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06
序论:在您撰写建设工程事故案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5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迁安市大力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体系,农村群众安全饮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59处,累计解决了52.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投资标准偏低、自然条件复杂等原因,迁安市农村饮水工程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不高,规模效益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创新农村供水建设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拟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迁安市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资金,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长期饮用干净水、安全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建设美丽迁安提供坚实保障。
1 工程建设的依据及可行性
1.1 工程建设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SL559-2011);
《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15-2009);
《用水定额》(DB13/T1161.2-200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3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迁安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1.2 建设任务与目标
迁安市五重安乡、大崔庄镇、建昌营镇、杨各庄镇、扣庄乡及大五里乡美丽乡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的任务就是通过新建或者更新改造安全、可靠的水源工程,配套布置更为合理、经济的管网来解决31个村庄,2.8万人的饮用水需求;为具备条件的村庄安装消火栓。以上工程的实施将改善项目区饮水现状,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
主要设计参数:
供水方式:单村供水;
设计年限:15a;
人口自然增长率:3‰ ;
用水人口:28364人;
用水定额:60L/人・d;
供水保证率:不小于95%;
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单层)。
项目区的2.8万人饮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水不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部分村庄依靠自备井作为生活用水,村庄整体搬迁造成的不安全人口。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迁安市部分村庄存在管网破损严重、水量不足、首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造成供水保证率偏低;还有部分人口长期饮用水窖水和自备井水,水窖水由于存放时间长,造成饮用水变质、变腐、发臭。自备井主要取浅层地下水,水质没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饮水无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饮用水问题都不能解决,更不要说致力生产经营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当下解决生活饮用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工程的建设是对原有供水工程的巩固和提升,达到水源在水质和水量上都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
另外考虑到本工程的建设经济上有政策扶持、工程施工条件好、技术上有保障和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 以农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1 规划编制必须把握科学布局,持续发展的方向
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开展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迁安市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后,根据实际科学编制了工程规划。在规划制定中,迁安市按照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年度计划安排情况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计划,科学论证水源,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布局、规格、投资和建设内容。
2.2 资金筹措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
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农村饮水投资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迁安市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对接现有专项资金的力度,利用多种途径,撬动金融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排。多元的投资机制有效的融合了社会各个层面对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投入,为全市美丽乡村的顺利实施提高了资金保障。
2.3 规范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而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质量监控,原材料进口、设备采购、施工质量等层层把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加工程运行管理,明确管护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水质保障,确保了供水水质的安全。
2.4 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饮水专项行动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和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了进度通报制度,引导和督促镇乡和项目村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整改,解决问题。对饮水安全工程为完成及运行管护等进行考核验收。
3 结论
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安全评估;智慧城市;大数据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spect of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a public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 under the concept of smart city.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safe city construc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raditional city public saf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entity, modeling and computable relay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and big-data technologies. In this way, city safety system, which is sensible and automatically measured, is constructed.
