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13:08:53
序论:在您撰写地质学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与地质结缘
1935年7月,施密特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并在附近的银城长大。施密特自小对科学就有着浓烈的兴趣,特别是在地质方面有极高天赋。早年,施密特就帮助身为矿产地质学家的父亲致力于地质学的研究,这为他后来作为第一位成功登上月球的地质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施密特非常钟爱地质学,以至于后来他考取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即将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时,断然把自己的专业更换为地质学。施密特在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毕业后,他仍然秉持着对地质学的不懈追求,1964年施密特从哈佛大学取得了地质学的博士学位。这时施密特不光关注地球上的地质学问题,他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施密特加入了尤金・苏梅克(Eugene Shoemaker)在美国地质勘探局创立的太空地质学分系,他帮助开发研究月球地质的技术,负责指定项目的技术探究。就在这时NASA宣布他们正在寻求适合的科学家航天员,施密特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凭借卓越的才华和精益求精的管理能力,很快脱颖而出。就这样施密特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
备战“阿波罗”
施密特全身心地投入到“阿波罗”计划中,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研究“阿波罗”搜集的月球表面数据过程中,他接受了全面的航天员训练,而这个训练让他接触到了更多太空方面的知识。由于精通多领域的知识,很快,施密特成为了航天员们和科学技术社团之间的桥梁,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施密特工作上出色的表现感染了其他同事,大家纷纷向他学习,当然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才能,总是十分热心地去帮助周围的人。在1969年的夏天,施密特就帮助了一位新成员李・希尔沃(Lee Silver)。虽然希尔沃在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方面早已名声大噪,但航天对他来说还是刚刚涉入。在施密特的帮助下,希尔沃顺利接受了航天员训练。并成功地成为一名科学家航天员。可以说,希尔沃能迈向太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施密特真诚无私的帮助。
施密特对太空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他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以地质学家的身份飞向太空,在这一点上,相对于其他的航天员而言,他似乎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登月航天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需要通晓与航天相关的知识外,施密特还必须掌握“阿波罗”计划任务的多种技术。为此,施密特特地做了一套模拟装置,尽可能地在不同的装置配备上多花费些精力和时间。他的努力与执着最终让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施密特成为“阿波罗”17号飞船的替补航天员,也就是说他离太空只有“一步之遥”了。
“广寒宫”之恋
1972年的11月7日,由指令长尤金-塞尔南、服务舱驾驶员罗纳德・埃万斯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哈里森-施密特组成的3人乘组乘坐“阿波罗”17号飞船发射升空,火光点亮了弗罗里达州上百米的海岸线,也点亮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睛。3天之后登月活动全面拉开序幕。本次任务的登月点是陶拉斯-利特罗山谷,位于宁静海(MareSerenitads)东南部、陶拉斯山(Montes Taurus)西南部。这是一个月表颜色较深、位于3个高耸的山丘之间的地带。任务前的月球照片显示在三座山脚下有一些突起,意味着在这个地区也许会有岩床标本。这个地区还有一个山崩遗迹和若干撞击坑。
施密特终于来到了他眷恋已久的“广寒宫”。登上月球,施密特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任务,他说:“这次登月的任务是探测火山岩石,借此来调查月亮的历史。月球土壤中的新资源可以解决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问题,并有助于火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地理勘探、取样,考察月球地表特征,展开地表测试,并执行月球轨道的飞行试验。”登月后,施密特和同伴首先考察了山谷中的玄武岩。然后,他们乘坐月球车找月表岩石,此过程中,施密特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重大发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些岩石在我眼中全是宝贝”,以至于同伴塞尔南让他稍休息看看地球时,他根本不舍得停下手中的工作。大叫着:“地球!地球!你不是早看过无数次了吗?”他和塞尔南在3次的月球行走中,收集了111千克的月球岩石标本。他们两人开着月球车还在陶拉斯一利特罗(Taurus-Littrow)山谷行驶了34千米的距离,并发现了橘红色的泥土。在任务结束后,他们把最完整的一套科学仪器留在月球表面上,并带回了110.5千克的月球岩石标本。同时,施密特和同事们在月球上拍摄了一些珍贵的相片,把月球表面的真实状况表现了出来。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月球真的是一个“广寒宫”,施密特就是在这“广寒宫”里做了一次地质勘探。这次任务为整个
“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施密特忠于科学,也忠于自己的血统。“阿波罗”17号是美国的飞船,在月球上插上美国国旗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施密特身上有一半捷克斯洛伐克的血统,他毅然在月球上也插上了一面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施密特参与的“阿波罗”17号创造了许多记录,包括最长的登月飞行,最长的月表行走时间,收集了最多的月球标本,也在月球轨道中飞行了最长的时间。
北京时间8月6日,一位特殊的“地质学家”登陆火星开始它的火星冒险之旅。这位外形酷似一只独臂螳螂的“地质学家”携带了11种特殊工具,将对火星的岩石及土壤进行深入研究。它的名字叫”好奇号”,重达1吨,是有史以来人类送往另一颗行星的最庞大、最复杂的设备。
登陆火星要经历“恐怖7分钟”
“好奇号”登陆火星最危险的任务就是降落的那一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介绍,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火星探测器,但成功着陆的寥寥无几。“探测火星不仅要冒相当大的风险,而且‘软着陆’也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火星探测器从接触火星大气层顶部那一刻起,直到安全抵达火星表面,即进入大气层、下降和登陆阶段,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在这7分钟时间里“好奇号”将在厚128千米的火星大气中垂直跌落,承受高达约2400℃的高温,并引导自己猛烈减速,最终降落在巨大的盖尔陨石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师之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恐怖7分钟”,是因为在所有成功接触到了火星大气的11次火星任务中,有5次由于在此阶段出现故障而失败。
