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级平面设计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07 15:44:56

序论:在您撰写初级平面设计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级平面设计课程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Graphic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Guan Hongqiang

(Heilongjia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Polytechnic,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people on the plane design course teaching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target, it will have to from graphic design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s, training mode and the teaching means and so on aspects of teaching reform.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goal and teaching patterns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graphic design course teach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Keywords: Teaching mode; Graphic design;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平面设计课程主要是利用二维空间内的基本元素来创作形象(比如:利用点、线、面),并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美的效果与关系,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师,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平面设计人才,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件事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本文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在目前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培养具有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具备综合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方面要注重强调课程教育与实践教学并行走的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平面设计与职业素养、数字技术及专业技能并重的教学思想。本文以为,就平面设计教学方面,需从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认真的改革,需突出培养综合素质强、岗位技术优的学生,加强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可以采用“学一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以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导。这种教学方式尤其自身的优势,它可以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充实、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结构。学生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教育下,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上手快,经过必要的磨练,可成为广告艺术设计方面的技术人才。

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置情况应建立在对职业和行业需求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以后职业岗位方面对其能力与知识的需求来专门设置。平面式设计教学大纲应根据理论知识够用、专业知识实用的原则,依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来确定.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结构框架、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从时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突出培养学生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为了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熟练进行辅助设计,可以适当加强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三、具体改革措施探讨

(一)根据市场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在经过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后,可以对教学思路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新的教学思路,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适当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环节。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软件操作方法技巧进行完整系统的讲解,而且要结合工作实践,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实例讲解和演示,这样做可以到达使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

首先,需要对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在课程内容中,可以分析传统的教学内容,并对其加以精选,在精选过程中,应注重将其内容与软件的相关学习与设计相涵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水平和审美排版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课程安排上应适当的进行创新。可以在课程改革安排的寄出上,对课程内容做出合理的调整.可以在保留原来教学安排的撰础上,增加平面创作训练。为了引导学生提高其创意意识,具备创造性思维,可以考虑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加重图形的份量,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注重学习新奇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创新理念。

(二)对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础理论需要加强学习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中,会涉及到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开阔其视野比较重要,有必要让学生对基础的平面广告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使其能更好的了解市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我们还应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以健全的法规意识和丰富的市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是平面设计课程的基本素养。对电脑的设计应用能力是学生走向市场后必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必须使其拥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从多学科的角度看待作品的能力,引导其深入分析作品,为自己的平面设计提供经验,这也是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对包装作品的意识的提高和升级。

(三)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设计水平

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适当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把“市场调研”作为课程的一项重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了解与设计命题相关的所必须的市场信息。加强学生习作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把一些实际设计业务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从心理上改变角色.

(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与创造力激发其创作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传统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过程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对设计的方法过于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样的教师方式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新东西的感知能力,不能从设计本体出发思考问题,只是临摹和对资料的抄袭拼凑。因此,引导学生重视设计过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手法。

(五)加强校企结合

学校方面需要与企业方面紧密配合,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这样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校外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准。加强校企结合无疑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有效方式。总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要求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对平面设计专业进行改革,使之与时代的变化同步,让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远屹.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第2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09-1

对于我国的教育专业而言,艺术类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并且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也直接对艺术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但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方式和理念都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对理论和方法进行完善和健全。在教学的时候还存在过于单调的情况,由此,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而基础课程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是非常基础的学习部分,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

一、对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对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思维创造力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创造力达不到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方案往往会比较俗套乏味,所以必须对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平面设计基础课堂展开创新的主要思路

(一)确保基础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课程设置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置的合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现在而言,对其体系进行创新是符合教育和平面设计发展需要的。

在进行基础课程设置的时候,必须确保基础课程能够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富含创新理念,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创新,设计出创新意识更强、更加新颖的作品。

(二)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现在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以往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时候,很难满足这个需求。怎样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课程结构应该有开放性的特点

以往的教学存在过度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进行实践,只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动手就行了,将二者分离开来,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实际需要,且违背平面设计本质的。虽然,平面设计的实践性要高于理论,但是,若是离开了理论,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会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开放性教学,真正地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确保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的完整性,确保能够更好地将实践、理论二者结合在一起。