city public safety; public safety assessment; smart city; big data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理论层面落实到中国很多城市的实际建设层面。中兴通讯作了不少实践,并有一些自己的提炼思考。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公共安全的建设作为基础性需求,不容忽视。为有效预防、减少和降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规范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探讨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与评估体系,为具体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1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智慧城市理念论述众多:从城市管理者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意味着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新策略,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需要,是一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实现城市全面数字化后可视、可测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模式,可以推动城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从信息化专家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是城市的信息化经历数字化、智能化后的必然结果。从市民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意味着生活品质、民生服务、居住环境等得到极大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智能、便捷与舒适成为城市生活的典型特征。
智慧城市是借助信息技术,把已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市。基于此,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具有信息(Information)、智能(Intelligence)、创新(Innovation)、市民与城市互动(Interaction)的“4I”特征。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组织形态,作为众多个人构成的集体活动实体,实际上在城市整体需求上也体现出了与个人需求相对应的层次需求模型。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5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由此,安全需求不论对个人还是一个城市都是仅次于“活着”或者“存在”的基础性需求。
一个城市的安全需求是众多个人安全需求的集合,是一种公共安全的需求。城市安全关系到城市中的每个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安全是一个基本模块。进行安全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安全建设与评估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15]。
2 智慧化的安全城市系统
构建
在智慧化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中,物联网是城市公共安全基础信息采集、汇集的基础架构,大数据分析则是对海量基础数据进行模型分析的基本技术支撑,而云计算架构则为高强度的、成本可接受的柔性计算能力获取提供了基础保障。这些新技术的成熟应用是使整体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构建成为可能的关键。
2.1 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现状
近些年,城市公共安全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落地到平安城市建设方面。构建平安城市业已成为政府建设共识。但当前平安城市的建设尚存在如下具体问题:
(1)信息系统缺乏整合
相关信息主要为公安等具体部门服务,缺乏从城市层面的共享与整合,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建立了大量“烟囱式”的监控系统,缺乏标准互不相通;部门间的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普遍。基本上各方各自建设,各自享受自己的建设成果;各城市的电子防控系统多呈现分而治之状态,一个平安城市系统中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安防平台,且大多数之间没有实现互联。
(2)信息系统与城市中其他系统联动较少
缺乏业务的有机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自成一体,覆盖面小,应用面窄,缺乏与应急联动、警务指挥、城市管理等业务的高效整合,视频监控信息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及其他公安信息没有进行关联。
(3)各城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对与智慧城市建设相配套的运作管理机制、服务模式、政策措施,要进行妥善的分析和梳理。建设与管理并重才是实现智慧城市最终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化部署完成了,它只是个系统,是工具。此后,需要相应的城市管理人员和市民一起使用这套系统,并从中汲取“智慧”的价值,这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2.2 智慧理念下城市公共安全实践
当前,依托智慧城市理念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从技术角度看,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可有如下升级方向:
(1)大联网平台建设
随着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于2012年6月1日正式生效,大联网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几年平安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平台,必须开放系统能力,能够与主流监控厂商前端设备进行信息对接及互操作,可进行不同平台和设备之间的业务组合和调用,实现不同平台信息的往来交互。
(2)信息全网可调用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大联网平台建设的逐步深化,使得区域内经过授权的监控平台的操作台,均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自由调动信息。同时,以上的互联和共享将完全在权限可控的状态下进行,以最大限度保证海量数据的有序使用。
(3)业务流程实战整合
发展应用型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专业化系统。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核心在于系统与警务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这样视频信息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数据”。和警方已经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众多数字化的业务信息系统有效关联,使得平台系统更加贴近公安部门的实际业务应用,做到“三实”,即实际、实战、实效,从而贴近公安实战,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4)高清设备的大量使用
公安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的阶段。更高的清晰度成为提升视频监控质量的首要诉求。高清摄像机和高清编码器等被平安城市建设大量引入,同时移动高清摄像机也被各方案补充引入。
(5)视频智能分析深度应用
海量的视频文件、日志信息的挖掘、分析,可以有效提升治安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对视频内容进行视频诊断、视频浓缩、视频检索、视频压缩等先进视频处理技术等,使视频资源从粗放无序的数据真正转化为精细可用的信息,并最终实现高效应用。
(6)云计算的大量使用
高清视频的广泛使用及城市级视频网络的完善将会产生大量视频数据,只有云计算的强大架构扩展能力,高可用性将使海量视频数据的有效处理成为可能。这对于对城市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基于以上对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的理解,中兴通讯提出了自己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 安全城市的评估和实践
