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二建建设施工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08 10:21:23

序论:在您撰写二建建设施工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二建建设施工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施工方案 设备管理 工程建设

一期工程时,总公司采购了一批大型土石方设备,这些设备在一期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了一期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二期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总公司又采购了包括塔带机、缆机等在内的大量混凝土施工设备,二期工程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实施,能否实现2003年第一批机组发电目标,关键就在于这些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如何!因此,可以说施工设备是三峡工程施工的生命线。

大家知道,三峡厂坝二期工程采用的是以塔带机为主、缆机和高架门(塔)机为辅的施工方案,这些设备不仅规模大、技术先进,而且体现的是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连续式的、工厂化的、高效率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施工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管理思路、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变化,对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工人还是干部都要适应这一变革。建设一流的三峡工程,需要一流的施工设备,更需要一流的管理水平。这既是建设宏伟三峡工程的需要,也是我们各施工队伍面向二十一世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其潜能,才能保证三峡二期工程建设。

1 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过程

1.1 厂坝二期工程的施工特点

施工方案的正确决策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得以控制的关键,在技术进步的当代,施工方案的核心是施工设备,对厂坝二期工程这样一项重要而且极富挑战性的项目,施工设备的选择是重大决策,历来备受各方关注。从过去论证阶段、初设阶段以及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都把它列为重大技术课题。

施工方案的选择必须紧紧把握工程的特点,与其它工程相比,三峡厂坝二期工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混凝土工程量大,仅厂坝二期工程而言,混凝土量即达1238万m3,为已建的巴西依泰普工程的0.9倍,我国最大水电站葛洲坝工程的1.2倍。

(2)混凝土施工强度高、高峰出现早、高峰期延续时间长。预计年最高强度将超过500万m3,最高月强度将超过50万m3,更是远远超过依泰普工程年最大强度304万m3,月强度34.8万m3的水平。

(3)金属结构制作安装量大(11.6万t),以溢流坝段为例,导流底孔、泄洪深孔和表孔三层孔口的闸门和启闭机的安装,必须与混凝土施工基本同步和交叉进行。

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常规的手段是难以胜任的。在初设阶段,长江委进行过长期论证,曾经做过大型塔机方案、高架门机方案、缆机方案和塔带机四种方案的比较,并在当时条件下,推荐大型塔机(配钢栈桥)方案。

1.2 三峡总公司成立后厂坝二期工程方案的决策

决策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勇气。在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的决策问题上,三峡总公司始终遵循这一原则,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在初步设计提出的方案的基础上,又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决策过程简单回顾如下:

(1)总公司于1994年、1995年初和1996年中三次组团赴美国、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厂家和工地,对塔带机等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2)为慎重起见,总公司于1994年从美国罗泰克公司购进一台TC2400型塔带机,在纵向围堰施工中应用,以便取得经验。

(3)为了进一步调动供货厂家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合理降低价格,总公司于1995年进行带方案施工设备采购招标,希望厂家根据三峡厂坝二期工程以及各自设备的特点,作出优化配置。这次招标共吸引了全世界7个著名厂商前来竞标。开标后,总公司立即组织国内知名水电施工专家评标,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初步确定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

(4)由于塔带机是一种新型的机械,使用经验少,因此,施工方案上存在不同意见。为此,总公司又于1996年6月,请参与三峡施工的各大水电集团进行论证咨询,经过分析论证,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适合三峡二期工程施工特点,是完全可行的。

(5)为了使塔带机及供料线的布置更加优化合理,总公司于1997年底分别聘请曾经使用过塔带机的两家国外承包商法国SPIE公司和美国ATk1NSON公司进行优化咨询。

(6)尽管塔带机具有效率高、覆盖范围大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机械,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合理权衡其利弊,因此,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三峡总公司曾数次向三建委汇报,最后由三建委最高领导层予以原则批准。

(7)上述确定了的施工方案纳入厂坝二期土建、金结安装的招标文件中,各施工承包商都予以积极的呼应。在标书中,我们还特别说明,在大的方案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各施工单位可结合自已的经验,进一步优化。现在实施的方案,实际上是经过各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措施中优化调整过的。

上述过程说明厂坝二期工程施工方案是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确定的。二期施工方案的及早确定和业主对重大设备提前采购,提供给中标单位使用等一系列决策是符合三峡工程特点和管理体制的。它凝结了国内外水电专家及三峡建设者的心血。是民主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3 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简述

以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的设备组合,简单概括为6418227这一组类似电话号码的数字,即6台塔带机,4台胎带机,l台大塔机,8台高架门机,2台缆机,2台履带吊和7座拌和楼。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的总体思路是:①塔带机浇筑为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宜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②配备缆机、高架门机等作为辅助设备,负责金结安装、备仓、仓面设备转移等任务,避免因塔(顶)带机的工况转换而影响效率。③拌和能力配备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塔(顶)带机效率充分发挥。④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确保塔(顶)带机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思路,设备布置如下:

(1)控制工期的最关键部位是溢流坝段和厂房坝段7#~14#,布置6台塔(顶)带机。利用塔(顶)带机自身的不断爬升,l#塔带机控制范围(即溢流坝段17#一23#)可以将大坝浇到185m高程,其余部位的塔(顶)带机可以将大坝浇至155~160m高程。

(2)布置2台摆塔式缆机,形成跨越厂房坝段和溢流坝段、覆盖范围为坝轴线上游15m至下游65m的空中走廊,负责该范围上游部位的金属结构安装、仓面设备的转移、材料转运以及大坝155~160m高程以上部分的混凝土浇筑等任务,并可在塔(顶)带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提供空中支援。

