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业经济增长范文

时间:2023-09-28 09:24:58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经济增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业经济增长

第1篇

文中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煤炭工业年鉴》。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需将煤炭工业总产值处理为以2000年价格为不变价格的数据。

(一)缺失数据的处理本文的缺失数据为2004年煤炭工业年末平均就业人数,采用均值插补法估计2004年煤炭工业的年末平均就业人数,估计值为406.21万人。

(二)资本存量的核算投资价格指数选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本文参考王玲[3]对煤炭采选业资本存量的计算结果,并利用投资价格指数将其折算为2000年价格为基数的数据。本文选用新增固定资产作为当年投资。统计年鉴中缺少2000-2003年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2000-2003年,煤炭采选业占采掘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约为30%。故用2000-2003年采掘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来估计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本文利用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净值计算煤炭工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4]。1986-1991年,我国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官方数据在4.43%-4.87%间浮动。随着现代化煤矿开采的机械设备、材料的更新换代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可浮动至10%。故对2009、2010、2012年的折旧率进行调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1.计量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lnY、lnK、lnGL、lnT为一阶单整。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lnY、lnK、lnGL、lnT存在协整关系,即煤炭工业总产值与煤炭工业的资本存量、一般人力资本、科技人才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该模型的各回归系数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F=1158.689〉F(3,13-3-1)=6.99,通过检验。R-squared=0.9983,AdjustedR-squared=0.997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且优于原回归方程。D.W.=2.1374说明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实证结果由上述分析可知,α=1.4815,β=0.4918,γ=0.3518。正规化处理后,α’=0.6372,β’=0.2115,γ’=0.1513。各要素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2000-2012年科技进步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92%,2000-2003、2004-2006、2007-2009、2010-2012,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50%左右波动,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2012年资本存量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22%,在各计算基期,资本存量的贡献率逐年增加。这是由于各项目的启动需大量资金支撑,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对资金的依赖性。200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8%、11.48%。2004-2006、2007-2009、2010-2012,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20%左右。201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由2.6%左右增加到9.69%。原因在于,煤炭“黄金十年”期,煤炭工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导致就业人数增加,经2004-2006、2007-2009计算基期的累积,集中表现为201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的骤增。这也与计算模型的选取和计算基期划分的局限性有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首先,科技人才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2115,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6372、0.1513。当科技人才、资本存量、一般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1%,煤炭工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21155%、0.6372%、0.1513%。可知,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性,弱于资本存量对其的驱动性。其次,2000-2012年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8%,且在各计算基期,科技人才的贡献率在20%左右波动。2000-2012年,科技进步、资本存量、一般人力资本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92%、17.22%、2.38%。可知,科技人才是推动煤炭工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因素。

第2篇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我国能源利用的软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低,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一)我国地大物博,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存储量丰富致使我国工业发展首先以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二)我国虽然是经济发展大国,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不高或者意识不健全,没能充分意识到新型能源的重要性。(三)我国对核电的开发相对落后,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明显滞后,而核能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消费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逐渐强调协调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出口工业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以进口替代政策,实施优先发展经济工业的策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发展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另外国家加强了基础工业的投资力度,引进外资和控制物品价格来促进工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二、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以上内容和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能源消费形式、耗源类型和能耗比重都与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工业要求运用科技提高工业经济产能,建立自动化的高效生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避免工业生产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十以来,国家一直在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目的是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二次飞跃。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工业能源的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电能、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能源科技是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创新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摆脱过分依赖能源消耗换取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能源的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工业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耗需求;传统意义上,工业经济的增长一定会刺激对工业能源的消耗,例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从而对煤炭和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工业科技和工业技术创新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优势,能够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由单一能源消耗到多次能源消费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消费的持续稳步发展。

三、总结

第3篇

一、变量及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考察南通工业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能源消费、科技进步四影响因素之间协整关系,本文首先择取自1978~2009年间的南通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及其指数、工业从业人员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发电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年《南通统计年鉴》);其次将南通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按1978年不变价格进行调整;最后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从而完成对各数据的预处理工作。

一般地,在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时,只有在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后,才可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如前所述,各经济变量数据在经过价格指数化处理后,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取其对数。南通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工业从业人员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发电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之对数值分别记为lngy、lnlab、lncap、lnny、lnkj。然后分别使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滞后期选取原则是采用降阶搜索法,在保证残差不相关前提下,采用AIC与SC准则,两者最小时的滞后长度为滞后期。对于回归中是否包括常数项和线性趋势项的处理方法,一般地,在回归中首先包含常数项和线性趋势项,如果参数检验显著,应在回归模型中包含,否则应排除之。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