从实践中看,无论在之前的平安城市建设还是最新智慧城市架构下的智慧公安系统建设,不少地方都已经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类相关系统,在不少城市也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但在这些系统建设中,是否有从城市公共安全评估的角度出发,更严谨地在事前基于评估数据更合理规划整体方案,在系统建成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评估城市安全水平的提升或变化,从而适度调整相关系统侧重或在后续建设中更加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进行安全系统规划和实施,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情况中这方面通常被忽略。很多系统的规划设计,往往是侧重在“设计”系统本身,说明系统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而对系统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缺乏量化。相当于说,事先缺乏定量评估问题,事后缺乏定量评估成效。很多系统上马了,只能笼统地说“有了提升”,最多总体而言某个指标提升或下降了之类。而这些和城市公共安全评估应达到的“以评估指导规划,以评估调整布设,以评估安排升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3.1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影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进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估时间、力度、展开幅度和深度,所有这些因素都应和城市实际安全状况和城市特性的不同点相符合。对不同的城市而言,应该选择适合本城市特性和发展水平的风险评估方法。这样的评估过程与正在进行的平安城市或智慧城市安全建设是一个并行关系,相互吸收经验,相互促进。
根据对各要素的指标量化及计算方法的不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或这些分析方法的组合。
3.1.1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分析中也同样如此。定性分析方法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可用如“低、中、高”这样定性表达程度的表示方式。
但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实际定性分析过程中,有时仅仅使用“低、中、高”这样的程度表达并不能显著分辨不同风险值间的差别,因此,在实践中,有时会考虑给这些主观判断的值设定一个数据化的结果,比如,设“高”为“3”,“中”为“2”,“低”为“1”。该“3”、“2”、“1”,并非一个客观的实验值,相反只是一个相对值。对本意仅用来确定等级的对应等级数据进行过度解读,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定性分析常用于:在开始细致风险分析前的最初风险鉴别,以找出可能需要更细致分析的风险;或者相关风险可能不值得花更多资源去进行更充分分析;或者实际具备的数据不足以进行更细致定量分析的场合。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性分析是基础性的分析方法。即使在可采用更进一步评估方法的场合,定性分析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3.1.2 城市公共安全的半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提升,同时也是对花费更大的完全定量分析的妥协。在半定量分析中,定性分析的某些定性分析数据可能已是确定数字,但每个子项所确定的数字并不一定与具有非常精确的对应关系。
在应用半定量分析时需要小心,因为半定量分析可能不能正确地区分各种不同风险,尤其是当分析结果或可能性处于极端状态的时候。因此,在实际分析时可将“可能性”分解成两个要素“暴露频率”和“概率”。所谓暴露频率是风险来源存在的程度,而概率是当相应风险源存在时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在上述两者间关系不是完全独立时需要审慎对待分析结果,因为相互干涉后的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偏差。这是半定量分析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3.1.3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量分析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量风险分析主要关注两个基本数据: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风险对应可能损失的资产。这两者相乘的结果称为年度预期损失(ALE)或年度成本估算(EAC)。理论上可依据ALE计算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决策。
ALE的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评估城市单项资产的价值V;然后根据客观数据计算威胁的频率P;最后计算威胁影响系数μ:
ALE=V×P×μ
显然的,城市公共安全整体ALE值应该是各单项ALE的总和。
但上述方法存在数据可靠性问题。定量分析依赖准确数据,而准确数据整体上依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对于某些安全威胁,人们确认已可掌握相应数据信息,但对于另一些威胁来说,可能还无法掌握实际数据。这是定量分析当前的局限性。
在定量分析实际应用中,对于这样定量化的困难,可尝试使用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客观概率用于有人们已经掌握客观数据的情形;主观概率则针对尚无法掌握直接根据数据的情况,此时将利用包括经验数据、主观判断等进行替代。举例来说,在社会稳定度评估中,对于攻击行为的威胁可考虑如动机、手段和机会等要素。
总体而言,完全定量分析方法的使用是有相当难度的。但从城市公共安全精细化、智能化及未来发展来说,定量分析毕竟是城市公共安全最希望采用的方法。
3.2 “全生命周期”公共安全评估实践
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在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价值这方面应具备“全生命周期性”。所谓“全生命周期性”,是指应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部署、使用运维、系统升级4个阶段全面引入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数据的变化指导上述4个过程形成闭环,不断提升整体城市安全系统的水平及有效性。
具体来说,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做的是基于现有信息系统形成的各类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待建系统所要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现状进行评估,形成各类辅助决策分析结果,指导规划设计体现出应有的重点问题的侧重性、区域的差异性等。
针对平安城市的高清智能卡口布设问题:
(1)规划阶段进行风险识别和定量分析
利用比如历史报警数据、案事件区域数据、车流量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计算出整体区域风险度分布图。将该数据所体现的区域差异性和整体卡口布设其他因素进行叠加,最终确定实际卡口布设位置、区域密度方案。
(2)在实施部署阶段多次联调测试及系统试运行
获取相关测试数据,进而评估系统整体有效性,发现系统不足,及时调整、改进系统本身及相关部署。
(3)运维阶段进行长效的公共安全评估
系统将在这个阶段持续给出城市公共安全状况评估,这不仅是给决策者对城市整体安全管理所用,也是给系统运营维护方面甚至于系统自身进行系统参数调整的必要依据。如果说决策人根据相关评估进行决策和调整是传统安全系统应做到的,那么系统自身根据自身产生的安全评估在事先系统设计模式下进行相关参数调整才是真正“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智慧体现。
毫无疑问,如果安全评估体系长效机制建立起来的话,系统升级参考相关评估进行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系统的自我调节总是有效有限的,社会状况的变化、科技水平的提升则是永远的,所以,在反应现实公共安全状况的评估持续给出情况下,规划新的系统升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系统升级某种意义上又回到了“规划设计”阶段,在持续评估的机制下,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将形成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不断螺旋式提升的正向轨道。辅助这个全生命周期循环的形成,也正是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最大价值所在。
4 结束语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巨大、影响深远,而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基础性需求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智慧城市的规划阶段就将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体系纳入其中。传统上城市公共安全定量评估分析的方法,可以应用最新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从而降低评估的成本。这正是我们在后续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落实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S]. 2003.
