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0-02 09:03:18

序论:在您撰写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第1篇

关键词:微课;分类;学习辅助型;练习辅助型;训练提升型;测验型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85-01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快捷的学习形式,成为了网络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及研究热点。现有文献当中关于微课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有按教学方法分类的、有按教学内容分类的、有按教学对象分类的、有按信息的传递方式分类的、有按微课的制作技术分类的,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这些分类并没有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和指导实践工作。事实上微课的分类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工作,微课的科学分类要有利于帮助教师有目的地制作和使用微课。

一、微课分类的依据

微课的分类有许多依据或者标准,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根据微课的教学目的来进行微课分类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帮助教师准确地界定自己制作的微课的实际用途和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教W环节,精简不必要的知识结构,精练教学语言,尽量让微课有利于学生的课前学习和独立学习辅助。也就是要减少微课制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微课制作的目的性,增加微课的有效性,增强微课的吸引力。微课的使用目的包括:课前学习辅助、缺课学习辅助、课后查漏补缺学习辅助、课后练习题目辅助、课后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延伸辅助、课后训练提升辅助、小测验,等等。而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分类的微课与基本类型包括: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训练提升型微课、测验型微课。

二、按照教学目的的微课分类

(1)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以课前学习辅助、缺课学习辅助和课后查漏补缺学习的辅助等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课前学习辅助型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走进教室不再是希望教师教授新知识,而是有几个关于新知识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这类微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课前学习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把原来的家长辅导和校外机构的辅导变成微课辅导。对于以课后查漏补缺学习辅助为目的的微课,也要归类到课前学习辅助类型中,这是因为学生查漏补缺性的学习属于对新知识还没有理解阶段的学习,学习的层次仍然处于新知识学习阶段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阶段,所以应该归类于这种课前学习辅助型中。

(2)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以课后练习题目的完成和课后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延伸等学习辅助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课后练习辅助型微课。这类微课可以作为代替家庭辅导和课外辅导手段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这类微课除了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和技能延伸。教师可以预见学生的某些需求而事先准备一些必要的内容制作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一类微课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则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练习题就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中出现的那些题目,而是学生们在课堂练习中没有解决或者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的新题目。

(3)训练提升型微课。以辅助课后训练提升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训练提升型微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训练提升型微课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一些能力提升性的训练题目,比如思考题、奥数题、闯关题等,目的在于辅助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深化学习。教师制作微课就是要在这样的目的下选择知识点、选择练习题目、选择教学方法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训练提升型微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练习之后的各种问题和拓展性题目。这一点与传统教学有层次性的差异,这一类微课的内容不再是教师选择的,而是来自于学生的提问。

(4)测验型微课。以辅助各种类型的测验考查考试等为目的而制作的微课就是测验型微课。这类微课的目的在于单元学习之后的测验和知识技能提升程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就是测验试题、测验题目、测验项目。按时间继续分类,可以有课前测验型微课、课堂测验型微课、课后测验型微课,等等。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课体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它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学习和微型移动学习的需求,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微课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化解微课制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微课制作中的目的性,增强微课的吸引力,提高微课的预见性,提高微课的使用效率。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微课都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虽然它功能强大,但它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教师仍然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冉顺灵.微课的基本功能是课前学习辅导[J].成才之路,2017(04).

[2]刘晶晶,范太华.基于知识分类的微课程开发策略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03).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40-01

我国教育专家很早就对于“闯关式”教学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运用较少。并且研究的方向主要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和更有兴趣的接收知识点。高等教育中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不在特别需要这种游戏娱乐的上课模式,或者说此模式不适用于所有课程。由于学生过去是修完一门课程,在按照学校安排修另一门课程,上课时间集中。如今学生选修的多门课程同时开课,上课时间由过去的集中上课改为每周一次课程。此改变学生会遇到一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较差,学生在完成老师作业的时候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导致作业质量差。其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前一周讲的知识,在其中学生没有进行研究消化,第二周部分学生会将知识点遗忘,教师如果重复讲授,会拖慢整体教学进度,严重影响教学成果。