通过检验可知,lngy、lnlab、lncap、lnny、lnkj均为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其一阶差分序列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为平稳序列。满足变量协整的条件,即lngy、lnlab、lncap、lnny、lnkj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分析及检验

(一)协整检验

协整分析是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关系中长期均衡参数估计的技术。目前最常用的协整分析方法是Engle-Granger(EG)两步法和Johnsen和Juseliu(sJJ)的极大似然法。一般地,对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检验应采用Johnsen检验法(即JJ检验法)。因使用JJ方法建立的VAR模型对滞后期的选择比较敏感,故采用AIC准则和SC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阶数,经采用降阶搜索法依次验证,发现当P=1时AIC和SC值最小,故可确定滞后期为1。在滞后期确定后,再对协整中是否具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进行验证,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所示)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序列lngy、lnlab、lncap、lnny、lnkj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在研究的5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系统迟早能将新息变化带来的冲击加以吸收,使系统维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运行,协整方程为:ln=0.284390lnlab+0.0337830lncap0.067468lnkj0.099368lnny+9.889550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增长0.33个百分点;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28个百分点;科技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0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0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投资和南通工业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投资对南通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劳动力、科技投入、能源消费与南通工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负向关系,与理论上不是很一致,这可能是与当前此三因素对南通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力弱有关。

(二)VAR模型估计

根据上面的分析,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在滞后1阶的情况下,对VAR(1)模型残差进行JB正态性检验、LM自关检验和White异方差检验,显示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无自相关、不存在异方差,且所有特征根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说明VAR(1)模型的结构是稳定的。VAR(1)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5个回归函数的可决系数分别达到0.9704、0.9692、0.9466、0.9942、0.9932,这足以说明5个回归函数的拟合程度很好。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Grange(1987)定理证明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必然联系。

只在一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式存在,即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在协整理论上的VEC模型既能反映不同经济序列间长期信息,又能反映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是长短期结合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经验模型,(如表4所示),VEM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满足自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正态性检验要求。当以lngy为因变量时,误差修正系数为-0.177010,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每年实际的南通工业总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17%被修正。以lngy为因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还反映:lnlab的短期变动对lngy存在正向影响,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每增加1%,南通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将增加0.01%;而lnkj的的短期变动对lngy存在反向影响,科技投入的增长率每增加1%,南通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将降低0.07%;lncap的短期变动对lngy无影响。

(四)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信息相关联的部分,从而了解各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如表5所示)显示的是南通工业产值(lngy)的方差分解情况,可以看出能源消费(lnny)和科技投入(lnkj)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的影响一直较弱。劳动力(lnlab)和资本投资额(lncap)则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且构成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其中资本投资额(lncap)影响最大。

(五)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应。具体地,其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为充分描述短期内的动态效应,本文采用累积脉冲响应形式。从图1来看,劳动力(lnlab)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有正向影响,即会导致南通工业产值逐渐增加,最后在第9期以后稳定在0.18左右。这说明劳动力(lnlab)对南通工业产值有长期的正效应,这与协整方程得到的长期均衡关系表现不一致;资本投资额(ncap)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亦有正向影响,但较劳动力(lnlab)的影响更大,其导致南通工业产值在第4期前增长迅速,然后增长趋缓,至第8期后稳定于0.30附近。这亦反映出资本投资额(ncap)对南通工业产值有长期的正效应;当科技投入(lnkj)出现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时,它在1~3期内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的影响经历了先负后正的过程,第4期到达峰值00.004附近,然后缓慢趋于0值,但这也与长期协整关系的结果稍有不同;能源消费(lnny)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有负向影响。其导致南通工业产值第2期到达峰值-0.007附近,然后缓慢趋于0值。总之,可看出上述四因素中,劳动力(lnlab)和资本投资额(ncap)对南通工业产值(lngy)的影响较大;科技投入(lnkj)和能源消费(lnny)的影响很小,这与前面方差分析中的结论一致。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序列lngy、lnlab、lncap、lnny、lnkj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处分别对序列lngy、lnlab、lncap、lnny、lnkj的差分序列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选取滞后1~6阶。使用Eviews6.0软件将存在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的回归结果整理(如表6所示)。水平上,lncap是lngy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短期内资本投资对南通工业产值有促进作用。(2)当滞后期为3、4阶时,在10%的显著水平上,lngy是lnkj的格兰杰原因。

