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2-09-13 20:14:03

序论:在您撰写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陶行知教育思想

第1篇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激发学困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刺激,所以要想发挥出创新精神的影响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应的支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入手,积极探索激发创新精神的措施,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应的辅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只有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并在自觉对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进行挖掘,启发学困生提问和质疑,才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从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1.鼓励质疑,敢于创新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质疑是创造力之母。少年儿童天真好奇,凡是都爱问个为什么。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提问”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鼓励学困生大胆设疑,勇敢提问,且让他们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培养他们敢于求索的精神。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学习学生困难质疑:桂林的山是怎样的?桂林的水是怎样的?教学《船长》一课时,学困生提问:谁是船长?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虽然这问题看似很简单,可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他们懂得对课文“质疑”,作为教师又给他们增加一些难度,让他们去读课文,在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他们会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2.引导观察,激发创新 

思维与观察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将思维作为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困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认识外部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教师启迪学困生观察生活,抓住生活的特点,才能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终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安排的看图识字、看图学文,有些课文还有插图,就针对课文这些特殊的设计,引导学困生思考、想象,训练他们用词句,把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來,发挥语言在想象中的调节和表现作用。例如,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困难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继而启发学生想象:秋天的山野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说秋天的山野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的图画?借助这样的问题打开学困生的想象之门,驰骋于想象的王国。借助图画激发学困生的想象,呈现在他们头脑中不仅是画面上的形象,而且透过画面感受到画中之情,画外之音,学困生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能力由此得到锻炼和发展。学了《黄山奇石》一文后,提问学困生:黄山奇石的形状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之外,你还想到还想到哪些形状?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还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发展创新能力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充分调动和挖掘学困生的内在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1.激发想象,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地有创见。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可见,培养学困生能够创造性学习,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困生的想象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如教学《爱之链》一文,我让学生续写“当乔依醒来后......”,有位学困生写道:“当乔依醒来后,他的妻子就坐在他的身边,把老妇人在店里吃饭留下一些钱的事告诉了乔依。乔依一听,立刻做起来,对自己的夫人说‘亲爱的,我们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穷,老妇人的钱我们不能收’......”,还有很多学困生能写出许多富有人生道理的话。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巧设问题,为学困生展开想象,给课文“补白”。再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首诗歌后,让学困生模仿第二到第六节诗的格式再写一两节诗歌,这样的教学,可以发展学困生的创新能力,又可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2.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发展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无错原则。让每一位学困生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经过一番思考,毫无顾忌的托盘而出。即使学习困难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错误的,老师也对其参与加以赞扬,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创新的火种。语文课上,学生经常会对一个问题争个面红耳赤,此时,所有的学困生也都参与了其中,教师在这时要多关注他们,哪怕送给他们一个赞扬的眼神,都是给他们极大的鼓舞。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所以,关注学困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老师共同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表扬、引导学困生,让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使他们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丽园. 小学语文学困生“双自”能力培养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9(1):112-115. 

第2篇

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二、乡村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中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助民富,启民智,享民权,保民族。他提出教育与政治相配合,将生活用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不是仅仅强调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是教育融入生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想以教育来唤醒民众,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第二,陶行知在乡村大力推广教育,促进其发展,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光彩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劳苦大众的子孙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体力劳作与学习知识想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是首例。第三,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把品德高尚才能真正称其为老师,并且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的示范,还要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的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单纯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成为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教师应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第四,陶行知提出使乡村教育更加科学,强调科学、实际在乡村的推广和实践。陶行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私塾教育模式,开创科学走下农村的新局面,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用科学武装农民的头脑,为他们解决难题,开拓视野。

陶行知觉得,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农业国家,农民作为国家的最低阶级,受到无情的压迫和摧残,创造物质但是却不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他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十分的痛惜,他希望通过他的教育实践来使中国的农村改变,使农村的教育改变。

