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媒体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9-27 16:09:07

序论:在您撰写新媒体的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媒体的价值

第1篇

从熟悉性忽略到情感认同

随着媒体资源的过度开发,受众面临的是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这令他们对一个新媒体的热度很难持久。比如,一个受众刚看到电梯里的液晶电视时,会感到好奇,而且由于在电梯期间无所事事,他们会关注楼宇液晶电视。但是,当他们对这个媒体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其注意力很可能就会下降,因为他们从单纯播放广告信息的液晶电视中找不到需要自己主动关注的讯息,这种熟悉性忽略和被动接受的局面将会让户外新媒体面临效果受到影响的尴尬现实。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当户外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和渠道资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户外新媒体如何基于信息传播去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认同和联系,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要建立这种联系,户外新媒体需要将受众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精神需求、资讯需求进行整合,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对于一个滚动播放广告的楼宇液晶电视而言,通过播放一些社会公益广告,或者将广告主的品牌宣传变成与消费者互动的品牌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受众对于媒体保持热度,让受众对每天路过这样的地点的时候有所期待,才可能建立新媒体的持续关注价值

户外的黄金商机

传统的电波媒体有受众集中收看和收听的黄金时间和垃圾时间,报纸也有受众阅读的相对集中时间,互联网同样如此。不过,与新媒体不同的是,消费者在接触传统媒体的时候,他们对于空间有自己的主动权,其关注时间可以很长,甚至可以以更加放松的心态来接触这些媒体。而对于在户外移动中的人群来说,抢夺到受众眼球的户外时间显得尤其宝贵,因为在户外的空间中,消费者常常在争分夺秒,他们有自己的移动的目的和时间限制,因此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

从整体受众群体移动的路线来看,户外新媒体同样有自己的黄金时间,比如对于公交媒体和楼宇液晶电视媒体,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就是集中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广告的覆盖人群数量和关注度都会高于其他时段,在短暂时间停留中的人群移动的“秒”与在家中看电视的受众的黄金时间自然就有着同样的高价值,但是目前户外新媒体的黄金时间价值是被低估的,甚至几乎是忽略不计的。对于户外新媒体来说,按照受众接触的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来计算广告费,才是合理的传播价值的考量。

跨媒体价值

对于广告主来说,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媒介接触行为和习惯,而且,消费者接触的媒体并不是单一的,媒体的交叉组合为品牌带来了强大的影响力。对于新媒体而言,透析消费者的媒体关联与跨媒体行为路径,对于其关联价值的开发意义更大。

举个例子,一个消费者早上上班乘坐公交突然看到了一个新产品的广告,并其有了一些记忆,到大办公室之后,他可能就会打开电脑到互联网上去查询这个产品的信息,而如果他阅读当天的报纸也看到了类似信息,就有可能驱动他很快做出购买决定,这就是每天都发生的消费者跨媒体行为现实,尽管每个媒体出现之后都希望广告主将预算都给自己,但是从消费者行为路径上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户外新媒体不仅要研究消费者户外的形态,还要研究消费者在家里、办公室等场所的形态,从中寻找价值创新的要点。

现在,户外新媒体在媒介策略中常常被单独对待,这就在无形中低估了新媒体的价值,因为很多广告主把其当作试验品。户外新媒体必须融入整体的媒介生态才能够实现其正常合理的价值,而从未来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共生共荣是大势所趋。例如,人们在流动中,喜欢携带可以放到包里的杂志,还包括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创新和融合的价值。

创新的不仅仅是媒体介质

相对于其他静态户外媒体(海报、条幅、DM等),拥有动态画面、立体声音的数字化、视频化户外媒体,更容易吸引目标受众主动关注。但是,单纯创新介质是不够的,要想让消费者长久关注,传播内容更加重要,新媒体需要传播服务(包括广告)的创新。

第2篇

田涛:近年来,户外新媒体尤其是公交移动电视媒体的发展速度很快,许多广告主或4A公司都在全年媒介计划中把公交移动电视纳入了重要一项。但与传统媒体相比,户外新媒体在效果评估方面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到达率测评标准。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告主的权益,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决定由我们CCTV移动传媒牵头,率先发起公交移动电视领域收视率评估体系的构建,真正实现公交移动电视各项数据测评指标的科学量化。这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传媒行业负责的行为,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积极倡导整个户外新媒体行业标准化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

《成功营销》:通过这个体系的建设,您认为,CCTV移动传媒将获得什么收益?

