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25:14
序论:在您撰写冷门心理学效应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罗森塔尔实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老鼠实验。他把其中一群(A群)老鼠交给一名实验员,并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聪明的老鼠,让他来训练。然后,他将另外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训练,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两群老鼠进行了训练。一段时间后,教授对两群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结果表明A群老鼠穿越迷宫的时间比B群老鼠要短得多。罗森塔尔教授说,他当初对两群老鼠的分类完全是随机的,他并不知道哪些老鼠聪明,哪些老鼠不聪明。而实验员听他说A群老鼠聪明,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办法对老鼠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就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另一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来对B群老鼠进行训练,结果B群老鼠就真的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教育教学启悟:教育,最忌讳给学生贴上所谓的“标签”。每一个进入小学学堂的儿童,虽然之前他们所受的启蒙程度、效果、影响等可能有所差异,甚至是良莠不齐的。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是没有权利选择的――学校随机给你怎样的生源,你都得无条件接受。我们不能像菜市场挑食材一样,货比三家,样样精挑细选。学生来到我们的班级,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屋檐下学习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缘。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有些孩子可能在接受能力,在思维的方向上,在思考力的深度上,还暂时稍显不足,但我们教育者切不可以因此就给这部分孩子过早地下了结论――学习力劣态。只要不是智障的孩童,总有一个方向是适合他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要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给予他们以激发、促动与引领――向哪儿走,怎么走,才能发展得更好。这才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回忆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所有成功的表演,他总是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
教育教学启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场,对瓦伦达效应并不鲜见。特别是孩子面对考试、考核、参赛、选拔等时,由于这种焦虑心理的存在,孩子或因为自己太想成功,或因为家长与教师的隆重期许,或因为孩子的好胜争强的心理等众多因素的糅合作用,往往会出现“优生不优”“冷门迭出”“黑马出现”等现象。太想出成绩了,太想把桂冠系于自己身上了,结果导致了不理想的结果。
这就告诫我们教育者,教育教学是长期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同时,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注重平时的过程训练与习得,以稳定的情绪,将考场、赛场等当作与平时一样的训练场。学会平稳均匀地呼吸――我只是来展示的,与平时在家、在学校训练时一样,周围任何的事与物、人与情等在我眼里暂时都是“屏蔽”的。我是来将平时训练、习得的东西重温一下的,将过程好好地呈现一下,至于结果,至于别人的表现,均和我无关。专注当下,专注眼前事,稳定地做好“平时的我”就可以了。教师在赛前、考前的指导,也理当如是。
三、刺猬法则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个大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拿了把椅子坐在他的旁边。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实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他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质问:“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空间,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侵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愤怒。
教育教学启悟:教育呼唤平等、公平、尊重等要义,别以为只有成年人才需要自我空间,孩童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自我空间的需求。为什么有孩子要给自己的日记本或自己的专用抽屉上锁呢?因为那是他们的私密地,是很自我的一方空间。
这个法则提醒我们,虽然教育教学希望师生关系亲密,最好能达到无间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放在当下媒介资源愈发发达的时代视域里来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理想并非得当与可行。“距离产生美”,没有缝隙,挨得过紧,容易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感。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呈现新风貌,就不能过于亲近孩童,在真心爱他们的前提下,适度地与孩童保持一定的距离,时不时地制造出惊艳感,让孩童对你永远有期待,永远不能真正看懂你这样一个“会变戏法”,有着“一肚子新奇主意”的教师。
四、踢猫效应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的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可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很愤怒,来到办公室,将销售经理叫来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后,将秘书叫到自己办公室对他挑剔了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碴。接线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后,便将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明确地告诉我们,坏情绪是容易传染的。这是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总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与变化,这是事实。但,作为教育中人,由于我们的职业约定使然,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将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不健康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带进课堂,那一节课,那一天的时光,想想孩子的心里该有多堵得慌。为什么很多学校的大厅里都设有衣冠镜,就是希望教师每一天都能端庄微笑地走进课堂。
微笑的教师是最美的,在微笑的涟漪中,才能滋润出微笑的花儿。当教师每一天都能将坏情绪丢弃在外头,让嘴角上扬,带着太阳的味道走进课堂、教室,以微笑拥抱微笑,以微笑回馈微笑,那该是一幅多么温馨、迷人的画面。葆有教育教学的激情,强逼着自己每天都能带着好心情上路,就算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糟心的事儿,都不要将责任推卸给孩童,因为他们是需要我们引领的。将好心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天的教室都会是蓬荜生辉的。
五、从众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比较线条长短的实验。在实验中,有一个被实验者是大学生,还有六个研究者参与实验(大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研究者),大学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当线条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之后呈现第二组线条,六个研究者给出了完全错误的答案(即故意把长的线条说成是短的)。最后一个发言的大学生就十分迷惑,怀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迫于群体压力,他还是说出了和别人一致的答案。