本文所谈的“闯关式”教学主要集中在课下,以课上为时间节点,利用心理因素无形的规范学生的作业完成及课下学习。传统的“闯关式”式教学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闯关式教学放在课上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闯关游戏的体验过程,对学习的知识点不会做过多的分析,这样虽然可以带来良好的课堂气氛,但是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堂教育目的有待继续讨论;“闯关式”教学可持续性较低,课堂上的“闯关式”教学使用个别次数效果较好,但一直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也会觉得单一;课堂“闯关式”教学,游戏环节的把控难度大,对于课程的教学秩序不好把握,由于课堂人数众多,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点,还要组织学生参与闯关,最终学生闯关成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没有闯过关的学生需要的到教师的鼓励,这样对于一人制配备的教师课堂管理来说管理难度太大。

在针对于高等教育的“闯关式”教学也应该根据受众学生以及学科的不同,其模式要有所改变,课上只需要教师点评作业时在全班宣布通关或者未通关。教师需要在每周课程结束时布置与课程知识点有关的课后练习或者延展,在下次上课时将作业收齐并在全班公开点评,点评时有了公开对比,学生很清晰的得知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宣布通过或者未通过,通过的的同学就可以进行下次作业的研习,未通过的同学需要继续研习本次作业。此时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的作业安排最为重要,课程的作业安排不能过多并且需要采用递进式的由浅入深的设置,如果关数过多学生会产生反感甚至放弃课程学习,课程作业最好设置两到三次左右。课程作业的内容不仅可以设置学生单独完成的部分,还可以设置学生分组完成部分。教师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的团队协作完成“闯关”可以培养学生仅个人的突出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协作的方式共同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的。本人所承担课程为造型原型设定,是动画造型类课程,在此课程中本人设置了三次作业,一次运用课堂上所讲述的造型创作方法创作出符号类动画造型。由于此课程为每周一次,因此学生就会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没有老师督促和辅导,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非常认真的研习,希望可以一次“闯关”成功。另一部分同学处于观望态度,观察老师底线,还没有非常强的心里感受。那么在第二次课程开始前,教师将所有同学的研习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当堂宣布没有过关的同学,此时对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刺激,落后大多数同学此时就会非常焦急,努力认真的完成第一阶段的研习。甚至主动寻找已经通关的学生取经,此方法不但刺激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还促进了学生主动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此时的学生已经被自动分层,教师也可以利用时间差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对于进度快的同学鼓励其更深层次的辅导,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同学,教师有时间进行知识点补充。打破了教师“一视同仁”的弊端。教师更明确辅导对象,切实的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此次课程效比以往此类课程有很大的提高,此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也明确教师辅导的目的性。学生自动分层使教师的分层教学更好的实施下去。使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让师生更好的利用课堂共同成长。

第3篇

1.1 对普高学生和附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数据统计

1.2 调查数据分析结论(见表1,2,3,4)

通过问卷和交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类学生:更感性、随性,更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更张扬个性;而普高类学生:则显得更理性、自控力强、学习的功利性强,更内敛。

如果课堂枯燥乏味、或老师不被学生喜欢,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会坚持听课,或课外补课;而艺术学校附中的学生则采用睡觉、逃课的方式对待。

首先,我们得承认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其次,我们对艺术类学生文化课的要求、内容、形式都应该有别于普通高中。只有在这两个前提下,才能具体地探讨艺术类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

2 艺术类学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四个改变

2.1 认同学生,走进氛围,改变自己

艺术类学校(附中)的学生大多是感性的,比较随性,喜恶分明,有强烈的被认同感和认同感;一方面需要被周围的环境认同,另一方面也需要认同周围的环境。这是由艺术类人群必备的特质所决定。