也就是说,在中期内,南通工业产值增长对科技投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3)当滞后期为3阶时,在5%的显著水平上,lngy是lnlab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在中期内,南通工业产值增长对劳动力投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4)当滞后期为1、6阶时,lnny是lnlap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在短期及长期内,南通能源消费的提高对南通地区劳动力增长有促进作用。(5)当滞后期为2、3阶时,lnkj是lnny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在短中期内,科技投入的增加对南通能源消费的提高有促进作用。(6)当滞后期为1~6阶时,lngy不是lnny的格兰杰原因,lnny也不是lngy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南通工业产值的提高对南通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南通能源消费增长对南通工业产值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四、结论与研究启示

(1)南通工业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能源消费及科技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资本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增长0.33个百分点;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28个百分点;科技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0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通工业产值减少0.0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投资和南通工业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投资对南通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劳动力、科技投入、能源消费与南通工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负向关系,与理论上不是很一致,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寻。

(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反映出,劳动力投入的短期变动对南通工业产值存在正向影响,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每增加1%,南通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将增加0.01%;而科技投入的的短期变动对南通工业产值存在反向影响,科技投入的增长率每增加1%,南通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将降低0.07%;资本投入的的短期变动对南通工业产值无影响。此外,误差修正系数为-0.177010,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每年实际的南通工业总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的17%被修正。

第4篇

如何夯实南宁市工业经济基础,拉长“短腿”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南宁市工业经济现状

(一)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轻重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1.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有差距。从下表可看出,2005年至2009年南宁市工业发展迅速,2009年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加了684.84亿元,增长了2.4倍,2008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达到1050.6亿元。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4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4倍。工业总产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同期的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短腿”不断拉长,成为经济增大的一大推动力(见表1)。

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南宁市工业与其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南宁市工业总产值为1069.01亿元,全国省会城市排位20位。而同期广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为7109.18亿元,为南宁的6.65倍,长沙市的工业总产值为2190.25亿元,为南宁的2.05倍,武汉市的工业总产值为3141.50亿元,为南宁的2.94倍,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为4103.89亿元,为南宁的3.84倍。

2.轻重工业比例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后,轻重工业比例不断优化,从下表可看出,改革开放后1990年到1995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最大,轻工业的比重由69.64%下降到58.29%,重工业比重由30.36%上升到41.71%,浮动了11.35个百分点。2004年至2005年轻重工业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轻工业由56.36%下降到51.16%,重工业由43.64%上升到48.84%,浮动了5.2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看,轻工业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重工业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下面的曲线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变化(见表2)。

(二)大中型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工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南宁市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43家,2010年已达到1303家,增长了75.37%。2006年南宁市拥有大中型企业只有67家,2009年已经增长到103家,增长速度相当快。南宁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06年南宁市拥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3%,2010年南宁市拥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9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95%,5年间,南宁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长了184.76%,所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上升了8.82个百分比(见表3)。

近年来,南宁市的重点产业实力不断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08年南宁市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铝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化工、建材、造纸与纸制品等8个重点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8%。亿元企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极,2008年,193家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1.53亿元,增长28.2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3.1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0.1个百分点。

2.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总体有所提高。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5.53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利润33.99亿元,增长14.29%;实现利税总额89.7亿元,增长19.67%,其中税金55.71亿元,增长21.51%。全员劳动生产率195128元/人,增长1.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2.76%,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三)工业技术进步加快,特色经济逐步形成2000年以后,南宁市对工业发展做出了一些调整,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逐年加大。2008年,南宁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62.66亿元,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124.57亿元,占76.58%,全市制造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5.56亿元,占全部技术改造投资81.12%。2008年,南宁市整个铝加工行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就达10.01亿。

近年来,南宁市已经形成食品、铝加工与机械、造纸、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制造、电子信息六大重点产业为主较为完整的并具相当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主的新兴产业群。与此同时,南宁市已经拥有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4家大型企业;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广西宾阳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5家利税总额超亿元企业,其中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分厂2008年利税总额已达297346万元。

南宁市工业企业底子薄起步晚,这是南宁市工业企业的弱势,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其优势所在。

如果南宁市可以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吸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南宁市的工业将有飞跃式的发展。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工业化率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虚高度化

1.南宁市工业化率低,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

从下表可以看出2000年南宁市的工业化率非常低,只有22.83%,低于广西工业化率7.44个百分点,相比比较全国57.6%的工业化率更是低了34.27个百分点。到2009年,南宁市的工业化率增长了10.83个百分点,达到33.66%,但是仍落后于广西3.53个百分点,落后全国6.4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广西是一个工业欠发达地区,南宁市的工业化率还达不到广西的平均水平,可见南宁市的工业落后程度,而与全国水平相比,南宁市的差距就更大了(见表4)。

