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05 10:38:56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课程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课程的特征

第1篇

一、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

根据教育规律,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但是,不管教师多么高明,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本初的心理的结构,使之产生个性化的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促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教学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正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动性、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所谓“师生平等对话”应当是在人格和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属于强势地位,学生“主体”应该属于弱势地位。

从这点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一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当学生觉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与“对愁眠”的关系难以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甘于弱势主体——用“朗诵”去搪塞,而应该把自己的洞见拿出来,指出:“诗人因为怀着一种忧愁的心情躺卧在船舱难以入眠,所以对看到的‘月落’、‘江枫’和‘渔火’,听到的‘乌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这一深刻内涵。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现“因为诗人看到了‘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乌啼’,所以,忧愁地躺卧在船舱,睡不着”的错误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职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显然,在探索知识的课堂,教师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导航。

二、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

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尽量“不讲”。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于是,尽量“少讲”乃至“不讲”。所以,课堂上常常是“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就浅尝辄止。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场面壮观,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下去,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尤其是学生遇到“体验性”和“探究性”问题时,就更需要教师的“讲”。

1、“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

与文本对话,要引导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如教学《林海》由“木材”引起“联想”部分时,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也表达不出。于是,教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教师:“这些木材绝大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它对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学生就不难领略了。

2、“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在让学生探究当被烈火烧身(外表)时,他是怎么想(内心)的,有的学生说“他在想,早知道会这样,不加强伪装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快点吹冲锋号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荣,值得”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当时真正的想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丝毫不能暴露目标”。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我们潜伏部队离敌人有多远?敌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们部队稍有动静,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之一。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在新旧知识产生联系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前人经验和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准确信息、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它与机械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学生懂或不懂,把学生当“容器”,一概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积累量较少,他们的学习主要以吸取新信息为主。教师理解能力较强,知识积累量较多,所以,教师通过授课向学生传递信息是必要的。如名著名篇内容、历史典故、科普知识、作者生平等拓展性知识,在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直接传递给学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有的学生问:桂林山水为什么这样秀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这篇文章,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第2篇

一、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师要重视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的关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在作业设计中引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情感和学习基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作业充满生活的气息,弥漫着生活的芬芳,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同学一起分享、互相交流,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迫切感,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英语。所以,英语课外作业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抄写、背诵、写作练习,还应该包括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所体验的、有助于他们的多元智能得到展示并得以发展的一切经历。如阅读书报、听英文广播、看英文节目、看英文电影、讲故事、参观访问、调查采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英语课外作业的重要内容。

二、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强大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作业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新”和“趣”上下功夫,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创意、富有趣味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愉悦中完成作业并能够体验到探索知识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例如,如在学完Good friends和Good manners等内容之后,可要求学生观看相关影片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让他们除了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外,了解到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三、作业开放化——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作业开放化有利于打破以前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有利于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有利于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开放。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情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进而引导学生以完整的生命领悟生存意义。例如,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也可让学生写英文日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2)形式开放。教师可以跳出纸笔模式,用编演型、探究型、实践型等作业形式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适合高中生的常见的有:制作胸卡、制作英文学生证、制作明信片、贺卡等,设计英文报纸、手抄报,采访调查,创作会话,讲故事(story telling),或绘图说话等。(3)答案开放。答案应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与教材知识进行对话的机会;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与创新思维能力。(4)评价开放。一方面,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静态的分离式评价,采用动态的参与式评价,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求评价维度多元化,在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四、作业个性化——张扬学生的个性风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在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班级里没有差生而只有差异;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到英语作业的共性,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在实践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分层作业”、“自主选择型作业”等。布置作业时将学生的水平层次(学生个体差异)与知识层次(英语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在作业的量和难度上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优势和兴趣指向,设计难易程度、数量、内容、形式等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五、作业实践化——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学习如果缺乏主体建构,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就很难产生成就感。这就要求重新定位英语课外作业:英语课外作业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英语。因此,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英语课外作业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把教材内容活化于实际生活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也就是说,“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六、作业人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英语课外作业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而更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因此,英语课外作业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

