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38:54
序论:在您撰写低碳经济的经济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财政政策 庇古税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51-02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
作为率先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发展低碳经济有益于缓解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依据,并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提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建议。
1 基于庇古税理论,减少企业碳排放量的税收政策
产品具有外部性,表现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在没有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由于某一厂商增大碳排放量,导致另一厂商为了维持原有产量,必须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安装减排设施),这就是外部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与外部边际成本之和就是社会边际成本。
假如完全竞争厂商的私人边际收益为PMR,私人边际成本为PMC,社会边际成本为SMC,由于厂商增大碳排放量所引起的外部边际成本为XC,那么,SMC=PMC+XC,这种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可以用图1表示。
图1(a)和(b)的区别在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私人收益PMR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并且是水平的;在不完全竞争下,代表性厂商的私人边际收益PMR处在需求曲线之下,并且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在没有环境污染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量决策按照PMC=PMR的原则确定,即e1点所决定的产量Q1水平下。由于厂商增大碳排放量导致了XC的外部成本,使边际成本曲线由PMC移向SMC。这时,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决定应按照SMC=SMR的原则来确定,即图1的e2点所决定的产量Q2。可见,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完全竞争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1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Q2的严重偏离。(Q1-Q2)的产量就是企业增大碳排放的低效率产出。这部分产出既不符合效率最优的原则,又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
基于上述情况,需要针对企业的碳排放量征税,以减少企业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具体分析如下:
图2与图3分别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和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征税模型。(a)图用来表示供求均衡的变化,(b)图用来表示定产决策的变化。图2与图3的唯一区别在于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PMR)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落在需求曲线下方,并且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由于征税,边际损害成本(MDC)事实上由厂商以付税的方式支付。由于厂商考虑到税收并因此而衡量损害成本后,厂商的产量决定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q0(根据PMR=PMC的原则而定)减少到q1(根据PMR=SMR的原则而定)。厂商产量的减少导致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发生变化,即由p0上升到p1。在新的均衡价格p1处,生产者和消费者支付的货币数量足以抵补全部资源成本和厂商造成的损害成本。q1数量的产出是有效率的。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供给曲线就是单个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这意味着行业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抬高了均衡价格。
并且,
2 基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出等财政补贴政策,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府补贴一般表现为多种形式,如设立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时的资金支持,产出环节的成本补贴(有时亦被称作价格补贴)以及消费环节对消费者的补贴等等。
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鲜明的正外部性特征,但在现实中,常规能源的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并未计入其产品最终的成本核算;相反,可再生能源在产生社会性环境益处的同时,其高额的初始成本却由个别企业承担,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两种外部性效应的鲜明对比使得可再生能源产业往往居于劣势,影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国家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对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提供政府补贴是必要的。
政府补贴实际上是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有益补充。新能源价格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价格的激励机制,国家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充分地实现激励作用,从而引导资金流向刚起步的新能源产业,鼓励企业投入、参与;(2)价格行为的规范机制,国家通过规制不正当价格行为,从而有效地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展新能源最终是为了节约甚至替代传统能源并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从而保护环境。因此,新能源通常是负载于一定的技术之上,以不同的产品形式体现,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实践中,如利用一定的技术通过新能源发电,从而产生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等,而由于这些发电的技术手段不同,因此它们最终以商品形式表现出来的价格也就有所不同。然而价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所谓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那么在其中,有学者对市场作出了精到的评价,即“在价格理论中,竞争市场的平衡被设想在这样一种时候出现:很多各自推进他们自己利益的人相互让步,以便他们能最好地一起让步得到他们最想要的回报。”
