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范文

时间:2023-10-02 09:01:29

序论:在您撰写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第1篇

【关键词】称谓语 差异 文化根源

一、中英文称谓语差异

1.中英文文化中“名”的不同使用惯例。中国人常常惊异于美国人直呼对方首名的现象。不管是亲朋好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是上司同事之间,首名的使用都极其普遍。甚至于两个刚被介绍认识的人也会直呼对方首名。在中国,人们只有在爱人、朋友和同学之间才会互称其“名”(非全名),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称呼对方的“名”代表了他们具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同不那么亲密的人相处,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人或被他人称呼全名。

2.中英文文化中亲属称谓的不同使用方式。中国人习惯于用亲属称谓代替他人普通的社交称谓。在中国,对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使用亲属称谓是非常普遍的。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这种亲属称谓可以简单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制造友好的关系。然而在美国,亲属称谓只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

3.中英文文化中其他头衔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中国,人们喜欢用他人的职业来称呼对方,比如老师、教授、医生、护士等等;岗位和官阶也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来使用,如主任、经理、老板、主席、厂长等等。但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少数职业可以作为他人的称谓,比如医生和教授,这样的职业头衔非常有限。

二、中英文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英文称呼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第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第三,等同和权势关系也对称谓语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1.平等观念对孔子的阶级理论。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一直着重强调的就是独立自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平行关系至关重要。他们呼吁平等高于权力。因此,他们拥护这种对称的人际关系,口号是:人们生来平等?――民主和个人解放是所有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中国社会却被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所影响。在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中,中国文化一直被孔子的教义“仁”、“礼”所统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2.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中国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人更具有个人主义精神,也加更利己主义(Gudykunst, 1994:43)。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交单元为中心,比如家庭、组织或者社会,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起了冲突,个人利益必须为家庭利益让路。从中国人使用的称谓语中,我们也能发现集体主义的存在,比如姓氏永远居于名字的前面。在中国,即使没有任何家庭关系的人,也会被冠以亲属称谓。自我主义和利己主义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这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他从属的组织。称谓语的使用习惯,也扩展到社会中,让人们可以不用去仔细考虑一个人的地位和年龄,而轻松的给他们称谓。

3.中英文文化中的权势与等同关系。由布朗和吉尔曼研究得出的语用学理论?――权势与等同关系,作为语用学中的一条理论,用来描述社会中两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布朗和吉尔曼通过研究几种欧洲语言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发现称谓语的选择由两种因素决定,那就是等同关系和权势关系。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条术语,“等同关系”不仅仅代表了平等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也代表了对建立平等关系,亲密,共同利益以及相互分享的渴望。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它的核心意义就是平等。而“权势关系”一词,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成就等密切相关。权势与等同关系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然而,不同社会对这两种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态度,也许在某一文化中等同关系比权势关系更重要,反之则亦然。换而言之,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可能对等同关系更敏感,而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则对权势关系更敏感。

英语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等同关系导向的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主义和低权力距离,所以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更享受这种平等和独立的社会人际关系。首名作为一种称谓语,以前多用于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现在则越来越多的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之中,即使是年龄和社会地位有差距的陌生人之间,首名都有广泛的使用。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用首名称呼长辈,这并不代表孩子们不尊重长辈,这只是体现了一种亲密和等同关系。

三、结语

简而言之,复杂对简单,特异性对通用性,是中英文称谓语的最基本区别。称谓语是组成口语交际的主要部分,它显示了独有的文化特征。为了能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语用学的错误使用和交流时的错误传达,本文建议在中国的英文学习者要更注重自己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Du Xuezeng.1999. 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First Nam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A]. In Hu Wenzhong(ed).Aspects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a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7-219

第2篇

关键词: 中西悼亡诗 差异 文化根源

悼亡诗,广义的理解是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狭义的理解是指丈夫对亡妻悼念的诗歌,或妻子对亡夫悼念的诗。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但从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悼念亡妻诗作的专称。本文选取了中国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英国诗人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这两位诗人虽远隔重洋、时代不同,但遭遇相似,都以同样细腻的笔触去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又同样都表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情与死亡。两人对妻子的真挚爱情因妻子的早逝,而将对爱妻的深切思念以文学的形式升华为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大不相同,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英国人则奔放、热烈。但两个不同民族的诗人却以同样的文学形式来描写情感。

