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6 17:29:13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36-02

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其中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2012年选择了9个专业开展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2013年开始于扬州大学合作,开展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即三年高职专业为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施;2年本科专业为动物科学专业,在扬州大学实施。项目实施以来,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建设思路,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与对接本科院校共同制订了具有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贯通衔接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与本科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

1.高职与本科阶段课程缺乏贯通。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由高职与本科两所院校共同实施,必然存在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分段处理问题:分段培养如何制定分阶段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实施中,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课程容易出现重复,如何构建高职与本科贯通的课程体系?如何能保证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所有学生都能具备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能力?这些均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现有出版教材无法适应高职与本科分段需求。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尚无出版的教材或编制的讲义。而其学习目标及要求与三年制高职学生和四年一贯制的本科生又有所区别。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应高于普通高职学生,以适应本科阶段的理论和更高级别的技能学习;学生经过2年的转段学习,成为具有系统的、深层次专业知识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的专业技能应明显高于普通本科学生。实践中,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或讲义。

3.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缺乏互动。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因分别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分段实施,容易出现教师互不参与在对方院校实施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及教学,学生在高职阶段完全由高职院校的教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本科阶段由接口本科院校教师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双方未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导致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不贯通。

二、国外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借鉴

1.澳大利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具有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体系,主要通过“培训包”模式来完成课程衔接。“培训包”是一套国家认可的、用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的体系,由政府、行业、企业与教育机构共同研发,分为不同的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间都相互联系。“培训包”的开发与使用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标准化。

2.美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美国职业教育通过社区学院实施,学生完成社区学院的学分即可申请转入本科教育。其课程体系根据面向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有严谨的课程管理程序,由不同的组织负责课程的开发和质量检查,课程定期维护和更新。

3.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英国教育课程衔接采用资格与学分框架制度(Qualifications and Cred it Fram e work,QCF),QCF包括三大内容:学习单元、学分、资格。学习单元有颁证机构、行业技能委员会、专业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开发,内容包括名称、级别、学习结果和评估标准;学分是根据学习结果而授予的,根据学分分值大小的不同,资格与框架证书中的“认证”为1~12个学分的学习,“证书”为13~36个学分的学习,“文凭”为37个及以上学分的学习;在资格与学分框架中,根据难度水平对应资格证书的等级,从入门级到8级,每一级依据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等能力的综合标准而划分。

三、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衔接保障机制。针对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学院专门成立了由行业牵头、企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专业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就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教学实施。制定了专业理事会制度和章程,定期组织召开理事会会议,监控高职与本科培养教学全过程。

2.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要进行广泛调研,对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进行分析,剖析工作岗位上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在进行岗位分析时,高职与本科课程存在区分点,需要进行逐层分析,区别高职与本科对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同时,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是将高职课程体系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融合、剔除重复课程,要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有序的调整。如,设置一些衔接课程,将本科阶段的一些基础课程下放至高职院校,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本科阶段打下基础;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在高职阶段设立一些选修,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方式获取科研或科技应用学分,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的实践

1.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实践。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任务及职业成长、认知规律递进重构了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将企业特色课程(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教师课题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及科技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同时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合作院校共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保证各环节的实践效果;同时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如,可以引用典型案例学习,通过分析案例和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制作的虚拟软件、仿真软件展示动物解剖、饲料加工等操作过程,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项目案例、视频录像、自测系统等网络资源实施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开发适应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教材。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处于试点阶段,尚无与之配套的教材,其课程体系与普通高职和本科不同,课程设置也有所区别,部分课程的课程标准也有差异。目前出版的高职教材和本科教材无法适应课程需求,也未有专门的教材出版。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二级理事会根据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要求,开发了相应了教材、讲义,建设了部分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网站,学生可以再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满足教学需要。

3.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师生互动。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过程中,区别于传统的“专接本”、“专升本”教学模式,即高职阶段课程由高职院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本科阶段课程由本科院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我院与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组建了专门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高职和本科阶段的教学。在我院实施的部分课程由扬州大学教师承担,定期邀请扬州大学教师来我院做专题讲座,并承担部门课程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到扬州大学参观、交流,学生能尽早参与扬州大学教师科研课题,让学生提前感知本科院校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在我院已实施两年,通过实施衔接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普通高职毕业生更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氛围和兴趣更浓厚。主要在于设计课程体系时,面向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注重将专业理论基础的扎实和技能的完整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衔接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云峰,季本山.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5):29-32.