南宁市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够,200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8.87%,到2009年也只达到25.74%,上升了16.87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但也只有38.22%。与同为西部省会城市的成都相比,2009年成都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30%,比南宁高了20.56个百分点,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南宁的差距就更大了(见表5)。

2.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南宁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并不是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而是呈现一种虚高度化的态势。

从1992年以来,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排名由一、二、三变为三、二、一,这表明南宁市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从下表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从1950年到2000年,以十年为一跨度,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最低时的24.53%增加到53.20%,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却从最高时的49.26%跌至30.28%,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并不是以第二产业的高度充分发展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处于一种虚高度化的状态(见表6)。

南宁市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三产业的高利润促使投资偏向第三产业,工业投资相对减少,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又吸收了更多的投资,这又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以2009年为例,工业投资为241.5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为780.67亿元,为工业的3.23倍。

(二)产业集聚不明显

1.产业集群力度不够。南宁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大企业少,2007年南宁市8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4家,占0.5%,中型企业71家,占8.8%,小型企业732家,占90.7%,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普遍规模不大,2007年732家小型企业实现工业总值3778148万元,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47%。从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一些全能企业,企业产品结构基本雷同,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普遍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

南宁市工业企业主要以生产加工一般的资源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另外,南宁市工业企业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内普遍存在“小、散、乱”的布局特点,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扁平化的问题。产业和企业难以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集聚也就很难实现。

2.支柱产业不强,主导企业不优。南宁市的食品、铝加工与机械、造纸、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制造、电子信息六大重点产业中,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企业少之又少。下表列举出南宁六大行业的龙头企业,除了南南铝业、玉柴专用汽车公司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外,其他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知名度、综合竞争力都不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直接影响着这一产业的规模效应的实现,无法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结构中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

南宁市的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2007年全市807家规模以上企业,亏损企业162家,亏损率达20.07%,4家大型企业,亏损率为0,71家中型企业亏损数为11家,亏损率为14.29%,732家小型企业亏损数为151家,亏损率为20.63%。

南宁市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情况也能说明南宁市企业的经营情况。2008年,注册地在南宁市的7家上市公司总资产318.41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的42.88%、总股本33.31亿股,占广西上市公司的31.89%,年底总市值170.68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的35.38%。2008年有五家公司实现盈利,2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率达29%。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南宁作为一个产业项目和产业资源都相对薄弱的城市,只有通过引进项目和资金,才能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另外,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引进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南宁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仍需大力加强。

1.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直接利用外资数量有限。从表8可以看出,南宁市的外商投资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西部招商引资大市相比,南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金额还是项目都较少(见表7)。

2.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存在“两多一少”的问题,即企业投资考察多,在谈项目多,真正签约落实的项目少。2008年南宁市共签订工业投资项目合同149个,亿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引进资金223亿元,实际到位的资金只有12亿元,到位率只有5.38%。

(四)工业企业融资难和用地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融资问题仍然是瓶颈。目前,南宁市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之一。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困难,9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满足率不足20%。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状况依然突出,全年技术改造贷款到位资金仅占当年到位资金4.74%。融资渠道有限,现有国有银行很少对有中小企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只是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

2.工业用地难仍然较为普遍。第一,土地储备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工业园区都没有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储备较少,土地供给远不能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部分开发区存在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第三,用地指标及其有限。南宁市建设用地指标中真正用于工业项目的农转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较低,工业项目农转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五)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南宁市是全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集中的地区,但是南宁市在人才培训,人才队伍构成和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南宁的高校办学层次低。2009年,南宁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0所,南宁市共有在校生25.76万人。南宁市有研究生培养单位6个,南宁市共有在校研究生1.13万人。第二,人才层次不高,高级专家、高层次人才少。截止到2007年底,南宁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1万人。从学历层次上看,引进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只占2.75%。从职称层次上看,副高级以上人才只占3.69%。

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强大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而南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高层次人才的缺失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南宁市人才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对策研究

(一)全方位的开放政策

1.全方位的人才政策。

(1)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开放应从改革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对本市需要的非本市户籍人口在就业招工、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方面的政策。

对具有较高素质、能带资金到南宁市发展的人才和劳动力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南宁落户。

(2)重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统筹南宁市内众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产学研工作,并加强同市外、区外、境外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校)的合作与协作;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进行学科和课程的设置;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内建设实训基地等等。

(3)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能力。首先,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不仅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还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

其次,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应更新观念,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以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人才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南宁本土培养和拥有的高层次人才非常有限,南宁市应千方百计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

