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高效数学课堂范文

时间:2023-10-05 10:38:52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高效数学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高效数学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在烟台市教科院提倡和谐、高效课堂以及新课改减负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提升教学效能,许多教师通过课后辅导,增加作业练习量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长此以往造成了师生身心俱疲,因噎废食,得不偿失。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是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放到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上来。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一、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做好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打造精品备课呢?首先,建构一支精品备课团队,发扬集体备课的效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其次,做好资源的积累,对以往的备课资源不断地丰富、修改和完善。再次,要将集体备课进行个人备课的再加工,结合自身特点打造适合自己的备课。最后,要抓好备课的管理和落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长期坚持。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备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个维度,要充分考虑教情、学情,注意预设,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化解。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层层推进

一节课只有45分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每一节课都会有教师突出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所有问题的展开也必然是围绕其层层推进。可利用课件和导学案的重点标识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通过对课堂情况充分预设设计合理教学程序,利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突破重难点内容的目的。

三、小组协同,开放问题,合作学习

一个知识的有效生成,学生的自主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协作、自主探究能够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借助技术,巧设情境,事半功倍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学生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五、关注表现,适时激励,良性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建立良性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喜爱一门学科,亲其师信其道,无疑能够在内因上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六、精讲巧练,适当点拨,讲练结合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适当的练习,但不恰当多做习题会适得其反。根据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精选例题、精选习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巩固和提升。

七、明确目的,布置作业,知行合一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秩序;新课标;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46-0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各种模式,来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对此也非常乐意接受。学生们在培养活跃的课堂气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高效的学习效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全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不足是存在的,这也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2]。

一、以偏概全

每当学生们团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表面看是非常热闹的,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所以这就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那么必然会对正常教学形成很坏的影响。因为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公平,他们没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且在成员讨论过程中如果表达自己的建议,很可能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是忽视。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打击很多同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讨论团体自然会瓦解。例如讨论某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在讨论过程中,好学生一直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都正确。而学困生大部分只是安静的听,偶尔一个学困生的大脑中产生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在他鼓足勇气提出之后,不会被大家注意,亦或者是被好学生打断,然后思想被其他人阐述出来。这种现象非常多,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选择逃避讨论,主要也是因为这方面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合理引导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候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困生的这种心理,可能会带到他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因为这些言行对他的心理打击太大,所以选择回避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保护[3,4]。

二、任务分配不清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作为组织者和规则制定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教师在布置任务是,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工,太过信任这些学生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布置,学生合作技能的不足,导致不能够讨论不围绕主题展开。导致出现,你说你的,我表达我的,谁也不服谁。这种现象尤其明显的表现在成绩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之间,他们在虚荣心的影响下,不顾全局发展,导致讨论成为了几个人的争吵。让其他同学反感,很多同学自动退出了这种组织。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自由讨论的前提是给他们明确的分工,并制定合理的章程,不能成为甩手掌柜。这是一种不负责的教学态度,更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极度浪费。例如,奥数题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但是解决起来苦难重重的问题。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讲清楚具体每个人负责哪一部分。那么学生的工作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重复,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教学资源。学生以解决奥数问题作为一种荣耀,但是如果学生一旦被这种问题难住,他们就不会有心思去学习其他内容了。例如很多学生在历史、政治以及其他科目学习中,心里想的是数学题。更有甚者,在其他课堂上,学生还手里拿着数学题。这样的结果就不是新课标想要的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5]。

三、问题难度没有分析清楚

教师有时候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不论题目的价值、难易程度,都统统交给学生去讨论。有的问题太过简单,学生们根本就没有兴趣去讨论;而有的问题又过于困难,让学生们无法解答。他们会变得沉默和无精打采,这样的效果不是新课标所预料的。新课标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重点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者的素质水平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都有可能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所以,教师应该在给学生布置任务之前,认真思考问题的适应性。努力把问题设置的更科学,让学生们更有兴趣,而同时又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6,7]。例如讨论中很多问题,教师觉得繁杂,会通过学生表态来选择是否需要讲解这些问题。学生时代都要面子,当教师问某一道题有谁不会时,基本不会有人举手。所以整个卷子问下来,学生们都没有动静,教师也就默认学生们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其实,这种隐患是非常大的,知识的负担不断压到学生身上,终究有一天会出现崩溃的现象。

四、缺乏合理的引导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没有一个正确的结果的时候,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有时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他们的团体无法解决的,但是老师认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所以他们就放任学生去讨论。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就会选择索性放弃,不解决了。而教师如果发现不了这种现象,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教育是离不开教师的,教师永远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合理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引导,使他们的思维跟着题的思路走,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学生没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如果努力还是解决不了,就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是出现厌学的现象。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水平的表现。全面考虑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够称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郭凤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24).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相和,李保臻.农村中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学教育研究,2011,(02).