调查发现,目前艺术类学校附中的学生与文化课老师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相互不认同的现象;文化课教师觉得这些学生只知道唱唱、跳跳、弹弹、画画,其他什么也不知道,还疯疯癫癫;而学生则觉得老师就知道一些没用的东西,吹拉弹唱啥也不会,没艺术味道,还刻板古董。这一相互不认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相互不认同的原因是双方的,但需要改变的一方主要在教师;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艺术类的人群,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只有融入到环境中去,才会对环境有所改变。笔者认为,改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表。一个人的外表是与人交往的第一印象,学生对老师的发型、服饰等关注大于上课的内容,有个性的、有气质的形象是获得学生认同的第一步。

二是语言。现在的学生经常说“老土”、“out”“hlod住”等词汇,老师不一定都能知道这些网络语言,但起码应该表现出对这些新东西的兴趣。否则,跟学生交往会出现语言障碍。其实,知道这些,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何况在网络时代,不管你是否认可,它总是会铺天盖地地来。

三是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了解个大概,最好能有自己相对拿手的才艺,否则会被学生“瞧不起”。

要欣赏学生的才艺。艺术类学生通常会在文化课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专业,比如唱上一段、做个舞蹈动作什么的;有的老师会觉得疯癫,甚至会把它误解为是对文化课老师的“示威”。调查发现,其实学生的这些行为是很单纯的,大多是想表达“觉得自己文化课学不好,但有自己会的东西”这样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认可欣赏就满足了。

2.2 从感性入手,改变教学形式

艺术类学校当前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是传统的讲授法;这一方法在普通中学已经不常用了,面对更为感性的艺术类学生,采用这一方法就愈加显得陈旧与落后。

目前,全国的普通高中正在利用课程改革的机遇,进行着大规模的强有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力图一改知识传授型的课堂为能力培养型的课堂。从某个层面上讲,艺术类学校更适合开展类似的课堂教学改革,因为艺术类学校具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艺术类学校的文化课要求程度低;二是艺术类学生更具有活跃气氛的天赋。

笔者曾经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做过大胆的尝试。撇开教材内容的排序,自己选择了江南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的特征进行比较,结合学生对音乐、画面、影像的敏感性,来激发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这一尝试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是从中获得教与学的乐趣,同时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都随风飘散。由此可见,艺术类学校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是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关键。

“江南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比较”的教学设计如下:

素材:草原风光的图片、影像,奔马,腾格尔的歌、马头琴;龙井茶园风光的图片、影像、采茶、采茶舞曲、竹笛。

目的:通过图片、音像等素材让学生对区域特征获得感性的知识;通过图片的比较,能直观地感觉到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图片、音像、PPT软件)。

具体实施:第一步,通过PPT展示两个区域的图片和音像。让学生读出两个区域景观的不同点。第二步,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判断分别反映了是哪两个区域的景观。第三步,把音乐与图片、影像错位配对播放,让学生领会到文化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第四步,让学生试图模仿这一对比方法,比较自己熟悉的两个不同地区的特征。

教学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而且都非常活跃;上课睡觉或懒洋洋的景象不复存在;学生们觉得所学知识有用(课后学生交流时说:原来上文化课还挺有意思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知识面的,增加了文化课学习的自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图像与音乐错配时,学生都能嚷嚷:“老师,音乐错了”。调动思维,学生对模仿比较的参与也非常积极,相互间交流自己去过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去过的同学模仿着做了一个PPT,而且这位学生有自己的发现,认为服装也是有地域差异的。

由此,笔者认为,不管是哪一门文化课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奋点来发现新的教学形式;比如语文、英语等可以编排课本剧(音乐剧、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文化课学习。同时能将艺术生的特点充分展示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快乐感。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利用课本剧形式进行教学,目的不是要排练出优秀的课本剧,不在于课本剧(音乐剧、话剧)的质量如何,而是要注重于排练的过程,通过过程来实现对文化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3 改编或编写符合艺术类学生的校本教材

文化课教师面对普通中学的教材时,大多会有这样的疑问:艺术类学生为什么要学得这么深?学这些内容是否对艺术类学生有用?

