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02 09:01:14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经济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经济研究

第1篇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加快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优质瓜果、亚麻、制种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优质油料各占1/3的规模性生产格局;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三大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全县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达4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4%。全县建立各类特色产业村27个,总面积15790.5亩,其中良种培育村6个1690.5亩。

(二)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效益。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增收为目标,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亚麻、黑美人、阿尔法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种植技术和胚胎移植、冻精授配等养殖技术;围绕抗旱节水,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优新品种52.46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39个,测土施肥40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0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80%,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41%,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3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87个,经纪人580名,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2.49万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10家,其中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生产精淀粉2万吨、奶粉0.14万吨,加工马铃薯12万吨,牛奶1.33万吨的能力。全县规范运行的各类农贸市场达11处,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民和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项,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项,解决了25万人、16.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3平方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49万亩。特别是完成退耕还林5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万亩,荒山造林34.45万亩),惠及22个乡镇、3.73万户、16.3万人,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劳务经济、促使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民和县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水浇地19.3万亩,浅山耕地35.85万亩,脑山耕地8.87万亩。总人口39.58万人,农业人口35.98万人,占总人口的90.9%,农村劳动力17.16万人。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均气温9℃,年降水量340毫米,无霜期170-200天,平均海拔2100-2500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1%。

三、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县现有耕地中80%为山旱地,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缺乏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农畜产品市场和流通服务组织不健全。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文化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滞后,计生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结合本地实际,注重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布局上,川水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林;浅山地区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脑山地区积极发展杂交油菜等适宜生长作物。以设施温棚建设为重点,在全县川水沟岔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方面,继续培养肉牛、肉羊两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

(二)大力培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用工业化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以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等企业为龙头,通过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马铃薯淀粉、玉米、亚麻、胡萝卜浓缩汁等精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户、农户与组织之间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第2篇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关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开始。李京文对我国1953~199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研究后认为,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07%,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源泉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投入物使用效率提高的贡献要远大于投入物数量增加的贡献,而我国正好相反[5]。倪心一通过对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应具有的规模水平[6]。张国华等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投资的持续增长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数量明显不足,且波动较大,农业投资机制和投资环境都不够完善。据此,政府应明确扶持农业发展的责任,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明确新时期农业投资的重点,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和投资机制[7]。李健研究认为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根据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的特点以及我国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独立化的实际,为了保持农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制定扶持、鼓励和保障农业投资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的保障机制[8]。向家敏研究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时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推动,而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最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9]。樊红霞选取河南省1985~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年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认为,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0.5%[10]。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和规范研究上。鉴于此,笔者通过构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农业GDP的计量模型,具体研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拱依据,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2.1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1991~2010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见图1。图1显示,1991~2010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042.56亿元上升到7885.9749亿元。1996~2003年间增长较缓慢,自2004年起增长较为迅速,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已达到1991年的4倍多。

2.2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1991~2010年我国农业GDP见图2。由图2可知,1991~2010年间我国农业GDP的产出情况:农业GDP自1991年起呈不断上升趋势,由5342.2亿元上升到40533.6亿元。1996~2003年增长较缓慢,2004年起增长迅速,2010年农业GDP已达到1991年的8倍多。

2.3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GDP之间成直线相关关系,而且是正相关关系。从表1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GDP的相关系数是0.989824,二者成高度正相关关系,并显示这2个变量自身完全正相关。从而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关联紧密。

3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GDP关系的农业实证分析

3.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3.1.1模型设定。选取2001~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即农业GDP)指标作为变量来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3.1.2数据说明。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AFI)作为衡量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指标,用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AGDP)来衡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性,同时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会改变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业GDP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AFI和lnAGDP表示取自然对数以后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农业GDP,结果见表2。

3.2实证分析

3.2.1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AFI和AGDP是非平稳序列,lnAFI和lnAGDP是平稳序列(表3),lnAFI和lnAGDP的趋势(图4)同AFI和AGDP。因此选取lnAFI和lnAGDP作为变量进行分析不影响最终结果。

3.2.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Eviews6.0对lnAFI与lnA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lnAGDP不是lnAFI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在该显著性水平上lnAFI是lnAGDP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表4)。这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3.2.3回归分析。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表2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lnAGDP=2.525809+0.901177lnAFI从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9589,表明农业GDP增长的95.89%可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来解释。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自由度为8的t分布的临界值为2.306,而截距项的t统计量为4.551>2.306,斜率的t统计量为13.656>2.306,因此两参数在统计量上是显著的。斜率0.901177表明,2001~201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变动1%,农业GDP就变动0.901177%,说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基础性投资,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4政策建议

4.1寻找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突破口———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由以上分析可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增加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而其突破口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农业发展和吸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双重作用。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通水、通路、通电等工程,这些项目均有极强的外部性,属公共产品的范畴,理应由政府提供。一旦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会激发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农业和农村的热情。

