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发展愿景范文

时间:2023-09-27 09:30:29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发展愿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市发展愿景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规范;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38-02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经济、政策上支持不足,成功的经验也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过于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化,生态基础差,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加了不少难度。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只有在工业化城市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并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来进行改进和建设。当前,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城市不仅是“天蓝、水清、地绿”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还应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以及这些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和生态功能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规范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学家薛利·霍爱尔说得好:“没有生态就没有经济。”站在新的时代高地瞭望城市的未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政府有责任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创新的思维来规划和建设好富有“诗意栖居”的生态城市,以此实现经济与生态互促共进。为此,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必须遵循四项基本规范。

1.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工业文明急剧推进城市化的巨大洪流中,我们正着手于开创现代城市迈向生态文明的伟大时代。建设生态城市、推进城市生态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在建设理念上,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走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追求。

2.增强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审美意识。先哲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城市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人工创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她的美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宽的道路,而更多地体现在她的自然。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充分保护好原有的江河湖水和山木园林,融城市的现代文明于自然环境之中。必须尊重人对自然的情感,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必须摒弃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树栽树”等等大挖大填,舍弃那些以人工“美化”代替自然景色等人为的雕饰和斧凿的痕迹,真正达到人与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3.丰富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现代城市的生态系统,不仅维系着人们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绵延传承。把她视为纯粹的人工产物,觉得人在城市面前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这个城市必然失去品位、韵味、个性和魅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增加绿地面积和林地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完美糅合在一起,突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遗存和城市个性的有机整合,把城市的文脉深藏于生态环境之中,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人本化、人文化和人性化。

4.提升良性循环、永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城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地理单元,而是一个由经济、文化、景观、市民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生命体,而不能仅仅把她当做钢筋水泥森林的物质实体来对待。她是无私、慷慨的,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创业、生息、繁衍的住所。但她又是敏感、脆弱的,渴望我们倾注更精心的关爱、更耐心的培育、更细心的呵护,需要我们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一座生态城市不是追求奢华的城市,而是崇尚节俭、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精神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发展愿景

生态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政策、社会、经济、科技、经济和公众的参与等。中国目前的远期规划年限一般在一年左右,而这种全面深人的规划在一年内往往难以实现,会出现铺的摊子过大,效果差,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最终会导致规划目标不能全部实现。

当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未来愿景主要有:

1.优先利用城市周围先天的自然环境。对城市周边区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加以改善和合理利用。开辟城市生态走廊,加强对城市地区自然和生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及生态预留地。新规划的城市应预留出一定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老城市应结合城市危改工程等,预留出一部分区域用于绿化,对于有历史文脉的遗址或建筑应加以保护,开发时可以适当加以结合。

3.推进生态节能住宅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对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有驱动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4.城市中的工厂要实现清洁生产,逐步通过碳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只有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各类垃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安全从城市运出。鼓励工商业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可持续的市场、工艺与方法,开发、销售生态产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5.要尽量使用清洁能源,逐渐改变中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城市活动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6.合理规划卫星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中国目前很多城市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是比较明智的策略。小城镇在规划时要注意生态绿化工程和绿化设计和养护,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和高水平施工相结合。

7.编制和修订科学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和改进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随着人们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规划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加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力度。公众参与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支持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保证。

当前,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力求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中国城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路,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这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 杨宁娜.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

第2篇

1、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

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乔木、灌木、草本)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同时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与四周环境协调,依其处地理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选择合理的植物,是营造城市园林景观成功与否的关键。

2、生态园林充实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依靠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城市绿化尽量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另外以植物群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增加绿量构建生态园林。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生态园林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生态园林以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配置形式,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3、生态园林美学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园林景观是人化的自然,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营构,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以生态园林美学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植物材料的配置直接影响着的环境观赏特性和功能性。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提高景观观赏价值。中国风景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在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不断的发展。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

