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08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文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综观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内容主要有:①识记中外著名作家的生活年代、字号、国别;②了解文学体裁和文体知识,熟记名言警句;③掌握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及典型细节;④分析归纳典型人物形象;⑤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和写作特点鉴赏评价。考查形式由单纯的浅层次的填空题、选择题,逐渐向主观表述题过渡,且日趋精细化。
【应对技巧】
考生只有平时广泛阅读名著,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可以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对症下药:
一、识记辨别。针对常见的选择、填空和判断题,其考查内容主要是填写作品名称、人物、故事情节的概括等。因此考生要熟悉这些内容,注意辨别,切勿张冠李戴。
二、理解概括。常见的是简述题,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内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成语等。考生要熟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人物或故事,了解与之相关的成语、俗语、传说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推断,得出结论。
三、感悟、评价和探究。针对人物评述、内容评析和人物思想评价的题型,考生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方面的积累;审清题目要求,弄清是评价人物还是评价内容,抑或是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选好答题的切入点和角度。
【真题讲解】
1.(2014・安徽卷)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文学家 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 ,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
解析:本题是对中外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朝花夕拾》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熟悉程度。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留学生活”“老师”和“长篇小说”“主人公”等关键词。
答案:(1)鲁迅 藤野先生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2.(2014・陕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2)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解析:题(1)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与情节的掌握情况。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和“与祥子对话”,可以推断这个老头子是刘四。题(2)考查考生对名著中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的熟悉程度。从题干中的关键词“最终”和“彻底”可以判断出,这件事指的是人力车夫二强子那个不甘沦为而自尽的女儿小福子的死。
答案:(1)刘四 (2)小福子的死
3.(2014・江苏苏州卷)名著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回答问题。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
解析:题(1)考查考生对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对原著的细节有准确的记忆。题(2)考查考生对原著的熟悉情况。提出取消词汇的情节,在该书的第三卷(飞岛国)第五章,三位教授讨论如何改进本国的语言,题干“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这就需要对原著相当的熟悉了解。
答案:(1)“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2)如果一个人要办的事很大,种类又很多,那他就必须将一大捆东西背在身上,导致行动不便,既费时又费力。
【综合训练】
1.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这段文字节选自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文中的“你”指的是 。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简・爱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2.《西游记》第二十三回的回目是“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1)其中的“四圣”分别指的是 、
、 和 。
(2)简单介绍“四圣”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试禅心的?结果如何?
3.列举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主人公阿廖沙在《在人间》这一部分里所从事的三种职业。
4.运用课外的知识,完成(1)~(2)题。
(1)《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是“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原因是什么?
(2)由于武松醉打蒋门神时未能除恶务尽,导致他接下来被蒋门神买通的 陷害,差点丢了性命,但是武松并没有屈服,而是大闹飞云浦、 ,又除恶蜈蚣岭,他是个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5.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西游记》③《鲁滨孙漂流记》④《简・爱》
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让我明白了要想成功,贵在坚持,就像玄奘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
6.下列是《名人传》中的选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片段一]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一七九三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
[片段二]但也得承认他很明白地看到莎士比亚的若干缺点,这是我们不能真诚地说出的;例如,诗句的雕琢,笼统地应用于一切人物的热情的倾诉,英雄主义,单纯质朴。
(1)片段一和片段二的“他”,分别指的是
和 。
(2)《名人传》中的哪一位名人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理由。(60字以内)
7.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下列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
(1)《鲁滨孙漂流记》:
(2)《名人传》:
8.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哪一本文集?文章的题目叫什么?
(2)这段文字最后一句有什么深刻含意?说说你的理解。
9.试列举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的或参与的有趣故事,不少于三个。
10.《西游记》最后一回的回目叫什么?唐僧师徒均修成正果,被如来加封。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如来为什么把孙悟空加封为“斗战胜佛”,把八戒加封为“净坛使者”?
