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建设成果范文

时间:2023-09-27 16:09:17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建设成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建设成果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建设;成果;文化动力机制;构建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为改变我国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奋力争优的答卷。尤其是1999年启动的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其规模、投入和成就,均超过了有史以来世界上任何一项生态建设工程。2010年到2014年,连续五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并对退耕还林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再度盛大启航,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中华民族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应对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又一壮举。

一、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1978年11月正式启动的“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2.4%,预计到2050年结束,规划造林5.34亿亩,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2、全国造林灭荒行动

1990年,国务院批复了《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广东省率先行动,1990年就完成荒山造林5800万亩,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福建、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吉林、江苏、海南等12省区规划期内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48亿亩,在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实现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

3、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17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005.05万亩)333.67万公顷,飞播造林(5316万亩)354.4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2881.4万亩)858.76万公顷。

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4年,截至2014年底,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123.23万公顷,其中林业工程771,97万公顷,草地治理工程241.8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109.44万公顷。

5、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

1989年到1996年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平原和太行山绿化先后启动。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到2000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85.5万公顷。2000年二期工程开始,规划造林任务687.6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1996年启动,一期工程造林67.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227.87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累计完成323.67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造林136.00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一期完成造林29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146.2万公顷。全国平原绿化工程截止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698万公顷和全国平原绿化工程二期工程规划552.1万公顷。

6、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工程规划自2001年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50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7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达到18%,使8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数恢复和增加。2006年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各类保护小区5万多处,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7、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速生用材林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中期发展加快,90年代末形成。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规划建设2亿亩速生丰产林规划,2015年已经建成。(中国林业新闻网)

8、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川、陕、甘开始试点,到2013年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08亿亩,位列全球生态建设工程之首,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规定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约4240万亩耕地退耕还林(还草)。[1]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

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上最暖的14个年份都出现在1980年以后,气温升高导致更多极端的气候现象――创纪录的热浪、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更多的破坏性沙尘暴。[2]全球变暖让世界的干旱土地越来越多,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从1959年有测量记录以来年年都在增加,已成为所有环境趋势中最有预示性的趋势。

森林面积缩小:20世纪初全球森林约为50亿公顷,迄今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化为乌有。

土壤侵蚀流失:地球表层的土壤并不丰厚,大多数地区都是以厘米计,据世界观察研究中心的莱斯特・R・布朗估计,世界耕地面积的36%,正在加速流失。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持续上升和土地的过度开垦,使不适宜开垦的土地也惨遭破坏性使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会消失。

物种持续减少:据专业机构研究,目前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早期阶段,和过去不同的是,前几次都是自然现象所造成,而这次则是人为的。目前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处于危险和濒临灭绝的百分比都已达到两位数。这个数字,在全世界近10000种的鸟类中占12%,在全世界的4763种哺乳动物中占24%,而在整个25000种鱼类中估计占30%。[3]

沙尘暴频发肆虐:2001年4月中国遭遇了一次很严重的沙尘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科学家报告,来自中国北部的巨大沙尘暴已经到达美国。“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都蒙上了一层尘土”。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上空10700米的高度检测到了这次沙尘暴的粉尘。中国正在失去数以百万吨计的表土,如此巨大的自然资本损失,是它无力承受的。[4]

河水断流缺水:这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这段记载令人心悸:“由于黄河上游向城市、工业和灌溉改道分流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条河不停息的流淌了几千年后,1972年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干涸。1997年是个旱年,黄河有226天没有与海相连”。“黄河上游对水的要求不断增长,这意味着有一天黄河可能根本再也流不到山东”。[5]

三、我国西部退耕区面临两难选择

西部退耕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然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适生条件极差,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困难。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西部地区的工作重心将长期以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为主,这对于西部退耕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是相当大的压力。

据中国首届10.17扶贫论坛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截止到2013年,我国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省份有、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这些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关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区,同时又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残缺,增收产业薄弱的区域。

《生存与毁灭》一书以纪实的笔触记录了退耕区一部分生活在贫困状态的民众生活现实,生态保护与生存的矛盾冲突表现的尤为尖锐。[6]

1998年国家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休克疗法”式的“禁伐令”对上游地区特别是一些诸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一些依赖“木头财政”的贫困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甘孜州的新龙县,道孚县等完全靠伐木为生计,一夜之间就失去了生存支撑。[7]与木头财政相关联的诸如运输、加工等产业也失去了生存基础。

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对策

一方面,享受西部退耕区生态建设成果的发达区域有责任支持其发展替代产业,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西部退耕区要从根本上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就要建立起培育生态文化,提高保护生态的行为自觉,最终推进退耕区从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社会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

1、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高级阶段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个文明发展阶段。