田涛:我们能够向客户证明两个事实:一是公交移动电视,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主流媒体传播平台;二是CCTV移动传媒,是真正实现客户品牌传播价值的梦幻平台。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在体系建设之前,我们可能拿不到更好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但经过与CTR、华视传媒的合作后,我们的观点能够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我们的客户,能够真正感受到CCTV的品牌力量所带给他们的核心传播价值,能真正发现CCTV的一次有效到达与其他电视台一次有效到达的差距在哪里。

此外,在为客户开发媒介资源产品的时候,能够有科学的参照做指导,更有利于发挥我们对节目内容和广告资源开发灵活性的特点,为客户创造出更适销对路的产品类型。

《成功营销》:这套体系建立后,对移动电视媒体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田涛:首先,这套评估体系的建立,解决了公交移动电视领域效果评估困难的问题,使广告主在选择投放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使得媒介计划制定更加规范。

其次,这套评估体系的建立,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许多广告主对于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到达效果的疑虑。从今往后,投放公交移动电视,与投放中央电视台广告一样可测量,这无疑会大大增强他们选择公交移动电视的信心。

再次,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契机,让公交移动电视真正成为一个主流的媒体传播平台。在城市中平均有70%的人群主要乘坐公交车出行,这是一个庞大的移动市场,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成功营销》:目前,这个项目的进度如何,你们是如何确保这套体系能够顺利完成的?

田涛:这个项目分为前期基础研究、日记留置和事后短问卷访问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预计到今年7月底,能公布第一期的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基础数据。计划到今年12月,完整的效果评估体系能够正式出炉。届时,我们将对外公布整个评估体系的细节内容。

为了确保这个项目的顺利进展,我们专门成立了“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体系专项研究小组”,由CTR、CCTV移动传媒、华视传媒三方人员共同构成。CTR主要负责整个评估体系的环节设计和实施,CCTV移动传媒与华视传媒主要提供评估指标的参数构成。

《成功营销》:对于建立一个评估体系您是怎样看的?它能为客户带来哪些价值体现?

田涛:目前,广告主在制定媒介计划时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什么样的媒体组合才是最有效,最合理?哪些媒体适合我的消费者?在这个媒体上,合理的投放量是多少?未来的媒介计划如何制定?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通过这个评估体系的建立,我们的客户在选择投放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时会更有方向性,在广告投放周期、范围、时段、内容,以及目标人群的选择等指标上都能用有效的数据体现出来,在为客户量身制定媒介合作计划时,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省略

订阅《V-MARKETING成功营销》杂志请点击省略/dingyue

第3篇

2008年的这三个变化将会深深影响着报业的发展:首先是纸价上涨。报纸行业利润归零;其次,替代性媒体的高速增长。主要表现在新媒体广告增幅与传统媒体增幅的悬殊巨大。最后,占纸质媒体广告大盘六成的房地产、汽车和通讯类广告将成为不确定性行业,这将带来报纸媒体的经营不确定。

这些变化迫使纸媒体认真思考自身的价值,而价值的思考,会自然地引发对商业模式的质疑。

报纸一直以来都是两次销售实现盈利的;第一次销售将报纸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将有商业价值的读者卖给广告商。在第一市场上,报纸是亏损的。用第二市场的利润来填补第一市场的亏损后方能实现盈利。这样的商业模式,从根子上讲,是将报纸当成广告载体来认识的。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报纸媒体的价值要重新被认识。报纸因为人类有着对信息的需求,才有了信息收集、整理与传播的行业,纸因其便宜、便捷的而被选作载体。因此,读者购买报纸是在购买他所需要的内容,而不是这张纸,对内容的需要,受众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价格呢?我们的纸媒从业人员应该有自信。独特、优质的新闻产品不能直接获得收益,在商业上是说不过去的。

2006年底,《南方周末》就开始酝酿商业模式转型,要实现第一市场盈利。当时认为,阻碍第一市场的盈利的因素,一是报纸定位、二是报纸质量、二是发行基数。

于是在2007年,南方周末进行了三项努力:

