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学解决问题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7 16:09:00

序论:在您撰写数学解决问题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学解决问题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原有的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的概念所代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的“解决问题”该如何理解?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着对该概念作些阐释。

一、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解决问题”概念的内涵

在以前的教材中,所用到的“应用题”概念是指“根据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而是经过人工提炼整理过的。”。这种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并非实际问题,而是根据原始的实际问题进行人工加工的结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题目训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这种特点,传统的应用题往往结构单一,与生活实际有所脱离。发展到最后,应用题训练的主要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新课改之后,“解决问题”替换了传统的“应用题”,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强调心理认知过程,而不是强调解题的技巧。一定程度上,最终解决的结果不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解决问题”概念的外延

“解决问题”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对象。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个概念包含哪些外延呢?翻阅教材不难发现,当前“解决问题”这个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方程式等的代数概念的应用,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解决,概率与统计手段的运用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外延内容。

三、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数学能力形成时所依托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注重学生的参与。“解决问题”最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并不能只靠间接经验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靠直接经验获得。也即必须要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才能切实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解决问题活动时,一定要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精心选择和设计场景。“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要求有场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时必须对场景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如教学体积公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到正在修的沟渠边上或自来水池边上,量算需要挖的土方或能蓄积的水量。有些内容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则可设计相应的场景进行教学,比如速度与里程方面的教学,在现场生活中不便参与,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模拟场景中进行。

注意科学引导和评价。教师在指导“解决问题”活动时,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指导原则,切不可不指导或乱指导,更不可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充分的认知。

注意循序渐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执行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遵照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来安排,让学生适当作些努力就能成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有挑战性。

引导参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切实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去年要校园内铺一条路,需要预算经费。笔者就带领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到建材市场了解相关材料价格,最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该方案后来被校方认可,令所有参与的学生兴奋不已。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此后,他们学习数学便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并且常常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定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比赛。在特定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比赛,看面对实际问题时,谁能提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法,谁的办法更有效率等。

让学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当前时代,合作精神很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让他们意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真正价值。

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评价

第2篇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1

学习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是在于应用。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信息源,它闪烁着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思维的启发器,是解题中不可缺少的链条。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类概念是关键,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情境创设泛滥:现在的数学课堂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这种做法与随着近年来的教学理论发展创设情境的课堂导入方法渐被普遍运用,但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存在着一些误区。《课标》指出:“让数学回归生活”的提法并不妥当。在对待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上,我们倡导贴近生活,但并不赞成“回归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毕竟存在知识零碎、条件隐蔽、科学性缺失等不足。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师却在枝节上大讲特讲,造成无意义的知识重复和遗漏,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高耗的一个直接原因。

3、重视了概念的理解,但往往关注枝节:一些教师虽然重视了概念的理解,但往往关注枝节,从概念的枝节上提问题,忽视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例如,关于“角”的认识,许多教师都在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有无关系上做文章,花很大精力让学生讨论。实际上,教材中或教师、学生所画的角,不论角的两边画多长,本质上都是射线,是无限长的。区分这些角,并非看角的两边长短,而是看这两条边的位置关系,看这两条边的张口大小,这才是对角概念的本质把握。

二、概念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1、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具体方法如下:

①通过实例引入:指把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充分利用我们所熟知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适当地引入我们的课堂,使之成为充满生气的一堂课。让同学们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激发起好奇欲,进而能主动的解决问题。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用学生熟悉的实例进行引入。

②通过复习旧知引入:用原有的知识基础引入新知识,为新知作好了铺垫,因为新旧知识之间既有相互贯通的地方。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识既有利于复习旧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时还能引领学生经历新知识产生的过程。

③通过概念产生的背景引入:通过介绍概念的形成时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况,这样学生会能更好的接受了解它、认知它,自行的将概念加上标签。学生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另外也为使学生最好地理解、把握概念的实质垫定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通过联想引入:联想引入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引入。虽然数学知识的表达形式随着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多样,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和所隐含的思想方法却是相通的,这就使学生的大脑能将两个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像展翅的雄鹰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