4、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包括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设计形式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托,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理念之中,已达到二者相融合的目的。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出现的又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也是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

5、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生态园林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标志,也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园林功能的发挥,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平衡,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强调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相呼应,也是现代景观追求的三个重要目标。

第3篇

摘要: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多、分布广,而绝大部分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顺利完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及保护等问题。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新崛起在很多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合理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与世界其它国家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同质性。从法国的洛林地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老工业基地成功实现经济转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相适应的。

1经济转型与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单一资源经济的有效方针

1.1经济转型的理论性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因资源而立的,城中的其它产业也依附和服务于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的单一也正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片面强调自己的资源优势,并以开采、出售资源作为主要的产业方向来发展地区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一个主导产业的再造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培育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道路。

1.2根据转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培育替代产业

一般来说,培育替代产业,要转变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势,在发展接替项目上可将其分为两部分:1、接替产业项目。向上延伸经营伴生、共生资源,以充分利用其价值资源、改变粗放型开采及生产方式。向下延伸,加大资源的深加工程度等。2、替代产业项目。改造、重组、引资扩建存量项目,通向全国,多行业寻求市场。接续产业可以理解为“拉长资源产业链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长期单纯靠出售资源产品,很少进行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然之路。

1.3国外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践及给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启示

(1)法国洛林转型改造“进”、“退”的基本思路。

法国洛林以往是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地战后新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使该地区面临着传统产业衰退的问题。法国政府因此制定了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转型目标。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进”、“退”的基本内容主要求包括:“进”—即产业的进入政策。旨在以发展新产业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即产业的改造。对传统的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以提高效率。“退”—即产业的退出。放弃成本高而又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放弃夕阳产业而又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为及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虽然漫长。但由于政府政策合理,产业进退有序,洛林地区的经济成功实现了转型。

(2)几点启示。

尽管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制度环境,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转型的模式上,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转型产业的“进”、“退”走市场化导向的道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重新崛起,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排除了纳粹德国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体制和战后军事占领当局严格管制的做法,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事业与各种形式的私人企业在社会市场经济原则框架内运作,发挥着既有竞争又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这点与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有企业非常相似。转型过程中,政府的必要干预及支持是实现成功转型的有力保障。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投资巨大,历时时间长,政府应承担一部分转型资金。用来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以及公共设施服务等硬件设施。为新产业的进入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引进先进技术及优秀管理、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2资源枯竭型企业的退出是市场机制重新配置的要求,也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1资源枯竭型企业选择合适的途径退出以维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破产、关闭。一般是当资源枯竭型企业矿产资源基本枯竭、严重亏损且扭亏无望、企业外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而前景产业转型方向难以寻找而实行的退出策略。但其破产后后顾问题太多,因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我国的云南东川矿务局。

(2)产业转型。一般在企业规模较大,内外部条件比较有利,企业市场环境和区位条件良好时可进行产业转型。这种退出策略利于平稳退出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3)改制重组。其实质上是实行政企分离、主辅分离的过程。即实现企业的“非行政化”及“非国有化”。这是大多数资源枯竭型企业都要实施的政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让市场来选择企业,而非计划来培育企业,企业只有在体制创新、自主经营、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原有的模糊责权关系、政策主体的混乱,以及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如江西萍乡矿业等。

(4)迁移。是企业全部或部分人员设备迁移到其他资源矿区,缩小原有企业规模的措施。但其适应性较差。要求企业资金实力及异地企业的合作。但在中国部分地区有实施,且成效欠佳。如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在新疆阿克苏开办的俄霍布拉克煤矿等。

2.2资源枯竭型企业的退出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劳动力转移及安置问题是资源枯竭型企业退出的主要问题。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单一,企业组织形式单一,退出及转型时大量的职工面临下岗而这就涉及到一系列培训转换技能、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和离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等应付费等。解决该问题,首先政府的财力支持。政府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所有离退休人员、工伤工残人员,特困职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体恤金等。其次,依托政府再就业服务体系,根据下岗失业职工的文化及技能水平建立不同类型、专业和层次的培训中心,帮助职工再就业。再次,以发展新产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及第三产业,引进外资,鼓励外场进入以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问题。

