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26 17:29:09

序论:在您撰写创新技术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创新技术研究

第1篇

2.宝钢集团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广东 韶关 51212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剧烈变化,国民经济总值迅速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逐渐加剧。目前,国内的钢铁厂数量极多,空间上也比较分散,这就为钢铁厂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处理增加了难度。文章针对钢铁厂的水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钢铁厂污水处理创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钢铁厂;污水处理;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X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2-0011-03在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我国环境压力也日益加剧。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发展严重,给社会大众及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因此,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以创新钢铁厂的污水处理对减少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钢铁厂的用水状况

在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环境变化也随之加快,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肩负环境保护的责任。特别是在钢铁厂领域,钢铁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钢铁厂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物质也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支持那些遵守环境管理制度的钢铁厂,并取得显著成绩,所以我们一定要探索相关对策、制定关于环境管理的制度,确保人们的生活不会再受到威胁,确保每一个企业都能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

钢铁厂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国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2005~2007年,国内的重点钢铁企业中,工业用水量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缓慢增长,在2007年,一些重点的钢铁企业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96%,这个数字说明国内钢铁工业的用水状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减少钢铁厂的工业用水量,提高钢铁厂的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大工业用水的处理力度,积极推广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技术设备,强化钢铁厂工业用水的综合处理。

2国内工业水污染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步,国内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迅速成长起来,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对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业领域,国家对现有企业工业用水的水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炼铁、炼钢单位,国家要求他们做到污水的零排放。可见,钢铁工业领域的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各个企业领导也应该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钢铁工业是用水大户,钢铁用水大部分使用地下水、地表水,这些又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用水来源之一,钢铁工业的发展造成这些水资源的污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工厂的用水量也会因为产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钢铁厂大力生产那种等级比较高、质量相对更好的钢铁产品,就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钢铁厂对废水的处理也直接关系到水污染的程度。可持续发展要求工厂的污水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其他水体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污染。目前,钢铁厂的废水有的是工厂直接进行处理,有的则需要借助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政府对污水的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钢铁厂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为了确保企业自身效益,相关负责人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科学可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就目前而言,钢铁厂工业污水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水资源越来越受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当前社会,各个钢铁企业主要采用工业污水制成回用水的方式降低污水的排放,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深入落实了国家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

在钢铁工业领域,将污水进行处理制成回用水是钢铁企业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但也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钢铁工业的污水需要经过混凝、沉降、除油、过滤等一系列的常规处理才能够制成回用水,在这些处理程序中,钢铁污水中原有的悬浮物、杂质等大分子物质都能够得以有效去除,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降低污水中的含盐量,所以钢铁厂由钢铁污水制成的回用水中的含盐量要远远高于净循环水,也明显高于浊循环水。与此同时,回用水中还包含少量的乳化油、溶解油等杂质。所以这类回用水的用途就明显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回用水只能用于钢铁工业中的烧结、炼钢、炼铁等工作流程中,它并不能作为整个钢铁工业系统中的补充水。在钢铁工业中还有直流喷渣和浇洒地坪这两项工作可以用到回用水,但是这两部分的工作用水量有限。所以,钢铁工业用水中的脱盐处理成为钢铁领域的又一难题。

3钢铁工业污水的创新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回用水并不是钢铁污水处理的最好方法,回用水中的含盐量明显高于正常水的含盐量,所以企业应该致力于回用水的脱盐处理工作的研究,但是就目前而言将工业污水制成脱盐水仅占钢铁工业污水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钢铁工业污水应该创新污水的处理技术,将全部的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可供参考的废水创新研究方法如下:

(1)工业废水进行分质管理:新建不同水质的管道满足不同水质输送的要求,接入不同水质的用户。例如高炉冲渣水、钢渣处理车间闷渣水、烧结配矿用水,原料厂抑尘用水等。如果用户对水质提出过高要求造成过度使用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不同水质的水处理成本不同。

(2)废水减量化处理工艺:采用反渗透(纳滤等)一级膜处理,浓水排放占比例较高,由于低质水用户用水量固定,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减量化处理,例如可以采用二级膜处理。

(3)废水无害化处理工艺:酚氰废水或其他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废水,可以采用臭氧氧化或采用芬顿试剂氧化工艺处理、微波消解、双膜法、树脂吸附,或者进行烧结配矿消纳处理、用于煤调湿等。