(3)在溢流坝下游布置高程45m栈桥,上面布置1台大型塔机和1台上海港机,主要负责下游面的仓面准备、金属结构安装等任务,同时也可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一种备用手段。

(4)在坝轴线下游0十60.5m处,布置120m高程栈桥,初期先形成左非12#~18#以及左厂1#~6#坝段部分,并布置2台吉林水工厂 MQ2000型门机,用于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待大坝浇至140~150m高程(约为2001年10月),120m栈桥全线贯通,45m高程栈桥的大型塔机将拆装至120m栈桥上时,与缆机共同负责溢流坝段155~160m高程以上部位的混凝土。

(5)厂房施工采用4台上海港机厂 MQ2000型高架门机,门机轨道布置在厂房下游30m高程。

(6)厂房和厂坝之间设82m高程栈桥,布置MQ6000型门机1台,负责压力钢管以及厂房内蜗壳等吊装。

(7)共设置4个拌和系统,总计7座生产能力为240~360m3/h的拌和楼,分别对应大坝、厂房的三个标段,通过五条输送皮带将拌制好的混凝土运至塔(顶)带机。按此配置,可以满足60万m3的常温混凝土月强度和45万m3以上的制冷混凝土月强度,使塔(顶)带机有足够的混凝土供应。

上述各种设备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各具职能,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施工设备体系,它既以合理的效率与工程总进度、浇筑速度相匹配,又留有较大余地,有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的回旋空间。这样的施工设备组成就构成二期施工方案的核心,能够适应三峡二期工程施工的特点。

1.4 通过前一阶段的施工实践,已有力地说明了塔带机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塔(顶)带机都已安装完毕,1#及6#永久供料线也即将形成,葛洲坝集团和青云公司已经用塔(顶)带机浇筑了40多万m3混凝土,其中2#塔带机最高班产量达1270m3,最高日产已超过2000m3,3#机的平均小时生产率达到166m3,月浇筑能力已达4.7万m3。尽管还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但是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过去人们担心的一些技术问题,如能否浇筑四级配的问题、漏浆问题等,已经初步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当然,现在使用的临时供料线过渡到永久供料线,在管理上还要有新的突破,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是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说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不是说可以高枕无忧。在看到并充分发挥以塔带机为主的设备体系的优越性的同时,要充分估计到它的风险性,并要有足够的准备。一是塔带机为主施工方案中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如混凝土温升问题、混凝土级配、标号的调整问题,设备的安全防撞问题、如何保证设备在高强度施工条件下长期可靠运行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好。二是作为完整的设备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还没有取得大量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主要的单项设备出重大故障后,虽其它设备可适当支持,但支持力是有限的;而且“一条龙”配套的设备更是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5 其它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体系也正在形成

二期工程施工的另一个重点部位永久船闸的清基交面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混凝土施工设备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体系在逐步建立,大规模混凝土施工的局面正在形成。 2 对当前设备运行和管理状况的评价

如何评价当前设备运行和管理的现状?我想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更要正视问题,下决心解决好。

2.1 成绩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设备安装方面到目前为止,承担厂坝施工任务的各施工单位共完成了4台塔带机、2台顶带机、4台上海高架门机、l台大型塔机、1台吉林高架门机、l台MQ6600门机等13台套特大型设备以及若干自带设备的安装,2台摆塔式缆机的安装,l#和6#供料线的安装也已进入尾声。这些设备不仅安装难度大、而且很多属第一次安装,安装过程中,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缺图缺件、缺陷处理多、厂家服务人员不到位等各种困难,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国外也未能达到的纪录,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比如,三七八联总承担的4#港机的安装,不仅安装进度快、质量好,而且能够主动帮助厂家找出缺陷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了良好的技术素质。再比如,葛洲坝集团承担的4#塔带机的安装,前一阶段进度和质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一向比较挑剔的“老外”也很佩服,只可惜一场暴雨,将控制柜和液压马达等淹在水中,致使安装工期有所延长。

(2)在设备手段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率,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施工计划 厂坝二期工程的特点决定了从开始就要求达到较高的强度,因此,操作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熟悉设备的运行。在拌和系统尚不完善、采用临时供料线的情况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基本上满足了年度计划的要求,一季度稍差,从二季度以来,月月完成生产计划,混凝土生产稳步上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逐步提高,全工地混凝土浇筑的月强度已上升到40万m3的水平,6月份就打破了原苏联古比雪夫水电站的36.5万m3的月强度水平,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在主设备投入前,各施工单位积极主动想办法、采用的一些过渡手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3)已初步建立设备管理的良好机制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各个施工单位都分别建立了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葛洲坝成立了79系统和90系统两个项目部,专门负责包括拌和楼、供料线和塔(顶)带机的安装和运行维护工作;青云公司也成立了顶带机项目部,选派了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进入项目部,初步形成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良好机制。三七八联营公司也有较健全的设备统一调度管理的班子和制度。

(4)积累了一系列适应塔带机浇筑混凝土的经验针对塔(顶)带机的施工特点,各单位在仓面设备配套、防止骨料分离、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为下一步塔带机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2.2 存在的问题

