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05 10:38:48

序论:在您撰写供应链人才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供应链人才培养

第1篇

一、影响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僵硬地把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全盘教授。

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留学基金委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上岗资格的专业教师。但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被传统的思维所影响而缺乏主见和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但缺乏创新,对所学的知识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被动的随着老师和小组长的节奏前行,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应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加了有关学生国际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僵硬的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全盘照搬,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并没有灵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实践性方面的培训也多以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难以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二)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性思维思考问题。

明辨性思维,就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以,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应该随着授课的内容,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当中。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对明辨性思维的确切要求,对明辨性思维的教育问题是个空白,不会用明辨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更不会把问题一分为二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力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把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接收,对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说:在未来15~20年,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就必须更新教育模式,重视和开始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三)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国际项目,引进国际化人才,传授本科学生国际化技能。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先进的文化管理、科学技术带到国外留学生中。理论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教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环节严重滞后。显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对国际化实践环节的重视。没有国际化实践环节,即使有些高校增加了国际化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也非常陈旧,实践形式也较单一,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师与实践基地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或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很少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带到真正的生产实践当中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目前在学校周边企业中没有相关的国际化供应链企业,也是导致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系缺少稳定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之一。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地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最为广泛的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在引入了ISEC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但很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配合这种更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的教学法。况且上课班型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而定制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和讲解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讲解就致使学生们还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顺着教师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重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

目前,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创新能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以提高学生适应国际供应链市场为向导,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国际适应能力。以国际化为前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际供应链模块,把国际供应链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等相关课程加到国际供应链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相关的模块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素质要求,又使学生学习到了供应链国际化专业知识。

(二)运用明辨性思维,把ISEC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运用ISEC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运用明辨性思维,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明辨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小班教学,30~60人为宜,可以采取演讲、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法、辩论赛、布置任务等ISEC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把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落实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

(三)增加国际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国内很少有国际化供应链公司,这就给供应链国际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高等院校在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环节时,应着手于具有国际贸易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设计公司,与他们签订产学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以更可视化、人性化、感观化的形式多方式的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模拟平台、仿真实验系统、人机交互模拟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黑板+PPT”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体现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

先进的ISEC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高等学校方面,学校应鼓励每个学生参加供应链及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任课教师在创新上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以学术科研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注册国际采购经理证、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证书或国际注册高级供应链师等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持证上岗。高等院校应以相关科目免修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手段鼓励拿到国际资格证的同学,通过课外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课外课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ISEC国际化考核理念,完善供应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学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建议采用ISEC综合考核体系,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分节考核法,把每一堂每一节的课堂分数落实在纸面上,同时把期末的试题库试卷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改变以前一纸定乾坤的应试体系。同时把握过程教学管理,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小论文、自我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化体现出来。同时,学校通过采用创新能力及获取创新学分的激励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或科研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专业阅读、一定程度地参与专业大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学分。对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回报。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渤海大学校级教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BDJG-14-YB-C-0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5日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改革的环节,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国高校就已经从外交活动、合作项目层面把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作为出发点,进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与国际化接轨中,通常将重心主要放在两大方面:一是放在科研和培养项目上,主要为了争取外资和扩大影响;二是人才素质培养层面,创立国际化互认课程,培养国际化技能的本科毕业生。这就是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

