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幼儿竞技体育范文

时间:2023-10-07 08:55:39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竞技体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幼儿竞技体育

第1篇

关键词: 幼儿 竞技体育素质 培养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少优秀运动员通过艰苦训练,不仅为自己的团队、省份,甚至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且为自己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有鉴于此,很多父母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在竞技体育领域有所发展。而他们本身通常缺乏对幼儿生理特点方面的了解,或者对竞技体育缺乏了解,或者两者都不了解,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进行专业的竞技体育方面的训练越早越好。再加上部分教练人员“揠苗助长”的功利做法,最后往往不仅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损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身体发展的奠基阶段,这时候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身体基础,无论他将来是否从事竞技体育事业都将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资本。因此,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教工作者都要对幼儿本身和竞技体育两者的整体特点与个体特异性进行认真、详实、科学的研究,再决定是否可行。即使可行,也要设计出可行的训练计划,然后才能付诸实施。

幼儿是否能够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制定出适合的训练计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幼儿时期的运动系统特点

幼儿出生后的前7年,即幼儿时期,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十分旺盛,且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1.骨骼。幼儿的软骨组织比成人要丰富,如幼儿手腕骨基本是由软骨组成。成人的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比例为3:7,而幼儿的骨骨各中则有机物和无机盐各占一半;成人的脊柱从侧面看成S形的弯曲,但新生儿出生时脊柱是笔直的,以后陆续出现颈部弯曲、胸部弯曲和腰部弯曲。颈部弯曲和胸部弯曲要到7岁以后才被韧带固定基本定型,腰部弯曲要在13岁左右才能固定;幼儿骨盆结构也与成人的不同,要到25岁左右髂骨、坐骨、耻骨才经骨化成为一整块髋骨。由于这些生理特性,幼儿的骨骼又软又韧,不够坚固,因此,在不利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不符合幼儿机能条件和年龄条件的身体训练)容易弯曲,造成畸形。

2.关节。关节分为动关节和不动关节两种。一般所说的关节多指动关节。幼儿关节特点是臼窝浅,附近韧带较薄而松弛,易脱臼。如用力牵拉幼儿手臂极易造成脱臼。人的脚部关节多,靠韧带和肌肉紧紧连接在一起。幼儿如负重站或者蹲太久,可致使其负重过度,从而足弓拱形减弱,形成扁平足,影响正常活动。

3.肌肉。幼儿肌肉与成人不同。幼儿肌肉嫩,比较柔软,蛋白质和无机盐少,水分多,收缩力差,动作力量和耐力不足,因而容易疲劳。

二、竞技体育和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而学前儿童体育是为了培养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有主动精神的儿童,使他们能够独立适应环境,善于同自己的伙伴和睦相处,适应学校的学习,能够在将来积极进行创造性活动。这两者的差异性不言而喻。前者是挑战人类极限,竞争十分激烈,往往以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后者则正好相反,体育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服务,是一种培养幼儿健康体魄和心灵的手段。如果过于强调竞技体育的结果,则可能损害幼儿的身心,阻碍其将来的发展。

三、幼儿的个体特征

遗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幼儿的个体特征,因为幼儿时期的后天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个体特征还不是很明显。

出生时的某些特定遗传特征,比如身高、体重、爆发力等,这些是以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基础。虽然这不一定起关键作用,但是很多优秀运动员的家族遗传特征还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研究的。比如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身高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身高1.88米,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上一代的篮球技术或者对爱好篮球的敏感度是否可以遗传至下一代我们还没有研究证实,但是姚明的身高是遗传性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

个体特征还包括幼儿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运动系统的灵敏性、对竞技体育的爱好等诸多指标。

考虑让幼儿进行专业训练,研究幼儿的个体特征非常重要,一味以家长或者教练的意志为准,不考虑幼儿个体特征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

四、幼儿的未来发展

即使一些幼儿运动天赋非常优秀,也不要轻易将其定型为某个方向,因为幼儿竞技体育的训练应该是一项对身体素质的比较宽泛的训练,应该充分发掘幼儿的多种运动天赋。如伊辛巴耶娃,如果教练非要将其定型为一位体操运动员,体操界未必有1米74的她的一席之地,而我们可能迄今为止也看不到一位能跃过5米05的撑杆跳女王。

