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07 15:44:57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要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要素

第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制度创新、比较优势、企业家精神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6年民营企业只有82万户,从业人员只有1171万人,注册资金只有3752亿元,而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达到221万户,注册资金增加到21042亿万,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1995年与2001年相比,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从54.4%下降到47.3%,而国内民营投资的比重由34.4%上升到44.6%。从民营经济的总产值来看,从1987年的5088亿元增家到1998年的57543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22.4%。民营科技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从1996年到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出口额年均增长75%。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增,2001年,深圳市民营企业共上缴税收155多亿元,占全市税收的47%,税收的贡献约占半壁江山,民营科技企业从1996年至2001年纳税年均增长73%。民营企业除了数量快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以外,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具有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经营形式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特点。

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

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依然保持在8%的速度,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票市场却一直低迷,人们可能对这一反差很难理解。事实上,这是因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主要贡献者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GDP的65%,而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主要成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只占5%,而这两种经济实体的业绩情况和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优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大大高于其他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密切的重要产业,如电子,制药、化工、机电、软件、饲料、农业等。另外据统计,民营企业的资本收益效率是18%左右,而占有资本41%的国有资本收益率为5%左右。民营上市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中国股票市场与GDP的不同表现了。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要素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的巨大威力和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作用,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更使我们认识到制度事实上也是一种经济要素,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同样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制度创新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关系。我们一定要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的建设,因为我们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的空间还很大,一旦这一生产要素被充分挖掘出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价格,生产成本和内需市场、人口等有形东西,更在于制度方面的改革或创新空间所带来的新的推动力。这些制度包括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面我们展开讨论:

私有财产的保护

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物权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物权法》的内容,法律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也同样保护私人所有权。在保护国家、集体、私人财产方面,《物权法》草案一视同仁。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侵犯哪一种财产都是违法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形成一整套对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规则,人们对财产权权利的实现和利益的享受不能确定,就很难产生投资的信心、置产的愿望和创业的动力,“民有恒产,始有恒心”。《物权法》草案提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无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民间资本的“平等待遇”问题一直是民营投资者心中难言的痛。即将出台的《物权法》无疑是及时雨,为民营投资疏通了法制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

企业产权制度是关于企业所拥有的产权如何界定、划分、保护的一系列规则。简单地说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最核心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控制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其他制度的基础,所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排。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的产权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形成单一的封闭性的产权结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合一,这种产权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创业时期有很大的优势,曾经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由于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结构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分使企业的决策缺乏合理的约束,不能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克服家族制的藩篱,摈斥家族管理的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使企业能够科学决策和民主化管理,消除对个人的依赖性,降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风险,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规模化的发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完全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中,企业产品无替代性,经营者可以通过垄断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收益,就不会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所以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必须彻底打破政府和国家的垄断经营,对民营资本开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让它们与国有资本、外国资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这不仅是推动以前那些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发展的制度性要素,笔者想起了诺斯一句意味深重的话:技术的进步,教育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都不过是增长而不是增长的原因,对于经济增长,惟有制度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国的制度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制度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第2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 制度创新 比较优势 企业家精神

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6年民营企业只有82万户,从业人员只有1171万人,注册资金只有3752亿元,而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达到221万户,注册资金增加到21042亿万,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1995年与2001年相比,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从54.4%下降到47.3%,而国内民营投资的比重由34.4%上升到44.6%。从民营经济的总产值来看,从1987年的5088亿元增家到1998年的57543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22.4%。民营科技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从1996年到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出口额年均增长75%。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增,2001年,深圳市民营企业共上缴税收155多亿元,占全市税收的47%,税收的贡献约占半壁江山,民营科技企业从1996年至2001年纳税年均增长73%。民营企业除了数量快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以外,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具有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经营形式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特点。

