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25:08
序论:在您撰写互联网媒介素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青少年一般是指14到20周岁之间的人群,处于儿童之后、成人之前的成长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缺乏,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性。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尚未成型,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但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丰富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为青少年获取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提供了通畅渠道,并且极大地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和强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提高青少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加速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度。然而,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给青少年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上形形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青少年尚缺乏甄选、辨别文化信息优劣的能力,不良信息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和模仿,而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观念可能模糊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相比于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甚至使其产生心理依赖感,进而发展成为沉溺网络的行为。如今青少年使用网络成瘾的情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07亿,其中近三分之一具有使用网络成瘾倾向。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概况
网络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媒介素养在内涵上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指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具有正确认知、解读和运用各种媒介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理性地认识和使用网络这种媒体,以及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人们有目的地获取、辨别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对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来发展和完善自我。这种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接触媒介的时间及媒介内容的控制,而应立足于青少年主体正确认识媒介特性、辨别媒介信息、有效应用媒介及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
网络媒介除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快捷、庞杂、延展性和交互性等全新特征。人们使用网络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和者。网络素养教育除了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外,还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及其使用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安全的能力,即在网络上能够辨别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和一种思维方法,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全部力量,使其成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终身教育。
1.学校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教育以其特有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特点可以使其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内容得到较好的实施。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媒介素养教育者(主要是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例如针对网络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强调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同等重要。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组织、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应针对青少年受众的心理状态和接受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培养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完善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使用网络传媒、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中开辟媒介素养教育空间。尤其要使校园网作为广大青少年接触和参与网络活动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目的。
2.社会
社会应积极为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在社会上必须构建起一个有层次、有差别管理的网络平台,兼顾成人、青少年和未成年人不同特点的文化需求。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将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人力、物力等创造性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更多专门的教育性网站,作为进行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基地。同时,国家应加速对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一种硬性的外在约束,从外部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化。网站的建设者、设计者和社会上的上网人群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秩序,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家庭
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对网络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回避网络,而应指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媒介。要树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网络教育观念,以提高孩子判断、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为主。其次,要注重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自律性养成的教育,让孩子能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在学习、锻炼和上网娱乐上。不要干涉和禁止孩子使用计算机上网,或者对孩子上网采取看管、监视的态度,而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另外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烦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避免让网络成为孩子逃避学习压力、释放压抑情绪的出口。
4.青少年个体
青少年要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防护和自律意识。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能够分辨信息的良莠,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要了解并学会遵循网络规范,理性地看待并处理网络世界的虚拟人际关系。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和者,青少年应按照论坛和社区的要求、规范来信息,同时意识到自己对所信息的内容应负的言论责任,培养自己的网络公民意识。养成与网络媒介的良性互动,把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投射到网络上,提倡利用网络进行自由、有序、文明的交流。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个体应共同努力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建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网络媒介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平台,使青少年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信息判断能力和有序传播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让青少年能够穿越网络媒介上庞杂的信息所建构的迷障,不被不良信息所左右,从而拥有自主理解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实现对网络媒介的良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红,张峰.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视角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技术导刊,2007(3).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J].家庭教育,2002(11).
[3]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当年看到这样的说法,我们或许还会觉得这位美国人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当今天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六亿,中国激活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占全球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互联网已经成为支撑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际,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尼葛洛庞蒂20年前的断言所具有的洞察力。
今天,影响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改变的三大技术已经显现: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的规模已达5亿。信息传播的物理通道已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社会渗透率达到55%。在各种智能便携终端上运行的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使人的多元社会需求不断延伸、得以满足。
三是云计算服务的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服务正在推进着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这三大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交流的模式与样态,重新塑造着信息的获取方式、使用方式、创造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而使得社会生活的运行、社会关系的营造、社会结构的演进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互联网已经把每个人都浸透在信息结成的社会关联之中,整个社会的运行已经被信息传播的强大作用维系,人的多元社会需要正在通过信息传播的全新模式得以实现。