2、对创造性学习渠道进行拓展

现在在设计的时候,人们更加重视其中的创意,所以必须努力拓宽渠道,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调整课程的内容,在保留以往教学中创作训练部分的基础上,注意让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更好地利用其中的色彩和图形,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并且老师还要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提高创意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重视创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找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行激发,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渠道,比如说网络,除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

3、提高课程本身的整合性

在以往教学的时候,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往往很难真正形成一个体系,自身的整合性很差,现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加深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对其课程考核进行合理完善

考试对于教学而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选择考试形式的时候,目的都是更好的了解学生地真实设计水平和能力。所以必须从平面设计的 专业特点出发,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考核体系,成绩评价的时候才能更加地合理全面。老师在进行考核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标准,还应该制定多维评价体系,更加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科技和时代不断的进步,创意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平面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进行课程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进行课程创新的时候,必须保证氛围是和谐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来,老师也应该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并将自己掌握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对其思维和创新进行更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王艳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2,(10).

[2]关晓琳.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再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06).

[3]李爱红.探索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变革[J].浙江工艺美术,2008,(01).

[4]周远屹,齐春媚.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5]张艳.《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0).

第3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51-2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上的平面设计方式,提出了新的任务,促使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一方面改善艺术设计的现实性,在平面设计系统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改善,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让平面设计学生理解操作中平面制作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平面设计理论的内涵;另一方面要体现平面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强调课程的人文性质,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本文试图从基本教学平面设计现状出发,分析一些不合理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建议,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平面设计。

一、对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思索

平面设计是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看,把各种元素融入到学习领域,对结构、加工方法、视觉语言、美感有深刻体验,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表现能力、体验能力、探索能力。这种培训是基于设计基础的学习,这与实务的设计有一定差距的做法。换句话说,就是预备教育的设计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品市场和教学艺术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变化,并由手工艺传统方法向国际化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平面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情感需求,教育固有的原始设计模型正在逐步重建,这是因为平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目的,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最基础的专业课程。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国内大多数机构都有开设,包括美术基础课程(设计草图和设计颜色)和专业基础课(构成计算机软件,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基础)。

大多数高校中艺术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并不发达,不灵活,缺乏个性化教学意识。这种教学形成的状态有很多原因,包括:教学设计一直不够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学科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的课程教学和培训设置过于模糊,导致学生创造力缺乏,教师讲授基础课程以灌输和教育为主,教学过程中方法保持不变,相对缺乏启发式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这些现象的直接导致了教学和专业教学脱节,缺乏井然有序的连接,从而影响教学平面设计的质量。

二、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

平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西方相比很短,我国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自80年代的启蒙时期起至现在才近30年。早期注重平面设计教育教学的传统艺术形式,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僵化,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艺术品和装饰品的技能是教学平面设计决策背后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观念的意识形态过于市场化

近年来,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包括素描、色彩和三个构成等。当学生入学接受这样一个统一的平台,进入具体专业的研究、具体的专业方向,显然是忽视了学生在专业和探索过程中主动意识的培养。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艺术教育体系发生着巨大变化。不可否认的是,教学理念改革,实现学校教育的更大利益,培养了大批的设计人才。但随着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隐藏在其中的弊端暴露出来了,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因此,目前的设计教育已经存在急功近利、心态过于流俗的现象。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发展是过热的状态。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让学生认为实际利益的活动是有价值的。

(二)基础课程设置缺乏长远规划目标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强调必须改变过分强调结构为基础的课程、科目。在国内艺术院校中基础训练设置的基础课以美术基础培训为依据,从写实到抽象绘画变形,从二维到三维图形。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计划模式,但从教学经验角度来说,这种教学程序是平面设计专业改革初始时形成的习惯经验作用使然,不符合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平面设计课程普遍缺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组织与整合,这会使学生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阶段学习时却找不到彼此的联系,尤其是很难理解学习研究的意义。因此,合理的、长远的课程设置是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三、对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反思