(4)废水蒸发提盐处理工艺:废水量少,杂质多,有害成分复杂,可以考虑蒸发处理,但要考虑腐蚀等问题。

(5)完善各工艺处理工艺:酚氰废水采用多极氧化工艺和多极生物处理工艺。浊环系统采用对废水影响小的生产材料,例如颗粒粒度大的石灰或矿石。含有氧化铁皮的浊环水可以考虑永磁技术,分离废水中的氧化铁皮,同时考虑油污分离效果一面影响氧化铁皮的分离。其他一些净环水系统为了降低药剂使用,设置10%的处理能力的旁滤,能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悬浮物含量,提高换热效果,减少系统补水量,提供水的循环利用率。

但是针对回用水出现的难题,相关单位可以从脱盐技术出发,采用新型的处理技术,将钢铁工业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制成工业新水,就目前而言,工业新水的制造是当前钢铁工业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经过科学的脱盐处理,这种工业新水的含盐量将会远远低于那些自然水制成的工业新水。工业新水的出现能够有效控制钢铁厂系统中的排水量和补水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策略。

有些钢铁工业用水中含有超高浓度的盐,这时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这个环节的研究力度,目前,钢铁厂会将钢铁污水制成一级反渗透浓水,对这种水的处理方法如下:

(1)这些水可以用于烧结、炼钢等工业流程的直流喷渣或者是浇洒地坪。

(2)企业可以将这种浓水和其他废水混合后进行排放。

(3)企业可以将这种一级反渗透浓水进行蒸发、干燥后的水分进行回收,重复利用,那些固体残留就收集起来。

(4)企业可以将这种水经过回用冲洗多介质过滤器后再进行排放。

当然,在钢铁工作流程中,企业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尽量降低钢铁污水中的杂质含量。另外,企业还可以将内部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回用水的深度处理这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钢铁工业的排水量。

在钢铁企业的污水中,含盐量高是一个难题,同样污水中的铬处理也是一个难题,目前,企业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通常会采用吸附法、电解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处理等技术降低污水中的铬含量,特别是微生物法,这种创新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无污染等优势,它将会在工业污水的处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结语

钢铁企业作为一种高消耗、多排放的工业,只有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才能深入落实国家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污水的排放。为了不断改善环境、企业更应该加大污水处理的创新技术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水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璇.钢铁企业工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2013,(4).

[2] 张楠.钢铁厂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用

 水与废水,2010,(5).

[3] 张云华.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第2篇

从建国之初,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经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一个阶段,石油石化企业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求,在丰富的实践当中,听到了锻炼,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石油石化管理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着不下的差距,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手段方法有限,缺乏群众性,创新的领域较狭窄,并且多数的管理创新活动,仅仅在具有相对经济独立核算的单位和企业中开展,开展和参与创新活动的也主要都是专职的管理人员,而基层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却很少,创新活动的主体比较狭隘,同时管理制度的创新较少,仅仅集中在一些局部的领域,创新形式较少,在创新方法上,独立创新较少,大部分借鉴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也是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由于多年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石化产业却观念陈旧,已经体现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所存在问题主要提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管理创新受到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高消耗的特征,资源深埋在地下,属于矿藏的采掘范畴,勘探、开发的成功率较低、难度大。②由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工作场地都处在在野外环境,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因素;③自然规律和世界经济状况同样会严重制约原油的生产。④企业内部的创新导向制约着管理创新;⑤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成败的关键。外部因素主要体现:①国家的监督行为与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不能有效的相结合;②企业法人的管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规范,主要体现在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够彻底;③劳动人事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④没有完全有效的激励机制;⑤管理组织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⑥需正确处理重组后的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3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和整体效率,实现管理创新,可以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技术、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文化等方面着手。

3.1经营理念创新

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对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影响,使得企业在不自觉的管理行为之中体现出来,这种价值取向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从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创新经营理念。

3.2组织机构创新

科学的组织机构与实际管理息息相关,是管理理论、管理规律的产物,是整个企业赖以运行的支撑构架。目前,中国的石油石化集团正在改制和重组,这也是石油石化企业在制度上的一个重要创新过程。