本文拟通过对两首诗进行比较,探究文本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文本浅层的相思意蕴

首先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全词充满委婉哀伤的情调。上卷主要通过外部形象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迸发而出,凄哀至极。“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剪不断,理还乱,深沉绵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一人九泉之下孤寂凄清。下卷转入写梦,再次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夜来幽梦忽还乡”,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小轩窗,正梳妆”,既是梦中所见,又是当时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生死相隔,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言万语向对方倾诉;然而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用泪水浑染而成的幽暗画面,凝聚着作者无限的凄凉之情。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一切却化为乌有,便又重新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正是由于与妻子的情笃,生者的怀念才会那样深沉;才使得《江城子》感人至深。

接下来看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这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他的妻子死于产褥,诗人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此诗一开始,诗人就仿佛看见妻子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èd Saint”。失而复得,百感交集的心情跃然纸上。接着诗人使用一个典故,把妻子比作古希腊美女Alcestis。妇女生产在摩西教被视为不洁,而妻子产后却洗涤干净原来产褥的血污,“Came vested all in white,pure as her mind”,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Her face was vail’d,yet to my fancied sight”,尽管她蒙着面纱,诗人看不真切她的相貌,却实实在在地看出了她心灵透出的美:既温柔贤淑又善良可亲。妻子如清风如袅烟,缓缓地向人间走来。“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I wak’d,she fled,and day brought back my night”,她就要俯身去拥抱自己的丈夫的瞬间,诗人的梦结束了。这一切都只是过往烟云,带给诗人无限的怅惘和绝望。越珍贵越美好的东西,失去后给人的损失就越巨大,而失去这样貌美德贤的妻子,带给诗人的是无比的痛苦和悲哀。从梦中醒来该是天明了,万物苏醒之时,唯有他则独陷于永恒的黑暗之中,再也没有光明、欢乐可言。细细揣摩,回味无穷。这两首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二、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以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意象选择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中国悼亡诗中意象选择的这个特点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中国社会进入父权社会后长期形成重男轻女的风习,后经儒家站在伦理角度用“礼义”给重男轻女这一思想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女子地位下降就成为定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男主外,女司内”在一个家庭中分工而治是非常正常的。女子“从一而终”,对丈夫克尽妇责,夫在家则“入厨下”,“捧箕埽”,“弄机杼”;夫在外则“寄寒衣”;只起传宗接代的作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诗人要表现对亡妻的深情只能作如此选择。

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意象多用幻想、想象性意象。

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ed Saint

Brought to me like Alcestis from the grave,

Whom Joves great Son to her glad Husband gave

Rescu’d from death by force though pale and faint

究其原因,这是由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西方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能够参与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西方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慕之情时,选择意象的范围自然较广。

(二)表达情感的内容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互相关心、体贴、爱护,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夫妻之间的爱情已转换为一种亲情。“小轩窗,正梳妆”。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写照。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关心、互相体贴的情景。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诗教传统,中国伦理型文化影响着诗人。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中国男人的理想追求是治国平天下,“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来是一件耻事”。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乐而不”,“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应该“厚人伦,经夫妇,成孝敬”。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而弥尔顿诗中所呈现的夫妻间的恩爱情感,不涉及伦理色彩,却带有、情感色彩。如诗中描写妻子对丈夫“Love,sweetness,goodness,in her person shin’d”,“So clear,as in no face with more delight”,“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带有味道。这种色彩主要源于西方人的爱情观。西方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现象,爱情的根源在本能,在,这种本能的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推向一种特殊的、亲昵的、深刻的相互结合”。

(三)传达的情感色彩不同

苏轼的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凄哀至极。可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情。所以二三句就自然地迸发出“不思量,自难忘”。这种“思量”,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时无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进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泉下孤寂凄清。这其实反映了中国诗人与西方诗人在生死观上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诗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人死犹如灯灭”。死后双方将不可能再团聚,人死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无可弥补。所以中国诗人对于死亡,情感上是悲伤、沉痛、凄楚,无法排遣,读者亦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深切的哀伤之中。

而西方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中国悼亡诗来说较为温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诗人悲伤的同时,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认为妻子死后已升入天国,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肉体原罪已被冼净。西方悼亡诗这种特点表现了西方诗人对待死亡的看法与中国诗人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诗人很少表达出死而有知、彼世亦有乐土的思想。而西方诗人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冥冥之间暗有灵魂不与肉体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基督教天国乐土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而幽明永隔、无路可通的悲惨不及中国诗人那么沉痛,表现在诗歌中的情调也就迥异。

总之,中西方悼亡诗由于各自所受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连叔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赵彦春.诗学散论,青岛出版社,2007.

