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企业审计重点范文

时间:2023-09-28 15:44:25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企业审计重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金融企业审计重点

第1篇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授信审查

一、金融机构授信民营中小企业特殊性的原因

首先,从名称上看,民营中小企业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小,由于资产规模一般,往往首先联系到整体实力较弱,无法提供足值有效的担保,抗风险性一般,这同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原则相左。另外,受到企业规模影响,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在经营中处于垄断或者优势的地位,他们在经营中的话语权往往较差,无法影响行业走向,在经营定价中处于接受地位,对上下游价格的变动的承受能力较差,这使他们的经营主动权受到了限制。其次,我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在经营规范性上较弱,企业控制人对企业有着绝对影响。无论是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发展目标制定还是人力资源利用,都存在企业控制人一人可较为随意决策的情况,所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品行、经营能力、对行业情况和企业自身的认知都较规范的大型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决定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再次,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者采取简单粗放的经营方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多为模仿、照搬其他大众产品、经营模式,在产业革新发展中,扮演着发展末端的跟风者的角色,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给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在行业发展蓬勃时期并不明显,甚至无足轻重,但一旦遭遇产业革新、产品技术进步浪潮,便会被其他创新企业所远远超越,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以上特点均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其整体情况的判断,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更多的把资金投放到金融机构认为更安全或者收益更大的企业中去,这样导致民营中小企业在本来的市场压力下,还要承受融资难的巨大压力。

二、金融机构授信审查的关注重点

金融机构在授信审查时,主要关注的重点如下:

1、股东、高管及历史沿革

股东实力是否雄厚,能否在企业缺乏资金的时候给予支持,关联的企业和人员能否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或是占用企业资金发展其他业务;管理人员是否有能力维持企业经营现状,有效的管理企业,带领企业步入一个更好或是更差的境地;企业是否为新建,长期的经营可以为企业积累经验和稳定的上下游企业,保障其后续的发展。

2、生产经营情况

生产或经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销量未来是否能够维持或者增长,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朝阳产业或是强弩之末;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规划,能否以规模效应维持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未来是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来维持规模效应或是已经处于市场饱和状态,维持现状即为最优产能;经营产品或服务的利润水平,是否通过被上下游占用较多资金来牟取利润,或是利用产品自身优势,打开市场,在议价方面占据强势地位。

3、财务情况

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有效,编制是否规范,能否真实的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整体实力;财务报表中重要科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如造成损失企业能否承担;预付账款金额过大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或存在其他非主营业务经营;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形成原因是否正常,有无存在资金拆解情况;存货占用较多资金是否由于滞销或生产出现问题;长短期投资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主营业务不突出,资金被挪用进行其他企业建设,被投资的产品或企业的情况如何,是否能够保值增值或得到分红;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比是否正常,生产设备是否存在过于陈旧、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是否持续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有无过分追求规模、产能,导致占用过多资金,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情况。资本公积形成原因,有无不真实的评估增值,虚增资产;未分配利润的变换情况,股东分红情况等等;收入、成本是否成比例,同行业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并核实收入的真实性;现金流情况,包括流入、流出的构成,同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的匹配情况等等。

4、授信方案

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合理的授信方案,包括授信的金额、资金的用途及有效的担保,提出贷后管理应关注的重点。

三、金融机构授信审查的特别关注事项

1、注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了解

鉴于民营中小企业控制人个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绝对影响,对于其个人的经营水平、人品、性格、有无不良嗜好等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通过交谈了解其对于整个行业、市场和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是否存在同其他客户的看法特别背离的方面,是否存在贪功冒进的思想,个人生活中是否爱好炫耀财富、好大喜功甚至嗜赌的行为。虽然目前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个人的信用信息,但这只是个人行为的一部分,客户经理需加深对企业控制人多方面信息的了解,来了解企业的经营偏好,对授信是否会因个人偏好收到损失的做出判断。

2、注重对朝阳产业的扶持与培养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整体规模水平的原因,如果按照金融机构现有的客户准入标准,一部分客户可能完全不予准入。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指定适用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准入标准,其中,需要有侧重的放宽准入条件,对于朝阳产业的中小企业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小水泥"、"小煤窑"等等不予准入的同时,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行业在深入了解行业情况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支持。