三、普及教育思想

陶行知组织成立各类国难教育救国会,他希望整合全部人民的力量,将中国民族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传播出去,在工学团推广军事课,医护培训等课程,并提倡大家相互帮助,卫国护家,集思广益,寻求中国的救国之道,不考虑个人得失。第二,普及教育的内容从简单的教识汉字,积极扫盲等变为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思想更加深刻和长久;第三,立足为对中国当时的国情现状,陶行知深知当时的中国贫困落后,他的教育必须要在贫苦大众中深根发芽,他着手撰写《普及教育与学武训》,推广以武训的精神为指导,克服各种困难疾苦,以义学为手段,用很少的钱却造福了很多人。第四,因为当时民众的抗日热情已被点燃,普及教育作为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措施动员了全国的民众,形成了即知即传人,知识为公,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愿教,人人好学的局面。第五,陶行知十分注重将科学推广到生活的时间活动中,提倡每个人立足于社会,通过生产劳动改变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社会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的力量促进生产生活,抓生产,团结计提的力量,努力协作,卫己卫国,爱护胜利果实。

四、特殊人才教育思想

遭受侵略的现状使中国的特殊人才不断凋零,建立育才学校迫在眉睫,把抗战的思想融入教育当中,只有全民团结才能救中国,教育也才能服务于广大的劳动人民。陶行知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他希望育才学校的学生“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文化作战集团”。什么时候敌人来犯,他们也能应对自如,坚决不做亡国之徒。只有国家强盛,人民团结,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站起来,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第二,日益严酷的抗战局面使得,全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时陶行知的政治性也越来越强,思想意识也更加坚决。第三,作为普及教育的深入和补充,特殊人才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3篇

[关键词] 担当;陶行知教育思想;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0-03

“担当”是一种重要的内在修为,是一种境界。2007年5月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信中在表达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殷切期望时谈到了“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通俗易懂,但是把“四个新一代”连在一起,使人们感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更显得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在哪?要求新一代敢于担当。人民日报说得很干脆:“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1];《人民日报 》2012年2月更提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总理则告诫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2]。可见,担当教育已经成为共识。担当教育应当迫切的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让担当成为中学生的自觉与常规。

担当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实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比如“平民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被称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和事业。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他也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强调“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平民教育”是一种教育公平的诉求,但也有必要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概括起来,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1)“叫人求真,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2)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

这一切都渗透着“担当”二字。担当首先是人的基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真人”、“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担当教育。担当其次是一种素质,知识也好力量也罢,只有在担当中才能彰显其功能;担当更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可见担当教育就是践行着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原则。“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基础教育只是一个平台,应该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指导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所以,基础教育培养承载责任、勇于担当的人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奋斗意识等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担当教育适时而且适宜。

我国的担当精神传承已久。《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是一种担当;“为国举鼎,虽不可能,亦勉力为之”是一种担当。同志对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同样昭示着教育理念中必须重视培育责任意识、强调担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道德对象从人到自然的扩展及全球化背景下伦理观转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论向责任理论转化”[4],担当教育面临着新背景、新价值观念、新教育模式等众多挑战。如何深刻剖析担当教育的内涵,探讨担当教育的实施方式,评价担当教育的接受效果等,值得深思。

担当教育内涵深刻。开展担当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首先是认知层次,明确责任,即明确担当什么;其次是探讨层次,即途径在哪儿,如何承担责任;最后是做行合一,践行层次,即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

当代中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责任?从宏观上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也包含人际责任,即个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上讲是指自我责任,就是自我对其个人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中学生如何担当自己所应承担的三种责任?其方式和渠道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本质和道德内涵却十分相似。

手语歌《感恩的心》中学生都喜欢,为什么?因为这首歌唱到了学生心灵最深处。感恩是理解责任的源头。追根溯源,感国家和民族的渊源之恩、感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感社会与他人的互助之恩都是对自我责任的最初感悟。自信是承担责任的基石。相信自我的能力是感恩践行、勇担责任的力量源泉;热爱是责任担当的动力,对祖国的热爱让青年挥洒热血,对亲人的挚爱让青年孝心拳拳,对他人和自我的深爱让青年满怀热忱;沟通是有效担当责任的渠道。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享受权利、明确义务,也让中学生在与他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交融中找到勇担责任的最好方式。