教育教学启悟:这种效应在成人中最为常见。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随大流”,时尚是怎么实现的?就是依赖于人的从众心理。往积极的方面看,利于服从,利于管理。从消极的方面看,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人云亦云,没有新鲜内涵……
教育教学中的从众效应则告诉我们,要合理地运用,有效地抛弃,让教育教学更有效益。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检测全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状态,就不能采用随口问问、随手举举的做法――你们听懂了吗?听懂的请举手示意。而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教学媒介,设计让学生可独立受测,又便于教师统计全体学员掌握情况的系统软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避免从众效应带来的负面干扰。再比如,面对班级里学生的某些时髦现象,如带智能手机进课堂、学生攀比谁穿的鞋子时尚、有明星范等的现象,教师就应该从从众心理入手,分析学生,从如何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智能手机如何避免让我们当“低头一族”、时尚究竟是什么等方面的教育话题与内容,一步步地引领、导航着学生的正确行为。而不要将心力花在“揪始作俑者”的无谓消耗上。
六、上朝效应
斯坦雷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灯具、仪表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推行“改善提案”活动,具体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班前例会,他们自称为“朝礼”。总经理总结上月本公司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介绍市场情况的变化。同时,由董事长和总经理给参与“改善提案”活动的职工发奖。每次“朝礼”都有职工手捧奖金和纪念品出现在主席台上,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向他们一一鞠躬致敬,在场的职工热烈鼓掌向他们祝贺。一些呈交了提案但未被采用的职工,这时也会得到一份小礼品。总经理恭恭敬敬地发给每一个呈交提案者,一再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再加把劲。这种“朝礼”的方法使斯坦雷公司长盛不衰,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在企业文化中占的比重大,但依旧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启示。特别是班级建设、班级制度、班级文化创设方面,我们教育者也大可借鉴这一效应,将学生导引到这个集体中来,让每一位孩童都与班级的成长同呼吸共命运。“班级建设大家谈”“我为班级建设献一策”“今天我当老师(班主任)”等活动的开展,就是效仿斯坦雷公司的“改善提案”活动而设计的。
只有当孩子真正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看待,在求学期间,就与同伴们、师长们一道,费尽心思地想把班级建设好,爱班如家,孩子们才会拥有校园即家园的心意,长大后也才会有家国情怀。当然,在奖赏方面,可以避免一味的物质刺激,可以改用“积分奖赏”等替代。但作为教师,要像斯坦雷的公司领导层那样,珍视孩童的每一项倡议,真诚衷心地感谢他们,哪怕将“谢谢”说烂了也要不遗余力地道谢。目的是让孩子有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七、晕轮效应
这个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心理学家戴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往等。
教育教学启悟: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换句时髦话说,这是一个追求高颜值的时代――怪不得整容业如此发达!但,教育中人绝对不允许这样做。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美。还没有与孩童深入接触,教育者绝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就给孩子们来一个“排序归类”,这显然是有悖教育道德的。
对这个效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要面临着学生与家长的晕轮效应的产生。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第一次与孩子、第一次与学生家长的见面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将自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与家长――让他们感觉,能与这样的教师一起学习,能将孩子送到这样的教师手上,是自己的幸运。同时,在与学生、与家长的持续交往中,教师还应将魅力不断展现,不断地扩大其气场,不断地创造让学生、让学生家长惊喜欣慰的教育行为,成就好教师的形象。当教师的心中装着敬畏――课堂有学生的眼睛在盯着,背后有家长无形的目光在注视着,教师在校园里每一天的言行都会受魅力的导引,有了追求更好的动力。对学生与家长而言,一旦他们悦纳了这位好教师,就会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支持好教师的工作,家校之间的关系会更为和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更为顺畅。
八、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实验,最终目的是要求家庭主妇同意在院子里竖立一块很不美观的木牌,上面写着“谨慎驾驶”。当直接提出时,只有17%的人同意。而先要求她们在一项立法鼓励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时,几乎全同意了。隔几周后再提出立木牌的要求,结果55%的人同意。这说明由于人们意欲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形象,即使后面别人的要求过高或过分,人们为了维护给别人印象的一致性,为了不给别人造成心理印象上的前后不协调,也要继续帮助下去。
教育教学启悟:当然,教育者是不应该也不允许给服务对象提出过高或过分的要求。这个效应在昭示我们,对待学生的教育,特别是矫正某些孩童的不良习性问题上,不能急于求成――以堵塞式强硬地要求学生不能做什么抑或是禁止做什么。例如有学生做作业书写潦草,还边写作业边听歌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就要告诫自己,不能希望他顷刻间“改邪归正”。这是需要过程的。因此,教师应该列陈学生不良习性的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信赖之心看待他――给他时间,看重过程,稍有进步,即时赞赏、激励,逐步减少不良习性的重复性,直至引导到正轨上来。
同时,此效应对家校沟通也很有启发。学校教育要想取得真效果,得仰赖于家庭教育的不缺位。某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支持与摩擦等,当然因素很多。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将教育意图与家长讲清楚了吗?孩子的一些习性、品性等对未来成长的影响我表述清楚了吗?对家长的心理我预估了吗?我制订的教育方案家长是否明晰同意了?我从家长的话语中悟出点调整方案的思路来了吗?……应该相信,家校培养孩子的心向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教师拿出真诚谦恭的姿态,走近家长,共育孩童,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罗森塔尔实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老鼠实验。他把其中一群(A群)老鼠交给一名实验员,并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聪明的老鼠,让他来训练。然后,他将另外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训练,告诉他这是一群非常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两群老鼠进行了训练。一段时间后,教授对两群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结果表明A群老鼠穿越迷宫的时间比B群老鼠要短得多。罗森塔尔教授说,他当初对两群老鼠的分类完全是随机的,他并不知道哪些老鼠聪明,哪些老鼠不聪明。而实验员听他说A群老鼠聪明,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办法对老鼠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就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另一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来对B群老鼠进行训练,结果B群老鼠就真的成了不聪明的老鼠。