3、针对不规范的财务报表,寻求多种渠道核实企业真实情况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同金融机构接触较少,对于财务情况的规范性不重视,存在无法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或者财务报表本身极不规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例如:生产型企业可以关注其水电费用每个月是否存在较大变化,有无停产或者水电费用同企业提供的产量不符的情况;商贸型企业可实地查看货场,存货是否真实可信,现场是否有货运发生,虽然可能无法提供正规发票,是否可以提供企业的出入库单据等等。

4、制定授信方案要因地因时制宜,授信产品可多样化

不同的地区,民营中小企业也存在不同的特点,南方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出口订单较多依赖,对用工费用较为敏感,北方重工业发达地区,依赖大型生产企业的贸易、配件设施生产企业较多。可以根据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不同的行业类别、上下游分布、资产构成、资金需求设计不同的授信方案和授信产品。

另外,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担保方案可以再创新。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所有资产较少,可由股东个人提供易变现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者寻求同合格合规的担保机构合作,让担保公司介入以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杜玉红.我国中小企业授信问题探析[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11).

[2]李建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08,(6).

[3]李仁安,宋艳华,赵飞.信息共享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授信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

[4]王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2).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审计目标

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市场的极不稳定性给我国金融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再加上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性机构大张旗鼓进驻我国,并依托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优厚的报酬抢夺市场资源,这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难以全面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在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何如确定金融审计目标并加大金融审计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摸清自己的家底,积极促进管理效率,及早防范金融风险。

一、开放金融市场条件对金融审计的影响

金融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审计机关如何开展好金融审计工作,明确金融审计目标、重点以及方法,从而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健、持续发展,这是金融审计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金融业发展接受着竞争对手林立、竞争方式多样的严峻挑战。金融业始终面对机遇与风险交织、顺势与逆转并存的市场环境。因此,防范金融风险既是各行各业所关注的课题,更是挑战着金融审计的职业警觉、职业能力。要求金融审计必须在起伏不定的风口浪尖上冷静应对、沉着应战。在风险挑战面前迎难而上、毫无惧色。

二、开放金融市场条件下金融审计的主要目标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审计的重点从过去主要摸清家底、关注其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转变为主要关注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是否设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落实,经济业务活动是否有效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反映,有无重大风险隐患等。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审计目标更是有了新的内容。

(一)以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对金融业总体走势开展宏观审计

笔者认为,开展金融审计必须首先立足宏观、把握大局。一是注重从战略方向上切入。金融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战略重点布局至关重要,对金融企业发展起着统揽性、驾驭性的作用。因此,作为金融审计必须全面掌握金融业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措施,并注重分析战略发展的可行性。这样金融审计工作者才能做到胸中有全局、脑中装战略。二是注重从信贷投向上切入。笔者认为信贷投向是金融业运行的核心环节。信贷投向正确就能够使金融企业抓住战机、焕发生机、获取商机。

(二)以提高金融企业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对金融系统开展效益审计

一是围绕结构布局状况开展效益审计。现在金融企业贷款结构多样化,作为效益审计就是要围绕贷款的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切实评价具有朝阳性信贷方向、潜质性信贷方向和信贷需谨慎投入方向趋势前景。二是围绕市场营运状况开展效益审计。金融市场运行水平是实现和创造效益的最终检验、衡量环节。要通过效益审计了解企业在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营销网点覆盖设置水平。并适时提出增强市场辐射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建议。从而促进金融企业由适应市场向引导、驾驭和开拓市场的转变。

(三)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水平为目标,重点对资产质量开展审计

金融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金融企业发展所依托的主要载体。因此,金融资产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的快慢。金融资产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资产企业运营水平。但目前看金融资产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有的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占一定比例,造成部分流动资产处于呆滞状态。因此,作为金融审计就是要抓住金融资产质量这个关键,切实监督评估金融资产质量的等级,促进金融企业改善资产品质,提高资产质量,调优资产结构。