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

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依然保持在8%的速度,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票市场却一直低迷,人们可能对这一反差很难理解。事实上,这是因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主要贡献者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GDP的65%,而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主要成分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0%以上,民营企业只占5%,而这两种经济实体的业绩情况和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可以看出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优于其他国有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也大大高于其他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密切的重要产业,如电子,制药、化工、机电、软件、饲料、农业等。另外据统计,民营企业的资本收益效率是18%左右,而占有资本41%的国有资本收益率为5%左右。民营上市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理解中国股票市场与GDP的不同表现了。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要素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的巨大威力和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作用,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更使我们认识到制度事实上也是一种经济要素,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同样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制度创新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关系。我们一定要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的建设,因为我们的制度创新空间和改革的空间还很大,一旦这一生产要素被充分挖掘出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我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价格,生产成本和内需市场、人口等有形东西,更在于制度方面的改革或创新空间所带来的新的推动力。这些制度包括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面我们展开讨论:

私有财产的保护

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物权法》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物权法》的内容,法律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也同样保护私人所有权。在保护国家、集体、私人财产方面,《物权法》草案一视同仁。国家、集体、私人财产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侵犯哪一种财产都是违法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形成一整套对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规则,人们对财产权权利的实现和利益的享受不能确定,就很难产生投资的信心、置产的愿望和创业的动力,“民有恒产,始有恒心”。《物权法》草案提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无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民间资本的“平等待遇”问题一直是民营投资者心中难言的痛。即将出台的《物权法》无疑是及时雨,为民营投资疏通了法制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

企业产权制度是关于企业所拥有的产权如何界定、划分、保护的一系列规则。简单地说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最核心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控制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其他制度的基础,所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排。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的产权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形成单一的封闭性的产权结构,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合一,这种产权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创业时期有很大的优势,曾经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由于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结构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经营权与所有权不分使企业的决策缺乏合理的约束,不能形成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克服家族制的藩篱,摈斥家族管理的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使企业能够科学决策和民主化管理,消除对个人的依赖性,降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风险,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规模化的发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完全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的市场中,企业产品无替代性,经营者可以通过垄断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收益,就不会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与投入。所以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必须彻底打破政府和国家的垄断经营,对民营资本开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让它们与国有资本、外国资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这不仅是推动以前那些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发展的制度性要素,笔者想起了诺斯一句意味深重的话:技术的进步,教育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都不过是增长而不是增长的原因,对于经济增长,惟有制度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国的制度创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制度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我们清楚,所有的制度也不过是在规制着一部分或大部分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全部的活动,剩下的经济活动肯定是在体制外进行的,而往往是这种体制外即民间的经济活动更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因为它们不在体制内,不受规范的制度约束,从而更真实、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在当制度越来越完善的时候,经济活动主体开始逐步失去了活力,因为它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现有的制度而生存,不再开拓生存空间,守成,短见,专家综合症开始成为它们的共同症状。

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经济体,特别是在过去20年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时期。在转轨时期,许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更谈不上进一步规范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经济的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执行系统下的反差下,我国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似乎更为突出。对于发达经济来说,它们的经济结构已是高度稳定了,所以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一个稳定的经济结构的维持和经济的增加。而对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经济来说,经济结构是十分不稳定的,并且经济结构的变迁本身甚至就是经济增长所要实现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开发性和制度的创新空间更为重要,制度上的落后可能同时又是一种机会和优势,因为它恰恰有助于民间力量的增长和创新活动的增长。因此落后有落后的优势,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可以少付代价来学习别人现成的制度,而且因为我们不必承受制度的规范对高度变化的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从而在经济结构高度变化的阶段保持经济活力。所以在当前的经济转轨和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不规范会使我们的民间创新活动空间更宽广。

制度要创新,就要调动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当他们发现了现有体制的漏洞或者不完善的地方时,应当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充分捕捉由这种漏洞提供的获利机会。技术和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

民营企业所主导的创业型经济(而不是国有企业的资金驱动型经济)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克服国有企业的种种不利影响并依然磅礴发展的基础。这显示了中国人摆脱传统体制后所爆发出来的制度创新空间、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

企业家精神

私有财产的保护,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制度要素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在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即使有再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也不能使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我国民营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做一下总结。