当信息的获取、传播、使用和创造已经成为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必须从事的基础性社会活动之际,信息能力就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社会活动能力之一。
20世纪前叶,西方新闻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是基于传媒业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公众实现信息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可能面临的障碍,为提高公众的信息能力而生发的建设性思考。
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经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演进过程中,媒体信息传播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的从上到下的单向传播的属性,社会公众在信息传播实践中长时间处于被动位置。在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就很难被视为人的发展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不能作为推进社会文明进程需要进行的规划与设计。
直到中国改革开放推动的社会变革和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普及应用重合在一个历史时空之间,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认知转机。
我国新闻传播学者从20世纪后期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自那时以来,各界人士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表示了关注。近些年来,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学界同仁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以各种方式关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
北京、广州、浙江等地的青少年工作机构和青少年教育机构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深入探索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南方报业集团等媒体机构也坚持开展着对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探索。北京市和广州市已经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列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项课题。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读本作为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已经在2013年下半年面世。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把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列入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在国家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没有安排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程序。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社会运行中还是一个空白。
这样一个重要的国民教育内容的缺失,致使社会在互联网信息传播造成的社会运行环境中获得全新发展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惑。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与现代传播技术支撑的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之间,难免形成种种的错位和冲突,信息传播深刻作用下的社会运行过程也难免呈现出各种问题与缺陷。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首先遇到的是信息总量的剧增、全球信息的互联、综合信息的提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如何辨识信息,如何选择信息,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程度的专业困惑。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工具和专业技术应用也被千姿百态地创造出来。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工具,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追求,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
当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到社会运行的各种领域、各个时段,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进步之时,各种侵害公民权利、损伤公共利益、践踏伦理道德乃至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也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表现出前所未见的新特点、新形态。如何防范网络侵害、维护自身安全,保护自身权益,优化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面对的不同级别的专业挑战。
在经典的媒介素养的认知体系中,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人们面对大众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时需要具有的各项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质疑能力、对信息的评估能力、信息的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回应能力。
这些认知至今仍然闪耀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光辉。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正在突破原有认知的边界,涵括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看到信息传播已经呈现出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未曾有过的景观。
首先,公民个体信息的公共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的时代到来了。今天,任何手持一部连接互联网手机的网民,都拥有了进行公共信息传播的全程技术平台。公共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职业媒体的专业活动,而正在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社会公众正在日益演进成为全方位信息提供的主体力量。
其次,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信息传播影响力的立体效应呈现。网络技术正在把每个人进行公共传播的能量开掘出来,这种个体信息单元的传播能量经由互联网连接形成的超越时空局限的网络结构急剧放大,形成裂变式效应。今天在公民个人的微传播平台之上,已经完成着个人的信息集散、个人的公共对话、个人的社会关系经营。互联网已经提供了把个体信息单元的传播能量无限扩散的立体通道。
第三,整个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推进着新的社会关联结构的形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时段。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上超越时空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编织,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网络空间正在与现实空间日益融合,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与作用之下正在呈现出全新的运行特点与演进规律。
第四,超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开启了人类的全新创造模式。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不仅为基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创造架设了传输平台,更重要是提供了强大的信息集成结构。基于个体生命的创造而形成的网际协作蕴藏着无限潜能。当无限的个体生命的创造元素聚集到具有社会共识价值的公共创造过程之中的时候,这个创造过程就赢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一趋势将使社会更大程度上获得来自每个社会成员的智慧推动,整个社会的智慧创造领域正在极大拓展,智慧创造总量正在极大增加,智慧创造过程正在极大提速。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环境中,人的社会生活在不断突破着传统的形式与边界,每个人不仅通过多元渠道获取信息,满足自身的多元需求,而且通过各种技术平台进行着各式的信息创造,直接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建构;每个人不仅从事着内容丰富的信息交互活动,而且营造着信息传播所支撑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信息能力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价值的实现。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网络数字技术,获取信息、辨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它应该包括:了解信息传播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拥有促进自身发展和贡献社会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辨识能力、信息生产能力、信息传播能力。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环境中,媒介素养应该成为今天社会成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基础社会活动能力。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设计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环节,人们只是依靠自身的感知与体验进行信息活动,这种信息活动就难免呈现出盲目和无序,以至使公民个人和整个社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不仅个人可能在信息活动中支付各种各样的代价,社会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场域也难免出现与理性目标相背离的综合症状。
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中国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国家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青少年是中国网民的主流群体。30岁以下的互联网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54%。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中大多数人置于人生的学习时期,置于人生成长的时期,置于为未来构建知识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生的重要阶段。
一个国家的青少年是否拥有信息认知能力、使用能力、创造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命运。
今天,国家需要在理性主导之下进行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设计。
首先,需要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知晓媒介知识,信息知识、传播知识,帮助他们拥有获取信息、辨识信息、使用信息的基础能力。从中国网民的学历结构上看,高中中专技校文化水平以下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79.8%,其中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7.5%。这个庞大的群体今天几乎被涵盖在国家基础教育的范围内。
此外,需要在国家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各个级次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的环节。今天接受高等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的群体是构成未来社会中坚生产力的预备群体。这个群体不仅需要知晓信息传播的一般性知识,也需要知道信息传播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中的作用与方法,不仅需要知晓信息传播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与途径,也需要知晓公共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伦理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约束。