其一是定位的清晰。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口号。其二是报纸质量的升级。新创了“时局”板块、“评论”板块、改造了“经济”、“文化”板块及头版,并改进了文风、提升了整张报纸的导读性。从而实现了用产品对定位进行落实的目标。其三是重视主渠道、加强终端管理,改造了发行模式,提升发行量。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报纸实现第一市场的盈利,不仅仅是商业模式转变这么简单,客观上它与免费的互联网内容实现了区隔,寻找到了可能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报纸回归到内容价值第一价值的认同上来,有助于一些在商业氛围里被忽略的价值得以回归。

现代的传媒从专业的信息提供者走向信息的工业化生产,其辉煌的成绩,我们都看到了,但是,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毁损却往往被忽略。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当然不会逆历史潮流让传媒产业回到传统时代,但是,时代给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想象空间。如,传媒人可以在新技术平台上,实现非销售导向的未来型内容生产,以特定的价值为追求目标,以个体劳作与个体合作为特征。这可能会为传媒业在工业化大潮后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与此同时,当内容本身实现商业价值后,从小处讲,可以让报纸在商业诱惑面前有更好的坚持。商业力量通过广告投放影响内容企图,越来越不可能。从大处讲,传统媒体、报纸媒体的公益属性将得以回归,不再以传媒机构的商业利益为第一追求。

事实上这样的实践已在进行,华尔街日报的执行总编今年离职,与若干传媒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由公益基金支助的机构,以调查监督为业,以公益为目的。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以内容见长的传统媒体所遭遇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机遇。这些机遇使得内容媒体、内容生产者从战后的媒体工业模式中有所挣脱。这些机遇还使一些久违的精神价值变得触手可及。给传媒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4篇

新媒体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

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局限,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各种价值观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等新媒体的时间逐步增多,而用在其他传统媒体上的时间却有逐步递减的趋势,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来源,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站新闻、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功能促使网络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交流、娱乐方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使其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更立体、更鲜活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等多种形式,生产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富个性的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各自作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1+1>2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就是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取新媒体之长,补传统媒体之短,改变传统媒体内容上的模式化,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发挥好传统媒体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把传统媒体原创内容、权威信息、言论评论、深度解读向新媒体延伸,生产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精悍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新闻产品,在融合发展中主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此外,加快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部流程再造,推进采编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和全媒体内容采编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一次制作,多种生成和立体化传播。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亦及时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产力。由于传统媒体节目制作需专业采编队伍,信息内容层层审查等,往往在传播时效上滞后。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具有比较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管理机制,信息传播正规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等。与之相比,新媒体信息可随时随地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时效上即时及时。新媒体综合平台多样化,融合了可移动网络、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服务设施,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向外信息。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互动化

第5篇

做报纸的人在思考新媒体时,总是有这样的习惯,认为新闻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接触媒体就是为了获得新闻。在这个观点的支配下,报人们繁荣了报业新闻网站,在iPad上创建了大量的新闻客户端,并积极努力地朝着“未来的内容提供商”目标迈进。

但是,把报业放在传媒的全范围竞争角度,我们真应该重新审视“新闻”的价值。

人们对媒体的需求是多元的

媒体从业者大部分是从各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一直以来,各媒体也是以传播新闻为第一己任、核心要务。时间一久,大家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新闻做好了,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这是当今传媒业者最大的观念误区。

其实,人们与媒体接触的需求是多元的,看新闻绝对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娱乐、社交、表达、通讯、群体认同。这一点,在新媒体上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更有甚者,人们看新闻的心理也是多元的,实用的需求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知道德国的黄瓜有大肠杆菌,就不买黄瓜,导致黄瓜滞销;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轻松的愉悦阅读。传媒必须适应受众这种多元的传媒接触需求。

媒体不仅仅传播新闻

媒体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都在发展不同于新闻的新的赢利模式。新时期,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媒体需要重新定义。媒体不一定是传播新闻的,新媒体可能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QQ是新媒体,它的主要功能是即时通讯,弹出新闻页面只是它的辅助功能;百度是新媒体,它的主要功能是集纳,只是个信息搜索的平台,它不负责生产新闻;微博是新媒体,它主要满足的是人们表达和沟通的需求;购物网站也是新媒体,它只提供购物平台,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社交网站是新媒体,它满足人们社交的希望,也跟新闻没有一点关系;婚恋网站也是新媒体,它是个“网络媒人”,跟新闻没有关系。