3.3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原有的运行规则也在逐渐改变,在企业的改制重组过程中,主业成为股份分公司,其他部分保留原名称,成为续存公司,使得原有的企分为两部分,在行政、经济方面相互独立,各自拥有法人,但仍然拥有同一个党群组织系统,企业的物资和资金流动加速,这就要求石油石化企业只有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管理体制,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在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3.4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研发、形成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蕴含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技术的创新,需要以提高竞争力作为目标,以市场作为导向,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的不断发展。

3.5实施激励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鼓励职工进行创新,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实施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发展基金制度,加强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有功与实现管理创新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运用、发展和推广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鼓励并且帮助更多的企业职工针对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掌握并熟练应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体系中所能用到的相关本领和专业技术,鼓励职工“练绝招、干绝活”,刻苦钻研,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发展战略思考能力的优秀员工,使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做出贡献。此外,以创造的价值为标准,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最高标准既是具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智慧,注重无形的智力劳动形态发挥的巨大价值,注重创造性劳动的作用,劳动强度需要跟创造出的价值成正比。

3.6文化创新

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要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影响,迈向现代化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才发展观,较好的文化氛围,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注重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增强个人能力、发挥个人潜能,尊重职工、理解职工、重视职工,以人为本。二是新的管理理念在石油石化企业中的应用和体现。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并重新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大庆的石油石化企业,具有优良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上的创新,“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四个不一样”标志着新的文化创新、更加符合社会主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研究影响;应用问题

为明确指明、论述金融工程中复制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问题,笔者选取五个金融工程的管理要素,以股票、债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期权合约、无风险债券。几个管理要素共同组建金融工程,履行、支配技术,一般分为同种元素组合、异种元素组合两个方向。元素构成是多种方式、途径的,经过各元素的沟通、拆解、分散组合,可以形成复杂的金融工程,故而形成繁衍、创新的态势。

一、同种元素组合的复制与创新技术

1.买卖空一种期权

因针对一种金融元素,所以它的组合创新较为基础,复制路径也较为单一。以期货为例,仅买卖空同种期货也可以在管理上实现技术创新,如:在低价购买期货后,期权如果看涨,可以在价格高的时候卖空获利。利用金融市场的价格差,对期货围绕期权进行买卖交易,是一项分析技术,也给期货、期权交易带来了一定的创新空间。买时的期货价格,和期权涨幅在不同价格位置时的买卖交易,会形成多个组合,这也是为什么复制技术必须要结合创新技术才可发挥最大利益影响。对于单一一种期权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在不影响期权自身性质的情况下,将期权的价值浮动和性质变化反应在表格和图像信息中,在组合排列中寻找可能突破、发现的价值契机。

2.买空一种期权、卖空另外一种期权

同样也可针对两种期权进行单一买卖空一种期权形式,做管理形式创新,与上个例子不同,这种交易方式是需要看多项指标的,除了基础性的期权价格、期货容量,以及涨幅变化等,还需要考核评价买卖数量的大小变化,之于金融交易风险的改变。如:卖空的看涨期权数量少于卖空的看跌期权数量,则会获得非标准的落实期权,交易获利会变小,甚至有赔本的风险,它也同样遵从了复制管理技术,但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创新技术进行期权交易买卖的宏观调控,致使在管理上地位变得被动。对于一对一的期权买卖交易来讲,复制与创新技术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为交易者提供多种交易信息可能,因为复制与创新技术的行为操作是系统自发和原有的,当交易者进入到一种交易环境后,它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和其他数据依据,科学判断出哪种期权买卖交易是存在最大获利空间的。

3.期权内部元素组合创新

当前,金融工程推崇的是利用改变期权内部要素进行组合创新的技术管理方式,它同样执行了期权在某些要素的指标价值和观察价值,但它并没有拘泥于市场,而是关注执行价格变化对最终交易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市场变化时,期权垂直差价的任何改变都会带动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各元素的组合排列、管理交易是自由的。这样一来,即便是买卖空一种期权,还是多种期权,可创新所谓的水平式价差期权都存在,且会跟随交易意向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二、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

与同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金融工程中的多样化元素可指代、改变各种现金流,帮助金融市场构建新的市场,即便这个市场是没有常规形态和标准结构的,只要它在变化中存在就可以被复制与创新技术利用。技术原则是,以复制技术为基础平台,创新技术为基本思路,科学选择与创新相关的衍生工具要素,就可以构建不同种类、效益价值的组合。