价格主要由成本、税、费以及利润空间组成,其中,相关的税、费由国家制定,同种产品在生产企业无特殊税费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可假定此种产品的价格将直接决定于成本。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与变量的条件下,成本的高低与市场需求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价格的形成。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需求法则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数量会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则需求的数量会增加。以常规能源为例,尤其是用于生产能源的自然资源,由于受到“市场失灵”的影响,通常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如石油、天然气等一些可能具备不动产特征的资源,在缺乏政府监管时,这些特征妨碍了一定的市场供应。而电力和天然气输送的其他行业的结构决定了公司具有对消费者施加市场支配的力量。当市场中缺乏竞争时,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恢复有序的市场竞争。
新再生能源所遭遇的境地却恰恰相反,例如,太阳能发电与风电相比,它的成本较高,成本问题成为了制约太阳能发电推进的最大制约因素。新能源的发展所面临的是技术的相对滞后、成本较高、市场竞争不充分,这使得从事新能源生产与经营的主体不仅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更缺乏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正效应。如果仅依价值规律调整,则生产主体入不敷出、消费主体也无力承受,市场培育更无从谈起,因此,为了最终能够实现以市场调节进行资源配置的目标,政府补贴实属必要。
3 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
3.1 产权理论
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明确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在产权经济学家看来,权利无非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确定规章制度,降低社会的交易费用,从而改善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能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从低效率人的手中转移到高效率人手中,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种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的关键是解决产权明晰、交易费用和产权保护问题。
3.2 碳排放交易的产权理论
科斯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中的庇古传统是不够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市场失灵是与产权紧密相联的,社会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基于这种理论的排污权交易(或可交易许可证TEP)有助于消除环境“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权交易项目就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根据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即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ed, 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Trade, ET)。率先履行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允许采取以下减排方式: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在2005年1月1日正式挂牌营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型交易市场,涵盖超过12000个固定源,约占欧盟25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另据国际性的非盈利组织气候集团(the climate Group)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In the Black: The Growth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指出,2006年全球碳交易项目总金额高达300亿美元。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碳排放量
1绿色建筑刍议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人民生活需求的加大,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近些年是众所周知的,甚至一跃成为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们反观这高速增长下的建筑模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建筑业普遍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从某种意义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发展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适应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也不是环保的建筑发展思路,应当进行逐步的改善。
从我国建设部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已经接近社会总能耗的3成。现有城乡建筑总面积近470多亿平方米,基本上都是高能耗建筑。据测算,2010年,我国大气中SO2浓度在采暖期间是日常的六倍多,而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了2020年时,我国的建筑面积将超过1000亿平方米,而此刻我们国家每年的建筑耗能将很有可能超过1.2万亿度电、4亿吨煤、水、油等,而这个数据是现在的3倍之多。”由此看来,我国亟需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而绿色建筑就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中应运而生的。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尘的建筑。而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气候现象背景下产生的,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产生。
从绿色建筑和低碳理念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得知,二者之间是相互呼应的,绿色建筑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体现了低碳的标准。其目的也是减少消耗,保护环境。而我国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已经做出郑重的承诺,我国在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要降低4到5成,因此,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我国势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2绿色建筑的实现原理和CO2的减排价值