现在,即使是传统的以新闻发家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也在努力发展别的东西,新浪力推微博,很多网站都在下大力气推广微博,甚至还请来明星助阵,阵势很大,电视上、公交车上、户外LED上……都有这些网站的微博推广广告。新闻,在这些著名的新闻门户网站中,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报业向新媒体进军,就应该适应这种趋势,不单单以新闻为主打,还要创新新的盈利模式和赢利途径。

新闻的竞争对手众多

当报纸还是纸的时候,在当地,竞争对手只有几家,当报纸成为新媒体时,竞争对手就数也数不清了。

从传媒竞争的角度考虑,对“新闻”的竞争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提及的“红海”,竞争对手众多,非常激烈,想要立足非常困难。

报纸新闻网站这么多年都没有起色的原因就是主打新闻,它高估了新闻的价值,遭遇“红海”竞争。全国几乎每家报业集团都有新闻网站,甚至每个媒体都有新闻网站,加上新闻门户网站,在这无任何疆界的互联网平台上,那么多定位类似、内容雷同、功能一致的新闻网站,试图从中出类拔萃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啊。

报纸发行有地域限定,超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发行通常是无效的,一个城市的市民一般不会看别的城市的都市报,这就导致许多城市占据竞争优势的报纸都是本地报纸;而网络是没有地域限定的,在网络上,网民能看到任何上线的网站,包括全国的、地方的。报纸新闻的竞争范围是本地,但报纸新闻网站的竞争是没有范围的。

报纸在iPad上开发的新闻终端也是如此。报纸按照惯例依然在做新闻终端。它们就必须面临两种激烈的竞争,一是新闻终端的竞争,这种竞争远比同城间报纸大战来得激烈,那么多的媒体,远不止报社,都创建了新闻客户端,要想脱颖而出也是非常困难。二是必须直面iPad的全环境竞争,与每个用户越来越被分散的时间竞争。iPad并不简单等同于媒体终端,更是一个极度多元化的娱乐平台。报纸iPad新闻终端必须面对几大竞争对手:游戏客户端、微博、QQ等社会化媒体终端,这些东西远比新闻类终端有意思多了,也更具吸引力。

报业新媒体需要开发“蓝海”资源,脱离新闻或许是好的选择。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南方都市报在iPad上了“广州亚运指南”客户端,它结合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为手机用户提供全面的亚运赛程、参观、赛事资讯的同时,还提供亚运场馆周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信息及地图导航服务。在iPad上收费1.99美元,具备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四种语言选择,结合动态位置自动调用GPS进行路线导航功能,提供查询电话并可直接拨打。这个客户端在苹果商店上架不到一周就跃升为体育收费类销售榜第一位,成为南方都市报第一个实现收费的产品。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这是争论了很多年的老问题了。这两种观点对于报业做新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落实到新媒体的实践中,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做法,坚持渠道为王的就会努力去发展报业的新渠道,就会去创办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新媒体,比如成都传媒集团就创办了数量众多的新媒体种类,并利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向各种新媒体进军。而坚信内容为王的总是喜欢“通讯社模式”,习惯通过“媒介融合”来实现新闻内容的共享和多媒体使用,他们最想做的就是“未来的内容提供商”。这两种思路代表的是报业在新媒体竞争时代的两种选择。

其实,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在实践中更强势,更拥有垄断地位的合作方往往能成“王”。什么叫“王”,王者只有一个,用在传媒竞争上,就是拥有核心或者垄断优势。

在这点上,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一个已确定的市场空间中,如果内容方拥有垄断地位,那么它肯定就是“王”;而如果渠道竞争者很少,拥有强势地位,那么它就是“王”,能够说一不二。市场供求关系非常明确地解释出内容和渠道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供求关系应是相对的,会随强势一方加入者的增加而改变,现在是“王”,将来不一定是。

手机报是最能体现内容弱势的报业新媒体,它也是目前报业做新媒体中能实现赢利的为数不多的形态之一,但,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渠道运营商那方。目前运营商与报社合作办手机报的分成比例一般为,移动运营商分50%,其余归CP(内容供应商,媒体)和SP(服务提供商),最后,报社的分成一般就仅仅是四分之一。南方都市报的手机报每月收费8元。渠道运营商分成4元,另外还设置了公司,分成2元,南方都市报只剩下2元,一年只赚200多万元。内容基本没有话语权了。

