制。建立站点财务工作岗位责任制,对财务人员进行科学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要求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按合理的流程传递凭证,协助站长当家理财。

⒋年度预算控制。每年为各站点确定预算的项目与标准。过去,县(市)发行站的发行费率是“按件结算”划拨后自行调配的,站点办公的16项费用均在发行费率中开支,个别发行站出现招待费、活动费等远远超标 ,而真正发到发行员手里的钱却很少,发行队伍很难维持。另,我公司的发行队伍在合并之前来自四报(温州日报,都市报,商报,晚报),用工来源非常复杂,有事业编制,企业编制,合同制,临时制,导致了同工不同酬,而且差距颇大,合并之后,队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为此,公司领导经过多次周密地研究讨论,设定两年缓冲期,逐步做到同工同酬,虽然年预算费用增加了,但发行队伍稳定了,而且公司改自行调配为“分块”划拨之后,做到先缴报款后拨费,投递费率专款专用,原来的开支核准包干,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⒌报款回笼控制。过去本年度的发行报款回笼到次年的3月份还只达到报款总额的30%~40%,现在我们启用了汇创软件的平账系统,对报款的回笼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使报款回笼在次年1月15日就达95%以上,让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安全均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网络管理方面

有些站点的财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离电子化现代化要求甚远,报业发行所要求处理的信息非常多,迫切需要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等手段提升财务管理。

⒈征订与收款联网。预收报款往往会在发行员、发行站滞留,或直接坐扣办公费用,报款的安全收回,费用开支的合理合法在手工处理阶段都还是难以控制的。公司花大力气大投入为所有站点配备电脑,不惜代价开发了发行汇创系统,公司各科室及二十一个县市发行站全部联网,实行网络电算管理。订报情况一目了然,如何让汇创系统与财务有关系统联网,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套新系统,让汇创系统的订报情况与财务的收款挂勾,给每一位订报人员一个固定的识别编码,他们存报款时必须填上自己的识别码,那么通过网上银行公司财务就可以查询该订报人员上报订报数的到款情况了,然后在系统中直接做收款标志,而无须等银行回单到达后逐笔逐人确认,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

⒉报销与审批联网。对于站点的费用支出,公司也另外研发了一套系统,给每个站点一个固定的可识别编码,站点财务人员把需报销的费用单据录入系统,打上自己的站点编码,上传至公司财务,公司财务在收到发行车带来的费用单据原始凭证后,经审批程序审核通过就可以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报销该笔费用;不能通过审核的费用单据随单附上理由让发行车第二天带回站点调整。

⒊报表与OA联网。OA是我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如何让各发行站的财务状况及时便捷地上报公司呢?财务部与网络部经过多次探讨,已经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案。首先公司财务部为各站点制作了统一格式的各内部报表,网络部制成电子版本后挂在OA上供各站点下载,然后各站点按月上传,审核通过的可报下月报表,没有通过审核的可以通过OA系统直接反馈给各站点,各站点修改调整后重新上传。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个性 艺术能力

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在美术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能力,并用多种美术媒体材料和方法表达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的生存,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同时保持较高的审美趣味,为终生发展艺术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艺术能力与个性发展

艺术能力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在艺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艺术所涉及的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活动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艺术能力和经验的获得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使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富创造性。

二、构建个性化的美术课堂,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发展

构建个性化的美术课堂需要充分发掘教材个性、展示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强调美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美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1.充分发掘美术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经典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艺术能力。美术作品中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以感人的艺术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美术课程是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可将古今中外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在探求和学习中不断增加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课堂中注意各学科相互渗透,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掌握大量信息,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在完整的美术活动中逐渐形成艺术能力。

2.教师塑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拓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在于对教案的个性化设计。通过个性化教案的实施,最终使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讲究教学的个性化,一是教学语言个性化,二是教学体态个性化,三是教学思维的个性化。

三、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释放激情,表现个性。教师在美术课堂中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创设和调控情境,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学生通过情感激发的过程表现个性化的探究欲望,个性化的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2.求新创新,激发兴趣,培养个性。教师根据施教学生的情况有意识地补充、调整、修改适合学生的美术教材,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创作欲,巩固发展美术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巩固新知,施展个性魅力。