ISEC项目(又称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具有独特的学业规划,凡是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在没有出国前就会充分体验到海外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学习美国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在美国高校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未来适应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ISEC项目大纲要求学生英语达到相应水平,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国际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具备国际化的竞争优势。他们是未来国内紧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他们将深受中外用人单位青睐,他们也将享有更高的年薪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这是高等教育首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社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尤其是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创新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的稀缺,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以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不足。因此,加强高等院校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影响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僵硬地把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全盘教授。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留学基金委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上岗资格的专业教师。但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被传统的思维所影响而缺乏主见和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但缺乏创新,对所学的知识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被动的随着老师和小组长的节奏前行,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应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加了有关学生国际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僵硬的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全盘照搬,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并没有灵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实践性方面的培训也多以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难以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二)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性思维思考问题。明辨性思维,就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以,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应该随着授课的内容,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当中。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对明辨性思维的确切要求,对明辨性思维的教育问题是个空白,不会用明辨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更不会把问题一分为二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力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把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接收,对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说:在未来15~20年,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就必须更新教育模式,重视和开始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三)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国际项目,引进国际化人才,传授本科学生国际化技能。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先进的文化管理、科学技术带到国外留学生中。理论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教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环节严重滞后。显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对国际化实践环节的重视。没有国际化实践环节,即使有些高校增加了国际化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也非常陈旧,实践形式也较单一,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师与实践基地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或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很少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带到真正的生产实践当中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目前在学校周边企业中没有相关的国际化供应链企业,也是导致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系缺少稳定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之一。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地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在高校最为广泛的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在引入了ISEC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但很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配合这种更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的教学法。况且上课班型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而定制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和讲解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讲解就致使学生们还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顺着教师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重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目前,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创新能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以提高学生适应国际供应链市场为向导,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国际适应能力。以国际化为前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际供应链模块,把国际供应链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等相关课程加到国际供应链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相关的模块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素质要求,又使学生学习到了供应链国际化专业知识。

(二)运用明辨性思维,把ISEC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运用ISEC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运用明辨性思维,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明辨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小班教学,30~60人为宜,可以采取演讲、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法、辩论赛、布置任务等ISEC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把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落实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

(三)增加国际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国内很少有国际化供应链公司,这就给供应链国际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高等院校在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环节时,应着手于具有国际贸易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设计公司,与他们签订产学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以更可视化、人性化、感观化的形式多方式的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模拟平台、仿真实验系统、人机交互模拟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黑板+PPT”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体现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先进的ISEC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高等学校方面,学校应鼓励每个学生参加供应链及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任课教师在创新上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以学术科研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注册国际采购经理证、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证书或国际注册高级供应链师等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持证上岗。高等院校应以相关科目免修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手段鼓励拿到国际资格证的同学,通过课外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课外课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ISEC国际化考核理念,完善供应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在教学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建议采用ISEC综合考核体系,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分节考核法,把每一堂每一节的课堂分数落实在纸面上,同时把期末的试题库试卷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改变以前一纸定乾坤的应试体系。同时把握过程教学管理,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小论文、自我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化体现出来。同时,学校通过采用创新能力及获取创新学分的激励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或科研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专业阅读、一定程度地参与专业大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学分。对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回报。

三、结语

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供应链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供应链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就要求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国际化课程素材,从理论知识方面和创新能力两方面,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深化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为我国供应链行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国际化、高素质、管理型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占飞,魏春艳等.ISEC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5.29.1.

[2]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第3篇

一般而言,各类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士数量毕竟非常有限,就如同我国的飞行员培养体制,市场需求如此之强,但是光靠广汉飞行学院可谓杯水车薪。如出一辙,物流人才也是一样,学院培养往往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许多人都是在实践中自学成才。在美国物流领域,其非常通行的供应链学科认证和证书体系有利于全面证明劳动者个人技能,适应市场和受教育者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认证和证书各有千秋

认证是一个专业组织认可的“凭据”。除了美国运输和物流协会(ASTL),美国在供应链相关领域认证还有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供应管理协会(ISM)和供应链协会(SCC)等。若要获得认证,通常必须参加考试或一系列的考试。合格者可以将一组字母添加到他们的名字后。例如,CPSM代表供应管理(ISM)认证的专业人员;CPIM代表APICS生产和库存管理认证。若要保持其认证,每几年专业人员必须证明他们已参加了相关课程,出席了会议,了解本领域的最新事态发展。美国还有一种机制――证书,证明你已在学院或大学完成了非学分的课程,与认证不同,证书并不在你的名字前有一串字母字符,证书就像文凭一样,一旦你获得,不需要更新,就是一辈子。