三、完成金融审计目标应采取的对策

(一)优化金融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完成审计职责并取得审计成就的基础,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在开放金融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金融审计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善金融审计法律规章,通过制度安排来协调相关部门工作,明确审计监督的对象、被审计单位应定期向审计机关报送的报表资料等,在宏观上将市属国有金融企业纳入政府审计机关常态监督范畴。

二是优化金融审计的人文环境。目前,在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今天,公众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还比较陌生,建议加大金融审计的宣传力度,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及被审计单位传递政府金融审计信息,介绍审计机关的工作方式和职责范围。

(二)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开展以风险预警为内容的审计

在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前提下,对监管部门的审计重点内容应放在对风险预警体系的健全性和信息真实性的审计评价上。金融风险预警在金融风险防范中至关重要,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可以说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及时上报,可以使管理当局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危害或危害的扩大。

(三)逐步向金融新产品、新业务拓展审计空间

金融创新既是市场主体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但同时,若监管不力的话又将成为新的风险点。因此,加强金融审计监督,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控制风险。另一方面要求以信贷业务为重点内容的审计必须兼顾证券业务。金融创新带来新的金融业务,如理财产品业务、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控股基金业务等等,都将丰富审计的内容,金融审计内容也必然将从传统的金融业务向新兴业务拓展。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崔颖.论金融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J].审计月刊,2008.07.

[2]王广兵.关于金融审计目标体系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8.06.

[3]周晓志.我国金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8.09.

第3篇

(一)提高内部审计意识审计意识缺乏是当前不少金融企业的通病,严重桎梏了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设和发展。部分金融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内部审计的限制会束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企业的创造力与活力。一些领导一遇到精简机构,屠刀首先举向内部审计机构。事实上,内部审计无论是在规范金融企业财务活动还是在推动合理金融创新上,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金融企业领导者应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内部审计学习,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同时,还应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深入扩大到企业内部,加强在员工中间审计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部门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的参与和配合程度,减少内部审计在建设和执行过程中的阻力。此外,企业还应以文化建设为根本,着力营造诚实、规范、守法、认真的审计文化,提高凝聚力。

(二)健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确保内部审计正常开展的组织基础和必要条件。金融企业应从规范自身治理结构开始,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如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应保持较高的组织规格,由企业董事会直接负责建立和领导。审计机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成员大多数应为企业非执行董事,负责人应由独立董事担任。审计机构应合理设置岗位机构,加强人员配置,建立起垂直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审计人员的数量应比照企业员工数量,依照相应的比例配备,并参考企业员工薪酬标准建立和完善审计人员薪酬体系。审计机构应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责任,定期召开内部审计会议,制定企业审计计划和相关活动程序,健全审计报告制度。并依据审计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和专项审计,加强督察整改和后续跟进。

(三)完善方法,增强内部审计能力金融企业应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应做到关口前移,由事后监督转向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面预防和监督体系;重心下移,推进基层单位内部审计,改变当前基层单位和基础财务审计薄弱、问题频发的被动局面。建立风险评估与预判机制,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预诊断与评估,抓住审计重点和主要矛盾,加强对企业内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风险监测。建立普通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定期审计与抽查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机制,充分运用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绩效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等多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覆盖面与强度。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处理能力。

(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审计队伍的素质建设直接关系审计工作的组织和执行成效,是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需要引起审计机构和高层领导的注意。审计机构应当会同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制定出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标准,从不同渠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吸收和选聘,充实审计人才队伍。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足够的工作资历,以保证其素质要求能够适应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同时,审计机构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内部轮岗培训,使审计人员具备多个岗位的实践认识,明白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则和程序。审计机构应定期组织开展审计培训,加强审计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建立人才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审计人员的合理流动和结构优化。

二、结语

第4篇

在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评价以及检查内控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适当性,可以促进其规划组织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在进行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由于金融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此导致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多。如何进一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事项之一。