第4篇

有一次,列昂尼德・符拉基米罗维奇・赞科夫对我说:“智慧、心灵和双手―它们的整体性与和谐―这就是一般发展的实质之所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先把右手放在前额上,然后移到心窝处,最后向前伸出双手。他用这些动作演示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我是这样地理解他的这句话的含义的:儿童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吸引儿童参与的教学教育过程,应当不仅触及他个别的个性属性,而是要把他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发动起来。

要是在以前,我可能会跟列昂尼德・符拉基米罗维奇争论起来,就像我的同事们不止一次地跟我争论过的那样。我可能会对他说:“请问,列昂尼德・符拉基米罗维奇,难道教学不是发展吗?儿童在掌握知识,这就意味着他在发展!还有高难度原则?!我们正在抱怨我们的孩子负担过重呢。而且教学的速度也过快:刚刚讲清楚了点什么,立刻就转到新教材上去了。您是说,传统的教学不指向发展,这是哪儿的话!”我可能会更尖锐、更激昂地对他说:“怎么,在您看来,苏联学校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使儿童得到发展吗?也就是说,苏联教师过去的全部经验都是错误的?是一种谬误!”

我本来可能还会无休止地跟他争论下去的,但是,当我在列昂尼德・符拉基米罗维奇・赞科夫领导的实验学校听了课,与他谈了话,钻研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关于儿童的两个发展区的理论,以及乌兹纳泽关于教学的心理学本质的学说以后,我深信无疑了:对儿童的发展需要给予特殊的关心,只有在发展性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才能表现出真正的独立性。现在我深信:

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认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的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能动地改造和创造的工具。

当然,儿童不能自己独立地掌握教材,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胜任不了这件事。需要一个中介人,由这个中介人把教材处理得让他们能够接受,从而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将认识世界,接受社会生活准则,形成世界观。台阶的跨度应该是高高的,而我―他们的引路人,他们的能力与科学和人性的世界之间的中介人―应该是一个献身于他们的人。我应该有宽广的胸怀,还要有一颗当之无愧的教师的心。

“教育学不应当面向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面向儿童发展的明天”。维果茨基的这一思想指引着我的创造性探索,使我不断地完善我的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里的生活方式、方法及其性质。这就是说,我是儿童的“明天”的主要组织者,我今天给他们上课,就要努力在这些课上把“明天”提携到“今天”来,而一旦跨入了明天,我们就成长了。

为了使儿童得到发展,并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培养一种互相合作的,也可以说是有社会制约性的独立性,我在教学法上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教会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疑团(有根据的、有推理的);能提出问题(认真的、经过周密思考的、有分量的);能评价同学付出的努力和工作的成果(也要有令人信服的论证,表现出同享成功的喜悦或对失利的同情感);能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认识活动的计划。

互相合作的、有社会制约性的独立性?能做到这样吗?

当然能够做到:把充满着认识的激情、发现的欢乐、合作和互助的情感的点滴思想汇集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个人的加上集体的东西,使之成为共同的舆论、观点、立场、世界观和信念,这不就是名副其实的独立性吗?

第5篇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只要公司存在,就会面临价格竞争与服务竞争,。传统产业如此,B2B电商竞争也难以例外。据悉,一轮轮的团购网站、垂直B2C倒闭潮出现,而大型B2B电商的举步维艰也非常明显。但市场经济竞争轨迹显示,价格战总体不会停止,常态化趋势明显。从另一角度来看,在某个阶段或受行业自身认识或政策行业规范等因素影响,价格战某个周期步入相对理性竞争却可以预期。

尽管B2Bworldbuy.cc电商行业巨大通过上市融资或投资,资金状况有所好转,但经营亏损的现实使得行业竞争的压力没有丝毫降低,价格战的竞争使得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从B2B电子商务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来看,要尽快的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则体现出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数据表明,近年B2B电子商务公司的营业额突飞猛进,对传统零售业、物流业均形成市场冲击。面对一些跳跃式的发展,本身就表明其领域内活力与前景的广阔程度。这也是我国B2B电商企业发展不断涌现的吸引力所在,可以预见随着产业规模化与资金实力、服务水平的竞争,其价格战的趋势仍将保持继续。