采猎文明又称原始绿色文明。时间大约是1万年以前,历时约100万年。人类对自然崇拜敬畏,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局限于个体和群体的聚集地;农业文明又称黄色文明,出现在约1 万年前―1700年,有近1万年的历史。在农业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敬畏、模仿、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口过剩、土壤侵蚀等生态破坏;工业文明又称黑色文明。至今不到300年,人类凭借日益发达的技术改造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资源滥用、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又称现代绿色文明。其思潮萌芽于20世纪中叶,人类基本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为适应、协调,追求天人共生,运用高新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转变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主张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消极后果进行反思、超越的结果,是人类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大同小异,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8]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是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是重中之重。

3、我国西部退耕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生态经济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开发型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型经济” 和“资源替代型经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和工业生态系统“加工链”,使资源得到增殖利用,使“废物”得到再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推行企业生态化管理。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重视企业产品绿化信誉,创建绿色名牌,寻找“生态空间” ,建立生态经理制。在世界一日千里的变化速度面前,这些先进经验对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参考借鉴意义不可低估;三是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衡量是不是“绿色经济”,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是看能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是看能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实现“三废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在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已经上升为主导型经济,“绿色产品”已经成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经常使用“绿色壁垒”,向我国的企业施加压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有利于帮助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西部退耕区经济改革。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生态时代,要把西部退耕区经济发展,放在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也符合客观生态平衡自然规律要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方面潜力的基础上,其核心是正确处理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这是西部退耕区发展经济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两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从而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得到遏制,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上述数据来源于林业部2014全国林业统计年报.

[2] 莱斯特布朗(著).林自信,戢守志等(译).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3.

[3] 戴维・跨.杂草丛生的星球[J].哈珀杂志,1998.10.

[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新闻:《中国沙尘暴袭击美国》.2001.4.18.

[5] 莱斯特・R・布朗,布赖恩・霍尔韦尔.中国缺水可能动摇世界粮食保障[J].世界观察,1998.7-8.11-12.

第2篇

关键词:白河县;红石河流域;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83

1 资源现状

红石河流域源头国有林总土地面积76.33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395hm2,按地类划分:有林地3046hm2,疏林地1.2hm2,灌木林地76.33hm2,未成林造林地250hm2,宜林地19.53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全部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

集体林涉及9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4137户,16034人。总土地面积18377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345hm2,按照地类划分:有林地7029.73hm2,疏林地3.4hm2,灌木林地2296.2hm2,未成林造林地736.33hm2,宜林地271.4hm2。按照森林经营类型划分公益林面积8848.8hm2(全部为地方公益林),商品林面积1496.2hm2。

2 林业发展建设现状

红石河流域的林业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将原有的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5大林种按照经营方向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公益林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停止商品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2.2 持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在红石河流域全面停止商品性采伐,大面积实施以生态经营目标为主的营造林工程建设。共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766.93hm2,封山育林5201.6hm2,飞播造林1149.33hm2。

2.3 稳步推进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

流域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1706.93hm2,造林树种以生态树种为主,同时林地林木管理和监测,杜绝复耕。

2.4 突出发展林业产业建设

完成规范化中心苗圃建设2hm2,优质木瓜良种基地建设106.67hm2,东桑西移项目139.34hm2,完成湿地保护项目恢复植被面积13.33hm2,湿地封育500m,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66.67hm2。累计投资8616.3万元。

通过多措并举的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红石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国有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9.3%,林业产业收入不断提高,处处呈现秀木葱郁,绿水洁净,稳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局面。

3 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

红石河流域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二级支流。也是白河县的水源重点保护地,生态区位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处理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正确把握经济要发展、生态受保护的切入点是未来红石河流域林业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坚持森林分类经营策略

认真界定公益林面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生态公益补偿,全面禁止公益林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发挥林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效能。

3.2 制定林业生态发展经营方向

做好商品林林木的培育、生产、开发、销售,释放商品林区生产潜能;实现林业产值不断扩大,林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生态经营协调发展目标。

3.3 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应加强景观林建设力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利用森林资源,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

3.4 加强林地利用保护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林地保有量

将红石河流域列为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区,一律不对厂矿企业办理批建手续,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巡视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监测力度,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第3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要性;问题;对策

Abstract: air pollution is serious, now with forests destroyed have direct or indirect relationship, in many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to make people aware to protect forest is to protect the earth, protect human green home, so implementing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Necess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深远影响及历史性变化回顾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 恢复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逐步弱化的过程, 同时, 也是一个对林业地位 、作用 、性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总体实现小康 ,并开始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 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止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 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产方式, 对森林资源作为生话和生产原料的单一经济需求, 逐步发展为提供林产品,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 ,并呈现为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