教育教学启悟:教育,最忌讳给学生贴上所谓的“标签”。每一个进入小学学堂的儿童,虽然之前他们所受的启蒙程度、效果、影响等可能有所差异,甚至是良莠不齐的。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是没有权利选择的——学校随机给你怎样的生源,你都得无条件接受。我们不能像菜市场挑食材一样,货比三家,样样精挑细选。学生来到我们的班级,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屋檐下学习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缘。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有些孩子可能在接受能力,在思维的方向上,在思考力的深度上,还暂时稍显不足,但我们教育者切不可以因此就给这部分孩子过早地下了结论——学习力劣态。只要不是智障的孩童,总有一个方向是适合他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要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给予他们以激发、促动与引领——向哪儿走,怎么走,才能发展得更好。这才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回忆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所有成功的表演,他总是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教育教学启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场,对瓦伦达效应并不鲜见。特别是孩子面对考试、考核、参赛、选拔等时,由于这种焦虑心理的存在,孩子或因为自己太想成功,或因为家长与教师的隆重期许,或因为孩子的好胜争强的心理等众多因素的糅合作用,往往会出现“优生不优”“冷门迭出”“黑马出现”等现象。太想出成绩了,太想把桂冠系于自己身上了,结果导致了不理想的结果。这就告诫我们教育者,教育教学是长期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同时,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注重平时的过程训练与习得,以稳定的情绪,将考场、赛场等当作与平时一样的训练场。学会平稳均匀地呼吸——我只是来展示的,与平时在家、在学校训练时一样,周围任何的事与物、人与情等在我眼里暂时都是“屏蔽”的。我是来将平时训练、习得的东西重温一下的,将过程好好地呈现一下,至于结果,至于别人的表现,均和我无关。专注当下,专注眼前事,稳定地做好“平时的我”就可以了。教师在赛前、考前的指导,也理当如是。
三、刺猬法则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个大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拿了把椅子坐在他的旁边。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实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他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质问“: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我空间,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侵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愤怒。教育教学启悟:教育呼唤平等、公平、尊重等要义,别以为只有成年人才需要自我空间,孩童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自我空间的需求。为什么有孩子要给自己的日记本或自己的专用抽屉上锁呢?因为那是他们的私密地,是很自我的一方空间。这个法则提醒我们,虽然教育教学希望师生关系亲密,最好能达到无间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放在当下媒介资源愈发发达的时代视域里来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理想并非得当与可行“。距离产生美”,没有缝隙,挨得过紧,容易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感。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呈现新风貌,就不能过于亲近孩童,在真心爱他们的前提下,适度地与孩童保持一定的距离,时不时地制造出惊艳感,让孩童对你永远有期待,永远不能真正看懂你这样一个“会变戏法”,有着“一肚子新奇主意”的教师。
四、踢猫效应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的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可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而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很愤怒,来到办公室,将销售经理叫来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后,将秘书叫到自己办公室对他挑剔了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碴。接线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后,便将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明确地告诉我们,坏情绪是容易传染的。这是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总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与变化,这是事实。但,作为教育中人,由于我们的职业约定使然,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将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不健康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带进课堂,那一节课,那一天的时光,想想孩子的心里该有多堵得慌。为什么很多学校的大厅里都设有衣冠镜,就是希望教师每一天都能端庄微笑地走进课堂。微笑的教师是最美的,在微笑的涟漪中,才能滋润出微笑的花儿。当教师每一天都能将坏情绪丢弃在外头,让嘴角上扬,带着太阳的味道走进课堂、教室,以微笑拥抱微笑,以微笑回馈微笑,那该是一幅多么温馨、迷人的画面。葆有教育教学的激情,强逼着自己每天都能带着好心情上路,就算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糟心的事儿,都不要将责任推卸给孩童,因为他们是需要我们引领的。将好心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天的教室都会是蓬荜生辉的。
五、从众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比较线条长短的实验。在实验中,有一个被实验者是大学生,还有六个研究者参与实验(大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研究者),大学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当线条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之后呈现第二组线条,六个研究者给出了完全错误的答案(即故意把长的线条说成是短的)。最后一个发言的大学生就十分迷惑,怀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迫于群体压力,他还是说出了和别人一致的答案。教育教学启悟:这种效应在成人中最为常见。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随大流”,时尚是怎么实现的?就是依赖于人的从众心理。往积极的方面看,利于服从,利于管理。从消极的方面看,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人云亦云,没有新鲜内涵……教育教学中的从众效应则告诉我们,要合理地运用,有效地抛弃,让教育教学更有效益。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检测全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状态,就不能采用随口问问、随手举举的做法——你们听懂了吗?听懂的请举手示意。而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教学媒介,设计让学生可独立受测,又便于教师统计全体学员掌握情况的系统软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避免从众效应带来的负面干扰。再比如,面对班级里学生的某些时髦现象,如带智能手机进课堂、学生攀比谁穿的鞋子时尚、有明星范等的现象,教师就应该从从众心理入手,分析学生,从如何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智能手机如何避免让我们当“低头一族”、时尚究竟是什么等方面的教育话题与内容,一步步地引领、导航着学生的正确行为。而不要将心力花在“揪始作俑者”的无谓消耗上。