[4]姜志伟,罗德喜,李啸.大学英语点击英美文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亲属称谓;中英;差异;原因

称谓语用于表达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担当的各种角色,确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把称谓语解释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务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由于人类的文化风俗及其爱好有着相似性, 称谓语言的内容及形式有相似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称谓的差异性。所以,每个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称呼习俗。中英称谓语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异

亲族是由家庭扩展成的社会集团。血缘关系发展出血亲,姻缘关系发展出姻亲。为了区分亲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便产生了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词语,反映着历代婚姻所构成的男女双方亲族关系的排列结构和次序。

汉语中各种亲族关系表达得很准确很具体,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分明,旁系亲属和直系亲属分明,长幼有序。据《尔雅·释亲·宗族》载:古代的直系亲属称谓共有13辈: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七世指从本位起,下及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云孙。同宗的兄弟按关系远近有四类划分:兄弟,从兄弟,从祖兄弟,族兄弟。各种亲戚关系的称呼也非常复杂,如:父之兄长称为伯,伯之妻称为伯母,父之弟称为叔,叔之妻称为婶母(婶),父之姊妹皆称姑,母之兄弟皆称舅,母之姊妹皆称姨。其中再以数字表明大小,确定长幼,如大伯、二姑,三舅等。比如一个人的父亲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分别称呼他们为大伯、二伯、三伯、五叔、六叔。在这里顺序非常重要,显示出每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同一辈分中,年龄越大越有权力,越受到尊重。由于大家族的关系,排行的数字有时会很大,如:十七叔、九姑、八姐、七妹等。同一家族中辈分的区别非常重要,在五服之内,一个男人即使比他的远房姨妈年龄大,也不可能与她结婚。另外,即使有的人年龄小,但是辈分很高,也常常被一些年龄很大的人称作姑姑或者叔叔。如此庞大的亲属称谓体系,使得汉语里有“五亲六戚”、“七大姑姨”之说。

英语国家的亲属称谓亲族的父系母系不明,直系旁系不明,长幼顺序不明。所以同汉族复杂的亲属称谓相比,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多了。汉语中详细区分的称谓,英语中都只用一个称谓笼统表示。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在英语中统称为uncle;对父母的姐妹或者兄弟妻子的称谓,汉语分为伯母、叔母、舅母、姨母、姑母,英语里也只有一个统称aunt;而在英语中,sister-in-law包含了内兄、内弟、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姐夫、妹夫;brother-in-law包含了大姨子、小姨子、大姑子、小姑子、嫂子、弟媳。英语同汉语相比最为简洁的称谓是cousin,一个词概括了汉语中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八种亲属关系,十分简要。

可见,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长幼有序、男友有别、嫡庶有异,亲属关系泾渭分明,性别长幼也严格区分。相比之下,英语中的亲属关系称谓要简洁得多。

二、中英亲属称谓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亲属称谓的差别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明显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英对血缘、亲情和尊卑等级认识的差异。由于汉民族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崇尚亲情,亲属称谓语纷繁复杂,十分发达;西方文化中,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家庭观念比较淡漠,没有必要去细分每个亲戚的亲疏远近。汉语称谓语十分强调等级尊卑,长幼有序,在中国家庭里,如果直呼长辈姓名,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就是同辈的兄弟姊妹,弟妹一般也不能直接叫兄姐名字,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在英语国家,喜欢直呼其姓名,即使是长辈或者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也是如此,尊卑等级的观念十分淡漠。中英文化中产生对血缘等级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经济因素

中西民族不同的经济内心和生产活动方式产生了判然有别的社会组织形态,并形成各自相应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

农耕文明在一般情况下能够通过精耕细作的小范围手工劳动使居民达到生活的基本自足,它在自身范围之内具备了一切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条件,因此,便不会产生不断革新生产技术或改变生产组织的自觉要求。中国是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经济长期停留在以农业和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结合为一的男耕女织模式。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地位便长期保持下来,并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故很多人讲中国文化归结为家族本位的文化。