1.平价等式复制创新

以组合A、B的形式,确定组合内容,如下:

组合A:(S、Pe(S、T、E));

组合B:(Ce(S、T、E),E(1+r)-T)

其中T表示最终的验证日期,组合A、B分别表示期权的各种元素,如果投资者可以理性的判断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交易和买卖之初便可以对这两种证券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排列,并以平价复制的方式,查探股票、期权等元素在看涨期的买卖价格变化是怎样的。由此可延伸出多种复制计算公式,如下:

Ce(S、T、E)=S+Pe(S、T、E)-E(1+r)-T

运用第二个公式,可以找出无风险证券或风险指数少的证券,以E为代表,同时,同时还可以得到多种评价指标,以Ce、Pe为代表,因为金融工程的交易业务有很多,如果想要多头复制的话,也可以改变复制公式的计算方向,全部以“复值”表示,这样一来,可以获得更灵活的组合元素方式。

2.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创新

除了在金融交易上的优势之外,异种元素组合复制与创新技术还可以在债务工具附加指数化表达上丰富、创新评价依据。如:如果衍生工具的表意不清,种类不明,金融工程可以利用元素间的组合排列,在远期合约、期权、互换等元素中找到价值浮动变化的依据以及一些利率问题的发展趋向等,将组合元素及时转化成可以交易、可供参考管理的元素。运用此类及时最频繁的是本金指数化债券和息票指数化债券。债务工具可以在复制与创新技术使用时精准、科学的估算金融交易中各元素的债务性质及表现,它之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是很强的,当市场变化,债务工具马上会做出反应,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很多债务信息在金融工程中出现延迟或错误现象。

三、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发展展望

金融工程的管理维度与运营维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复制与创新技术运用及推行的当下,金融工程已经建立了符合金融市场及管理标准的技术规范及行为标准。诸如上文两小节提到的问题,金融工程的投资信息、管理信息以及相关日常运维信息,都需要利用监督管理、增值服务,规划、约束、控制经营项目的效益空间。也就是说,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是具有一定效益空间的管理型技术行为,它直接关乎、影响着金融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

1.丰富技术的构建要素

前期审核、信息收集整理、评估和分析是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构成的三个基本构建要素,当金融市场偏向、侧重于某种元素的效益价值的时候,金融工程便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围绕三种构建要素,拟定科学、安全,以及高效的组合运营计划和方案。还是以期权为例,企业资金支撑能力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复制和创新技术先拟定出同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模式后,再拟定出异种元素组合种类及运营方式,结合对金融市场期权资本价值的浮动变化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结果等内容,填充各构建要素的条件规定。如此做,可以利用复制与创新技术填补、完善期权组合及管理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交流的不对称、审核困难、验证周期长等问题。

2.延展影响技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当前,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影响金融工程未来发展态势的关键技术,它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让企业进入社会金融体系,融合有利资金,填补企业自身在经营方面的资金空缺,帮助企业实现大规划经济建设,完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基于复制与创新技术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笔者认为,应当研究、分析金融工程在技术研发和使用时的环境与环境是否适合于金融工程当下发展的状态。如果组合决策及管理办法能够获得较大利益,在定期运营时不会遇到过多风险,则营销策略是可以被使用的。依靠复制与创新技术,可以依靠技术间的交互影响、环境与背景的技术影响效果反观、审查金融工程在管理与运营期间的问题和不足,起到了反思的作用。如果资金能量能够满足营销发展;投资成本与业绩的效益价值能够相互配合,顺利进阶,关于金融工程复制与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才有它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四、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工程可以引用、推广复制技术与创新技术的领域和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还不完全、成熟的现在。依靠金融市场的多元变化、金融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对金融市场资本的监管与维护,金融业务的丰富与优化,都有很大帮助。当前金融工程的复制与创新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日常运营形态,相信未来金融发展会更加科学、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可,孟新平.谈金融工程中的复制与创新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01):176-178.

[2]贾焘.金融工程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22(106):118-119.