六、上朝效应
斯坦雷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灯具、仪表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推行“改善提案”活动,具体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班前例会,他们自称为“朝礼”。总经理总结上月本公司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介绍市场情况的变化。同时,由董事长和总经理给参与“改善提案”活动的职工发奖。每次“朝礼”都有职工手捧奖金和纪念品出现在主席台上,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向他们一一鞠躬致敬,在场的职工热烈鼓掌向他们祝贺。一些呈交了提案但未被采用的职工,这时也会得到一份小礼品。总经理恭恭敬敬地发给每一个呈交提案者,一再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再加把劲。这种“朝礼”的方法使斯坦雷公司长盛不衰,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育教学启悟:这个效应在企业文化中占的比重大,但依旧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启示。特别是班级建设、班级制度、班级文化创设方面,我们教育者也大可借鉴这一效应,将学生导引到这个集体中来,让每一位孩童都与班级的成长同呼吸共命运。“班级建设大家谈”“我为班级建设献一策”“今天我当老师(班主任)”等活动的开展,就是效仿斯坦雷公司的“改善提案”活动而设计的。只有当孩子真正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看待,在求学期间,就与同伴们、师长们一道,费尽心思地想把班级建设好,爱班如家,孩子们才会拥有校园即家园的心意,长大后也才会有家国情怀。当然,在奖赏方面,可以避免一味的物质刺激,可以改用“积分奖赏”等替代。但作为教师,要像斯坦雷的公司领导层那样,珍视孩童的每一项倡议,真诚衷心地感谢他们,哪怕将“谢谢”说烂了也要不遗余力地道谢。目的是让孩子有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七、晕轮效应
这个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心理学家戴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往等。教育教学启悟: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换句时髦话说,这是一个追求高颜值的时代——怪不得整容业如此发达!但,教育中人绝对不允许这样做。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美。还没有与孩童深入接触,教育者绝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就给孩子们来一个“排序归类”,这显然是有悖教育道德的。对这个效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要面临着学生与家长的晕轮效应的产生。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第一次与孩子、第一次与学生家长的见面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将自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与家长——让他们感觉,能与这样的教师一起学习,能将孩子送到这样的教师手上,是自己的幸运。同时,在与学生、与家长的持续交往中,教师还应将魅力不断展现,不断地扩大其气场,不断地创造让学生、让学生家长惊喜欣慰的教育行为,成就好教师的形象。当教师的心中装着敬畏——课堂有学生的眼睛在盯着,背后有家长无形的目光在注视着,教师在校园里每一天的言行都会受魅力的导引,有了追求更好的动力。对学生与家长而言,一旦他们悦纳了这位好教师,就会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支持好教师的工作,家校之间的关系会更为和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更为顺畅。
八、登门槛效应
然而,这个预言当年并未实现: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带来的震撼让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惊愕之余,尚不能完全体味出其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深远影响;实验经济学却因为信徒寥寥,长期以来只能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非主流分支,远不如金融学、信息经济学等分支那样风光。
7年后的今天,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终获诺奖评委们的认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别作为这两门分支的开山鼻祖,分享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相信,经济学是一门不断自省从而具备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就在阿罗和德布鲁用精妙无比的数学方程搭建起一般均衡的架构后,就有人津津乐道经济学的使命已经结束,今后经济学家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更加细化而已。
然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一般均衡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表示担忧。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类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类的行为有时会偏离经典经济学所假定的最优化模式。对人类“完全理性”和“追求最优化”行为模式的怀疑,随着一系列心理学成果的涌现及其被经济学家的逐渐了解,终于导致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行为经济学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尼曼和其合作者已故心理学家特维斯基(a.tverslay)在《计量经济学》、《科学》、《商业期刊》等期刊上公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行为学试验结果。他们的核心问题是: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是否总是理性的?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发现,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倾向于以偏概全,且囿于记忆和可利用信息的限制;此外,人类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独立主张。
对于这一系列关于人类认知及行为的实验结果,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起了一个“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的名称。试举几例如下:
例一:参加试验的人被问及一个频频参与集会和游行的人更可能是一个出纳或是一个政客时,愈80%的人选择政客,虽然描述里面没有任何谈及此人是政客的证据。
例二:被测试者被要求在二项选择中取一个答案:“在英语词汇中,r更容易出现在(1)一个单词的第一位置;(2)一个单词的第三个位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可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1)。可见,人们总倾向于依赖自己熟悉的、令其印象深刻的记忆去帮助他们作出判断。有谁会刻意留心哪一个单词的第三个字母是r呢?
例三:测试者被要求做下面一道选择题:(a)你输了9元钱;(b)你赢了30元钱后又输了9元钱。同样是输了9元钱,哪一种情形你受伤害更严重一些?
结果84%的人选择了(a)。
类似的实验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一系列文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是,身为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最负盛名的几篇文章,却都刊登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期刊上,也许他们认为经济学家们最应该看到这些成果并认真反思他们那业已延续多年的公理体系吧?!