在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这使得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往往是在同一个地方世代繁衍,聚族而居。那时,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许许多多的村庄里,以经营土地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完全依赖于他所生活的那块土地。在乡村往往独据一村一寨,甚至绵延数十里仍为一姓所据;在城市亦各占一区,无异姓杂处。形成了血缘关系相互纽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由于依赖血缘关系,作为区分亲属血缘的称谓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4篇

关键词: 汉英习语 动物喻体 差异 根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形式,文化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础,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语言与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西方民族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语言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s),即习惯用语(idiomatic phrases),包括成语(set phrases)、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典故(allusions)和歇后语(enigmatic folk similes)。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一般来自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自古就有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个地支的传统,而西方更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善待动物。因此在习语中可以找到大量以动物作为喻体的例子。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对动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造成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别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以《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中关于动物习语的例句为例,探讨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别的文化根源并分析汉语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主要差别

1.1意义对等,动物喻体有差别。

汉英语中有些习语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在喻体选择上却不同。如:

1.2看似可对译的习语,意思却不同。

比较下列句子:

例1.This i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这只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

例2.Capitalism has carried over and greatly intensified this feudalist dog-eat-dog element in social relationship.(W.Forest,On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来而且大大加强了它。

“dog-eat-dog”与汉语中“狗咬狗”的意思相同的情况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dog-eat-dog”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残酷争夺的意思。但汉语中“狗咬狗”指的是卑鄙之徒之间的斗争。

1.3源语言动物喻体的喻义在目的语中不存在。

这种差别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习语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翻译成目的语后,文化背景不存在,所以体现文化背景的动物喻体也不存在。如:

2.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

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或文化本身则是意义的大厦,因此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探究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主要应从文化根源上入手。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动物习语的出处。

习语的出处很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其来源,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文化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地域环境,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比如,“得鱼忘筌”出自《庄子》,鸢飞鱼跃出自《诗经》,“rain cats and dogs”来自北欧神话,“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就来自希腊寓言(李延林、郭勇,2003:66-71)。可见动物习语的出处直接造成动物喻体的不同。

2.2中西方在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动物喻体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狗。汉语中往往看到狗摇尾乞怜,跟着主人跑前跑后的一面,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以贬义居多,如:“走狗”、“看门狗”、“狗腿子”、“哈巴狗”等,以狗为喻体的习语也多带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然而在西方,狗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它是人类的保护者和忠诚的朋友,是忠诚和警惕的象征。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带褒义,当“dog”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使语气诙谐风趣。如:

2.3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所以它也是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地说,就是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可能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因此中西方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贾德江,2002:216)。

例如:汉语中的“龙”常常带“吉祥”、“勇敢”的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自称是“真龙天子”,龙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西方,龙(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英文词典上的解释为myst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象征着凶恶。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可见中西方关于“龙”的文化意象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中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决定了一些动物喻体的选择,也为翻译带来了难度。

3.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其设喻方法不尽相同,但语义贴切,言简意赅。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又要斟酌喻义的表达,既要考虑汉英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又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包慧南,2004:294-295)。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所举例句均出自《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

3.1保留形象直译法

这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语言的共性,同一动物喻体的文化内涵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在进行汉译英时,可以保留汉语中的动物喻体,进行直译。一方面可以保留汉语习语的民族色彩,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例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作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交!”(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

His wife was crouching with fear behind the door.But she shouted out,“You always said that you could use your fists or a stick,but now there is a fight you will not use them.Now if you saw a paper tiger you would fall down before it.”(杰克逊译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纸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纸老虎”,被直译为paper tiger,喻义分明。

3.2改换形象意译

一般来讲,动物喻体的形象决定了词语的比喻意义,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汉英习语采用不同形象表达同一喻义。在翻译汉语习语时,可以舍弃动物形象,在与原作上下文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表达原作思想,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语言习惯。例如:

我们承认她是一个弱女子,但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猫急上树,兔急咬人。”

We admit that she’s a weak lady,but you mustn’t bully her to the extreme.As the proverbs goes,“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

汉语习语“猫急上树,兔急咬人”与英语习语“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意义相近,这时借用英语习语,言简意赅,和上下文联系得也比较紧密。

3.3去除形象意译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英语中动物喻体的形象和喻义,出自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在特定的语境下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文化背景不存在,动物喻体也失去了原有的喻义。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原文,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将原文中的动物喻体拿掉,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例如:

问题很明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家推动起来去打鬼子,这一下全完了……(姚仲明、陈波儿等:《同志,你走错了路!》,第3幕)

It’s perfectly obvious.With great difficulties we pushed them forward to fight the Japs,but now everything’s finished.