可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以吸引南宁外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回归;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和补贴;在户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人才政策贯彻到非公有制领域,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除了对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外,还应侧重对具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进一步优化软硬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对全市4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南宁市投资环境满意度居全区首位。但是,南宁市在投资硬环境方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除了继续完善投资硬环境,南宁市还要在投资软环境方面下功夫。

第一,简化行政管理机构和审批管理手续,提高办事效能。

第二,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和南宁市为优化投资环境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增加优惠政策的透明度。第三,营造良好的亲商氛围,形成“合作共赢”的理念。第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用政策优势和完善合理的投资法律法规来吸引客商。第五,培育基础产业,完善配套服务,提高中间产品的本地供应能力。第六,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南宁市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联合各企业,共同推动南宁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对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项目的建设。

在招商方式方面,应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对外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品牌招商、委托招商、专业队招商等多种方式,广泛利用网络、媒介、中介等途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契机,搭建招商平台,实现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大项目的拉动作用。

(二)培育产业集群产业是发展的基础,要不断提高产业聚集能力,解决好目前南宁市存在的结构扁平化的问题,培育南宁市的产业集聚和龙头,提高南宁市的综合实力,应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1.依托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培育优势产业链。南宁市应依托内源型项目生成和外源型项目的引进,扶持、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生成,促进相关产业项目的集聚。此外,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本地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主动融入到相关产业链中,增强优势产业上下游的配套能力。并通过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扶持重点项目和推动产业链形成。

2.增进企业协作,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南宁市的龙头大企业应带动其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合作、契约、参股等形式,把部分生产经营环节转移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为大企业提品加工、原材料、零部件等配套服务,促进“配套集群”的形成,增强本地配套能力。

3.以区域特色为依托,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南宁已经初步显现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消费品工业,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等优势产业。

培育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在短期内快速形成气候,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

4.以特色工业园为重要载体,提高产业的聚集水平。园区管理部门应着力引导已有同类企业进入产业园。另外,在项目引进和开发上也应注意特色性、系统性、集聚性,将新生企业引进产业园。形成同类企业有机结合的集群发展,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推动集群发展优化升级。从而达到深化分工,加强合作协作,增强竞争能力的目的。

(三)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南宁市尚处于资源集聚阶段,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22亿元,与国内重点城市比较,除北京因奥运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以外,上海、广州等中国特大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仅为10%左右,表明南宁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要推动南宁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合理高效利用资源。要通过经济、行政和立法等多种途径,降低对产生高污染的资源的消耗强度。大力推广节约成本,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与占用量,包括严格土地审批制度,保护耕地,节约用水等。

2.产学研相结合,改造传统产品,培育高科技产品。

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只有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南宁市应结合支柱产业战略,不断提高科技三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3.提升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南宁市要主动联合、帮助高等学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努力构建科技自主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建设研究开发院、科技研发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产学研结合点前移。

4.多种举措促使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市、县(区)、开发区政府要给予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的资金支持。另外,要建设一批符合南宁产业发展需要、开放性社会化的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一批示范性大中型企业中试基地,加强企业中试基地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最后,发挥工业园区在科技成果中的作用,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南宁市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

5.加强科技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的协作,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依托现有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公共检测平台;依托现有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建设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平台;依托行业协会及行业技术中心等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四)着力于解决工业发展瓶颈问题

1.拓宽融资渠道。

(1)加强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首先,政府主导,担保机构积极介入,主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其次,还应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做好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2)创新投融资方式。可尝试国有资产存量置换方式增加财政投入。如在基础设施领域采取BOT方式,TOT方式融资,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作抵押向社会发放转换债券。同时,加大对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贷款比例,促进民间私人投资。

(3)积极利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加大与各大金融机构的联系,以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2.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用地难问题。

首先,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用地效率,要求能建多层不建单层。

第5篇

[关键词]工业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关系

工业经济与环境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工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自然环境,因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因此工业经济的增长既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约束,同时工业生产又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工业生产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协调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细致研究,能够有效制定出协调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措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一)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工业的贡献率较高,但是工业本身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行业为主, 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等突出特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废弃物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我国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增长更快,但是相应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太低,且效率不高,这就造成了环境污染不断累积。

(二)环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环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消纳、分解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但是如果超过最大容量时, 就会导致污染的累积,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增长。例如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作为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直接进入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工业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管制,这样就会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但在工业结构调整期,会因为淘汰企业的关闭而短期内降低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长率或引起工业产品供求的急剧缩减,而生产性质受固定要素的投入的限制,无法在短期内增加产品的供应,影响市场供求的波动,造成工业经济短期的负面影响。