经济学界的回应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热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最先把认知心理学一系列成果和经济学、金融学的一系列现象联系起来(我很惊讶这次瑟勒未获奖)。这方面的努力尤以金融学领域为甚。金融学的许多困惑,如“一月效应”(januaryeffect)、“周末效应”(weedendeffect)、“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等等,在经济学家们尝试着把人类的非理性、系统性认知偏差纳入模型之后,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方面的成果更是日新月异。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更是把久负盛名的clark奖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年轻经济学家马修·拉宾(matthewrabin)。人们在感叹行为经济学迄今所取得的成果时,不能不怀念最先把心理学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吧!
实验经济学就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挑战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时,在另一条战线上,弗农·史密斯也有类似的隐忧:市场是人类行为的总括,那么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活生生的行为的总合(aggregation),就必然导出经济学基于对人类的理性假设并由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种种市场规律吗?
传统上,经济学不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行为,而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使得任何试验结果都很难说服人。史密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成功地发展出一整套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和他的合作者成功地在实验室里模拟了人类在真实世界里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察被测试者的行为,并从中挖掘出规律。
史密斯早期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卖买行为会导致一个与真实价格非常接近的均衡价格的出现,虽然参与实验的个人并没有关于市场价格的充分信息。
史密斯及其合作者查尔斯·普鲁特(charlesplott)(奇怪他怎么也未获奖)后来发现,实验结果(市场价格的出现)与实验设计(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不同的实验设计导致迥异的实验结果。这启发了他们去用实验展示选择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他们率先采用“风洞测试”(wind tunnel)的方法,研究对私有化或政府采购的不同设计,可能导致的不同的市场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然而,这个预言当年并未实现: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带来的震撼让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惊愕之余,尚不能完全体味出其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深远影响;实验经济学却因为信徒寥寥,长期以来只能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非主流分支,远不如金融学、信息经济学等分支那样风光。
7年后的今天,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终获诺奖评委们的认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别作为这两门分支的开山鼻祖,分享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相信,经济学是一门不断自省从而具备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就在阿罗和德布鲁用精妙无比的数学方程搭建起一般均衡的架构后,就有人津津乐道经济学的使命已经结束,今后经济学家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更加细化而已。
然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一般均衡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表示担忧。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类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类的行为有时会偏离经典经济学所假定的最优化模式。对人类“完全理性”和“追求最优化”行为模式的怀疑,随着一系列心理学成果的涌现及其被经济学家的逐渐了解,终于导致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行为经济学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尼曼和其合作者已故心理学家特维斯基(a.tverslay)在《计量经济学》、《科学》、《商业期刊》等期刊上公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行为学试验结果。他们的核心问题是: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是否总是理性的?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发现,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倾向于以偏概全,且囿于记忆和可利用信息的限制;此外,人类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独立主张。
对于这一系列关于人类认知及行为的实验结果,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起了一个“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的名称。试举几例如下:
例一:参加试验的人被问及一个频频参与集会和游行的人更可能是一个出纳或是一个政客时,愈80%的人选择政客,虽然描述里面没有任何谈及此人是政客的证据。
例二:被测试者被要求在二项选择中取一个答案:“在英语词汇中,r更容易出现在(1)一个单词的第一位置;(2)一个单词的第三个位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可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1)。可见,人们总倾向于依赖自己熟悉的、令其印象深刻的记忆去帮助他们作出判断。有谁会刻意留心哪一个单词的第三个字母是r呢?
例三:测试者被要求做下面一道选择题:(a)你输了9元钱;(b)你赢了30元钱后又输了9元钱。同样是输了9元钱,哪一种情形你受伤害更严重一些?
结果84%的人选择了(a)。
类似的实验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一系列文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是,身为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最负盛名的几篇文章,却都刊登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期刊上,也许他们认为经济学家们最应该看到这些成果并认真反思他们那业已延续多年的公理体系吧?!
经济学界的回应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热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最先把认知心理学一系列成果和经济学、金融学的一系列现象联系起来(我很惊讶这次瑟勒未获奖)。这方面的努力尤以金融学领域为甚。金融学的许多困惑,如“一月效应”(januaryeffect)、“周末效应”(weedendeffect)、“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等等,在经济学家们尝试着把人类的非理性、系统性认知偏差纳入模型之后,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方面的成果更是日新月异。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更是把久负盛名的clark奖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年轻经济学家马修·拉宾(matthewrabin)。人们在感叹行为经济学迄今所取得的成果时,不能不怀念最先把心理学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吧!
实验经济学就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挑战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时,在另一条战线上,弗农·史密斯也有类似的隐忧:市场是人类行为的总括,那么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活生生的行为的总合(aggregation),就必然导出经济学基于对人类的理性假设并由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种种市场规律吗?