4.2增加政府投资,积极引导各投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首先,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增加农村集体、个人对于农业的投入。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业;鼓励农民扩大劳动积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其次,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加强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财力不断增大,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地方所占份额大幅度上升。但由于受短期利益驱动,在地方基本建设投资分配中,用于农业投资的份额急剧减小。因此,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加大地方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农业投资份额。再次,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国家的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都要对农民从事粮、棉、油种植,牲畜、水产养殖和农田基本建设等积极给予支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进一步扩大外资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政策上的优惠,保护外商投资积极性。优惠的政策措施要体现在税收、费用、产销保障、审批手续等各个方面,有限度地放开一些农产品流通领域,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结合上更为紧密。

4.3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融资体制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完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扩大农业信贷投资。各级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要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尤其是要加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的基础性建设投资,落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重点项目建设贷款和国家财政资金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贷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组织的作用,强化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功能。

4.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遵循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优先发展农业的产业系列协调一致,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在增加农业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增加预算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拨款比例。切实落实农业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免征投资方向税的政策,保障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的农业贷款项目的优惠条件全部落实到农业,以优化预算外农业固定投资的外部环境。优先安排财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政策上扶持农业事业单位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3篇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岭管理区提出了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培刚教授、张建华教授等提出“中国农谷”构想,并在荆门实施。至今,中国农谷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据统计数据显示,荆门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粮、棉、油、生猪、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4.4亿元,同比增长32.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种植,特色养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衔合的循环经济体。2014年全部农业总产值实现增加值3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一、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经济的原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把依赖传统的,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经济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倡导经济活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3R”为基本原则,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新的资源”的资源反复循环流动的体系。

中国农谷以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然而,中国农谷这种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相关成熟的技术支撑及发展模式来借鉴,在探索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一)技术水平障碍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方面都较为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也尚不完善,还无法为循环经济深化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而导致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链不能良好的衔合。

(二)模式性障碍

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经济模式,各地区都还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复制的标准样式,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碍

政府应当实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凸显出经济效应的循环经济建设,政府应当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及不协调,导致信息的不畅,难以使系统的整体合力发挥出来,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传统意识性障碍

部分地方企业及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过于追求经济短期快速增长,造成环境伤害的同时,部分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而浪费。

二、新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相关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加强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价值链,其价值函数可表示为W=W有用物质+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质+可再生能量-W废物可见,在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价值链的形成只有通过减少使用剩余物来实现1。因此建立工农业复合型企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二次资源”作为农产品养殖肥料或企业加工燃料再次利用,来使得循环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亦可借鉴外国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体系最大程度优化。

(三)制度性障碍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将农业科技转化成果与技术扩散。在建立鼓励扶持制度法规的同时,也应建立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相关的约束机制,鼓励与约束同时进行,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四)意识性障碍保障措施

加强绿色宣传,发掘与弘扬区域绿色文化,通过绿色消费来引导循环经济,通过经营者的绿色责任与绿色理念来促使其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从更大空间范围来规划和设计循环经济实体系统。根据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及其“废物”资源、技术资源等分布情况,对循环经济进行宽视野的系统性设计,以使更大范围的更多的经济活动能够纳入到统一的循环经济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资源更充分的循环再利用,提高规模效益。

三、总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的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由于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落后。为改善这种状况,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建立中国农谷,以荆门市为试行试点,试探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优模式,建立绿色新型农业经济,采用“规模化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沼气能源利用+生态种植”模式,用生态链串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将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

在追求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结果,通过试点的试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循环链,将生态友好、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开来,得到更大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赶顺,王文中,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李飞,寿光市新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 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

[5]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爽(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刘霞(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第4篇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五、结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参考文献:

[1]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的发展程度不但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还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随着建设新农村理念的提出,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1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还并不完善,而且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其农业管理体制和观念并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会受到阻碍,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度缓慢。另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得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管理人员也很难合理调节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一些利益关系。由于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大多都是人工和手工的方式。虽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传向农村,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和进步,但普及力度却远远不够,并没有跟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脚步。此外,有些农村虽然引进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但却没有加以使用,而是选择将其放在一边,仍然习惯于使用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而以往的管理模式在财务数据收集、处理、整合等方面的效率都很低,也缺乏足够的精准度,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1.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较低。目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制定了很多与农业经济管理有关的规定,并出台了很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定和制度并没有引起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关注,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时也缺少足够的执行力,管理效果也很不理想。比如: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较低,并不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执行力,没有完全地执行国家提出的各项政策[1]。

2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2.1创新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开展任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拥有一个科学、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管理人员必须将农业经济的发展视作工作中的核心,并积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加大对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出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制。例如,某农村地区在对管理体制进行构建和完善时,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对以往的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并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加以改变;采用深加工的方式来改革农产品,拓宽农业产品的产业链条,使农业产品能够向着的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农业的安全得到保障。2.2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经济对农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而民众则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不能忽视的群体。近些年,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与群众的利益有关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根本无法对民众的诉求进行及时解决,并且对民众同农业经济管理之间的矛盾也无能为力。这导致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根本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因此,农业经济管人员应对群众利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确保管理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各项的矛盾。每个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应该将保障民众的利益视为前提,对自身的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进行加强,将解决民众的基本权益作为发展的原则,这样民众在遇到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时,权益能够被立刻维护。2.3创新管理团队。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各项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但由于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缺乏良好的基础素养和执行力,整个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对管理团队进行创新。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基础素养和执行能力,例如,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并开展对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考核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还能拓宽管理人员的知识面,使其能够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2]。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想要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对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创新群众利益管理方式和管理团队,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程桂花 单位: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第6篇