[4]王增良,蒋玉梅.新课程下的几个课堂合作学习案例的反思[J].数学教学研究,2007,(06).

[5]徐学福.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J].人民教育,2002.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实践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将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理念,要让学生们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最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二、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新课标”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而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观培养的载体,是师生互动中的“中介”和“桥梁”。然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存在着差异,而教材要适应各地统一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使用方面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可以对教材进行微小的变动。比如:变换原图原例、微调编排顺序等,以降低难度,从而使学生更易接受,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此外,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应具有的数学素养,使数学能力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实验、观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式抽象、合理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究创造……这些现代最重要的数学能力的要素,在现行的数学课程目标中多数未能很好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新教材,多注重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合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

新课标强调探究学习,倡导探究、交流,没有合作、交流,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恰当的探究合作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起来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明确探究合作的目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往往要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探究、合作式学习受计划性差、过程长、耗时较多的限制,有些内容并不适用,应详细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加以选择。

其次,探究合作的环节与模式,要依具体情况来选择。探究合作学习一般包括:合理分组、提出问题、合作分配、认知责任、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环节,有些探究活动包括这些环节,有的不包括这些环节,甚至有的环节会更多,且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有些探究问题是教材中给出的,有些探究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不需专门提出。资料和证据的收集,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亲自收集,也可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分析解释等。因此探究合作式学习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视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有所选择、改变。

最后,探究合作的结论应注重反思。在探究合作活动中,学生平等参与,亲历探究过程,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不仅共同分享学习观点、合作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而且共同承受活动的失败和失落。其实,探究合作式学习是模拟科学构建知识、培养情感、训练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它可能曲折坎坷,也可能一帆风顺,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不成功的师生应共同深思,成功的也应共同总结经验,以备以后借鉴。

四、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因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而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善于逻辑推理,这本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比如在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出不同层次,提供不同材料;授课起点针对不同学生而有所调整;作业布置上可分类进行,让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等。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互动过程中各尽所能,各有所获,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本的课程观,倡导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对课程自主构建的新理念。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设计应有自主性、创造性。如对于二次函数图像的生成教学,若使用多媒体辅助生成其图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图文声像并茂,原来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变得可直接感受,将静态的对象变为动态发展的对象,给学生留有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但在这方面还应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的交流沟通。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富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启亮.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2,(2).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4]吴海蓉,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数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3).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教师职业素养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不仅是知识,而且是经验和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为此,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展探究活动。如在讲“幂的运算”之前,讲芝麻与太阳的质量:一粒芝麻的质量不到0.01克,它与太阳的质量是根本无法相比的。但是,如果把一粒芝麻作为第一代种子播种下去,收获的芝麻作为第二代,把第二代再播种下去……如果播种下去的芝麻全部发芽成长,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芝麻的质量竟是太阳质量的5倍。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学生对此感到无比惊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幂的运算。再如创设实验情境,在讲授“证明”时,拿出一条长长的纸带,把一头反面与另一头的正面粘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圆圈,问学生:把这个纸圈沿着纸带中心线剪开,会得到什么结果?学生会说变成两个纸圈。教师拿起剪刀沿中心线剪开,学生个个睁大眼睛:并没有得到两个纸圈,而是比原来长度增加一倍的大纸圈。这说明在数学上单凭想象是靠不住的,从而引出推理和下结论必须步步有据。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二、挖掘教材潜在功能,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如何能让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而又不削弱教学效果;如何能立足教材,并以教材为起点,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新题,在例习题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典型例习题的潜在功能的挖掘。

首先,要重视教材中例习题的特殊结论所蕴含的一般性质。数学学习和研究从不满足于特殊情况的结果,而是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去探究各种对象的一般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中有不少的例习题反映的是一些特殊概念或特殊情形所蕴含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猜测、推理等得出一般概念或一般情形下的有关性质。这也体现了数学认识与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手段:从特殊到一般。