传统上,经济学不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行为,而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使得任何试验结果都很难说服人。史密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成功地发展出一整套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和他的合作者成功地在实验室里模拟了人类在真实世界里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察被测试者的行为,并从中挖掘出规律。
史密斯早期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卖买行为会导致一个与真实价格非常接近的均衡价格的出现,虽然参与实验的个人并没有关于市场价格的充分信息。
史密斯及其合作者查尔斯·普鲁特(charlesplott)(奇怪他怎么也未获奖)后来发现,实验结果(市场价格的出现)与实验设计(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不同的实验设计导致迥异的实验结果。这启发了他们去用实验展示选择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他们率先采用“风洞测试”(wind tunnel)的方法,研究对私有化或政府采购的不同设计,可能导致的不同的市场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投资行为;投资风险;投资策略
金融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市场,由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货币等多种市场组成。在金融市场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无论是给金融理论发展还是投资者都造成了巨大阻碍。如何对这些异常现象做出有效的解释,一直是人们探索研究的主要课题。而行为金融学的建立为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带来了生机。它从人类行为角度出发以有限自利、有限理性和有限控制力为根据,对金融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1行为金融相关概述
20世纪80年代,股票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不符合有效市场理论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这些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行为金融学以应用心理学为基础,是通过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融入到金融学理论当中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通过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及促使这些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动因,如心理动因、社会动因等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金融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1]。行为金融学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价值理论、前景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认知偏差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等多种理论与模型。其中,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奠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行动决策以行动期望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和行动后果的偏移为依据,在评价心理感受之前,通过决策分析,初步确定有效的行动,并选择自认为适合的参考点,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
2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与投资风险
2.1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
与标准金融理论观点不同,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为非理性人,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的预期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不仅如此,投资者的非理还会降低市场有效性,导致资产价格偏移其应有的基本价值,反过来又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投资行为带来影响[2]。以现实投资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在认知与行为上存在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成功的个人因素,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低估或忽视机会和运气的作用。当失败时将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这是过度自信的表现与可能带来的后果。(2)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羊群行为在证券市场上、在投资行为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受其他投资者投资影响,投资者可能采取与其相同的投资策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当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3)启发式偏差。启发式是人脑在解决不确定、不规范、无现成算法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决策方式,一种高效的思维范式。就证券市场而言,投资者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投资决策,但这种启发方式很容易出现系统性的认知错误,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常出现的启发式偏差主要有可得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和调整与锚定偏差。(4)动量效应与处置效应。动量效应是指就某一持有期的平均水平而言,若某只、某些股票前期涨幅较好,则后期也将会有较好的涨幅。这是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会存在的心理,也是投资者的一种认知偏差[3]。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下投资者认知和行为偏差中的一种典型表现,具体指的是投资者对投资失败、损失的厌恶心理和对投资盈利的确定性心理。当股票等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不甘心的心理促使其产生强烈的继续投股欲望,行为上表现为亏损股票争取转机心理;当处于盈利时,为了尽早锁定利润,投资者想要尽快将持有股票卖出,行为上表现为急于卖出心理。
2.2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之上,以此来获取利润,达到赢利目的的一种投资活动、投资行为。相比于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往往能够取得更高的收益率,这是促使有价证券市场活跃度高于普通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证券市场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使证券投资面临着比银行存款更大的风险,而且证券投资对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调控、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形势的波动、上市公司的业绩、利息利率等因素尤为敏感[4]。这些因素的变化给证券投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证券投资风险发生概率。为了规避风险发生,证券投资者往往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即按照预定计划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多个项目上,以降低或规避一次性投资所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在投资风险规避方面,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所形成的多种投资策略,为证券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更多的选择。
3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为证券投资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等。
3.1动量交易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对股票交易量和股票收益预先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交易量和收益同时满足所设定的过滤准则时,投资者便对股票进行买入或卖出。它主要是针对动量效应所提出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视角下,投资者对于动量交易策略的采取,应以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作为出发点和基点。这是因为行为金融理论指出,在一定持有期内,若某只股票前期具备较好涨幅状态,那么后期也将具有较好的涨幅[5]。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股票基本价值的变动或市场对不同信息的反应不足即可通过实施动量交易策略来实现获取利润目标。
3.2反向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理论下的反向投资策略主要是对投资者过度反应、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一种纠正策略。即对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进行买进,而对表现好的股票则卖出,以这种反向、逆向的投资方式来达到套利目的的一种投资方法。在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影响下,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做出过度的反应,这就容易造成盈利者对股价进行高估,损失者对股价进行低估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现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中的冷门股票往往不会存在较高的预期,这样在实际的投资行为中若通过采用反向投资策略来进行投资决策,则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为理想、正确的投资行为[6]。即以公司近期表现为依据对其未来进行预测,激发投资者做出持续的过度反应,形成对业绩较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业绩较好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从而为投资者通过反向投资策略来获取套利的机会。
3.3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
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指的是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能力将逐渐下降,根据这一关系,投资者年轻时适合将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在债券上的投资比例。这种投资策略是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一个重要结果结论,是依靠时间对投资风险,具体是对股票风险进行分散的一种策略。行为金融理论利用股市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有所下降的特点而得出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指导。投资者在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投资实践时,应避免交易的过于频繁,否则将出现不理性投资行为。
3.4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为了规避由一次性投资所引发的风险发生、摊低成本,而将投资成本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进行分批投入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投资者采用成本平均策略,其各期买入股票所花费的平均成本将低于股票的平均价格[7]。因为,这种策略下投资者每期可以买入固定金额的股票,而股票数量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若股价下跌则购买数量就多,若股价上涨则买入的高价股数量就少,因而整体上投资者的低价股数量要多于高价股数量,这样一定时期内每股的平均成本便低于总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行为金融视角下,它主要是针对处置效应的一种投资策略。
3.5行为控制策略及小盘股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行为控制策略,主要是针对投资者恐惧和过于贪婪心理所制定的一种投资策略。相比于上述几种投资策略,行为控制策略更具强制性和约束力,适用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就国内证券市场而言,证券投资者存在的几种典型行为偏差可以通过行为控制策略来得到较好的控制与约束,帮助投资者加强对自我的约束与管制,规范其投资行为。小盘股投资策略有着非常显著的一月效应,投资者采用这种投资策略应在一月初买下小公司股票,并在一月末转让卖出。尽管对中国证券市场小盘股投资策略的一月效应不甚明显,但其较高的收益率使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行为金融理论视阈下。
4结语
综上所述,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多种学科的行为金融理论,不仅理论基础雄厚,还可以为金融市场和金融学理论发展提供相应理论支撑,而且能够为投资者投资提供更为科学、适用的投资策略。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应加强对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投资者应依据自身实际和所投资项目对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各种投资策略予以合理的选择,这对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玮.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2]唐蓓.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投融资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张力公.基于投资者有偏信念的中国股票市场风险行为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4]梁宇.行为金融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15).