1.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的作用。金融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检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监控力度,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内部审计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运作水平、抗风险能力。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管理与协同的作用。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可以实现实时识别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监管目标,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分析的作用,重点体现在其可以上至企业的机构设置,下至企业的人员配备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环境变化的分析工作,是从客观的角度,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与管理。以金融企业经营的实际利益为基本点,对金融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与辨别,合理的确定风险防范的有效建议与措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进而科学的评估风险,促进企业决策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2.内部审计工作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顾问与咨询作用。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企业管理部门的一个部门。这一独立性,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下进行的必备条件。独立于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保持相对客观的立场,认真的分析存在风险的假设条件,并按照正常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科学的作出审计风险的评估,并可以直接上报到董事会。因此,内部审计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有效的规避各个部门之间的行为,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真实性,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发挥顾问与咨询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1.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念不强,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还是停留在过去控制导向的位置,无法及时的完成向现代审计工作的转变,致使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动的承受审计风险。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将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评估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事项的发展目标完成,风险评估速录不清晰,无法将全面的审计报告与制定的审计计划与风险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次,部分企业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与自身的风险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无法达到内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因此,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也无法进行一定的监督,内部审计工作失去了一定的存在的意义。

2.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中质量控制措施。

2.1转变工作观念,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不断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经关卡,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经营目标。因此,以风险为出发点与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是金融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企业的管理中,应在实践工作中,转变工作观念,不断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促进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化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参与风险管理计入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风险评估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

2.2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企业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一项工作,因为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细节中。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在一次工作中将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因此,应将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将风险审计的观念以及方法,切实的贯彻实施到具体的工作中,科学的评价企业审计范围内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管理者进行重大的投资、债务重组以及重点项目的评估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此外,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做出必要的风险评价,明确管理者前后任的经济责任以及企业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为金融企业的未来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第5篇

金融审计风险有保险公司专门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系统评价风险、质量成果风险、审计定性风险、操作程序风险、信息披露风险。

一、金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员素质因素、管理因素、审计质量因素,也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因素,分析其形成风险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人员素质还不完全适应金融审计发展的要求。目前,一部分从事金融审计的人员虽然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任职资格、技术职称,但具有长期从事金融审计工作的经验,是金融审计队伍的基础。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对形成风险和造成危害的剖析,对金融和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判断能力不足。另一部分则是具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又有多年金融审计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有丰富的金融审计经验并具有较强查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是金融审计队伍中的主导力量,但是所占比例很小。其余大部分则是有学历,而没有金融审计工作经历的年轻人,审计经验尚待积累,审计技巧和方法尚待掌握,完全适应金融审计工作,还需要一个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二是审计管理不科学。目前,我国审计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不规范,没有较为科学和完善的行政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机关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其审计行为随意性很大。审计项目现场管理系统(AO)的开发和使用,对审计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对确保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缺乏质量控制标准。目前,审计机关建立了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准则、专业准则、操作指南等一系列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但这些标准,定性的内容多,定量的内容少。首先,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和比率的标准,审计风险的评估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步骤和方法,分析性复核的具体指标要求等审计专业的技术方法,审计对象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标准等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方法和内容;其次,我国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缺乏责任的确认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没有可操作性;再次,还没有非常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有些审计项目质量问题可能只有到出现问题时才能发现。质量责任追究仅限于查案件、追责任,失去了质量控制的作用。

四是技术方法不先进。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金融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虽然开展了计算机审计,但金融审计软件技术开发的步子还是很慢,对后台数据的下载速度慢,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同金融机构的数据接口没有实现,增加了现场审计时间,同时加大了审计成本。

二、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一些有效方法,可防范金融审计风险,具体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审计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保障体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保证。金融审计,作为整个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审计署关于国有金融机构财务审计实施办法》的规定组织审计,实行审计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防范审计风险,关键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提高。同时,要在审计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针对金融审计的特殊性,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理论和实务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可分期分批地将金融审计人员送到金融企业进行跟班学习,充实金融业务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三)正确使用判断抽样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

抽样准确与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审计风险的大小。运用判断抽样法,抽查金融企业有代表性的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内容,查深查透那些能代表总体特性的个体,是目前金融审计较好的抽样方法。

(四)提高审计技术,查深查透重点审计事项

1.将业务审计融于财务收支审计之中

金融企业业务复杂而核算相对简单,要把对财会部门的审查与业务部门的审查结合起来,找出金融企业在业务运作中的违规问题。对存款、贷款业务的审计,应与财会部门的利息收支记录结合起来,才能发现银行是否存在高息揽存或高息放贷的违规行为。