[2] ISO Guide 73:2009. Risk management - Vocabulary [S]. ISO, 2009.
[3] ISO 31000:2009. Risk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S]. ISO, 2009.
[4] AS/NZS 4360:2004. Risk management [S]. AS/NZS, 2004.
[5] 刘茂, 王振. 城市公共安全学――原理与分析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 张继权. 城市公共安全学――应急与疏散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 深圳市政府. 深圳市公共安全白皮书 [R]. 深圳市政府, 2013.
[8] 宋明哲. 现代风险管理 [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9] 刘波等. 灾害管理学 [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10] 薛澜等. 危机管理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公安部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调研小组. 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专题研究报告 [R]. 公安部, 2003.
[12] 马鑫, 黄全义, 疏学明. 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9(3):12-16.
[13] 田依林.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型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47(2):2-5.
一、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
建筑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但是由于建筑生产的复杂性、露天高空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使得建筑安全事故频发,2012年全国建筑安全事故事故364起,2013年384起,同期增长5.49%;湖北省2013年发生14起,2012年15起,同期下降7%; 2012年全国建筑安全事故伤亡人数453人,2013年伤亡人数478,同期上升5.52%;湖北省2012年伤亡人数38人,2013年伤亡人数19人,同期下降50%,2012年全国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16起,2013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18起,同期增长12.5%,湖北省2012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2起,伤亡人数22人,2013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2起,伤亡人数12人(远安5.21伤亡5人,南漳11.20伤亡7人)。这些数据真实的告诉我们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训,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二、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1、安全管理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一是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部分单位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存在抓安全管理靠“运气”的错误认识。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导致了抓安全工作严不起来、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不下去。二是部分施工企业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安全生产上,而是忙于找市场,疏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企业领"以包代管"和依赖政府或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监管的观念较重,三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临边防护不严,密目网破损严重,存在漏防问题、外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立杆间距过大,剪刀撑未设置等;施工用电不规范,电线私拉乱设,电气线路老化,无漏电保护措施,深基坑开挖支护不到位,现场文明施工差,材料乱堆乱放,不设立消防安全措施,危险部位不张挂安全警示标志;管理人员到岗履责差,项目负责人在现场的时间少,“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2.安全监督管理及对违章查处力度不够。目前,由于作为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人员不足、经费紧缺和监督执法手段乏力的矛盾比较突出,安全监督无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覆盖面上都很难达到要求。同时,由于安全监督工作的复杂性和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安监部门检查发现工地违章施工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往往只是开张整改通知单完事,在行政处罚上不能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从轻追究等现象。
3、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对安全教育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到工作上,对安全教育资金上不舍得投入,时间上不舍得安排,大量农民工、临时工未接受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最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不了解,即使到了工地现场检查也看不出多少问题,发现了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有的就是进行了培训,也是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没能结合一线工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致使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三、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全面实施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监管,做到违章必究,这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具有流动性大、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大,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在施工作业中,任何一个环节安全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施工实施全过程监管,即在安全管理中,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监控。一是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全管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最严格、高标准的监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二是严把开工项目安全审查关。要强化安全措施备案程序,及时制定监督计划。三是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管。落实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整、改、销”工作制度,建立监控台帐;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审批、实施、验收、公示等环节。对管理混乱,安全隐患较多,整改不力的企业和项目,坚决依法处理,该停工的停工,该处罚的坚决处罚,必要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清除建筑市场。
Abstract: At present, safety accidents occurring frequently,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typical safety accident cases analysis,this paper uses a questionnaire to survey the perceptions of safety accident causes from site management, supervisor and the owners. Then, it will put forward the main causes of safety accident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people, materi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t last, th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event and reduce safety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调查问卷;防范措施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accidents;case analysis;questionnaire;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44-03
1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现状背景
我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从业人员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至2013年,建筑业从业人数从2557.86万人增加到4499.31万人,建筑业总产值从27745.38亿元增加到159312.9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的比重不断升高,从5.4%增加到6.9%。可见,在国民经济中建筑业已经成为重要支撑产业[1]。