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节能建筑;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当前推行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当前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

一、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特征

1、重要性

促进环保,建设绿色住宅。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和居住的生态环境、舒适度、健康指数。在倡导节能环保理念的背景下,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避免因高能耗带来的资源浪费、健康伤害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住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现节能,降低生活成本。现代建筑设计引入节能减排机制,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如保温技术、控制建筑形体、新型墙体材料、双层钢化玻璃等技术材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质量,提升住宅见者的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减小能耗,促进经济发展。

2、特征

首先,节能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节能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节能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节能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节能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节能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节能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节能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节能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二、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为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将选址、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规划等,在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之上,使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获得一个优秀的外部微气候环境。

1.1 合理的有效的建筑选址

依据当地的季节大气候环境、地形条件、水资源等因素的整体情况来决定建筑的选址。而在建筑设计中,维持整体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还要顾及微气候环境,使其在全生命周期里保持一个平衡稳定的局面,为建筑节能创造优秀条件。

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建筑选址达到要求以后接下来是探讨微气候环境特征。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应是改进现有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制造优势环境,依据建筑功效要求,其方法也是多样的:如为遮风挡雨、绿化环境,可以在建筑四周种植大树、增加绿化带景观、还可达到遮阳、减少噪音的目的;人为制造自然景观,可以搭建音乐喷泉、人工湖,用水平衡环境温度、减少风沙以及搜集雨水。

1.3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建筑整体体量、体型、形体组合、建筑朝向、日照方向等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可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

南北为正。而且,我们国家处于北半球,南北向是最好的节能建筑朝向,尤其是居室在南面的房屋,采光陆好。我们国家气候特点是以南北向风为主,南北向的房屋,只要是通透户型的,通风也比较好。不喜欢阳光的那是魔鬼,常年不见阳光会变成魔鬼。一般而言,房子朝向的优劣顺序大致为南、东南、东、西南、北、西,朝南最好,朝西最差。东西向的房子最大的弊端在于夏日存在西晒的可能,但一般采光较好;在建筑设计中要权衡利弊,使各个因素均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朝北向阳光不足的弊端,如果阳光不足,就有潮湿、阴冷的可能性存在,这种情况下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建筑平面都设计成南北向,做到南北通透、通风采光相对较好,既为住户节省了采暖与空调的能量消耗,利用自然环境使客厅、主卧利用自然环境设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南向,达到最为理想的居住效果。

2、建筑构造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围护结构,是热交换的主要通道之一。加强外墙围护结构的保温主要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复合型墙体构造的方法来实现,另外用浅色的外饰面,东西向外墙上设爬藤植物等都是隔热的好措施。外门窗是建筑护结构的开口部位,绝热性最差。在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并且在东西向(特别是西向)外窗上采取外遮阳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能耗。在门窗的构造上,一般通过采用节能玻璃、节能窗框以及气密性良好的构造方式作为门窗节能的有效措施,幕墙则要注意细部的设计,门窗框与墙体或抹灰层之间的缝隙,要注意填充。

屋顶是长期直接受太阳照射的部位,是建筑保温隔热、遮阳避雨的重要围护结构。屋顶的节能构造通常是需要综合采用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的新材料和新的构造方式实现。一般可采用通风屋顶、坡屋顶、种植屋顶、蓄水屋顶和热反射屋顶等来提高建筑的隔热能力,起到节能的作用。

3、不容忽视的建筑绿化

居住建筑群中多种一些树冠面积大的乔木对于节能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很多开发商为了省钱,房前种的用来遮阳光的乔木只有小酒杯粗,十年、二十年都难以长成大树。建议应首选速成的树,树冠面积大的树种,最好是移植已生长多年的高大的乔木。有条件时要尽量保留原有的树木。除了室外绿化以外,还要重视建筑屋顶面和墙面的绿化,特别是东西山墙可以种攀缘植物。此外平屋顶上可开辟屋顶花园,也可以吸收大量太阳对屋顶的辐射热,有利于建筑节能。

4、节能设计要点

传统建筑设计由于其商业性,注重的仅仅是初始建筑时的投资节省,并没有充分考虑住户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节能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围护结构,建筑的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要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要尽量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取得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屋面、外墙防水保暖工程的生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外窗,要注意空气的渗透性等条件。

5、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按照节能建筑设计标准,新的节能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要求容积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3.0,将建筑覆盖率由原来的25.17%下降到18.4%。同时在场地的选址上,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合理组织场地交通体系,场地的出入口设置位置要离公交站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节能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第5篇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创新

引 言: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民建筑也随之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工民建筑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施工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纵观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建筑业正在朝着高技术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1 科学性

