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11:12:35
序论:在您撰写新式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以多样化的、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班会活动和团队活动相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想法。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课外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因此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逐步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如在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演出、影视欣赏等活动中,他们主动体验种种情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掌握许多再现美与创造美的方法,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才能。再如,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辩论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教师及其他外请人员地位平等,大家随意交流、热烈辩论,这种自由宽松的思想交流氛围,常使学生超越教师,对某些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想法,即使有些观点和想法还显得幼稚,但对他们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够产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一)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为了有效地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需根据现有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比如,教师可根据时节组织不同的活动,春天让学生去郊外踏青,冬天下雪的时候,让学生去打雪仗、堆雪人。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以后再去学习课文,思维会更加活跃,理解将更加深刻。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进具有时代性与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益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创造之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积极评价,激励创新
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得到表现与认可,从而体验成就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或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就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发展给予评价。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与活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与标新立异。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创新的决心。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结语
对心理教育的角色认识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自身完善紧迫性的认识。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不亦乐乎。现今的教师首先要构建内心世界,树立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教育学生修身,使其心理健康。教师要扮演好心理教育的角色,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即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和认识结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有全新的教学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3R”(读写算)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又新增了“2R”(尊严与负责)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尊重别人,爱护集体和行为规范),再教会学生做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应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只有教师认清了心理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把握了正确的教学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内涵。
2.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
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这是体育教师角色行为的正确体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之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也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学生有哪些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这样就容易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友谊,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自我表现受到别人非议等。这样就造成学生心里矛盾重重,对其成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从心理发展上说,此时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帮助,直至他们走出误区。作为扮演心理教育角色的体育教师来说,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矛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高职生源普遍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坐一圈,是很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围坐的模式,有利于小组成员间面对面地互相探讨、辩论、取长补短。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小组长是小组的总负责人,协调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对培养其积极性、责任性有积极的作用。记录员负责将讨论内容的要点记录下来,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也便于讨论结果的总结、整理。每次课程更换小组长和记录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小组的成果展示及小组间的答辩、打分。每组请两名学生上讲台,通过幻灯片、白板等将本组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进行必要的阐述,并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类似于答辩过程。学生自我阐述、自我评价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而且能理清思路、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评价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用活页材料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综合开发用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记录各教学环节中的主要内容,如思考过程、讨论结果、重要知识点、操作体会及相关内容。学生用活页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用活页材料,有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目标性,并能对课堂学习过程起到很好的引导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条理性。课堂结束,学生看到自己写得满满的活页材料,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内适当运用趣味性的小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具有启发意义的小游戏更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是开展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诱导、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自身应牢固树立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启发式教学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具体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前提。随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培训、继续教育以及顶岗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基础文化知识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一定的职教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使自己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真正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2.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
根据课程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的发展,根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要及时根据择优原则、择新原则、适用原则、先评后选原则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未及时编入教材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义、图片、实验册等纸质材料,设备、模型等实物资源,光盘、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作为课程的补充和扩展,使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课堂内开展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内,教师应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有目的性地在学生重难点知识上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并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为学生打开思路,通过班上学生集体讨论,相互补充,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
4.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
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方案,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减少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如认知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应增加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增加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实践环节,如模拟性、操作性的实训类型。教师应特别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动创新为主体是创新型实训教学环节的主要特征。
三、案例分析
以高职《液压传动》课程《绪论》内容为例对创新教育的课堂实施作进一步阐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液压传动》课程中通常会安排约两个学时来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即课程的绪论。在《液压传动》绪论的讲解中,大多数教师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千斤顶为例,借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讲解帕斯卡原理,通过计算、推导,分析为什么人们可以通过较小的力举起较大的重物。其实,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教师设计一份用于《液压传动》绪论教学的活页材料,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的、需要完成的内容。课前,每小组桌上摆放一个实际生活、工程中使用的千斤顶。两课时的课堂教学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1.教学环节一:引入案例。
结合生活常识,由学生举手发言,表述日常生活中千斤顶的用处,并说出自己最大的感受,并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教师播放千斤顶在生活及工程中实际应用的图片和视频。此环节通过引入来自生活的案例“千斤顶”,使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于接受,“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每人分发一份活页材料,使学生有很强的新鲜感。
2.教学环节二:趣味性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性游戏。一人站立于千斤顶之上,另一人摇动手柄将其顶起,轮换操作,并将体会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游戏中,教师提醒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趣味性游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小组成员间的协同操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在此环节中,教师提醒平时不愿动手、不愿参与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明确告诉他们你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细节,能慢慢地消除他们排斥学习的消极心理。
3.教学环节三:自主探索。
此环节是核心内容,根据对千斤顶的初步认识,结合已学的课程知识,请学生亲手绘制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环节难度较大,可分步进行。根据学生实际绘制情况,分阶段播放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和千斤顶内部结构的视频,逐步引导学生。在没有提示时,很多学生几乎没有头绪,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表示出已学过的几类机械传动的模式,但是观看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后,不少学生试着将大小油缸表达到示意图中,但是对如何进油、如何复位等细节还是表达不清。观看了千斤顶的内部结构视频后,几乎每个组都能总结出一幅工作原理基本合理的示意图。教师请学生将小组讨论、总结后的工作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向同学讲解其工作原理,并接受同学的提问。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记录讨论过程,总结讨论结果,展示讨论成果,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教师巡视过程中,教师关心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每一位学生都会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感到自豪。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学环节四:真实环境体验。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2.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同济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2.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同济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沉寂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新闻工作者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在对新闻知识的理解上可以更进一个层次,更多的新闻知识和优秀的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了明天的国学,为博大精深的国学库存注入了新的生命和鲜血。那么新闻知识与国学教育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联系