[2]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139-140.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育从业人员,是师范院校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专科学校,重点面向农村进行小学、幼儿师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合理、方法得当,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竞争力很强,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国内二十多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作者得出:大多数院校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目前,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层次,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将更加规范。

对于区域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办学点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层次[1],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与本科层次有所不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变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看似只改动了几个字,其中的转变是深层次的[1]。一般来说,专科层次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学习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对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课程体系进行差异化设置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学校六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小学、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功底扎实、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在当地广受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小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并成为重点专业建设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设置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原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最直接表现应该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设立初,人才培养目标仿照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能够基本体现教育技术学核心价值和特征,但却缺少了地方和学校特色。

三、课程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地方性师范专科院校是直接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2],应该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和自身优势,专门培养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3]。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深入分析当地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兄弟院校或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课程框架[4]。

2.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所占比例关系是比较不容易把握和均衡的。为了实现与本科院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放弃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实用性。而专科层次教育技术人才也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区别于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理论过分薄弱,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明确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特色的关键[5]。

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是学科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而选修课的设置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5],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修课不能替代的[6]。必修课相对稳定,而对于学科前沿的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的动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选修课程来体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能使专业课程体系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就业去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在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应该尽量避免所培养的学生挤在一个门槛就业抢饭碗的情况,这就需要人才分流培养的思想。不同的就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某个方向有所侧重。

四、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主要流向来优化和重构参考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设置。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参考重点院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课程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作用,将原来划入专业课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口语、写字、音乐、美术三门课归入公共必修课。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又分为教师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方向课程)。

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其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本学校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特色课程。该课程模块直接面向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性强,突出了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最低学习要求,除教育技术核心课程以外,设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精品课件分析(案例)、动画设计与制作I、图形图像处理I等贴近小学教学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专科教育的实用性。此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一方面保留原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加入部分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入门知识。

专业选修课由任选课和限选课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是为了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提供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深入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应用课程,或根据兴趣在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作为主修方向。该课程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动向调整选修课内容,使课程体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3.关于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该课程体系除增加了数量和门类丰富的选修课以外,与以往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采用了内容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这主要借鉴于美国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课,在必修课中就有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以及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I等。这些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上存在难易程度的递进性[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动画设计与制作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都是按照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进行设置的。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上设置的,既保证原有的特色内容被继承,又适当拓宽学生理论基础。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I,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动画设计与制作I和图形图像处理I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技能标准,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继续选修其后续课程。递进性的组织课程,既能够保证学生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逐步深入。

4.实践课程。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

五、总 结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这就要求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设计要求相适应[7]。本文从地区环境与学校专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

[2] 李琪,李文高,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12).

[3]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8,(3).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8).

[5]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是以培养能够进行网络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实战演练为常态化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所开设的各类课程构成的总和。其中,网络创业是指通过互联网创建和组织商业活动,并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过程。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以其明确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标志着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产生的背景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高校大规模扩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随后的几年,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在校人数达到300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则超过630万人。2006年起平均每年超过100万人毕业时不能就业,而且这个数字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岗位稀缺化、工资待遇不断下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和现象,成为大学生毕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传统的课程体系的一些缺点广受质疑。传统课程体系下,有几个突出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例如: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如何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奋斗、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潜能和意识?如何使课堂教学改变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如何改变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总结起来,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传承,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改革才能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电子商务创业蓬勃兴起

创业教育作为“学术性的教育”、“职业性的教育”之外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甚至被视为创造美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1998年,我国政府决定将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于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启动我国的创业研究和推广工作,2002年,教育部决定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学校列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各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创业教育。近年来,网上创业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通过淘宝、易趣、拍拍等电子商务平台创业的卖家就达到100多万家,2008年9月以来,淘宝网每月新开店铺近20万家,每天超过5000人成为新店主。这一现象受到一些高校的关注,并鼓励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高职院校是创业教育最活跃的区域。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第二本护照即职业性教育,与学术性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距离更加接近,向创业教育进行转化也更加容易。加之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办学思想比较活跃,很容易激发创业教育的火花,例如高职教育提出的教师队伍双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应用化,注重实习实训,注重技能培养,这些与注重学术教育的本科院校相比,更具有思维的活跃性,更强调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变革与挑战,也就更加容易产生创业课程体系的萌芽。

(二)课程替代阶段

很多高职院校大幅度增加实践实训课时的比例,注重勤工俭学,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行技能训练。这时,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是减少纯粹的理论课时的比例,增加实践课时。然而,实践中,单纯依靠这种办法也不能解决上课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时间的冲突、内容的冲突、场地的冲突等,这时改变上课形式,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时间,实行课程替代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三)创业课程体系形成阶段

随着电子商务创业的浮出水面,形成规模,尤其是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出现,意味着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开始形成,具有自己完整的独立的教学计划、明确的独特的教学目标和独立的考核体系。