一套不适合学生的教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管理的质量。当教材确定的时候,就算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教学手段来改变教学方式,也只能算是在规定的圈子里跳舞,放不开手脚,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教材是需要针对性的,艺术类学生用普通高中的教材肯定是不合适的。在没有现成的适合艺术类学生教材的现状下,改编或编写校本教材是唯一的选择。

改编或编写校本教材的行动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原则;其次,筛选课程内容,搭建教材框架;再次,确定教材的内容形式;最后,具体的编写。

以地理学科的《中国地理》内容为例。中国地理主要是讲述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用图片等手段来直观展示差异性是切入口,依据学生对艺术敏感的特点,多选用照片、服饰、音乐、民歌进入教材,最后才归纳到自然地理的差异(山川河流、植被、地形地貌)。同时给艺术类学生以美的享受。比如黄土高原上,隔着黄土沟站在黄土梁上两人的对歌音像(可用电影《血色年华》中知青对歌的片段),就能充分体现陕西民歌中“吼”的特点;不仅能掌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还能理解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把文化课的教材固定在纸质的课本上,音像教材的开发更能体现艺术类学校的特点。

2.4 改革现有的招生模式

艺术类学生参加普通高校类的招生考试,其实是抹杀了艺术类考生的特点。高考是“指挥棒”,如果这一招生方式不改变,艺术学校的课堂教学行动就无法实施。

改革的方案一:要求考试院(考试中心)为艺术类考生单独命制一套试题,其他的保持不变。

第4篇

1 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选修课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专业英语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并规定专业英语教学时数应不少于100学时,但在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医学英语所占的比重根本达不到规定要求,[1]普通英语和医学英语的教学时数比超过了4:l[2],这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大大阻碍了医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像我院的医学英语课时数只有36课时,远远不够。

1.2 医学英语偏重阅读和词汇的训练,忽视听、说技能的培养

医护、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英语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但在少数开设医学英语的卫生类院校,专业英语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对短暂的教学实践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学常常偏重阅读、词汇训练,突出表现在对口语、听力等实际语言技能方面的忽视,缺乏实践性及应用性,从而导致学生交际能力低下。[3]《医学英语视听说》强调对学生专业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将其作为一门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加以运用。

1.3 开设专业英语课程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增多,对医学专业人员的外语术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4]。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获取最先进医学信息的途径,外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能力比较高,尤其是英语的职场应用能力。一些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专业英语的选修课或必修课,能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利于有求职意向的学生更明确自己的英语技能培养方向。

1.4 英语学习自主能力差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大一大二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四六级证书之后,便会忽视英语学习。没有证书压力、缺乏英语选修课程等因素容易造成英语荒废,加上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较差,在找工作应聘时临时抱佛脚,导致无法正常发挥英语方面的优势。

2 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选修课的可行性

2.1 满足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10级的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各个专业。发放150份选修意向调查表,回收141份,无效问卷3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选课意向、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时分配、授课地点等方面。当被问及“你愿意选修《医学英语视听说》”时,78%回答“愿意”,16%回答“非常愿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修这门课”时,61%选择“对视频感兴趣”,23%因为“必修课课时太少”;当被问及“喜欢哪些视听材料”时,53%选择“医学电影片段”,22%选择“医学科普片”,仅13%选择“固定视听说教材”;当被问及“安排多少课时”时,71%选择了“18-24”区间;当被问及授课地点选择时,95%选择“语音室”。从问卷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愿意选修《医学英语视听说》的原因是可以观看视频,认为这门课应该比普通英语课要有趣。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第三学期的必修专业英语课时太少,还需要借此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不希望教师局限在一本固定的视听说教材上,而是多搜集一些既有娱乐性又有学习性的电影或视频片段。绝大多数学生希望选修课能开设在语音室。

在对学生选课意向做出初步评估之后,教师尽量满足学生在问卷中提出的普遍要求,在授课内容、课时安排、地点选择、考核方式等方面制定出详尽、科学的授课计划,并与必修课有机结合,一定可以满足学生对医学英语的个性化需求。