3重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谋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期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进行掠夺式、粗放式的开发利用,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如辽宁阜新的大面积地面塌陷,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沉陷区,直接影响群众达30万人,而地下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更严重的危胁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鲁尔工业区曾是德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他们治理污染的对策就是把环保定为国策,将环保写入《基本法》中,迄今以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我们可借鉴之处有:

第4篇

【关键词】标准化;现状;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41-01

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成阳市经济能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并将其作为该市生产力指导国民经济科学实践,才是长远发展的硬道理。

一、咸阳市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成阳市标准化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理顺了标准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了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全市企业采标率与产品标准备案率逐年上升,产品执行标准覆盖率在98%以上,全市有13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的企业已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二、“领域”展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前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我们认为要在以下“重点领域”突出实施标准化战略:

1、工业领域:重点研究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并参与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液晶用玻璃基板、覆铜板、稀土永磁体、高清晰数字电视及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

2、装备制造:加快成阳市在全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中具有优势产品的标准研制步伐。重点在包装机械、新型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等领域组织成阳市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标准体系。

3、能源化工加快煤向电力、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向化工产品转化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新型能化技术标准体系。

4、纺织服装加快新型纺纱技术、服装的开发和设计标准的研究;加快纺织品及非织造布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用于不同领域纺织品及非织造布的技术标准,如手工布、无纺布等。

5、食品工业抓紧传统食品、特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一系列区域产品标准和规范;抓紧新品种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新品种选育、栽培(养殖)技术、产品质量、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技术标准;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中建立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GSP(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认证。

6、医疗保健品研制中药保健品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研制新型口腔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研制传统及专科医疗技术标准。

7、建筑建材积极宣传实施各类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检测标准及其验收标准;建立起以建筑企业为推广主体的新型建材技术标准体系、节能型建筑物标准;推行建筑卫生陶瓷环保、节能降耗、节水技术标准;推行节能型建筑判定、室内装饰环境检测方法技术标准。

8、农业领域建立健全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如农产品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要求、评价标准;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并实施生产及质量分级标准。在重点农业企业中实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研究农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快速检测技术标准,加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三、“措施”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保障力度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成立成阳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推进标准战略工作领导机构,推动本县市区实施标准战略。市、县两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订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为实施标准战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标准化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采取市、县两级层层培训的措施,通过对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化专业人员进行标准技术、管理、应用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标准化手段的人才队伍。

(三)建立标准和科研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和科技研发单位的互动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科技部门、标准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协调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用标准指导批量生产,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占领市场制高点。

(四)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全面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调动广大企业研制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单位要切实重视标准化工作,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聚集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加快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标准化工作。

(五)建立宣传机制,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各县市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扩大标准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加强标准研制、标准转化以及企业自觉采用国际标准等方面工作的宣传。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开展与其他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地区之间标准资源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成阳标准信息服务的不同需求。使标准化服务各项支撑和保障体系联动制约,形成一体,互为所用,真正实现标准化工作建设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高端行业迈进,从而使标准转化工作最终全面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区域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标准研发创新。研究制定推动企业成为标准研发创新活动主体的相关政策,重点制定包括促进标准化与“产学研”结合、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攻关等配套政策,对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产品研发和产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自我投入,推动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产业化。

2、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产业联盟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交流活动。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从政府推动到企业主动的转变。