工民建筑施工的创新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实践的,最终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将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英明论断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如果没有科学性做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建筑业可能还停留在建筑基础还要靠人力挖掘、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完全需要人力运送的时代。现在拥有的先进的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甚至模块式堆垒的建筑模式,都得益于科学元素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1.2有利于全面展开工程造价工作

创新在工程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工程管理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的迅速、准确、公正地对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工程的成本、工程整体造价、各局部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便于管理者们很好地把握重要工序,还应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预测工程的量本利。

1.3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工民建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创新施工技术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着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合理采用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停滞不前的现象得以有效地避免,在完成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2.1环保技术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节能减排作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环保问题加以重视。然而,企业和单位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够,更多的是关注利益。当前,必须要对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环保技术、环保意识加以重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2科学监理技术

作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科学监理技术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必然离不开科学监理技术。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

2.3低碳建筑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开展低碳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随着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应用,低碳产业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2.4信息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新技术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工民建筑的施工必须融合信息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要进行重新思考与分析,从而建立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2.5现代科技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工民建筑施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GPS测控技术不仅精度高、使用方便,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建筑物外侧观测基准点时,可以利用GPS测控技术,来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3工民建筑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3.1对于节能环保技术

首先,节能、绿色技术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措施,相应政策,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如规划、环保、开发、设计、监督等部门。其次,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制措施来推动,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和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最后,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于应用节能设计、绿色环保的工程项目,应给予优惠政策,对甲类地段和适宜建筑的较好地势,优先规划建筑节能、绿色环保设计方案。

3.2对于科学监理技术

首先,对于国外先进监理理念,国内的监理单位要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监理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可以组织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做出总结和建议。最后,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监理法律知识是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好这些技能,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并对科学监理方法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

3.3对于信息技术

首先,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这种模块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而且实现了快捷录入、规整存档、便捷查询、报表简洁输出。其次,在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购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都可以使用网络计划图来进行编制;还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及工程用设备清单。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的工程。模块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

4结语

工民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创新施工技术也被全面应用于工民建筑行业中,通过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科技,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行业的需求。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对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加以革新和改进,逐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韬.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科技的有效应用[J].工程科技,2012(14).

第6篇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集输工程;建设;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TE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131-02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宣汉县境内,包括普光主体和大湾、毛坝等区块,是我国已发现的丰度最高、储量规模最大的高含硫大型海相气田。具有硫化氢含量高、气藏压力高、气井产能高和气藏埋藏深的“三高一深”特点。气田所处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周边人口密集,工程建设难度大;国内没有类似气田成功开发的先例,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技术指标缺乏;地面集输系统技术密集,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尤其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要求施工更加精细;国内尚无成熟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复杂环境下抗硫管道焊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地面集输工程建设是气田产能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气井井口至集气总站之间所有的站场、集输管线,以及气田矿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矿区道路、电力网、通信网等。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分为普光主体、大湾区块、双庙清溪区块等三部分,工程量大,工期紧迫,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难度大,决定了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创新思路,统筹管理,确保一次投产成功并安全平稳运行。

1 地面集输工程建设技术创新

针对开发建设经验缺乏等各种现实困难,根据高含硫气田开发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率先从工程建设标准、集输工艺、焊接技术、自控技术、防腐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气田科学高效安全平稳运行。

1.1 创新建立高酸气田工程建设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工程的施工、安装、验收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佳效率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建在保证安全第一、科学先进、保护环境和使用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调研国内外同类建设相关标准,总结分析相关技术资料,结合高酸气田工程建设特点,把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科学的总结,建立了《普光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普光气田集输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等14项技术规范,形成了一整套高酸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为同类高酸气田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大湾区块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沿用普光主体工程建设时所创立部分标准的同时,根据国产化材料应用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相关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普光主体已累计连续安全平稳生产近3年时间,充分验证了所创立相关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1.2 创新应用高含硫湿气混输工艺

在借鉴加拿大类似地形的湿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结合普光气田的特点,应用节流降压、全湿气加热保温混输工艺,填补了国内高酸气田集输工艺技术空白。普光气田集输工程地处复杂山区,为保护生产区域环境,节约投资,优化工艺控制,气井产出液未在集气站现场进行分离,而是通过集输工艺流程汇合至集气总站进行统一分离。混合气从井筒到外输,先后经过3级节流和2级加热,达到设计工艺条件,既防止了水合物的形成,又达到了输送压力,同时管道积液也得到有效携带,满足了普光气田安全高效生产需要。

