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02 09:01:29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文化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文化教育

第1篇

(一)核心:职业文化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

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

职业文化内容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第2篇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第3篇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育;语言经济学;英语经济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79

1引言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具有互换性等特征。当语言进行了有效表达,并被合理理解后,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得人民做出一些相应的语言的经济付出行为。比如看到一则广告,人们被其中的一句广告词所吸引,可能做出一些购买行为。但前提是这句广告词正好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们借助英语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依靠英语从事或参与某项事务或活动,或者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需求的社会,获得的经济效益。

2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英语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英语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如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学学英语课程之余还选择自费报各种英语培训班,因为在中国当前社会,求职者能否赢得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如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英语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广告上会加上一句话“懂英文者优先考虑”“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等。以海南的家教行业为例,同样是做英语家教,根据英语的熟练读和经验丰富程度,如果是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英语熟练程度不够,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不足,可能每小时的报酬只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是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每小时的报酬将不会低于50元,如果是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教授,每小时报酬甚至可以到500元左右。这些例子均可反映英语为人们带来的高低不同的经济价值。

有时,语言输出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与语言接收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架构不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如果语言输出者未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接收者的文化,把握语言接收者的心理特征,语言将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它的经济价值。如某厂生产了一种婴儿产品,取名为“龙龙”牌,因为龙在中国人看来十分神圣,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当时该商标在国内十分被看好,认为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谁知“龙龙”牌婴儿产品到了欧洲市场,怎样也卖不动,原因是“龙龙”英译名“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是邪恶的象征。这表明未能理解英语文化,一味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取名字,很有可能无法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导致产品滞销,同时也说明了英语文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经济价值。学好英语跨文化课程可以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以保证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和恰当性。

3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跨文化教育是目前普遍被忽视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只在教育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对跨文化教育做出具体要求。然而,这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实现英语全方位的教育十分重要。将跨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育不仅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国家文章和书籍,而且能有效地促进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同时还能使英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有经济头脑的新时代人才。

目前中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现状大概包括三大方面。

(1)忽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学习者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对目的语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很多高校把英语教育的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译上,将文化教育排除在外。虽然很多外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因课程安排,以及文化课得不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等因素,只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关注文化教育,将文化作为零碎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如很多大学英语类教材每章关于跨文化的内容只有一个介绍两条文化知识的小框。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是针对这两三条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非常肤浅片面的蜻蜓点水式讲解。学生只能记住几个有限的概念,无法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系统的,因为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系统全面的讲解,很多情况下也是无效的,基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

(2)忽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没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层面的作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其实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目前市面上关于跨文化英语教材,大多存在建设滞后现象。如材料陈旧,词语的释义老化等。在这些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十年之前的,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而且很多教材都突出艺术和节日几个方面,其他有关文化的材料匮乏,取材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掌握文化知识。

4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英语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语言学习与使用状况不协调的根源正是忽视语言经济价值的客观性。我国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羁觯就必须理解语言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语言在经济角度方面的价值意义,调整英语专业设置,适当地增加英语跨文化课程。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和各省省情,在不同的省份制定不同的教育大纲,同时采用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方法和活动、编写教育材料等,使课程成系统化,使学生能通过语言为经济建设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考虑问题;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更新跨文化英语教材,使教材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保持时代性和实用性。

另外,我国学者应该注重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不要生搬硬套国外的理念,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目前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中国跨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5结论

总之,本文建议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的跨文化教育方面,不要全盘照搬欧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教育模式,要根据本国基本国情以及各省具体省情,制定合理的跨文化教育目标,在跨文化教材、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上下大功夫,将跨文化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绍忠语用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教育,199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

[关键词]壮汉 双语教学 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育,是指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进而过渡到汉语的使用和学习,达到掌握使用多数民族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的一种双语教育形式。壮汉双语教育体制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广西壮族聚集区推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所谓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法,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壮汉双语‘同步’教学的基本步骤:学生在学前班阶段集中学习壮文,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并能具备对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壮汉双语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依据壮族儿童的思维方式使用壮语进行教学,在儿童能熟练使用壮文的情况下逐步过渡转入到使用汉语教学,使儿童更好地接受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国后,随着新壮文的创制,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从5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小学初步完成双语教学的模式,但是到了期间,这种教学模式被中断,直至1980年,广西区党委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几十年来,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虽然历时短暂,但是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壮汉双语教学是贯彻落实党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即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的缓慢都能享有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平等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还更有力地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马克思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在社会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民族关系方面的影响出发,主张和坚持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和限制。由于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这一内容和标志又将关系到每个民族的政治权利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因此,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的问题。”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依赖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天然条件上,过渡到主体民族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主体民族的族际语,融入语言多数民族。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壮族儿童更快地学习掌握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化,融入社会的发展中。

我国各民族操持不同的民族语言,从政策上保障语言发展的平等自由,对较弱的语言是一种保护,保护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壮汉双语教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地制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举措。1900年广西区政府确定壮文进小学的办学方针,即“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简称“十六字”方针)。这个方针的制定和确立给壮汉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壮为主”是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壮汉兼通”。这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壮族地区的科技文化,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友好关系,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进步。