(1)回目:
一、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学习积累观
(一)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二)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没有积累的奠基,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积累是高中语文课程五级目标中的第一级,是基础。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
(三)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
二、新课标规范下语文学习积累的操作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一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二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三是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标还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里提出了阅读积累的量度。要使每个高中生达到这个基本量。教师就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关键词:意境;可视性;透视描写;如画;偶像崇拜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2012108
目前学界对我国文论独创范畴“意境”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意境的源出处是伪托王昌龄的著作《诗格》。但是,作者只提出了概念,到底哪些诗作或诗句符合这个标准则语焉不详。这就导致了后学对意境诗歌的具体特征不甚明了,大家也只能停留在整合中国古代“意”和“境”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阐发的研究层面。最近比较有建设性的文章是寇鹏程教授的《意境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意境的真正内涵》[1]9296。在此文中,作者立足于意境的“使用史”,以自觉将其作为批评术语使用的纪昀和王国维为考察个案,分析了两人明确称之为意境的相关作品,得出了其内涵是崇高美和天然美的结论。应该说,寇鹏程教授的结论符合纪、王二人的原意。但是,从美学风格的角度去阐释意境仍然没有划出清晰的界限,即某诗篇是或不是意境之作。而且,如果意境既可以是崇高美,又可以是天然美,那任何一个诗人或诗论家都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久而久之意境便什么也不是了。此外,历代学者在解释意境的时候,大多会从场外征引古代诗人关于“情”和“景”的论述,似乎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同义表述。为了准确理解和解释意境的内涵,笔者沿着寇鹏程教授开辟的研究道路继续前行,带着相关尚未解决的问题从纪、王二人明确用意境去指称的作品入手分析,争取找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意境下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定义,并分析意境研究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一、文学意境生成的学理原因是语言艺术具有“可视性”文学意境存在于语言艺术的“内在形式”中,“境”来源于诗人的眼前实景。有研究者认为,“诗之长在意,短在境”,“因此,诗的意境即可称为‘诗中有画’”[2]。众所周知,“诗中有画”出自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评价,但他并没有提到意境,所以我们不能推论王维的诗就是意境的“试金石”。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研究界,常常将诗与画相提并论。但是,诗歌是语言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就王维的作品而言,我们至今无法证明唐代的视觉艺术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或者说他的某首诗就是在摹仿某幅画。从物质载体看,文学作品是手写或印刷出来的语言符号,不是绘画。但由于语言符号指向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语言艺术存在一个“内在形式”。这个概念来自俄国心理学派文学理论家波捷布尼亚,指文学作品的形象层面,与“外在形式”即律、轻重音等相对。中西文学实践皆证明,通过对语言符号恰当地组合,诗人可以再现眼前的自然实景。这是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相通之处。“诗中有画”是一个比喻说法,更准确的表述是“诗歌如画”,即语言艺术可以像绘画作品那样具有视觉效果。
“诗中有画”的确抓住了王维诗歌的基本特征,即具有视觉效果,我们在此用“可视性”将其替换。这个概念出自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他说:“可视性”(visibility)一词“不仅仅表示某个物体能够被看到;而是那种显而易见的、从环境中脱颖而出、一瞥即懂的某种形式”[3] 。我们认为,纪、王二人所指明确的“意境”之作,和王维的诗歌一样具有“可视性”。根据寇鹏程教授的考证,《瀛奎律髓汇评》引用了纪昀对所选唐宋诗的评论,“他多达20次地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1]93。但就所评作品而言,有些是对整首诗的概括说明。为了使论域具有清晰性,我们缩小范围,只分析他所指明确的诗句。
解释意境最有效的办法是排除不符合意境标准的诗句。纪昀对黄庭坚《登快阁》点评为“起句山谷习气,后六句意境殊阔”[4]39。显然,首句“痴儿了却公家事”为“山谷习气”,代表了黄庭坚诗歌的特点,即以文为诗,导致“味同嚼蜡”;后六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L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是有意境的,原因是诗人用语言再现眼前实景,视觉效果较强。“落木千山天远大”按照人类由近至远的观看顺序排列语言符号:由于天空显得远大反而衬托出山峰较小,树木就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可视性”:这七个语言符号诱导读者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具有纵深感的虚构视觉空间。“澄江一道月分明”再现的视觉经验是:江流轮廓清晰,明月高挂于天空中,又投影于江面。江水为水平向度,月亮为垂直向度,两者同样构成了一个结构稳定的三维空间,所以纪昀认为其“意境殊阔”。“阔”暗指空间感。五、六句用事,不能用“可视性”分析;七、八句没有两个及以上的并排物象,但仍具有“可视性”,其因将在后文分析。总之,从纪昀对这首诗的分析可得出初步结论:议论和叙述的诗歌语言不符合意境的标准,反过来说,意境的语言应为描写,并且描写的效果要“阔”,即具有空间纵深感。