“火星着陆之所以充满危险,是由于火星表面的大气非常稀薄,不能为降落的探测器提供足够的空气阻力,用来降低速度。”李竞介绍说。
一般情况下,在火星上降落需要使用降落伞。但是即便是降落伞展开之后着陆器的速度仍然很快。如果一个人跳出机舱,在地球上,其下落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193公里,当他打开降落伞的一瞬间,其速度就会被减至大约每小时16公里。
相比之下,由于极为稀薄的空气,在火星上跳出机舱的人下落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600公里,当他打开降落伞之后,其速度也只能下降到大约每小时320公里。这样的速度会让进入火星的探测器被地面撞得粉身碎骨。
寻找火星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
与之前所有的火星探测器不同,“好奇号”有了新的任务。“好奇号”此行的目的是研究火星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调查火星浅层地表是否具有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在火星岩石中寻找过去曾经存在的生命信息。
“‘好奇号’将通过研究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结构,来寻找火星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李竞告诉记者。而之前包括“勇气号”在内的火星车的主要目的都是寻找现在火星是否存在水和生命的迹象。这说明科学家已经相信火星表面目前不可能有生命和水存在。
“能够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对于科学家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火星上如果发现曾经有过生命,那么就能证明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李竞强调。
为了完成科学家交给的艰巨任务,“好奇号”携带了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数量达到11种,它完全可以和地球的“地质学家”一样研究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而之前的所有火星车只能用“生物化学家”来形容。
曾引发抗议的核动力系统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计划,“好奇号”在登陆火星后就开始实施这一宏伟的火星探测任务,计划持续工作两年。与之前发射的火星车使用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不同,“好奇号”火星车使用的是核动力,它携带了大约4.8公斤重的二氧化钚丸作为燃料。这一系统能使火星车在弱光条件下或太空船任务艰巨以致电池板无法提供充足动力时继续工作。
近年来,中国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度增加,但质量却遭人诟病。摆在导师面前的问题是:在目前体制下如何要求研究生?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训练?结合多年来培养地质学研究生的经验,我最深的体会是:要在野外基本功和文献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激发他们的好奇与质疑精神,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地学人才。下面我围绕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讲讲我指导研究生的故事,欢迎大家讨论。
野外实践
地质学是每个研究者一生的科学,实践越多,认识才能越深入,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地质学实验室。鉴于此,我每次招进研究生后都要想方设法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认识野外地质现象,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学原理的过程,也有机会发现前人没有识别的新现象,为创新获取第一手实际资料。
我在中国石油大学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每年都随我出野外1~2个月,在沉积构造、构造变形等方面获得了很多野外经验,读研时便被多次邀请与其他老师一起到山东新汶带本科生进行野外实习。我招收的第二个研究生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转过来的,本科期间没有进行过地质学的野外训练。入学前的暑假我就要求他到秦皇岛、新汶等地与本科生一起实习,深入认识不同的岩石、地层与常见的褶皱与断裂构造等。他也非常勤奋,每当观察到不认识的现象就与老师讨论并及时做笔记,野外实习过后地学基本功明显提高,很快填补了本科期间地学野外训练的空缺,并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我曾经一年同时招收三名女生,照样让她们跟本科生一起完成了野外实习。尽管野外实习都在炎热的暑假,需要在烈日下爬山,体力消耗巨大,但三位女生都坚持下来,回来后感觉收获不小。不过我还是建议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地学专业的学生,最好别转专业攻读地质学研究生,特别是女生。这不是歧视女生,而是野外考察性质决定的,因为野外徒步考察有时需要翻越很陡的山峦,加之装着工具和标本的地质包有时非常重,体弱的女生难以应付。当然地质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女科学家。
我常对学生讲:如果想真正成为地质学家,就不能省却野外实习的环节。我每次带学生出野外,都会就典型现象当场讲解清楚,并鼓励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回到学校后也会鼓励他们查阅基本定义并找出不同点,以便发现创新之处。这样的反复训练虽然辛苦和枯燥,却能为他们今后成为合格的地质学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献阅读
地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光靠野外也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过去的研究基础等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否则就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做起,即使野外看到某重要现象,也不知道前人是否已经研究过。缺乏高的起点就无从把握研究方向,无法从理论上真正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文献阅读,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
我曾经的一个研究生,跟随我野外考察训练的时间最多,因此野外能力提高很快。然而他经常偷懒,不能自己独立阅读文献,结果硕士阶段在地学理论掌握方面一直未能让我满意。这就说明,仅有野外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经常追踪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而这些都必须通过阅读文献获得。