其次,要重视教材中例习题的推广、变形与引申。课本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课本上的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简明扼要,难易适当,编排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若对课本上的例习题进行推广,变形与引申,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例如,苏科版九上96页的例2:某商店6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要使8月份的利润达到3600元,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此题在解决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公式:a(1+x)n=b,其中a——起始量,b——结果量,x——增长率,n——增长的次数。最后,要重视教材知识形成过程所渗透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数学方法和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很多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但数学思想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使人收益终生。初中阶段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主要看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高效自然水到渠成。我校的“导学练合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学习上成立了异质合作小组(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对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留给他表现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每个学生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适当地引导,只要分析合理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感悟。从而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做准备。

四、做好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

由于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仅靠一盒粉笔、一块黑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好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在许多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又是重点的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出函数图像,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事实证明,通过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经验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解决这种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联系,再在多媒体上演示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的过程,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矩形的长和宽,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五、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愉悦时大脑皮层神经才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变得迅速敏捷,处于最佳的状态。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要知道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心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心情舒畅地不由自主地接受知识与被动勉强地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同,长期郁闷、压抑的心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不高的。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放下架子,在课堂上与学生“同甘共苦”,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讨论、发言才会热烈,学生才会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

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是人来操作的。教师的整体素养决定课程改革的成效。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是文化、心理、技能。从当前教师队伍的状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状况看,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不容怀疑的,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的长期影响,人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教师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中忙忙碌碌,既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又忽视学生其他品质的培养,一部分教师的现有素质难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需要。这部分教师缺乏的不是责任和经验,而是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所以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勇敢地接受新事物的挑战,努力地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和素养,把职业素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从而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实现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促进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探究; 个性教学

这段时间走进了很多的高效课堂:广西南宁三中的三美中学、广西天等县的民族中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不管是要素组合式课型,还是平台互动式的课型,或是要素加平台式的课型,每一节课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这些课堂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1.备课充分

每一节课都能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意到四维目标的整体性与全面性,都能够围绕着四维目标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哪些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哪些知识需要同桌讨论,哪些知识需要四人小组交流,哪些知识需要六人小组讨论……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需要几分钟,通过什么习题来完成,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会有怎样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各个要素组合起来,什么时候需要动与静的转换等等都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哪个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的,要通过什么手段帮助学生去理解,要教会学生什么思想方法。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公式,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拼接图形,通过图形的面积来理解平方差公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思考、探索、交流,最后形成共识.

2.以学生为主

每一节课都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都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每个教师都知道了学习是一个自觉内化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即使教师想尽办法灌给学生,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反学生愿意学了,就会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就能想办法学好。所以,教师上课开始都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如15.2.1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几个同课异构的教师都给了学生一些平方差形式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式子,如(a+b)(a-b)、(x+y)(x-y)、(2m-1)(2m+1)、(5y+2)(5y-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一致通过后以小组交流合作观察四个式子左右两边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讨论后,请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最后大家得出共同的结论即平方差公式。又如颜丹娜老师的《同底数幂的除法》一课,从课的开始就大胆的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了学生,从情景导入到发现问题到小结算理,再到练习巩固到提升练习,一路来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或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交流,互教互学,学生学得开心,兴致勃勃,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个性教学

个性教学,它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教师的教

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教法。如15.2.1平方差公式三节同课异构课,杨老师、梁老师、庞老师,在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上三个人就有三种教法:庞老师在与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公式后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进行强化巩固,而杨老师、梁老师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

杨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你能利用阴影部分面积解释平方差公式吗?然后给每一个六人小组发了如右边这样的一个图形:

经过同学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有了三种如下的理解:

图一

图二 图三

1.

2.

3.

梁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请从一个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上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甲,然后将其拼成如图乙的长方形,你能根据图中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图甲 图乙

结果在六人小组的合作学习下,同学们很快就能验证了平方差公式:

很显然,杨老师的设计更能解放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学生的学

每位教师都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在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同底数幂相乘法则、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后,几个老师都能要求学生写出一到三个符合公式或法则的式子,并把它们展示出来,全班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去观察,找出你觉得最有特点的式子,并且请学生说说式子的特点。又如在练习的设计上,都能设计几组难易不同的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注意培养有个性的,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愿意表达独特见解的学生。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统一目标而深度不同的个体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当堂训练

教师都把最主要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没有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不仅减轻师生的共同负担,更是为了落实课堂教学的目标,充分发挥学习同伴的作用,利用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所蕴藏的学习资源,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关爱,树立起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我觉得对相当一部分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当堂训练是最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保障。