国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结,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影响
至今为止,对国学的定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学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汉学,当然此处的“汉”是指中华民族。通常认为,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诸子百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国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总和。国学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道德的操守、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及综合表达的能力。其中,国学的教育以道德为基础和中心。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底蕴的积累。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新闻知识的理解把握。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有着对新闻知识通透的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深受国学思想影响的。国学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其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代熏陶和检验,而新闻是为历史作准备的。新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到每家每户,大到国家之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了未来时展的一个向导,也为国学增添了内容,丰富了国学体系,使得国学更有活力。
(二)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补充
国学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为研究的对象,它还有两个称呼:“古学”、“旧学”。而新闻知识突出在一个“新”字上。新闻知识的广泛性也涉及了对他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是国学内容里面欠缺的地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晓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还要对新闻业发达的西方新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闻知识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学内容的不足,也扩展了国学的教育体系。
国学教育的现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在衰退
在某一时间段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致使国内兴起了崇洋媚外和全盘西化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在国内传播所做的努力,而导致国学教育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今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在上升
2005年,新浪网关于国学教育渴求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调查对象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3%的家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国学教育中受到了不少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近90%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表明国学教育对孩子人格修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于西方文化,在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国人渐渐意识到重振本国文化迫在眉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文化底蕴和陶冶情操。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提升还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有关。
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中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它并不是仅供炫耀的资本,而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次,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民族性,还体现在综合性、全球性。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学术文化特征,与这个国家有没有自己强劲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不再只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
转贴于
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当然,文化实力的竞争也被列入了竞争的范围。
最后,进行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我国的新闻界沿存诸多问题,有偿新闻、假新闻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国学教育的熏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素质起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理性地对待国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者需要系统地学习国学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知识来分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扬长避短,立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予以取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一些文化快餐所带来的问题,如:没有深度思维,没有文化内涵,知识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较为空洞。虽然,现在国学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传播国学思想的书籍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接受国学教育的途径主要还是靠媒体的传播,媒体渠道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若因为新闻工作者相关的新闻知识缺乏,对国学的教育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国学教育扭曲化或让民众长期停留在文化快餐上是不利于人们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化自身对国学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对历史文化的解释才能经得住民众的考验,同时有利于对国学教育的接受程度。
(二)对国学教育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树立民族意识又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正确取舍,善于学习和引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本国文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新途径,有利于对新闻知识的全面把握,又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三)要时时刻刻维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宣传
1.主观思维影响。
我国普通高等公共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的教育教学滞后性,如: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调一、教学效应不佳等诸多不良现象。以体育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意义,忽视受教育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形意义,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当他们离开校园,有些院校大三上学期就彻底的告别了体育这个十几年的教育长伴者,甚至有些学生离校后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毫无意义。这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硬伤。同时,在我国高校多数院校存在“笼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拒绝分类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上体育课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公共体育课程回归当初的教育本质和教学目标。
2.客观因素限制。
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健全一直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设施陈旧,难以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硬件保障,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章作者在通过走访交流调查,占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认为在公共体育课堂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将来参加课堂的原始认知相差较远,不能及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需要,使缺乏对课堂的热情,甚至波及到其他大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多基于对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能够对学生毕业步入社会角色转变有实质性的帮助,课程教学应围绕不同学生集群进行展开。
二、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分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使枯燥的体育课程由简单而又单一的跑、跳教学向快乐的教育的本质纵深进行发展。让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教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让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回归到教学的本位。各方面有利因素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集结,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上升,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最终使沉积已久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向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
2.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的地位不断被显性化,如何为科技保驾护航,助推社会腾飞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和使命。作为教育的高等殿堂———高校,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败,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共体育课程长期以来被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长期以来沿用缺乏创新精神的“笼统”式教学模式,让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受挫。普通院校公共体育分类指导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公共体育这一单一课程的课改发展,而且能够形成样板式效应,助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3.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技能素质正在不断下滑,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体重呈现瘦、胖相当的哑铃模型,近视率接近90%,近视率居全球第二。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的呈现,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高校体育的分类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度,对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体验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极大的帮助,让身体各项机理得到充分的调节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开展策略
1.灵活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分类指导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基础课为主基础课,侧重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之上,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第二学年增设选修科目,主要有三大球大球、艺体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使其受益终生。针对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现象,作者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课程的不断实施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形成习惯性,把健康身体形成必然性;同时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类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各高校应适当增加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注意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学习。
2.转化思想认识。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见解往往局限在大学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长期有效性,很多学生在离校后便放弃了对体育的坚持,受益终身的体育,因其长期不练,终究毫无益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应在增进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强化体育意识、认知的培养,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求。同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体学生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别个体的需求,设立新颖的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到体育兴趣上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3.完善教学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