而那位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转过来的研究生,野外努力观察,勤做笔记,平时刻苦读书,掌握了许多重要文献。比如我安排他查阅地幔柱相关文献,掌握地幔柱研究现状时,他几周就将反映国内外现状的上百篇重要文献阅读完毕,并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到硕士毕业时他已经具备很高的地学文献阅读能力,相应地科研写作能力也提高很快。后来我鼓励他报考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的博士生,在南大深得导师信赖,完成了重要的科研任务。现在他即将到某国家级地学研究机构工作,顺便祝福一下他。
上述两个实例告诉我,只靠学生自觉读文献是不够的,导师必须有意识地尽早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文献训练。2011年我录取了两名硕士生,都是本校地质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了尽早让他们过文献阅读关,我在暑假前就给两位新生布置作业:如果愿意就别回家度假,利用暑期阅读Davis and Reyholds的原版教材《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学习地点是我的办公室(我的研究生很少,向来常驻我的办公室,同事调侃说“享受教授待遇”,我则一般在家办公,要与学生讨论时才到办公室)。
我要求他们每阅读完一章,都用word 文档向我汇报:每章讲解要点(英文要点、重要图表、中文要点翻译)与难点(特别标记)。我则根据二人的笔记看是否理解,并就难点给以详细解释并标注到他们的笔记文档中。第一周他们进展缓慢,而且给我的文档里充斥着黄色条带(难点),要点翻译也错误很多,让我费了好几天才订正、解释完毕。第二周他们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且理解能力也增强了,而相应地我的“订正”工作强度也有所减轻。第三周开始,发现他们大有进步,很多专业词汇即使没有翻译对,也能大致猜测出来。一个暑假他们完成了六章,虽然不能读完全书,但已经感觉到他们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基础明显提高。这就为第二年的野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献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好奇与质疑
地质学的诸多重大发现往往源于野外实践,而由于地质工作者的水平与经历不同,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就会千差万别,因此前人的理论认识难免存在着错误和遗漏。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开始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包括对导师的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前人有所创新。
在旁经《尼哥底母福音》中描写了耶稣进入地狱的故事,按照该福音书的说法,地狱的入口应该是在耶路撒冷,荷马在《奥德赛》中歌咏,女巫喀耳刻说从阿刻戎河进入冥王国度,俄国地质学家卡尔・贝尔说那是在黑海北岸。维吉尔的在《埃涅阿斯纪》中说埃涅阿斯从那不勒斯附近的阿维尔诺湖进入地下世界让他去世的父亲请教。如果你想了解地狱的故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跟随荷兰著名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萨洛蒙・克罗宁博格的脚步,探索地狱和地球的样子。通过阅读《地狱为什么充满硫黄的臭味――地下世界的神话和地质学》一书,你还会学到一些地质学家的小嗜好,比如,观看河谷的地层是向哪个方向倾斜的,如果是向上游倾斜,那意味着如果你向下游走,会见到越来越古老的地层。
在《地狱为什么充满硫黄的臭味》一书中,克罗宁博格教授告诉我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化中,地下世界都象征着死亡的国度。然而,地下世界有着不胜枚举的美丽之处,有W闪发光的矿石和金属,色彩亮丽的黄色硫磺结壳,蓝宝石,绿孔雀石,数米长的锋利石膏晶体,钟乳石洞穴,地下河流。初期的贝壳以及早已灭绝物种的巨大骨骼。
而且在很多文化中土地也是神圣的,在卡尔梅克共和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早期游牧民族留下的坟冢,从中可以看出,库尔干人不愿意在土里挖坑埋葬尸体,因为他们认为土地是他们的母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样的,土耳其贝壳鞋的鞋尖是卷曲向上的?这样鞋尖就不会触地,也不会对地面有任何破坏。
克罗宁博格教授的书告诉我们,科学家,掘井技术人员,石油商人都没法在地球上钻超过12公里深的井,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多数作家,诗人以及科幻小说家的作品也都没有到达地球的核心。凡尔纳《地心游记》中的主人公早早就汇到了地面上。只有但丁的想象够大胆,到达了地球中心。但丁在《地狱篇》中描述了地狱的全景。这难道是但丁自己构想出来的吗?1919年马德里神甫米格尔・帕拉西奥斯的《穆斯林的末世学与神曲》引起了世界天主教的轰动,书中提到,但丁《神曲》结构源于伊斯兰教,特别是9世纪的几个传奇。但丁,基督教的偶像,描述了天堂的绝美景象以及因违背上帝道义生活的人死后子啊地狱遭受的惨相,源自伊斯兰教?虽然难以接受,但是后来的发现说明了,但丁可能真的读过伊斯兰相关的传奇故事。
自从史前开始,没有人自愿居住在地下,卡帕多西亚的僧侣是为了躲避阿拉伯和波斯入侵者。。他们开凿了连绵数英里的洞穴、地道以及数百座完整的地下城市。那不勒斯人是因为二战期间的轰炸,那不勒斯地下城不仅仅有采石场和饮用水储存喜糖,还有墓地,储藏窖,污水池,下水道,罪犯和被追捕这的庇护所,以及给那些希望通过教堂和朝圣洗涤灵魂的人提供的治愈场所。而黄土高原的中国人是因为缺乏建筑材料。对他们来说地下更安全。
但是矿工却不得不进入地下,地下挖掘是炼狱般的折磨,卢克莱修在公元前1世纪将矿井归入地狱。人类已经在安第斯山脉连续挖了500年银矿,这是西班牙征服者所发现的最富有的银矿,也是长久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其实此处矿井早该关闭,只是迫于工会的压力才保持运行,银矿已经所剩无几,如今挖掘的大多是锡矿和铅矿。矿工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为45岁。
关键词:工程地质 学科价值 科学发展 分析
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岩土成分、组织结构、性质等,同时研究分析特殊地质队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对工程地质进行研究主要是为了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进行勘察,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为选择合适的场地,解决建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好准备。
一、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及其科学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工程地质学科也不例外。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进行建设。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工程地质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在前期,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进行选址,对地质进行评价,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这个时候对工程地质的要求主要在于发现地质的规律及其对工程的作用以及适应性。