很多业界人喜欢抱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内容不能为王,其实新闻竞争的越趋激烈,范围越来越大,这才是内容不能为王的关键因素。

质疑“未来内容提供商”?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的这句话被广为流传,被经常引用的原因是很多报人与之产生共鸣,人们认为纸的消亡不可避免,但是报纸的核心价值在于新闻,作为内容产业报业有其存在价值。纷纷提出:要做“未来的内容提供商”。

冷静下来,只要思考一下,就能豁然开朗。如果全国的报纸都来做“内容提供商”,那么,内容的竞争不是更激烈了吗?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报业集团都是内容提供商,那会是多么热闹的一个场面。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互相杀价,互相杀价的结果就是只有很少的实力强大的内容提供商能存活下来。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来做内容提供商,这些内容怎么落地呢?除了自家的几个媒体,哪个媒体愿意持续购买你的内容产品?

而从做内容提供商角度来说,目前报业的内容生产产量严重不足,一般一个报业集团如果拥有500名记者,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是500名记者能产生多少新闻呢?一人一条,也就500条。500条新闻距离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实在是太远了。而一旦没有规模效应,内容提供商根本无从谈起。新华社是真正意义的内容提供商,它在全国各地拥有5000名以上的记者。为满足世界传播新秩序的竞争需要,它现在还在大规模地扩张。一般的报业集团试图达到这个规模,依靠原始积累则很难很难。

专业的内容提供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些都市报的“特稿”就提供给很多其他的报纸,也需要钱来购买,但那是非常态的,也没有形成规模。可以说,报业集团并不具备做专业领域内容的团队,更缺乏相应的基础。

第6篇

“屏幕一代”中的六件作品是“柔软”、“反复”、“坚硬”、“纯粹”、“静止”和“闹”,它们都存在和源自艺术家开发的电子应用程序。在作品中,屏幕也许会被理解成为这些应用程序的视听组件而存在的、相对来说随意的容器和框架,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程序的结果存在于这些组件被观看者的接受多于它们所制造的图像和声音之中,屏幕因而在这些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基于此出发更深入地看,这些作品又是以人为中心。

这是歌德开放空间的个人项目。为此,主办方请来了德国ZKM媒体博物馆总策展人伯尔尼哈德・希瑞(Bernhard Serexhe)。希瑞博士自1980年代的时候初涉新媒体艺术,并有学术专著《数字艺术实践》问世。以德国人的严谨、规整,看中国全新一代的艺术家,会有怎样的冲击呢?

80后阿角,生来对电子科技有亲近感,而50后希瑞博士,有意识地拒绝网络,甚至坚持不用智能手机。且看在展出期间的论坛上,希瑞和阿角展开的艺术史层面的交锋。与此同时,双方对于新媒体艺术品如何收藏,亦亮出了各自的观点,引起论坛上听众的思考。

关于创作新媒体改变作品的诞生方式

“蓝色的屏幕,犹如一道通往新维度的大门,蓝色中运动的影子,是对日常在使用的屏幕中看到现实中影子的一种抽象化处理,这样的结构让我们无法判断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最终放弃分辨融入其中。”对着六块展现同样影像,组合在一起的液晶屏,阿角如此解释他的作品。这是一个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以gif格式构造一块深度无限的空间。阿角说:“gif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格式,她的特点是通过反复释放信息,让这样的反复,使她变得如此狡猾、极富性格。”

在微博、微信中,人们经常与gif图像打交道,但从没有哪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会像阿角那样,对gif格式有一种女性化的定位。

通过液晶屏展现gif格式的图像,仅是阿角作品的一个门类。在“屏幕一代”个展上,还有一类称作“算法表演”的作品,其尺寸可变,展示时间可变,一个个不规则的图形,有雪花状的,有盐花结晶状的,也有可变形的如同水滴质感的椭圆形的,以一种看似规则或是不规则的形状活动着。这是阿角通过计算机程序做出的作品,他同时认为,未来的屏幕不一定是平的,也有可能就是这样不规则的,而屏幕将无处不在。实际上,在阿角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在展示曲屏手机,这就等于向阿角的预测前进了一步。