从更广大的社会需求范围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覆盖全民,根据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群体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诠释信息、使用信息、交流信息和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需求,提供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资源,设置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程序,提升整个民族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赢得来自全体人民的信息能量。
链接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当前“媒介素养”在我国还处于“陌生概念”的状况下,如何逐步推广是重要的课题。
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基于世界传媒与教育界广为认同的理念:
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架构;
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3、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纳是有条件的;
4、媒介信息拥有商业内涵;
5、媒介信息包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6、媒介信息拥有社会和政治意义;
关键词:媒介素养;“互联网+”;微信;大学生;培养对策
一、“互联网+”与媒介素养
1.关于“互联网+”
“互联网+”的基本本质还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它包括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最为先进的新信息技术内容。“互联网+”的意义就在于应用。所以它的本质就是基于传统产业的数据化和在线化,与传统互联网产业相比,它更加灵活、跨界性更强大、具有更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开放生态,而且,它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和连接一切这便是“互联网+”时代的6大特性,体现了它新的互联优越特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网络信息事业发展变得十分迅猛,在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49亿,互联网全国普及率超过48%,其中通过网络购物的用户就超过了3.6亿人,这说明“互联网+” 时代加快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互联2.0时代的进程。
2.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在英文中为“Media Literacy”,其中“literacy”的原意是“有文化的、有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这也就说明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是拥有一定的正确使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它可以被视为是人在新时期的认知与判断力的表现。对我国而言,大学生是互联网网民的绝对主力军,所以针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必不可少。在《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一书中就深刻强调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开拓大学生未来思维、帮助他们稳步踏入社会、促使他们成为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不过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课题范围窄,教育内容单一,甚至某些高校根本不存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再者就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乏创新性与高质量研究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国教育并不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及教育工作实施,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表现是极其令人担忧的[1]。
二、基于微信平台使用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观察
微信是典型的“互联网+新媒体”产物,根据腾讯在2016年所的最新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我国已经拥有注册微信用户6.97亿,这其中64%是大学生群体,可见大学生明显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力应用人群。虽然高校校园被称为“小社会”,它的社会属性浓重,但从其表现现状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是严重不足的,以微信所构建的社交网络体系为例,它就深层次暴露出了目前大学生在个人形象、性格方面的弱点以及媒介素养不高的问题。
从微信平台的软件属性特征来看,它可以极大程度隐匿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使人为干扰变得片面化。从实践体验中就能发现,大学生在微信与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状态与个性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在现实中极其冷漠、消极的学生在微信中却异常活跃,完全判若两人,这就是新媒体平台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带来的问题。在这种大学生媒介素养严重不足的情形下,微信中的不良信息很容易扭曲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看法,使他们陷入一种缺乏主流意识引导、思想认知观歪曲的境地,这对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现代化的“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却因为使用网络媒体信息工具而出现了普遍缺乏批判思考意识的问题,导致大学教育的系统性与严谨性被严重影响甚至破坏。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媒体信息工具,它为大学生提供的信息内容是没有筛选的, 是需要有人去引导和矫正的。如果大 学生没有这种自我鉴别和防范能力, 那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难以被正 确树立,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媒介素 养不高才使得他们一味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幻想中,无法真正正视自我、正视世界[2]。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与提高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通过新媒体、互联网来实现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能否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才,所以本文主要从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来探讨在该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对策。
1.政府层面
政府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对现在的新媒体平台实施法律监督,尤其是对微博、微信等人气网络平台要加大管理监督范围,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完善网络媒介平台的全面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强化国家政府对于社会各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求公共部门、高校从教育本质上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并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政府预算及经费支出来鼓励和维系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发展。
其次,政府要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立法规范,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立媒介素养教育在社会、在高校的重要位置。并鼓励学校以外的社会各界都来共同扶持媒介素养教育,确保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在全社会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最后,政府应该大力整顿媒介环境,主动推出一些媒介素养教育宣传活动,如“媒介素养教育基金会”,用经济手段来推动和促进媒介教育向前发展。再比如说以高校为中心的“媒介素养识读中心”。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就组织建设并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媒介素养研究室”,研究项目的经费由高校和政府承担。所以,总的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实施要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以政府名义出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来扶持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另一类就是要由政府放权, 由高校或是民间协会自发组织建立教育体系,促进当前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
2.高校层面
高校要借助自己的校园氛围来为媒介素养教育奠定教育基础,但从实际角度来看,目前的高校校园还相对封闭,所获得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也相 当有限,所以高校一定要丰富校园文 化生活,以多种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高校要以校团委为主阵地,以学生会为主力前沿来组织各种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媒介素养知识竞赛、媒介素养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团支部与党支部单位为核心的理论学习小组等。
可以说,我国媒介素养养成教育在高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的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在政府与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多元化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是有必要的。其主要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在强化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也要丰富校园媒介文化活动,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然的、随和的新媒体平台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媒介教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价值观;思维分类;有效举措;责任分解
一、互联网思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时代特征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报纸、电视、电台媒体产生了冲击,并覆盖了其他各类媒体,融合成全媒体新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更新,思维方式和主观视角呈现出新的特征。这种新特点、新特征、新特质,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要着力吸纳的重要时代特征。
1.信息选择获取中的开放性