第3篇

一、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

想要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首先需要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做出合理改善,进而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分析课本的编排设置,对于知识的难度、教学的重难点等都要有良好把握。同时,在针对不同部分的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选择。几何部分的知识要深化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代数内容则要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此外,对于不同功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转变。新课教学中要保障大家对于教学内容有良好的吸收,复习课则要实现对于学过内容的巩固与深化。只有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才能够打造出更为高质量的课堂,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图像及其性质”的复习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再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必须对课程的本质有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准确把握教学标准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的展开教学情境创设

想要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很多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尝试展开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这首先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问题思考提供很好的背景。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们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会更加顺畅,很多教学难点也能够轻松被突破。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灵活且高效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例如,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找常见的垂直关系,让大家来思考验证垂直的方法,并且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心得。这首先能够为教师的知识教学形成良好铺垫,当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主动思考后,教师再来引出垂直的定义,这样大家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教师还可以结合图片中熟悉的场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做垂直、找垂直、验证垂直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概念表象。此教学环节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将背景抽象成数学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把握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并且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凸显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样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这也是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初中数学课本中讲到的很多知识都在生活实际中有着直观的应用与体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并且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给与学生引导与启发,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大家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这些都是对于知识教学的很好的促进,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第4篇

关键词: 创业课程 创新性 教学特征

当今国内形势变化多端,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变化,创业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事情。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创业教育为辅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帮助社会及学生培养符合当前形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社会复杂的就业形势中形成自主创业的精神。然而我国很多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较晚,专业性的教育课程并没有一个基础模式,所以笔者在研究当前创业教育的基础形式下,对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作出了针对性的研究与讨论。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创业教育因长时间受传统和现行教育体制的约束而一直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陈旧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陈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两方面。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班的授课方法,以副科授课方式进行教育,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偶尔开设名人演讲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求。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无法促进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而且课程体系比较简单,其中仅包括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几项,创新创业教育课时安排较少,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提供等[1]。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全面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创业教育停留在创业实务层面,未系统、全面地学习创业教育知识。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创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实际上,我国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课堂上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渠道、心理承受能力、就业方向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述,在课外组织学生参与名人讲堂、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争赛等,课程内容十分受限。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中创业教育属于副科,对其不够重视,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较少,相应课程的完整性无法满足。当前,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合理主要有两方面表现。其一是在一些高校中仅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如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市场调查等,通过设置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让学生选修[2]。此种创新创业教育课堂设置与创业教育理念相违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其二是一些高校利用晚课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学生经过整天的学习,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创业教育相关知识。利用晚课时间进行创业教育本事就是与学校整个教学体系脱轨的表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专业发展形势脱离,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发挥作用[3]。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点,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4]。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的创新能力,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

2.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使其步入社会并合理地运用创业能力和意识,积极地投身自主创业行业中,为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3]。之所以我国现在进行自主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较少,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途径不够明确,方法不够恰当、合理,促使学生掌握基础创业教育一知半解,创业教育活动实践性不强,创业意识培养不够详细和具体,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限[4]。高校应加强创业活动宣传,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3.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导致创业教育无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较低,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老师是由担任企业管理学科教学和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担任,绝大多数教师缺少创业相关的经验或体验[5]。因此,组建一支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取决于高素质的老师。坚持教授上讲台,成立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加大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和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三、创业课程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涉及性广

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管理学、法学、会计学、广告学、心理学、经济学都有所涉猎。企业在创办之初,管理学可以产生平衡企业内部环境、增加企业创造性、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效应。而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例如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遵法守法才能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了解经济学与心理学,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是如何快速增长企业规模的问题里寻找解决方案。所以可以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层面、不同学科门类分别进行的创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真实的社会经验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多的社会经验,在高校尝试创业活动实践,可以更早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创业作为一种事业,不能单一靠想法与创意,必须让它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进行大浪淘沙的选择以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这就需要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创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同时,增强课程教育的实践性,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真实的经验,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4]。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创业实践教学就可以通过模拟性的创业方法使大学生经理创业的全过程,这对未来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需要做到寻找商机、制订计划、组建团队等方面形成优秀的理念。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整体企业运营环境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模拟,大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创业实践基地或者孵化企业实习,通过新形势的创业模拟软件进行相应的模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条理清晰的模式