[5]胡才泓.机构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行为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6]周焯华,黄珂.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公选课;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
仿真教学模式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作为高校公选课,受众对象大都未非经济学专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1.1课程的生动性
高校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公选课主旨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因此,公选课除了保证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外,还必须保证课程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黑板板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行为经济学》是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理论为一体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也有很强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比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理论”等章节,都脱胎于身边真实的案例,如果只是传统的板书加单一方向传授,学生会觉得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学模式,学生有真实的内心反应,就会对相关理论感受深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课堂上就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受众对象的特殊性
从受众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各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因此,公选课的受众对象专业背景不一,而且大都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不能太过侧重理论,而是在于知识的广而接受,要多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从受众对象的年龄来看,大都为95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思维活跃,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微博、微信、论坛等,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调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教学手段,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2.1案例教学模式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因其本身的特点和受众对象的特点,纯理论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要求,必须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在案例中深入浅出讲解,保证学生能理解课程精髓。根据选取案例的特点,可采用以下两种案例教学法:
2.1.1经典案例教学
行为经济学脱胎于真实的生活,有不少经典案例,所以,经典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例如《社会规范成本》章节,可采用“是否需要为了晚餐付费给你的父母”的经典案例,此案例有共性,不分年代不分文化背景,都适用;《相对论》章节,可采用同学聚会攀比的案例,既经典又贴近当今媒体的热点话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2.1.2流行案例教学
前文讨论过这门课受众对象的特殊性,除了经典案例教学外,还要搭配一些流行案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程。例如《所有权的个性》章节,可选取《爱情公寓》中展博将珍藏的变形金刚送给婉瑜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这部电视剧在90后的认可度很高,采用他们熟知的案例既能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2多媒体教学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该课程受众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课堂必须丰富多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好一次课就相当于准备好一期节目。传统课堂仅仅限于黑板板书,多媒体也仅仅停留在无设计的PPT上。事实上,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是静态的PPT,还应该有声音和视频的配合使用。《行为经济学》是融合了心理学的课程,所以在仿真式教学环节中,可以加入背景音乐,加强心理暗示的效果,例如,在《反射效应》章节,可以采用喜多郎的《革命家们》这首音乐,加强作抉择的紧张气氛;在《羊群效应》章节可加入日本海啸后“抢盐风波”的新闻视频,视频的展现比单纯的口述更为生动。
2.3仿真式教学模式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叫“前景理论”,该理论中的”确定效应“、“损失规避”和”参考依赖“三点就可以设计一个连贯仿真游戏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称之为“损失规避”;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2]。该仿真游戏环节设计如下:(1)事先准备11块德芙巧克力和一件高仿真冷门古董赝品,游戏环节老师提出需要11名参与者,选定10名参与者后,提出哪些人愿意得到现成的巧克力,放弃巧克力者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超过巧克力价值的10倍。按照多次测试经验,一般都会有9名同学选择得到巧克力,剩下的1名将进入下一步游戏环节。如果这一轮10名同学都选择获得巧克力,那么可以在未参与听课者中,再挑选一位敢于挑战的同学。这一环节选择巧克力和选择不确定收益的人数比,可以充分证明“确定效应”的作用,让学生记忆深刻。(2)第二个环节,老师拿出赝品,不告知学生这是赝品,并讲述事先准备好的历史故事,然后让选择参与挑战的同学用他手边价值最高的商品做交换,此时,注意观察选择巧克力的同学的表情和举止。根据经验,在实验中,有同学愿意用最新款IPHONE作为交换,其他未能参与的同学懊悔不已。这一对比又证实了“参照依赖”效应。(3)第三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刚才发下去的巧克力请交上来,这一个环节还需要用到,这时候注意观察第一轮参与者的表情,他们会出现不舒服的表情。这时候可以提醒听着者都注意看参与者的行位,并总结,从游戏开始到现在,参与者并没有实际的损失,巧克力原本是免费发放,参与者并没有支付实际成本,但他们这时出现了负效应,充分说明了“损失规避”的效应。(4)第四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让同学们注意看古董细节,提出几个质疑点,最后肯定的论断,这是一个赝品,此时注意观察参与挑战同学的表情,还有交回巧克力同学的表情。根据经验,参与挑战者会紧张冒汗,更甚者会脸色惨白,而交回巧克力者,原本还在)失落中,此时都长舒了口气,庆幸自己未参与挑战,继而转忧为喜。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充分论证了“参照依赖”效应。(5)前四个环节都是高仿真游戏,课堂终究是传道授业为主,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目的后,将挑战者的贵重物品退还给所有者,并奖励1块巧克力感谢参与。
3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总结
根据听课者的特点,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出勤率高达98%,还有很多未选课学生前来听课,教学反响良好。
作者:刘炫 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市场营销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公选课;案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仿真教学模式