三、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创业课程体系从属性上划分可以分为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划分一般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电子商务创业作为创业的具体形式之一,有其比较独特的地方,例如进入门槛很低,实战性很强,因此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业观念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和创业素质课程。

(一)创业观念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中,创业观念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创业观念不仅包括抽象意义上的创业理念、动机、需求、兴趣的教育,更主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明其一条现实可行、循序渐进、可操作的创业之路。电子商务创业最伟大的地方,它取消了创业是某些精英人士的专利的概念,使得创业成为任何一个普通人可以选择的途径。电子商务创业产生的历史、发展的前途和前景、一些基本要求以及一些成功人士的创业之路,都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业信心和决心,从而使他们更早地树立人生目标,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自我雇佣者和创业者。创业观念课程实际更多体现在隐性课程之中,例如创业学生的成功经历、创业学生的创业感言。显性课程主要有创业讲坛、创业学等。

(二)创业技能课程

电子商务创业技能课程是创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电子商务创业技能有些是技术性很强的,如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和摄影摄像知识等;有些是策略性很强的,如客户心理的研究和揣摩、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商品的选择与定价等。创业技能课程主要有三类:营销技能类,包括推销技巧、谈判与沟通技巧、营销策划能力等;网络与计算机类,如图形处理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淘宝实务类,如淘宝基础、淘宝实务等。

(三)创业素养课程

创业素养课程主要包括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课程。知识素养课程有经营管理知识、专业职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者的心理素养主要有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信心、自我恢复能力、驾驭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四、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与贡献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育主体的真正转变

谁是教育主体?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课程、专业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这才是教育观念的人本主义的体现。但是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实现教育主体的迁移是非常困难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体现为:

1.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目的性比较强的学习状态。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目的,不清楚未来发展方向。很多学生反映,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高中时期由于有“考取大学”这个目标,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学习动力,到了大学,学习突然变得没有目的,依靠高中学习惯性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就慢慢滑向了“厌学、弃学”的边缘。相比之下,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聚焦效应比较强,他们在实践中更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学习就更有动力。

2.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主动参与式的学习状态。传统课程模式下,学生被视为课程实施的对象,而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因此在传统的教材和教法之下,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学习,是“要我学”。

创业课程体系之下,学生是带着真实的任务的学习,是典型的任务驱动模式之下的学习,是基于真实的交易和管理情境的学习,每个学生创业的思路是不同的,对商品的选择是不同的,店铺的经营风格也各有千秋,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个性化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式的学习状态。这就不难理解,每当他们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时,他们是多么的开心。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同学与非创业班的同学比,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频率更高,提出的问题更多,提出的方案更具有建设性。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提出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提升。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3.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学生处于探究式学习状态。有人曾经说过,学生和考生之间有什么区别?考生是学习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知识,学生是学习那些尚未知道答案的知识。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与其他形式的创业学生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是在探索高度未知的知识,而其他形式的创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在模拟状态下,“吃别人嚼过的馍”。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所面临的是真实买家,交易的是真实的商品,而且买家遍及全球,因此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度未知状态,创业学生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或者答案是多元化的,这就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方收集材料,广泛询问,最后做出取舍与决定。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学生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学习过程,因此其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从而彻底实现了学习主体的有效迁移。

(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从“教什么”转变为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体系下,教师教育的重点不再是知识,而是知识+能力;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不再是教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一张考卷,30名学生可能给出30种答案,这些答案可能都是正确的。教师要有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教师,教书育人;还要是教练,真刀实枪地演练;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他们共同体会创业与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与挫折。

(三)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开放式课程体系是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课程体系与其环境之间构建互相渗透和转化的联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思想等的交流和碰撞。创业课程体系是基于互联网的以创业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以锻炼学生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这就决定了创业课程体系必须是开放式的系统,这种开放性体现为:

1.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创业课程体系由于其内容既强调理论性,更注重实战性,因此其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特点,甚至可以称得上“人人皆可为师”。这里既包括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包括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还可以是学有所成的毕业生、先学一步的学长、一起创业的伙伴、互联网上的朋友,都可以成为广义上的创业师资队伍。其中,最重要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以及实战经验比较丰富、又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传统课程局限于课堂不同,创业课程体系学生的活动范围很大,学校、企业、市场,是创业学生的“三点一线”。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和电子商务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开放性。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教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97-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融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在建设中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1]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同,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也有千差万别。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流向是软件开发;有一些具有财经背景的学校,则把该专业办得和会计类、经济类专业差不多。该专业的学生也存在很多的困惑,由于是交叉学科,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好,又不如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牢固,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的情况。