另外,行业内企业年年亏损,却还不知疲倦地挥舞价格屠刀,每每还能博得融资青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价格战把大家都打死了,垄断主义诞生。”这充分表明,B2B电商企业对价格战的一种深度与现实的感受。所以说,价格竞争阶段将结束,不会再追求单纯低价竞争。过分的价格战最终伤害的是B2B电商企业的总体发展,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第6篇

【关键词】紊乱型依恋;双向发展心理疗法;依恋关系

一、涵义

双向发展心理疗法又称二元发展心理疗法,它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儿童与其主要照顾者能够接受治疗师的介入,主要治疗儿童的依恋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反应性依恋障碍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非强制性治疗方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niel Hughes依据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最初进行的是关于儿童早期与其熟悉看护人分离而引起情绪困扰的干预研究。其中的“双向”必须是亲子,首选是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但也不是绝对。

双向发展心理治疗主张创建一个“有趣、可接受、好奇和具有同理心”的环境(简称PACE),治疗师与孩子的“主观经验”相通,以一种自述的形式将儿童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语音语调、共同调节的情绪以及共同创建的环境表述出来。所以,双向发展心理治疗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行为策略。

双向发展心理治疗基于一个理论,那就是紊乱型儿童不仅经常杂乱无章的依附他人,而且会强迫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儿童将其主要照顾者视为恐惧的来源,从而干扰了依恋模式,可能导致儿童反复的侵入性记忆继而在儿童外部行为上加以表现,使儿童很难参与治疗。这一理论得到Lyons-Ruth 和 Jacobvitz研究支持。因此Daniel Hughes提出“情感协调”的概念,即建立儿童与其照顾者非语言性的交流、觉醒表达以及照顾者对孩子内部经验认识的通信模式。通过这一过程,儿童与其照顾者共同建构主观经验和共同调节情感反应,以修复儿童早期的情感创伤、纠正其扭曲的发展轨迹,以发展儿童的自治能力。

双向发展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安全、自我调节、自我反省、修复创伤经验、关系的参与和处理、增强积极影响。

双向发展心理治疗的阶段:

1、 发现阶段:提供信息和经验。

2、 矛盾阶段:回避谈论某些经验、记忆和情感,谈话内容减少,感到孤独、困惑和羞耻而引起恐惧、脆弱、依赖和空虚。

3、 信任阶段:儿童和主要照顾者、治疗师开始改进,共同调节情绪,共同创造有意义的陈述,建立安全感并创建一个连贯的叙述。

4、 过程延伸:治疗对象开始进行治疗之外的相似的对话。

二、方法

首先治疗师、主要照顾者与儿童的情感处于协调状态。然后治疗师要探索与儿童同时保持协调的“主题”(治疗师要试图帮助孩子表达一个关于他们积极意识经验的连贯叙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治疗师帮助孩子管理和调节孩子的情感状态,以开发新的情绪。Daniel Hughes 主张“治疗师允许孩子的主观经验影响自己”。治疗师可以真正的进入孩子的经验并从治疗师那里表达他\她自己的主观经验。治疗师的“主观经验”应该是孩子的经历、作为孩子的感官,对孩子的情感加以整合,重新经历事件并促进问题的解决。治疗师和孩子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新的共同意义的痛苦经历,让孩子学会体验新的经历,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理解,并验证孩子潜意识的经验水平。

“双向”是治疗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主要照顾者与儿童频繁的互动,使儿童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愉快的经验被放大而压力经验减小,主要照顾者与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彼此。Daniel Hughes将这一过程称为“非言语点化”。“非言语点化”主要维护和重建孩子的行为和认知方式,阻止孩子进入一种消极情感体验的情绪状态而导致孩子的感情变得失控。治疗师将对“双向”的行为和态度保持好奇的状态,以鼓励他们去探索和更好的了解生活更深层次的含义,并逐步制定更连贯的生命故事。