第5篇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细节管理;文化育人;共同发展

学校承载着师生的喜怒哀乐,是广大师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校兴我兴、校荣我荣”!学校是我家,兴衰靠大家。如果每一位师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以一颗忠诚的心来关注学校和呵护学校,乐学校之所乐,忧学校之所忧,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大家的心里都装着学校,什么事情都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处理,就能和衷共济;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就会越办越好。这是我当校长以来努力追求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让师生来到学校就有家的感觉,那么全体师生自然而然会将学校当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会是这个家的主人。本文就自己任校长以来的做法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1家有家规――制度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它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学校既然是一个大家庭,更应有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指主要依靠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陶行知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学校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的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权益,理应将制定权交给全体员工。一项规章制度如果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就能变成员工“自己的”制度,从而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并能够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但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果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那么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看似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千校一律,互相借鉴,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完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等碰到实际问题出现只能同伙行政临时讨论决定,随意性很强,这样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就制度管理问题发动教师讨论,让全体教师做学校的主人,首先根据学校实际拟出需要制订的几个主要制度目录。如《教师业务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师一日常规》等,制订切实可行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竞聘条件》。然后由学校各职能科室起草各项制度的具体方案,经行政会议逐条讨论分析,形成草案,再下发给全体教职工进行酝酿消化,提出意见,最后综合各方意见进行修改,经全体教工大会表决通过试行一年后再修改。而且只要制度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都要经教工大会审阅修改,一旦确定下来,就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约言”,共同遵守。

又如,我校在制订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之前,就印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建议表》,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规划的制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再综合大家的意见根据学校传统和前景以及当前实际由校长起草草案,经教工大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在一学期内进行逐步修改,在下一次教工大会上表决通过。这样制订出来的学校规划就会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并为之去努力奋斗。

2家有亲情――人文管理

尽管在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制度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多地强调制度管理,明显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校教育与培养个性化人才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当前的制度管理存在明显的人文缺失。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但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使学校变得像一潭无波的水,更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这也与教育的根本宗旨――发展人是相悖的。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由“管理者――教职工――学生”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管理系统,不能单纯理解为管理人、管住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特别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必定是零乱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的,其结果是师生无所适从,学校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学校管理应该学习家庭模式,多些温情和亲情,刚柔相济,多一点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有侧重,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结果,如果制度与人文不有机结合,不分轻重缓急,势必造成评价上的不公正,激发学校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如班主任管理有的过程到位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结果较好而过程不是很到位,“一刀切”的制度评价往往会产生矛盾。 “管理制度是无情的”,人的管理是有情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有着丰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可以也应该做到充满人情味。可先打后抚,批评处理在前,促膝谈心随后,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了人性关爱。如我上任前学校就有几个领导向我反映了我校有一位教师几年来一直不能遵守作息时间,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个月至少有三个星期是迟到的。往往轮到他上课的时间才匆匆到校,因此他们班在早上很长一段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对此,我一方面对照学校考勤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照章扣发他的月考核奖,并且对每个月的教师考核情况进行公示,使制度的执行更具透明度,促使教师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我经常与该教师谈心,了解他迟到的原因,尊重他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看法。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疏导,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平等对话。一学期下来,这位老师慢慢地变了,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迟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经常主动到校长室找我聊关于学校管理以及学科教学、学生德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也经常在教师会议上有意无意的对他的进步进行中肯的表扬,这样一来,也使其他教师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真诚。我也常在平时和教师聊天及教师会议上强调学校就是大家庭的理念,使之慢慢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我校虽然地处偏僻,属于农村薄弱学校,但我校大家庭的氛围比较浓厚,同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融洽,工作配合得也比较默契,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管理教师应该如此,作为教师,管理学生更应如此。我相信,只要学校管理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人文管理,老师们也一定能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3家有琐事――细节管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学校也如此,不论大小,总有那么多细碎的琐事要去处理。因此学校管理应从大处着手,小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全局的成功由一个个细节的成功累积而成。学校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管理工作要细化目标,细化环节,用心思考,用心工作,追求教学与管理上的细致入微。工作中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做一名有心人。管理要主动,做事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人找事,避免出现事找人的现象。要落实细节管理,首先要分工明确,又要合作完成,做到分工不分家。为此,我校对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人,没两周的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我校规模比较小,只有六个班级,而学校行政正好有六人组成,因此六个行政领导分别联系一个班级进行蹲点管理,明确职责,督促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这样每一个班级又成为一个小家庭,人人都要为这个小家庭负责。