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资金投入欠缺。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突出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多。这就导致部分地区森林覆被率过低, 与生态改善的要求差距很大。同时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任务比较繁重 ,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资金缺口较大, 生态建设整体进度缓慢 ,生态治理的规模受限 ,导致局部治理 ,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2、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边治理、 边破坏” 现象严重。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 造成了人们往往把林业只当作产业或一般的经济来看待, 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过度地采伐森林使我国本来就很少的森林越采越少,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 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没能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深远意义贯彻到群众中去 ,从而导致建设工作进展慢 ,对建设成果保护不力等现象发生,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3、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 。林业生态项目效益低下一些地区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 、退耕速度过快带来不少问题。 由于良种生产供应不足, 导致劣质种苗被栽种 ,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了造林成本, 又使造林质量不高。 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 ,不能稳定地发挥预期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水平粗放

(1)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 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 ,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 ,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 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 ,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 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 植数造零” 现象。

(2) 经济林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及数量调控 。受经济利益驱动 ,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 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 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普遍存在责任不明现象。

据反映 ,受地区部门利益驱动 ,存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多头管理 、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如果国家不注意及时制止 ,这种趋势会有可能增强 ,如很多县份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经费由县计委这样的非行业部门掌握, 但却牵头组织农业 、水利和林业部门共同实施项目。 这样以来 ,实际上县计委为项目管理者和决策者, 林业等行业部门的决策权却受到削弱 ,对应的“责、 权、 利” 关系弱化, 极容易出现偏离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的所谓“ 首长工程”、“ 形象工程”等, 造成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利用方向错误和投资效益较低。

5、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监理机制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 ,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 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 因而缺乏独立的工程监测队伍和监测机制及标准。

三、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对策

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积极搞好宣传、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 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 。进一步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 ,坚持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有步骤地实施 。要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 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经营, 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优化森林群落结构, 培育速生优质新品种 ,追求综合效益最佳。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是国家, 国家要调整财政政策, 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力度, 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并予以优先安排。 动员社会力量, 广开渠道,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 统筹安排, 分级管理 ,专项使用 ,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争取国外援助和优惠贷款。 在加大投资的同时 ,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 健全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强制审计监督制度,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3、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在造林工作中要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 ,用于指导生产, 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 ,确保规划落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 完善造林机制 ,提高造林质量 ,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 。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 建立健全管护机构, 组建管护队伍 ,购置管护设备, 建立管护制度 ,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资源培育 ,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 严格林地和森林采伐利用管理, 真正实现越采越多、 越采越好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

4、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探索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制度, 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和完善省、市、 县三级地方补偿基金制度。 积极探索分级管理 ,分类补偿政策 ,制定合理的公益林采伐利用政策, 探索分步实施公益林国家赎买机制, 赋予林木所有者补偿基金支配权。 要努力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政策体系, 使地方政府、 群众 、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挥, 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5、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要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 应用和高新技术开发, 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参考文献:

[1] 郭守繁. 林业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08) .

[2] 王洪军,黄石竹.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第4篇

(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不仅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同时兼顾后代人的需要。现在的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利用,若不改善,资源的增长永远赶不上我们的索取,最后,我们的后代因为资源的缺乏而走向灭亡,而生态城市的建设,能让我们的资源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生态城市的时代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大自然不再是一味的索取和掠夺,并精心地维护大自然,修补人类的无知而给地球造成的创伤。生态城市的时代进行了多样性的重组,不仅是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更为复杂的城市文化多样性、城市功能多样性、城市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只有这样,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才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生态城市的国际性。

若一个地区虽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相邻地区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环境,这种破坏仍然会影响已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区。例如,2006~2007年的暖冬现象使得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出现大面积的冰川断裂,严重影响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正常气候。暖冬现象的出现与人类向大气层大量排放CO2的行为是直接有关系的,因此欧盟、中国及其他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限制向大气层排放CO2的公约,而作为CO2的最大排出国———美国却拒绝在公约上签字。所以,实现全球化生态平衡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地的事情,需要全人类的努力。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刻不容缓的,然而有三个大问题需要我们了解并注意,它们分别是中国城市的水环境问题、中国城市大气及气候问题、中国城市人口问题。其中,中国城市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在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患十分频繁、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量很少,只居世界第6位,但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1/4,在世界排序中居第121位。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上水利工程还不完善,因此水患时有发生。然而,分析水环境存在问题的成因,虽然有植被的破坏、减少引地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然而人为因素却不可忽略。想想植被的破坏与减少,不是人们只砍伐不种植或少种植造成的吗?加之十几年前的森林大火所造成的破坏,林业基础损失殆尽。而人为的浪费使本已紧张的城市供水更是雪上加霜。城市洗车,家庭滴漏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让人触目惊心。有些批发市场给鱼池加氧,以保持鱼的活性。但是这些个体经营者不是用泵加氧、循环用水,而是任水哗哗地在脚下流淌。有些池子没有活鱼,自来水仍哗哗地流着,谁也不去关水龙头。日积月累,这些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呀。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1)要在国人中建立起水的忧患意识,让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3)加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4)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对于(2)(3)(4)我不想再多说什么,而对于(1)我想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政府和其他机构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领到了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记述孩子的环保活动。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还有,老师经常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里进行观察,了解鸟类栖息的习惯及生活特点,并告诉孩子们鸟类在冬季寻找食物的困难,要求孩子们带上一些坚果和面包等食物喂鸟等。这些行为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果国人都能这样发自内心的自护大自然,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美好。