人们可能会在其职业生涯许多不同点追求各类证书和认证。例如,ASTL和美国几家高中和社区学院合作为学生准备入门级的全球物流入门级证书(Global Logistics Associate (GLA) credential);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提供中级证书。

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学(MSU)的证书项目也吸引了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该项目的特点是,针对已经在工作中获得大量的实际知识的人员在理论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深造,使其获得更深的理解。在该项目中的学生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如工程、市场营销或销售等非供应链领域。他们都试图通过获得供应链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今后职业发展增加砝码,定位自己未来将承担更广泛、更具战略性的责任。

除了提高专业知识,证书或认证还可以大大增强你的职业发展前景。例如,从APICS获得认证的人一般收入会得以增加。通过认证,说明你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够更好地应用在供应链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比如美国邮政服务(USPS)采购与供应管理专家Donna Raihl在2012年从ISM获得CPSM。你的名字后有CPSM在某种程度意味着本领域的VIP通行证。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提供供应链管理证书培训,主要在线提供其供应链管理证书项目。该校也可以安排为企业量身定制内部提供课程服务,比如目前为波音公司提供了项目服务。学校也已派遣教师为洛杉矶统一校区(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洛杉矶大都会运输署、诺思罗普・格鲁门公司和雷神公司等教授供应链课程。想要申请证书资格,学生需要参加六个必修的课程和两个选修课程。教师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述课程,以及通过一些实时Web会话,允许学生进行交互交流。在一些课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作业。

证书或认证各有千秋各有优点,这实际上也有益于已经取得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人,可以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决定选择哪条路线,可能取决于需多少时间和金钱,取决于你今后的发展目标。但是整体而言,认证更侧重于实践教育,比如APICS认证侧重供应链管理,这是想要获得知识并且期望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的人所格外看重的。

目标决定选择

如果你想获得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证书,你可能会申请在学院或大学的继续教育项目。例如上文提到的MSU提供两周一期的住校学习项目。学校还提供为期一年的培训项目,这称为“西密歇根供应链管理证书系列”(The West Michig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eries)。此外,MSU还提供几个在线供应链管理项目的硕士证书(不是学位),关注物流、业务、采购或集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西密歇根系列是特别为执行公司策略和战略的人设计的,其目的为了帮助人们打开对供应链的潜力思维。这就是为什么MSU项目往往吸引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业务规划、信息技术和客户服务等未来想要承担更广泛、更具战略性角色的人士。

比如零售商Meijer的人力资源部经理Kevin Johnson,他管理公司的配送中心和生产设施的人力资源工作,拥有佛罗里达A&M大学商业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从诺瓦东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参加供应链培训项目对于他而言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西密歇根项目帮助他获取了跨职能部门的知识,为未来发展获得了更好的定位。

实际上Meijer每年向西密歇根供应链管理证书系列安排四名雇员接受培训,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潜在前途的员工,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供应链管理知识,为今后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大特点是其与ISM的当地分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鼓励学生参加ISM会议,并通过CPSM认证。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学校在设计的课程中包含CPSM考试的要素,涵盖所有考试主题。这样做的益处在于将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不光只是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会教授和解释如何处理一个可能会在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Raihl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在2008年开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并在2011年完成所有课程。在2012年获取CPSM认证后, Raihl发现从洛克希德马丁、埃森哲、希尔顿和耐克等公司那里获得了吸引力,最终她在当年加入USPS。

ASTL的做法和ISM也非常类似,通过和一些高中学校和社区学院合作教授GLA课程,为今后准备在物流领域工作的学生提供入门级的培训。ASTL在佛罗里达州的分支机构在15所高中承担相关培训课程,而且任何通过GLA考试的学生能够在佛罗里达州任何州立大学获得相应的学分。