幼儿能否进行专业训练,或者为之制定训练计划,要综合考虑以上四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地加以审核,制定出的训练计划还要随时检验,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前苏]A.B克涅曼Д.B胡赫拉耶娃著.徐志文等译.学前儿童体育的理论和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2篇

【关键词】情景导向;幼儿体育游戏;实践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起点,20lO年11月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正是我学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良好契机。把握好时机必将促进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及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是进入更高级教育的准备和奠基阶段。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其个人成长、学习、成才是最基础的。目前幼儿园主要职能还倾向于保育方面,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特别是体育发展方面,开发适宜于幼儿的体育游戏介入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课程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展。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并且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越高,代表儿童大脑的神经发展越成熟,且认知功能中的分辨功能指标也就越高。运动还能很好地促进儿童与人交往,健康心态与规范约束力等诸多功能。

著名幼儿教育学家意大利人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3-6岁幼儿对运动、感官、语言、数字、艺术、情操等有不同的敏感期。在此阶段中3岁以具有意识,会试着参与日常生活体验,并能与其它幼儿开展深入交流,在此阶段通过体育游戏能促进其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并能培养其与人融洽相处的良好习惯。4岁幼儿不仅好动、积极,在精神面发展上也特别丰富。在此阶段适当的体育游戏及锻炼能激发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大脑及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5岁幼儿已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活动参生更浓厚的兴趣,在此阶段通过体育游戏及锻炼能建立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团队意识。总体说适时地发展相应身体机能及技能可以很好地促使其大脑及神经全方面发育;适宜的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如:由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迁移到今后学习生活工作规则的理解遵守,坚持完成任务负责人的心态;高自我效能感及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都能很好通过体育游戏渗透到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前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游戏作为运动之初的形态演化成为当今各个项目的体育活动和竞技项目,作为形式最简单、内涵丰富、趣味性最强的体育游戏在教学和锻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为学者对此也做了相当丰富的研究。

然而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众多的体育工作者虽就体育游戏诸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及大学。从学前教育幼儿体育游戏的研究非常少;且对于幼儿师范专业学生(未来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学习及开发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了解体育游戏的基本概念及意义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开发相应的幼儿体育游戏对于学生今后工作就业及幼儿园教学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从游戏的基本分类出发在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发展的特点以情境为导向,从幼儿的心理结构和想象认知出发设计出几类游戏,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力求不断完善此类游戏。

从发展内容发面来看:应从健康方面人手着重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心理素质方面如吃苦耐劳、乐观积极等品质;从社会适应方面促进幼儿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及于同伴和谐相处的素质。从形式及开展方式上看应根据幼儿认知特点结合相应的情境,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及流传性。利用幼儿日常喜闻乐见的生活用品制作相应的道具开展游戏能增加幼儿对游戏的亲近感,促进参与与投入程度。

1发展身体素质类游戏

在比赛在施加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定负荷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竞赛,设计多种可变换的情境,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游戏1小小救生员:作用:增强幼儿上下肢力量、握力等。器材:粗绳索两条,轮胎两个或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两份,绳索连接轮胎或物品(代表落水人员)。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每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小队,相对而战,中间间隔五到十米,听到教师口令后,两边队员分别拉动河中的落水人员,看谁先把落水人就上岸。

游戏2熊大熊二灌溉森林:作用:增强幼儿上下肢力量,提高幼儿奔跑移动速度与行进间协调能力。器材:木棍两根,水桶四个,两大两小。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每队两人为一个组合,代表熊大和熊二。在教师口令后,两队小朋友分别用木棍抬水跑到十米或二十米外的森林将水倒入水桶灌溉树木。看谁快并且水灌的多。

游戏3奥特曼光波打怪兽:作用:增强幼儿投掷力量,增强身体协调发力能力及身体空间准确位置感知能力。器材:垒球若干,细绳栓上大小各异的自制的纸质怪兽悬挂于十米以外的高处。方法:小朋友站在安全线后用垒球击打怪兽,可多人同时开始,看谁打得准。

游戏4小松鼠回家:作用:锻炼下肢跳跃能力,提高耐力素质,提高协调性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器材泡沫垫若干或粉笔画出九宫格,每格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听教师口令出发,按顺序跳过九宫格,跑过连接在后面的一段距离,到达终点,看谁完成的快。