从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一阶段存在于50年代到70年代,在这一阶段,工程地质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全面的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工程选址和设计。这一时期在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中和世界地质工程学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人们也没有认识到工程地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地质工程学到现代地质工程学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在这一阶段工程地质已经慢慢走上正轨,发展很顺利。主要进行工程地质灾害的评价和监测。这个时候逐渐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一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地质问题与这三者息息相关。这个时候需要对工程地质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逐步实现科学现代化。
因为工程地质学的特殊性,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事实上,工程地质学包括工程学、力学、地质学等多个方面。不仅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还可以改造自然。
二、工程地质学科的理论及发展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成因演化论”、“ 结构控制论”和“ 相互作用论”。
成因演化论。这一理论体系是从欧美引入的。强调的是地质体的成因决定工程地质的性质,而演化能改变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是内外动力作用综合的结果。主要任务是查清工程地质的条件以及形成的原因,以此为路径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结构控制论。结构控制论是由中国工程地质学家建立的,强调地质结构控制地质体力学行为。所有的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会改变地质体的结构,从而改变地质力学行为。所以我们要查行处地质结构,然后进行分析,以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
相互作用论。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人类活动和地质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来说,地质环境的好坏与适合与否决定了人们对地质区域的选择。人们会经过研究分析后对地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工程环境进行选择。而另一方面,人们的建设活动也在改造者地质环境。前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工程地质的作用就在于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的平衡。
三、新时代工程地质存在问题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时期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建设。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埋藏越来越深,地下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库岸崩塌滑坡的现象、水库诱发地震和动力学问题以及深岩体精密探测和隧道的提前预报等问题。
在能源开发工程中, 峡谷区岸坡(应力场)演化与山体卸荷变形成因, 大规模开挖中高储能岩体变形破坏机理与过程, 地表水入渗非线性模型与各向异性岩体水力学规律, 大型土石混杂堆积体的结构、力学与水力学特性, 万年尺度核废料地质处置中水岩热化耦合作用, 深层地热开发利用等。
在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工程中, 含杂质碳酸盐岩溶规律与隧洞岩溶塌陷和涌水, 峡谷区深厚松散层桥基及边坡动力变形破坏机理, 高速铁路软基零沉降控制计算理论, 地下采空区地球物理特性与判别标准, 跨海通道高压突水等工程地质问题。
也就是说,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埋藏深度的增加,地震等作用的风险越来越高。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参与使得地质体成因等理论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在的状况。岩体结构对工程地质过程的控制作用在常温下和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下也是不相同的。原来的经典理论在现在复杂的地质状况下,面临着挑战。
四、工程地质科学发展分析
在现在复杂的情况下,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我们主要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动力学地质环境和灾害地质环境。灾害地质环境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环境、风化、崩滑流破坏等物理地质作用环境。
其次是地质体工程性质研究。这个主要包括结构性质和力学性质。所谓结构性质研究就是对地质的非连续性、随机性等进行研究。而物理学性质则是指对高温、高压等物理特性下的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大体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程地质学进入了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这个阶段的背景是: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地球科学向着国际化和统一化方向迅速发展;全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课题;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使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环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重大课题,从而促进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工程地质学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课题的研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为工程地质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个阶段,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引进和创新,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武装自己,逐步实现学科现代化。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中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说成是“环境工程地质学”阶段。