5.合作学习

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利用学习同伴的力量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有同桌间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等。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聆听、评价、讲解、帮助,实现了兵带兵,兵教兵。让更多孩子的学业成绩与生存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改善了后进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美德。

另外,我觉得教师应当掌握基本的课堂调控艺术,不同问题应有针对性的提问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和质疑。教师的语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你如何理解?你能说说为什么?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做吗?这样做的好处有哪些?同时,课堂组织形式要丰富多样,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可以采用如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课外学习,课堂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还有,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哪些内容可以完全放手,什么时候放手,时间多长合适等等。

一节真正高效的数学课不仅要看每个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是否充分思考,思维活跃,课堂节奏的把控是否合理,环节设计安排是否恰当,是否内容丰富、自然流畅,同时更重要是看学生最终的学习接受效果,以及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数学兴趣等方面的引导实效。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很多的,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堂更加需要我认真的准备,而方法唯有自己不断的反思和学习,积极探索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体验生命快乐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沈龙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M].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北京公司.2009.01

第6篇

【关键词】减负 高效课堂 合作交流 激发兴趣

减负背景下,教学质量的好坏同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相关,减负改革的课改形势之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完全依靠课堂这少部分时间来完成,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一些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有些教师由于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率的问题,教学时间不足够,然后利用课间、晚自习或者周末的时间来补课,使得学生负担增加,老师也疲惫不堪,教学效果也很难以提高,同时对其他科目的教学也产生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指出应该从转变教学主体、讲授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预设和演绎等方面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学主体的转变,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尤其是在逻辑严密的数学课堂上,课堂主体更应由学生占据,教学内容更加应该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

1. 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同其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正确树立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教师要主动研究教法、学法,做到根据学情来更改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而言,与其重视常规知识的传授,最后学生虽然了解这些知识但是不会运用,还不如直接向学生传递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敢于正面对待,想尽各种方法抓关键,找突破,进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2. 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教好容易,但是学生学好却比较困难,因此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地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的自己的观点,会交流、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发展能力、培养独特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想学、乐学,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效课堂主要表现为,一节课应该是活泼、动态而生动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前,你鼓励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将自己预习获得的知识或者体验写在黑板上。对于数学课而言,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解题,因此也要鼓励学生尝试一题多解,在这种鼓励和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就会大胆地思考、大胆的思维、大胆的交流,进而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上尤其如此,如果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乐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乐趣中学习数学对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当学生将学习作为一件享受的事情时,就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同学生用心沟通

真心地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师生之间才能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你是爱他的,并且愿意同他沟通的,学生才会信任你,并且认真听你的话。在真诚沟通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并且吐露心思,在你走进学生的心灵之后,你的教学工作就会更加有效、更加实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四点:一是要尊重、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在;二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现阶段的学习水平,找准努力的方向,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巨大的帮助,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三是要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尽量多地去了解学生,良好的沟通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进行交流。可见休息时间是学生比较活跃,学生活动散漫的时机这个时候指出学生错误或者向其提出建议,既能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也会认为这是教师对其的特别关心,也容易接受并改正;四是要放下教师的身段,这是平等沟通的前提。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权威和严肃的象征,这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因此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放下身段,让学生没有忌讳的展示自己,发挥自己。

四、课堂预设和生成

1. 教学内容的拟定。课堂要高效,首先就是要教师进行精心地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预设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课堂生成的结果。在进行预设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课前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同时知识难度应该始终,与此同时兼顾三维目标。对于教师而言,最难的就是教学的重点的选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每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地教授到,因此教师要在预设的过程中体会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着重对这些难点进行突破。

2. 教学对象的拟定。课前预设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有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还是需要课堂实际的生成过程。也许预设时,课堂会很精彩,但是在实际生成过程中,由于没有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减退。因此在预设时要重视学生知识水平,在生成时要重视学生兴趣,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3. 课堂教学的拟定。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状态,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性的开发,精心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内容。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平等的原则,尝试使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生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第7篇

【关键词】主体角色; 学习动机; 实践活动; 学习环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有许多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是要使学生学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有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下功夫,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1重视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益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学意义的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有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向数学领域靠近;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痛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参与热情。

2重视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机会

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起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首先,要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然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扒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其次,要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再次,要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当然发,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扮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3重视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质量

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合学生积极、主动地控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呜,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佑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跃、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4重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和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