(一)重新审视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目标

当教学平面设计迈向一个新时代时,需要新理论的核心加入,重新审视当前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平面设计的基础学科重新认识,对基本教学目标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教育注重个性化的培训;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基础设计教学起源于德国包豪斯教学系统的基本设计,称基本设计是由于其活动的性质,并没有直接强调使用的设计,而是从追求结构的相关元素的造型的认识功能原理的感觉,以及探索的造型材料。这些目标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教学创意设计基础,也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本的教学图形设计目标,制定以设计实践为主的具体科目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创意思维,艺术解放想象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培训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师资力量的提高会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教师管理制度下,应积极探索建立教师引导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加强教学激励机制,监督教师和激励他们的自我改进计划,通过教师的业务保障体系的完善,如确保教师创作和研究经费、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等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教师首先要以在编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进行教师外聘,可以尝试加强基础教学,加强引进跨学科教学的联系。

(三)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观念,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言,教师和学生应注意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平等、合作的关系,从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应设法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识别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落实因材施教,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的学生,通过学生的注意力和合作,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探索和共同研究,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主要总结,使学生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应当由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转变。评价过程中,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合理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会让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同时使学生有自己的客观的认识,在他们的学习收获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带动在成就感中的信心和动力的建立。

三、结束语

总之,基于平面设计课程的改革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为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促进转变专业特点的传统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的全面、系统的改革,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于宏.试论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刘一颖.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美术大观,2011,(12).

[3]王艳歌.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2,(10).

[4]周庆.形式的生成―――关于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形式课研[D].南京艺术学院,2012.

第4篇

在我国的教育各专业中,艺术设计起步最晚,发展最快。近20年里,人才市场对于设计师的需求,推动了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纷纷筹办艺术设计相关系科。但是在教育方法、教育理论等方面都有待健全、完善和提高,尤其是中国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更为明显。过于单调、以美术、装饰的技巧为教学内容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造成设计方法单调的一个重要原因。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视觉传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新理念和新思维不断渗入人们的生活,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师们应顺应时势的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要求我国的平面设计在实践探索中思考并找寻设计的未来之路。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现代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面临新挑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学科都会将其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设计专业当然也是这样。无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日后从事着怎样的设计活动,都要有设计基础这个准备,它指称专业范畴内的基础知识。这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真正涉足设计领域的起点,是将入学前的绘画基础想设计基础教育转化,是建立基本的平面设计观念的重要过程。

创新性基础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思路

1. 建立适合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是整个平面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构建一个科学、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

《设计教育大事典》对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致划分,认为其主要包括设计表达基础、设计技术基础及设计理论基础三大部分。具体而言,设计表达基础包含设计造型基础、形式构成研究、设计制图基础、效果图设计、模型设计、摄影基础、设计文案基础、电脑设计等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技术基础涵盖设计材料学、设计工艺学、设计工程基础,设计法规、标准与设计管理、应用人体工程学、产品形态学、工程预算与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论及设计社会学与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文化研究、设计史、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论、设计语义学、设计分类学、创造性思维原理、市场与营销学基础、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研究等课程与专题讲座。

2. 改革以往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应该说在包豪斯时期就已经开始提倡,这已经是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共识,但是如何去做?如何落实到基础教育中?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耐心探索的事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调整,形成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任何照搬与空谈都不解决具体的问题。

(1)建立开放型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在初步实践――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 学生从专业设计理论学习过程中, 初步了解专业;在设计实践课的教学中,通过现场教学,实例结合,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交替渗透。

就当前的设计教学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着轻视设计理论课程的现象。设计者认为,艺术设计是实践应用性学科,理论问题应由专门的艺术理论家解决,自己只要在实践中动手就行。但是,就一般概念而言,理论与实践不容分割,二者是互动的统一体。将艺术设计教学人为地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的行为本身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艺术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行为,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真实且鲜活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设计美学与技术美学是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分支系统,即便如此,它们也是建立在人类的造物基础之上的。虽然就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本质特性而言,其实践性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若离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艺术设计也不足以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可视作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就其发展本质而言,必须提升至理论层面。为了能保证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完整性,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平面设计教育中基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开放型的课程结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渗透。

(2)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在全球步入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时代,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一股强劲的创意经济浪潮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研究、学习方法的独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辈出提供了持久、全面的人才基础,在现代创意设计教育体系方面形成了成熟、严密、完整、科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

常规单一概念的理论与设计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授既难于使学生理解设计的意义,也难于抓住学习的重点和提高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此类教学方式是目前国内相关艺术设计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首先改革课程安排,对授课内容作合理的调整。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平面基础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传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宝藏,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可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加重图形的份量,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创意,开启创造性思维,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