然而,建设工程的投资额巨大和劳动密集等特点,使得建筑安全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和标准规范,来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数及伤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05年到2014年我国建筑业每年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数高居数百。(见表1)。
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为了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采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必须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2]。最初,人们认为安全事故是由于某些偶然的甚至无法解释的因素造成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到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必然原因,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事故致因理论是掌握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了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及伤害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提出了一种与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类似的因果连锁模型,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前面几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实际上,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为此,日本人北川彻三提出的因果连锁理论考虑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此外还有轨迹交叉理论等。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研究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和预防措施,但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数及伤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指导下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管理人员、监理及业主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看法进行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3.1 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不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二是管理因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三是社会的因素: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在建设工程大环境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缺少安全氛围等。
运用风险管理原理和事故致因理论对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将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排序,如表2所示。
3.2 问卷调查及分析
根据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对南京地区的25个项目的253名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地铁工程12个、房建工程10个及道路桥梁工程3个,问卷调查的人员包括业主人员28名、监理人员96名及现场管理人员129名。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的253名人员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认识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人员的安全意识低、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管理水平低、层层转包、设备超期服役、施工方案粗糙、材料不合格及标价低等。调查人员对事故原因的看法柱状图如图1所示。
3.2.1 人员安全意识低
由图1可以看出,认为事故发生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低的占77.47%,排在第一位。根据本次调研了解的情况,现场工人中一半以上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少部分是高中或中专学历,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不强;业主、监理及现场管理人员中存在重成本及工期,轻安全及质量的思想,没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投入少。
3.2.2 地质条件复杂
认为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51.78%,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隧道及地下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越来越多,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经验少,技术措施跟不上,突发事件多,并且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措施少,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2.3 工期紧
调查结果显示有45.45%的人员认为工期紧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排在第三位。有94%的业主、73%的监理人员及91%的现场管理人员认为目前大多数工程工期紧张。工期紧会导致赶工,疲劳作业,施工质量差,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4 管理水平低、层层转包
认为管理水平低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43.87%,有30.04%的认为层层转包造成安全事故。目前整个建设行业中,施工单位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施工企业中管理制度不完善;行业中存在将工程肢解分包、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的现象,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2.5 材料不合格、设备超期服役
认为材料不合格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18.97%,设备超期服役的占22.13%。材料进场把关不严,为了节约成本用劣质、废旧材料都会造成质量不合格,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保养不及时、设备的零部件磨损后不能及时更换、没有时间检查和保养设备、设备技术落后及机械设备带病工作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6 施工方案粗糙
认为施工方案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占18.97%,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编制施工方案,认为没必要编制的原因有:57.1%的认为工人都会做,没必要编、42.9%的认为编制施工方案难度大、19%的认为工期紧,来不及编。施工方案粗糙,不能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紧靠个人经验来施工,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7 标价低
认为标价低造成安全事故的占15.81%,合同价格低会导致承包商安全投入少,安全设施及防护不到位,安全培训不足,另外,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设备等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业主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投标报价中单列安全管理费用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仍有17.2%的业主人员不同意在投标报价中单列安全管理专项费用,重视成本,忽略安全,安全意识不高。
3.3 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结果都将人员安全意识低放在首位,认为人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案例分析结果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低、技术措施不合理放在了第二位,问卷调查结果却将管理水平低排在第四、施工方案粗糙排在了第七位,但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突出了工期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将工期紧排在第三位,而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不能反应工期紧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及当前大多数工程工期紧诱发安全事故的事实;通过问卷调查没有能发现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不规范行为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而案例分析结果中体现了设计与监理单位不规范行为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都体现了地质条件复杂、设备超期服役、材料不合格、层层转包及建设单位不规范行为等因素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将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考虑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