(1)安装进度滞后,验收也滞后,障碍着设备体系的完整形成和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设备的投产日期均落后于预定的工期,塔(顶)带机的永久供料线施工更是滞后,再加上验收工作也抓得不紧或有些尚未具备条件,致使完整的施工设备体系未能及时形成。同时,一部分同志对业主采购设备、施工承包单位使用的体制或者不熟悉,或者不理解,或者有一些疑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验收工作。

(2)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设备管理水平较过去有了提高,但是目前管理仍然是粗放的,对设备的认识和掌握水平还较低,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少已经投入运行的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备本身的缺陷,即设计制造不合理造成的,也有忽视维护保养或对设备的认识不深造成的。后者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客观地讲,我们对于包括塔带机和供料线在内的设备的认识和实践还是很有限的,有不少是首次安装和使用,配件的供应和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有些基本的维修工具尚未完全掌握,对于控制系统更是知之甚少。现在厂家服务人员还在现场,出现问题还可请人帮忙,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厂家人员撤离后,我们怎么办?不仅进口设备存在上述问题,国产设备也同样存在。

塔带机操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操作不熟练不仅会影响到生产效率,也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还会影响到安全。因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其责任心教育,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设备安全运行机制亟待加强

各种设备立体交叉作业,相互干扰难免,设备相撞的事件已经发生多起,幸未造成大的损失。由于塔带机是固定不动的,一旦出现故障,无法相互支援,其它辅助设备的支持毕竟有限,因此,安全问题是塔带机方案的要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设备安全还应包括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前不久其它工地塔带机机房发生的火灾事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切不可麻痹大意。

3 对加快设备安装和验收,搞好设备管理的几点意见

我重点针对塔(顶)带机、运输线、拌和楼“一条龙”的管理讲意见,原则应当是适合其它设备的。

3.1 加快供料线安装,尽快全面形成完善的施工设备体系

目前,塔(顶)带机的永久供料线正在紧张安装。我们应该看到,临时供料线的使用期是有限的,而且采用汽车转料也不可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因此,必须加快永久供料线的安装,加速临时供料线向永久供料线的转换。采用永久供料线和采用临时供料线施工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区别,转为永久供料线后,由于管理的模索和各环节的磨合,也可能会有短时间的生产率下降情况。如果三季度永久供料线还不能形成,到四季度仍然在摸索永久供料线生产的经验的话,那么四季度的高峰强度就难以保证,今年的年度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要求各施工、监理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等各方加强协调,有问题及时解决,共同努力,加快安装进度。特别提请各有关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同设备制造商、进口设备厂商的合作。要本着按照合同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去做工作。尤其要注意对国外引进的先进东西持虚心学习的态度。

3.2 抓紧设备的验收,促进设备的完善

设备的验收分为安装验收和设备采购验收,前者由监理负责组织,后者由业主负责组织。严格讲,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是不能投入正常运行的,目前已经投入初期运行的设备中,绝大部分都还没有经过验收,这既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也不利于严格按合同执行,并建立正常的甲乙方及各方的相关责任制。设备采购验收,在安装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义务协助业主完成对制造厂家的设备采购验收。现在经过有关各方协商,已经列出了各种设备的验收时间表,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抓紧设备的验收,促进设备尽快完善。少数在验收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遗留问题,限期处理。

3.3 提高对设备维护保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行强制性保养制度

前面已经讲过,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生命线。陆总经理也说过:“设备是纲”,纲举则目张,设备好,运行管理又得当,工程自然蒸蒸日上。从当前情况看,最主要的还是设备的管理,没有良好的设备维护作保证,工程就没有保障。我们应当把设备看成是有生命的,与人一样,要吃、要喝、要休息,要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善待设备,自然会得到良好的回报。各单位主管生产或主管设备的负责人,应该以系统的观点全面分析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正确处理好生产与设备维护的关系,一定要把强制性的维护保养纳入到生产计划中,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深入贯彻。不仅仅是业主提供的重大装备,各单位各部位自有设备的管理亦应同样要求。

3.4 建立健全大型设备集中管理、科学调度的机制,加强设备的管理和消化吸收

不论是国产设备还是进口设备,都不可能长期依赖厂家,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必须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建立起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

技术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从管理机制上入手。进入二期工程以来,我一直倡议,每个施工承包集团都必须对大型设备集中管理、科学调度,并建立一支人才集中、机制灵活、管理严格、制度健全的专业化运行维护队伍。这支队伍首要的任务是把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特别对运行和管理塔(顶)带机“一条龙”要摸索建立一套“工法”。三峡有如此众多精良设备,建立管理制度和工法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担起来。第二,要全面研究消化设备的关键部分。也可以请一些国内的专家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和设备公司就此已做了一些工作,希望继续抓紧做好。

3.5 关于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一环,根据合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可按这样一些原则处理,并纳入到规范的办法中去实施。

第一,根据合同规定,配件供应和管理是承包者自己的责任,业主可以提供协助,但不承担合同中规定的应由承包者承担的责任。业主供应的配件,合同中已列明价格的,将严格按规定的价格收费,合同中未列明的,将在服务为主的前提下,确定合理价格。

第二,尽管合同有明确规定,但是靠施工单位自身的力量做好如此众多设备的配件供应及管理工作,在技术上、资金上都是有困难的,特别是进口设备更难。因此,既要尊重合同,又要实事求是。业主有义务帮助各施工单位做好配件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三,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如将所有配件工作一下子转移到施工单位,确实有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一个过渡期,逐步将配件管理的任务过渡到施工单位。在此期间,一方面各施工单位要积极组建自已的配件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提出需要设备公司准备的备件清单,并对此负责。在配件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后,施工单位主要负责常用的、易损易耗件的配件储备,设备公司则主要负责损坏机率较小的,重要的备件的储备。