我国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清洁干净、可再生性强,且与环境相适宜,无污染,能耗低。前面已经提到了,我国是高能耗国家,大力提倡低能耗绿色建筑完全符合国情,这对于优化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减排放,控污染,建设和谐社会,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而具体落实到房地产行业上,在建筑项目中大力提倡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是关系到降低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合理控制房价,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把减排从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无论CO2减排是否能够实现商品化,进行市场化交易管理,绿色建筑项目都具有推广价值,但CO2的减排价值如能实现利益分割,均等承担,公平交易,那么CO2的减排价值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收益才能够真正体现绿色建筑在低碳背景下的实际收益情况。
3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3.1传统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传统的建筑经济效益分析中,企业将环保效应放在经济效益考核中,其中包括减排带来的效益、新能源效益、低能耗等等。其主要计算方式是将以后的现金收益以某一个收益率折现,以此来考虑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而依照现在的建筑效益分析情况来看,这样的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是无法涵盖绿色建筑的实际有效收益的,降低了绿色建筑的实际价值,影响到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左右了企业决策人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和普及造成了不应该的负面影响。在当前,因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比普通的高能耗建筑要高一些,而绿色建筑长期的收益却无法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客观地反映出来,而成本又相对较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下,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很多企业忽视了长远的效益,不愿意从事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由此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传统的建筑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不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有效评价,对于绿色建筑的实施推广产生了不利影响。
3.2基于碳减排价值计算的经济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是一个综合的价值体现,“绿色”的观念是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建设、使用、保养过程中的,从一开始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绿色”的观念覆盖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再者,“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自然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目的在于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再次,“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当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引入碳排放交易的时候,可以构建绿色建筑单位时间内的碳排放减少量及价值的模型。
4案例分析
温州某住宅项目建设,该项目总占地约21.1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6 万平方米,为别墅、花园小房、小高层的复合型小区,其室外公共照明系统(庭灯、草坪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于室外公共照明系统(庭灯、草坪灯),占地面积约为70050 平方米。
4.1经济效益分析
按小区室外公共照明负荷规划,小区庭院灯需150 盏、草坪灯需500 盏,按规定计算得出年能耗估算比较表(表一):
表一:室外公共照明负荷供应方式年耗能估算
科目
建筑面积( m2)
日平均照明设计标准( kWh)
耗能(kWh/年)
光伏发电
城市供电
庭院灯
150 盏
200 0 73000
草坪灯
500 盏
55 0 20075
合计
650 盏
250 0 93075
温州市公共用电价格为0.8 元/kW h;而小区庭灯、草坪灯按温州市当地市场价格需要投资约三十万元;而小区室外公共照明系统设备建设和维护费用按6元/平计算(占地面积约为70050平方米)。计算分析时不考虑价格变化因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单晶硅电池方阵的使用寿命约15年至25年,因此该分析以20 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可得出不同室外公共照明负荷供应方式的经济效益比(见表二):
表二:不同室外公共照明负荷供应方式的经济效益比
项目 方式1
光伏发电系统
方式2
城市市政供电
装置寿命(年) 20 20
设备总投资(万元) 30 45
年运行费用(万元) 0 7.5
20 年总成本(万元) 31 195
由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知:方式1比方式2在20年内可节省成160余万元。可见,住宅小区中的草坪灯、庭院灯运用了太阳能光伏公共照明技术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5结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首先确定了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引入低碳理念的可行性,并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将碳排放量的控制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引入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中。将低碳的理念有效地融合到绿色建筑的实施上去,在案例中,结果分析表明绿色建筑带来的可观收益,而这样的效益在传统的建筑经济效益分析下是无法体现的,而新的经济效益分析方式能够使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从而更加真实地体现出了绿色建筑的实际价值。因此对该效益分析法的倡导和引入,可以为正确评价绿色建筑的收益提供保障,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绿色建筑的价值,为绿色建筑的有效推广,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王建煌,(1972.02), 男,浙江温州,建筑经济师,本科, 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2)公路管理业务用房规划;
参考文献
[1]姚德文.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J].当代经济,2009(12):6-7.
[2]张建国,刘海燕.节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J].中国能源,2009,31(1):23-26.