教师对于创业结构的建构与剖析对于学生起到由内到外的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一种有效率的创业模式[5]。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对原有知识的结构进行新的添加与更改,在课堂模拟中,学生可以增长经验、加强信念,并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创业是一种思维、过程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它在整个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变化,所以对创业课程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创业课程增强复杂性、创新性、创造性,这种课程将教会学生建立自己的创业模式,在学生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也将大大增强[6]。

四、教学实践方案案例研究

下面我们以杭州某高校建立的教学模式为例进行研究。

1.学生与学校相互扶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杭州高校在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上下了很大苦心,学院为了帮助大学生搭建更好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整合各项社会资源,在杭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建立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在学院积极鼓励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真实的经验相结合,从2008年至今,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建立70多家大学生创业实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也达到20家。截至2013年12月,已经帮助26780位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实习与自主创业实践的岗位,目前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已经形成了以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网站创建、手机系统编程等项目为主的产品格局[7]。

2.将创业实践与工学实践良好的结合

工学结合的根本含义是通过教育的形势,为企业与社会的相互需求进行优势的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学院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非常优异的实践环境。杭州大学已经在工学结合与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融合与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学院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三方面为例,第一种是积极引进学校外的企业,在校内建立电子商务项目中心,引进企业运作的真实项目,在企业与学院提高的指导下,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运营,目前已经与很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8]。第二种就是将学生外放到企业当中,进行直接上岗的实习过程。第三种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团队创建,并且找到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开发及运营。

五、对今后的新形态教学方法的实验

现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大便利,而未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网络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下面提出几种具体方案。

1.体验法

互联网能带给学生复杂多样的经营环境,而体验法是用真实的网络环境为教育背景,在适合的网络资源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吸收与理解课堂知识的同时,体验和熟悉互联网创业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到互联网创业的模式时,可以让学生登录各种类型的互联网交易网站,体验互联网商务的特点与模式。

2.演练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的方法提炼出的场景,在场景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各方面问题,通过实际的演练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如何分析互联网盈利的模式,并以某交易网站为情景,提出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网站是如何运营的,分析交易网站的收入来源及面对的竞争[9]。

3.模拟法

模拟法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连通性,通过互联网为平台,在学生模拟的交易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网络创业经验,使学生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可以与学生所面对的环境相结合,例如,在免费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进行免费的宣传营销活动。这种模拟的真实性是非常高的,模拟的过程更接近真实的环境,对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

六、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是保护创业教育长期稳定,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首先,高校要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学校创业政策制定、创业平台搭建等,具体包括:①负责制定学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利用科技成果进行创业,并鼓励学生参与,将大学生科研纳入学分制;②负责搭建创业平台,为师生创业提供服务;③加强教师创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学术经营意识和创业能力;④负责学校科技创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其次,高校和政府要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制定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并尽可能地加大创业经费的投入[10]。

七、结语

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就业模式,创业课程作为在校园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而这种课程不要求创业成功的数量,而是为了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才能为未来学生在社会上的创业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创业所需的信息,开设专题讲座、课堂上的角色扮演、真实的案例分析、学校组织创业比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素质与经验。将创业教育与各个学科知识结构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促使大学生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独立思维、独立判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果断地进行实践,有效地施展自己各方面能力,实现创业。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传燧,吕达.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师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5]陈霞.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8).

[6]杜海东.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7]秦殿军.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8]张玉利,李政.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9]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6):56-60.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特征;研究创新

一、课程目标:体现职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性。“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源动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性的定向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第一,在当前我国面临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任务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将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作相应调整。第二,高职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都是与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与培训中,培养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无不把目标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职业教育课程这种定向性的特征,要求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二、课程内容:体现应用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目的在于从事职业的准备教育,一种以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要求学以致用,学以谋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应用性: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具备从业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传授,强调规范、价值和事实的主导作用。职业实践所需要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而针对这些技能所进行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态度或行为方式的培养,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按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同时兼顾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这将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扎实。

第二,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否定课程的理论性。作为系统的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培训,理论基础知识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常常是相近职业或某职业群的共同理论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习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技术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在智能结构上要具有较强的现场性与综合性,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保证教育对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组织:体现整体性特点