二、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必须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法规体系

健全法规体系是防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作出严格的监督,有效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开征新税、调节税率、加征环境保护税,尽可能的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成本大于其收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工业企业随意的排放工业生产废物,进而有效提升环境保护的成效。

(二)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

在工业生产中会必不可免的产生工业废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例如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而在造纸、酿造、印染、制革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必须要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行业还应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减少环境成本的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的目标。

三、结束语

环境是居民生存的基础,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而破坏我国生活的环境,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协调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制定出保持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的环境,进而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俊.胡家连.袁祖怀.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第6篇

一、20*年*州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可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今年1—10月,全州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6亿元,同比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3.32亿元,同比增长11.3%。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增速领先于轻工业。1—10月,全州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0.86亿元,同比增长5.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2.47亿元,同比增长16.7%,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1.2个百分点。二是非烟工业增速加快,对全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1-10月,全州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88.15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超过烟草制品业8.4个百分点,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1.5%,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非烟工业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3.8%,分别比一、二、三季度提高18.1、11.7和7.9个百分点。三是产销衔接水平较好。1—10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88.3亿元,增长31.6%,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0.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96.1%,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四是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预计可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10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3.32亿元,为省考核目标的89.6%,超目标6.3个百分点。根据1-10月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2007年我州工业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初步分析预测,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预计分别完成180亿元、458亿元、102亿元、38亿元,分别为省考核目标的100%、1*.8%、106.3%和124.6%,除工业增加值外,其余指标分别超目标8.8、6.3和24.6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10月,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剔除电力行业投资外,全州工业投资完成36.29亿元,同比增长48.9%,为省考核目标的84.5%,超目标1.2个百分点。预计我州全年可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43亿元左右,可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钢铁公司三期工程80万吨棒材/年项目已于今年8月16日竣工投产,13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瑞气公司1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基础工程基本完成,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煤矿五期扩建工程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至9月底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3亿元;*润鑫铝业公司后续项目,现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正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糖业公司年产8000吨棕丝软垫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完工,设备进入调试阶段,计划年底可投入生产;*科维生物产业公司年产50000吨生物乙醇燃料项目,现已完成投资6100万元,形成了30000吨生产能力。这些技改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竣工投产,将为*州工业发展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使工业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20*年,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精神,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据初步分析预测,今年全州非公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27.8亿元,比去年增长14.8%,为省目标的1*.8%;上缴税金预计完成15.2亿元,比去年增长32.2%,为省目标的104.1%;从业人员预计达26.9万人,比去年增长13%,为省目标的105.9%,各项指标将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我州乡镇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重点,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增收和带动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日益增强,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州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56.9亿元,比去年增长21.5%,为省目标的105.6%;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3.5亿元,比去年增长30.9%,为省目标的112.8%;实交税金预计完成9.5亿元,比去年增长14.7%,为省目标的103.3%;从业人员预计达32.91万人,比去年增长5%,为省目标的100.02%。

(四)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集群发展格局形成

20*年,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艰苦努力,*州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工业园区全面展开了道路、电力专线、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公用电网、污水处理厂、排洪遂道等重点基础设施正在规划实施中;*工业园区、泸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建水工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园区》已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州级审查;个旧市、绿春县、屏边县、*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随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企业的入住和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入园发展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集群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企业改革正逐步深化

*州列入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共有6户,其中:个旧市化肥厂和个旧市塑料厂已经国务院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已正式下达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启动通知。目前,个旧市塑料厂已进入了破产程序,正在进行破产清算及资产处置工作;个旧市化肥厂破产的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职工安置方案已报有关部门审批;个旧市磷化工总厂、个旧市高压电瓷厂、个旧市瓷器厂、个旧市搪瓷化工厂等4户企业的债务问题与其主要债权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昆明办事处达成清偿意见,有关材料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审批,力争在今年内进入破产程序。*州列入深化改革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企业共18户,现已完成14户,为任务数的77.8%,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至年底完成72%的目标任务,涉及总资产5095.9万元,其中:关闭5户,董事长全部持投3户,股权相对集中5户,解散1户。

(六)经济运行调节水平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加强了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协调,切实做好电煤供应、电力生产、重要物资运输、企业融资等协调工作,在企业面临电煤供需紧张、电力供应严重不足、铁路运力缺口较大、贷款融资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州工业经济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2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完善责任制度,实行责任目标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第八次党代会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3月份,*、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工业经济暨重点产业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州政府分别与13县市签订了责任书,把省级下达的工业经济、乡镇企业、非公经济、工业投资和重点产业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同时,要求各县市经贸(济)局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兑现了2006年各县市工业发展各项目标和重点产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考核奖惩,激励各县市切实抓好工业发展。