[3]贾明,朱海潮.绿色建筑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J].陕西建筑,2009(171):5-6.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20-02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作了比较权威的定量评估,指出如果目前全球以每年GDP1%的减排成本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呼吁全球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表明我国经济在今后的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同时,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中国进行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是关键,因此,向低碳经济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可够开采13年,天然气可采40年,煤炭可采60年。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27亿吨左右,列全球第二,能源消费处于高结构状态,化学能源约占92%,其中煤炭占68.2%,电力生产78%依靠煤炭,可再生能源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比重较低。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3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解决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实现向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潜在优势
1.改进空间大
由于我国第二产业消费结构处于高能耗阶段,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使得中国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明显偏低。有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7.6%,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0~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2~27%,比日本高3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1.7~2.5倍。因此,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2.改进成本低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减排成本比较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成本超过30美元,中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2006年,全球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CDM)碳交易市场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全球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截至2008年2月,中国CDM项目获得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信用(CERs)达到3 637万吨,占联合国目前核定CERS总量的31.33%,首次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
3.技术合作潜力大
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中国的电力行业生产主要以煤生电为主,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领域的汽车燃油经济性问题,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也有较大改进余地。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商业利益等诸多原因,中国目前仍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二)向低碳经济转变面临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发展过程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镇化,今后30年内将新建约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能否推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将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定性因素。
2.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大部分行业呈现粗放式的特点,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大大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们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十多年过去了,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刻的体制根源,也有各地政府为GDP增长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的缘故。
3.资源分配
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过去20多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从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1年的66.7%。但近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有回升的势头,2006年达到69.4%。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得多,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耗和高强度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三、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
为应对上述挑战,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中国应该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实现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一)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
中国的碳排放增长不仅要考虑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因素,更要考虑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性因素。要把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性与发达国家的排放相区别,并要求出口的需求方为由出口产品造成的排放买单,从而减少中国在减排温室气体上面临的国际压力,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
(二)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摒弃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寻找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从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我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来解决我国能源问题。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能效提高技术和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中国向新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7-51,61-67.
[2] 李禾.我国企业应参与制定低碳经济国际规则 [N].科技日报,2008-03-25.
[3] 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0-261.