1.3 创新高抗硫管材焊接技术

为满足普光气田工艺生产需要,集输工艺流程采用了镍合金复合管-L360QCS+INCOLOY825、镍基合金管-INCOLOY825、A333Gr6抗硫低温钢管、L360MCS、L360QCS等多种抗硫特殊管材,复杂环境下抗硫管材焊接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通过母材复验常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条件下HIC、SSC耐腐蚀试验,模拟工况HIC、SSC试验等,完成工艺评定报告,形成58份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特种管材焊接工艺规程,全面满足了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建设需要。通过研究和大量评价,在国内管道施工史上第一次确定并使用了GTAW和GTAW+SMAW两种焊接工艺。另外,金属粉芯半自动下向焊技术、不锈钢实芯焊丝半自动下向焊接工艺首次在大管径(DN300以上)抗硫碳钢管道和大管径不锈钢复合管道焊接中应用,大大提高了焊接工效。

1.4 创新高含硫气田自动化控制技术

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生产介质高含硫化氢剧毒气田,安全生产控制水平要求高,为此,普光地面集输系统大量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完成对集输系统的管道、站点以及井口的监视、控制和管理,达到实时监测、反应迅速、安全高效的目的。

SCADA系统以井口、管线、集气站工艺过程参数检测以及安全保护与自控控制为重点,整合调度控制中心、分布在沿线站场的站控系统及阀室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现场检测仪表、紧急切断控制阀门、管线泄漏检测等系统,实现全气田集中数据采集、监控。

1.5 创新高含硫气田防腐技术

普光气田生产介质中高含H2S、CO2、Cl-、H2O等物资,集输管线和集气站设备处于严重的腐蚀环境,防腐技术对于延长管道、设备使用寿命,保障集输系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采用“抗硫管材+缓蚀剂+防腐涂层+阴极保护+腐蚀监测+智能清管”联合防腐工艺。

1.6 优化材料选择

高含硫气田的生产特点,对集输系统中的材料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普光气田集输系统中酸气管道材料必须选用合适的抗硫管材,且经过相应的抗硫限定和试验,再配合缓蚀剂加注、腐蚀监测等措施方案。站内井口到加热炉二级节流阀前的酸气管道选用INCOLOY825材质,站内加热炉二级节流阀之后的酸气、酸液管道选用L360QCS材质,站内药剂加注管道选用316L材质,站内放空管道选用A333 Gr.6材质,燃料气及仪表风管道选用20#钢材质,站外燃料气管线选用L245材质,酸气主管道在DN400(不包括DN400)以上管材选用L360MCS直缝埋弧焊钢管,DN400及以下的管材采用L360QCS无缝钢管,并对材料的S、P等有害元素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控制材料的硬度不超过HRC22,模拟现场条件对所有管材进行SSC、HIC试验和评价及焊接工艺评定。

在普光主体使用国外管材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推进民族产业,在大湾区块地面工程建设期间,大力推广使用国产管材,组织研制生产了国产L360QS抗硫碳钢无缝钢管,对这部分管材的焊口热处理前后进行了残余应力检测,共检测焊口76道,残余应力符合设计要求,满足高含硫集输系统技术标准。另外,在普光气田研制开发了离心浇铸镍基复合管,大湾区块集气站试用395m,已安装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为今后推广使用提供的依据。

1.7 创新山区管道施工技术

普光气田地处复杂的山区,沟壑纵横、山壁陡峭,河流纵横交错。共设计各类大中小型管道跨越33处,跨越均地处河道、冲沟地段,场地狭小,常规的穿跨越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通过技术攻关,结合各类地形地貌、跨越桁架结构形式,采用整体吊装、满堂红脚手架、整体发送、平移提升就位、利用索系发送桥面桁架等跨越施工方法与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普光气田山区复杂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沟壑、河流跨越工程施工难题,并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山区管道跨越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普光气田集输系统在集输管线线路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个施工难度大的位置,坡顶地面高程682.55 m,坡底地面高程