我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这样分层落实的。期初就根据学生实际制订计划,每两周都有一个主题,从学生细小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共同加以落实,联系班级的行政领导督促检查。如开学初两周,主要是抓卫生习惯,把教室和整个校园当作自己的家,使校园始终保持整洁美观。第三、四周重点抓学生的出操、集会、就餐习惯。上学期学生出操、集会、就餐纪律松散,吵吵闹闹,很不文明,通过两个星期的教育管理,现在学生在出操、集会、就餐时井然有序,安静文明,特别是在午餐时,基本上没有说话的声音,饭后,桌上、地上仍然非常整洁。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肯定会养成公共场合的文明习惯。第五、六周主要抓文明礼仪和爱护公物的习惯,对于文明礼仪这点,我校一直比较重视,这两周主要是对以前养成的好习惯加以巩固。而对爱护公物则与爱国主义教育挂钩,从爱学校做起,将学校的公共财物保护落实到人。如将全校课桌椅重新统一编号,将每一套桌椅落实到班级, 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总之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在于形式,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外显活动,而在于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细小的行为习惯加以分析、纠正、规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比空洞的说教,形式主义的活动更加有效,将对学生终生有用。

4家有文化――文化育人

现代文明家庭要有文化内涵,一所学校要有文化特色。校园和家园有共同之处,都是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校园文化育人备受青睐与关注,成为学校德育领域里值得探索的课题,成为许多学校发展的品牌战略和教育创意。

因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基本技能、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在怎样的时间、空间内都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都能发挥其实质性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范畴很广,途径很多。我校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讨论,形成共识:这样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首先要有一个文化载体。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校所在地龙屿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成效,村“知音艺社”在县内小有名气,特别是戏曲文化很有特色。校内也有很大部分教师爱好越剧,学生家长中也有很多爱好越剧,一些学生也会唱越剧,个别的还在县艺术节中得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戏曲进校园,除了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传统优秀艺术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习惯,对一个剧种来说,还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戏曲艺术市场的终端消费者。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是为了让学生们从戏曲中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一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养分。譬如《岳飞传》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所传递的是“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所在乡村的乡土文化特色,进行“戏曲(越剧)文化进校园,以越剧文化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努力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本学期开始,我们围绕“越剧文化”成立了一些学生社团,特别成立了“越剧兴趣小组”先搞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最终使“越剧文化”成为校本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6篇

首先,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的需要。尽管亚洲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亚洲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多数国家还处于较不发达的状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较为集中的区域。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短期复苏乏力和长期增长停滞风险的双重困境下,基础设施投资既可以推动短期经济复苏,也可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促进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因此,亚投行吸收新成员,有利于其提升自身实力,扩大受益面、增强辐射力,更好地服务于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需要。一方面,有利于亚投行的业务范围向更多的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延伸,满足更多的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于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性投资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亚投行的潜在资金来源,提升亚投行在域内域外的资金动员能力,以更好地支持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以及落实“一带一路”新型发展倡议注入更多的动力。

其次,有利于促进国际多边开发体系更加均衡。从成员规模上看,通过此次吸收新成员,亚投行已经超越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主要的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这一全球性多边开发银行的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从成员结构上看,亚投行此次吸收的13个新成员,兼顾了域内与域外、新d和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平衡。亚投行成员的地域范围更加广泛,覆盖了除南极洲之外的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全球六大洲,亚投行的代表性、包容性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在多边开发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及其代表性、包容性水平的提升,使得国际多边开发体系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嵌套治理、相互治理、共同治理的特征更加明显,从而推动国际多边开发体系走向更加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亚投行吸收新成员,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按多边化原则来推进筹建和建设亚投行进程。中国在亚投行成立初期实际上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这是根据各方确定的规则得出的自然结果,并非中方刻意谋求。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中方和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均会不同程度地被稀释。尽管此次13个新成员股本占比总体不是很大,总体上对创始成员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变化影响不会很大,但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接近触及中国事实上拥有的一票否决权的下限。因此,中国的态度实际上是亚投行能否吸收新成员的关键。而亚投行吸收新成员的事实证明,中国确实是国际发展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