2发展心理素质能力

(1)照镜子:作用:发展幼儿想象力及创造能力,提高幼儿专注力及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培养幼儿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品质。方法:两名小朋友面对面,一人随意作出一个动作,充当镜子的一方摆出相应的动作,看谁坚持得久,老师控制时间,到时间后交换角色扮演。

(2)穿越鳄鱼坛:作用:发展心理品质,培养幼儿不言放弃,努力向前的心理品质。器材:单杠或肋木。方法:小朋友排成一队,两手拉住肋木通过摆荡的方式换手交替向前前行,依次通过整条单杠或肋木。完全通过为最终胜利。

3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1)疯狂毛毛虫:作用:发展幼儿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发展。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多名小朋友协同进行,每位小朋友都以跪膝爬得方式前后相互连接,协同向前,在老师的口令后先到终点的为胜。

(2)螃蟹横行天下:作用:发展幼儿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每队每次分派三到五人出列用橡胶带左右相邻两人的脚踝固定,教师发令后从起点协同跑到终点,人数若较多则可进行接力赛。

(3)龟兔赛跑:作用: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方法:将小朋友分为两队,将两队均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起点和终点,用接力赛方式进行比赛,起点处出发时一队扮演乌龟,采取爬行的方式,另一队扮演兔子,采用蹲跳的方式。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比赛开始,所有队员接力完成视为获胜。

在以上游戏的构思设计中教师的指导下学前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感悟后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相关规律及体育游戏设计要求及不同的功能价值创设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规则的丰富多彩的游戏,这对于幼儿师范专业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开拓了一种新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的科研精神。游戏的情境引入主要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事物或动画人物或故事情节为背景,具体的情境或游戏人物(动物)可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理解能力、地域差异、时令性进行调整或设定,对身心健康的锻炼效果这一宗旨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通过实践运用及分析,笔者及其学生设计的以上情境为导向的幼儿体育游戏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效果及锻炼效应。广对于完善和丰富幼儿园教学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加强了“教”“学”两个环节的联系,实现了较好的“对接”;是“教学相长”很好的体现。对于我校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以情境为导向的幼儿体育游戏的创设过程中还应考虑以下问题:

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针对发展幼儿的某项基本素质,如对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团队精神,重过程,轻结果;重在丰富游戏内涵对幼儿的影响而非就规则做游戏本身。

体育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科学性。游戏的组织关系到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好的组织应有序而安全。

第3篇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实施途径之一,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主题环境乍看之下很漂亮,但孩子们对它却无动于衷、爱不起来。笔者基于现阶段主题环境的创设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

(一)片面:创设主体=教师

当前幼儿园主体环境创设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对环境进行总体设计,而幼儿参与的部分基本为作品展示,这使得主题环境中幼儿整体的参与度很低。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主题环境创设到底该以谁为主体。

(二)狭隘:主题环境=主题墙环境

何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幼儿园主题环境是与主题活动密切相关的,是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创设。但很多时候,教师会这样狭隘地认为:主题环境=主题墙环境,把主题环境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主题墙的创设。

(三)简单:创设过程=结果式呈现

很多时候的做法是教师将整个主题的内容在同一时间一气呵成地呈现在主题墙上,即结果式呈现,这样的创设方法简单快速,但却不是根据主题的进程逐步跟进与丰满。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应在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重新审视基于儿童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将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主题环境真正能记录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成为幼儿表达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策略

(一)基于儿童视角

主题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幼儿学习,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因此在创设主题环境时要时时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

1.降高度。

在主题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幼儿的视线与线的差距,将主题环境降到和幼儿视线相平的位置,做到尽量往下移,以此来拉近主题环境与幼儿的空间距离,让幼儿既能看到,又能触摸到。

如在中班“蚂蚁和西瓜”主题中,围绕“探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和“了解西瓜的秘密及西瓜制品”两条主线,除了在主题墙上展现主题进程外,在自然角中投放了蚂蚁宫殿,供幼儿在日常观察蚂蚁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在美工区中投放“邀你来蚂蚁王国”,供幼儿通过绘画等方法表现蚂蚁的基本特征;通过大型建构表现蚂蚁王国等,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

2.展想法。

教师在主题环境创设时应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具体的做法有:在创设过程中,思考哪些是幼儿可以自然参与的、与幼儿的活动完整结合的,尽量让幼儿卷入这个过程中;在思考环境创设好之后,能够为幼儿提供哪些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置身其中并乐此不疲。这需要积极地预期和分析幼儿在环境中的活动可能性,并且保留出一定的幼儿生成活动的空间。