寇鹏程教授也发现纪昀大量地用与“阔”有关的词语来解释意境,比如还有“深”[1]94。这两个词所指的视觉效果是一致的,就是纵深感。纪昀评姚合《过天津桥晴望》特指“人家向晚深”一句“意境深微,能写难状之景”[4]1389。与前例不同的是,此句只有一个物象,“人家”即农舍。诗句营造的视觉效果为:农舍四周很空旷,如果黑夜降临,它会显得十分孤独,其“可视性”依然由使农舍这个物象从背景“脱颖而出”得来。农舍+漆黑的夜色、千山+天空以及月亮+澄江构成了所谓的“图底”关系,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看来,这种关系极易唤起人类的空间感。奥地利心理学家马赫也认为:“我们通常都是用双眼看东西……看到的不是颜色与形式,而是空间中的物体。”[5]换句话说,纵深感、空间感就是视觉的景深效果。此外,纪昀对这首诗中的“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的评价是“结亦无味”,说明历史叙述是意境的反面,进一步确证了意境的语言应为描写。纪昀评林逋《湖楼写望》“前四句极有意境”[4]974的诗句是“湖水混空碧,凭栏凝睇劳。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所谓“极”,按一般理解,应为意境的理想形态。“湖水混空碧”诱导读者回忆曾眼见的视觉景观,即“水天相接”的视错觉经验:从物理真实的角度看,水在天下,而人类的视线存在一个“灭点”,在这个点上水天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视错觉经验同样会带来景深效果,相同类型的描写还有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凭栏凝睇劳”叙述观赏湖景的行为,和意境无关。“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依然具有景深效果,但和第一句属于不同的类型,其可视的原因同样将在后文分析。对这首诗,纪昀还认为“‘静’当作‘净’,作‘静’便少味”。“静”是听觉效果,而“净”是视觉上的通透状态。由此可见,用字用句的“可视性”是纪昀批评的重要标准。纪昀评孟浩然《归终南山》的结句“松月夜窗虚”的“意境殊为深妙”[4]934是具有景深效果的诗句的另一种类型,这将在后文分析。
意境也是王国维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有意境的诗词曲同样具有“可视性”,其基本成分是“景”。在阐发元曲的艺术特征时,他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紧接着,他在评论马致远的作品时说:“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6]134与纪昀不同的是,王国维将意境的外延扩大,运用到抒情和叙述这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中。不过,后学基本一致地将这两个使用向度抛弃了。也就是说,现代学者使用的意境,主要针对诗词中写景的成分,即描写向度。《诗格》谓“处身于境,视境于心”,如此看恚“境”应包括诗人所处的三维空间,他用语言符号将所见敷衍成文,于是读者在想象中似乎“看到”了“景”,也就是符号化了的“境”。在王国维看来,“境非独谓景物也,情感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性情者,谓之有境界”[6]201202。这进一步证明,景物是境的基本成分。于是,我们就能理解王国维为什么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并且景“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6]218。文学中的景是诗人用语言再现的视觉事实,就是意境之“境”。寇鹏程教授认为,“我们经常说王国维的意境是什么‘情景交融’,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王国维说过‘文学有两原质,曰景曰情’,但他并没有说过‘意境’有‘两原质,曰景曰情’”[1]95。从引文可知,王国维的景和情对应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不能由此推论出“情景交融”。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意境和“情景”截然分开,因为这两个术语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命名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从内容上看,诗人再现的是眼见实景;正是有了景物的存在,语言艺术便可营造一个虚构之“境”。于是,意境作为情景的理论提升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如前所引,纪昀所谓有意境就是能再现“难状之景”。概括地说,情景是文学的客观内容,意境是文学“内在形式”的批评标准有学者从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推论,在中国诗词中“境”与“景”同义,均指自然风景。(见崛川贵司:《潇湘八景――诗歌与绘画中展现的日本化形态》,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页)据笔者考察,苏轼认为陶渊明“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可知他还是较早将“意”与“境”用在一起进行文学批评的诗人。。就中国文学而言,如果说文学“外在形式”的批评标准是声音和谐,那么“内在形式”的标准之一便是“意境阔远”。此外,从王国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6]31的表述及其例证看,意境和诗之“隔与不隔”实质上是同一所指内容的不同表述,核心问题是读者对景物的直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中的两个物象互为图底,“可视性”较强;“晴碧远连云”意境阔远,诗人以“平远”的法则构造“文学图画”,读者的想象空间具有纵深感。“谢家池上,江淹浦上”之“隔”,不仅缘于语出用事,还因为从语言表达方式看,诗句属于地点的陈述,只有一个物象,无法给读者营造视觉上的景深效果。二、语言艺术具有“可视性”的形式基础是透视描写如上所述,从语言表达方式看,符合纪、王二人意境标准的诗句多为描写,准确地讲,是“透视描写”。如果以创造景深效果作为划分标准,描写大致可分为白描和透视描写。两者均属于用语言再现视觉经验的方法,不同的是,前者“勾勒”事物的二维轮廓,景深效果不佳,而后者通过两个物象的相互凸显给读者强烈的三维空间幻觉。虽然白描也使语言艺术具有视觉效果,但事实上我们不会认为这类文字“意境阔远”。因此,透视描写是可视性、文学意境的形式基础。基于纪昀明确用意境指称的文学作品,可将透视描写分为两大类、三小类,再结合其他作品进行阐述。也就是说,可将这三类描写诗句明确称为“有意境的”。