ASTL的课程专家听取业内专业人士的意见后设计GLA课程,该课程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和在线模块,学生也可以自学GLA。想要准备中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PLS)或高级CTL考试,既可以自学,也可以参加提供有关课程的大学课堂教育,例如北佛罗里达大学(UNF)提供CTL项目。课堂培训的好处在于能够吸引工作领域范围广泛的参与者,其中可能有些人根本没有物流经验。求职期间,把这些通过认证的字母缩写加在名字后面,有些招聘人员会问,这是什么意思?通过解释,这样招聘人员会对你有更深的了解。

最近ASTL与美国公共大学系统(APUS)之间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从APUS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位,在运输和物流的学生也可以从ASTL获得PLS认证。APUS是一个在线机构,其中包括美国公开大学和美国军事大学等。它主要是从军事 (包括退伍军人)、公共安全组织和私营部门等招收学生。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采购与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31-0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采购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因此,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基地。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促使采购管理队伍的迅速壮大,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他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逐步认识到采购成本节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涉及面广,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采购行为,都需要采购与供应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政府机构加强了对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实施以来得到快速推广,在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市场运行准则的采购行为增加营销价值、获取政府订单、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改革及有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加速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政府采购人才、加强政府采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采购职业人员需求巨大,高级采购职业人员短缺尤为严重。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非常稀缺的。

高校毕业生是采购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高校的采购专业建设已经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列入采购专业,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财经大类里也没有列入采购专业。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在其他专业下开设采购管理方向,或者被批准为目录外新专业,但数量不多,其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全国自学考试涉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上述因素交汇在一起,影响了采购人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制约了我国采购职业的发展和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采购人才需求的猛增,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由此产生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开发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基础。转型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人才素质的开创性、主动性和应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采购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普遍很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覆盖面和专业能力比较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09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采购管理的总体水平仍不高,表现为一些采购绩效指标不高;采购绩效与公司目标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采购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并未充分显现;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等。成本控制是采购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商品质量、原材料市场和人才问题则是采购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

基于采购与供应对企业成本的节约效用,高层领导应更加重视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性特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采购与供应专业人才,构筑更具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解决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向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向,依据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弥补高等教育对采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求驱动的高职院校采购与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和建设理念 (1)专业定位。以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为工作内容,以完成采购与物资供应为任务,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以提高采购与供应效率,发挥采购利润杠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2)建设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典型采购与供应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7个任务模块,并提炼每个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融理论知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于一体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采购相关业务环境及采购与供应业务运作流程,具有供应商开发、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等核心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职业范围和职业发展 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起步岗位是从事基层操作的采购员、采购助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按照采购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向管理级和规划级岗位晋升,具体如表1所示。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如表2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典型的采购与供应流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设计理念,对7个流程环节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提炼,确定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并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设计了相匹配的12个任务模块与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为了加强对采购与供应基础理论的理解,还设置了4门基础课程。由于政府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国际采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采购类型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为加快采购人才的技能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统一操作标准,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实行资格化管理。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应按照采购职业资格标准整顿现有的采购队伍,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使采购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技能更加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做好采购职业资格的认证和对接,鼓励学生获取采购职业资格,将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进入采购职业奠定基础;高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可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向采购职业人员转变,而采购职业资格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构建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三种国外证书和三种国内证书,国外证书包括: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CIPS认证;美国采购供应协会的 CPM(注册采购经理)认证;国际贸易中心(ITC)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国内证书包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采购师职业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的CPS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购师认证。这些证书各具特色和适合范围,有的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对在校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和特色选择符合条件的证书,并实现证书与教学的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购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认证奠定基础。

纵观采购与供应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要分别研究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统一协调,构建多层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未来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应对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未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2-6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18.

[3]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32-35.

[4]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9):146-147.

[5]倪东生.政府采购领域专业教育的作为与突破[J].中国流通经济,2011(8):79-83.

[6]冯华,宋玉卿,郭红莲.建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5):119.

[7]况敏.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8):49-51.

[8]王焕琦,杜培革,张丽华,安丽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12-14.

[9]魏银霞,郭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38-39.