主要照顾者在儿童的心理治疗中主要作用是帮助儿童找到安全感;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创建一个可以疗伤的氛围;帮助儿童调节消极情绪,例如恐惧、羞耻等;证实创伤和耻辱事件对儿童的价值;安慰儿童不管发生什么你们的关系依然不变;帮助儿童有条理的、全面的寻找生活的意义;帮助儿童明白你会就他\她发表自己的看法。

Daniel Hughes 在后期的研究中预期效果被频繁中断,原因是由于孩子痛苦和羞辱的经历。所以双向发展治疗要求治疗者首先要接受和处理这些经历,然后“修复”孩子的主观经验。

双向发展心理治疗方法的运行特点:

1、 在主要照顾者及儿童接受的前提下,有趣的互动、专注于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治疗最基本的部分。

2、 探索消极事件时总会感到耻辱,所以要求双方换位思考,有思考才有质疑,这样才能进行干预。

3、 结合反思对话和非言语点化,以情感交流为中心的治疗活动是关系修复的必要条件。

4、 支持羞耻感的减少和内疚感的增加。

5、 在“PACE”的环境中遇到阻力,而不是来自批评或处罚。

6、 治疗师以指令和“双向”对象为中心,若指令被频繁地修改,延迟或反应搁置,则说明儿童和主要照顾者在“PACE”环境中遇到阻力。

三、目的

Daniel Hughes 主张建立一个“有趣、可接受、好奇和具有同理心”的环境,同时要求治疗师致力于保持情绪、积极参与并反馈给孩子。这是一个积极的,在情感上多种多样的,二元性的交织体验和反思的互动。但所有的规则都是非强制性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

双向发展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构造一个新的和连贯的自传,让孩子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联系,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作为治疗师,应充分表达孩子的主观叙述,并不断地整合孩子的非言语反应,和孩子一起用孩子表达的方式自发地修改它。要认识到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即是一种忍受痛苦影响的相对能力,又称为影响耐受性,它影响着自我调节机制,使孩子建立减少内部痛苦的防御机制。治疗师要定期用孩子的第一人称和孩子对话,这会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意义。

四、关于照顾者

对于照顾者,Daniel Hughes 指出双向发展治疗方法的前提是治疗师和家长能够持续的参与到儿童中,照顾者和儿童的依恋模式才会被双向相互作用的力量和治疗主题激活,治疗师必须探讨照顾者有关的过去经验来确定他们是否有能力照顾现在的孩子:处于危险的情感中,行为能力和认知失调。如果主要照顾者是过去的施虐者,那么他们要承担主要的责任,治疗师要确定照顾者是否已经接受事实,否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参与更容易使孩子在心理治疗中那些转化的经历进入到日常生活中)就不能适当地进行移情。

五、结论

双向发展心理疗法一直以来被批评为缺乏一份全面的、完整的可以提供详细流程的案例研究,尽管非言语沟通,经历修复,好玩的互动,依恋关系和蹒跚学步的孩子都有据可查,但Hughes 和 Becker-Weidman 为纠正较大孩子的情绪状态故意假设相同的事件可以重现,这也暗示疗法似乎是用年龄回归技术带来这种重演。

Becker-Weidman 于2006年做了两项研究,其中一项是一个四年的随访,在这项研究中,?Becker-Weidman得出结论:经过双向发展心理治疗的儿童有明显的临床改善,后通过《儿童行为量表》的测量,统计学有显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Becker-Weidman, A., & Hughes, D., (2008) "Dyadic Developmental Psychotherapy: An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complex trauma and disorders of attachment," ?[J]Child & Adolescent Social Work, 13, pg.329-337

[2] Becker-Weidman, A., Dyadic Developmental Psychotherapy: Essential Practices & Methods, Lanham, ?[J] MD: Jason Aronson, 2010

[3] Becker-Weidman, A., The Dyadic Developmental Psychotherapy Casebook, Lanham, ?[ J]MD: Jason Aronson, 2011

[4] Hughes, D. (2003).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spectrum of attachment disorders and intrafamilial trauma.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M], 5, 271C279

第7篇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李斯特艺术歌曲的调性发展手法凝聚着作曲家的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本文以李斯特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调性呈现方式、转调手法与调性布局等角度探究李斯特的调性发展手法,从而管窥作曲家个性化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李斯特;艺术歌曲:调性发展手法

