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44:34
序论:在您撰写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作业;研究
一、贯彻新课程理念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科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两项重要渠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指的是教师通过生物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情感和态度,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拥有基本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思考问题与观察事物的习惯,使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物问题。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指要求学生能以探究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培养科学精神、领悟科学观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完成生物作业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生物学习,单纯模仿和记忆无法有效地学习到丰富的生物知识。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这样使学生对生物思想、技能和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理解,进而获得丰富的生物活动经验。所以,设计作业时,需要多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思考、实验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让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轻松完成生物活动作业。
三、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
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很多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应多创设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从生物的角度出发,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寻求答案。如,学完“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血糖调节的知识点,作业可布置为:糖尿病发病率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高,是否与人们的饮食与生活环境有关,如何防止糖尿病等。
生物作业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巩固、检验和反馈教学效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更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树立全新的作业观,设计新的作业方式,随着新课程的应用与实施,教师要优化布置作业的方案和设计。
参考文献:
[1]马雪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科学文汇,2010(08).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浅析
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了生物科技新纪元,生物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生物知识在缓解人们面对的能源不足、环境恶化以及人口过多等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中生物作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阶段,对其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的教学也应该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推行先学后教的方式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正视他们的主置,并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更高,同时提倡先学后教的新方式。先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彼此交流的平台。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生物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教学生,也就是让那些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教还未掌握知识的学生,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让生物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课堂。
1.先学
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引导他们自主的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可是这绝不代表放任他们完全自由,教师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进行一言堂的教学,但也不是对他们置之不理,而是应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帮助他们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生物课程学习。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难点,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这时教师应及时做好对他们的知识引导工作,具体做到:(1)引导。教师可以借助板书、预先布置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整理思路,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方向。(2)总结。教师还应把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确定以上问题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是对新知识的理解错误还是对旧知识的掌握不足,并据此安排再次备课的内容,提高后续教学的效率。
2.后教
后教部分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确定需要教的具体内容。在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弄清楚哪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部分知识还未能掌握。所以,在进行教的时候,教师应该教他们还未能掌握的那部分知识,将教学的关键点着眼于学生普遍存在疑问上,对于他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只要简单带过即可。
其次,确定教的具体形式。这里的教并不是由教师来进行讲授,而是由学生教学生,安排那些已经掌握了课程知识的学生教未能掌握的学生,教师同时注意引导,但是不能太多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教学,只需在他们存在不同意见、争执不下的时候进行解释即可。
最后,了解教的具体要求。其实教的重点在于会学,并非学会。所以,教师在教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将答案直接给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让他们借助协作学习、交流沟通来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会的同时,也变得会学。
二、随堂检测教学成果
应试教育导致了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知识通常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是简单将知识和题目死记硬背,并未能真正领会知识的内涵。素质教育则要求学生不但要对知识掌握、理解,还要求他们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习题训练模式。素质教育绝不是不用考试,不用练习,但是安排学生练习,是作为让他们领会知识内涵的辅助手段,不能将其作为目的。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作者认为应该进行精讲精练式的尝试,随堂检测教学的成果。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让他们从大量的课后作业里解放出来,还能够让他们转变对生物课程的看法,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此外,随堂检测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复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习题的选择也应讲究技巧:首先应该有针对性。生物教师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针对性强的,同一知识点的考查选择一道或两道题就可以,让学生摆脱海量的练习题。教师还要注意精讲精练,让学生由一道题能够举一反三的解答该类型所有其它习题。其次应该具有开放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决不能用他们解题的正确性来衡量,而是要关注他们是否能够将知识重新组合并创新性的解答问题。所以,在选择习题的时候,教师应注重开放性,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以及想象空间,激发他们打破思维的框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答习题。最后应该具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习题能够刺激学生的独立思维,从而实现他们对知识内涵真正的领会。例如,学习过“遗传和变异”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就自己和双亲的外貌、性格的相同与不同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三、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思考;教学转变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使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学大背景下,要想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教师就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关注新要求和新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对,适应和促进新课改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生物教师加以认真应对。