(二)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为确保今年31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州政府决定: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州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州政府与各相关县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三是认真落实好州政府与省属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协议项目的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在供电、运输等方面优先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将重点项目积极向省经委、省财政厅申报,争取省级新型工业化和技改贴息资金的扶持,同时州级项目专项资金也向重点项目倾斜。五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推动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协调机制和报表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主动对有关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三)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州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机构。二是突出重点,以抓工业节能为突破口,确保全州节能目标的落实。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制定的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加大淘汰力度;对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四是加强对全州高耗能高污染10个重点行业的137户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力度及未达标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五是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州经委与州统计局共同组织举办了十三县市经贸(济)局和统计局领导及业务人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人员参加的节能知识培训班,努力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节能意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六是进行督查,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10月30日至11月8日我委按州政府的要求,组成了六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开展节能减排及工业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工作。通过督查,有力地推进了全州节能减排和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四)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规划先行,全面启动和推进园区建设。在推进园区建设中,我州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长期规划、中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二是坚持以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的良好互动,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三是以省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和推动全州园区建设。

(五)强化电煤协调,多产煤多发电。一是及时成立了电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在州经委,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多次召开了电煤协调工作会议,分析全州电煤生产供需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为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多作贡献。三是协调交通、交警、高速公路管理段等单位,建立电煤运输绿色通道。四是发放电煤运输绿卡,使*发电厂、大唐*电厂、巡检司电厂能够从*村地区、*等地购进煤作为掺烧,缓解*矿务局电煤供应不足的压力。四是促进*矿务局按省州电煤协调工作会议精神,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用超常规生产,原煤产量由每月70万吨提高到80万吨,争取90万吨目标,并对*矿务局原煤实行计划分配,尽力确保电煤供应。

(六)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全州8000多名干部和4000多名中小企业负责人直接学习了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狠抓服务体系建设,至9月底,我州今年已新建担保公司4户,正在筹建的企业互助基金和担保公司1户。目前全州累计已建立担保公司9户,1—10月,已累计为50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贷款金额达4.26亿元。以农产品加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重点,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开展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等工作,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七)加强政策引导,落实责任主体,推动全州工业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意见》和《*省经委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讨论,已形成《*州“十一五”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和《*州申请备案推荐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的要求,组织省《清洁生产行动计划》和《循环经济工程方案》确定的我州53户企业和市县经贸(济)局的清洁生产工作管理人员共110人培训,在取得《*省清洁生产审核员证书》的基础上,2007年底前完成清洁生产启动和审核验收工作。目前,53户企业中有47户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有10户企业已将清洁生产审核材料上报州清洁生产办审核,其中:开远国资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通过审核验收,其余企业近期可组织专家逐一进行实地审核验收。*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项目)认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7年10月底已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并保有资质证书的企业129户,其中:水泥企业14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88户、森工企业2户、电力企业8户、其它企业17户。

(八)认真做好工业各项资金的扶持工作。一是围绕省经委省财政厅的要求和我州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全州省级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技术改造贴息资金的申报,积极争取到省级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技术改造贴息资金共计1000万元的支持。二是组织开展了我州工业项目前期费和工业技改项贴息资金项目的审核和资金安排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2007年全州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申报工作,认真筛选了一批重点项目,商州财政局同意,提出了项目资金安排的初步意见。四是向省非公办、省财政厅推荐上报了10个非公经济重点项目,争取省级资金支持;组织各市县乡镇企业申报项目59项,其中筛选上报13项;经委务会研究,确定州重点乡镇企业项目贴息扶持10项。

(九)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对全州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和综合分析,及时反映全州经济运行动态,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完善与州发改委、州统计局、州交通局、州商务局、州财政局、州人行等相关部门经济运行分析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大协调力度,做好计划用电、铁路运输的协调工作,为企业搞好服务。