第四,施工单位准备配件所需资金,总公司将采用垫资的办法予以支持。由双方专业人员具体商定备件的正常储备数量及所需的资金,总公司予以垫资。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垫付资金专款专用。对于完工后剩余的质量合格的配件,凡属正常储备范围内的,业主可考虑购回。

3.6 围绕着管好用好设备,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设备管理各方的工作关系

涉及业主采购的施工设备,在工地有两个合同在同时运作。一是二期厂坝土建(含金结安装)合同,是由三峡总公司同各个施工单位所签之合同。合同中已规定了施工承包单位负责安装施工设备的相应条款。此项合同是由总公司工程建设部(项目部)作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作为乙方,并相应聘请了土建监理(简称);二是施工设备采购合同,是由总公司同各设备制造商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中除规定了厂家制造、运输等责任外,还规定了对安装这些设备的指导及售后服务等。此项合同的甲方代表是总公司设备公司,与其相应的,也聘请了设备监理(简称)。两个合同在现场的结合点是安装和验收。我们曾明确,在安装和验收期间,由建设部总协调,具体的工作和责任,设备公司要多承担一些,土建、设备监理的衔接,由土建监理进行必要的协调。

第2篇

关键词:基本建设;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TE9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集包增建第二双线位于内蒙古西部,基本沿既有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平行布设,东起乌兰察布市,西至包头市。线路正线全长307.955公里。项目2009年4月1日开工以来,各项工程优质、安全、有序推进。2012年12月3日,实现开通运营的目标。集包增建第二双线的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

2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铁路建设管理创新

2.1 科学制定建设方针,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在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铁路的建设中,我们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制定了“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建设方针,在和谐发展上求深化、在安全质量上求稳固、在建设管理上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2.2 高定标准,从严要求,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管理基础建设

一是查定流程,规范环节。认真合理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控制工程工期,掌握节点工程,科学制定阶段计划和工期目标。二是深化整章建制,完善基础,坚持推进标准化管理。按照标准确立、过程控制、结果评价的思路,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标准化建设,建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体系,以基础质量的改善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3 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铁路建设管理实践

3.1明确工期目标,突出管控重点

3.1.1 工期目标

按照国家批准的总工期要求,我们对全线工程特点、实物工程量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以铺轨架梁为主线,由东向西,分段完成施工”的总体部署,为全线工程有序展开、整体推进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3.1.2 突出管控重点。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线路。根据集包第二双线建设总体部署,控制工程集宁隧道、八苏木隧道、包头枢纽改造、铺架工程是工期目标的重点所在。我们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全力攻坚。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技术难度,在全线确定了56项站前桥梁、隧道、路基工程,以及房屋、四电等站后工程,作为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每项重点、难点工程都认真编制实施方案,优先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技术指导,对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起到重要保证作用。

3.2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是实施建设项目的大纲。编制全线施工组织设计时注重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力求有效指导施工全过程。在工程安排上,以呼和货物外绕线为界,把全线分为东(古营盘至陶卜齐)、中(呼和货物外绕线)、西(台阁牧至包头站)外加包头枢纽改造四个大段;在节点控制上,确定站前工程一堤(软土路基)、二隧(集宁隧道、八苏木隧道)、三站(呼和南站、瓜房子站、包头枢纽)、四桥(大黑河1号特大桥转体、古城湾特大桥、包东专用线特大桥、210国道特大桥)为重点,站后工程以通信信号和设备供货为重点;在铺轨架梁上,全线统筹设置四个梁场(葫芦、榆林、察素齐、包头南梁场)、二个铺轨基地、一个制枕厂;在站前工程和站后工程配合上,明确以站前保站后,站后促站前,合理界定任务划分,技术要求和完成期限。特别是对技术复杂、工期较长的隧道,在全线开工前,安排先期施工,为全线贯通创造了条件。

3.3狠抓过程控制,确保质量安全全面创优

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控制现场管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问责制,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3.3.1 抓制度建设,健全管理体系。围绕“六位一体”要求,进一步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质量安全检查、管理、考核制度。

3.3.2 抓技术管理,严格落实技术规程。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能,组织协调参建各方,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重点抓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坚持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技术要求,落实管理责任。

3.3.3 抓过程控制,实现闭环管理。抓好施工图审核,工程措施优化、施工组织编制等重点工作,加大过程监控,严把过程验收关,大力消除质量通病和安全隐患。

3.3.4 抓现场管理,控制关键环节。一是优化设计抓好源头保障措施。积极参与勘察设计工作,及时发现设计图中的错、漏、碰、缺等内容,特别是立交桥设置,要提前踏勘,充分调研,避免实施过程中因各类问题引起阻工。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内容。与产权单位签订文物、压矿、厂房、“三电”迁改、取弃土场等协议,从源头上规避工程风险。重点研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过度措施、安全措施,防火、节能、消防等措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方案标准选优、技术措施到位。二是严格控制原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三是优化工艺工法,严格按工艺流程施工。认真研究施工作业要点和作业标准,合理安排工序,卡控工序作业中的安全、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控制关键工序,保证工程实体的质量安全。