第7篇

面对粗放增长的大量消耗和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导致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矛盾,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能源产业的发展、扩大能源供给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是解决能源问题困扰的长久之策。

一、西部大开发中迅速崛起的陕西能源产业

1、得天独厚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陕西是地处西部的能源资源大省。煤是奠定陕西能源大省地位的优势矿产,其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煤炭在陕北、关中、陕南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陕北。含煤面积达5.71万平方公里,占幅员的27.8%。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预测煤炭资源量近万亿吨。石油主要分布在榆林和延安两市,预测石油储量15亿至16亿吨,探明石油储量9亿吨,占全国第5位。天然气资源预测储量8万亿立方米,其中已控制储量1.2万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陆地上发现的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探明储量居全国第2位。同时,黄河、汉江的水能资源也相当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跨跃式发展。陕西能源开发始于“一五时期”。当时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有22项安排在陕西。为和这些重点工程配套,国家投资对渭北“黑腰带”地区煤炭资源进行了较大规模开发。三线建设时期,陕西作为建设重点地区也对煤炭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这两个时期的开发奠定了陕西能源工业的基础。

从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陕西能源产业发展平缓。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仅用5年时间,到2003年原煤产量增加到7392.8万吨,增幅达225%;原油产量增加到1056万吨,增幅达295% ;天然气产量增加到51.85亿立方米,增幅高达1100%;发电量增加到411.21亿千瓦时,增幅为67%。能源生产总量增加到8407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36%。2004年原煤产量1.3亿吨(包括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在陕采煤400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原油产量1308万吨,居全国第四位。其中长庆油田采油587万吨,比上年增长16.8%,延长油矿采油420万吨,比上年增长30%以上。天然气产量74.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2.6亿立方米,增长44%。

从能源产品的产值来看,从1978年到1998年,能源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不足10%。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能源产品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连年提高,已从1998年末的113.5亿元(当年价),增加到2003年末的621.5亿元,增长了448%,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以上。这五年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一倍,而能源产品产值却增长了4.5倍。这充分说明了能源产品在陕西工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发展能源对陕西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陕西在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低。2002年全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9.78%,而陕西为57.5%,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说明陕西能源产品加工处于初加工层次。二是能源产品一方面初级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过大,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大量优势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产业优势和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开采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采选回收率更低,矿产资源开费严重。三是陕西的能源产品过多地依赖本省资源,既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存在环境保护和资金投入的矛盾。

二、 能源大开发带动陕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作为革命老区陕北的延安和榆林两市蕴藏着陕西煤炭总量的90%和石油、天然气的全部。“养在闺中人未识”,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在贫困和温饱线上徘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正式拉开帷幕,长期沉睡在地下的宝藏开始“扬煤吐气”。被称为“我国21世纪能源接续地”的榆林市,2004年煤炭产量达8131万吨,煤炭行业实现利税超过17亿元。承担给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供气的靖边、榆林气田,共产气74.4亿立方米。陕北的石油开采业开始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仅延长油矿就生产原油919.58万吨,比2003年净增166.65万吨,上缴税金13.23亿元,中石油长庆油田在陕北采油587万吨。石油工业为地方提供的财政收入分别占到延安、榆林两市财政收入的81%和28%。