如在大班主题“白雪公主”开展过程中,幼儿对“暗杀白雪公主的猎人回去会不会被王后害死”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认为会死,因为王后肯定很生气;有的则认为不会死,猎人这么善良,小动物们也会来帮助他等等。教师在辩论后让幼儿将自己的观点绘画记录下来,并辅以图文的形式,在公共区域进行展示。

3.现个性。

主题中的所有活动都可以成为主题环境展示的内容,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幼儿的活动和主题环境形成互动式的“对话。”

如在中班主题“蚂蚁和西瓜”中,幼儿在捉蚂蚁、玩转蚂蚁王国、建构蚂蚁王国、蚂蚁和西瓜的活动中都有不同的个性体现。主题环境中,有的幼儿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建构蚂蚁王国的工程规划图,有的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捉蚂蚁的过程与趣事,有的展示了自己对蚂蚁生活习性的调查表等。伴随着主题环境内容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在不断扩展与延伸。

(二)全方位丰富

1.主题环境研讨走在“前”。

每个主题开展前,教研组内通过主题讨论会的形式,研讨主题开展的脉络和主题环境创设的思路。以大班主题“我是中国娃”为例:

首先,要考虑主题的整体环境设计思路。从整体环境的考虑要体现中国元素,如运用中国国旗、中国古建筑、青花瓷等特色元素为主基调。

其次,要考虑主题的开展脉络、分主题环境创设的步骤等。从幼儿关注的时事大阅兵切入,以“了不起的中国人――娃娃游中国――少数民族――天下娃娃是一家”为主题脉络来开展。

最后要考虑幼儿参与的部分。如幼儿参与讨论的环境创设内容、主题活动中记录幼儿活动的方法(照片、图片、调查表、绘画等)、家长配合收集的主题材料、幼儿主题作品的使用、教师对幼儿作品的再加工与提升。

2.主题内容覆盖重在“全”。

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只体现在主题墙上,它还应覆盖到孩子能接触到的每一个角落。以主题“我是中国娃”为例:

走廊过道布置成娃娃游中国的古道长廊,内容包括中国丰富的物产、名山大川、各个民族特色的服装、饰品、祖国各地的美食、孩子们游玩祖国各地的照片等。古道长廊的创设,不但扩展了幼儿对祖国的认识,还能与长廊产生互动,分享交流自己在祖国各地游玩时留下的足迹和获得的知识。

教室里随处可见幼儿的多元作品展示,有的是“大阅兵”后幼儿制作的飞机、大炮等模型,有的是幼儿建构的天安门建筑等。

创造性游戏时将小舞台创设成蒙古草原,孩子们围坐在蒙古包里,穿着蒙古人的服饰表演节目等,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

3.主题环境创设兼顾“美”。

只有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并存的主题环境才能达到意义的最大化。那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如何具体的进行设计实施,以达到美的效果呢?

(1)整体风格来统一。

在环境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整体的风格,可根据教室主色调来设计相应的风格,如绿色可设计成田园风、波点风、小清新风、森林风等,并根据主风格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创设。切不可选择与主风格相反的材料,如整体风格是小清新风,但是在创设时较多地运用了大麻绳等较粗犷的材料,创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板报式处理来布局。

板报式处理即将主题墙划分为若干块的小板报,一块一内容。在板块式处理时应注意:区块的面积划分尽量大,尽可能多地腾出空间用于展示幼儿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以小班主题“小兔乖乖”为例,将主题墙划分为三大板块,确保每个版块的空间能尽情展示幼儿的留痕,同时也注重装饰性,使主题墙尽显雅致。

(3)“631”法则来配色

“631”法则是一种搭配准则,即一种搭配方案可以由主色60%,次色30%,点缀色10%的比例组成。如环境的主色调是蓝色,那么布置时所选用的材料60%应该是蓝色,辅以30%中间色穿插其中,另选取10%的亮色进行点缀提亮,关键是主色和环境创设融为一体,营造雅致、温馨的环境。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白色、咖啡色、黑色等是百搭色,这些颜色可以多用、常用;另外纸张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同样是蓝色,鲜艳的蓝色尽量少用,而应该选用带有珠光的、暗雅些的蓝,如此相结合,环境的雅致度将大大提升。