媒介素养教育要教会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信息束、信息群中选择出有形、有用、有内涵的部分加以吸收。在传统媒介形式中,报纸的文字、电视的光影、电台的电波是其中的载体,在媒介背后有着数量多、关卡多、门槛高的议程设置员,对信息内容进行高频次筛选。而在互联网世界中,依托网络平台技术,私密性下降、公开性上升,从一般意义上说,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接纳。它的信息端口是开放的,接驳成本是低廉的,获取形式是多样的。在这一形势下,形成媒介素养的首要条件就是认知媒介和掌握信息,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知识的筛选和判断,核心素质是能否在数量极大、内容极杂、秩序混乱的信息知识中成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发送出有效信息〔1〕。
2.知识消费生产中的多元性
运用媒介的过程看似是对信息知识的获取和挖掘,其实质是对信息知识的消费和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生产的主体、信息呈现的形式、信息组成的结构、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达成的效果都是多元的。很多时候,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非是一对一的方式,而是在多对多的整体组织架构中力求做到多对一或一对多。实践证明,即使是力求做到P2P的信息市场模式,也在互联网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拥有了多元性的特征。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属性,尊重他人的信息诉求、知识追求、价值需求,理解媒介运作中的化简为繁,认可知识消费与生产中的供求双方的多元态势。
3.实践参与反省中的体验性
互联网的出现是在网络技术火花迸发之后,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而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网络协议,并在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过程中,逐渐丰富网络表现形式,即在对用户诉求充分满足的原始驱动力下实现的。其中,互联网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鼓励和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并在其中进行体验式改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强调体验的感觉、推动体悟的发生,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唯有让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实际操作,才能促进理论知识走进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才能推动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媒介素养的短板和不足,才能以个人成长经历为背景不断纠偏媒介运用方式、纠正媒介价值取向。
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的缺失与弱化
在当下教育发展中,媒体的运用已经是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媒介素养已成为涵盖知识吸收效率、信息筛查能力、网络运用素质等众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以书本、报刊为主的纸媒,以网站、论坛为首的网媒,以手机APP为主的自媒体,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标配,深入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然而,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中,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存在片面地强调知识、困顿于过去等不协调、不平衡、不到位的情况,亟须对症下药,分类施策。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断网”现象
1.媒介技能欠完善
随着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媒介素养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扩展,媒介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空间从课堂到教室、宿舍、食堂等多场所,教学时间从特定时间固定阶段变成全天候24小时,教学形式从一对多的教与学变成开放式师生互动等。这些变化虽然给教育带来更多表达内容、表达渠道、表达反馈,但一旦教育主体的技能水平无法跟上新媒介发展的脚步,就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技术与运用、教学形式与实质出现脱节。这里所说的教育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还包含教育管理者。从实践看,学生的媒介技能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跟上时代进步,但是教师和管理者容易处于滞后状态,导致教授内容滞后于社会行业需要,即所教非所用,给学生媒介能力培养方向形成误导〔2〕。
2.媒介心理未达标
媒介素养水平高的重要指标就是在充分发育的信息市场上能够拥有健康而理性的心理。目前,大众传播环境下的媒介本身结构欠合理,具体表现为:推送信息泥沙俱下,多种价值观并存,出现了部分对客观世界的失实、失真反映,对人性心理的扭曲、污染以及对主流观念的冲击、替换,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媒介素养的弱化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难题。例如,在面对眼花缭乱的媒介形式时,如何选择健康高效的媒介;在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知识时,如何判断科学真实的信息;在面对媒介设置信息清单时,如何筛选符合自己的内容,等等。这些难题的解决都需要重视学生的媒介心理,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监控,从而在媒介浸润下对其产生心理影响时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置个体问题,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媒介心理素质。
3.媒介道德有短板
用户信息隐藏、信息便捷、信息内容失查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人性黑暗面的暴露或道德品质的缺失。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素质、有原则、有效率地使用媒介。这种原则和素质主要体现为道德行为的优劣。互联网思维下,如果不能将媒介道德纳入素养教育的范畴,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就会陷入“马太效应”,使大量的受众群体因低素质群体的存在、落后道德的盛行而降低对媒介整体环境的期望值,而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对媒介道德点到为止,将媒介道德教育简单地推给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从专业角度给予的特殊关注和有效举措,这很容易导致技能强而品质差的媒介素养出现。
4.媒介法制有空白
媒介无论怎么创新发展、种类多么丰富、内容多么庞杂、效果多么显著,都应当置于法制管理、有效监督之下。互联网思维应当具备对法律法规的明确认知,坚定地认为在媒介参与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符合法制要求,在法律红线之上的媒介素养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符合时展的素养能力。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一些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倾向于对媒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会用、能用,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媒介用途。有些学生因而抱有侥幸心理,在触犯法律准绳时仍然不知情,在涉及法律法规约束时仍然不情愿,这直接影响了其对媒介信息的有效选择和运用,导致媒介素养非但没有成为其综合素养的加分项,反而成为减分项和雷区。
(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1.媒介价值观念偏差
多种媒介创新发展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元素和表征加以考量。市场的定位及较强的竞争性激发了媒介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媒介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偏功利化,媒介价值取向更侧重于能够带来切实经济利益的模式。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弱化和缺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如果媒介的文化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也就是当一种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高于对社会效益的认可,那么就存在偏离科学媒介价值观的可能。当媒介不再作为传递文明、传播文化、改良精神、改造世界的存在,而是作为服务低俗、恶俗、庸俗的工具,那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就难以摆脱功利化、低俗化的倾向〔3〕。
2.无效信息过载严重
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出发点是对信息的筛选、吸收和应用,这种信息可以是知识的雏形,是碎片化的实践案例,也可以是知识向技能转变的可靠路径。一般而言,这种信息在得不到系统归纳时采取普遍作用、重点突破的方式,通过人际传播、社会传播对人产生熏陶作用。媒介素养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即能够快速梳理、甄别和吸纳信息。这种教育的发展是基于特定条件的:一是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是定量的,不能无限增长、无止境增多;二是其中的信息是有效的,主要是凝聚和浓缩的精华,无效信息的比例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目前教育实践看,媒介信息长期处于超载现象,无效信息持续处于高位,给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选择、课程开展、案例实践造成了很大负担,给学生正确认知媒介、科学掌握媒介、快速提升素养带来了障碍。
3.创新研究深度不够
教育是教人思考的事业,媒介素养教育是教人对媒介原理、媒介理念、媒介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在开放的业态中对媒介进行研究和分析,继而进行创新,是促进媒介素养成长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研究还不深、不透、不够。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流主导一切。媒介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但是技术创新并不是媒介发展壮大的全部要素,也不能代表媒介素养的各个方面。很多素养教育对媒介的介绍集中在技术原理上,并自誉为对知识深度的挖掘,其实是对技术的片面理解,缺少技术人性化的全面体验。二是体验流高于一切。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体验才是王道,是高于技术、理念、思维等各因素的存在。这种倾向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会导致过度关注体验效果、沉溺于感官刺激,而忽视对媒介深层发展和人际传播作用的分析研究。
4.主体参与实践不足
互联网思维主张采取主动参与的方式使用媒介。这种参与应是深度的、有效的。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性实践过多,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一种偷懒倾向,即对媒介工具的应用仅仅是简单搜索、查找、检索、浏览,缺少对已有信息的分类、梳理、汇总、筛选。其实,越是简单易得的信息,已经被媒介编辑或其他用户进行了多次编写和分析。这种结果既是经验,也是一种禁锢。从思维训练、积极参与的角度看,应当多尝试对原汁原味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化分析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沉默的螺旋效应出现,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当教师或学生一方对媒介运用的某种倾向持不明朗态度时,大多数群体就会采取沉默但屈从的方式跟随。媒介素养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表现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媒介运用能力,这种技能水平应当表现为勇于发声、敢于说话,在媒介上能够善于运用媒介形式表达自身观点,承担作为新时期个体媒体人的导向作用。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在当前重视媒介发展、强化媒介运用、加强媒介素养的诉求下,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不仅需要依靠互联网思维细化分类、明确思维导向,也需要用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培育媒介素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外兼修的系统性综合工程。只有将媒介素养教育置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进行观照,将其置于教育事业进步中进行考量,才能真正使媒介素养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评价的指南针。