谈起当今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创作,希瑞博士对我说:“在1980年代我从事新媒体艺术研究,并开办博物馆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30年后新媒体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希瑞看来,不管是旧有的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仅仅是信使(Message),还应该成为脑筋方面的“马杀鸡”(massage),以期取得安抚人心的作用。希瑞曾经研究过经典建筑,他认为建筑本身也是媒体,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文明、观念。换言之,希瑞认为任何新媒体,不过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新的艺术手段,却不见得会改变作品的诞生方式。

就像已经不再提笔早已改用电脑写作的作家,自称仍然是“笔者”而不是“键人”,新媒体艺术家已经不再使用画笔、颜料乃至打印设备,却仍然还是视觉艺术乃至视听结合、时空复合的艺术作品之创作者。而他们的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区别,不仅是新媒体作品可以在音画上做到更抽象,观念上更创新,更在于网络的即时传播以及即时交互,使得未来的新媒体创作延伸出无限可能。

关于影响力新媒体是否改变艺术本身

与阿角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这6件新作在体现出科技自我利用时,凸显自身的存在,不管观看者在场与否,它都强调与人类感官和理解的相互作用。基于上述观点,这些作品并不存在于它们自身之中,而在一个人接收作品所传达的感觉信息和在他从中理解到一些东西之间的互动之中。这些“东西”并不只是一种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而是深入的认知本身。

阿角是2006年开始进行新媒体艺术实践的。当时,阿角看到了一个名为“weneedmoney not art”的网站,接触到欧洲的新媒体,于是进行大量译介工作。于此同时,阿角开始在网上与其他新媒体艺术家进行交流。

张冰,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策展人。她出任德国歌德开放空间本年度策展人。在策划阿角个展之前,张冰与阿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中,张冰也提及,如今与新媒体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很少,主要是线上联系。“我们的社交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着我们手中的电子屏幕,我们的情绪也因为屏幕呈现出的信息、表情符号等变化。屏幕不再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工具,而是影响甚至参与我们的价值判断、社会关系和心理感受,从而与我们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张冰说。

比阿角更年轻的艺术家,甚至不再特别关注线下的观众互动,乃至彻底摈弃。阿角认为这些年轻艺术家群对科技的解读更深刻,并不再工具式的运用科技做些小发明。“他们开始关注互联网革新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带给人们的冲击,完全视觉体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年轻艺术家开始关注软件艺术(software art)和更轻巧的不需要线下空间的传播展示方式。”

当然,阿角本人目前的创作状态并不是这样。最近,他的工作室将之前一些和制作相关的逻辑和术语都归于“计算机辅助”。“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技术迷恋以及软件优劣的讨论。”阿角说。

新媒体是否影响到艺术本身,其影响究竟有多大?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方面可能没受影响?希瑞博士站在欧洲学者的角度,谈了他对新媒体如何影响艺术本身的看法。希瑞说:“从1980年代至今,我经历了模转数,一致关注、研究新媒体艺术带给社会、带给艺术本身的变化。1990年代中期,我们就开始讨论――新媒体新技术怎样连接世界与人,研究新媒体将呈现怎样的画面。并探讨复杂的图像在人脑中如何处理。”1997年开始,希瑞启动了大型的媒体研究计划,延请800位专家、艺术家,研究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但如今,在2010年代,希瑞博士不得不放弃研究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因为变化太快,我觉得如今的虚拟社会是比现实社会更现实的社会。同时,不同的人生活的圈子不同,也许在父辈看来,屏幕是身外之物,而对年轻人来说,屏幕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过去,很多艺术家将新媒体当作创作的工具,而当阿角将之当作理所当然的创作本身,并将之植放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在未来的艺术家看来,或许,这只不过是进入全新艺术时代的门槛而已。

关于收藏新媒体作品的价值何在

希瑞博士的德国ZKM媒体博物馆不仅藏有1980年代以来的许多新媒体作品,而且为了作品可以正常呈现,而购置了与作品同类同款的显像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每种都备了五件以上。