3.3.5 抓检查,落实安全质量责任。针对安全质量关键环节,采取重点查、跟踪查、专项查的方法,不断加大现场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力度。一是重点查,对既有线、隧道、特大桥等关键控制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跟踪查,实行首查负责制,对首次检查发现的问题,由首查部门进行回头看,并跟踪落实,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专项查,检查涵盖变更设计、验工计价、资金安全、物资设备、合同管理和劳务用工等不同主题,抽调专人专项监督检查每个控制环节,确保专项工作规范有序。

3.4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确保管理工作扎实到位。

一是推行标准化指挥部建设;二是健全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三是规范现场标准化建设;四是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3.5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合法合规用好工程投资。

一是严格履行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合同管理;三是以资金控制为核心,严格财务管理;四是实施监建管费全面预算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幼儿 共同体 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92

为促进城乡幼儿园均衡化发展,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我市教育局在全市幼儿园组建“学前教育共同体”,即一个共同体分别由二所市区幼儿园和八所乡镇幼儿园组成,市区二所幼儿园园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并增设一个教研员,共同负责本共同体的管理工作。为了达成构建共同体联合发展之愿景,共享区域优质教育之资源,共探共同体师者教育之智慧,我们根据共同体各成员学校的情况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度导航 愿景统领

1.健全组织。

成立由市区领衔园园长、教研员、共同体内各乡镇幼儿园园长为成员的管理团队,组长负责制订共同体计划、统筹共同体内各项活动,副组长负责收集整理共同体各项资料等协助管理工作,教研员策划、主持共同体的教研工作,负责上报每月工作计划与总结,各乡镇园园长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形成同教研、共成长、重交流、促均衡的良好局面。

2.完善制度。

为了使共同体各项工作有效、高效地运作,将实行四大制度,一是每月行政督查制。即学期初确定好每月一项常规管理指导与督察的重点内容,然后共同体行政组按计划进行实地督察,提出相关建议,指导下一步工作。二是每月园长联席制,即每月召开一次共同体园长会议,交流总结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三是每月教研例会制。即每月安排二所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在共同体中交流展示,每次活动做到“五个落实”和“四个有”,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措施落实、成效落实;有计划、有主题、有记载、有成果,以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与学术思想的共享。四是学年百分考核制,即每学年各园根据百分考核方案收集汇总资料进行现场考核,园长交流汇报学校一学年的工作措施与成果。

3. 确立愿景。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一个共同体亦如此。我们根据共同体成员校地处海门东部,滨江临海大气磅礴,民风敦厚,心灵手巧的特点,确立“实在实力、 实践实益,快乐儿童、大爱教师、卓越学校”这个共同的愿景,就是真实做事不虚假,用实力说话,在动手实践中把最真实的利益献给孩子和教师,从而成就快乐的儿童、大爱的老师和追求卓越的成员园所。

二、搭建平台 引领成长

教师发展依靠平台。我们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着一颗追求专业成长的心,因此我们要为每位共同体成员校教师提供适宜的机会,搭建多样化平台,团队聚力促进教师个体及群体的共同成长。

1.学习交流平台。

教师需要智慧,教师也应该充满智慧。只有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转变观念,点燃智慧的火花。为此,我们提倡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如组织理论阅读,积淀教育素养,进行经典共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小游戏大学问》《新教育讲演录》《给教师的建议》《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等通过自己通读、集体研读、抽查讲读等形式,深化学习成果,共同体将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促进理论素养及班级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2.信息分享平台。

即实现信息的共享,让教育拥有最新的能源。我们建立共同体QQ群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共同体网站,可设立几大版块如主题活动进程,课题研究动态,优秀教育案例,精彩活动报道等,各园及时相关信息,进行资源共享。

3.专题培训平台。

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共同体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三、个性化评价 激励提升

根据教育局“共同体建设考评方案”考评内容,我们把百分考核分成两大块:一是常规性工作考核,二是个性化目标考核,即把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两者均占50%。第一块,主要考核幼儿园常规管理水平,因为质量就在我们的日常坚守中,如:一日活动的科学安排、游戏活动的正常化、教学活动的游戏化,幼儿活动的生活化等,不求面面俱到,但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以后逐年修改调整。第二块是每年各成员园根据本园发展历史进程提出适宜的、合理的、科学的发展目标,在得到共同体领导组认可后,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然后实施运作,最后由共同体对各成员园的年初工作计划达成度进行评估考核,同时对各成员园提升空间度进行评价。

第4篇

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由环卫部门管理的固定公厕现有464座,其中水冲公厕252座,旱式公厕164座,移动式公厕48座,公厕水冲率54.3%。为弥补公厕数量、布局弊端,从2006年开始,共动员321个社会单位的内部厕所对外开放。

2、我市公厕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公厕建设和管理上加大了投入,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全市公厕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公厕数量不足

按照部颁标准,哈尔滨市现应有公厕1000座,而实际只有464座(含已拆待还建数),缺口500座以上

2.2 公厕设置布局不合理

老城区改造中,公厕拆得多,还建得少,2000年到2010年全市拆而未还建的公厕数量达到50座。新建城区和新改建城市道路时,公厕建设不配套,造成部分路段和区域公厕数量极少。如已建成的松北区,初具规模群利、哈西地区基本上没有公厕。

2.3 公厕运行维护经费不足

据测算,要维持公厕的正常运转,平均每座公厕每年需要运行维护经费约2万元,全市464多座公厕共需要运行维护经费1000万元。而目前市区财政对公厕的运行维护补贴少之又少,靠收费公厕收取的费用维持全市公厕的运行维护。