(一)以思维分类明确发展导向
1.以客户思维改善教育体验
客户是互联网时代最宝贵的资源,客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在于关注客户的诉求,在产品设计上围绕客户所需进行,在产品供给上围绕客户所想予以满足,在后续服务上按照客户反馈加以改进。如果将媒介素养教育看作市场生产线,那么提供何种教育模式、教育内容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满足大多数学生当前教育阶段的基本需求,让教育成为学生获得媒介知识、培养媒介技能、提高媒介素养的实践基地和平台。这里主要强调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感官体验、技能体验等,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参与到课程设置、课堂设计、教学计划中,参与到教学互动、课程反馈、媒介应用中。这种客户思维的运用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生动诠释。
2.以共享思维优化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下,资源不再是处于你争我夺的零和博弈之中,而是可以达到“1+1大于2”的共赢。这种共享思维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广泛开展教育互动、交流沟通,在理念的相互碰撞、方法的相互学习、效果的相互比对之中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师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表达出来、反馈出去。师生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量大而庞杂,接收到的知识类别繁多,共享思维让人们愿意将所学、所思、所感与所悟分享出来,给他人作为借鉴。可以说,这种思维下的素养教育是对信息处理的倒逼和优化。在共享思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各方都同时成为了资源的接受者和提供者,要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处理优化,再传递出来,形成自身的资源体系。这种方式就促进教育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3.以创新思维落实项目研究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色,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元素就是创新发展。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做到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形式创新,即脱离原有教学教研方式,采取教学课题、项目研究的方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可将这一选题细分为多个分课题,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研究和突破。二是来源创新,即在原有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评价主体,将以社会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及时纳入评价范围,将学生主体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指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反馈,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工程进行改进和完善〔4〕。
4.以开放思维促进教育融合
当前,互联网经济成为重要风口。我国在多个领域提出“互联网+”的理念,这其实是互联网思维开放性的具体表现。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媒介个体,应当立足于开放思维,善于从不同层面对媒介素养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媒介素养进行融合,将科技创新点、教育发展点、学生诉求点在媒介素养平台上进行综合、融合,不断加强已有教育载体与新兴媒介形式的结合,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为一种相对固定教育发展阶段下动态化、开放式的教育体系,随时随地将相关要素囊括进来,进行组合,一切以学生最终媒介素养提高为检验标准。
(二)以有效举措培育媒介素养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媒介认知能力
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回答“谁是把关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媒介素养教育结构中相关主体的地位。首先,学生必须是媒介素养培育主体,他们是互联网思维的深刻掌握者、实地践行者,也是媒介传播的重要客户、媒介素养的主导者、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对媒介素养有着自身群体性鲜明认知,有着与时展相契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认识媒介。其次,教师必须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在互联网思维下,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对媒介的认知不能简单依靠学生群体的重复体验,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有方向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和掌握,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也需要教师主体充分发挥作用。
2.丰富技能实践课程,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媒介素养的提高不是媒介知识的掌握,媒介素养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从能用到会用,再到用得好、用得准、用得科学高效。互联网思维下,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全”,即在媒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仅局限在媒介理论中,而要将传播学原理、计算机原理、新媒体原理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媒介素养的运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特”。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使用,要依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业岗位需求,充分依靠社区、基地等实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让学生拥有对媒介运用的一技之长。
3.联通各类教育平台,提高资源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校园生活和课堂行为,而是在社会结构中对各类教育资源的打捆利用,这一特点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尤为突出。采取多种媒介形式展开教育教学,学生自然对信息的收集具有敏感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建设和连通多种教育平台,收集整理相关教育资源,为学生推送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要线上线下结合,在校园生活中,充分利用班级、年级等学习单元,让学生在班级、年级之间运用媒介知识和技能进行互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社团等学生团体,让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追求具化为主题活动,使媒介素养实践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校内校外结合,特别是对在线教育各类信息平台、论坛、网站进行归口处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主页上寻找到沟通交流的接入口,通过虚拟世界的体验,提高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率〔5〕。
4.增加情感体验教育,提高心理建设能力
媒介的运用表面上看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实质是对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对自主研究兴趣的激励、对媒介参与经历的重温。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逐步增加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认知媒介、掌握媒介、运用媒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身边案例,加深媒介体验程度,促进媒介信息在学生群体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同时,依托媒介教育的实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学生面对媒介信息、使用媒介工具时的心理素质,建设强有力的媒介心理,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介转型与持续不停的信息轰炸。
(三)以责任分解夯实保障基础
1.重视教师媒介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教师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仅表现在教育水平上,也体现在人文素质、教学形式、教研成果上。教育管理者要持续关注教师的媒介素养,要通过加强媒介素养业务培训,强化相关考核评价,提高教师媒介素养。同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思维,学好媒介,用好媒介,总结经验,提供案例,为有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靠的保证。
2.加强学科媒介应用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既是一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一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吸纳更多心理、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二是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手段、媒介素养理念、媒介素养精神,在采取声、光、电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手机APP、平板等新媒体工具,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授式学习方式有一定区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源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的记忆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是学生在规范学校学习的必要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部相关文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霍莱茨将其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表现在确定需求、设立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策略、合理控制进度、监督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威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主要涵盖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方面内容,这三个方面同时与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环境对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要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必须依赖于对认知行为过程的合理控制;对认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庞维国是国内研究自主学习问题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者自主驱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管理学习时间以及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这样的一种学习能力。