在后知识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有更多的学习信息,进而拓宽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渠道。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利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多教材无法尽含的知识,开拓自身视野,而且可以在对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课程的整合性

创新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设置,首先应该建立在课程的整合基础之上,建立大课题、小课程的课题教学体系。课题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起来的有主题要求的教学内容团块,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特征。把原来的单一小课程概念原理性知识或知识模块整合起来,形成几大课题内容。每一个课题内容横跨多门相关性课程,比如说构成形式研究这一个课题,就可以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的构成等多门小课程。这些课题都只对原有的相对独立的小课程进行整合、挖掘后,结合其与之相联系的学科内容,进行设计。通过整合设计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生也更容易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实施课题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3.完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考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年来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圈在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范围内。近年来,各艺术院校为了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艺术设计课程考试的思考却很少,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不仅是为了检验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对设计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应具有塑造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方法科学、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设计是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部分。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成绩可以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实践课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专业理论课以理论考试为主,同时设计实践和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应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比如,一些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90%;一些理论性较强,但也应该考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课程,应当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占该科成绩的20%-30%。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成绩评定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教师对同一副习作的理解不一致,就会产生成绩上的差别,这种成绩上的差别不像标准试卷测试那样是由学生答错题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定性或定量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模式,并且有意识的关照课堂过程,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多种资料,在动态系统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 语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人的创意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是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人才的基本能力。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的要求,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而艺术人才的创新型培养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研究。

创新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教学环境、管理制度、师资配备等等都有影响作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实施离不开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教师把学生视作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的角度出发选择、设计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而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现代设计发展信息和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56-02

高校教职工申报的课程一般分为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从教学队伍上看,除了要求相关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外,这三种课程普遍都要求教师有着一定的学历、年龄结构,同时学科经验有一定的融合。合格课程主要是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对已经有多年经验的课程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初步尝试在相似学科类做一些拓展性的延伸,提出一些新的构思与命题。优质课程主要是教师在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一些新的构思与方式做新的整合,将形成的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将教学成果应用到更多的学生身上。精品课程主要是在具有优良的教学效果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给广大的同行做示范性的展示,同时精品课程一般都会上传到网络上,受益的学生群体更大。在这三种课程中,精品课程普遍都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孵化出来,优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湖南科技学院《平面设计基础》优质课程概述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是新闻传播系广告学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程。该课程2013年10月立项为湖南科技学院优质课程,目前已近进入课程验收期。该课程是在学习平面设计构成、色彩构成等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设计软件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提高鉴赏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具备标志设计等广告设计一般能力,逐步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个步骤、方法,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与设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平面设计基础》作为湖南科技学院的优质课程,它是在美术基础上的延伸,其目的是为了夯实相关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基础。《平面设计基础》一般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艺术设计系、广告系等,主要开设在美术类、新闻类的院系,同时也可以作为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二、教学队伍与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队伍有着合理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与任课老师专业与教学主要集中于艺术设计、广告创意、构图摄像,与本课程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学队伍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副教授两名、讲师两名,且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相关教学人员有有教改相关的经历,如主持校级以上课题、发表省级以上的教改论文、承担优质课程等。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主要以培养实践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制定的培养方案也主要围绕这一方面。培养方案中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集中反映了学生对平面设计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需求,明确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基础地位,强调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分为平面设计理论与平面设计实务两个方面。平面设计理论主要围绕创意来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来展开。创意来源方面主要讲述创意的原则、创意的方法。平面构成方面主要是讲述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色彩构成主要讲述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平面设计实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实操理论;2、实操技能;3、实训。实操理论主要讲述实际设计中的规范与创意调和,包括:封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方法、插画的应用及其风格、字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海报设计的种类与构成、包装的类型与设计定位等。实操技能主要围绕平面设计软件PS的讲述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进行技能教学。实训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设计相关的平面作品为主。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设施

教学方式方面,《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做一体化。注意案例教学,用鲜活的案例盘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制作思路,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在新的知识讲述时,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保证学生学习的连接,避免遗忘。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让学生领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指导。不指定教材,编选并重,以自编讲义为主。自编讲义主要是多年教学的总结。实施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进度,外院系的学生可以旁听选修相关课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项目的设计。