2.2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医学英语视听说》是典型的适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堂授课形式。语言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输入至关重要,只有在学生接受了大量有质量的输入以后,才可能自然增强语言能力,产生输出[5]。

教师在听力课上,应该选取优质英语原声材料,如以医生或医学故事为背景的美剧、电影、对话、视频之类的科教片。同时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将一些经典片段进行剪辑,编辑文字、动画效果,强化学生的理解。在学生训练时,穿插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的讲解。在学生听懂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模仿、对话、复述、演讲等口语训练。

2.3 利用学校课外英语自主学习平台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媒体,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计划和安排,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过程中,网络课件会引导、启发学习者选择学习目标和内容,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记录、反馈、评价、调节。所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6]

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登录我院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包括视频、电影、书籍、音乐、试题等等。教师还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课件、教案和备课笔记以及其他与教学相关的视听材料。教师还可以通过评阅作业、邮件答疑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选修课的课时毕竟有限,而课堂上截取的视频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自主学习完整的视频材料,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拓展了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推荐到课堂上交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3 《医学英语视听说》选修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1 教材选择

虽然根据问卷调查,学生不希望局限在一本固定的教材上,但是如果教师盲目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素材,定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不能确保其实用。所以,教师可以选用市场上发行的,口碑较好的医学英语视听说教材,选取其中实用、有趣的内容,而且这些教材同时配备了视听说材料,可以减少教师一定的工作量。当然,为了课堂更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医学科普素材,编辑成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材料。这些素材主要涉及常见疾病、医学热点话题等或者是问诊、手术、医院查房、医师讨论病例等常规场景。

另外,建议每次课教师选取一些电影片段,如《豪斯医师》、《急诊室的故事》。此类节目不仅包含了不少医学信息,更具有一定娱乐性,有利于寓教于乐,进一步践行“关联有趣”的语言教学原则。[7]根据笔者的经验,课堂上几分钟的片段欣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好奇心,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看完整部影片,提高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评价方式

第5篇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激励和帮助,使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能力。“藻类学”是水产养殖学、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及淡水生态学等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基于此,本文就在

研究性教学

“藻类学”授课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及探讨。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藻类学;应用;授课过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37—02

收稿日期:2014—11—29

作者简介:吴忠兴(1975— ),男,福建邵武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藻类生理生态学。

施军琼(1977— ),女,湖北枣阳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遗传学。

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是把知识的传授置于中心位置,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实行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藻类学”是水产养殖学、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及淡水生态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水产养殖学、植物学和淡水生态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及生产实习的专业必修课。作为研究藻类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生理、发生和系统分类以及环境治理和经济藻类开发的应用科学,“藻类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藻类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由于“藻类学”涉及的内容较多,且以学生比较陌生的藻类为对象,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程的减少让很多教师不得不选择性地授课,所以造成了学生对“藻类学”系统性的认识和技能有所下降,甚至匮乏。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藻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尤为重要。

二、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地实现“藻类学”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研究性教学,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课前调研

课前的调研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藻类学科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2.学生关心的问题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藻类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先选择了“藻类与环境”和“藻类与生活”两大命题进行了研究性的教学。例如:在“藻类与环境”命题中,提出了:“水华和赤潮的区别有哪些?水华和赤潮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何有些藻类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有的藻类不形成?为何同一种类在不同生态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而相异的种类在同一环境中表现出相近或相似的特征?”在“藻类与生活”命题中,提出了:“现实中藻类的应用有哪些?具体利用的物质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两个命题提出:“藻类具有多样性,藻类有哪些门类?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三)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组织

根据上述拟定的两个问题,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兴趣,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工与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指导、询问。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总结;在课前、课后,学生也需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讨论。

(四)课堂总结与评价

每一个研究性问题教学结束时,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秀,指出不足,不断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通过对这些命题的问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对“藻类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藻类学”的系统知识。在研究性教学执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以及图书、资料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从高层次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及内涵。