通过对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结果的综合分析整理,可以将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人、物、环境、管理及社会归纳为5个方面: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既有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不了解安全施工知识,安全意识薄弱,不按规程施工,无证上岗等;也有施工管理人员编制的危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不合理,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理人员无证上岗,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处理不上报;设计人员追求出图量,发现图纸错误不及时更改;业主过份追求利润,不合理压缩工期,干涉安全监理的工作等。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在施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施工材料机具不合格,机械设备差,或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不及时,生产设备安全性能低;由于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等;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及及设备等。
③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的不利影响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因素、施工环境的因素也包括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如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及施工场地狭窄导致的施工环境差;地质条件差;突发性地质灾害;雷电、暴雨等。
④管理因素:
建设工程的管理因素涉及到参与各方,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专业队伍不够规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不够重视,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从监理单位来说,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不能及时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未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等,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有些主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问题等。
⑤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工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不合理低价中标,缺乏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工程市场秩序不规范;缺少安全氛围等。
4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中人员的伤亡及财产损失,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归纳的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4.1 树立正确安全理念,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行业参与人员多,任何一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项目参与各方都应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培训制度,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增加安全资金投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加大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维护机械设备,提高安全性能,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减少因为设备故障及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发生的安全事故;监理单位及施工企业自身应加大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严把材料质量关,做好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的检查及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等工作。
4.3 改善施工生活环境,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施工环境差,应加强现场管理,增加工人生活娱乐设施,改变工人单调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杜绝疲劳工作;针对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现状,应及早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4.4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认清自身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4.5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应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单位应该真正的重视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杜绝不合理压缩工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管及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效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杜绝工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及低价中标等市场不规范行为,建立有效的安全市场激励机制及安全监管体系。
5 结语
安全事故虽然具有随机性及突发性,不可以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应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永峰,袁明慧.2004-2012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分析[J].价值工程,2014(21):96-98.
[2]张守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吴启英.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7):319-321.
[4]杜本奎.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5):331.
[5]段联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与对策[J].建筑安全,2011(11):34-3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
关键词: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理;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一、案例正文
(一)介绍驻矿监理部的基本情况和人员关系
1、驻阜东煤矿监理部是(合肥)安徽华夏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下属机构,受阜东煤矿的委托,负责阜东煤矿建设矿建、土建、机电安装三类工程的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该矿从2006年初开始建设,计划2012年3月联合试运转即投产验收。监理人员数量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进行调整,最多时达34人。本监理部是按专业内容的直线制监理组织形式设置:总监吴本勇,总监代表褚庆河,矿建监理组组长何永安,土建监理组组长王庆亮,机电安装监理组组长马连成。其中,机电安装监理组配备常玉善等三名专业监理工程师。常玉善,63岁,退休后返聘,从事机电安装监理多年,他负责阜东矿副井井筒装备及副井设施安装监理工作,上白大班。他工作认真,勤快,不怕吃苦,责任心强,能够独当一面。
2、监理部各专业组分别与业主方(阜东矿)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发生工作联系。负责副井安装的业主方代表为胡大永。
3、监理部各专业组分别与各施工单位发生对口监理工作联系。负责副井安装的施工单位是中煤某公司机电安装处,项目部经理田民,生产技术经理欧胜利。
(二)施工中的安全监理工作
介绍完驻矿监理部的人员组织等情况,接下来通过一个施工安全的案例事件,反映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以此说明施工中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案例事件
阜东矿副井是用于下人、送风、出矸、出煤的井口,设计井深-1200米,已安装完成的井筒装备价值6000余万元,井架高80米。2010年5月2日下午2点许,机电监理常玉善当班。中煤某公司机电安装处驻矿项目部,刚安装完毕副井井筒装备工程,正在副井-967米深的井筒内安装矸石箕斗尾绳,当作业吊篮载有2名作业工人及施工用氧气和乙炔瓶前进至-800米施工时,被爬至55米高的副井井架天轮平台巡检的监理常玉善一眼发现在井架这个平台上用于固定作业吊篮的钢丝绳马蹬螺栓退出,仅剩一扣,钢丝绳将会有瞬间坠井的危险。看到这一万分危机的重大事故隐患,常玉善当即立断,一边责令在副井井口负责施工指挥的欧经理停止作业,要求立即处理;一边报告总监和业主方负责人胡大永赶来现场。在项目部欧经理的亲自带领下,组织工人在井口先把钢丝绳锁住,同时爬到井架平台将退扣的马蹬螺栓上紧。经过约两个小时的抢险,避免了一起重大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矿长高军得知此事后,立即批示号召全矿员工向监理常玉善同志学习,并嘉奖常玉善同志现金二千元。