2、概念的建立:概念的建立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感知和经验只是入门的导向,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才能成为判断的依据。

①利用变式:所谓变式,是指对数学概念、定义、性质、定理、公式、法则等的变化以及题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使其面目不一,而本质特征不变,借此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

②利用对比辨析:对于一些易于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练习,使学生弄明白临近的不同概念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深其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③利用反面衬托:反面衬托即举出概念的反例,可直接举反例说明,也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是进行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接触这些与概念相关的正反例子,能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④多层次、分阶段建立概念体系:数学概念的理解涉及到处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需组织起相应的关系结构,以利于新知识的存储和回忆。因此一个完整概念体系的建立要多层次、分阶段进行。

第3篇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分析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有如下几个方面特色.

1.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概念课上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学习概念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问题连贯学生的前知识和待学知识

我们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迁移性.要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实现知识的类比和正迁移.

二、数学教学的策略与教学实例

1.问题在结构相似处设置

高中的数学内容有些概念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数列中的两个概念,在文字表征上就存在着相似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概念中结构的相似,设置的问题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等差数列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进行类比.例如,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问题的设计.

(1)类比准备

问题1:哪位同学可以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概念,口述概念的内容并说一说它有怎样的性质?

问题2:大家想想,这个定义中你觉得哪些词汇最为关键?

(2)实施类比

问题3:今天学习一个新的数列,叫“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只有一字之差,大家想一想,如果让你定义,你会从前面的学习中找到怎样的联系,会如何给予定义?

如果学生在问题中无法找到定义的方法,此时可以进一步追加问题.

问题4:“差”与“比”一字之差,大家想一想,是否可以从等差数列的定义出发,抓住关键词,看如何实施类比、替换?

(3)验证类比推理所得结论

学生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那到底对不对呢?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等比数列实例让学会验证先前的思考是否正确,进一步感悟概念,深化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问题在公式相似处设置

数学概念和规律的表达,除了文字表征外,公式表征所占的比重更大,很多学生在学习公式和记忆公式上存在着较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度不够,没有类比推理和迁移,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动而低效.下面以“柱体的体积”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公式相似进行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进行类比进行分析.

(1)回顾类比“知识源”――长方体体积

PPT投影长方体,接着顺势抛出复习类问题:如何计算其体积?(通过这个问题回顾公式)

(2)课堂小实验,促进类比

课堂小实验1:准备两摞相同的纸叠成如图1所示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体积自然相等,接着用手改变一下右边的一摞的形状.接着抛出2个问题.

问题1:新柱体(图1右)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问题2:如何求新柱体的体积?

课堂小实验2:准备两个底分别为圆和三角形的底面积相等纸板,如图2所示,摞起一样的高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3:这摞起来的两个新的几何体是否都属于“柱体”?(联系概念)

问题4:这两个柱体的体积是否相等?并说出你的理由(用计算式表示)?

通过小实验的演示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各种“柱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相似性,将这种结构与长方体进行类比,自然地实现从长方体体积公式想柱体的体积公式的迁移.而且这种类比本身就是实验的直接经验,没有必要再进行验证.

3.在性质相似处点拨,引导学生类比推理解决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运用概念也是数学概念学习最终目的之一.而且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对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也是通过数学问题的笔试解答反馈的.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注重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性质相似处进行点拨,促进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题: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图像关于直线x=a,x=b对称(a

第4篇

一、概念的认识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心理活动,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而数学概念具有定义性、抽象性,它比较单调,在教学中显得呆板、枯燥、不灵活。同时,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年龄、认知等因素的限制,对定义性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感性上难以接受生涩干巴的抽象理论。所以,在教学有关数学概念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演示或者是学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从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中去体会、理解抽象生涩的理性概念,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时,讲解了长方形的概念,就让学生摸摸自己的文具盒、课本,看看教室里的黑板、课桌凳、墙壁……等实物图形,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再进行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等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知道了长方形是咋回事,教学的难度就降低了。

