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30:33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护理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基础护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74-02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最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1]。现对本病区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与分析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生活护理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存在严重的的安全隐患。
1.2 基础操作不规范:护士在操作时为了省时省力,忽略操作的细节,消毒隔离不端盘子不消毒,违反操作流程。
1.3 病情观察不仔细:巡视病房,病情观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而大部分护士不能按护理级别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病人可能发生哪些潜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年轻护士专科知识薄弱,感觉病人有不妥,却未及时引起警觉,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而延误病情,造成了不良后果,导致发现不够及时等。
1.4 健康教育不具体: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病人应了解的自我保健、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的很少。这也与人员配置不足和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有关。
2 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原因
2.1 护士自身的原因:对生活护理重视不够,有标准不执行,护士是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因此,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直接原因。由于护士的工作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仍停留在被动的执行医嘱,机械的完成注射、输液等治疗性护理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上,认为生活护理是“软任务”,因而轻视或简化生活护理[2]。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强: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认为基础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小事,忽视某些环节不会给病人带来危害,且其行为并没有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将它变为一种习惯。
2.2 管理方面的原因:护士缺编影响基础护理质量:护士数量不足,人力不足,忙于应付治疗等硬性指标的完成,影响了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教育不足,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平时护士长例会分析护理质量,加强质量教育,而对护士进行面对面的考核较少,对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更需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及专业技术培训。
3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引入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迫切需要医院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国家卫生部曾多次提出,护理工作需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1]。通过基础护理工作,护士可以更细致的观察病情,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
3.1 多方位培训,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思想上多沟通,多交流,增强责任感,并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勤奋学习,不断进取,认真履行义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己所能,把事情做好。牢记“细节决定成败!”
3.2 明确工作流程及标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层层把关,互帮填漏,加强指导。护士长详细分工,明确管理要求,不定时进行质量检查,每月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整改,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不断调整,持续总结管理经验,确保工作落实质量。
3.3 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定期对护士进行“三基”培训和考核,将新毕业护士作为培训重点,以基础护理在病人身上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同时,按时落实护理查房及业务讲课,逐步提升护士的业务素质。
3.4 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成绩突出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最大限度的挖掘护士的潜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3.5 增加护士编制,完善后勤支持系统:使护士摆脱非专业性护理工作,把护士真正还给病人,服务于病人,有条件增设护工,护士加强监督和指导。
3.6 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控制: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用科学数据反应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将“软指标”变成“硬指标”,全科参与护理质量检查,定期不定期检查,尤其节假日、夜间是问题多发时段,分别问题当场提出纠正,共性问题护士会讨论、分析,使护士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地完成好每一项基础护理工作。
4 小结
基础护理质量是涉及到病人安全的重要工作,从领导到群众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提高质量的良方是事先预防,不是事后检查。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宗旨”,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放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问题;对策
在临床患者个人疾病的康复进程中,完善、科学的基础护理必不可少,这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后续恢复存在极为明显的意义。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基础护理的具体质量是可以反映出医院内部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的,因此,基础护理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1]。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基础护理是最为基础且与患者距离最近的一种护理方式,透过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情况,护患双方也会达成较好的沟通,且此种护理方法可以及时将护理精神表现出来[2]。妇产科患者是医院内的特殊群体,因此,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与患者的个人健康存在密切联系。在此背景下,探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的问题与对策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1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护患沟通不到位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不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单纯认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就是遵医嘱实施必要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如果忽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就无法倾听患者个人主诉,当患者出现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时候,护理人员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以致延误了护理工作进程。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学习能力不够强