实训教学方面,每人一组,独立进行实验,根据课程需要每次实验安排学时。以设计性试验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使学生在制作方法以及软件实际操作性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逐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实验时间的自主性。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能够满足目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各方面需要。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相对较多的实验室可以选择如影视编导实验室、游戏设计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装备的有相关软件及教师控制系统,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演示下,一步步的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方面,学院配备的有独立的开放性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训室去设计。

四、教学改革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第6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平面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这门单独的美学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尤其在现代文化和商业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多媒体智能终端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印刷品的同时,是否该取缔传统的印刷品,追求新的的视觉感受,值得我们去思考,同时给平面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创作出新的视觉感受,靠的是粘贴复制别人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观察和积累做设计。近年来,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许多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为顺应时代需求而纷纷开设此课程。

一、平面设计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平面设计教育的生源质量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考生大部分都是速成班,基本功底薄弱,很多考生并非专业出身,缺乏基本的艺术熏陶和艺术修养,文科或工科的转行改学平面设计,更有许多专业院系也开设此课程。例如计算机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这些院系大部分都是闭门造车,学科与学科之间互不探讨、沟通和交流。艺术院校注重艺术忽视技能,工科院校则反之,注重技能轻视艺术,这就使设计无形中成为一潭死水,渐渐地干枯而失去了设计本身具有的创新意识,这种局面必然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走出校门要么只会电脑制作,要么只会做广告和传媒,把平面设计这门完整的课程给分裂了,各种学科之间缺乏统一性和必然联系,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平面设计教育上的失败。

其次是学校教学模式上未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绝大部分在教学方面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基本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创新意识薄弱。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甚少,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过于被动,学生只是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所学专业的基本课程,但这并不代表该课程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能够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设计的过程和作品普遍存在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一个平面设计命题往往都是东拼西凑,抑制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使自己的平面设计水平停滞不前。

二、平面设计教育带给我们的思考

1、改革教育模式,正确认识平面设计教学的价值,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设计重在创造、创新,所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材料都要有一个高度的创新意识,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在掌握好基础课知识的同时不断深化自己的设计理念。

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体裁要紧跟时代步伐,反应时代特色,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创意切入点。以往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都是老师讲自己的,讲完之后布置课题学生就做自己的,做完之后这门课程基本算是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对整个创作过程一知半解,片面追求制作技术和结果,对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创造力的培养渐渐趋于淡化。因此,要想使学生对每一个设计命题都能立马找准切入点,必须进行多角度的强化训练,使该设计作品力争达到新颖性、合理性、统一性三者兼顾,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对该设计有大体的感性认识,把握设计的主题,之后再做初稿,在围绕初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时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其次是让学生牢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打破以往呆板的思维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学生对新现象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

3、注重日常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不同学科之间要经常互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多方面的平面设计活动,多看一些与设计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收集并整理分析,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思维不断的处于活跃状态。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哪怕是一个失败的设计也应展现在大家面前一起分享该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思维模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进一步改善和强化自己的设计水平。

5、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倡导个人设计风格,塑造与众不同的典型的创造性思维,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力争达到独特、鲜明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6、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院校在开设设计课的同时,都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方面的艺术涵养,因为所有设计的基本功都离不开最初的绘画、色彩,点、线、面的组合等元素。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平面设计的关键就是在于创意,而如何有一个好的创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抛弃过去传统落伍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论和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平面设计紧跟时代步伐,反应时代气息,也愿平面设计教育日趋完善和成熟,使之走向健康、新颖、独特的发展之路。

三、结语

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必须对市场经济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站在这个高度上才能看到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强调平面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相结合,才能够培养面对现代各种挑战进行战略性思考和决策的平面设计人才。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平面设计的未来,唯有做好相应的教学培养工作,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小开,张福昌.捷克平面设计与布尔诺双年展[J].艺术·生活,2005年02期

[2]莫泽坚.运用摄影图片为素材,拓宽平面设计新领域[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3]毓鑫,贾宪华.平面设计形态的品位与个性[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平面设计;教改

平面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近十年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设计公司更是成千上万地发展起来,由此引发的对平面设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相继开设平面设计类课程。