[10]刘东波.论高职院校“职业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7):28-29.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人才供应链;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26-02

一批又一批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在每年毕业季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各大企业吸纳。虽然每一年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高于企业的需求量,但是更多的企业并未真正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计算机人员。假如,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各大高校是一个大的企业,进入该企业的“原材料”就应该是选择各大高校进行学习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那么,所谓的“产成品”,就是真正适合社会企业发展的优秀学生,社会所需要的那种高效能专业人才就因此而来,即人才供应链。对这种供应链的培养,能针对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求计算机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各大企业相适应。

一、人才供应链的组成

所谓人才供应链,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精益思想同样适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其产成品就是能够适应当今社各个企业需求的人才。供应链有其自身的主体形式流,分为单向和双向的,即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三种形式。人才供应链类似于这种传统的供应链,它也拥有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这三种形式。

人才供应链中的物流是指在人才在供应链下的流动性,在此,仅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在该供应链中的流动性。选择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学生,进入各大高校之后,通过在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下的专业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业,进而走向社会,进入不同的企业工作或是自行进行社会深造。

人才供应链中的资金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各企业在专业人才那里获取自己的利益,通过向国家纳税的形式将资金进行合理划分;二是指专业性的人才,为了达到预计未来所得到的利益,自主地提前对学习进行资金的分配。这种供应链是以间接形式表现的,它显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

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是具有双向性的。其流向是社会各企业把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信息传递给各大高校,各大高校在接受到各企业的信息之后,对现有的专业人士进行合理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要求报送录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部门,该部门对其再次进行调整;通过熟悉选取各大高校的学生信息,同样能为该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合理的指导方向,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得社会各企业最终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针对性较弱,结构存在缺陷。现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国家在信息化的大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市场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自身发展的结构,人才的素质培养以及就业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众所周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的,而计算机人才中的实践性占据了市场需求的巨大空间。但就目前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状况来看,相关的信息化实践性人才是极其缺乏的。

第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不够完善。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需要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行业或领域专业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软件开发而言,市场需要的不仅是掌握相应的专业信息技术和过强的理论技能,而且也需要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士具备行业领域里丰富的基础知识。由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人员,而且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效对新事物做出具体的专业反应,进而推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合理应用,促进其有效发展。然而,与此要求相悖的却是在计算机专业领域里,那些综合素质不达标,专业知识欠缺的求职者比比皆是,这诚然是不利于软件技术的有效发展的。

第三,社会对计算机专业认识不足。随着计算机普遍的使用状况,社会对此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已经走向低潮。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对计算机的需求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者不再是计算机领域的新鲜人士,他们的优势显然受到冲击,一些使用计算机的非专业人士,其水平甚至超过更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已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该局面的形成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录取率。但是,在一些名列前茅的高校面前,这并不会使其受到很大影响,而那些非名牌院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三、基于人才供应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具体的、客观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成为教育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专业知识的划分掌握以及对知识结构的掌握,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有适合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体现在教育模式当中。而在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中,则注重的是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从学生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发展来进行指导。对于个人而言,掌握强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选择,这不仅是对个人专业知识的考验,更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考验;对于社会而言,学生未来的就业更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专业知识的运用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对于现金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其具有创新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综合专业素质高标准的要求。专业的发展有其各自的方向,过强的专业知识,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型人才”是指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类人才一般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并且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计算机科学这一学科就是从这类人当中培养而来。“工程型人才”是指能将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应用型人才”是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比如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对图形即图像的处理,对计算机辅助设备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等。

(二)高校与用人企业携手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使人才供应链能够稳步的发展下去,各大高校不仅要同社会各企业保持有效的针对性合作,而且要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正。以期使人才达到定向发展。各大高校根据社会各企业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对学生进行专项辅导,这一大批学生毕业之后就走进相应的社会企业进行工作,这样的方式,就是人才的定向发展。目前,国内为缓解就业压力,已经采取了这种人才定向发展的模式,如在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一些民办院校内,就已经使用这样的发展方式,比如青岛海尔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吉利大学等。