企业家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除了经验、专业、技巧、教育程度等客观人力资源外,还具有较强的主观人力资源,即企业家的精神,包括性格、心理素质和行为倾向上的各种特征。

企业家通常拥有强烈的梦想和理想,有很强的自信心,更有一种冒险精神和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工作的吃苦精神。企业家表现出客观的人际态度和处事方法,十分注重社会关系网络,对外通过各种关系整合必要的创业资源,对内通过精神感染和物质利益吸引员工。企业家必须有一种资源整合能力,没有资金不要紧,关键是要独具慧眼,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并加以优化组合。企业家对新东西十分敏感,经常能拿出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紧迫感,注重实效。企业家不一定有高学历和许多专业知识,但他们具有学习的天赋和思考能力,能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有一流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企业家精神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各种比较优势中最大的一块优势资源,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新的经济体制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所激发出来的企业创新活力,将是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发展的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全世界企业家资源最多的国家,未来10年会是中国创业活动最活跃的1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发而不可收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人才和资源将向中国的民营企业聚集。

参考资料:

1.中国全国工商联等联合编辑,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香港经济导报社1996年版,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私营经济年鉴[M],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2.深圳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第3篇

关键词:要素流动;资源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靶心效应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8).

第4篇

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建立健全健康有序的价格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场是调节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价格显然就是市场反映的载体。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促进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提高运营质量和良好信誉的基本前提。加快完善我国的市场价格体系,进而逐步建立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市场价格体系,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市场价格体系现状

所谓价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它体现了各种价格之间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1.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源性产品的稀缺性、有限性及使用中产生的外部性逐渐被认识,同时也进行了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了价格的差比价关系,放开了价格管理权限。但由于资源性产品与加工工业品的价格差异较大,资源性产品价格仍然偏低,与产品价值不成比例。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企业运营中控制高耗能、高排污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也不利于企业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构建节约型社会。

2.失衡的价格体系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失衡的价格体系,极大地消极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平和地区经济发展 。从地区的角度看,一些资源较为丰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产品价格可能趋于理性化。这些企业进入市场的性价比较低,大量主体的进入将导致资源市场秩序过于混乱。

3.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成比例

产品价格的测算方法有: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定价方法;基于市场经济价格理论的定价方法(包括影子价格模型、均衡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效益换算定价模型);其他定价方法。通过对企业产品价值与价格构成的分析,并综合效用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论等相关理论,我认为企业产品价格应包括:产品所需资源存量的多少、劳动开发成本、税负、利润、使用成本、代际补偿成本、外部补偿成本、环境补偿成本等。而在我国现行企业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并非如此, 有些垄断型的企业或行业目前仍然没有经过市场公开竞争过程,依然沿用旧模式,价格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授权确定,没有市场化的程序,因此产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此外,企业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周围环境、土地、水等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但是这些潜在的成本并没有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而忽视了一些潜在成本。

4.恶性竞争致使价格体系失衡

在恶性竞争的市场价格体系中,竞争对手为了获得竞争价格优势,有时会采取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垄断、价格歧视、变相涨价等方式,操纵市场调节价,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 这样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损害其他企业或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

二、健全和完善良好的价格体系

针对我国企业产品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影响,要积极完善价格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运营质量。

1.建立市场价格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市场价格管理、监督机制,能够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企业即使有在好产品、政策的条件下,缺乏科学的价格监督管理体制来支持政策、制度的有效执行,其运营质量并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企业并不缺少制度,而是缺少保证制度或政策有效执行的价格监督管理制度。

2.建立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

稳定的价格是稳定市场秩序的前提。不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是由于价格体系不科学,各方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所造成。良好的价格体系是稳定市场的前提:一方面,价格的稳定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在营销活动中,价格牵扯到各方的利益,只有满足了各方利益,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有序流通,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稳定的价格,有利于企业在市场、消费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企业的发展来讲,要实现价格稳定的局面,就要建立有效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我国企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在产品交易市场的竞争活动中形成商品价格,并使价格能够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由市场关系决定的企业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能够极大地促进价格机制真实灵敏地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能够反映社会成本和价值,并配合以适当的政府宏观调控,防止市场价格体系失衡 。