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习者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行动做好准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并自我检查、总结、评价以及补救。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各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并实现有效自我管控,我们就认为他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期以来,有众多学者就自主学习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阐述,然而学界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包括: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应用于该领域的认知策略,认知的知识与技能等。)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协调认知策略、分配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监控,使整个学习过程合理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新特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机会,以及开放、自由、实用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趋势形成了一种具有信息社会特色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设立明确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以交互的模式,自主驱动学习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互联网为自主学习带来了空前的有意义的支持作用
这种支持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中蕴藏的丰富资讯矿藏、资讯传播时效性强、极大延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灵活选择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等外在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信息资讯的获取、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
2.互联网扩大了资讯空间,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给学习
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学生在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学习内容及其结构、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和习惯性养成方面,网络都能提供有效支持。
3.互联网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实现了实时互动性互联网上,资讯流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学习者对资讯的选择有很高的自,并赋予学生随时对论题交流、讨论的权利,提高了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互动的方式有教与学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在互联网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时互动及其具有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独特的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为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环境。但是,互联网在积极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第一,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困扰,这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会感到灰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第二,互联网中资讯极其丰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和垃圾信息的轰炸,因为面临太多的选择,学习者常常感到迷惑,会觉得不知所措,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互联网的自由的信息环境,资讯传播去中心化,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容易给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第三,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类信息内容,尤其是通俗娱乐、网络游戏等,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分散他们的精力,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毫无收获;互联网环境以数字化、虚拟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能以匿名的方式扮演多种虚拟角色,一些人无视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互的道德责任,容易对经验浅薄的学习者造成心理信任危机和学习障碍,使自主学习活动丧失其本身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亦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具备的个人素养。我们认为,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克服负面效应,为自主学习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媒介素养间的关系
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互联网环境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入手。网络媒介素养源自媒介素养的概念,特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而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何为网络媒介素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蒋宏大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网络媒介认知素养;2.网络媒介甄别素养;3.网络道德法律素养;4.网络安全素养;5.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6.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李凯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几种能力: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对互联网资讯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和创造能力。”黄峥老师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操作、创造能力,更是在意识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道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学者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涵几个核心内容:1.对网络媒介的基本认知;2.网络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3.媒介的使用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本知识教育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包含“了解”和“使用”两个内容:了解是指对互联网基本原理、常识的了解,互联网的传播与使用与其它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对网络媒体的基本原理、运作常识不了解,就只能是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更不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用是指互联网操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使用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对媒介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交互性强、可匿名的特点,使互联网上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式呈现,但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展现现实,信息制作、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所持立场或价值取向掺揉进传播内容;互联网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条理、逻辑,难以辨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互联网资讯不盲信、不盲从,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态度,培养自己对资讯的识辨和评价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评估资讯价值。学生能够利用和驾驭好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其具备了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创造性利用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一种日新月异的态势,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成为一种相当容易的事情。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受众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输出,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鉴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
关键词:新媒体;跨文化;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是个舶来品,这个词本身也是由“素养”(literacy)一词延伸出来的。根据美国《韦氏英语词典》中的对“素养”(literacy)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意思应为“读写能力的高低状态”(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iterate),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得知,“媒介素养”的意思就应该为对“媒体信息的读写能力”,现在我们所指的“媒介素养”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采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1]
当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英国学者提出来的时候,目的并非我们今天所只晓得其内涵,而是为了保护当时其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保护当时的英国传统文化不受当时以电影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侵蚀。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成长壮大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的意思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针对媒介素养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提高人们使用、理解、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很多学者认为媒体是一种“文化病毒”(cultural disease),文化一经由商业媒体传播,就会变质,破坏了高雅文化,换乱了语言结构,滋长了低俗文化及娱乐活动[2]。所以,一些学者发起了抵制媒介文化的活动,当时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也是通过教育的目的来教育学生抵制大众传媒的,这也与我们今天所知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相悖的。