(一)“移远就近”式文学意境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诗绎》里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里引用这句话,阐发中国古代诗歌的空间造型特征。他说:“使在远者近,就是像我们前面所引各诗中移远就近的写景特色。……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的节奏。” [7]212结合上文所述,这一类文学意境还可细分为“视错觉”式和“门窗借景”式。
1.“视错觉”式
例如,纪昀认为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这一句“意境阔远”[4]185。“大荒”指的是视野中远方较空旷的地方。实际上,大荒和高楼相距甚远,但在诗人双目视觉看来,两者紧密贴合。这是由视觉错误创造的空间感,一个“接”字可以让原本没有联系的两个物象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下一句“海天愁思正茫茫”再现水与天齐平的视错觉景观,在中国诗歌史上类似的诗句还有“秋水共长天一色”“黄河之水天上来”“江入大荒流”等。再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不符合物理真实,但这是诗人眼见的真景,具有透视感,“画面”显豁,“意境阔远”。中国诗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这就产生了很多与地平线有关的诗歌,通常用太阳、云朵、山水和树木反衬视野的无边无际。“意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诗歌给读者营造的想象空间须“阔远”,这就要求诗人的视野要开阔,所以地平线是合适的选项。前人论诗经常援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把意境与道、人生和宇宙相联系,以此体现中国哲学的深邃以及文学的独特性。其实,登高望远是人的生理本能,爱默生说:“眼睛的健康需要一条地平线。只要我们能看到足够远,我们永远不会感到疲倦。”[8]194意境恰好能满足读者“第六感官”的审美需求,并提醒人们到自然中去寻找这种“画面”。相反,如果视野狭小或视线受阻,人类就会产生憋屈的感觉,这是人所共有的生理感受。宗炳能在山水画中“卧游”,而读者在“意境阔远”的诗歌中亦能如是。此外,祖咏的“积雪浮云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等所营造的空间不如涉及天地、“大荒”的诗歌开阔,但两个物象仍给读者以深度暗示、符合意境的形式要求。
2.“门窗借景”式
前文提及,纪昀认为孟浩然《归终南山》“松月夜窗虚”一句“意境殊为深妙”。前一句为“永怀愁不寐”,说明诗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望见窗外松树和月亮。虽然“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著作中使用的术语,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观看方式也会存在。这一句有意境的原因在于:诗人描写目之所及,虽然没有错觉感,但纵深感依然强烈。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说:“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在这篇论文里,宗先生列举了大量六朝以降中国诗人从窗内向外观看景物的诗句,并认为出现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饮吸山川于胸怀的空间意识”[7]207。其实,这种所谓的“空间意识”来源于普通人的视觉经验,即每个人都能通过窗户看到“世界”。不同的是,诗人用语言把在特定角度看到的世界景观再现了出来。“本在目前”才能“如在目前”,通过语言艺术,读者和现实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这一类型的名句还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似可将其上升为艺术的一种母题、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在西方表现为有窗户的风景画,即取景点在室内,观者通过窗户观看室外的风景。这种画“尤其是对于北欧人来说,缓和内部与外部之间、风景与日常室内景象之间的尖锐距离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8]138。我们也可用“缓和冲突说”来阐释杜甫诗歌的意义:“窗含西岭千秋雪”暗指室外寒冷而室内暖和,表明他对在成都的生活比较满意;“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室内静止室外运动的冲突表达了思乡之情,同时也是忠君之念和报国之愿。这样,读者就能理解,他在成都和夔州尽管远离中原战火,但还是挡不住“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内心冲动。
在宗白华看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体现为一种节奏化了的音乐性,和西方人用透视法作画有区别,但事实上,透视是人皆有之的生理现象,中国“移远就近”式的文学意境恰恰是诗人站在固定视点观看得到的“文学图画”。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对艺术家再现眼前之景的要求是将三维的空间事实转化为二维的平面事实。换个角度说,透视的本质要求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上暗示出三维空间的存在。显然,“移远就近”是让图像具有视觉真实效果的手段。“门窗借景”式的句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即“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也可给读者营造阔远的意境。在丰子恺看来,这个对句体现了“文学中的远近法”[9]。“远近法”即透视法。诗人用“低”和“小”直接说明了在视网膜上两个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视点确定,“我”与物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的是,在第二种大类型的透视描写中,诗人观看的视点相对来说不确定。