2.4 公厕管理还存在漏洞

一是有些公厕,尤其是个别窗口地带的公厕曾出现过乱收费现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二是绝大多数公厕不能做到全天24小时开放,致使夜间行人如厕不便;三是部分公厕的直接管理者为少缴水费,停止自动冲水,使公厕环境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

2.5 公厕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哈尔滨市一直都没有一个符合市情的公厕建设详细规划,公厕建设选点、布局缺乏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公厕选址难、布局不合理和建设难。

2.6 部分移动公厕设施陈旧、处理技术落后

部分移动公厕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民需求,且经营者变相经营,擅自改变服务功能,造成环境脏乱,市民反映强烈。

3、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规划、完善公厕布局

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制定全市公厕建设发展规划:一是确立规划原则与标准。公厕靠近城市道路路边设置,服务于城市道路行人和室外公共活动场所人群。公厕采用独立式和附属式两种建设形式。人流活动集中区域以附属式公厕为主,其他地区以独立式公厕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独立式公厕。

公厕卫生条件较差的旧城居民区现有公厕,在城市道路附近的作为城市公厕按照规划标准改造使用,其他地段的公厕随旧城改造逐步废除。新建独立式公厕应充分利用城市街头绿地、广场等公共用地。地面独立式公厕应建设不小于3米绿化隔离带。附属式公厕在公共活动建筑场所内设置,其建设配置以对现有公共活动场所内卫生间改造为主,按照保证有独立进出口和全天24小时使用条件进行改造和新建。人流活动集中区按一类公厕标准配置,用地面积为100平方米;其它地区按二类公厕标准配置,用地面积为60平方米。

二是合理规划城市公厕配置。公厕按照不同区域设置密度配置,人流活动集中区服务半径为200米,一般居住区服务半径为300米,工业区服务半径为500米。

3.2 强化保障,编制公厕建设控制性详规

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委托规划部门编制哈尔滨市公厕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由规划部门牵头,城管、建委、财政、环保、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审定后正式出台,避免和解决公共厕所选址困难。

二是起草新建项目中公厕配套建设的标准,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后,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外正式,有效解决新辟道路和新建小区开发不配套的问题。

三是规范公厕拆建的审批手续,完善新建项目公厕配套建设的规划审批程序,避免出现拆而不还、建而不配套的问题。

3.3 加大投入,加快公厕的建设

政府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公共厕所能够新改建、运行维护以及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前提。重点在公厕建设管理的资金支撑和政策支持上下功夫。一是按照“五城同创”要求和环卫规划的目标,2011年至2013年要新改建公厕200座,明年必须新改建公厕100座才能保证公厕数量达标。

二是制定出台社会单位建设公厕的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单位自己投资建设公厕,作为政府投入的补充,在建设用地和公厕产权证办理上实施优惠和方便,政府拥有所有权,出让公厕的使用权,允许经营25-30年之后将使用权还给政府。

3.4 严格标准,强化公厕管理力度

一是组织编写《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进行公共厕所保洁、卫生管理和质量监督;

二是加强公厕产权的管理力度,加强对违法拆除公厕的管理力度,拆除公厕必须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拆一还一;

三是加强公厕运行质量管理和公厕建设安全管理;

四是规范公厕指示牌;

五是加强移动公厕管理,规范申报设置程序,严格经营权限,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3.5 依法行政,推动社会公厕开放

出台《社会厕所向公众开放的管理规定》,将内设厕所对外开放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和条件,同时鼓励宾馆、餐饮场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购物场所、加油站、轻轨等单位的内设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城管部门统一制作厕所指示牌,营业场所单位加强厕所的维护管理和保洁工作。

3.6 发动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建设移动公厕

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在主次干道建设一批环保质量高、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厕,推进市场化运作,提高公厕管理维护水平。经过调研,制定全市移动公厕布点设置方案,以会展、场馆周边、人口密集不适宜新建固定公厕的区域和季节性人流量大的窗口地带为重点,设置一批可移动式生态公厕,如果能够真正解决好市民如厕难问题并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将在全市推广。

第5篇

关键词:二次供水 设施 水质安全 维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43-02

二次供水设施是将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通过另行加压、储存,再送至居民家庭的供水设施,是保障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取水点位置开始至住宅用户结算水表前的供水管道、阀门、泵房设施、水箱、储水池、电器和自控设备、仪器仪表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因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管理不当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加强和改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形成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工作新格局,才能改善供水水质和服务质量,促进节能降耗,更好地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确保水质安全。

一、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山西省太原市现行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大多采用由开发商或单位负责建设,物业公司或单位后勤部门负责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模式。这种分散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供水设施建设存在质量隐患。目前二次供水设计由房地产公司或单位委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实施。因缺乏统一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标准,各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水平各异,造成有的小区二次供水系统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材料选择上低质化,水池、水泵、管道等材质良莠不齐,运行故障频发,造成后期管理服务难以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正常用水。

2.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除了建设环节存在问题外,在二次供水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修、管理服务不到位,使二次供水设施设备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发生故障不能及时检修,影响居民正常用水。还有一些单位宿舍区无专职人员管理二次供水设施,水池周边环境“脏、乱、差”,生活水池不作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规范;不对消毒器作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同时,由于没有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和人员,对二次供水水质无法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监测,不能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的达标和安全。近年来,太原市城区高层住户投诉自来水污染案件不断增多。