[4] 李高,温宗国,杜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17-23.
[关键词]地摊;产权;经济学分析
地摊交易源远流长,从远古时生在“共同体”边界的以物易物到现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地摊交易绵延几千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使地摊交易销声匿迹。为建设文明城市,我国很多城市的执法部门对地摊交易反复“扫荡”和“清剿”,其结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执法人员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赶走水果摊端掉蔬菜点,装车拉走地摊上的交易器具,把摊主撵得“作鸟兽散”。但过不了半小时,随着执法人员踪影的消失,地摊交易又恢复了正常。
一、我国地摊发展的现状
在全国各地,摆地摊的小商贩和城管这对“天生冤家”已经“斗智斗勇”了几十年,地摊几经打击但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表现出健康的发展势头。就以西安市为例来说明地摊在我国的存在情况:西安市全市辖9区四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为3个“城内区”,都较为繁华,新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三个区分别都有自己的地摊集中地,所卖的东西也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主要的集中地为各个区的菜市场门口,医院和学校门口,天桥上下,另外还有住宅区附近、火车站和汽车站广场等。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地摊,对地摊有需求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如菜市场门口一般会卖些廉价的水果、蔬菜等,因为正规的菜市场里面的东西较贵,同样的东西比较起来人们更愿意去买价格便宜的地摊货物;医院门口最多的是一些卖小吃的摊子,因为赶着去医院排队挂号或者从医院刚做完长时间的治疗可能还没来得及吃饭的人很多;学校门口则是一些文具书籍、小件饰品,还有各类小吃等;住宅区附近白天基本只有一些卖快餐小吃的,偶尔也有卖水果和摆盗版书集的,但一到晚上,更多的排挡、烧烤及其他夜点都纷纷上场;天桥上,火车站人流量大,人群复杂,为了迎合各种人群的喜好,这里出售的东西种类繁多,有手机套、饰品、报刊杂志、旅游地图,另外还有卖魔术扑克的,各种小东西应有尽有;东、西、南、北四大街都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白天在这些地方地摊并不算多,一到晚上就会出现更多的地摊,种类五花八门,商品应有尽有。所谓民以食为天,不管在哪里吃的东西都会有容身之处。
像西安这样的地处西北部中心的大都市都有大量的地摊存在,在其他的一些中小城市中的地摊就不言而喻。在温州、郑州、南宁、榆林等的一些高校附近、天桥、路边、车站等处,地摊是非常之活跃。地摊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不少方便,也为很多人的就业提供了机会。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地摊交易也不例外,它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如污染环境,阻塞交通,产生脏、乱、差,损害城市形象等等。
二、地摊存在的原因
以现代化为准则的城市规划拒绝任何游离于秩序之外的东西,但是地摊在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要不存在外部经济,任何自愿的交易都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改进,这就说明地摊的存在是有其价值的。经济学关于外部效果的问题认为,因为人们议定契约的权利无法严格界定,没有严格界定的这种权利,就不可能有产品的市场,所以就产生了外部效果。赵英军教授的观点认为:地摊市场的存在是产权界定不完全的产物,是摊贩和政府博弈后的一种纳什均衡,它的存在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实践证明,凡是能够顽强生存下来的东西,总是有它生存的依据和理由。地摊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打击成本高
正如赵英军教授所讲,政府掌握着公共产品的控制权,为了优化市政建设、美化市容市貌而禁止地摊的存在。而作为地摊摊主的目标很简单,只要期望收益大于期望的机会成本,他就会继续摆地摊。并且他发现,由于过高的打击取缔费用,政府没有太高的积极性追查非法摆摊的小贩,当然,偶尔打击一下是必要的,至少可以增加一点表面成绩。赵教授通过对政府和小贩对于摆地摊的博弈,认为这个博弈中,摊贩处于优势地位,最后的均衡状态是:摊贩摆摊,政府则不再过问。政府要禁止摆摊,那就不是一种纳什均衡。事实上,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政府只能默认地摊的存在。
(二)摆地摊的成本低
摆地摊的小贩不用购置固定资产,不用购买或者租赁店铺,也不用跑去各个部门办理各种证件,地摊涉及的费用都极低,基本无需贷款或支付利息,也不用缴纳税款,只需少量流动资金就可做小本买卖。小贩们在路边、天桥、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摆摊,由于这种公共产品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只有政府对其有控制权,摊主们才会积极的寻租。
(三)消费者有需求
地摊大多设在行人较多的路边、道口、居民区的适当部位、工棚区等,而且最佳销售时段掌握得特别好。由于它比较灵活,时间、地点可以随机应变,卖什么东西也都由地摊主自己做主。这样可以使工作既充满乐趣,新鲜感,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在短时间内变换自己所销售的商品。在一些没有或很少有商店的地方也有地摊存在,地摊为这些地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消费者可以在晨练结束或下班时以较低的价格顺便买回蔬菜、瓜果、粮油及其他各种小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以较低的付费获得了较大的效用。
(四)适合了低收入阶层
地摊商品的一个特色是价格便宜,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却也能满足低收入阶层的需求。城市的高消费让一部分中低收入者望而却步,地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低收入者阶层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地摊商品相对较低的价格正好适应了他们的要求。低收入者阶层购买力低,只能多消费低档次商品,这也是地摊生意之所以红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五)缓解了就业压力
摆地摊小贩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些下岗职工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靠摆地摊来维持生计,因为摆地摊所需要的资金很少,这正好符合他们的经济条件。如果在一些地方适当地允许地摊经营,这样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自发的、非正规的地摊式的就业方式不仅有充足的存在依据,而且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改进地摊交易的措施
小贩通过摆地摊攫取了政府落在公共领域里对道路、天桥、广场等的一部分权利,这种权利掌握在政府手中与掌握在摊贩手中是不一样的。在赵英军教授看来,它对摊贩产生的效用大于政府,要不然就不是一种纳什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地摊产生的利益大于其外部不经济产生的负效用,所以这个均衡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一)改变名义产权,使其向实际产权靠拢
改变权利所产生的外界条件(博弈的支付矩阵),使实际产权按照人们的愿望趋向于名义产权。例如政府加强对地摊的打击(使摊主被逮住的可能性增大或加重对其处罚),并且达到使摆地摊的净值为负的程度,即(摆地摊收益-处罚×被逮的概率)
(二)政府收取部分管理费,使地摊合法化
摆地摊这种行为具有外部性,是外部经济的,对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人认为“公共领域”实际上是“外部性”的源泉。产生外部性的权利有时候需要重新界定以消除“外部性”。对于摆地摊的问题,政府通过对摊贩收取少量的管理费来使其合法化,并加强对地摊的管理。看作将“摆地摊的权利”卖给摊贩。此时,摊贩将自己承担摆摊的外部成本。并且,由于政府的管理(这时是有收益的),地摊对市政建设的影响将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采取限地、限时、限品种的管理办法
为了有效扼制地摊交易的负面效应,采取限地、限时、限品种的管理办法是比较合理的。限地,即对交易场所加以限制。什么地方允许交易,什么地方不允许,应有明确的规定。限时,即限制交易时间,有很多地摊交易场所,不需要也不宜全天候开放,在什么时段开放,既要考虑到方便消费者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不同时段上空间价值的差异。限品种,即对特定场所的交易品种加以限制。什么场所适合交易什么种类的商品,应有一个大体的分类和规定。要消除地摊交易的某些不良之处,与其进行“行政清剿”,不如进行“经济招安”。