(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重点做好企业国家政策性破产工作。一是加大企业依法破产退出市场的工作力度,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的六户企业的破产工作进展顺,个旧市塑料厂已于4月16日进入破产程序;个旧市化肥厂职工基本情况和劳动债权债务的清理登记、职工安置方案、破产费用测算等基础工作已完成,准备进入法律程序;个旧市高压电瓷厂、个旧市磷化工总厂、个旧市瓷器厂、个旧市搪化厂等4户企业已与主要债权金融部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协调债务完毕,破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全力搞好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州国企改革办制定了《*州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试点方案》,试点企业所在县对试点工作极为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抓落实。按省规定的时间要求,5户试点企业完成了试点工作,即:泸西县饮食服务公司、河口恒通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屏边县外贸公司、屏边新现大理石厂和鑫磊石材有限公司。泸西饮服公司的改制试点经验,在全省深化国企改革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三是对原州轴承厂土地使用权的处置,通过认真勘测、评估,于3月19日委托*鼎盛拍卖公司以*万元拍卖成交,现按合同规定80%价款已交州财政局国企改革专户,用于国企改革职工的安置,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十一)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为推动我州企业依托资本市场进行改组改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实现上市。一是对我州具备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二是对目前我州准备上市的*恒昊股份矿业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将该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州政府有关领导汇报,最终促成由州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召集税务、工商、国土、环保、气象、经委等有关部门召开了一个专题协调会,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支持恒昊公司上市。

三、*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制约我州工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进一步紧缩“银”根、“地”根,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项目审批难度大、项目落地难,给我州工业项目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随着国家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审批手续更加严格,导致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普遍较难,并且征用后的土地移交很难按时进行,土地的征用和移民搬迁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难中之难”。

(三)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装置,造成我州部分行业产能下降。我州淘汰落后产能,铁合金行业9.56万吨、钢铁行业生铁7万吨、水泥行业81万吨、黄磷行业2.1万吨。这些产量的淘汰将造成我州工业总产值减少约10亿元,增加值也随之减少,影响了四项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资本市场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制约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至10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10.1%,尤其是工业贷款比年初下降3.9%,加之民间资本投入、上市融资、风险投资三大资金渠道不畅,及国家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第7篇

【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动力机制转换;分析与研究

在社会的发展中,工业的生产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以及生产率等方面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是国家打造经济升级的关键所在。而我国的经济同我国的国情一样都处于发展中阶段,工业的内外不条件在根本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结构失衡就成为了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阻碍。所以将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体制进行有效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实现新型驱动增长模式,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再添光彩。

一、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形成的原因

就现在的形式来看,中国工业经济投入主导的增长动力机制的根源就是政府的主导和投资驱动的增长。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当地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控制,为了提高当地区域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下发了各种优惠政策,希望能够大力的引进投资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增长,这样就会更一步的突出了政府的主导能力以及投资驱动的工业增长方式的特点。因此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资本要素投入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二、我国目前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缺点

1.降低了增长效率,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为了给工业投资提供价格获得更低的资源,就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长期以往就会严重阻碍的工业经济的增长效率。然而对工业投资进行地区性的财务补贴或是提供一些惠民政策,就会导致地区行产能过剩的问题加重,使地区资源的负载压力过大,工业生产性资源在整个工业产业中是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另外,地方性补贴的竞争和资源低价竞争就会给一些效率较低的企业获得重新生存发展的机会,就使得本应该被竞争淘汰的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就在根本上阻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竞争力上的优势,所以说,这种方式不仅使好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讲对资源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降低工业内的资源配置

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与上述引进各类工业等现象相反的一种极端方式就是政府抑制或直接淘汰那些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政府部门对资源要素有一定的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决定土地矿产等资源在工业内部或是企业之间的分配和调动,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在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的企业中进行重点的扶持和帮助,进而就加快了一些效率较低或是生产方面落后企业的灭亡速度。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还造成了不顾自身发展情况而盲目的去追求新工艺、新技术的现象,将一些市场中的需求商品逐步归类为淘汰商品,不能够很好的根据需求生产的发展呢原则进行工业的生产,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竞争力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内的资源配置,从而加重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三、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缺点的建议和对策

1.政府要对市场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

政府在下发一系列政策时,首先要理清工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将原有的政府主导要素分配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市场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推进地区的制度,明确土地产权,根据国家的相关国定对土地的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防止要素的价格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

2.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要让市场发挥出优胜劣的作用,积极的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就使企业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其生产效率。要想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就要将一些不必要的审批和程序取消,让不同规模的企业也要拥有合理公平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要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执行力度。政府还要防止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确保企业能够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使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加的和谐,企业的发展在其作用下更加辉煌。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我国的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的好坏就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要想能虺ぴ兜姆⒄梗就要适应当代的经济发展需求,将原有的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一定的创新。就目前而言,政府主导以及投资驱动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才是阻碍工业增长效率的根源。所以,政府必须在市场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体系,让市场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江飞涛,武鹏,李晓萍.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J]. 中国工业经济,2014,05:5-17.

[2]原磊. 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J]. 中国发展观察,2014,07:16-19.

[3]来佳飞,杨祖增,冯洁. 浙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16,04:144-147+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