常用习语“九牛二虎”意即费劲,其“牛”、“虎”的形象也已消失,译者结合上下文把它意译为great。

3.4增添法

汉语有些动物习语直译,保留喻体形象,但译者又担心译文读者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内涵,因此就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习语中没有的字眼,以便帮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译文。例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unaware of the oriole lurking behind itself.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这个习语,但在译文中增添了unaware of(没有察觉)和lurking(潜伏)等字眼,清楚地交代了原文的意思。

3.5注释法

在翻译习语时,为了正确严肃地对待原文,译者必须考虑是否要利用注释的帮助,有的习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之后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我们虽可用增添法及上下文联系来把这些交代清楚,但往往仅靠寥寥数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注释来加以说明。比如,在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第22章中有一句是:“这样,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态度,还是当他的乡董。”现有的英文译本是:“Accordingly,having adopted this attitudes of ‘watching the stump and waiting for a hare,’he continued with his councillorship.”习语“守株待兔”是一个来自《韩非子》的古代寓言的缩写,译者把它直译成英语后,另加注释:From the story of a peasant who,seeing a hare run headlong against a tree-stump and break its neck,abandoned his plough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in the hope that another har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这个注释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读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多费周折;相反地,它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译文增色不少。

4.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是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因此习语的处理在翻译中有它的头等重要性。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在翻译习语尤其是含动物喻体的习语时,要注意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在掌握好双语(Bilinguialism)的同时,更要重视双文化(Biculture)的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桂延芳.汉英成语例解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包慧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李延林,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傅晓玲,尚媛媛.英汉互译高级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渊源文化差异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阶段等有很大差异,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构成了交相辉映、多姿多彩的整个人类文化。下面就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中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是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古代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与自然的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而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山呼海啸、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构成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与、神话寓言有关的特定词汇。中国人常用与“三教九流”相关的话语来表达思想,如:“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天诛地灭”、“抱佛脚”、“悟”、“无常”、“道”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受基督教、希腊神话和伊索寓言的影响,有许多源于其中的语言文化,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去),还有the Babel Tower,Adam’s apple,golden fleece,Midas touch等。

受中国宗族等级制度和礼教的影响,强调谦虚、褒扬和长幼尊卑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以及关系详实的亲属称谓词,如:您、贵国、令尊、奶奶与外婆等而其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西方人崇尚平等,往往直呼对方名字或以Mr.、 Mrs.、 Ms. 、Miss等表尊敬,简洁而笼统,如aunt,uncle等。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中国面临太平洋,在东北半球,“东风”即是温暖的春风,有“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之说,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一个著名习语“东风压倒西风”,其固定译为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这里的东、西风是征对中国而言。中国人还常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英国面临大西洋,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故报春的是“西风”。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在《西风歌》中都对西风进行了讴歌。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或联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从方向相反的角度表达同一信息,如:中国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请!”,与此相反,英美人士却说:“After you!”。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属性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产生了许多迥异的联想。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及其深层的不同文化内涵。汉语“龙”的英语对应词是dragon,不过两者的联想意义并不等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是希腊语演化而来的,龙在中世纪是异教徒,是罪恶的象征,“撒旦”被比喻成the great dragon,后来此词喻“邪恶、残暴、凶残的怪物”。而在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中,“龙”是“皇权”、“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百姓当之为神灵,自称“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汉语很多,“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美好形象。

在中、西民俗文化中,东方十二生肖不同于西方十二星座。鼠mouse、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sheep、猴 monkey、鸡 rooster、狗dog、猪 pig;the ram 白羊座、the bull金牛座、the twins双子座、the crab 巨蟹座、the lion狮子座、the virgin处女座、the scale 天平座、the scorpion天蝎座、the archer 射手座、the goat摩羯座、the water carrier宝瓶座、the fishes双鱼座

第6篇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其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比较英语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母语良好地掌握,是很难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母语学习,要增强一种比较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第7篇