3.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

由于企业之间不同的行业状况,效益的差距会比较明显,这也给了企业较大的优化空间。要提高企业生产的运营质量,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在每个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优化,综合各产品的利润高低情况、市场行情变化对各品种利润的影响,及时调整排产结构,尽量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努力优化销售市场区域,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06-2011年31个省市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资本素的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中部,东西部借助政策优势有效利用资本要素,具有更高资本流动性。从总效应的角度,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总之,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也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资本要素 资本流动性 传导机制 区域经济

引言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资本要素种类偏多,不同资本要素在不同时代对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金融危机后有必要重新考虑资本要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郭金龙(2003)对1990-1999年的资本流动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实际存贷差、人均筹资金额以及人均利用外资都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关系。门洪亮(2004)对我国各区域的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投资、财政收支差额、银行存贷款、外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经济发展呈正向关系。Eslamloueyan(2010)对亚洲国家的贸易开放度与储蓄投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其资本流动性越强。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不同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别讨论不同资本要素的流动性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传导效用,从而综合分析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步统计分析

在深入分析之前,先对资本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统计观察,以便了解研究变量间的基本关系。Sula and Willett(2009)根据投资者不同类型并考虑金融危机下资本要素流动的波动性,将资本要素分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贷款三部分,这三种资本要素在金融危机下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和财政支出的稳定性较强,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不大,故本文参考Sula and Willett的研究,将考虑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这三种资本要素。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的统计年鉴;资本市场筹资包括股票筹资和债券筹资两部分,其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考虑数据统计口径及完整性并结合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文数据涉及2006-2009年不同资本要素和经济发展的省际面板数据。

从图1可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关系,而资本市场融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弱正向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资本要素主要集中在东部,从东往西逐步递减,资本要素投入越多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但具体关系还需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设及变量说明

借鉴Aizenman(2011)的研究模型,模型设定为:

GDPi,t=a0+a1×Fdii,t+a2×Portfolioi,t+

a3×Loani,t+a4×Zi,t+ei,t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di为外商直接投资,Portfolio为资本市场筹资,Loan为人民币贷款余额, Z为控制变量,i为各个省市,t为年份,a0为常数项,a1、a2、a3、a4为变量系数,e为随机误差。控制变量涉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即平均受教育程度总和,制度因素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和地方进出口总额。

(二)实证分析

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本文分别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东部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主要有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通过Hausman检验并考虑回归的显著性进行模型设定。同时,对于面板数据往往存在着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故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全国角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余额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而资本市场筹资却阻碍经济发展。第(2)列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第(3)、(4)列表明,人力资本、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对资本要素的影响不大。第(5)列表明,随着地方开放度的加入,其与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改变了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市场筹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正向作用变为负向作用。对比全国与各地区的回归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内总体来说呈现出阻碍经济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在东部阻碍经济发展,在中部和西部却促进经济发展,而资本市场筹资出现类似的趋势,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全国和东部呈现负向关系,在西部却呈现正向关系。人民币贷款余额对经济影响始终为正,但从西往东的影响系数逐渐变小。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和东部依然促进着经济发展,但在中部却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除西部,人力资本阻碍经济发展。总之,从全国总体上来说经济发展已不能过度依赖财政支出,但在中部财政支出依然促进经济发展。除中部,地方开放度促进经济发展,东西部拥有政策优势,而中部的进出口制度相对不健全,从而阻碍中部的经济发展。

资本流动性及传导机制分析

(一)资本流动性

本文分别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主要资本要素的流动性(见表2),模型设定:

Invi,t=b0+b1×Ci,t+ui,t

其中Inv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C为各资本要素,i为各个省市,t为年份,b0为常数项,b1为变量系数,u为随机误差项。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东部的流动性最强,而西部的流动性较弱,中部的流动性是最弱的。流动性越强的地方,资本利用率越高,其资本市场结构越完善。东部资本要素市场结构比较完善,资本利用率更高,经济发展也更快;西部则依托西部大开发政策得到了飞速发展,对资金的利用率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但中部却没受到多大关注,其资金利用率相对较低。