 

1“互联网+”对于改造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腾飞,从财力、物力、智力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长久沿袭下来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我国农业人数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1.1“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

 

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联网+”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1.2“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

 

“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1.3“互联网+”助力农业农村“六次产业”大融合

 

“互联网十”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达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 类、开发农业功能,为全产业链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1.4“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信息,为消除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使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协同式”农业协作经营服务平台,将农业研究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互联网+’’助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大发展对于在农业领域曾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配

 

置不优、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此外,“互联网+农业”还能够把城市的公共服务低成本的辐射到广大农村,降价城乡之间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能够加速新农村的建设。

 

2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2.1“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挑战

 

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如果各自为政,大家埋头各干各的,到头来整个“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协调的,对整个农业经济的改造和提升也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对整个“互联网+农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平稳向前发展的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改造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2.2“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亟需加强,至今还没有通宽带的村庄就有5万多个,没有计算机的农户家庭在60%以上,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只有30%左右。另外,在农村,农业数据、农业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下,即便有些应用,也只是停留在实验示范阶段,不能做到普及推广,如何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2.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农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

 

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农业问题也变得错综复杂。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农业现代化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制定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3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路径研究3.1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国家“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互联网+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要尽快实施针对“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性研究。从国家层面,搞好“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互联网十农业”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制定“互联网+农业”技术研发路线图,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创新;加强“互联网+农业”立法,推动农业数据开放、技术人才培养等,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优先布局,推动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尽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且研发出适合在农村退关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开发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心,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3.3传统农民向新农人方向的转型

 

在互联网新的背景下,对于新农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自组织基因。

 

3.4在农业生产方面,设计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C02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经过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可远程或自动控制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C02气肥机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同时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农户可以通过手机、Pad、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环境信息和作物长势,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终端远程控制温室大棚环境调节设备,从而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5在农产品交易平台方面,开发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如京东,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被誉为农批市场转型电商标杆的重庆香满园电商平台;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如泸州老窖商城;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3.6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通过互联网推进产品品牌化模式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之,农业和互联网融合,绝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全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达到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优势互补,甚至是创造全新的产业模式,以此来改造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振忠.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与完善的路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10).

 

[2]杜晓群.互联网时代广播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2,(06).

 

[3]齐莉.物联网农业智能测控系统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温室大棚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

 

[4]宋俊成.农资电商如何做?——三种可操作的农资电商模式分析[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4,(15).

第7篇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建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现达到改造提升农业经济的目的。

 

1“互联网+”对于改造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腾飞,从财力、物力、智力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长久沿袭下来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我国农业人数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1.1“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智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联网+”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

 

1.2“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

 

“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提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1.3“互联网+”助力农业农村“六次产业”大融合

 

“互联网+”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通整个农业产业链,达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门类、开发农业功能,为全产业链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1.4“互联网+”助力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信息,为消除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新环境,使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协同式”农业协作经营服务平台,将农业研究专家、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互联网+”助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大发展

 

对于在农业领域曾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优、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此外,“互联网+农业”还能够把城市的公共服务低成本的辐射到广大农村,降价城乡之间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能够加速新农村的建设。

 

2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2.1“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选择挑战

 

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如果各自为政,大家埋头各干各的,到头来整个“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协调的,对整个农业经济的改造和提升也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对整个“互联网+农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而达到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平稳向前发展的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改造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2.2“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亟需加强,至今还没有通宽带的村庄就有5万多个,没有计算机的农户家庭在60%以上,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只有30%左右。另外,在农村,农业数据、农业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下,即便有些应用,也只是停留在实验示范阶段,不能做到普及推广,如何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2.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

 

农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农业问题也变得错综复杂。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农业现代化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制定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3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路径研究

 

3.1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国家“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

 

基于“互联网+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要尽快实施针对“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性研究。从国家层面,搞好“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制定“互联网+农业”技术研发路线图,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创新;加强“互联网+农业”立法,推动农业数据开放、技术人才培养等,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优先布局,推动落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在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尽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且研发出适合在农村退关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开发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开发与应用中心,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3.3传统农民向新农人方向的转型

 

在互联网新的背景下,对于新农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自组织基因。

 

3.4在农业生产方面,设计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系统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经过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可远程或自动控制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CO2气肥机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同时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农户可以通过手机、Pad、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环境信息和作物长势,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终端远程控制温室大棚环境调节设备,从而实现温室大棚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3.5在农产品交易平台方面,开发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如京东;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被誉为农批市场转型电商标杆的重庆香满园电商平台;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如泸州老窖商城;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3.6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通过互联网推进产品品牌化模式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