中图分类号:J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99-02

李斯特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和交响音乐,同时也是创作了许多艺术歌曲的重要作曲家,在19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体现出作曲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我们知道,传统作品中调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多声部音乐存在的灵魂,而调性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诸如音乐体裁、结构等因素的限定和制约,同时,调性发展手法的应用亦能反映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在李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调性的发展及其手法的运用在作品的艺术表现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凝聚着作曲家的缜密思考和精心设计。下面,笔者以作曲家部分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调性呈现方式、转调手法与调性布局等角度探究李斯特的调性发展手法,以此管窥作曲家个性化的和声语言。

一、调性呈现方式

“调性的呈现,指的是一首作品,一个部分或一个片断的调性由哪些和弦构成。”[1]而由于和弦的功能属性、调式体系、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等有各自的特点,当这三方面的各种处理方式相接合时,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调性呈现方法。李斯特作为一位重要的浪漫派作曲家,虽然其艺术歌曲仍属于调性音乐范畴,但由于作品中和声材料及和声进行丰富多样,因而调性呈现的方式也变化多端,主要体现在扩展调性与模糊调性两个方面。

(一)扩展调性

调性扩展的手法很多,但在艺术歌曲中,作曲家主要采用同主音大小调交替,远关系调的离调处理,以及三度关系连续进行来扩充调性。如谱例1所示,艺术歌曲《欢乐与痛苦》的开始处,作曲家即运用了bA大调的变化音和弦。低声部在主持续的基础上,第1-2小节是bA同主音大小三和弦的对置,第3小节应用了重属增六和弦。此处,变和弦的应用不仅产生了明暗交替的色彩,同时大大扩展了调性的范围,形象地表现出歌词“欢乐和痛苦,充塞于内心”的矛盾心里。而在艺术歌曲《莱茵河,美丽的》一曲开始处,作曲家即应用了Ⅰ-Ⅲ-b3Ⅴ三度连续上行的色彩性和声进行,而同主音交替性变和弦的运用以及内声部线条化的和声进行,都大大扩展了调性。

谱例1 《欢乐与痛苦》

(二)模糊调性

“模糊”调性是在扩展调性的基础上,淡化以至模糊或消除调性的感觉。模糊调性的手法比较多,常在扩展调性的基础上采取复杂的和弦结构,如主和弦的回避、半音化的和声进行、非功能性和声进行等等。然而,模糊调性不等于无调性,其与无调性音乐的区别在于保持了传统调性的意义。在艺术歌曲《找不到和平》一曲开始部位,调性为B大调,伴奏部分以不稳定的大、小四六和弦对置开始,高声部敲击性的节奏,低声部连续半音上行的旋律进行。之后,该和声以小三度上行移调模进。此处和声手法不仅淡化了调性的明晰性,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找不到和平,不得安宁”的心理。而富有特色的是,该艺术歌曲以#f小调上不稳定的属九和弦结束作品。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瓦格纳乐剧中的和声处理手法,体现了李斯特“现代和声思维”的超前意识。

谱例2 《找不到和平》

二、局部转调手法

转调是音乐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调性的转变,调式色彩的对比不仅可以塑造音乐形象,而且可以丰富作品的和声色彩并使之富有动力性。在艺术歌曲中,作曲家是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心理,表达歌词内容与意境。艺术歌曲中涉及了各种远近关系调与同主音调的应用,调性转换频繁,且转调手法非常灵活。其中,最富个性化的转调手法为等音转调。

等音转调是通过和弦的等音写法与等音程的变化作为一种共同的因素而转入新调的方法[2]。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和弦结构的易变性与多义性的特点,诸如减七和弦音响上的暧昧性以及增六和弦与属七和弦在音响上的相似性。通过改变和弦的位置与音的倾向,从而引出新的调性,使转调产生突变与新鲜的效果。虽然,等音转调手法在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应用,但更深受浪漫派作曲家的喜爱。而在李斯特的艺术歌曲中,等音转调更是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认为是他的个性化音乐语言的表现。如谱例3所示,艺术歌曲《你如今从天而降》运用了连续等音转调的方法。首先,bG大调属七和弦的五音bA等音为#G,七音bC等音为B,转换成a小调降低五音的属变和弦。3小节之后,通过等音转换,a小调重属和弦转变成g小调降五音Ⅶ级属变和弦。此处,具有易变性与暧昧性和弦结构的应用与内声部半音化的和声进行,把主人公“十分厌倦”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谱例3 《你如今从天而降》