社会各企业通过各大高校使其对学生进行定向教育的模式属于企业对外的介入模式。社会各企业对外介入的模式仅有一部分是学生在各大高校内完成,而另一部分则是从该企业完成,这就有效地使得学生的专I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为达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社会企业并不能知晓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进行了本企业另一部分的学习之后是否愿意继续留在本企业,于是,社会各企业对新的专业人才的再培养有了相应的阻碍。这时,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使得社会各企业与各高校之间的顾虑大大降低,进而,人才供应链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细化。

(三)高校完善人才供应链,结合生源地进行人才培养

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于生源地,这两者的配合程度决定了人才供应链的优质程度,好的生源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大高校为扩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招生。要达到预期培养人才数量的目的,就要做好计算机专业各方面发展的宣传工作,包括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计算机对人们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等,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深刻感知学习的重要性,进而选择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这对人才供应链的有效发展又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培养

社会各企业最终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强的人才。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接触实践的经历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可以借鉴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向既定目标前进。各大高校、学生以及人才供应链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不断鼓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认可,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及沟通,作为家庭一方,应该尽量地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保障学习资源,比如实践机会和对学习中所需设备的经济支持等。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各大高校所处地区的影响。各大高校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衣食住行,拥有一个方便优质的学习环境,是各大高校应该具备的条件。比如健康的饮食环境、安静的休息区域、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适当的娱乐场所,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支持,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必须形成有效的人才供应链。并且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结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来培养符合经济发展的创新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颖.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世界,2013,(24).

第6篇

将供应链管理思想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人才供应链,那么就可以将高校视为企业,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材料,而最终的合格产品则是符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本文对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对高校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人才供应链的概述

人才供应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供应链,通过人才供应链加工而成的产品是学生,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在出现合格成品前,需要学校、家庭、影响学生的各类因素的共同参与。在人才供应链中,高中生源地被定义为其上游节点,而下游节点则被定义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人才供应链的具体形式如下:

1.人才供应链中的物流。与传统供应链相同,人才供应链中也存在物流,这个物流就是学生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从不同的生源地进入高校学习,在经过高校教育的加工后,从供应链的上游节点流向下游节点。有的学生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大部分的学生则会选择就业,进入不同的用人单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2.人才供应链中的资金流。人才供应?中的资金流与传统供应链不同,传统供应链的资金流通常是以下游节点为起点,流向上游相邻的节点。而在人才供应链中,支付形式却是间接的,即资金不会由下游节点直接支付给上游节点,而是通过间接的形式,转支付给上游节点,这就是人才供应链中资金流的“间接支付”效应。支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单位以学生创造的价值来获取利益,而国家则会以税收的形式对利益进行再分配;另一种则是学生或其所在的家庭,对未来可能获取的利益进行预估,提前进行资金支付。

3.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量是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流动的,用人企业需要将自己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传递给高校,高校再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生产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结果需要被传递至各生源地,生源地再对其进行二次调整。而各生源地处于人才供应链的上游节点,其应该向处于下游节点的高校传递学生的信息,再由高校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同时,高校还需将学生的信息传递给用人企业,这样企业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安排最适宜的岗位。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计算机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即使能就业,也很难为企业创造出较大的利益。而大部分用人单位虽然有许多岗位虚位以待,但是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无业可就,企业有岗无人的矛盾现象还在进一步的加剧。而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培养计算机人才。首先,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欠佳,很多教师只懂理论,却不具有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其传授的知识过于理论化,不具有指导意义。其次,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教学内容却没有得到同步更新,使得高校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计算机技术比较落后。再次,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行实践的机会不多,而能到企业接受实训的机会则更少,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最后,用人单位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岗位待遇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不符,这就形成了前面提到的局面。