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双语教育问题。以南宁市为例,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内或者城乡地区使用单一的汉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却收效甚微。南宁市的壮汉双语设置学校总共有28所,教学点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顺应壮族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特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广西壮族的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在农村成长的壮族儿童在入学接受教育之前接触到的都是壮语,基本上很少使用汉语,交流、对话方式都是用壮话进行,如果让壮族儿童一入学就使用汉语授课,他们无异于听天书。“广大农村的壮族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还有大批人不通汉语,尽管使用汉文教学,但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工程序,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都存在着壮汉互译的过程,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壮汉壮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上,这种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民族语文在汉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壮汉双语教学是一种过渡型的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将儿童从讲壮语转入到汉语的学习使用环境中,其潜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融入汉族的生活,也有效地解决国家基础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

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开发,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壮族地区实行壮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上林县下设三个壮汉双语教学点,分别为:上林县大丰镇黄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石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龙祥小学,通览该县2008年秋季小学期末各校文化素质检测成绩,发现皇周小学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分别为87.27%、89.14%,它已经超过了小学重点校70%及格率的要求,跟小学重点学校相比,及格率不相上下。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小学重点校及格率要达到70%,乡镇所在地学校要达到60%,农村小学达到30%。而地属农村小学范围的皇周小学的及格率远远超过了30%的要求。这不能不归功于该小学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语言的大力开发。上林县其他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学校的成绩相对进行单语教学的学校的成绩要相对优秀,如唐红乡石门小学多年来学生的初考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这说明了壮语在学生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这两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壮民族在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壮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为壮族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三、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文化参与的语言教学就像是在展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壮汉双语教学使用与壮语相伴的继承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多元文化,这是壮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互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相关文化都需要语言来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也需要语言来口耳相传,世代传递。民族语是维系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载体和纽带,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壮语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和继续自己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被有意识地包括在语言教学和学校物质和精神的整个环境中。这种做法尤其有助于鼓励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继承文化中来。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为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人时期对这种语言的继续使用保驾护航。因此,如果想使少数民族语言成为一种有用的和被使用的语言,对其文化的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校中,培育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不去开发其文化,或许是在为一个将死的器官配置一只生命助动器。而在创收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促进其文化的发展,则可能是为这种语言和文化注入一支维持生命的强心针”保存一种语言也是在保存一种文化,壮汉双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保护壮族文化,而壮文进学校不仅仅是立足于保护的角度而已,更注重于再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文化。

广西区200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壮汉双语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文和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壮汉双语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文化品味”。在步入信息化的今天,少数民族语言濒于灭绝的危险,这不止是在我国,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因此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双语教学也成为一种保存语言的有效途径。壮汉双语教育成了保护和发展壮语的最佳方式,通过教学的方式不断扩大使用壮语人口的数量,间接上推动了壮族文化的发展。壮族聚集区有大量的民间宗教、艺术、文化,都是使用壮文字作为记录的方式,如壮族歌谣的古籍和资料的整理也需要壮文,这无疑是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文化都需要壮文来记载,需要通过壮语这个语言载体来推动壮族文化的发展。

四、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何谓多元文化?科林•贝克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可以使人产生对社会的双重或多重的看法。会讲一种以上语言具有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有着更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他们更有可能去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设置壁垒和划定界线。多元文化主义不会带来同化主义环境中的减少性状态,相反,它赋予了人更多的东西,使过程具有增加的性质。从理想上讲,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会对他人和他人的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尊敬,不像单一文化背景的人那样古板地表现出更多的偏狭和文化上的内省。”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汇聚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双语教育有利于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双语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双语人,这些双语人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民族间出现大量的双语人才会产生双文化或多元文化现象。因此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顺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亦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承内容,甚至包括文化传承方法上的区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发展‘多元文化’。另外,‘多元文化’本身意味着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在语言、文化、经济、政治上寻求民族平等。”壮汉双语教育模式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促进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合作和了解,同时也给予汉族人民了解壮族的机会,相互吸收各自的优秀文化文明,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壮汉壮语教学这种模式不仅仅是让人们学会壮汉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态度。语言上的不通往往很容易造成民族间的隔阂和误解。就如语言也常常成为种族主义的标志和象征,但是种族主义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惧怕和误解中,因此只有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才能构建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5篇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第6篇

关键词: 国际化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使命。

一、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也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国家借着国际化的趋势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我国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1.西方文化的渗透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西方国家借助经济的强势和国际化之势,向全球推广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及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物质产品,从而推动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面对西方国家利用经济贸易和商品消费中的文化渗透,部分大学生缺乏鉴别能力。许多大学生过度青睐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国外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哈日""哈韩"成为一种时尚,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相对冷漠。有些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星座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却知之甚少;有些大学生迷恋网游、街舞,对国粹艺术却毫无兴趣;有些大学生喜欢追看美剧、韩剧,却与国产影视保持距离。