很多护理人员自身的情况不够特别优秀,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的护理技巧及专业知识,自身也不是特别聪明,未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很多护理人员就不具备牢固的理论基础,自身实践能力也不够强,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就导致很多护理人员无法在工作中解决存在的问题,造成护理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1.3医院培训不到位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医院培训不到位也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方面。目前,很多医院缺少护理人员,导致新来的护理人员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需要独立顶班,却未能接受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培训。部分医院没有在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或者是单纯侧重工作能力培训,而不重视护理人员道德观、责任心等的培训[3]。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护理人员未能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责任观念,导致护理工作的质量出现明显下降,患者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
2如何切实做好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
2.1加强护患沟通并做好宣教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中,医院若想保证基础护理的具体质量,首先就需要加强护患双方的沟通,并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不断转变个人观念,在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程序之外,还应当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等,并且倾听患者的个人主诉。护理人员在实施基础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安慰患者,避免患者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等心理,以免患者心理压力过大而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护理人员一旦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就会更信任护理人员,进而配合护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在健康宣教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具体的防治措施、治疗方法、护理方案等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所患疾病。这样一来,患者就会消除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这对于患者基础护理的开展十分重要。
2.2提高护理人员能力
在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中,医院还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医院首先需要积极引导护理人员科学认识护理工作的基本核心与理念,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较强的服务观念。医院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让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进行中更好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医院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妇产科病区基础护理工作开展必要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在培训中学习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等,并且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完善的操作技法。这样一来,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会得到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也会更高,这对于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存在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医院还需要在护理人员素质提高工作中不断加强道德观念及工作作风的相关教育,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护理人员能够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任何困难,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4]。
2.3加强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为患者进行床单位的整理,并且帮助患者清洁面部与口腔,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清洗,可以选择温水进行擦拭,以免患者的外阴出现炎症等导致预后效果较差。每隔2—3日,护理人员还需要用温水擦拭患者的身体,保持患者身体的整洁。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以免患者出现压疮,护理人员还需要针对咳嗽患者实施科学指导,告诉患者如何正确的咳嗽及排痰等。如果患者接受尿管留置,护理人员就需要严格观察尿管的状态,看尿管是否顺畅等,以免尿管堵塞或出现脱管情况。对于患者所处环境而言,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干净、整洁,每日在病区内进行开窗换气,保证病区空气的清新,以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等。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区地面的干燥,不得存在污渍、水渍等,并且在患者的床边等安装报警装置等,以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2.4对护理组织构成进行完善
医院内部需要对妇产科病区护理组织的构成进行完善处理,成立相应的质量改进小组,对相关护理人员的个人职责等进行分工处理,并且实施完善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各项管理活动都可以被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医院需要制定必要的质量改进计划方案,并且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等,让患者为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等,并且及时收集可以反映基础护理工作的相关数据等,对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及时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当之处等,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处理[5]。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监督,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出现不到位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
3结语:
伴随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于护理要求的逐渐变高,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常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接受护理工作的舒适程度,更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医院及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并且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妇产科病区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才会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桂莲.病区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4):104+107.
[2]王晓莉,冀敏.产后病区基础护理质量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02):31-32.
[3]杜金明.基层医院妇产科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161+163.