(二)传导机制影响分析

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经济。上文已经分析不同资本要素流动性,这里将表1与表2的回归结果结合,通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传递效应,不同资本要素将继续影响经济发展,其导致的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也有所不同(见表3)。

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总效应相对于直接效应有很明显的改变。除中部外,不同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作用。在东部,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有所降低,其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依托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中部却表现出负效应,这说明中部对资金利用率极低,没充分利用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与资本要素流动性分析的结果一致。西部则依赖资本要素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以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要素流动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资本流动性的角度,还是从资本要素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我国的政策导向性较强。在东部,继续完善资本市场,降低对资本要素的依赖性,尤其是对外来资本的依赖,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依托科技创新以促进经济发展;在西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借助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筹资和人民币贷款余额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与东部的产业承接;在中部,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资本流动性较低,资本要素阻碍经济发展,故应推行“中部崛起”政策,以政策为动力,完善资本市场,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7)

2.门洪亮,李舒.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2)

3.ESLAMLOUEYAN K,JARFARI M. Capital Mobility, Openness, and Saving-Investment Relationship in Asia[J]. Economic Modelling,2010,27(5)

4.AIZENMAN J,SUSHKO V. Capital Flow Types, External Financing Needs, and Industrial Growth: 99 countries, 1991-2007[C].NBER Working Paper,2011

5.SULAO, Willett. The Reversi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pital Flows to Emerging Markets[J]. 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09,10(4)

作者简介

肖智(1961-),男,重庆人,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预测与决策方法。

第6篇

关键词: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衍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2

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主要的着眼点在“独特”二字上,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作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天然禀赋,是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基本上是统一的,而在区域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开始发生分离,进而使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发生分离。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现代化变迁,愈来愈深刻地受到普遍意义上的企业架构及产品同质性的约束。然而基于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产品竞争恰恰是民族经济所欠缺甚至在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周期内无法形成的,一般企业发展理论所强调的经营要素伴随经济差异化发展趋势在民族地区而言是无法形成对其他产业的示范效应的。在上述关于企业发展诸要素中,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却是无法被同质化的唯一要素,经济发展的民族特色不仅不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走向衰亡,而且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得到复兴与发展。另一方面,越是有独特经营要素的民族经济,越能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越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民族经济独特的经营要素不仅过去,而且现在仍是广大民族地区最为普遍的生产经营与消费组织形式的基础。

一、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特征

民族经济发展的独特经营要素必须具有时代性、继承性、针对性以及后天可生性。以此来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经济、特色文化和特色风俗。

1.时代性。正如民族文化的时代性一样,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也受到一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体现出时代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独特经营要素取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设备的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民族地区GDP已达到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7.4倍,比1952年增长了92.5倍。随着经济结构的特色化、绿色化,少数民族特有经济由于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也由于是特定文化类型的产物,已经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或经济文化类型,向同质化方向发展,转化成同质经济。例如的布达拉宫,过去是朝拜的圣地,而如今已还是许多人向往的神圣之地,越来越的游客纷纷到那里去参观游赏。少数民族的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有时代的意义,经济发展要素也已经由原来的农副产品有所转变,独具时代特色。如,在、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已经兴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游客对每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均具有好奇感和某种程度的喜爱感。不少的少数民族正式利用这一点,在自己的家乡与旅行社合作,穿起民族服饰,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民族的特色风俗。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如今极具大众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人们也开始对外出售自己的民族服饰、配饰、食物以及传统的物品。由于国家的高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等,使很多少数民族找到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经营要素和经营方式,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开辟出更加广泛的道路。