二、案例分析
(一)监理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含义
工程建设监理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等要求,在力求实现工程建设总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总体安全要求所开展的监督管理活动。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进度和投资前提下,实现项目的安全生产,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监理工作中的安全职责
1、牢记监理的安全职责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中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已经法制化、规范化。同时也给建设监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原来的建设监理工作的三大控制(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又要求安全监理为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监理单位不仅要对建设单位负责,而且还应承担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所要求的责任。案例中的常玉善正是牢记了监理的安全职责。
2、安全监理的重要作用在案例事件中得到了印证
从监理单位来讲,公司每年定期对各专业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基层监理机构每月定期召开一至二次监理业务会议,目的是在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不断提高和强化监理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及发挥职能作用。案例事件中常玉善就是我们单位许多监理人员的其中之一。他们通过监理的巡检、旁站、平行检验等监理形式,辛苦的工作在施工现场。案例中的未遂事故,谁能想的到55米高的井架上固定钢丝绳的马蹬会有问题,谁又能想的到爬上去检查一下施工安全情况?一个责任心差的人肯定不会想到、也不会爬上去,一个安全意识不强的人决不会发现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是实践经验和责任心的结合,是安全监理的职责体现,是勤奋敬业的精神,使常玉善做到了。他及时消除了事故隐患,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如果没有他登高检查的及时,发现的及时,处置的及时,那么,一场人身财产安全重大事故势在难免。可以预见事故发生后的伤害之,损失之大的情景。钢丝绳从地上55米处脱扣坠入井底约千米,作业吊篮2名工人从-800米下坠160多米至-967米处的井底,加上可能引起氧气瓶和乙炔瓶碰撞的爆炸,2条鲜活的人命和价值6千多万元刚安装完毕的井筒装备将不复存在,其事故的后果令人可怕。一个人的责任心、一个责任主体的责任心,可以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但由于一个人或一个责任主体的疏忽大意、不负责任,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因此,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是何等重要。
3、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是确保煤矿建设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
阜东煤矿是设计年产原煤500万吨的大型煤矿,设计使用年限50年,设计井深-1200米是亚洲可数的深、大井,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属地压大,高瓦斯矿井。工程建设人员约6千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不安全因素多,事故隐患多,该矿建设计划投资60亿元人民币,投资巨大,安全顺利及早建成投产是全矿建设者们的共同心愿。如何全面高效的对煤矿建设安全进行管理,我认为煤矿监理不但应从自身做起,练好内功,而且还要协调和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①煤矿监理应从自身做起
安全监理是煤矿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煤矿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状况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加强安全监理工作,不断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水平。
②施工企业自我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是责任主体之一,施工企业自我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企业安全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应到位,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应到位,一级抓一级,做到层层落实,有人管事,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消除事故盲点,确保企业自我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有效、筑牢安全防线。
③建设单位 (业主)的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不得对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合理工期。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④政府部门对煤矿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是以规范企业行为、督查和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自律机制为宗旨的。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家监察机构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可以采取包括强制性手段在内的多种监督检查形式和方法来执行监察任务。应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检查、抽查和指导施工安全工作。
⑤群众监督
群众监督是保证煤矿建设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提倡并实施“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和效果。同时,群众自下而上的管理必须通过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强化。例如,《劳动法》和《建筑法》都规定劳动者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同样,企业对政府主管部门的执法行为也应有权提出异议甚至控告,从而保证行政部门公正执法并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
三、总结
煤矿建设施工涉及的专业工程和工种多,参加建设施工的员工队伍多且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事故和隐患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因此,不但需要监理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监理工作,而且需要各方责任主体精心管理,更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切实做好各方面的施工安全管理,特别要做到:一是靠提高个人和单位的安全意识,自觉管理、自我管理水平;二是靠个人和单位的安全目标管理;三是靠个人和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四是靠强有力的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手段和措施。时刻牢记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不断强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四大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2007,《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文件汇编》,知识产权出版社。
[2]梁世连、惠恩才,2008.3,《工程项目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李宏林,2006.2,《管理学简明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安全事故;监管;管理措施
我从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十多年,通过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践行,深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对此均有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深感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规定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安全投入少,安全设施上打简省算盘,设防简陋,对工人缺发应有的安全教育……现结合建筑业发生过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并就有关安全生产的防范及防控措施提出管理对策。