(二)“平面重叠”式文学意境
上文所指意境主要局限在单句,接下来分析联句。由两个句子内指的二维画面在读者脑海里重叠而成一个三维空间,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意境称为“平面重叠”式。前已提及,纪昀认为“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很有意境。一般情况是,绝句和律诗由两个表意完整的句子构成联句。就此例而言,由于只涉及一个物象,“西塞山翠重”和“秋静鸟行高”的空间纵深感均不强,我们很难用“意境阔远”来称谓。但是,从阅读进程看,这两句诗前后承接,诱导读者将两个二维画面重新组合成具有景深效果的三维空间。“西塞山翠重”所指物较大,应为背景;“秋静鸟行高”所指一个或几个点,且“鸟行高”暗含了运动的趋势,物象自然凸出。于是,此联的物象也构成了“图底”关系,并且互为图底:在西塞山的衬托下,飞行中的鸟儿形象鲜明;反过来,高飞的鸟儿也让西塞山显得更加翠绿。
那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文学和音乐究竟如何进行渗透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语言和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形象、情节的回旋和夸张;重音、节拍、节奏的起伏:声调的轻重、快慢、高低的变化;给人带来美感,等等。由此,从认真寻找文学和音乐的共通之中,我们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文学和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把文学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作为最重要的渗透依据和切入点,那就可以实现三方面的综合:(1)还原艺术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恢复文学和音乐内部之间的有机沟通,让幼儿在两者整合的氛围中感受美好;(2)促使幼儿建立文学和音乐的通感,实现两种感觉的交汇融合,从而促进幼儿深入地把握和体验艺术作品的内涵;(3)实现艺术感知、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整合性感觉、整合性理解的形成。使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意象和艺术感悟。迸发出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的火花。
要实现文学和音乐的有机渗透。关键是要加强渗透的策略研究,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1、情节的渲染。在和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会轻易地发现,很多孩子会非常专注于倾听故事。但同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情节、细节常常会忽视或对某些情节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当这些细节影响到幼儿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时,音乐的介入实在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策略。比如,在讲述故事《温妮・普的遭遇》时,我们请幼儿注意听这个故事:听到哪里觉得特别有趣,特别好笑;听到哪里觉得自己大松了一口气。特别愉快。活动结果表明:孩子们对小熊被卡在洞中不能进也不能出以及小熊乐意用自己的后腿当小兔的毛巾架感到非常滑稽好笑,但对小熊接受小兔的建议,安然在洞中不吃不喝,等着自己变瘦,最终被拔出洞这些情节体会不够深入。而这些内容正集中反映出了小熊前后心情的剧烈变化及其憨态可掬的形象特征。为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情节。在故事讲述到小动物开始一起拉小熊出洞,且最终被拔出的一瞬间,我们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效果:先加入一连串断断续续的滑音,营造出小熊的鼻子、前爪、头、身体一点点被的感觉,最后再加入一个强有力的大三和弦,烘托出小熊终于获得自由的愉、轻松感。音乐的渗入,既强化了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又触发了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然地和小动物一起使劲。故事情节和音效浑然一体。其中音乐和语言整合的纽带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此时此刻,音乐的出现有效地烘托了文学的意境,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达到了自然天成的境地。
2、氛围的烘托。在进行幼儿文学作品教学时我们发现,除了采用具体直观的图片效果、创设模拟情境、发挥多媒体综合功能等手段外,音乐的有效整合更能激起形象的想象和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让幼儿置身于其声可闻、其形可见、其境可感的境地,使幼儿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真正感受到作品的美。如诗歌《谁看见过风》:谁看见过风?/你没有,我也不能。/不过当枝头的叶子瑟瑟抖动时,风就在走过。/谁看见过风?/你没有,我也不能。/可是当叶子们垂下他们的脸庞。风就在吹拂。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首先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你们能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从哪里你能感受到风呢?带着问题,教师播放悠扬、柔美的音乐。让孩子在音乐声中进行自由的想象、回忆。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似乎感受到了风的来临。此时。教师合着音乐的节拍。轻声抒情地反复朗诵诗歌,并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诵。在欣赏这首优美的诗歌后,教师请幼儿一边听一边想:风还从哪里走过,尝试用和诗歌里一样好听的话来说说,最后,在优美的音乐中。教师鼓励孩子逐个把自己想到的诗句连起来。编进诗歌里。活动中,柔美、轻盈、具有风的特质的音乐氛围,启迪了幼儿的心智,让幼儿在风的感觉中开怀地吸纳文学作品的柔美,恬静;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热爱。