(4)同种元素求多元

每个班级在环境创设时都有各班独特的风格,如蓝色主调可以布置成海洋风,在海洋风这一元素下,材质与表现方式应多元。

材质多元。

同种色调运用的材质应多元,如蓝色,可以用纸、布、藤类等进行装饰,纸可以是硬卡纸、软包花纸、皱纸、餐巾纸、光滑的纸、粗糙的纸,颜色深浅不一,花色大小不一,布也是一样。

方法多元。

在运用材料装饰时,制作方法也应多元。如制作星星,可以有镂空,可以有叠加,镂空叠加相结合等等。

(三)动态呈现

主题环境的创设应根据主题进程,遵循过程性原则,动态呈现。

1.留白。

环境并非是创设得越满越好,在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要给幼儿“留白”。“留白”的作用是有效触发幼儿与空置环境互动的愿望,使得他们更有效地利用环境。在“留白”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宜的度,因为孩子的学习留痕只占空间的一部分,如果全留给孩子就形成空间的浪费。因此,我们可以先将主题环境中一部分的内容进行预设,再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允许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利用和补充环境,在“留白”的环境中大胆“补白”。

2.留痕。

现在学习留痕形式大多是两类:一是教师为主体的留痕,如照片形式;二是幼儿为主体的留痕,如调查表、记录单等形式,更有价值的是后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以幼儿为主体的留痕,在留白处尽量多展示后者的留痕。

如大班主题“管子”中幼儿将玩管子后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再由教师帮助文字注释,这类留痕则是以幼儿为主体的留痕。

3.解读。

在主题环境创设前很多内容的预设就没有幼儿为主体的留痕,所以以教师为主体的照片留痕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使这些照片留痕更具价值,更明确反映幼儿的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后期的解读。

解读应基于幼儿的活动情况和想法。如在大班主题“我是中国娃”中,幼儿对大阅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提供了阅兵式的图片,幼儿便激烈地讨论起来,如:“我最喜欢女兵,因为我也是女孩子!”“你看,飞机上的是五星红旗!”此时教师在旁边及时用笔记录下孩子的语言,并张贴在照片边上,这种基于幼儿的想法、兴趣点的解读才是最有价值的。

4.跟进。

主题环境的创设应勤跟进,因为主题环境主要展现了幼儿正在经历的主题学习内容,也客观反映出他们独特的主题学习发展脉络。

第4篇

关键词:幼儿体育;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60-01

一、当前幼儿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幼儿教育,2001年颁布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健康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幼儿体育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得以提升。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幼儿体育对提高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教学管理日臻完善,就总体发展现状来看,幼儿体育教育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尽管幼儿体育教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家长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偏离教育属性

体育游戏是当前主导幼儿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并广泛运用于幼儿体育教学,它所包含的趣味性深受幼儿喜爱。体育游戏将体育与游戏结合,将单调的体育运动以游戏的方式展现,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幼儿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游戏只是具有娱乐功能的一般性游戏,即游戏内容没有融合体育的成份,体育游戏所特有的健身价值没有体现,偏离了教育属性。

(二)幼儿主动探求能力培养不够

培养活动兴趣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没能真正做到,大部分教师是在规定的体育活动场景中安排幼儿的角色或位置。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幼儿体育教学中,一是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忽视了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表面上课堂气氛活泼生动,事实上幼儿的身体素质却未得到发展,脱离了幼儿体育所应发挥的作用。体操类教学内容仍占很大比例,球类教材的开发较少,同时,走、跑、跳、投等基本的运动能力的发展方法也很单一,不够丰富。

(四)专业的幼儿体育师资匮乏

以往幼儿园对教师在技能上要求多才多艺,在人格上强调亲和力、耐心等品质要求,对体育方面的有关知识基本不做要求。实际上,幼儿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必需的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深入了解有关体育知识及幼儿体育教学应遵循的特殊规律,现阶段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完善,造成了幼儿体育教学不能与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相适应。