[4]刘爱玲.妇产科护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2414-2416.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问题;护理对策1概要
在医院中,护理工作是医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在医生对患者展开救治以前可以简单为病患处理病情,在救治之后帮助患者尽快获得康复,可以说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病患生命安全和健康利益,其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建设好基础护理工作是一项对医疗事业有特殊意义的工作,但在当今社会中,经常有报道显示护理工作者与病患直接的矛盾凸显,这就说明现在的医护基础护理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医院的工作压力,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技能有待提高,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够,后续培训与社会地位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基础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医院、护理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从全局出发,从点滴做起,改变甚至消除这些问题,不过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还会出现其他问题,这就要求医护工作者与时俱进,能对未来的工作有所预见,现将具体分析做如下讨论。
2基础护理的概念
基础护理的工作重要性,已经在上文中介绍过了,基础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更是一项极具临床操作意义的工作,所谓基础护理就是,护理工作者通过学习护理学中的基本护理理论与技能知识,结合当前病患所需要的生理和心理康复条件,对其进行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康复,病理治疗等一系列工作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需求层次论中介绍所说,人类的的需求从最低层到最高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1],这项理论虽然是指心理需求但其清晰的表达出人类的需求结构,其中也包含的生理上需求,那么基础护理工作恰恰就是满足前四项大的需求点。护理工作可以满足患者在,水、食物、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的生理需求,医院和护士可以保证患者在一个相对安全,环境舒适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安心养病满足了患者的安全需求,护理工作者除了生活护理外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对其进行开导可以满足其情感和归属感需求,最后,对于患者的护理还可以满足其被尊重的需求,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护理工作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3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上文介绍过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技能有待提高,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够,后续培训与社会地位不足,下面展开讨论。
3.1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技能问题在现今的医院工作中,病患的接待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工作压力如此之大的环境下,如果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一直维持在一个阶段,其结果必将无法适应现状。在临床操作上为了节省时间,不按流程规范操作,如不戴口罩,登记表填写缺页少项,对个人卫生不注意等情况,在医疗专业知识方面,对新的患者护理方法不能自主加强学习研究,对于药效和药理掌握不清楚,不能给予患者专业的医护建议等,在职业道德方面,不能为患者保守病情秘密,在为患者注射或生理护理时不注意患者感受随意了事,在查房或巡视过程中出现缺岗等行为,以上的基础护理中提到的问题,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医护问题,但其典型性值得注意,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医护工作者的这些问题,出现了医疗纠纷还有挽回的方法,一旦出现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情况,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3.2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问题当今社会的服务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那么作为医护工作者是不是也应该注意这方面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设想一下,在一个生理没有疾病的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中遭到冷遇或者被态度恶劣的接待者侵犯时,肯定会使其感到恼火,那么作为一位身体上正在承受痛苦的患者来说,情况可能会更糟,甚至影响到康复进度。所以说医护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患者在入院期间询问一些相关问题时,在护士看来可能是一个"没有必要"的问题,但在病患看来确实影响到其病情,再有像患者手术后身体虚弱,这时护理工作者送上一句关心的话语,也许会比单纯的吃药更加有疗效,总之,在医疗环境中单纯的生理护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病患的需要,更加优质的基础服务和人文关怀才能适应现今的医疗环境,处理好医患关系。
3.3医院对于医护工作者的培训与社会认可的问题这方面问题直接关系到医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医护工作者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往往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但现在的医疗环境需要具有更高要求更好技能的医护工作者,医院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管理护士工作时,一贯的硬性要求,使其在专业水平上进步缓慢,再加上全社会对于护士工作的不重视,薪酬过低,工作强度要求过大,没有正式编制,给本来人才不多的行业增加了更多的发展阻碍,所以改变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从外部给予护理工作者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应对基础护理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了解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其质量直接与治疗效果、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护理核心部分,衡量护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护士必备的基础理论技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2],下面其对策如下:在应对护理工作者业务水平的问题上,应从专业学校入手,在学生学习护理技能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其了解到护理工作对于整个医疗事业的重要性并培养其使命感,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神圣性,这样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对于培养其工作热情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其专业性教育中,医院的作用同样是重要的,医院对于在职员工应积极开展上岗后续培训,可以定期由专家或医生,对医护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理疗常识培训,对最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进行讲解,让医护工作者的医药理念保持与时俱进。在服务意识方面,应实行轮岗制,将"最合适的人员配置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建立完善科学的奖惩机制;鼓励耐心、热心和细心的服务理念,对服务意识最好的护理工作者,实施物质奖励和表彰,将优质服务的理念传播到每位护理工作者心中;对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的问题,应从各个渠道宣传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与艰辛程度,使其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书籍或报纸等渠道传播到社会中,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于护理工作内容的误区,对护理工作者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只有让护理工作者的生活和地位得到更多优待,才能使其更加投入工作。