为了很好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方向不清晰的现象,首先得明确一个原则:由于该专业隶属于管理学,所以专业建设必须植根于“管理”。脱离了这个原则,专业建设的定位不准,就业方向就不明确,由此导致的就业率低,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发展。会计学是管理学中的“科学”,有一整套成型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它是管理学课程当中最为具体的一门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置会计学课程,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侧重于决策,研究如何利用管理知识提高正确决策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支持决策所需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更是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管理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向管理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元素,也决定了信息处理的质量。虽然不同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但是最终计算机技术还是要为管理服务的,背离了这个层面的意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会计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管理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会计学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前导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之前不需要特别多的知识储备。但是,会计学的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等,却需要会计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作为铺垫。从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来说,会计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借贷记账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思维”,这种方法所涉及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企业的基本构成和经济的来龙去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虽然很多管理类专业都会讲授会计学课程,还有的高校把会计学安排到通识教育的位置上,但是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会计学的设置要与其它的会计类专业区别开来。

1.教学内容要有主次之分

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符合专业建设的需要,课程内容要有主次之分。一般的会计类专业都会从基础会计到财务会计来进行讲授。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侧重于会计知识的普及,对于该专业来说已经足够,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制造业企业的生命周期,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分配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构造了企业的主要经济命脉,展现了一个企业完整的价值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该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该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而对于一些会计实务所用到的会计账簿分类方法以及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和处理,则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只要让学生掌握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和作用即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2.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以及登记总账和明细分类帐,最终出具会计报表。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是专业的特色,用计算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来辅助会计处理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差错,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该专业会计学除了理论课程之外,最好是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入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了核心知识,另一方面能将该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用友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来作为实践教学的辅软件,教师在培训资料的基础上,添加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处理综合实例,最终通过软件得到总账、明细账和会计报表。

3.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困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其中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融合。[2]课程体系改革见下图:

在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和管理类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找到相应的融合点以后,专业特色才能显现出来。会计学课程因为没有前导课程,所以建议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三、教学效果

在会计学课程教改之前,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设置的原因和重要程度认识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放松对本门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还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技术比较重要,而放松了对管理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不能成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教改之后,学生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增加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是对会计学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凸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练习,增加不同课程体系间的融合,找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第5篇

1 国内中高职衔接现状

中职教育是高中教育必需的学习基础,而高职教育则是中职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有机的整体,缺少哪个都是不完整的。缺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只能是具有较高文化理论和中等专业技能的教育,在职业岗位方面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斩首”工作,缺乏竞争力。只有中、高职作为一个整体有效衔接起来,使中职毕业学生能够像高中生顺利升入大学一样进入高职学习,才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对接中高职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中职毕业生实现高学历加高级技能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理论和技能上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1]。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以招生考试、单独招生考试、推荐进校、成人高考考试、“3+X”、“3+证书”等考试形式进行连接[2]。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自2011年起,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招生由单一的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变为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学校自主进行招生、“3+2”中高职分段招生并行。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是广铁职院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中职生专业水平提升的通道的改革举措。广铁学院已有9个相关专业实现了中高职对接。

目前在连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招生的主要对象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虽然有很多方法来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对高职教育学生了解不多,并且学校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学生缺乏职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的求学意念不强,所以大部分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放弃进高职进一步提升[3]。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要想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切入点。通过课程的基础性和层次性来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不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专业对接体系,就会造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中职体系不对接,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重复,专业技能训练与中职训练区别不大,导致学生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因此,对于该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2 专业与课程有效对接是核心

专业衔接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落脚点。对于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首要解决的问题。中职的专业一般是按照就业岗位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知识点很细,而高职则是面向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上知识点更粗,知识层次可延伸性和扩展性更强,中、高职衔接就是要在课程内涵建设和专业建设实质上建立有机统一[4]。

目前,高职因招生模式不同,生源存在很大差异。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中高职对接的招生形式就有“三二分段、自主招生(面向高中和中职)”等。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设计建设存在系统化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从根本上说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中职学校生源的学生和高中生源的学生采取相同学制的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重复,职业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内容区别较小。自主招生(面向中职招生)的采用2年学制,自主招生(面向高中招生)的采用3年学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相同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开设课程的名称相同,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针对中职生源学生的教材缺乏。

3 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索

相同或相近专业中职的课程设置与高职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就基础知识来说,中职阶段知识水平是要知道“做什么”即可。而高职要教的是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应用,知识掌握水平是“知道”以及知道“为什么”[5]。在技能培训上,根据设定的工作导向的培训目标,适当进行技能培训。中职学校重点是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则重点在高级工的培养。另外,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还希望高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因此高职阶段还加入了企业管理、自主创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是如何运作的,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和强调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使高职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并鼓励他们大胆创业。