工程地质学是复杂的,交叉性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地质、工程、物理学等各个方面。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作为分析和参考的依据。同时,研究学家们要将自己纳入世界范围之内,地质研究要与时俱进,与国外的先进团队和机构进行交流探讨,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以为己用。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工程地质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理论上,较之原来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地下建设的深入,我们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的时期,国家的建设依赖于工程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工程地质科学,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傅冰俊;杨志法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世纪成就[M];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思敬;地圈动力学--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研究基础[J];工程地质学报;2004(02)
研究小组的发现刊登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上。他们在论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非常敏感,可能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
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
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动物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出现异常。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一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零度,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为。
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零。”在《动物学杂志》上,格兰特公布了她的观察发现。她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
关键词:地理课教学;价值观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40-01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既教书又育人的职业规范要求,使学生在智育提高中德育也有所发展,是教育的功能所在。
一、基于培养放眼世界,胸怀宽广的教育
认识宇宙,了解地球是地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
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可借助地球的博大和宇宙的广袤无垠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的心胸。
可以借此提两个问题与学生交流: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个人在宇宙中、地球上占有多大的比重?宇宙很大,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沧海一粟;另一方面,地球在人类目前的认识中既特殊也博大,她承载着芸芸众生也是目前人类认识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站在宇宙环境的大视野里;站在地球环境的中尺度下,人类也不过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中的一个类别;那么,站在芸芸众生中,一个人的存在与否,一个人的功名利禄、喜怒哀乐又能算上什么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有了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就会面对成绩不自大面对困难不气馁,就会正确看待人生路上的得失,正确认识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深度思考和理性回归。
二、基于培养捍卫真理,勇于创新的教育
地理课中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捍卫真理、勇于创新的事例很多,
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人口论”、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等等。
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根据充分的观测资料提出了“日心说”,在“地心说”被奉为真理达一千多年的欧洲,可谓晴天霹雳、平地惊雷,他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成为科学史上的佳话。与此相连的布鲁诺,为了发展、宣传和捍卫“日心说”,1600年2月17日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为了追求和捍卫真理,面对威胁利诱,他坚决说“我半步也不退让”,生命诚可贵,真理价更高,在真理道路上,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地质学家李四光,依靠对中国地质的独特见解,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突破西方学家中国贫油论的悲观结论,以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为契机,在中华大地相继发现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等大型油田,为祖国经济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口学家,在以“人多力量大”为背景的潮流中,清醒地发出了中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呼声,至今人们都惋息:少听了一句话,中国人口增加了好多亿!人口过多成了中国前进发展的沉重负担。
他们鲜活的事例,真切的言行激励着前行的后来人,也成为地理课上培养学生捍卫真理,激发创新精神的典型素材。
三、基于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是地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地理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地理课教育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就是为了使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方面要考虑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离不开环境的供给又需要环境的接纳和消化,所以人类应该与环境主动协调而不是对立;另一方面要考虑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时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以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