3、情感的凸现。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价值,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但即便是儿童文学作品,它所描述的情感也都不是直白的,需要通过在不断深入体验作品的过程中去把握、去体会。我们知道,个体情绪情感的发展,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通过个体不断地感受、体验、理解而逐步深化。因此,引导幼儿把握作品中的情绪情感,需要注意通过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丰富、积累、整合这些经验,“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反复、夸张、强调等方式促使幼儿与作品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从而完成作品情感的再现、内化和升华。比如,故事《大衣飞起来了》是这样描述主人公“波尔诃”的:波尔诃迟到了,他把左脚上的皮鞋穿到右脚上去。他的左脚呢却穿着一只拖鞋。他穿上了大衣,却忘记了扣扣子。此外,他大衣上的扣子也只剩下一颗了。波尔诃在街上拼命赶路。风吹得很大,一会儿工夫,他的大衣就被吹走了,吹到了树上,吹到屋顶上去了。不难发现,这字里行间很夸张地描述了一个狼狈不堪的主人公,看了他这幅模样,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慌张和忙乱。为了突出作品所体现的这种情绪,在请幼儿欣赏这个故事时。我们特别加入了一段幽默又略显紧张的背景音乐。在音乐的衬托下,波尔诃的形象被鲜明地凸现了出来。对会飞的大衣的神往、惊奇、喜爱是这个故事反复回旋的情感主题。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如果从头到尾都用音乐来衬托,主题反而给弱化了。因此,我们只在故事几个关键的地方渗入了音乐:一是大衣在屋顶上像一架小飞机一样高兴地飞:二是在大衣摆弄着它那两只空空洞洞的袖子,从这个屋顶飘向那个屋顶:三是在大衣开始很温顺地拍起它的双袖,慢慢地飞下来,像一只听话的小麻雀。落到丁姆的脚边。这三个地方讲述了大衣在不同的情景中轻盈而自在飞翔的情景,故事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反复的,一层更进一层的重叠、回旋和强调的。为此,在这三段故事中,我们选用了同一段音乐,让它造成反复回荡、不断强化的感觉。实践结果表明。这样的处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孩子在听到这些地方时,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摆动自己的双臂,好像自己就是那件飘飘悠悠的大衣,那种对大衣由衷喜爱的情感油然而生。
4、角色特征的夸张。儿童文学作品中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作品形象通过和音乐的整合。是否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走进作品,走近形象,
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从而感受到真、善、美呢?我们尝试用音乐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形象进行渲染,实现文学形象和音乐的整合。比如,故事《熊的耳朵哪去了》中,小熊糊里糊涂到竟然连自己的耳朵上哪儿了也弄不明白(小兔昨天荡秋千的时候风太大,把耳朵吹掉后找不着了,小熊路过时就把耳朵借给了小兔。可是它已经不记得了这件事了)。如何帮助幼儿对这个糊涂、憨厚又充满爱心的小熊形象加深理解?我们根据故事的情节和故事角色的特点。在小熊每次糊里糊涂回答完小动物的问题后,播放一段诙谐、活泼的音乐,反复强调小动物“笑着走开了”这个情节,由其他动物的反复窃笑夸张地突出了小熊的角色特征,使故事情节与音乐相得益彰,如此。可爱又憨厚的小熊形象被深深地根植于幼儿的心田中了。
投资不是难事 《失恋33天》是反类型
电影中国:这次《等风来》制作费多少?
滕华:制作费是不到4000万吧。我根据每个项目不同的特点,会有一个正常规模的制作预算,只是我没有一个规划,我一定要拍一个什么制作过亿或者说怎么样的一个片。《等风来》将近4000万的制作费是因为在尼泊尔拍,这么多人去尼泊尔转三个城市,在国内还要拍。主要是这个方面的钱。
电影中国:这次对你来说,找钱投资什么的就不是难事了?
滕华:是啊。没觉得,我自己是一直也没有什么特困难的事。
电影中国:是跟《失恋33天》是一个投资方是吗?我看你这次报道说是?
滕华:对。
电影中国:大家会觉得你对类型片特别的娴熟?
滕华:其实我完全从来没拍过什么,除了早年间拍过类型片。《失恋33天》特别不类型,是一个完全反各种类型的,或者是反爱情类型的这样一个电影。你像哪有一个爱情电影是上来讲失恋的。好多失的人恋一直把我们归到爱情类型,其实这个电影从头至尾没一分钟出现过爱情的部分。中国有一点特点,就是你做一个东西成功了,他就特别希望归一个类。归类之后,他会把这个东西,再拆成一二三四部,他就会觉得照着这样去做,有这么一个类型套在上面,就能成,这个是我能理解的,但是,实际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
电影中国:你不是按照某一个模式或者范式来做。
滕华:对,一定不是,因为失恋完全是反着的。有一些后来来中国的美国公司,他们挺有兴趣的跟我探讨,为什么失恋这样的一个完全反类型的电影,能在中国成功,他们觉得在美国也很难做这样的一个反类型的可能性。我也没法说,跟他们说这个很可笑的一件事,这个电影在中国被定义成为一个爱情类型的电影。
关注年轻群体演员?植入广告不道德
电影中国:怎么知道井柏然,他算是一个年轻群体关注的演员。
滕华:看过《全城热恋》华谊首映式的时候,我还跟刘若英说的:好像凑了好多演员,台的好多人,那个年轻小孩演得挺好的。当时对他有印象,《等风来》出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是井柏然。所以先定的井柏然,再围绕井柏然想的时候定了刘亚瑟演李热血,但是搭景团和摄影团有好多是非职业。就觉得定倪妮还是其他的这些演员,做选择的时候觉得在这么一群人里面,有一个专业演员太怪,因为其他人都不是专业学表演。突然搁进这儿一个人还是挺奇怪的,再加上倪妮的整个气质还是特别符合程羽蒙的那个感觉。所以我还是定了这次整体都是一群没有正规学过表演的,这样一群演员来演的戏。
电影中国:之前你有说过,你原想还是要选白百合。
滕华:原来是有过这样的计划,确实是因为时间档期的问题,电影筹备的时间太长了,尼泊尔各种困难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时间一托再托,直到把人家档期给托没了。其实我仔细一看。把白姐(白百合)扔进这么一个演员群体里面,她可能也会有点使不上劲。因为有的时候我还是要了解演员,在一个方式方法上,大家可能就会差好多。
电影中国:这次非要选尼泊尔吗?