二、提升当前幼儿体育教育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锻炼促进智力发展的体育教育观

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中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偏颇,致使出现了重智轻体的现象,使得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缓慢。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很强的启智作用,是既经济又实惠的有效启智途径。因此,全社会都应认识到强身健体促进智力发展,只有正确的体育教育观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体育教育发展,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充分挖掘各运动项目的潜力,例如可以将普通篮球、排球改造成为适合幼儿使用的小球;提供场地和器材让幼儿主动设计运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创造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者运动项目,同时间接表达了幼儿的内心世界,健身益智两不误。

(三)强化幼儿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开展的成攻与否,教师是关键。只有好的师资,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按照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推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幼儿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体育应知应会的进修教核制度;要引导幼儿教师培养体育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要开展体育教育教研活动,以听课等方式促进幼儿体育教师加强经验交流,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四)全方位提升幼儿体育教学效果

纵向上,要把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与家庭体育相结合;横向上,幼儿体育又与卫生保健、合

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相结合。从内部看,要合理安排晨练、体育课、户外活动;从外部看,全社会要形成重视幼儿体育教育的良好氛围。只有全方位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体育教育,提升教学效果。

第5篇

一、活动设计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的活动往往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活动目标偏离,活动内容基本都是教师的灌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让我们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活动设计前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1.关注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原有经验,让幼儿“够得着”。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的一名老师在送教下乡活动的试教过程中,选择了大班打击乐《狮王进行曲》,每次试教屡屡碰壁,都觉得进行不下去。原来此活动就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远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送教的地点是乡下,乡下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情况是一样的,可能在音乐感知上会更逊一筹。所以后来,我们就改上了一个小班的打击乐《快乐早餐》。乐器只选用了铃鼓,课前让孩子们充分地玩铃鼓,降低孩子们在活动中对铃鼓的新鲜度。学习的节奏也是生活中经常能听见的节奏|X X|、|X X X |、|X ―|,符合小班孩子的实际发展程度。活动结束,反响非常好。此活动后,我园以年龄段为单位,重新编排幼儿音乐教学的进度表,把一些打击乐、音乐游戏、集体舞教学纳入其中。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全面。

2.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感知,让幼儿“摸得着”。在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对教学内容积累一定的感知经验,对活动的开展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幼儿有了感知经验,才不会对教师的提问“冷眼对白”,幼幼间也才可能有交流、分享。同时,因为幼儿有感知经验,教师才能达到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提升的目的。

二、活动过程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幼儿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对幼儿原有经验的激活、分享、拓展、提升的过程。

1.让原有经验活起来。在数学活动《做客》中,教师出示了一张小区地图,询问幼儿是否能看懂,孩子们都摇摇头。教师再提问幼儿:“这是一张小区的地图,小区里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去你家该怎么来找?”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区里有很多幢房子,房子上有数字;有的说我家住在701室;有的说我家住在10幢;这里应该是小区的房子,这幢房子应该有两个单元等,孩子的原有经验已被充分激活,教师将幼儿生活中看到的小区引到画图上,让幼儿寻找对应的、相似的画面,这个过程就是教师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孩子“架桥梁”,为后面的学看小区地图作了很好的铺垫。

2.提升原有经验。有价值的集体活动,教师需要提升幼儿的现有经验,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体育活动《送眼泪》中,教师给每位幼儿一块海绵,让孩子们尝试送水,并记住自己运了几趟才把盆子装满。有个孩子运了7趟,有个孩子运了5趟。为什么第二个孩子只运5趟就装满了?教师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怎么用海绵运水的。有的孩子说将海绵往水里一扔就拿起来跑,有的孩子说是将海绵全部吸满水再拿起来跑;有的孩子说跑时拎着海绵,有的孩子说用手捧着海绵,让海绵的水尽可能地不漏掉。教师让孩子们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好?孩子们很快就说出是第二种好。教师及时进行小结正确的运水方法:将海绵充分浸入水中,吸饱水,跑的时候用双手托住海绵,尽量不让水滴下来。本来这些运水的方法是幼儿已有的,但是比较零散、随意,通过教师的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第6篇