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公民,其观点有三。第一,媒介素养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媒介从业人员接受过一些新闻和传媒方面的专业教育外,几乎没有人接受过这样的教育;第二,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不完全与一个人受教育背景成正比;第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也产生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在最一般的情况下,当一个文化的成员发出信息为另一个文化的成员所接受,跨文化交流就产生了。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跨文化交流并非人类的一项新尝试,自人类形成部落群体而开始人类文明之日,当某一部落的人们遇到另一部落的人,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时,跨文化交流便随之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荐,跨文化传播正在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有着加速的趋势,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的交流更加广泛,接触的方面已经扩展到政治、经历、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而这种多方面的接触,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介传播所进行的,所以可以认定,我们正在一个通过媒介来完成跨文化传播的这样一个时代中生存,并且越来越不能离开这样的媒介和传播而存在。
而现如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场所”恰恰就是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互联网。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3],也就说明,能够切身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人数已经占到了中国人口总数的近30%。这些互联网使用者能更快的接触到跨文化传播的产品,这也就说明了跨文化传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新的技术通过促进人类社会运作的两个领域——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交往。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的流动性,通讯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高促进了互联网的扩张,这都进一步加快了文化的交流与跨文化的传播。
在互联网上关注度持续走高的热播美剧,在国内各大电视台都可以随处看到的韩剧,还有一只备受欢迎的日本动漫,好莱坞的大片,还有各式各样的西方文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一代。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新媒体自身的特点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形成的传播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它的出现是对传统传播环境的一种颠覆。传统的传播是一种多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传播范围更广、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交互性传播成为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无疑使新媒体在广大的受众群众更受到热捧,特别是其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更是为广大受众所热衷。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的传播和普及也更容易成为现实并且开展下去。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
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年增长7598万用户;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的使用正在程扩大趋势,同时数据也显示出新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叠加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用手机作为互联网接入的受众绝大部分也在同时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而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低龄网民占比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年增幅3.4个百分点;2009年学生网民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为28.8%,比2008年的33.2%略有下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4]。
从以上这几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体使用者中,学生使用者在2009年中虽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排在第一位,同时,低龄使用者和农村使用者有所增长。这些都无形中在提醒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三)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新媒体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已经呈几何倍数在增长。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信息的海量生产同时带来了信息的良莠不齐。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基本属于单信道的“处理器”,这就使我们在这样一个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需要的信息找不到,但是又被成千上万的信息包围着不知道如何是好。而这又提醒着我们,对于受众媒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这又迫使我们更要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
四、跨文化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被提出来到今天,已经过去有70多个春秋,国内外学者始终对它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跨文化传播的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具体的区域中加以研究。因为在现实的传播环境中,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一些信息上的冲突、霸权、误读等现象[5]。
欧美国家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输出着自己的文化产品。据统计,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是美国制造,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节目被美国制造占据着,而美国价值观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全世界的人们。大家通过美国制造的各种电影和电视节目看到美国丰富多彩的生活,然后无形之中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向往,于是丢掉自身的东西而去模仿,于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就这样在渐渐失去自己本身的特有的东西。这也违背了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互相共存的基本原则。无论是通过媒介接受国外文化、传播本土文化,都需要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这样才会使得媒介真正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五、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现在这种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其他文化实体的精华,一些糟粕也伴随着传播的进行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就需要我们的受众有更强的信息筛选和信息价值分辨能力来分辨信息的良莠。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虽然被广泛的讨论,但是依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来进行,而在这样一个世界大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教育又显得非常紧迫,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通力合作。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首要条件。因为政府部门把持着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时,政府部门具有行政命令以及允许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的权力,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6]。
(二)媒体机构的积极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有力保证。因为媒体具有最重要的向广大受众信息的渠道,也是最容易使信息更广泛的到达社会各个层面的一个传播途径,所以媒介的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部门是最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场所。根据前文互联网使用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很大一部分依然是学生,而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正式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期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可以更容易的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各院校拥有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最为便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场所。
六、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外来的信息更容易被获取,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受众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分辨信息的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经起步,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将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5-37.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35.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在E时代,这种对媒介的依赖突出地表现在对网络的依赖上面。我国自1994年联入互联网,网民的数量迅猛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①。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关系。
在日本、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中,不少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但超过社交、其他娱乐休闲等各项活动的时间,有些人甚至还超过了其他各项活动的总和,许多人已经把工作和睡眠之外的时间全都交给了网络,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如同睡觉、吃饭一样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失。
一、理论研究