3.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二次供水管道和市政供水管网是相互连通的,二次供水是市政供水的延伸,人为割裂将导致管理不统一、监督不完善。当用户水质和水压出现问题时,供水企业和管理二次供水的单位往往很难界定责任单位,容易造成扯皮现象,影响用户的正常用水。

4.收费矛盾突出。已建成的二次供水设施均系开发商设计施工,相当多的开发商为赚取利润,所用材质及施工质量普遍较低,管道易发生漏损,这就造成了因漏损严重导致管网漏失率大幅度上升,造成用户总分表计量不符。据普查初步统计,目前太原市有637个居民小区采用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供水,供水用户约31万户。在所有高层住宅小区中,由供水企业采用总表方式供水,小区物管统一收取水费的小区有590个,供水户数约24万户;由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户,按一户一表收取水费的小区仅有114个户数约为7万户。供水企业按照总表收费的小区,总分表之间的差额只能由用户均摊缴纳,致使有些小区居民水价高于城市正常水价,有些甚至是当地水价的三至四倍,用户对此意见较大,水费收缴纠纷不断,很多用户甚至拒交水费,此类投诉也逐年增多,导致物业管理公司和用户矛盾激烈。

二、加强和改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1)统筹安排,合理建设二次供水设施。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应统筹考虑供水管网区域集中调蓄调压设施布局,确保管网压力平稳均衡;发挥城镇供水专项规划对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的调控作用,合理布置二次供水设施,促进节能降耗。城镇供水管网建设或改造时,设计供水压力要满足住宅用水的合理需求,减少因管网水压过低而增建二次供水设施的数量。要对建设二次供水设施的必要性进行技术论证,在保障水质达标和供水管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选择二次供水方式。

(2)加强管理,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对新建或在建高层居住小区,从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长期可靠运行的角度出发,明确要求房产开发企业委托有资质的施工企业组织实施高层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并与住宅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要求后交供水企业统一管理;也可以由供水企业与开发企业进行对接,由供水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如供水企业统建统管,能使二次供水设施从设计、建设施工、验收移交、运行管理整个过程都在供水企业掌控中,不仅能保证施工质量,还能确保城市供水的正常秩序。管理责任清晰、环节少且管理规范统一。

(3)全面排查、改造老旧二次供水设施。应对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开展排查,制定工作计划,对不符合技术、卫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二次供水设施,要限期整改,对老旧落后的二次供水设施要制定改造计划,落实技术方案,尽早完成改造任务。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要与抄表到户、一户一表改造统筹实施。供水设施改造到位后,将有四个明显效果:一是水质水压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杜绝了二次污染,确保了水质达标。二是用户将会得到明显实惠,减少了原先由物业收取的有关用水方面的其它费用。供水企业将对居民以户表收费,不用再分摊总分表之间的差额。三是节能减排将会得到明显体现,新设备24小时运营能耗降低。四是供水服务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2.推进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专业化。

(1)计量到户,明晰运行维护管理边界。推行一户一表,实现供水企业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居民家庭水表(含)至市政供水设施之间的管道、水池、设备等由业主委托或当地人民政府指定供水企业统一负责运行维护。供水企业接管后,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更新改造等工作,并将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内部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管理责任清晰、环节少且管理规范统一。 (下转第45页)(上接第43页)

(2)专业运行维护,改进二次供水服务。供水企业逐步将设施的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对新建的居民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供水企业实施统建统管;对改造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业主自行决定将设施管理委托给供水企业进行专业运行维护。将二次供水设施委托给供水企业运行维护的,业主或原管理单位应将竣工图总平面图、结构设备竣工图,、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维护保养等设施档案及图文资料一并移交。供水企业承接二次供水运行维护业务时,应对二次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查验。受委托承担二次供水运行维护的供水企业应与委托方签订二次供水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二次供水服务具体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权利义务、二次供水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

(3)落实责任,确保二次供水安全。承担二次供水运行维护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运行、卫生管理、治安保卫等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设施维护、清洗消毒、水质检测、持证上岗、档案管理、应急和治安防范等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卫生管理、治安保卫人员,强化日常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二次供水远程管理控制网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加强政府监督和自身监管的同时,必须强化专业监管。如逐步交给有资质的或技术和设备有优势的供水企业统一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和安全。

(4)完善政策,落实二次供水运行维护和设施改造费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运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落实改造和运行维护费用是保障二次供水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应尽快由价格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收费办法。按照弥补二次供水设施正常运行、水质安全保障及实施折旧、大修维修等费用支出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确定二次供水运行维护费征收方式。对旧有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费用可以参照“一户一表”改造办法,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资金渠道主要包括:一是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二是从公共维修基金中解决,三是由财政、业主、公共维修基金共同分担。改造完成经验收达标后,由供水企业接收,统一管理。对于无物业、无管理单位的老旧居民小区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需要使用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业主共有资金或通过其他方式由居民负担的,应向居民业主公开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等信息,并经业主、居民依法表决同意。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无法解决居民分摊水费高于正常水价,供水服务不规范、水质污染风险高、治安隐患多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大力加强和改进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我们应主动克服各种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找对策。首先,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其次,供水企业要大力宣传实施统一管理的重要意义,给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总之,做好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事关民生,政府各相关部门责无旁贷,要在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使二次供水区域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得以尽快解决,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文兵,马小英,杨琼.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4)

[2] 李栋安.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探讨.技术与市场,2012(3)