三、研究性教学在“藻类学”课程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参与性不高,存在着“打酱油”的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资料查阅、资料整理归纳、方案设计及总结等,因此,需要积极动员学生,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外自主学习的量与质。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与藻类相关的学术报告、科技讲座,积极参与“藻类学”的科学研究,使得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得动力和兴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可能是由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低造成的。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将工作精力放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使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情景化和过程化,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同时,教师也要把握研究性教学的任务、要求和意义,多提供一些与藻类相关的参考书和

参考文献,适当安排“无标准答案”的开放式作业,拓展网上学习、交流和讨论的新途径。“藻类学”的中文教科书或基础教材较少,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外文教科书和期刊的阅读,以了解国内外“藻类学”研究的热点和进展。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对课堂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探讨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对于成功的经验继续坚持,对于不足的方面努力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三)加强对教学内容及命题的把握

“藻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依托教材,要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调整教学方面的内容,依据教学的目标选择问题或课题,确保命题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命题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较强的应用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次教学所采用的“藻类与环境”和“藻类与生活”两个命题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学生进行讨论,最终确定的课题内容,确保了教学的实施。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性教学要实行结论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特别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创见和研究、创新能力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教学过程采用了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两种方式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小组互评中存在着一些主观的因素,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学效果。为了保证公平性,还需开辟专家、同行等渠道来采集信息,按不同权重综合评分,并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来综合反映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2]阮秋琦.以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3]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4]王艳秋,李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2008(9).

[5]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J].江苏高教,2006(2).

[6]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2).

第6篇

关键词:数学;复习;实效性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有序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并由此造成了学生知识不稳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以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为目的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

一、系统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传统的复习教学一般是教师直接将单元知识要点以习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锻炼做题能力来巩固知识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做完就忘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整理知识脉络,梳理知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因此,教师在复习知识内容的课堂当中,应将知识梳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考虑。

例如,在《数和数的运算》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数和数的运算放在第一个复习阶段,将整数、小数、分数放在第二个复习阶段,然后对整数、小数和分数进行细分的这个过程放在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再进行细分。如整数可以分为整数的意义、自然数、计算单位、数位、数的整除等部分;小数可以分为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分类等部分;分数可以分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类、约分和通分等部分。这种有层次感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身的知识梳理。如果想要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知识梳理树,然后要学生上来画出树的知识点枝干,这样既达到了学生学的目的,也让教师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再现知识,补缺查漏

教师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学生也很好地吸收教师传授的新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也会渐渐地淡忘以前的知识要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当中重复以前知识点的教学,给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也能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例如,在《四则运算》这个单元中,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是整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定律又分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四则运算公式多,是学生很容易忘记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复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插入整数、分数、小数等知识点。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在复习四则运算的时候对以前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加深了印象,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分类整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深化知识点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复习课不仅需要关注于教师整理,还要落实到学生的知识复习。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学习,而深层次的学习则依赖于教师把复习内容综合灵活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在探究教师的复习内容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更容易将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进行举一反三。

例如,在《简便运算》这门复习课当中,我结合运算定律和运算形式的知识点给学生出了一组尝试练习题:①

4/5×20-8×4/5 ;②3/9×3/55+3/9×

2/55;③2-4/11-7/11;④4/7+3/8+3/7;⑤3/8+7/12+5/12;⑥72/(24×3/5);⑦11.46-(5/7+2.46)这组计算题目的难度较小,同时包含了我们经常用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运算定律,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现一种运算定律可以运用到多个题目当中,在“1.25×4×0.8×25”当中可以同时用到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如算术题2-4/11-7/11和11.46-(5/7+2.46)这两个题目就运用到了减法的正反运用。