传统学校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是一种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报告式、描述式的诠释,往往只有观察和思考但缺乏实践行动。传统企业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则是一种对课程涉及的职业活动进行的演示式、模仿式的学习,往往只有行动但缺乏对行动的修正即反馈。因此,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开环教学系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求构建一个闭环教学系统,即把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整合起来。这表明课程实施、评价以及学生相应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观察、思考、行动和反馈的整体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性的特征,实质上是职业活动系统整体性的反映。职业活动的整体性要求劳动者对职业活动具有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强调简单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是强调课程要紧紧围绕切合实际需要的技术运用与开发活动,综合安排多种课程成分。具体地说,在课程成分方面,它强调高职课程同时有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安排、技术信息呈现三种要素;另外它强调课程单元要同时具备明晰具体的学习目标、结构完善的学习内容,以及与目标一致的简便而又不失效度的评价方案。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片面强调固定化简单操作,而是注重开放性的高水平的技术学习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并不意味着忽略课程的阶段性,即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局部功能。

四、职业能力:体现融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就业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融通性特点:第一,体现变通性特点。即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能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二,体现融通性特点。即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且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这些能力包括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社会交往与互动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第三,体现潜通性特点。即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就业弹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

[2] 黄慧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南

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3] 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8.

[5] 穆晓霞,陆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

研究导刊,2009,(3).

第6篇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W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

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特征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对其有一个较为透彻的把握,同时有效的加以利用.这样在将来的发展中,才能获得较大的进步.很多的教师在应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过程中,对尺度的把握并不是特别的稳妥,因此没有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为了教师有一个更大的突破.需要对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有一个较为细致的研究.本文就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进行一定的案例研究.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本质,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中,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本质,同时要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在本文中,以苏教版的教材为例,例如,在“图像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如图:

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必须对课程的本质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寓数学教学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一种激发人的感情天性的境界.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情境是一个猎场,学生可在这里发现猎物;情境是一个迷宫,学生要在这里寻找出路;情境是一块跳板,学生要在这里飞跃.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精心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理解.在本文中,主要以苏教版的教材为例,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找垂直,验证垂直,相互谈论垂直,从而引出垂直的定义.图片中熟悉的场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做垂直、找垂直、验证垂直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概念表象.此环节培养学生将背景抽象成数学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把握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只是需要将一些生活中的东西良好的应用到课堂当中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有效引导具有很大的益处.当置身于课堂当中的时候,所有的阻碍都会消失,只有知识的动力.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高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实际生活问题构建与发展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让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操作,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引导.在这里,我们以苏教版的数学教材为例,比如在计算方程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日历来进行计算,日历与方程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关键在于学生如何的运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长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这样对将来的发展而言,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四、突出过程、引导探索、感悟学习

(一)突出过程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过程,只求结果,那么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到真正的知识,一个结果代表不了什么.就算是最精确的结果,没有过程,也得不到全部的分值,因此,一定要突出过程.要让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在苏教版的教材当中,对几何的教学就非常的注重过程,比方说全等三角形这一课,并没有着急的告诉学生全等这一理论,而是着重告诉学生全等的由来以及如何证明全等,全等的意义,等等.最后才会告诉学生全等的真正含义.如图:

相对于普通的教材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具意义,同时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非常的突出,学生和教师也更加的适应这样的情况.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突出过程,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

(二)引导探索

引导探索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都不是特别的健全,因此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和自己有效的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良好的引导,不能强制地让学生顺从自己的思维,这样是不会达到良好效果的.在苏教版的教材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编写,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硬性的引导,学生会主动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和学习,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探索的时候,也会根据书中所编写的方向去探索,这样就防止走偏.在引导探索方面,苏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做得比较到位,可以说是全国的典范.

(三)感悟学习

对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来说,要想有效的把握,同时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和教师有一个深刻的感悟,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倍添助力.很多的教师在感悟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苏教版的教材也是一样,在立体几何中,苏教版的教材着重往感悟学习方向发展,力求获得新的突破.主要表现为,立体几何不再枯燥无聊,而是变得生动,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和另类的问答,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立体几何.之后获得更大的感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环.对于感悟学习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只有感悟,才能学习,学习之后才会感悟.这就是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魅力所在.

总 结

本文对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证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对学生和教师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积极影响,呈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愿意受到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的过程中,需要对尺度有一个有效的把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需要根据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应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将这些问题彻底的根除,同时会获得较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杨晓凤.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引导——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