(四)政府应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对西安的地摊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本次调查中发现87%的地摊主是外来人口,就算是本市人口,也是本市下属的小农村,小乡镇的居民。他们大多是没上过学或者学历很低的,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渠道。政府应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就业培训及就业指导,为他们的吃穿住问题想更多的方法,让他们有生存的机会。可以使一部分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而不去摆地摊,也可以使部分低学历群体有就业的机会。
地摊在中国有其存在的价值,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虽然对市容市貌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摆地摊这种行为产生的社会利益是大于外部不经济的负面效应,摆地摊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改进和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政府不应该对地摊进行“清剿”,应当对地摊进行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英军,黄华侨,地摊背后的博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0)。
[2]张维迎,博羿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关键词】低碳经;低碳会计;影响;实现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构建低碳经济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低碳经济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财政部门,低碳经济在企业财政部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低碳会计的实现。企业实行低碳会计,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财政管理,实现对企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为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持。为此,文章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发展进行探讨。
一、低碳经济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1.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站在自身的发展立场思考,而且还需要关注企业发展和周围经济、全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核算要充分体现国家环保节能方针、节能政策法规,提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低碳核算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低碳资产。低碳资产表现在企业发展建设高效应用能源资源,并为节能减排的实现建立相应的设备和场所。第二,低碳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发展低碳而产生的长期、短期借贷款,环保费用的交付等。第三,低碳权益。低碳权益表现在企业为发展低碳经济产生的环境损害补偿收入、低碳奖励等。
2.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企业低碳信息披露具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传统的会计报表中增加低碳会计项目,对和企业低碳经济相关的信息明确注明;另一种是独立存在的低碳报告,包括企业低碳现金流量报表、企业发展损益表。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加强企业报表使用人员对企业材料成支出和投资项目的具体了解。
二、低碳经济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低碳环保意识
2.低碳会计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
现阶段,企业会计领域发展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但是这些法规条文中没有对低碳会计要素构成和计量做出明确的规定,更没有规范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导致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操作缺乏可靠的依据,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低碳会计信息质量。
3.相关人员缺乏对低碳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
我国低碳会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会计工作者对低碳会计内涵、意义、具体操作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低碳会计操作不够规范,由此导致低碳会计发展在企业效益和社会环境方面无法发挥出协调作用。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会计发展策略
1.提升企业人员低碳环保意识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时展的必然需要。为此,企业实行低碳会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向相关人员开展低碳环保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2.完善低碳会计法规制度,规范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会计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会计准则的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低碳会计计量和决策。同时,在发展低碳会计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环境保护法,加大对利用低碳经济获得短期效益企业的惩处力度。低碳经济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专门成立权威事业机构,制定低碳会计发展的会计准则,为企业环境成本收益计量、决策试点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3.构建系统化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企业会计工作发展需要着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企业的实际发展效益。因此,企业在发展低碳会计时,需要相关人员完善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企业低碳职责规范,设置节能减排项目的计量和考核管理,提升对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4.构建系统化的低碳经济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要组织内部专业人员加强对低碳会计理论的研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低碳会计发展方案。同时,企业实行低碳会计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国内企业低碳会计实证研究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低碳会计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建设,为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在了解地区环境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低碳会计策略,完善低碳会计行业制度,形成系统化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低碳会计的稳定发展,为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夏妮. 低碳经济视角下对低碳会计的研究与探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8):166-170.