陕北两市各级政府在能源开发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重转化,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关闭上百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矿、小电石厂、小电厂、小炼油厂等“五小项目”,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了6×60万千瓦的锦界电厂、庙沟门电厂及榆天化10万吨天然气甲醇、神木6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高起点、大规模、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煤电一体化、能源化工大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能源大开发促进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长期以贫困著称的陕北成为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2004年,延安市的生产总值达到19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收入62.99亿元,比上年增长53%。榆林市的生产总值18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财政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长54.9%。榆林市和延安市成为2004年陕西省10市GDP、财政收入增速的第一、第二名。其中延安市人均财力跃居全省首位。

能源大开发带动了工业化,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化。一大批农民脱离了农村和农业,投身到煤炭采掘、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路和市镇建设、电力以及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与能源相关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中去;一批新的城镇拔地而起;昔日的一批贫困县纷纷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2004年陕西省有四个县被评选为西部百强县。这四个县的崛起,无不是以能源开发及能源相关产品的生产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神木县:历史上素有“严疆要塞”之称,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直属企业神华集团在县境内完成直接投资100多亿,地方工业引进资金6亿多元,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产业群。2003年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3.4亿元。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自然资源富集,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高岭土等地下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控制储量320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1亿吨以上。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原油年产量达3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150万吨,建成年净化能力为30亿立方米的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厂和靖西、靖京、靖银输气管线。在狠抓工业生产的同时,强化农业基础,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各项经济综合指标都位居全市前列。延川县是延长石油管理局所在地,以石油开采和石油炼制加工为主要产业;韩城市是韩城煤矿所在地,已建有总装机容量380万千瓦时的大型火电厂及炼钢厂。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延安市过去水土流失严重,榆林市则长期遭受沙漠化威胁。西部大开发五年来,两市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延安市创下了退耕还林面积全国第一的佳绩,榆林市则出现了“沙退人进”的喜人景象。

三、发展大能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产业

随着世界性的能源短缺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供给地的逐步西移,作为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油东用的重要输出地的陕西,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能源资源开发与转化的步伐,做大做强能源产业,使之成为陕西第一大战略产业,使陕西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陕西发展大能源的基本思路是:以煤油气开发为主体,以电力生产为中心,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坚持初级能源产品开发与资源转化并重,逐步加大转化力度,推进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内能源需求。

1、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坚持上大项目,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促进开发。在项目选择上,要选择那些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高关联度、规模化的强带动项目,要注重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坚持抓好“三个转化”和“四个产业链”,就是要坚持围绕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以府谷煤电高耗能工业、神木锦界大保当煤电化工、榆横煤化工、榆米绥盐化工、靖定油气化工五大工业园区和榆林、神府两个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打造煤电载能产业链、煤制油产生链、煤盐化工产业链和油化工产业链等四个产业链。

2004年12月,陕西省与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中国神华集团和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全世界500强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签署了联手在榆林建设世界级大型化工项目的协议,将利用煤炭替代石油作燃料,应用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生产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此举不仅有助于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有利于能源加工产品的升级换代,开辟了发展自身资源产业的一条新道路。

2、统筹电力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三大能源基地。其一,建设陕北以煤油气为主的能源基地。煤炭富集地区重点发展坑口电站,同时加快黄河干流梯级电站、水利枢纽建设。“十一五”开工建设古贤、碛口等水电枢纽及23个黄河一级干流小水电。其二,建设渭北“黑腰带”煤炭生产基地。包括铜川、彬长、蒲白、澄合、韩城的煤炭开采及煤电高耗能产品一体化。其三,建设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及安康火电基地。利用渭北侏罗纪煤炭资源在安康建设大型火电厂,开辟陕西电力“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向华中电网送电。同时,加快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建设步伐。国家在汉江干流规划建设7座水电站,其中6个在安康(装机210万KW)。安康、石泉电站已建成发电,喜河电站已开工建设。用15年时间将安康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3、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研发包括核能、氢能等后继能源。同时加快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使之成为天然气的代替品。通过新能源的开发,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