一、根据主题需要,设计区域类型

我园一直以来都使用着主题课程,在主题课程中,一般都采用集体式教学模式来跟进主题。而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关注主题目标下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更能促使幼儿自主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区域活动内容,包括区域活动的数量、种类、形式等,并预先设定好区域活动目标。随着各种主题不断开展,区域活动的种类和形式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其中大多数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还有的是通过幼儿的独立创造,新建构的。这些区域的产生,与主题相辅相成,促进了主题活动的更好开展,幼儿也通过区域活动更好地认识了主题的内容。例如中班《小小班表演家》这一主题为例,我设计的是欢歌KTV、贝贝舞蹈室、靓靓造型屋、表演梦工场、梦想T台秀五个区域。对于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引导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探索,相信在反复观摩、反思、改进的有效途径中,会不断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重视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多样性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活动主题的实现,材料的有效性、多样性、完整性和趣味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如进行“家乡的竹子”主题活动时,根据这一主题可设一个“竹艺轩”,在这个区域里,老师提供各种形状的竹子,形成了一个由材料库、生产部、装饰部、包装部、销售部及展示厅等所组成的区域。在这一大的区域里,区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而有效。孩子随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区域,有的孩子在生产部制作工艺品,有的孩子对做好的工艺品进行涂色装饰,有的孩子进行外包装工作,还有的孩子对成品进行销售……我们把幼儿的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相互联系,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效的、富有趣味性的区域活动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主题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区域活动的充分利用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和扩展

往往在集体活动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很多小朋友对于主题内容的探索与操作总是意犹未尽,还有很大的尝试兴趣与需要,如果区域设置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正好可以满足幼儿,使主题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也使区域创设有了更深的意义。如主题活动“打电话”中,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了《小花猫打电话》的故事,并讨论了打电话时需要注意的礼貌用语,还有玩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由于集体活动的时间有限,小朋友们总是表现出意犹未尽,如果老师把这一活动内容延伸到区域中,请小朋友继续探索怎样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且互相交流讨论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小朋友在区域活动时可自由畅想、体验主题活动内容,感受学习带来的充与快乐。

四、捕捉幼儿问题生成主题

在区域活动里,孩子是动态、灵活可变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等进行活动,经常在老师预设的活动内生成新的探究内容,这也是极其考验教师的敏锐性和观察性的,需要教师的发现并支持。例:在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中绘画“我爱我家”,幼儿只从自家房子或家具摆设上来表现主题,没有把爱的情感表现出来,即未达到主题活动目标,于是我们继续引导幼儿去看,去感受,并在区域中新增了“亲爱的妈妈”“相亲相爱”等,让孩子在不同的区域中发现、感受父母的爱、家的温馨等问题呈现。我们的活动设计吸引了许多家长的参与,积极配合我们收集主题所需要的材料,根据活动需要家长们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能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孩子的语言,记录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在游戏中感受快乐!所有的活动都是紧密围绕主题目标中预设和生成相结合而创设了区域活动。

五、重视经验的分享与活动的评估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外环境设计;幼儿行为;温州市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大量的人口涌入城镇,由此带来日益增多的双职工家庭决定了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进入罗浮幼儿园,并在罗浮幼儿园度过一天中较长的时间。不仅如此,孩子入托的年龄的减小带来了需求的多样化。而相应我国幼儿园的发展相对滞后,数量、设计远远跟不上需求。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希望能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让罗浮幼儿园做到真正“为幼儿服务”。回顾罗浮幼儿园案例的设计历史,理论及案例,分析罗浮幼儿园的行为特征,并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再针对中国幼儿的现状,提出一点思考以期创造出更加舒适绿色而安全的罗浮幼儿园生活环境。

从幼儿园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可以肯定这么一个事实――大部分儿童将在罗浮幼儿过越来越多的时光。如若孩子们不可避免的要在罗浮幼儿园长大的话,则幼儿园必将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3~7岁的幼儿具有哪些行为和心理特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制约到罗浮幼儿园的空间环境的?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幼儿园的设计原则才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塑造一个以锻炼儿童各方面调整感官、帮助孩子拥有健全的性格为出发点的罗浮幼儿园环境,才可以给幼儿提供连贯的个性化服务,成为一个健康的环境,舒适、阳光,可以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和适应性的好的环境。

2.1 建筑外环境要素设计

如果把建设优良罗浮幼儿园环境所应具备的精神内核比作“骨骼”的话,那么我们实现这一环境所要采取的具体手段就是“器官”。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这些“器官”的运用是贯彻整体设计思路的关键。这些要素就像作家的文字,诗人的语言,没有它们就无法将思想凝固并呈现出来。在道路铺装、种植、小品设施这几个大类中,又有无数的细分。只有这些大小“器官”和“骨骼”相协作,才能让幼儿园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为后期植入文化的“血肉”,艺术的“表皮”做基础。只有全部的内容都齐备了,罗浮幼儿园才能成为一个身材匀称健康,面容姣好、手脚麻利、精力充沛、性格和蔼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照顾幼儿们“最适合的人”。