【Abstract】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Behavioral Economics is a practical course,due to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student growing up,we need us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to i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applying case education、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to this course,can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public optional course; Case education; Multi-medium teaching model; Simulation teaching model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作为高校公选课,受众对象大都未非经济学专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1.1 课程的生动性
高校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公选课主旨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因此,公选课除了保证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外,还必须保证课程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黑板板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行为经济学》是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理论为一体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也有很强的趣味性,更需要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比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理论”等章节,都脱胎于身边真实的案例,如果只是传统的板书加单一方向传授,学生会觉得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但如果采用仿真教学模式,学生有真实的内心反应,就会对相关理论感受深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课堂上就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受众对象的特殊性
从受众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各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因此,公选课的受众对象专业背景不一,而且大都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不能太过侧重理论,而是在于知识的广而接受,要多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
从受众对象的年龄来看,大都为95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思维活跃,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微博、微信、论坛等,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必须调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教学手段,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2.1 案例教学模式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因其本身的特点和受众对象的特点,纯理论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要求,必须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在案例中深入浅出讲解,保证学生能理解课程精髓。根据选取案例的特点,可采用以下两种案例教学法:
2.1.1 经典案例教学
行为经济学脱胎于真实的生活,有不少经典案例,所以,经典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例如《社会规范成本》章节,可采用“是否需要为了晚餐付费给你的父母”的经典案例,此案例有共性,不分年代不分文化背景,都适用;《相对论》章节,可采用同学聚会攀比的案例,既经典又贴近当今媒体的热点话题,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2.1.2 流行案例教学
前文讨论过这门课受众对象的特殊性,除了经典案例教学外,还要搭配一些流行案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程。例如《所有权的个性》章节,可选取《爱情公寓》中展博将珍藏的变形金刚送给婉瑜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这部电视剧在90后的认可度很高,采用他们熟知的案例既能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2 多媒体教学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该课程受众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课堂必须丰富多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好一次课就相当于准备好一期节目。传统课堂仅仅限于黑板板书,多媒体也仅仅停留在无设计的PPT上。事实上,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是静态的PPT,还应该有声音和视频的配合使用。《行为经济学》是融合了心理学的课程,所以在仿真式教学环节中,可以加入背景音乐,加强心理暗示的效果,例如,在《反射效应》章节,可以采用喜多郎的《革命家们》这首音乐,加强作抉择的紧张气氛;在《羊群效应》章节可加入日本海啸后“抢盐风波”的新闻视频,视频的展现比单纯的口述更为生动。
2.3 仿真式教学模式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理论叫“前景理论”,该理论中的”确定效应“、“损失规避”和”参考依赖“三点就可以设计一个连贯仿真游戏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人们总是强烈倾向于规避损失:一定数额的损失所引起的心理感受,其强烈程度约相当于两倍数额的获益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称之为“损失规避”;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2]。
该仿真游戏环节设计如下:
(1)事先准备11块德芙巧克力和一件高仿真冷门古董赝品,游戏环节老师提出需要11名参与者,选定10名参与者后,提出哪些人愿意得到现成的巧克力,放弃巧克力者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超过巧克力价值的10倍。按照多次测试经验,一般都会有9名同学选择得到巧克力,剩下的1名将进入下一步游戏环节。如果这一轮10名同学都选择获得巧克力,那么可以在未参与听课者中,再挑选一位敢于挑战的同学。这一环节选择巧克力和选择不确定收益的人数比,可以充分证明“确定效应”的作用,让学生记忆深刻。
(2)第二个环节,老师拿出赝品,不告知学生这是赝品,并讲述事先准备好的历史故事,然后让选择参与挑战的同学用他手边价值最高的商品做交换,此时,注意观察选择巧克力的同学的表情和举止。根据经验,在实验中,有同学愿意用最新款IPHONE作为交换,其他未能参与的同学懊悔不已。这一对比又证实了“参照依赖”效应。
(3)第三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刚才发下去的巧克力请交上来,这一个环节还需要用到,这时候注意观察第一轮参与者的表情,他们会出现不舒服的表情。这时候可以提醒听着者都注意看参与者的行位,并总结,从游戏开始到现在,参与者并没有实际的损失,巧克力原本是免费发放,参与者并没有支付实际成本,但他们这时出现了负效应,充分说明了“损失规避”的效应。
(4)第四个环节,老师突然提出让同学们注意看古董细节,提出几个质疑点,最后肯定的论断,这是一个赝品,此时注意观察参与挑战同学的表情,还有交回巧克力同学的表情。根据经验,参与挑战者会紧张冒汗,更甚者会脸色惨白,而交回巧克力者,原本还在失落中,此时都长舒了口气,庆幸自己未参与挑战,继而转忧为喜。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充分论证了“参照依赖”效应。
(5)前四个环节都是高仿真游戏,课堂终究是传道授业为主,让学生心领神会,达到目的后,将挑战者的贵重物品退还给所有者,并奖励1块巧克力感谢参与。
3 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总结
根据听课者的特点,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出勤率高达98%,还有很多未选课学生前来听课,教学反响良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