高职课程体系要想有效地衔接中职课程体系,势必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系统地为每一个职业构建共同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设计,统筹安排和分期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3.1 充分进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产业链,分别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设定,以实现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凝聚力。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主要以铁路机械制造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制定机械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初中级职业教育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电安装调试,而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层次更深,针对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定创新能力,适应机电产品安装、维修、保养、管理和销售工作的能力。通过组建“中高职对接教学委员会”,协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中高职对接教材、以及招生考试方案[6]。

第6篇

摘要: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衔接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体现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开发模式、职业资格等多个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73-02

一、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中,对中高职衔接的解释为“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中高职衔接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建设思路,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做好衔接。二、中高职衔接的优势分析1.职教体系贯通,生源衔接通畅。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密切相关,通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贯通中职和高职,高职向上还可以对接本科,甚至是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从而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体系。生源衔接也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不再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而是增加了中职生的比例及其升学机会,防止中职教育成为终结性质的断头教育。2.增强职教吸引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中高职衔接使得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人才的综合素养,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技能型还是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三、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1.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中高职衔接内涵涉及办学形式、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多个层面。但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最有效的载体应该是课程体系。方式和模式很重要,但课程体系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2.课程体系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最具体呈现。职业岗位对社会人才提出一些抽象的和具体的要求,教育应该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这些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课程体系正是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师生的教与学,使学生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3.课程体系是联系师生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中、高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在衔接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就要考虑到师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程体系架设起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当前与目标之间的有形桥梁。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遵循的原则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由于客观存在的管理体制衔接不畅、课程开发理念不同、设置缺乏统一标准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课程设置的重复、脱节、错位和不对称,不仅仅浪费了教育资源,更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必须遵循几个原则:1.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最显著的特点是两者同时具有职业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2.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职业院校的专业直接面向市场,课程体系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遵循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合理调配课程,以达到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和更好的培养效果。3.灵活可操作的原则。中高职衔接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课程体系建设也因为各地教育发展现状、各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应遵循灵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五、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1.构建灵活够用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承载着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考虑到中职生源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基本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客观情况,从事关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研讨确定必需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够用为原则,灵活调配,实现综合素质基础教育效果的有力提升。2.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课程体系。职业教育需面向职业岗位,通过调研论证岗位技能,根据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按层级分解岗位技能所对应的课程,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归类整理,组成对应的学习模块,再将具有学科关联的内容模块构成一门课程,各门课共同组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3.构建面向职业资格认证的能力提升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核心、基础是职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中、高职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区别,选择相互独立、逐步提升、避免重复浪费的能力提升课程,实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有序衔接。4.转变课程开发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为主,但当前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快,任何职业能力的获得不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动态发展的。因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要有开放的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具备更多的技能基础和更宽的知识面。通过课程学习、岗位锻炼,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15).[2]曹毅,蒋丽华,罗群.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3]王红梅.试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12,(1).[4]贾艳丽.对口单招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2,(35). [5]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7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魏国营(1970-),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贾天让(1979-),男,河南夏邑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8-01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公共管理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宜应届本科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均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争取用5年时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1。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与以往在职专业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硕士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毕业可以领学历证和学位证,但又不具备工程硕士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与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突出技术的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往往忽视了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无职业背景的特点,硕士导师往往采取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区别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工程硕士,而全日制专业型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因而,探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特点

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相对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的是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并能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术型学位偏重于理论和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专业学位侧重于实践和应用,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虽专业型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同为专业硕士的一种,但培养目的和培养方法上有明显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界于学术型硕士和工程硕士之间的一种硕士,学术型硕士强调学术研究,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一般在校学习;工程硕士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为有一定年限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进校不离岗;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两者兼顾,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在校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及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

二、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

教育部强调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的质量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应少于1年。因此,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高校、煤炭企业三方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该制订降低企业税比例、补贴研究生实习费用等相应鼓励政策,鼓励高校输送与煤炭企业接收专业硕士;高校与企业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基地。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与学校实现双赢。

河南理工大学是以煤矿类专业为主的高校,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99个学科硕士点;建成“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建设“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河南理工大学现已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研究,成为学生实践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

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使通过考试的准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在暑假期间提前进入实践基地,增强其感性认识及增加现场实践经验。在全日制专业硕士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后进入实践基地,可以增强研究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使研究生体验社会,增强职业精神;有助于研究生立足煤矿实际积极独立思考,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突出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