张冰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她策划了一个新媒体艺术展,艺术家使用的是非平面的液晶屏幕,置放在一个船舱结构里。当时有藏家要购买这件艺术品。当时大家就讨论,交易的主体是船舱结构呢,还是非平面的液晶屏,还是电脑程序?无疑,既然是艺术品,就涉及到买卖与收藏。也有人问阿角,假若“屏幕一代”的作品要被收藏,那这个作品原件的屏幕坏了怎么办?即使像希瑞博士那样购置五台备用机,也总有用坏的一天啊。

阿角说:“既然是购置我的作品,你买回去总得天天开机吧?只有开机,才能感受艺术的内容。我觉得五年之内应该不会坏的,五年后如果坏了,那就只能换屏。其实,这和买一幅绘画,买一件雕塑一样。绘画、雕塑也有维护的必要,新媒体作品也一样。”

当然,如果涉及到艺术品的永恒性问题,未来没有可能的替代品来维持阿角的作品正常呈现,那这部作品作为一个“物”也就不存在了。当这个“物”失去被解读的能力后,作品也就消亡了。阿角对之的看法是――目前更容易保存的还是文字。而假若作品消亡,收藏机构和藏家也只能慨叹――我真的拥有过这件作品。

即使对每件新媒体作品都保留五件同款屏幕的希瑞博士,也不得不承认:“今后的艺术品,可能不是以一个物体性的呈现来表达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艺术品可能仅仅是一个‘想法’就可以了。”希瑞还说:“毕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艺术品被个人收藏,放在自己家里,并不是艺术品存在的初衷。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化,总是互相交集的,不是私人可以完全占有的。如果是新媒体艺术,在线呈现,或者在其他公共场合呈现,那么,无疑是属于公共财产。”

第7篇

那些看似独一无二的当代社会现象,最终都能在历史的轨迹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同样,那些在历史上出现的现象,最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在现在或者未来重演。今天,当人们沉浸在新媒体的热议中的时候,似乎都忘记了那个电视、广播刚兴起的时代,那时候报纸面临着与今天一样的危机,但最终谁都没有消灭谁,反倒是危机促进了双方各自的进步。由此观之,今天热热闹闹的新媒体之议也不过是另一个危机或机遇到来前的征兆。

新媒体并非一片坦途

今天热议的新媒体,主要是以互联网科技、社交网络和新科技设备为基础的。互联网科技变革让传播更加容易,社交网络让每个人都拥有了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机会和能力,而新科技设备,则可以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有效接入网络,从而让媒体信息更便捷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都意味着新媒体从外在条件上看有着先天的优势,然而却并不意味着新媒体前途一片光明。

传统媒体在给受众传播消息之前,都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采编过程,而新媒体往往不需要或者忽视这些复杂的过程。微博成为一个新媒体产品后,几乎可以同时直播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而每个用户也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微博平台来传播,人人看起来都是记者,但却不一定都具有应有的媒介素养。其结果是,当信息传播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操作的事情时,信息的价值和真实性就往往令人怀疑。大量经过夸大、改编的段子伪装成新闻的样子大行其道,谣言滋生,最终导致大量用户对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失去信心。

CNNIC最新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10-2012的爆发期之后,新浪微博开始走向“平静”,一方面用户数量剧减,仅2013年就有成千上万用户离开新浪微博,另一方面,微博不再像过去两年那样狂热和自由,微博实名制和谣言转发入罪制度的施行让用户发言更加谨慎,一些大V用户被禁言,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不断下降,如今的微博上满是各种“官方”,连往日那些无孔不入的“段子手”也越来越少了。无论是说“回归”还是说“衰落”,新浪微博最近三年多的表现,都深刻地表明,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以媒体的思维做产品,极有可能走入歧路。因此,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并不能有效代替一般媒体的功能,媒体也不能仅仅依靠社交网络发展。

与此同时,那个被视为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微信,发展势头如日中天。不同于新浪的是,腾讯的产品思维和基因要更加浓厚,微信在一开始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它重用户体验,重工具效用,从而稳定了大量的用户,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表情等来逐渐变现。随着大量用户加入微信,微信平台上的公众账号、朋友圈等也都逐渐活跃起来,并一度成为各种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微信的主导者显然看到了新浪放任媒体基因不断繁殖而带来的危害,最终采取了认证、折叠公众账号、限制朋友圈的评论显示和转发等措施,使得微信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个人社交产品,而不是异化为一个大的媒体平台。