2.学生动力能力差,难以为企业创造利润。现阶段,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以理论培训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其动手能力比较弱。因此,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创造利润,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的利润创造不出来,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网络的运行离不开网页设计师的作用,而网页设计师基本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来担任。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经济之上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其中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因此,计算机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从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3.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在学生毕业前夕对其进行就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比如,不少就业指导教师并不专业,在课堂上也只是对就业进行普遍性的指导,而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滞后,指导的方式比较单一,其对学生的就业基本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教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以诸如衣着、行为举止、面试回答技巧等为主,而不太注重教会学生如何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面试中取胜,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没有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真正实力,从而使得其就业成为难题。

三、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途径

1.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仍以橄榄式培养模式为主,这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培养模式是不符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学生、学校和用工单位共同合作,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方式,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既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且两者的需求是相互匹配的。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某网络企业的主要岗位需求是网页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安全工程师等,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可以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见习,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在第二学年就可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通过在企业网页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等不同岗位的轮岗实习,可以掌握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第三学年就可以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要求。通过在校内、企业的轮流学习,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

2.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员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强化教师的操作能力,扩展教师的知识面。尤其是软件工程、ssh框架技术等课程的任课教师,更应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又如,学生的毕业设计基本是以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为主题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共同参与现场工程师的指导工作,并到企业参加实训,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多参加一些实践项目,要培养自己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并且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IT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社会对IT岗位要求的普遍认识,而许多IT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也基本以各类逻辑思维题的笔试考核为主。但实际上,IT岗位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并且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时,还应注重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微课,再结合教材,学生就能上机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再结合课堂讨论,不仅能让枯燥的计算机课堂变得活跃,还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此外,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不同的计算机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7篇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各高校主要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以及通过不同的课程体系来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而这些专业的设置主要是根据人才市场已经反映出来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制定及完善。这就会导致高校按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设置好专业后学校需要2-4年的时间去培养人才,而且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的是:2-3年的教师讲授,最后一年的半个学期校外实习的培养模式。所以学生就业前大部分的专业知识都是来源于授课老师,而专业老师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教材,而同时一本有质量的教材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编写和完善的,这样一来等学生把教材拿到手后教材中已有很多知识已经更新了但是教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有时高校把握不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错位,没能很好的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与人才市场的对接问题。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分析

把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看成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学生从不同生源地进来,经过教育加工后,再向不同的用人单位输送。和现实的服务企业不同的是,学校加工培养的对象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人,而其他企业的对象是产品而言,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两者是一样的。因此,在人才产业链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就是一条人才培养链上不同的连个节点,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引进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来改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的运行,并进行有效对接,从而达到生源地、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共赢的局面。

三、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善高校人才培养输送模式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开始加快。相对而言,工科的知识更新速度要比文科的更新速度要快。同时,在人才市场中也发生着同样的变化,四年前的热门职业或者专业,四年后就不再是香饽饽了。那在种情况下,高校如何把握知识更新的节奏,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换特点,则成为各高校热切想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供应链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验,在我们的高校和用人单位中引用信息系统,建立一个高校、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利用这个平台高校可以方便进行人才需求调查,进而改善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标;而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人才市场的供应情况,方便招聘对口人才,从而降低招聘成本。因此,高校可以和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协商,共同出资或者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这样一个可以让多方共赢的信息平台,从而既可以在微观上解决企业的招聘问题和学校的学生就业问题,又可以在宏观上解决整个社会或者地区的就业问题。

此外,还可以借鉴现在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经营的模式,来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的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有很多供应商和制造成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生产成本,供应商直接把工厂建在制造商的附近或者选择在同一个工业园区,甚至还有些供应商直接设在制造商的厂房里,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材料的输送成本。作为学校我们当然不能直接照搬供应商与制造商这种友好的合作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作为高校可以在学校里引进企业的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可以在学校里设置一些以学生实训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利用这些组织承接相关企业的一些业务。例如,物流专业可以在学校里设置一个快递公司,专门为学校的师生服务,负责校内及周边的居民快件的收发,统一外面各个快递公司在学校的服务点,当然在这个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要有老师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