628.74 m,坡度为61°~78°,线路实长118.5 m,为典型的陡坡施工地段,该陡坡段施工区域狭窄、作业空间狭小,且施工的管线为L360MCS φ508×22.2钢管,每根防腐管重量达到3.5吨,布管、组对、焊接都异常困难。经多次现场勘察,研究制定了多套施工方案,最终确定了卷扬机自上而下牵引布管、制作安装组对桁架、气囊调节组对质量等一系列施工方案,最终确保了该段管线优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务,为以后类似地段的酸气管线施工提供了借鉴。

2 结束语

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的成功建设,铸就了中国高酸气田开发建设的里程碑,不仅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高含硫气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建成了普光301“采气集输示范站”、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优质工程”等一批优质工程,形成了高酸性气田集输工程建设、高酸性气田焊接施工等一系列规范,创新发展了高酸气田湿气混输工艺、智能检测等一批先进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酸气田开发建设管理经验和做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国产化抗硫材料和设备的成功应用,对国内高酸气田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成锐.普光气田高含硫超深水平井投产配套技术[J].钻采工艺,2010(04).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技术应用;工程项目

目前,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我国基本设施建设成为当代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以及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生产力,而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工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出现了变化,同时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目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约束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效益,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以及主要高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取得突破,争取更大的成就。

一、常见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1.1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的混凝土面板的施工主要采用无轨滑模,面板由中心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混凝土由自卸车水平运输,“u”形溜槽人仓,由人工摆动溜槽布料。按严格规定,面板混凝土每层厚25―30cm分层布料,卸料口距滑模上口不能大于1m,插点间距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达到新浇混凝土层底部以下5cm。模板滑升时,混凝土严禁堆放在模板上口,两端提升要保持平衡、均速、同步。每浇完一层混凝土滑升一次,滑升高度约25―30cm。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得超过一层混凝土浇筑高度,滑升速度一般为lm/h到2m/h。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及时进行人工修整,抹平和压面。混凝土出模经二次抹面后,表面扭盖要粘有塑料模的绒毛毡保温被,并且按照早期保湿、中期洒水、后期流水等方式进行养护。

1.2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性能优越、适应面广、潜力巨大,已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大致将其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预应力锚固技术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也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传递拉应力的性能,主要是利用其来降低、减缓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沉降、损坏、裂缝等情况,加上结合GPS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这样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预应力锚固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由于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致、分析方法不相同。为了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适应的规定、标准。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锚固的荷载、锚杆数量有一定影响,我们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和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最后,对于具体工程的具体锚固段形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勿盲目套用。

1.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的流水作业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的主要的作业内容和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作业方向、工作段的划分,需要同时考虑到坝体的最大面积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进场及运行。在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时,可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情况下其宽度应超出机械压实、错车时的最低标准和条件要求。对于坝体填筑的作业流程、具体步骤,应该在划分施工流程、次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的标准与设计要求,根据作业强度、填筑面积、铺料方法、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因素来决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低温气候环境或冬季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操作、生产时间,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材料的热量流失。坝体的填筑需要在科学划分、合理明确坝体流水作业面后,才可以按常规方法继续施工。

1.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是水利、电力建设中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第五种混凝土组成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水利电力建设的需要。我国在2O世纪50年代的水利、电力建设中利用混凝土外加剂,积累了宝贵经验。伴随着水利电力建设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各类品种齐全、效能更好的外加剂。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其一,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其二,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其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其四,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新技术分析

2.1 GPS定位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给测绘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变革。以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GPS技术融合与替代。由于GPS技术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以及定位范围的广泛性,此种定位方法,从静态逐渐扩展到动态,而定位服务的领域,从导航和测绘领域也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GPS接收机随着应用的广泛性也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效率。

2.2 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新兴技术型的应用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主要是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通过编制计算程序,来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一技术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来源更加便捷、数据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单纯依靠计算器来进行手工计算,不但工作量巨大,准确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利用AutoCAD来进行数字化模型的构建,使其执行点坐标查询的功能,就可以解决工程中的复杂计算问题。AutoCAD的特征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的绘制,特别是断面面积的计算等需图纸绘制的工作,也能得到精确的绘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出现,传统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针对工程施工要求、条件以及性能要求多方面考虑,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当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进行中,单纯的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无法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我们必须要做好团队管理,做好施工监督、管控、考核工作,减少工程质量隐患,控制好工程进度,完成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绍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略[J].民营科技.2010(08)

[2] 杨平军,石书锋,张辰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