另一个产品化的媒体则是大量的新闻应用,特别是门户网站开发的新闻应用,不少安装量已经过亿。短时期内,因为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变革带来的新鲜感,使得用户不断“刷新闻”,这本身既让新闻应用看起来十分受欢迎,但在另一面它只是表明用户试图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存在感。这意味着,新闻应用如果没有长期的吸引力,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平台或者产品上去。

新媒体的核心价值

对于新媒体来说,可能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技术壁垒与运营策略失效,而是大量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者缺乏专业采编技能和职业规范约束,为了获得眼球而不惜以贬低或者无视信息真实性为代价。现在所谓的新媒体都在抢时效、比劲爆、求互动,实际上都处于一个感受到机遇来临时的狂热时期。这种狂热也同样影响着大众。在一段时间的火热之后,发热的用户或者受众的头脑最后都会归于冷静,而此时能否给受众有价值的信息和提供一种信赖感,决定了能否最终留住他们。

因此,虽然看起来传统媒体提供信息的速度慢,新媒体速度快,但实际上因为性质的差异,传统媒体的可信度和价值往往更高。而受众或者用户,同样也会在一段时间的狂热追捧之后,最终选择一个可信赖、有价值的媒体来追随。新媒体快,却粗陋;传统媒体慢,却可以精致。庞大的信息受众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都有各自的追求。正如我们看到的《快乐老人报》一样,专注于服务老年人,最终同样可以发行上百万份,在传统媒体被叫衰的今天,这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对于追求价值的信息受众来说,他们常常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对于追求互动效果的人来说,新媒体可能更有吸引力。新媒体的时效性强,用户自己生产的内容多,但缺乏验证,大量的信息都成为谣言,或者仅是用户的谈资,这样的内容很难让受众心甘情愿买单。一些新闻客户端,上午一条令人惊讶的新闻,下午就另一条新闻来否定上午的新闻,这种没有把关和验证的所谓新闻信息,最终都成为与论坛爆料无异的内容,其本身的价值十分有限。靠博取眼球的方式来获得用户,等用户有限的忍耐力被耗尽之后,这些新媒体就很难避开新浪微博那样的结局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物以稀为贵,信息的价值同样如此。信息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简单,信息自身的价值就不断贬低,反而有利于让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好东西。因此,不管新媒体怎样发展,都不可避免要面对是否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一个永恒的问题。新媒体产品化,只是让新媒体更加容易被接受,让信息更容易获取,这样降低了受众接受媒体的心理和实际门槛,对于媒体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然而,在提供的信息不断“贬值”的情况下,能否长期保持用户的关注和支持,则意味着新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产品化最终只是处于媒体行业变革时期的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当走过这个时期之后,媒体在内容上终究都会回到那个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去,改变的只是形式而已。

德国《明镜》周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量媒体使用UGC模式,以时效性和互动性而备受追捧的时候,《明镜》周刊却仍然讲究那几乎被新媒体所忽视的“准确性”。《明镜》仍然保持着为数庞大的事实核查员队伍,这些核查员对采编的信息进行核查,细致入微,使得《明镜》周刊的内容拥有无可比拟的可信度,其价值不言而喻。专业的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内容,高质量的内容就会是媒体的生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了新媒体爆发热潮洗礼后的传统媒体,特别是那些因为社交网络而受到冲击的纸媒们,最终都会慢慢收起慌乱的阵脚,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受众,进一步挖掘内容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传统媒体重新评估自身并实现转型,也是传统媒体涅槃重生的时候。

新媒体应提高内容价值

信息传播方式和载体的变化,改变了媒体的形式,却不能改变媒体的本质。新媒体,无论是简单地在互联网平台上以传统的方式提供信息,还是依附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来转变传播途径,或者直接转型为一个互联网产品,都不会也不能改变其媒体基因的本质。当产品化侵蚀到媒体的本质的时候,无论是作为产品还是作为媒体都难以为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要想做优秀的媒体,都应该扬长避短。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媒体,需要在内容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同时也需要在渠道上用力,获取更多的用户,并保持用户的注意力。而新媒体,特别是那些遵循产品化思路的新媒体,必须认识到当其不能提供有价值内容的时候,它们就或者异化为其他产品,或者走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