1 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案例1、某大厦15层,民工甲和两名电焊工在10层进行对焊埋弧焊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绝缘鞋和手套,当甲右手拿起焊把钳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到焊钳的部分,致使触电倒地。焊工乙见此情景,立即拉开民工甲手中的焊把钳,使甲脱离带电体,但由于甲中午喝过酒,加剧了心脏的承受力,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原因:一是民工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二是焊工对安全检查不认真,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或采取措施;三是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检查不及时,制度落实不力。
案例2、工人甲在某工程上剔除保护上的裂缝,由于没有将工具带到工作面,便回去取工具,行走途中,不小心踏上通风口盖板上,铁皮在甲的踩踏作用下塌落,甲掉到首层地面(12.5m高),经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原因:一是“四口”、“临边”防护不到位;二是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安全体系不健全。
案例3、某工程完工收尾时对外墙进行清洁,在对外墙进行擦洗作业时,在东立面消防楼梯门口两侧部位,工人在9层消防平台北侧靠近护身栏杆处,擦洗距地面约2.5m高的墙面砖,因高度不够,工人甲将右脚站在1.2m高的?18螺纹钢焊成的护身栏杆横栏处,左脚站在90cm高的马凳上,要探身擦拭外侧面砖时,由于未系安全带身体失稳,坠于底层行车道顶部,坠落高度为24m,送附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一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高处及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的规定;二是安全教育不够,工人安全防护意识差;三是安全检查不到位;四是安全交底工作欠佳,安全措施不到位;五是项目经理部未对该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除以上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外,究其主要原因还有:
(1)建设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中容易发出现安全事故。且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与周期的延长,安全事故更是时有发生。因此要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配套的安全设施,并使用科学的工艺技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建筑工程参建单位严重缺乏管理和以人为本意识。建筑工程参建单位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关注点也就不相同,建设方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人员,因此比较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不重视,因此严重缺乏管理和以人为本意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及时,因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直到目前,这种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3)工程的承包企业因如下因素减少了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①低价投标:在建筑工程竞标的过程中,工程承包企业为了能中标,以低于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进行报价;②分包: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层层分包的命运,因此在转包的过程进行了多次的收费,这就导致建筑施工队伍实际获取的经济利润极低;③拖欠工程款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承包商款项拖欠的现象非常普遍。
(4)工程未在合理状态下施工。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规模较大,因此建筑工程的工期常常出现拖延的现象,而政府部门又为了面子工程非得提前竣工,有的私人业主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断压缩承包商的建筑施工工期,导致承包商不得不夜间加班施工,建筑施工人员的超负荷施工导致疲劳作业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5)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队伍普遍都来自农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没有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且在事故发生后,不知道通过法律来维权,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2 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行三重控制
Abstract: "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ccident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teaching content increase cas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divisions test case analysis,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accident treatment as the main line,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eaching doing the integration, practice for students of post and follow-up work related fields after graduation and lay a
关键词:案例教学多媒体二级建造师创新 程序
Keywords: case teaching multimedia two construction division innovatio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建筑工业和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建筑理论技能和理论技能。结合目前建筑市场一、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增加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内实践操作,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通过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几方面加以阐述。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部分同学对理论性的计算学习兴趣不高,上课跟不上教师进度,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工程实践中事故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在教学中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增强学生质量意识,促使人们树立起建筑工程质量意识,规范案例处理程序作出贡献。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综合性强,跨越宏观和微观层次,涉及面广,特别是近几年工程事故发生率又有增大趋势,处理方法多种,不只局限于外包混凝土、外包钢传统加固方法,还有玻璃钢,丝绕法、粘钢法、碳纤维等新方法。课程综合建筑识图构造、钢结构等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学好相关的专业课程。
一、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结合1:1模型中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错误做法进行分析和整理。
2、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课程的理论体系选择合适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去。
3、增加电脑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
4、增加一定量的试验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和动手能力,如运用混凝土回弹仪对1:1模型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性能的计算等。
二、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
1、某住宅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计算与检验
2、用回弹仪检测现场混凝土强度
三、通过介绍工程事故,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也是物。”所以产品与人有共性。我们把建筑比作制造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加快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必须重点突出质量责任制。其次必须加强材料质量的进口关。严格检验制度,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及新产品的试制必须严格把关,消除事故隐患。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列举现实存在的质量事故案例,如生活中的防水排水问题,厨卫墙脚的砼返边,厨卫地表面要与相邻楼地表面低几厘米的强制性要求。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施工人员在这方面质量做的不到位,影响到后期的使用等。
1、建设工程质量意识必然懂得尊重工程建设客观科学规律。
2、建设工程质量意识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利益。
3、建设工程质量意识坚持把质量考虑在首位。
4、建设工程质量意识确保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较好的工程建设环境。
四、源于实践意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