学生学习概念不光是在课堂上的理解,还应该到实践中去体会、认识、检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形成学生自己的理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教授完长方形周长这一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用纸张折叠图形,量量课本、文具盒和教室的四边,再去量量球场四边的长度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强化认知,从而是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二、从旧知入手,通过比对、理解,学习新知

知识是呈螺旋形上升的,数学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递增性,前边的知识是后边知识的基础,后边的概念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深化。对于相关概念的教学应该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加入新的内容,通过新旧内容的反复比对、体会,逐步引导出新的概念,进而使学生能够准确牢固的理解新概念。由于学习新知有学生自己的参与和体验,学生的情感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升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信心。

对一个新概念的学习,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一概念是建立在那些已学过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的,然后再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既复习了旧课又开启了新授。对新的概念的学习理解,教师要强调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与一些容易纠缠在一起而难以分清的相关内容进行反复比较,引导他们正确而有辨别地去接受,这样既巩固复习了旧知识,又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认识,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概念的认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准备的,概念的运用过程则是对新知识进一步理解认识的过程,对新概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准备了必备的条件。例如:教学"圆锥体体积的公式及运用"这一节课时,我是在学习了圆柱体体积公式之后进行的,对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则是运用了"圆柱、圆锥"相互比较的手法来进行的。首先,让学生观测到圆柱、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再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容积来量等底等高的圆柱容积(注意点:圆锥、圆柱一定要强调是等底等高),引出了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推导出了圆锥体体积计算的公式为:圆锥体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3,然后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模式导出圆锥体体积的公式模式,其为:

圆锥体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3

=底面积x高÷3

=1/3底面积x高

=1/3sh

公式推导出来了,用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如提问:圆柱体体积等于圆锥体体积的3倍,"对不对?"教师用图例、实物比较等手段启发学生一定要记住是等底等高,学生通过观察比对、思考验证得出的回答是:"不等底等高就不一定。"再去让他们分析原因,师生共同探讨,寻根究底,强化了认识,也巩固了知识要点。

三、强化训练,加深理解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原有的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的概念所代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的“解决问题”该如何理解?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对该概念作阐释。

一、“解决问题”的内涵

在以往的教材中,所用到的“应用题”概念是指“根据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而是经过人工提炼整理过的。这种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并非实际问题,而是根据原始的实际问题进行人工加工的结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题目训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这种特点,传统的应用题往往结构单一,脱离生活实际。发展到最后,应用题训练的主要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解决问题”替换了传统的“应用题”,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强调心理认知过程,而不是强调解题的技巧。一定程度上,最终解决的结果不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外延

“解决问题”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对象。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个概念包含哪些外延呢?翻阅教材不难发现,当前“解决问题”这个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方程式等的代数概念的应用,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解决,概率与统计手段的运用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外延内容。

三、“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数学能力形成时所依托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解决问题”最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并不能只靠间接经验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靠直接经验获得。即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才能切实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最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解决问题活动时,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三)精心选择和设计场景。“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要求有场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时必须对场景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如教学体积公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到正在修的沟渠边上或自来水池边上,量算需要挖的土方或能蓄积的水量。有些内容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可设计相应的场景进行教学,比如速度与里程方面问题的教学,在现场生活中不便参与,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模拟场景中进行。

(四)注意科学引导和评价。教师在指导“解决问题”活动时,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指导原则,切不可不指导或乱指导,更不可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充分的认知。

(五)注意循序渐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执行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遵照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作出安排,让学生适当作出努力就能成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有挑战性。

(六)参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切实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去年要在校园内铺一条路,需要预算经费。笔者就带领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到建材市场了解相关材料价格,最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该方案后来被校方认可,令所有参与的学生兴奋不已。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此后,他们学习数学便有了更强的主动性,并且常常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不定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比赛。在特定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比赛,看面对实际问题时,谁能提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法,谁的办法更有效率,等等。

(八)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在当前时代,合作精神很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让他们意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真正价值。

四、“解决问题”能力评价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背景下,原有的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的概念所代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的“解决问题”该如何理解?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着对该概念作些阐释。

一、什么是“解决问题”