滕华:好多人都问我说你非去尼泊尔不可吗?说泰国不行吗。我说好像不行吧。因为一定是一个物质条件比我们差好多的一个地方,但是整体的幸福感可能比我们要大得多,其实当时把鲍鲍(编剧鲍鲸鲸)忽悠去尼泊尔的时候也是处于这个想法。
电影中国:你是你自己去过是吗?
滕华:没有,我只是看到网上的一个排名,说是幸福指数特别高的一个地方。
电影中国:同档期的《私人定制》广告植入是8000万。你的电影,广告商也还挺喜欢的。
滕华:没有啊。冯导在这方面确实是非常厉害。我不行,像我的电影,广告商一般都兴冲冲的来,一问到演员的时候都撤了。我的电影一直以来植入广告特别少,而且钱也跟冯导差得简直少一个零吧。
电影中国:你会控制广告这种事吗?
滕华:会,我会说首先我的态度是不配合。在此前提下,如果有一些非常合适的或者是不经意能够出现的东西的话,我是可以让他们在电影里面的,因为我觉得(植入广告)这个本身没有什么道理,观众是买票进来的,你说电视剧多多少少好一点,加点什么广告,就加点吧。但是电影这种都是花了钱进来的,你还给人看广告,这事就不是特别道德的一件事。
注重编剧的作家高度?全国都在《等风来》
电影中国:《等风来》是先有想法,然后让鲍鲸鲸先写了小说,或再改成剧本。为什么不直接写剧本?
滕华:我坚持让鲍鲸鲸先写小说,其实我跟六六(著名编剧)合作也是让她先写小说的,从来都是。我觉得她们不是编剧,实际上是一些作家,我需要让她们保持一个作家的思考模式、角度和高度。编剧是一个工种,是一个在电影电视剧当中工作的状态。如果把有一个东西直接让他变成一个编剧的角度去想的话,会失去好多作家角度上写的东西,所以我自己的作品,依赖文学性特别强,不光是说买不买小说这一回事,而是我所依赖的文学性在于他的内在文学基础和他的文学性高度。
电影中国:就在你来说,编剧的工作是占了一个作品好坏的百分之几啊?
滕华:至少50%。
电影中国:有没有关注到大家都说2013年是新导演年,怎么看?
滕华:没功夫看。我真没那么多时间管国内电影市场的事。
电影中国:《无人区》你看过没有?
滕华:我还没呢。《无人区》我跟我老婆俩人去电影院门口,我说我看《无人区》,我老婆当时白我一眼说,这仨男的脏了吧叽的,里面肯定连个女都没有,说不看。我说那您要看?她说我要看《四大名捕》啊。我说这个,她这男女选择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问题。就只能陪着她先去看《四大名捕》。
电影中国:你是欠了人情债还是什么?最近好多监制。
滕华:没有,好多监制都是喜欢。就是那个事还挺好玩的。而且我主要是创作上,因为别的事也没需要我帮助,不太需要。
电影中国:上映之后,会关心票房吗?
滕华:我不讨厌,大家关心是大家的事,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不是特别关心。
电影中国:你对自己还是挺自信的?
滕华:我觉得反正没给人赔好多钱就行吧。谁也不知道电影的事,谁也不敢担保什么电影不会赔,一定赚这都是瞎掰,电影一定有很大的风险或不确定性才对。
电影中国:你会紧张吗?
关键词:语文;态度;兴趣;习惯;语感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注重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学生学好语文,态度最重要
学生只有首先知道语文的重要性,才会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让人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当然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我们生而为人,并做着一个人应该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语文教育痴想着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养。
2.学生必须对文字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于学习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于兴趣的重要作用也有精辟的论述,他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说明了“好”和“乐”是一个人追求真知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不容小觑。
如果学生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这没关系,可以从“0”开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等。日积月累的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某一天,学生会突然发现,原来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生就是如此容易。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都是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不错选择。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有兴趣去弥补,才会有能力做得更好。
如果说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那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只要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自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罗伯特・吉尔伯特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克服坏习惯,要不你就会沦为它们的奴隶。”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还得靠自己去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不妨从学习实践及文章作品中去领会。《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自然融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了要“学”“思”结合的警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都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么,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1.培养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就不仅要精读,更要泛览。语文里的好多东西不是推理得出来的,常是不见就不识,不记诵就不行的。读什么?一是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包括同一主题或题材、同一作家、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使阅读构成相对完整的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系。二是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并结合运用“精读”“泛读”等方法,去读书,虽无目的性,但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提高文学修养。就像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的“不求甚解”法;坡的“八面受敌”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读书
方法。
2.培养听话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听。要学得好,必须学会听。听还得要听出问题的关键,不能把重点疏忽。听,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专心”“择要”。只要认真听了,并且认真按照老师所说的那样做了,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成绩的提高,都将指日可待!