2.继承性。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同其他各种知识形态一样,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前后相续的历史联系。千百年来,经济在变、文化在变、社会在变,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却始终如一的没有变。如藏族依旧有部分人在放牧,壮族的“三月三” 歌圩日仍然每年举行。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等。在饮食上的禁忌也传承下来,如满族和锡伯族都禁食狗肉,回族不吃猪肉,土族禁食圆蹄的牲畜等。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不断更新的,思想是不断解放的。对少数民族来说,传统的经济模式,经济方式是不足以使其经济发展的。必须将少数民族特有的东西,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包装成商品,在发扬自己民族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

3.针对性。这里所指的针对性固然是针对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是民族文化中的经济取向部分,主要研究一个民族发展经济的文化心理,通过其纵向、横向比较,得出各民族参与经济活动的心理差异。由于每个民族的特色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宗教观念不同以及经营方式不同等,从而使得经营方式的选择,经营要素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独有的经营元素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在使得民族经济效益有所增长的同时,也将民族的所以特色传递到世界各地。

4.后天可生性。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继承性并不表明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是一成不变的。事实证明,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是受生活环境与社会制度制约的,当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制度发生质的变化,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总之,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居于特殊地位,对一个民族的兴衰、素质和文明程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找到属于少数民族自己的经济方式和民族独特的经营要素,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经营意识的有力保障。

二、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衍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合理配置方式

各民族特有的非正式制度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它强烈作用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这种作用持久地沉淀于历史进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影响着各民族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要通过使用一定的发展手段,实现特定的发展目标。就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规律而言,由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人们的行为选择方式,是民族共同体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变量。这种“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行为能力、制度因素、地理环境等因互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制约人们的“选择”。因此,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传统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内在地限定了他们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发展手段的运用。即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中,什么是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恰当的发展手段,取决于那些人们自然而然遵循着的非正式制度。

(1)非正式制度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发展目标和价值趋向

非正式制度恰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观念模型和行动指南。因此,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之一就是,在一定的非正式制度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正确地确立、解读和实践。西部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边疆、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社会等的诸多原因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有很多困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所以在这样良好的正式制度的有效作用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协调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风俗习惯等,而且这些因素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会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选择,降低或节约交易成本,继而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有意识、有效地发挥非正式制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非正式制度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发展手段和路径依赖

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和手段来发展,而他们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通过其价值判断来确定的。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非正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能否控制环境并与环境实现良性互动,以使人得以持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手段时,非正式制度提供了节约成本、减少机会主义倾向的参考和借鉴。

2.合理配置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

在当前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特色经济已成为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桥梁和载体。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收入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利用现有优势要素参与分工和实现比较利益的程度。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经济,市场竞争就是特色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之所以飞速发展,其原因就是能充分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现有优势要素,寻求能够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美国硅谷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日本丰田城以汽车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意大利波伦亚以陶瓷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印度班加罗尔以软件为核心的特色经济;瑞士日内瓦以钟表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国内的包括苏州以电子信息产品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昆山以电脑资讯产品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温州以鞋、打火机为核心的特色经济等等。实践证明,哪个地区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哪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就发挥得比较成功,经济发展就快,影响力就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强。为此,我们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应该深受启发,应按照民族地区不同的要素禀赋特征进行专业化分工,立足于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地区间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

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国际分工底层的国家来说,必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这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始终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全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水平,同时,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使东部地区能以较低成本进入较高的国际分工层次,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3.建立诱致性变迁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在国家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变迁方式应该主要是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这与非正式制度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国目前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民族地区这些以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提供了极好的制度环境。但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其变迁的速度极其缓慢,这种状况显然与我们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的要求具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尊重民族地区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引导作用。政府的推动和策划为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减少变迁中制度安排设立、运行中的交易费用,提高经济运行的绩效;同时能较快的推进制度变迁,服务于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

总之,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居于特殊地位,对一个民族的兴衰、素质和文明程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体现了民族经济的经济倾向性,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找到属于少数民族自己的经济方式和民族独特的经营要素,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经营意识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建英.民族经济学与西部大开发论坛[M].民族出版社,2002.

[2]周炼石.经济全球化中的政策协调[J].上海经济研究,2000,5.

[3]杨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6,9.

第7篇

1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