以上是属七和弦、增六和弦、减七和弦等和弦作为等音转调的分析,在艺术歌曲中,李斯特除了大胆地将它们应用到各种和声进行之外,其富有个性的是将增三和弦作为等音转调的媒介。如谱例4所示,在艺术歌曲《欢乐与痛苦》第17-21小节处,作曲家连续运用增三和弦进行等音转调。首先将B大调bⅥ级增三和弦等音转换为c和声小调Ⅲ级增三和弦转至c小调,经过4小节,再以升高五音的Ⅵ级增三和弦等音转换为bd小调升高五音的Ⅴ级增三和弦,而后解决至bd小调的主和弦结束。这里是相差小二度关系连续的调性转换,增三和弦作为等音转调媒介在此不仅加速了转调的平滑进行,而且产生了突变与新鲜的效果,同时还表现了“为升天欢乐,为死亡哀矜”矛盾的心理。

谱例4 《欢乐和痛苦》

三、宏观调性布局手法

自18世纪初,便形成了主-属-下属-主调性发展的功能逻辑,其在古典乐派大师的作品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然而,自19世纪早期开始,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音乐表现范围逐渐扩大,和声手法不断创新,表现在调性布局上是逐步打破结构层次匀称,发展层次严谨的古典调性布局框架。作为19世纪浪漫派阵营中重要的和声语言革新者,李斯特曾主张“重新建立现代调性,废弃那些严重束缚旋律和一切发展的古代传统”[3],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作品调性布局呈无序化发展倾向。在艺术歌曲中,李斯特富有个性化的调性发展手法之一,是“三度连锁”[4]调性发展的布局模式。以下通过实际作品分析其在艺术歌曲中的应用。

《渔歌》[5]的歌词为席勒所作,1845年李斯特将其谱写成一首由三个段落构成的通谱歌。歌曲的调性转换比较频繁,每个段落间的支柱调性分别为:bD—A—F—bD,全曲形成了大三度连锁进行的调性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段落的内部调性又有不同的变化,第一段落从bD转向A大调,第二段落又从A转到F大调,第三段落从F大调到#c小调,最后结束在#c等音调bD大调上。这样看来,整个乐曲也形成了大三度连续下行的调性发展模式(bD—A—F—#c=bD)。在此,令人惊奇的是每个段落的结束调性恰好是新段落开始的调性,形成了“鱼咬尾”式调性发展方法。因而无论从支柱调性的调性布局,还是整个乐曲调性的连续发展,都强调了大三度关系连锁调性发展为主要格局的调性布局手法。其综合图示如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李斯特艺术歌曲中,调性在作品的艺术表现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正如亚科夫·米尔什坦在其著作中写道:“李斯特热衷于使用转调手法而带来调性色彩的变化,以展现音乐中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丰富的调性发展手法与富有特点的调性布局已经成为李斯特艺术歌曲调性应用的核心。从艺术歌曲的创作实践来看,李斯特在继承古典和声技法地同时,更多的凸显了浪漫主义的气质,其在调性发展与和声的调性布局中强调应用了非功能性的调性发展手法。通过这些调性发展手法,李斯特创造出了种种大胆而出人意料的“对比鲜明的色彩”,不仅更好地表现了艺术歌曲的故事情节与音乐情绪的变化,对于艺术歌曲意境的展现与思想内涵的深化亦具有重要的表现作用。由此可以证明,李斯特不仅是一位勇于向传统挑战的革新家,更是一位敢于追求新颖多样、更富色彩性的和声语言大师。

参考文献:

〔1〕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538.

〔2〕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465.

〔3〕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205.

〔4〕王翠华.李斯特音乐中的“三度连锁”:理论、形态、缘起[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