3.培养说话习惯
要让学生会说话、表达。会说话,就得理出条贯层次,分出轻重先后。会表达,就得拿捏好语言运用的分寸,有时要切中肯綮、击中要害;有时要妙用修辞,形象生动;有时又要委婉、曲折、谦
敬……平时与人语言交流都要留心,做到“有序”“得体”。语文是学习语言与学习其他各科的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就不能一起交谈。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知道怎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重视语言和语感的积累
学习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古人有言,人生五十岁以前周游世界,认识社会;博览群书,积累知识。积累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好的书籍或文章,这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读时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以便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读诵的多了,便有助于形成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应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积累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体验
(1)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2)要多多参与生活实践,注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生活经验。
2.以课文的言语为对象,具体地领悟表达形式的独特性
为了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应当把课文的言语当作学生语感的对象,即将聚焦对准课文的言语。
3.在读书实践中培植语感
将所感受到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实践。继承借鉴传统的经验,重视读书并通过长期而严格的读书训练语感,是最有价值、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学习能力也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语文功夫的形成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
学习语文是一件富有乐趣的事。只有当投入其中才能发现它的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子孙,必须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垫石铺路,为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以及社会转型,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遭遇冷落,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兴趣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突破这一局面,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这是目前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一、改革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素质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计算机、英语和各种技能等应用型学科上,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一)走出重“史”的教学误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教育(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一开设现代文学,大二开设当代文学。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目前大多数二级院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主,辅予经典作品研读,在以文学史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背景的基础上,从现代政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张扬,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掌握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也正合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以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思路,该书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方法,分别按各个时代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体系来划分,但这样一来,利弊也很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讲述,但流弊甚多,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是学者自己制造的模式,它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发展规律,割断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感性的理解、把握混融一体的‘文学’历史”。
一般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首先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史知识,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授课也往往突出“史”,以“史”来带动作品,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把对作品的鉴赏地位提升到在“史”之前,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他在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流行宏观研究,轻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带来文学审美能力的缺失等问题。”如此看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文学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作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的目的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诚然,文学史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学生如何获得和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应该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从长期以来的生硬的讲“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丰富想象力审美的空间。
(二)增开选修课。过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一般采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开的授课方法,授课时数分别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即为一个学年,当代文学两个学期,也是一个学年,总课时是216节。近年在教育部缩减理论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指导下,许多高校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调整为三个学期完成,一般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当代文学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60节。虽然课程时数的调整压缩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内容的减少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力图发挥出更大的传授、引导作用,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开选修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为了应对课时紧张,部分院校选择采用增开选取修课的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以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台港文学、新时期文学等部分内容可独立出来开课,原因是台港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从区域和时间上看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独立课程的效果是,既可以为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减压,也可以使独立出来的内容有更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以往港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部分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赶课往往是点到为止,或干脆放弃,这样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课,则可有更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针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后续选修课。根据各高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开设一些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研究,为本土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如广西高校可根据目前备受关注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特点,考虑开设“广西北部湾作家群创作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升华当代大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民俗文化情感;针对当下崛起的较为前沿的女性作家的研究,可考虑开设“女性文学研究”或“广西女作家作品研究”,毕竟,女性的文化视觉与男性是有差异的;针对本科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中学教书的特点,可考虑开设“中学鲁迅作品研究”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避免其中有可能生产的消极被动接受,从而为主干课程的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可以在选修后续课程的过程中扩大和巩固主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设立专题讨论,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惯以“一言堂”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长时间的聆听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课堂上准备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010年广西高校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温儒敏教授在会上说: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某个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确实,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强记,不如让学生在主动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是收集各家之说,将材料进行重组,再加上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研究的见解,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文学鉴赏来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教授的结果,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生得到的是一套套的理论和“空洞”的话语,这势必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依赖,从而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这与我们所期望的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相去甚远。况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地对文学理论及作品作较为系统的教学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首先时间上就不容许。这种情况之下,若能设立专题讨论,重点突出某些作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问题的主动探求的欲望,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又能深化教学内容,从而能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力求知识饱满丰富,由浅入深。开设专题讨论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以学术研究作为课程开展的支撑,逐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研究,从而拓展学生眼界,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