(一)内涵

在以前的教材中,所用到的“应用题”概念是指“根据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而是经过人工提炼整理过的。”。这种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并非实际问题,而是根据原始的实际问题进行人工加工的结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题目训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这种特点,传统的应用题往往结构单一,与生活实际有所脱离。发展到最后,应用题训练的主要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新课改之后,“解决问题”替换了传统的“应用题”,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强调心理认知过程,而不是强调解题的技巧。一定程度上,最终解决的结果不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外延

“解决问题”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对象。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个概念包含哪些外延呢?翻阅教材不难发现,当前“解决问题”这个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方程式等的代数概念的应用,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解决,概率与统计手段的运用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外延内容。

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数学能力形成时所依托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 注重学生的参与。“解决问题”最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并不能只靠间接经验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靠直接经验获得。也即必须要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才能切实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解决问题活动时,一定要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三) 精心选择和设计场景。“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要求有场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时必须对场景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如教学体积公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到正在修的沟渠边上或自来水池边上,量算需要挖的土方或能蓄积的水量。有些内容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则可设计相应的场景进行教学,比如速度与里程方面的教学,在现场生活中不便参与,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模拟场景中进行。

(四) 注意科学引导和评价。教师在指导“解决问题”活动时,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指导原则,切不可不指导或乱指导,更不可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充分的认知。

(五) 注意循序渐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执行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遵照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来安排,让学生适当作些努力就能成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有挑战性。

(六) 引导参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切实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去年要校园内铺一条路,需要预算经费。笔者就带领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到建材市场了解相关材料价格,最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该方案后来被校方认可,令所有参与的学生兴奋不已。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此后,他们学习数学便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并且常常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 不定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比赛。在特定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比赛,看面对实际问题时,谁能提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法,谁的办法更有效率等。

(八) 让学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当前时代,合作精神很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让他们意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真正价值。

三、“解决问题”能力评价

第7篇

本课题组成员对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分析,六年级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是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存在的困惑

(一)数学概念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 死记硬背。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学习增加了难度,进而不少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由于没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因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及提高。

2. 孤立地学习概念。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

3. 概念与应用脱节。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其一,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其二,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对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概念很少关注相应概念。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二)问题解决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概念意义混淆、受多标准量、思维定式、解题模式、数量关系等因素的干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2. 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得不好。教材中的不少问题解决,由于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3. 问题解决心理障碍。有些问题解决在情节叙述中,条件叙述较为婉转含蓄,就会造成一种掩盖本质的假象,使非本质的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容易给学生产生错觉,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4. 对问题解决不感兴趣,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等原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 引申出适合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概念。

2. 利用直观教学法,补充并深化数学概念。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

3. 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

4. 对于太难理解的概念就可以暂时不给定义或者采用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

5. 纠正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概念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6. 归纳整理概念,形成系统。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二)问题解决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与计算相结合的解决问题。从学生初步学习加减乘除的计算开始,课本上就出现了以各类计算为主的解决问题。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对整数、小数、分数中加、减、乘、除意义的充分理解来进行,而不能单纯作为巩固计算的题目。

2. 以常见数量关系为基础解决问题。要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引导中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或熟悉的事物作为问题解决的内容,指导他们解题时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情境,通过自己的操作在脑中形成表象,在具体的题目、具体的数量中发现一些带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并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出一些数量关系。

3. 利用数学思想策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学策略的切入口,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1)列表的策略。这个策略适用于信息复杂,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把信息以表格形式列出来,容易观察和理顺问题条件,发现解题方法。

(2)画图的策略。画图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策略,这种策略能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3)一一列举的策略。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4)假设、替换的策略。对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的方法解答的问题,可尝试按问题中的条件去假设、替换,得到一个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入问题中去验证。

(5)转化的策略。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更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所以,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将概念和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用多种形式引出概念,激活学生概念建构的兴趣。

2. 在概念的建构中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

3. 重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拓展概念,数学教学离不开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题,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数学概念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是问题解决的钥匙,在概念教学中渗透问题解决可以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在问题解决中,利用好数学概念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陶文中.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小学数学教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