[3] 金晓东,魏光华.宁波“二次供水”将这样华丽转身.宁波日报,2011.1.19

第6篇

[关键词] ERP 人力资源 系统 建设 关键 因素

一、背景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套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上的统一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及时、准确和集成地体现日常经营业务中的“资源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会计、规划计划、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在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综合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优势突出,对于大型、综合型集团企业产生的管理效益显著,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标志。

要把中国石油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覆盖集团公司各业务领域和产业链各环节,集调度、监管和运行维护等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系统,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推进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实现快捷、准确的业务处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这就是建设ERP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石油的成长和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全面、系统、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及其分析功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关注两个领域: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和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薪资管理、时间管理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的调配、人事事件的处理和信息记录、工作时间和休假缺勤的编排管理、工资奖金的核算和社保公积金的处理等业务。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招聘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各类人才资源的选录引进、岗位工作业务需求和个人能力资历的评估分析、各类专业性业务培训的制定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培养发展等业务。在这些基础应用的支撑下,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能综合的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对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员工的“选、用、育、留”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良好有序开展。

三、系统建设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中国石油专业门类多,覆盖地域广,员工数量大,管理幅度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诸多环节,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正在建设的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系统的成功实施。

1.转变观念,增强执行力。中国石油要建设一套数据结构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模式高效的“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系统建设的初期,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主动学习、充分理解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强化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提高执行力度,坚持先按标准推广使用系统基本功能,减少差异化,保证系统基本架构建设按计划进行,为下一步的应用提高打下基础。

2.业务主导,确保系统建设有序开展。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业务信息工程。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作为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在业务需求确认、业务流程梳理、数据信息核实、系统上线应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和项目组咨询顾问、兄弟单位业务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协作,参照咨询顾问丰富的推广策略、借鉴先期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协商解决系统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系统建设良好有序开展。

3.严把数据质量关,搭建可靠的数据支撑体系。数据的质量是系统运行的生命,决定着系统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信息收集方法、确定信息收集类型、执行审核检查程序,确保采集数据完全符合系统建设标准,并真实反映实际业务工作情况。对于动态信息,要通过具体的业务处理来维护,必须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及时、完整。以便通过全面、系统、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及其分析功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的二级学院办公室,是高校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传递信息的纽带,是依据上级和职能部门的党政宗旨具体开展工作的行政管理工作。

1 学院办公室的职责

学院办公室是学院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承担着制定和实施学院的管理制度,当好学院领导的好助手,协调落实学院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沟通学院上下,负责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部门之间及学院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保障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虽说,每个高校的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内容略有不同,但大致上以下几点是共通的:1)负责组织起草学院综合性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和决议等文稿,拟定学院规章制度,以学院的名义通知、决定等公文。2)组织、安排、协调学院综合性工作及全院性重大活动,安排各类院级或承办校级会议,确定议程,做好记录并督促检查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3)协调安排学院领导的重要工作日程并协助处理学院日常工作。4)办公用品的采购、分配等管理工作。5)综合档案的收发、登记、批阅、传阅、归档的管理工作。6)学院对外宣传,网站管理。7)负责学院外事、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8)学院党政公章及学院领导印章的使用和管理。9)学院日常的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10)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 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很多人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份轻松地、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每天无非是做一些繁杂的事物,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随便抓个人就可以胜任[1]。确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二级学院,每天都承担各类的事务,这些工作不仅来源于学院领导,而且来源于学校的其他行政部门,学院办公室更需要面对不同的部门,如人事处、计财处、对外交流处、宣传部、保卫部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而且高效的完成,工作复杂程度可想而知[2]。因此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多变的办事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的学习能力,方可胜任工作岗位。

3 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尤其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源,而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发展相对明显滞后。

3.1 “边缘化”

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使得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随之而来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作为同样处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增幅却并不明显,并不是教育受到重视的主要受惠者,与高校教师相比,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自然产生了被“边缘化”的危机感[3]。

3.2 压力、职业地位

行政管理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行政工作经常处于繁杂的超负荷运转状态,特别是在高学历人才云集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相对较低,这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职业地位主要体现在职业认同度、自我成就感和福利待遇方面等方面。如今的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的倾向,学校的主要领导是“双肩挑”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高校工作的决策。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相比,无法找到职业地位和自我成就感,长期以往,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3.3 管理队伍青黄不接

高校自扩招以来,为保证高校教育质量,将引进人才计划的重点安排在教师岗,行政管理人员的少之又少,有的高校引进行政管理人员也是以编外或合同工的形式,与有编制的教师相比,薪酬、福利。待遇相差甚远,使得管理人才望而却步,逐渐导致行政管理队伍结构失衡,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

4 如何实现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4.1 按需设岗,按岗择人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作为基层管理机构,承担的工作复杂且涉及广泛,因而在人员配备方面就需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按需设岗、按岗择人,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招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要不断的优化办公室行政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等,确保建立一支人际关系和谐,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的队伍。

4.2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要是从思想上重视管理工作,要把管理和教学、科研放到同样的层面上来抓,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引导行政管理人员调整心态,明确工作目标,认识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浓厚的服务意识,尤其是“超前服务”的观念[4],只有这样的管理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4.3 提高自身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行政管理的效果,因此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5]。此外,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工作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

一所好的大学,离不开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一流的师资队伍,也离不开一支好的行政管理队伍,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二级学院管理队伍的建设,只有基层的队伍建设好,才能建设一支专业程度高,服务理念强的高水平高校行政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占国.刍议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6.

[2]李枫,于洪军,陈建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办公室管理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1(5):37-38.

[3]左敏.论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J].学理论,2011(1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