一、是关注生物学科的现实发展和长远意义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就与人类、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物科学自身的发展,生物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思维。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和推进者,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而言,生物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那么简单,而是影响深远的。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注重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力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的课程标准从目标要求、内容设置、效果评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强调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比如,在目标要求上,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面的目标,而且是三个层面目标的有机融合。多次提到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当然,对于结果的追求也更加全面,包括学生的价值观、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有所要求。在内容设置上,既注重理论基础,也注重对于新的社会现象的关注,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不再单单以学科本身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围绕社会发展和需要,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注重反映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注重反映生物科学对于现实社会的深远影响,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时代特色。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意义和实践意义,要求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内容上体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教书育人,人是主体,也是目标。素质教育是我们在应试教育弊端逐步显现后的拨乱反正,是教育的回归,所以,关注的应该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是人,目标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只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也不是只针对少数的精英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1.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应该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д摺⒑献髡摺⒋俳者,要改变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设置有利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成效。
2.要关注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基础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效果的评定上,都要注重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目标、方法和考核,避免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待进生吃不消”的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发展。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3.要注重过程建设。不能只追求结果,而是要根据目标设定,有步骤的开展教学,追求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更加科学,要注重综合评价,同时,还要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习终结考试等直接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在因素考虑上,也要将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都包含在内,除了成绩,还要注重学习态度、动机等。要关注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情况,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展情况,综合的进展情况,在比较上,既要注重与其他学生进行综合比较,又要注重与学生自身进行比较,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鼓励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三、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
关键词: 新课标 新体系 新理念 新要求 新教材
目前中学生对生物学科没有清醒的认识,不够重视,导致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通过暑期集体再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我深深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收获颇丰。我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引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有效进行。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要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深入解读新课标的新体系,解读三大理念,构建三维新目标,解读新教材体系。
一、解读课程标准新体系
《生物课程标准》新理念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以探究生物学科为主要内容,初步构建了十大主题。让生物学科更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从教材内容上删去了繁、难、多、旧的知识,同时更新了一些内容和思想。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关注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开展实验、交流讨论、自主探究等,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重新解读三大新理念
学生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教师要落实新课标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究生物学科知识,构建生物教学新的知识体系。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真正把理念解读透,把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要想提高学生素养,特别是生物科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参与生物实验活动,了解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合作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生物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改变,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生本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生物操作实验,乐于动手、动口、动脑探究合作,不断丰富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途径,提高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解析三维目标新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育目标被新课程标准定位为自主学习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倾注,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问题的看法及价值的取向。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信息传递的、互动生成的基本知识。学生经过操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发展多种能力。此时教师要立足教材,深入合理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再认识,逐步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树立师表形象,让学生产生探究的积极情感、良好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四、解读新教材知识体系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以人类与生物圈为主题,重建初中生物教材体系,在知识结构上更贴近生活,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和接受能力等方面,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一起探究,动手实验操作,对相关数据的整理、综合应用、总结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知识形成过程,形成较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新教材,对教材要能深入浅出,对各章知识结构了如指掌,引领学生不断探究,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精讲精练,提高课堂实效
一、转换教学观念,放开手脚改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从观念上对课堂进行转变,将学生真正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改革,何以谈得上创新与实践?回顾自己以往的生物教学始终有过于死板、放不开的感觉,瞻前顾后,总怕学生学到的知识点不够全面,因此课堂上常常进行“炒冷饭”,学生也只是跟着感觉走,被动、机械地进行学习和记忆,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学习效果并不佳.因此,上学期开始的生物课堂教学,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只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思路和线索,让他们顺着线索自己阅读教材,找出自己的疑问,也就是我们学校搞的预习学案.老师根据问题对症下药,通过经常的分析,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设置情境
生活化的情境往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在较高水平.例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军训中的小明”情境.