1 开设平面设计类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非相关专业随意开设。在有些高职院校,未经过市场调研在非相关专业随意开设平面设计类课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为凑足周课时数、理论性课程太多、学生提出要上这类课等,笔者曾见过应用外语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平面设计课程,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加上没上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显然学习效果不佳。(2)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有些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有时招生过多,同时开课时需要大量这类教师,有经验的任课教师一时难找到这么多,就临时赶鸭子上架,找一些计算机类或美术类毕业的教师上课,这些教师对这些设计软件本身就没接触过,边学边教,上课照本宣科,对照书上案例一步步操作,甚至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的提问有些无法作答,随便敷衍了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3)课程教材选择不当。在有些高职院校,教材的选用存在几种情况,一是有些专业被指定一定要用某公司出版的标准培训教材,这类教材可以说是一本典型的软件说明书,案例很少;二是受到某出版社高回扣的诱惑选用的教材;三是教师随意选择针对性不强的教材,选择教材之前我们应该明白该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有意识地选用该方向的教材。(4)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专业调研不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加上选用教材不当,随意安排教师,导致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完一个学期后,只会简单的操作,只会做教材上的几个简单案例。(5)硬件条件跟不上。理想的平面设计类课程的上课应该是全机房上课,老师讲授完一段就马上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而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是做不到的,他们还把这类课程分为理论课和上机课,条件较差的学校理论课全在黑板上讲授的,老师讲满两堂课,学生没机会动手操作,时隔几天上机课时又全忘,还得重头讲一次。

2 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

同样是开设平面设计类课程,在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还是有区别,这主要还是我们所面对学生群体的不同,我们只有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正因为有这些特点,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上了高职,他们继续将这种习惯带上来,上高职学生的课,老师一般都要善于管理课堂,要经常去纠正某些同学的讲话、做小动作和睡觉,而且还不能讲得太严厉。对于经常缺课的同学还得多过问,多关心,否则到课率会越来越低。(2)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他们经历高考失败后显得很迷茫,对新事物更是缺乏兴趣,勉强被老师赶着往前学,当遇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显得没信心,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放弃,如果班上这类同学多了,老师有时是顾及不到的。(3)动力能力强,思维活跃。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但只要遇到需要动手制作的,对能立竿见影的制作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联系实际的案例更能吸引学生。

3 高职平面设计类课程教改建议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他们动手能力、技能的培养,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笔者近十年的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教改建议:

(1)上好前导基础课程。开设平面设计类课程之前的学期应先开设如美学、素描和色彩等知识的相关课程,为平面设计课程打好基础,不学这些课程以后将造成美感和灵感的缺失。(2)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比如:广告专业要注重平面广告设计方面的教学,室内设计专业要注重平面设计软件在室内设计方面的教学,电子商务专业要注重平面设计软件在网站设计、网店美工方面的教学。(3)教材的选择。虽然我们鼓励选择与专业相关、以后就业相关的教材,但教材选择完后不是一劳永逸的,全部按照教材讲授,而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补充,不断更新,不断完善。(4)安排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主要教学任务。高职老师上课要持之以恒地做到在上课内容方面吸引学生,善于管理好课堂。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是有实践经验还是不够的,还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学生都学有所长。(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理想的平面设计类课程应全在机房上课,使用教师机上的广播系统进行现场教学,便于学生在自己显示器上看到教师操作,教师在自己的显示器上控制、查看任何一位学生的操作,可以实现双向传递文件。(6)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要尽量关注到每位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您的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学生的悟性都不同,我们不求齐头并进,考核标准也可不同,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到后续课程。(7)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8)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我院为例,在独立实践周、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这三个环节开展校企合作,在前两年的独立实践周中,让学生先认识企业的工作岗位,了解上岗所需要的技能,从而确定学习目标,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训,一部分学生进入学院的实训中心,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做一些模拟项目和真实项目,另一部分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训,他们在部门主管的带领下由简到繁,一步步完成真实项目,离企业的要求越来越近,在这个环节从系部到主管实训的教务处都要进行定期巡查,实地了解实训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先前在企业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转正,真正做到在企业真实岗位上工作。

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教学实践的前提是必须对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有认识,站在这个高度才能充分认识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核心应落实于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思考力和决策力的平面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