2.2罗浮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界定

目前,幼儿园户外环境多是由一些单一化的装饰铺地以及放置于其上的孤立的单纯以功能为主的游戏器械组成。有鉴于此,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可以把罗浮幼儿园户外环境划分为基于器械的环境与基于场景设计的环境两部分。

(1)基于器械的环境是指由单一功能游戏器械建构的环境,它的主要目标是以其明确的功能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构建基于器械环境的主要元素包括:滑梯、秋千、攀爬架等。

(2)基于场景设计的环境强调的是以罗浮幼儿园户外场地的具体情况为依托,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和设计原则所建构的环境。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场所感体验(这些体验既是情感化的又是形象化的)―――进而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3场地特征

罗浮幼儿园户外场地的所有部分都应该能够让儿童最大限度地使用;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应该有足够的遮蔽空间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活动柔性场所;户外活动区应该考虑根据儿童各年龄段划分户外场地,同时划分要明确,划分区域的隔离物应该能够既有效地分隔儿童活动中潜在的冲突,同时又可以让儿童注意到相邻区域中的活动,允许彼此的交互;户外环境应设有空旷的不包含任何器械和设备的空间供儿童进行诸如追逐打闹的活动。

2.4基于器械的环境

在基于器械的环境中受儿童欢迎的传统器械是必不可少的,为适应儿童在不同时期使用方式的改变,器械应由不同构件组成,而不是单一巨大的一体化设备,选择的器械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标准并定期维修;为防止儿童受伤,秋千的形式应该选择吊索或是轮胎样式;在所有器械下面以及周边整个下落区域应铺设弹性材料,同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3.1 儿童生理、心理发展

3.1.1 生理发展

在户外环境设计中应为儿童生理发展提供相应的活动内容,例如有大量攀爬、滑行、荡来荡去的机会;楼梯踏步、门把手、饮水器、隔离等的设计应该考虑儿童的生理尺度。

3.1.2 动手操作

需要为儿童提供可动手操作的元素,并且儿童通过自行操作和控制环境元素促进自身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4.1 其它因素分析

4.1.1教学楼

教学楼与户外活动场地之间应设置过渡空间,教学楼入口应设计门廊或天棚来遮挡眩光。对儿童来说,从室内到室外的可达性应强,使儿童具有在出门之前能够估量场地形势的可能性。此外,需要考虑在教学楼周围设置一些公共活动空间来增加儿童、幼教、家长交流的机会。

4.1.2 安全性

儿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是环境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首先,户外活动区域都应处于幼教的观察范围之中;在转弯和地形高低变化的地方应不遮挡视线,否则应该考虑加入一些辅助措施;罗浮幼儿园的出入口等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必须经过处理。

除了以上分析的几点因素之外,在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还需要具体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因素,因为这些客观条件都直接影响儿童的户外活动质量,渐而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5.充分考虑儿童行为心理特征的细部设计

罗浮幼儿园最大的特色,是处处考虑了“幼儿的行为心理”。 罗浮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它未来的发展一定和幼儿教育的发展相吻合。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制度日趋灵活,更加注重个体个性和人格的培养,也更加注重交流和心理健康。因此罗浮幼儿园空间也会更加注重个性、交流和心理这三个层面,很有可能将完全成为幼儿交流平台。罗浮幼儿园的设计在这方面展开了相关尝试,我们坚持“为幼儿服务”的基本原则所引入的全新设计思维在交流空间和个性化等层面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正面反馈,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继续尝试下去。

6. 结语

让每一个幼儿园的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 幼儿为本”的设计,是不应受设计者的个人喜好所影响,不被流行的潮流思想所左右,一切以适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安全性的原则为前提,以特殊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原则为指导的环境设计,一定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并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亦男.浅析幼儿园建筑的建筑设计要点.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09

【2】常熟幼儿园.幼儿科学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单传英.幼儿教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 林馥贞,陈俊.城市幼儿园消防安全探析.武警学院学报,2003,06

【5】 林玉莲.幼儿园:儿童的花园.华中建筑,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