情境1:军训跑步时,没吃早饭的小明突然晕倒了,如果是你该怎么紧急处理呢?
情境2:小明继续参加军训,大量出汗,去上厕所时,发现自己的尿量很少,尿液变浓,同时觉得口很渴,这是为什么呢?
情境3:到了傍晚军训结束后,小明觉得有些冷,穿上衣服后感觉舒服了很多,这和哪些生理调节有关呢?
通过该案例的三个情境,以实际的情境和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有效复习了如下知识内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
再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酶的特性”这一内容时,首先是给学生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超市里买的洗衣粉,具有高效的去污去渍能力,这样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带入课堂;然后由学生集中关注的地方,导入问题:为什么洗衣粉具有高效的去污去渍能力,里面含有什么成份?为什么在洗衣服时用温水溶解洗衣粉,其去污去渍能力会最强?另外顺便提出其他问题,人吃水果为什么能促进消化?一种酶能任意催化某一种物质吗?之后让学生讨论,在讨论时教师应适当引导,最后得出酶具有专一性、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pH值等特点,这样的方法就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学、理解地学,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教材为中心重组学习内容延展式学习
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进行生物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开放.整合优化课本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将学习内容拓展到课外,比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发实验资源进行趣味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撕取的紫色洋葱外表皮常是厚薄不均、形状残缺、卷曲不平的,严重影响了实验操作时间和观察效果.要怎样才能撕取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表皮细胞?教师适时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没有四边形卷曲,撕出圆形可能最好.如何获取圆形表皮?最后探索出用打孔器在洋葱外表皮上轻缓旋转即能快速获得不易卷曲的完整表皮.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会产生澎湃的激情和生物学习欲望.
四、关注学生学习的疑难点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摸着石头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为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困难和疑惑,那么,再遇到疑难点如何解决呢?
有些疑难点,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己能够受到启发而找到正确的探究方向,延续正确的思维.而有些教学难点只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此时怎么办?
笔者认为,在教学难点难以突破时,必须要用形象化感性认识来激活并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验,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能够学生容易接受,如ATP的含量与转化速率、细胞呼吸的释放能量高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等知识抽象难懂,通过“萤火虫的发光”“热水瓶内温度的数学化测量”等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有些知识仅靠学生的直接经验也难理解,如基因工程中“单酶切”和“双酶切”与环化的关系,学生动手制作卡片将平时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出来,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自如.
除了学习中的疑难点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容易出错,有些问题甚至是一错再错,如“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两侧分别装入等体积等质量浓度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后,液面变化情况”等.这类习题,学生总是不能领悟教师单纯的讲解,如果用实验做出现象,学生观察后再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就很透彻.
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正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借助于多媒体可以让生物课教学更为直观、生动.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一些动态的过程,有的比较抽象,单纯靠教师讲授必然导致学习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的虽然可以通过板书、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但难以实现动态过程展示连贯性.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通过动画充分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使生物课堂熠熠生辉,充满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不仅仅是教学设备和教材的改变翻新,这还预示着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大幅度改变。教师只有增强自身能力,快速的适应并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才能引导学生及时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跟好的贯彻新课程标准。在适应新教材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掌控与以往不同的生物课堂,对每一位生物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改变传统教学态度,积极与学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是师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的较好途径。教师只有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新的课程教学强调师生交往,构建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以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思想共鸣。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单一、枯燥,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更注重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共同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它意味着对话、参与以及相互构建,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活动方式,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精神氛围的创建。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有了和教师的交流,就能让自己思想得到解放,个性得到突显。及时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对教师而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场思想交流的盛宴,这样的课堂不仅没有浪费师生的时间,而且,每时每刻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目前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形式,在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开放的、适时地嵌入一些让学生始料未及的材料和结论,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质疑,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论述某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时,可以故意改变某个点,看学生能否通过独立的思考发现并指出理论的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给予学生鼓励和提点。这样会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二、培养自身应变能力,增强课堂魅力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的探索生物学知识。要想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之前充分准备教学课件,让学生思维及时的与新课连接。在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语言风趣有起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通过对不同教师的课堂观察不难发现,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语言平淡无力,其课堂也会死气沉沉。而一个面带笑容、语言犀利、灵活多变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往往非常突出。初中生物教学中也会有不少纯理论的知识,在讲解这样的知识时,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教学进行时要不断的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如果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反应灵敏度降低,教师就要及时的通过一些有趣的小常识或者笑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人体生物电的时候,联系到试验中青蛙被肢解后,腿部经微电流依然能出现抽搐的现象,来进一步讲解,这样学生就会被一些有迹可循的实例所吸引,而不会觉得教师的讲解都是纸上空谈。