2.推行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金融审计可针对金融业计算机使用普遍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计算机审计,以掌握金融企业的业务全貌,降低审计风险。一是学会操作金融企业所使用的应用软件,能熟练地调阅报表、账簿、凭证,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对利息收支的审计,可通过检查银行计算机计息程序设计是否正确,实际操作有无按程序进行;二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等。最近对工行、建行的审计,审计署开发了金融审计汇总软件,利用计算机输入审计底稿,自动产生报表并形成审计报告,有效地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3.依法进行审计处理、处罚

对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应区别情况,分别作出审计处理,属于财务核算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由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属于违反《商业银行法》或《证券法》等行业法规的事实,则应由有关部门处理。这样做才能分清责任,减少审计诉讼,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4.建立金融企业和相关单位对会计资料“真实性”的承诺制度

第6篇

一、互联网金融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优势是传统金融无法企及的,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有机结合后的产品。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组织、产品以及监管体系,并且它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的模式。

(二)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内控审计就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造成缺陷原因的客观依据。

(三)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而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信息安全。在新形势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与审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风险。另外,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时刻威胁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为了避免企业在进行互联网交易、结算等活动时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各金融行业的企业都应该对内部控制以及内控审计产生足够的重视。

二、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因政府的强制要求才得以实施的,既不是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政府要求企业施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业的反感,企业并不认为自身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因此它们会忽视因被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而获得的利益,从而认为内部控制审计没有必要。那些企业家不愿承认的是,正因为政府强制要求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它们才避免了很多问题和风险,所以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控审计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缺乏独立性

为了避免偏见、舞弊、相互勾结等行为,在实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时一定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因此,企业内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会大大降低。缺乏独立性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将难以发挥好它应尽的职责,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出现大量恶性造价事件。如果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具有足够的独立性,那么它一定能先于政府或传媒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是不足以适应企业内控审计需要的,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以及行业经验不足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内控审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必须加快运作的节奏,如果内部控制跟不上,企业就非常容易遭受损失且难以挽回。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于企业本身的制度并不相适应,因我国的企业内控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干预下产生的,所以企业在施行内控和审计时并不会给予相关机构很多的活动空间和权力,因此企业内控审计的范围非常狭窄。而目前,互联网又想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比以前更加复杂,所以,相比之下,企业的内控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就比以前更小。

三、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及审计

(一)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使企业对控制的认知,企业在这个环境下进行经营活动并履行其职责。一般来说,控制环境包括了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和全责分配等方面,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文化、人事策略等问题,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逐步提高对内控和审计的重视程度,但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依然薄弱。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企业在运行时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环境变化,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可能面临整合部门设置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良好的内控和审计环境,企业在进行部门整合时就会产生诸多问题,最终会对企业的改革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建立快速反应的风险评估机制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企业在金融交易方面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风险评估是辨识和评价企业风险的一种手段,它是企业在施行风险管理机制时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的依据。目前,市场的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多不健康的企业应运而生,市场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稳定和可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正显著加剧。风险评估需要企业对内外的影响作出适当的应对,可以采取风险识别或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的方法。

(三)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

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应对企业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关键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庞大的数据量只能通过计算机才能计算,如果在录入数据时产生了任何一点人为的错误(故意或无意)都难以察觉,这就给某些企图损公利己的人提供了便利。如果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不加强企业内控审计的活动,企业就有可能遭受损失,而且难以追查。

(四)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信息化程度成为决定企业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互联网环境下,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因为互联网使得沟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方便。企业在面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模式时一定要加强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与合作伙伴或客户沟通,而这也是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和审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提高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会面临比以前更多的问题和困扰,如果还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审计,势必会被时代抛弃。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做到重视企业内控和内控审计,然后才能自上而下的贯彻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管理层首先要明白这样的挑战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多大的影响。在管理层贯彻了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之后,就应迅速将这种意识传播到广大员工之中,通过宣导的方式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方面,强化内控和审计团队的建设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优化内控和审计人员结构、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以及培养优质工作人员三种方式加强内控和审计:在优化人员结构方面,企业应要求审计师具备财务、会计、统计、企业管理、概率、线性规划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应严格要求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必须熟练运用计算机;在借鉴优秀企业经验方面,可以参考成功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的选拔、考核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内控和审计人员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企业在加强内控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时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重点培养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以便他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