四、综合训练,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第7篇

(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正成为语言教学与培训的发展方向,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提供了依据和方向。药学类本科院校因具有浓厚的药学专业色彩,其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应融入ESP理论,为作为“后大学英语”阶段的药学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助力药学相关专业教学与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药学;专门用途英语;转型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25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56—02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沈阳药科大学科研专项基金”之“管理与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面向药学英语的大学英语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QNJJ2013605。

收稿日期:2014—12—23

作者简介:佟晓辉(1981— ),男,辽宁锦州人。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药学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

一、 研究背景

(一)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现阶段我国药学类本科院校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步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就成为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指挥棒。但是,在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和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不断强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各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大学英语教师教给学生的内容有50%以上是他们在高中早就学过的”。[1]此外,大学英语教材多元化缺失,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学习成果难以学以致用,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大学英语本应该发挥的作用,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就药学类本科院校而言,其大学英语服务目标模糊,未能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二)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方向

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在发挥其英语通识性作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自身着力点,即服务于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助力专业教学与学习,强化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转型方向是以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为指导,深化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培训,在大学英语中按照一定比例适当融入药学英语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向药学英语学习过渡。

二、相关概念

(一)EGP与ESP的概念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指普通英语。现行的大学英语基本上属于EGP范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中明确提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由此可见,EGP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与EGP相对,指专门用途英语。ESP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学习者提供所需领域的语言教学和指导,具有浓厚的专业色彩。药学英语、商务英语、海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均属于ESP范畴。

(二)EGP与ESP的辩证关系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过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其中langue(语言)指社会共现的抽象语言体系,而parole(言语)则是指语言的实际运用,也就是语言的实现。这对理解EGP与ESP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EGP不受特定内容、特定职业和特定方法制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体现的是宏观的语言教学、学习和运用。ESP以特定内容、特定职业和特定的方法为导向,其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运用英语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能力。因此, 将ESP与EGP区分开来的不是需求的存在,而是对需求的认识。[3]

三、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途径

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衔接对象定位模糊甚至缺失,而药学类本科院校因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其大学英语的后续衔接对象应当是药学英语。当然,因为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药学英语自然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药剂学英语、分析化学英语、药理学英语等诸多组成部分。药学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的药学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是每一门学科都需要从国外获取大量信息,更不是每一个专业都需要直接对外交流的……外语作为工具,本身就有可用可不用的自由,也有用多用少的自由”。[4]但英语对于药学类本科院校尤为重要,最实际的需要是学生和科研人员需要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撰写科研论文。可以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学教学水平、学习水平和科研水平。把药学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衔接对象确定为药学英语,是与ESP理论一脉相承的。

(一)课程设置转型

“大学英语应调整课程设置,逐步将重心转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5]大学英语是药学类院校开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学生的药学类专业学习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开设的药学英语课程。此时,很多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仍然觉得药学英语难度大,原因在于大学英语中缺少药学英语相关知识的引导和渗透,连篇累牍的英文药学文献让学生措手不及,所以对英语产生“陌生化”效应。药学类院校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大致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学生用母语学习药学知识,可以以此为契机,循序渐进地同步开设一些与药学英语相关的英语课程,如初级药学英语文献选读,抑或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有目的性地适当融入药学英语相关的知识,如药学英语构词法等知识。这样大学英语体系有了内在的目标,既得到了充实,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工具性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二)教学理念转型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为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模式所主导,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在缺乏对学习者需求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一刀切”地扼杀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以ESP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者信念(learner’s belief)和需求(need)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在教材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在专业课教师的协助下,为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编写难度适中的药学英语相关的校内选读教材,并在精读课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讲授和点拨,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进而形成课上接受辅导、课下自主学习的良性师生互动的语言学习模式。

四、结语

以ESP理论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专业院校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仍需克服不少问题,例如:英语教师药学专业知识基础薄弱、配套教材匮乏等,这些都需要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解决的办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ESP理论中寻找答案,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反复试验、磨合,一蹴而就的解决方式是不存在的。紧跟药学教育的步伐、在不断变化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正是以ESP理论为导向的药学类院校大学英语转型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T.Hutchinson &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