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透彻的理解生物问题,还要不断的将问题植入到生活中,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这样会让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在生活总不断的探索真理。例如:在讲到中学生要远离及烟酒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一支烟进行研究分析,让学生真正见识到吸烟的危害,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使课堂更具有教育意义。另外还有像学习血液循环时,可以联系到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在对每一个课题的阐述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联系是几问题外,还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评论社会现实,发掘与生物有关的现象与活动,并动员所有同学参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得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另外,教师要注意经常设计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能积极的参与到课题的讨论中。这样会让这部分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增强在以后学习生物课程的自信心,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成绩。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广大教师要坚持不懈,努力探索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要不断学习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推陈出新,增强课堂以及教师个人的魅力。注重课堂及课下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记录学生给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根据这些记录不断的改善和丰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教学技巧,保证课堂生动有趣的同时还要让师生双方都能有所收获,切忌顾此失彼。广泛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有所用,能利用生活实际来丰富课堂知识。虽然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策略的探索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教师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断的践行自己的事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40-02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高效学习需求。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必须要针对当前形势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创新精神有效发挥出来,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发挥出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1 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的指导不力 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比较注重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教学,只教授一些生物实验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教学[1]。在教学时教师的指导比较少,甚至让学生自己发挥进行实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性特点,对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这种形式也许是比较好的,但对那些学生能力差、自律性较低的学生来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这样的教学形式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生物实验内容的兴趣,也无法提高学习能力,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生物实验教学欠缺合理的课时安排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直接进行动手实验的机会要比教学时间少。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少,只用一两节课时间无法将实验内容完全讲完,这样使得学生无法将实验步骤、理论、方法、结果等知识理解明白,对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2]。并且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将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讲授给学生,而实验的技巧和方法没有讲授,这样会使得学生因为没学会实验技巧,只能盲目进行实验,完全失去实验的本质意义,更无法保障生物实验内容的有效性。
学生欠缺对实验教学的正确认识 现在高中教学形式主要分为文科教学和理科教学。生物学科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学习生物科目时,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生物实验学习[3]。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生物学科因为是副科项目,便应付了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不同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学生欠缺良好的动手能力 由于对生物实验的不重视,导致一些学生欠缺良好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这是由于学生观念所影响的。而且由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欠缺完善的教学器材,无法做到人手一个实验器械,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4]。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简单,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不愿意进行实验活动。这是由于外在因素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由于这些因素,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无法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无法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
2 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做好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前,生物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让学生将教学材料进行熟读,做好课前预习准备,保障生物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教师也要将实验的材料和器械准备好。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进行实验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教师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对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物实验,保障学生能够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意在进行实验时一定不要偏离实验教学内容,确保生物实验教学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设计好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d趣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好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教学结构的完整,教师教学知识要保持一定的整体性,这样才能将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凸显出来[5]。教师要找到各个教学内容要素的内在关系,选择良好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探索精神,通过不同的实验提高学生思维活跃能力,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教学内容。
安排好生物实验课时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要安排合理的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物实验教学意识,让学生和教师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教师要注重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将生物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增强学生实验能力。教师要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有效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运用良好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顺利进行自主实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且要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在新课标下,高中要建立健全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严密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保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76-77.
[2]李国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55-156.
[3]庄伟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