(一)历史传统差异就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来说,历史传统的差异应该是最为明显的方面。由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同,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及文化群体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文化及社会意识的主流,且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深远的作用和影响。以现世文化作为关键的、核心的内容,体现出群体文化基本特征,并且通过多种协调伦理观念及意识来实现文化及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就这一基调来说,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俗语来观察:我国传统文化中俗语的某些部分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文化发展的基调。比如“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都很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文化的主流和基调,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语言内涵的发展动向。西方文化则更为倾向于个人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宣扬人权至上,追求和实现自我的发展,将自我表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极为重视对于独立、自由的向往和歌颂。诸如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individualism”一词,我们将其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简•爱》就是歌颂了一个个性独立、向往和追逐爱情自由及尊严的女性,通过这一人物传递出西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所以就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说,历史传统上的差异,应该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一个方面。

(二)生活习惯差异除了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外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上。中西方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去哪儿了?”“吃过了吗?”等类似的语句,但是传递出来的意思并不是真正要问对方打算去什么地方或是有没有吃饭,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然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作品里可以看到,礼貌用语都是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真实性的语句,很少涉及到一些形式问候语。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情景对话的环节,在这些情景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问候习惯与我国有明显的差异,作品中的人物如果要进行问候,便是直白简单切合当时情景的表达。除问候习惯的不同之外,中西方礼貌习惯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礼貌习惯的最大特征在于“卑己尊人”,包括孝道等,都是通过晚辈对长辈的谦恭来体现“礼貌”这一行为,并且将这种“谦让、谦卑”的文化当成一种崇高的美德。当别人对我们发出赞叹或是表扬的语句或语气时,我们通常会进行自贬以示礼貌,这一礼貌习俗是中国的一大特殊文化现象。而西方的礼貌习惯与中国恰恰相反。一般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夸赞,并且是符合对方实际情况的,受夸赞的一方通常都会接受这一赞美或是赞叹,并对赞扬者说“谢谢你”,以此表示对对方肯定的感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自信且不谦虚。而作为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人对自己成就的贬低,也表示不理解,觉得中国人不太诚实或是诚恳。因此,对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习惯上存在的差异,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和挖掘。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语言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较为深层的特有机制,并且其具体表现是在语言形式之中。从英语文学翻译作品来看,思维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语言差异的重要诱因。从古代开始,我国传统文化就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思想,看中人与天的和谐与统一。因此,相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生存意识更为明显,并且在形象思维方面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思维方式中,还较为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实证研究及逻辑推论都比较看重。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与我国文化有着根本区别,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框架和逻辑顺序就可以看出:其语言在句法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里如果要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通常都是从大至小,由表及里,从一般到特殊来完成。而英语在这一点上,恰好相反,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呢?笔者着重从历史社会根源、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社会根源的不同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帝王世袭制度的封建时期,而在西方,很早就开始出现民主集中制的苗头,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中不断更迭交替,直到现在看到的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思想及意识形态其实没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皇室及官员在引导着整个社会的潮流,从某个层面来说,在封建社会我国国民是不存在思想自由一说的。而就西方国家来说,自文艺复兴时期就逐步开始了思想自由的“征战之路”,开启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新章程(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最终却没能在思想领域掀起如欧洲般的大波澜)。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化精神领域似乎出现了新局面。

(二)社会经济的影响

除了历史社会根源的作用和影响外,社会经济结构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古以来,我国百姓就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人人都在为生计打算,我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大多都是经历过许多的挫折与起伏,才作出了一些耐人寻味、万古流芳的作品。而就西方国家来说,由于社会较早步入工业时代,人们的劳动力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基本上可以满足温饱需求,加上西方国家对科技文化的重视,劳动人民基本上都享有创作的机会。所以,西方文学大部分作品的素材都比较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实际。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恰好相反。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文人为宫廷所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文化个性的作用

文化个性也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时期,文化风格通常较为保守。从这一层面来说,社会制度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思想的发展,或者说是压制了个性化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以资本流动为基础,较为重视财产和人权的社会体制,在这一体制中,比较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赋予了国民很大程度的思想自由,推动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及多层次的发展。

三、差异视角下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西方文化交流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推动英语文学翻译工作的有效进行,是文学翻译界当今热议的话题。

(一)通过差异化进行深度审视

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也不例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甚至在接受差异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深度审视,找到不足,谋求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庸及和谐,但是在某些场合或是情景下,这一理念实际上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鉴于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近代更为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我国的外事能力或是文化引导的能力。

(二)寻找共同点争取主动权,促进文学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