早在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尔・基洛奇(Ball-Rokeach)就提出了“媒介依赖”(Media Dependency)理论。其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成为此后媒介依赖研究的研究架构。鲍尔・基洛奇把媒介依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理解依赖,它包括自我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认识和解释自身的信仰、行为、个性等;对社会的理解指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获悉和解释今日、往昔和将来的事件和社会文化。
其次是定向依赖。包括自我定向和互动定向。自我定向,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决定消费行为,决定阅读什么书等;互动定向,如从媒介信息中获得关于如何恰当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的提示等。
最后是娱乐依赖。包括自我娱乐和社交娱乐。自我娱乐,如单独一个人通过听收音机中的音乐节目放松消遣等;社交娱乐,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电影或欣赏音乐会等。
除了欧美的研究者以外,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了“电视人”、“容器人”的概念。两者均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的,属于媒介依赖现象。
林雄二郎还总结媒介依赖(媒介依存症)的主要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中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②。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依赖也逐渐被提出。互联网依赖的最基本含义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最初Goldberg给出了互联网上瘾这一定义来描述与互联网有关的心理问题。1998年Griffiths假设,互联网上瘾源于互联网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的内容(如)以及在线的社交活动(如聊天室、MUD游戏、BBS和电脑游戏)等等。 1998年Kandell把互联网上瘾的定义扩展到了和网络相关的所有活动。
后来,K.Young③给“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提供了又一个定义:互联网非正常使用。 根据此定义要求,如果满足了以下八条标准中的五条,那么他就有互联网上瘾的问题。这八条标准 :①上网成为当务之急(Preoccupation with Internet);②需要更多的时间上网(Need for longer amounts of time online);③多次试图减少互联网的使用(Repeated attempts to reduce Internet use);④减少互联网使用时情绪变坏(Withdrawal when reducing Internet use);⑤时间安排困难(Time management issues);⑥生活环境紧张;(Environmental distress [family, school, work, friends]);⑦对周围的人隐瞒上网时间(Deception around time spent online);⑧通过上网调节自己的情绪(Mood modification through Internet use)。
Alex S. Hall 和Jeffrey Parsons④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互联网行为依赖”。他们认为病态的互联网使用会削弱一个正常人的认知、行为和感情功能。他们假设过多的互联网使用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良性问题,这种行为是对生活其他方面不如意的一种补偿,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调节来改善的。在他们的定义中,互联网依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症状:不能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休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
二、产生网络依赖的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从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的传统媒介时代进入到以数字、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从休闲娱乐、游戏购物到大众教育、政治选举甚至宗教布道等,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来实施。难怪许多网民宣称离开网络无法生存。
受众对网络的依赖,实际上也是媒介传播基本功能的一种体现。媒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消除受众自身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疑问越来越多,人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细、越来越深,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就需要求助于外界。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由于信息的丰富多样性和使用便捷性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它帮助人们用有限的精力、财力在数量繁杂的信息洪流中方便快捷地寻找出一条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网络依赖。鲍尔・基洛奇给出的三种依赖类型之一――定向依赖,即受众根据媒介中所反映的社会规范行为,通过分析判断,从而进行自知的比较,以达到与他人社会行为一致的目的的反应。这一过程实质上根源于受众心理的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从众的心理倾向,它是指个体的社会活动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其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之标准的心理现象。在信息社会,人们周围所处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这使得人们行为上的茫然和心理上的无归属感日益明显。网络作为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社会状态的传播媒介,也就愈加为人们所依赖;人们通过网络,来考察自己所处社会中他人的社会行为,努力纠正自己的言行,补充自己的知识,以期达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一致。
但是,受众对于网络的依赖更具本质的解释应该来自于网络媒体的特征。它的以下特征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及其媒介接触特征是一致的:
首先,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这是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系统的一大特点。从提供的信息服务而言,网络的“开放性”指它“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⑤。所以,相当数量的人群,把与全球相连的因特网作为自己的第一信息来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削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为自由交流提供了可能。
其次,网络具有共享性。指凡是与网络相连的用户计算机均可以分享网络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而建立,采用的是开放系统模式,并通过高速、宽带网络连接成分布式系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共享的程度与范围。比如,电驴用户可以无所不能地下载到从电影、音乐、书籍到游戏、程序等等的各种资源;没能上到世界名校,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图书馆、互动课堂,下载学习资料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
最后,网络还有自主选择性。作为新媒介代表的互联网特征之一是使用方式的选择极其丰富,实时与非实时,异步与非异步,实时同步与非实时异步,一切按你所需自主选择进行。选择性的自由决定了受众的自由,网络在这个层面给予受众无限的便利,让受众欲罢不能。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接触网络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可以主动地、积极地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清楚自己要在网络上获得什么。同时他们在接触网络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信息,同时利用网络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这种意义上说,很多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但是,一般人所拥有的媒介素养能力,大多是在接触网络的经验中获得的,是通过个人的实际操作与自我领悟获得的,所以个体媒介素养能力也高低不同,而且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状态。虽然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需求,快速地搜索信息,但是他们却无法对信息的价值做精确的评判,也无法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肯定,所以他们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利用网络。
媒介素养能力的不健全,就导致难免出现种种状况,比如说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网络依赖状态。网络依赖会让人不自觉地通过不断增加上网时间获取满足感,一旦终止使用互联网就会烦躁不安,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如青少年的网瘾,不仅可能影响学习,严重的还有导致性格孤僻、怪异,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因此,缺少了媒介素养能力,就不能辨清信息的真伪,很容易被网络上各种形形的资讯所迷惑,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无法抹杀网络的存在,而网络的存在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所以我们不应去破坏它,逃避它,而是学会怎样健康地使用网络,学会正确看待网络资源的方法。
欧美等国家开展媒介教育实践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引进媒介素养的理念只有十年的时间,并且没有开展正式的媒介教育课程,更没有把媒介素养教程纳入全国义务教学课程中。而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为了使人们在网络面前健康地生存成长,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从“小”做起,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达到网络和受众的和谐共生。
此外,在依靠外界教育力量让受众对新媒介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个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自我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好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依赖关系的重要方法。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找出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认清自身的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直面人生的态度,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让网络成为提供生活便利的工具。
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人的本质是沉思的思想者,借助于沉思的帮助,人可以“从统治着的主体中解放处理,解放到存在的深厚与宽广中,回到内在的世界”。在不断动态发展的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始终应该记住这一点:网络仅仅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恰当对待工具,才能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
注释
① 数据引用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
②林雄二郎: 《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③ 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④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