[2]王丽萍.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141.
[3]卿玲丽,徐凯.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12-113.
【关键词】 低碳经济;外部性;补贴;征税;产权
一、低碳经济背景
(1)低碳经济的提出。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目标是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2007年9月8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8 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2)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王文军(2009.4)指出低碳经济是以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牛文元(2009)指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付允(2008)分析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二、外部性的解决措施
(1)外部性的含义。萨缪尔森对外部性定义,外部性就是当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额外的成本或收益,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经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补偿时,外在性或溢出效应就发生了,这种影响并没有透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反映出来。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2)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一是征税。该方案是庇古在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进行论述,又称“庇古税”,是为了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也就是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情况下,政府运用征税手段进行解决。二是补贴。政府对微观经济部门进行的调控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补贴是微观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政府通过补偿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三是产权界定。按照产权管理的思路,只要明晰产权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产权思想由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提出,德姆塞茨对其进一步研究,指出当内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将外部性内在化。如果产权模糊不清,就会上演“公共地的悲剧”。
三、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之一:内化高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
(1)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每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增长1.7%,本世纪末气温很可能在2000年的基础上升高2~3℃,结果会使全球20~50%的生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风暴等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剧,人类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气候变化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使原本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都凸现出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动力失衡;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优化升级压力大。
(2)以上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都是在高碳经济发展中产生,解决这些问题实质就是把这些负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第一,补贴就是国家对产生正外部性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一定数量的补偿,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第二,征税是国家运用征税权利对微观主体造成负外部性内在化的措施。一是征收环境税,它是针对当前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提出的一种全新税种,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征收环境税可以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征收碳税,是一种庇古税,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含碳量定额征收。第三,产权是科斯沿着庇古的思路进一步寻找负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产权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实现起关键作用。一是碳汇是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森林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分割、不可排他。建立明晰的森林资源产权关系是完善森林产权制度的关键,要把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开,使所有者(国家)与经营者(森工企业)形成一种经济或契约关系,这才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二是排污权交易也称可交易污染许可证,该方案源自“产权理论”的兴起。戴尔斯认为,政府作为环境商品的所有者,可以再控制污染总量的前提下出售“排污权”,并允许购买者对所持有的“排污权”进行市场交易,以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环境资源的运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将自然经济纳入其研究范围,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可利用资源的供应系统。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进行价值交换,因此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吴易风教授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结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自然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有着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给出系统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这一观点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基础。因此,自然资源是通过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揭示了灾难性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资源,污染了环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洁环境。价格、替代品和技术进步对清洁环境的作用与对其他资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没有成本的,那么,生产者就没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励。但是,如果污染环境存在某种价格,那么,生产者将设法寻找到某种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有积极性去研发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在生产中加入环境成本,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起到提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二、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低碳经济倒逼技术进步
低碳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是一种倒逼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低碳经济”,只要突破了技术问题,低碳经济也就自动发展起来了。其实,这完全颠倒了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为了适应某个预先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纵观历史,只有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会通过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新的需要。事实证明,当下运行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极大挑战。为了挽救濒临枯竭的资源、恢复碧海蓝天,人们提出了更高一级的,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必将是前者倒逼后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倒逼机制是低碳技术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2.低碳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改造自然来获取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的过程。高碳经济模式是将支持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人造资本结合,改造自然资本来获得各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要素。对比低碳经济和高碳经济的理论模型得出:假设将人类全部的经济活动抽象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低碳经济模式下,在对自然系统向经济系统(社会在生产过程)输入可用资源的认识中,首先,加入了对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可转移消化的废弃物(抽象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重新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力的有限性问题,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统能够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载力时,社会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条件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其已经逼近自然系统允许的最大排放量时,还必须满足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则社会在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低碳经济模式展示了劳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性,也不再将生产力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