四、总结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concept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building contents of eco-city. Then various issues of importance during Chinese eco-city development are further researched. Finally, baed on these eco-city issu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using, transporting, green economy and legal system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各国城市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住宅问题、社会问题、交通问题、污染问题、灾害问题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挠着人类,导致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健康状况遭到破坏,已经引起各国的政府决策者,以及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

本文首先从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建设内容出发,引出了国内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式。

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容

生态城市是指为追求人类和自然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即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较好、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

2.1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开始起步,江西省宜春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试点生态城市,1986-1991年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两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07年11月18日,总理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将在未来进行一系列的生态项目建设合作,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新一轮生态城市建设阶段。

2.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不够重视。城市生态污染问题依旧严峻,水、空气污染严重,大中型城市“垃圾围城”现象突出,废弃品缺乏科学的分类收集与再回收。这些问题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存亡。我国部分地区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目标模糊,不深入分析自身的条件和潜力,建设过程中生态目标向经济利益妥协,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2)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不完善。我国目前具体的建设指标主要遵循国家环保总局在2003年公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于2007年修订),生态城市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不够细化,如何通过与各国生态城市指标的对比找出自身评价体系的不足,是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态环保缺乏公民的参与支持。生态理念要在政府与公民中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单纯为了政绩和创收,将生态城市做成一种表面的“时尚工程”会加剧公民对政府城市建设战略的迷茫与失望。

(4)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缺乏项目支撑与引导。同时缺乏保障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使得生态城市建设缺乏方向。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城市规划缺少针对性的法律保护,使得许多项目在运营时举步维艰。某些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理性认识,项目投资主体和合作设计公司缺乏沟通,在发现问题时往往无法明确责任。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城市准备开发建设的生态区、生态园往往因缺乏明确的体系引导与政策扶助而相继流产,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5)法制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在生态城市构建的法律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从城市设计规划到城市建设再到环境侵权事件应对办法的完整法律体系。然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包括:执法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环境违法成本过低、公民维权途径艰难、城市设计规划不合理。

3、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1)发展混合性居住。允许各种产业活动与生活居住在空间上的融合,间接减少人们固定式的出行总量,不仅可以节约更多的土地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绿地建设,而且可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比例。

(2)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是未来城市缓解交通和生态压力的重要手段,绿色交通的核心是在保证出行便捷高效的前提下,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能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绿色交通的效率提高,公民就会更加自主地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3)绿地规划要从多层次入手。丰富绿色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区绿色空间的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利用道路、建筑空间发展城市线性绿带,以长距离的绿色休憩空间加强城市与自然的融合。完善湿地生态规划,对于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绿地系统要进行及时的补救。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新能源、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吸收学习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新能源、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防止清洁能源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和产能过剩。制定扶持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与个人政策。完善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全力落实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资源化处理,实现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再循环利用。

(5)公民参与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宜居、人性化的要求会越强烈,集思广益,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对于政府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的意识与需求得到肯定,就会更好地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环节中,拉动生态项目、循环经济,投身绿色生态生活。

(6)建立完善的法制建设。国家除了要制定政策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法规的制定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科学的调研与分析,囊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

4、小结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在遵循科学的机制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特色制定可行的方案,同时保持强大的法治化执行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 2011,256(6).

[2]曲畅. 完善我国生态城市的法制保障[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5).

[3]杨坤. 浅谈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6):82-85.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也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规划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 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

1、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源与3方面的压力。

1.1、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而且成为中国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人们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1.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发动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同时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的建设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1.3市场压力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外部负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为所有人都带来利益。显然,若没有这种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受到破坏的特点决定了 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才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市场经济的压力越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我国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问题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2.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 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能、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服装店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2.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与城市规则,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成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及现代,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元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4.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2.4.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4.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域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4.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态质量与发展规模。

2.4.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在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3.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3.1.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3.1.2改善自然 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并遵重自然,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3.1.3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3.2.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2.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3.2.2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3.2.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费气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