(七)建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制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权力是平行的,没有高低之分,政府控制审计只是为了完善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企业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使其充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也能很好地保障企业顺利平稳地运行和发展。

第7篇

一、互联网金融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优势是传统金融无法企及的,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有机结合后的产品。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组织、产品以及监管体系,并且它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的模式。

(二)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内控审计就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造成缺陷原因的客观依据。

(三)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而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信息安全。在新形势下,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与审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风险。另外,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时刻威胁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为了避免企业在进行互联网交易、结算等活动时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各金融行业的企业都应该对内部控制以及内控审计产生足够的重视。

二、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因政府的强制要求才得以实施的,既不是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政府要求企业施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业的反感,企业并不认为自身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因此它们会忽视因被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而获得的利益,从而认为内部控制审计没有必要。那些企业家不愿承认的是,正因为政府强制要求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它们才避免了很多问题和风险,所以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控审计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缺乏独立性

为了避免偏见、舞弊、相互勾结等行为,在实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时一定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因此,企业内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会大大降低。缺乏独立性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将难以发挥好它应尽的职责,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出现大量恶性造价事件。如果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具有足够的独立性,那么它一定能先于政府或传媒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是不足以适应企业内控审计需要的,他们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以及行业经验不足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内控审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必须加快运作的节奏,如果内部控制跟不上,企业就非常容易遭受损失且难以挽回。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于企业本身的制度并不相适应,因我国的企业内控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干预下产生的,所以企业在施行内控和审计时并不会给予相关机构很多的活动空间和权力,因此企业内控审计的范围非常狭窄。而目前,互联网又想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比以前更加复杂,所以,相比之下,企业的内控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就比以前更小。

三、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及审计

(一)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使企业对控制的认知,企业在这个环境下进行经营活动并履行其职责。一般来说,控制环境包括了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和全责分配等方面,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文化、人事策略等问题,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逐步提高对内控和审计的重视程度,但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依然薄弱。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企业在运行时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环境变化,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企业在这种形势下可能面临整合部门设置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良好的内控和审计环境,企业在进行部门整合时就会产生诸多问题,最终会对企业的改革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建立快速反应的风险评估机制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企业在金融交易方面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风险评估是辨识和评价企业风险的一种手段,它是企业在施行风险管理机制时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的依据。目前,市场的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多不健康的企业应运而生,市场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稳定和可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正显著加剧。风险评估需要企业对内外的影响作出适当的应对,可以采取风险识别或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的方法。

(三)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

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应对企业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关键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庞大的数据量只能通过计算机才能计算,如果在录入数据时产生了任何一点人为的错误(故意或无意)都难以察觉,这就给某些企图损公利己的人提供了便利。如果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不加强企业内控审计的活动,企业就有可能遭受损失,而且难以追查。

(四)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信息化程度成为决定企业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互联网环境下,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因为互联网使得沟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方便。企业在面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模式时一定要加强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与合作伙伴或客户沟通,而这也是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和审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提高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会面临比以前更多的问题和困扰,如果还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审计,势必会被时代抛弃。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做到重视企业内控和内控审计,然后才能自上而下的贯彻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管理层首先要明白这样的挑战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多大的影响。在管理层贯彻了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的意识之后,就应迅速将这种意识传播到广大员工之中,通过宣导的方式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加强企业内控和审计方面,强化内控和审计团队的建设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优化内控和审计人员结构、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以及培养优质工作人员三种方式加强内控和审计:在优化人员结构方面,企业应要求审计师具备财务、会计、统计、企业管理、概率、线性规划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应严格要求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必须熟练运用计算机;在借鉴优秀企业经验方面,可以参考成功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的选拔、考核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内控和审计人员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企业在加强内控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时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重点培养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以便他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

(七)建立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制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政府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权力是平行的,没有高低之分,政府控制审计只是为了完善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为了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企业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使其充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也能很好地保障企业顺利平稳地运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