2.教育国际化冲击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国家之间、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频繁,国际间教育要素的流动性加快,各国教育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成为了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更加新颖、更为开放的教育理念,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为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导致各国教育在内容、方法的采用上,不仅要考虑本民族的要求,还要考虑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趋势,这就使得国际化的教育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而且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教育模式,这会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教育,降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3.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减弱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人类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各国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乃至走向融合。一方面,网络更加便捷、及时,可以随时将信息推送到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使学习沟通和文化交流更有效率。然而在当前网络世界中,西方文化仍然占据传播高地,网络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复杂。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风靡的西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现象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很多网媒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社会责任的承担,常常传播一些标新立异、不明真假的信息,致使大学生盲目追求"快餐文化",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放在首位,从而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精神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其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高校可以设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概论的必修课,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课程平台,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与此同时,要结合各学科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其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如高校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时,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取向引入,也可以结合韩非子的法治观念谈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其三,重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高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通过案例化的教学,阐释文化典故,使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性。

2.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提升传统文化认同。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尽可能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努力实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知"到"行"的转化。其一,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经典诗词诵读、举办民族文化节、召开感恩诚信主题班会等。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教育意义,如端午节可以弘扬屈原的爱国情怀,重阳节可以宣扬孝文化等。其二,积极支持文化类社团发展,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鼓励学生组建文化类社团,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汉未央协会、戏曲协会等,激励学生社团举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曲艺表演、传统服饰展示、国画书法比赛等,使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展开传统文化调研。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古村落等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场所,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调研,如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等,以研究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验、丰富其价值思考。

3.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国大学生线上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必须打造传统文化网络阵地。其一,提升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提升网上文化教育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熟练运用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学习传统文化,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其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高校应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及时上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开展网上文化学习讨论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其三,发挥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激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鼓励学生将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和校园内外的传统文化表演制作成视频或微电影,自发上传至网络平台,促进网络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杨学义 陈洪兵.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3] 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

[4]岳宗德.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作者简介:

第7篇

一、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交际教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跨文化技术交流、跨文化信息沟通等都将给商务英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首要依托的是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文化视角的层面来理解,既然开放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大的广度和深度上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而且世界上各民族的互依性、共生性空前加强,那么,我们就务必理性对待并汲取世界上最具人类普遍性和时代性、或是最能为我们所用的文化;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层面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时代。

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之间交流时的场景,而这样的交际场景在当今世界性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频率很高,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各种交际类型,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涵盖了各个生活层面,使跨文化交际成为知识交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样,知识经济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相互交叉和融合便形成了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跨文化内容应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始终,落实到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之内进行,为语言教学服务。同时,语言教学也应以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主导。这样,英语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与交际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使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文化教学不仅要侧重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的差异 ,而且要突出目的语主流文化的特点。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符合的重要原则。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与理念。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广泛的。从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教学有一个阶段性或层次性的问题,我们可把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划分为文化知识层次的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次的教学。文化知识层培养的是具有观光游客型生存技能( tourist survival skills) 的语言学习者,而文化理解层培养的是具有参与者型跨文化交际能力 (participant—type intercultural shills) 的语言学习者。因此掌握文化知识是学习的开始,掌握交际文化是学习文化的目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的,进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交际性原则

交际性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原则。交际性原则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四点:一是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二是交际化,整个商务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即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应创造较自然的言语交际环境,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的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案例、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三是学生中心化,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与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愿;四是氛围愉快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宽容与容忍的态度,不要频繁地纠正学生错误,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应在交际任务完成

后指出学生错误。 三、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与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经济活动,而知识经济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任何离开文化看经济的人无法对经济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经济活动与语言文化交际都是人类共有的社会性的重要活动[3]。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但基本上是从语言体系本身出发的,也就是以语言体系教学为主,结合有关语言现象来学习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环境,即从语言视角研究转向文化视角。这是一种从语言体系到文化环境的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途径,由文化视角转向语言视角的商务英语教学新途径,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四、实现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途径

要想让商务英语专业的而学生毕业后顺利从事经济交际活动,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就很有必要了。跨语言、跨文化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语用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造成经济交际的失败[4]。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方法和手段,避免发生经济交际失误呢?下面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影响学生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能力的诸要素谈谈教学改革措施。

(一)商务英语专业应设置直接了解本国主要外贸国家的文化差异的课程如英美文化教程、欧洲文化教程等。据调查,广东省的40多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有25%的专业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没有学校开设欧洲文化教程。

(二)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及快速变化中的时代。教材既要从知识的传授出发,也要有助于学生鉴赏批评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知识经济交际的需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使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教材和随后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参加跨文化经济交际活动,增加实际专业知识认知的可能性。对于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每年通过春季和秋季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至少可获得两次机会与国际参展商交流,尽可能多第了解各国代表在经济交际活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珠三角地区外企无数,学院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给予学生实习的机会,提前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就业时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展示和分析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实际情景,从生活的文化模式出发描写各种跨文化经济交际行为的合适条件,为培养真正能使知识经济交往和跨文化交往两者良性互动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而开拓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五)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跨文化知识经济交际的因素。如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对跨文化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是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的缺失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高效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尽快解决师资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与培训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知识与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娴.知识经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2):92-93.

[2]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