5护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都知道在基础护理工作基础之上,有一种护理叫做优质护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内容,在基础护理之上更加强化各种护理水平,将护理中的责任制全面落实,深化并细分护理专业和内涵,致使整体服务水平与业务技能得到提高。
这种护理方式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安慰,让患者的身体恢复进度加快,由此可见,这种深入人心的护理可以在未来应对更为复杂的医院工作环境,这也是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了解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可以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护理工作,更加和谐的处理医患关系,甚至以后再次提到基础护理就等同于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51-02
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工作整体服务质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生存及发展。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是对护理人员新的要求,是护理管理者新的追求目标。2010年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卫生部下发了加强临床护理优质服务的通知,立志构建以“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为主的优质护理新服务体系,其中,作为根本的基础护理为优质服务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及时、全面地找出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对策,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构建优质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总结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3 248例住院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自住院起护理人员的接待、病情介绍、基础护理服务技能、医护合作、护理人员态度、疾病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出院前宣教等方面。统计基础护理中各方面失分情况及患者对基础护理不满意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2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3248份,回收3196份。回收率为98.4%。3 196份回收调查表中,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
3讨论
3.1基础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3.1.1服务态度生冷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者42份(1.31%),多为护理人员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生冷、强硬现象,一些年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提高,且表现出了敷衍、消极怠工、遇到问题较难控制自我情绪等方面。
3.1.2基本技能不扎实本研究统计表明,对护士基本技能不满者53份(1.66%),多表现为穿刺、护理配合、操作中由于工作熟练度低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为基础护理中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所在,与近年来医院规模加太较快、年轻护士比例大、基础护理技能不扎实有关。
3.1.3医护合作不默契本研究统计表明,对医护配合不满者39份(1.22%),多表现为在目前重医轻护的环境下,由于医护合作不默契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产生不满。这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与医生的合作不熟悉等因素有关。
3.1.4健康宣教不全面本研究统计表明。对疾病康复宣教不满者59份(1.85%)。表现为对于一些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的水平尚肤浅,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一些预见性问题及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未给予解释,健康宣教不全面。
3.2对策
3.2.1转变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护理态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护理服务。树立崇高的护理职业情操,加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时找出本科室差距,针对部分问题制订相应地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兄弟医院的护理学习,把好的经验充分利用到现有的条件之中,满足患者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在人院时,亲切和蔼的对患者讲述医院环境;在患者存在困难和忧虑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问题时,应给予耐心的解答,确保优质护理服务体系观念的建立。
3.2.2加强基础护理基本功训练组织年轻的护士开展基础技术操作的训练,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检查中,抽查护士技术操作的基本功水平。定期考核年轻护士,并进行强化基础训练,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考核成绩较为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基本功要扎实,如穿刺时应一针见血,置管须一次成功,气管切开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吸痰药轻快且无刺激,过硬的抢救技术等。技术的操作准确性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这是优质护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护士的工作态度也要认真负责,这样既能提高护理的质量,又能取得医生的信任,得到患者的满意;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改善护士待遇,减少优秀护士流失,根据学历、职称及取得护士上岗证的情况适当增加工资,对表现突出的护士签定长期的合同,交纳医疗保险金及失业保险金等让其安心工作,快乐工作。
3.2.3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医护合作默契患者希望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足够高,能够更好地解除病痛,因此护理中对患者要认真负责,为患者提供及时、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医生在每天查房之后,忙于手术或病历书写,医嘱都是护士来完成的,这要求护士知识全面、操作规范、能独立的处理问题并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医护配合熟练,只有这样,患者才能信任目。调查中发现部分护士工作中机械性强、主动性差,不能及时准确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病史不全面,患者有问题常越过护士直接找医生,护士丧失掌握知识和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因此要求护士要注重观察病情,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全面掌握各方面医学知识,医护要密切、熟练配合,这样才可让医生放心,让患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