践行是责任担当意识过渡为日常行为的现实表现,其最终目标是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为习惯和无意识行动,这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项检验标准。先成人,后成材,实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每天有进步,让家长每天都放心。应大力实施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把学生管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中,并对每个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从男生头发“前不搭眉后不搭领”、女生不化妆,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痴迷网络,以及每天的起床、早读、跑操、就餐、上课、自习、就寝等都进行规范。这就是外在环境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毋庸讳言,学生的责任意识尚存不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受社会、教育、家庭及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和社会深怀热爱,乐观自信,敢于承担责任;他们重视自我价值,张扬个性,对事业、人生有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富于激情,渴望沟通,维权意识强烈,善于思考权利和义务。这是主流。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有部分中学生的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带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未能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未能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在微观上他们向往美好人生、事业成功,但对于挫折和失败明显认识不足也努力不够。

担当教育切合中学生成长特点,很有必要实施。开展中学生担当教育要紧密围绕其内涵,立足认知和内化的客观过程开展工作,适应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尊重中学生的人生成长规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紧扣核心问题,构建担当教育的完整体系。

开展担当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教育途径和内化推进,形成完整的责任担当教育体系。必须将担当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形成正确的责任内涵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中学生体会、感悟担当的过程。

把握认识规律,推动担当教育的过程递进。要充分认识到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内涵。入学之初,要积极加强担当教育的认识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人际责任和自我责任;在学习生活的进程中,要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承担责任,实现自我理想,回报师恩亲恩,回报祖国社会,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厚重的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转化为刻苦读书、奋进成才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临高校选择的竞争阶段,适时地加强毕业指导教育、人才使命教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此促进担当教育最终的行为内化,让担当意识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烙印,使之受益终生。

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担当教育的实施效果。贴近学生包括三方面:(1)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以达到不空谈、不浮夸的效果。例如,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给同学以共鸣。邀请杰出校友和公众人物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2)要充分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责任担当的内涵,使学生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3)要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坚决不能对学生态度粗暴、冷嘲热讽、歧视侮辱,更不能进行体罚。教师一旦出现有损学生自尊心和身体健康的言行,都将追究责任并纳入师德考核。

呼吁社会关注,优化责任担当教育的大环境。责任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互动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学校,首先要与学生家庭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共同构建责任担当教育的体系;其次要强化全员育人,将教育、管理、服务作为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施载体,以良好的风范熏陶学生、以公平的政策激励学生、以完善的资源设施保障学生;最后要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使责任担当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和青年成长的有益环节。

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并给学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担当教育的初衷,也是担当教育的永恒目标。时代呼唤高扬理想、勇担责任、大胆创新的人才,时代赋予了培育担当精神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把握规律,努力培养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担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开.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看干部看什么”之一[N].《人民日报》,2010-11-10(3).

[2].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EB/OL].(2008-3-18)[ 2012-12-19].http:///2008lh/zb/0318b/.

第4篇

陶行知认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 “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陶行知倡导,“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小学校;从活的中小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

他同时指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教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倡导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只有受过教育的生活才能发出生活的火花,发生生活的变化。“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行是知之始”。

从以上陶行知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倡导创新精神的当代教育思想一致。“活的乡村教育”、 “活势力”、 “活本领”、 “新生命”等字样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陶行知对于“活”的充分强调与肯定,正因如此,他的教育思想不受时代变迁的限制,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仍然可应用于指导当代教育。

其次,“社会即学校”、“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实质上倡导的是所学要结合实际,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等不能脱离现实。

最后,陶行知教育思想也注重实用性――“生利”、“国家的强盛”以及“民族复兴”等的强调,可以看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为目的的。离开了实用的目的的教育学习,都是对资源、时间、人力等的浪费,是没有意义的。

二、当代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及同事等通过与浙江省以及吉林省等地的农村村镇干部、农村学校领导、农民子弟学生及家长等人流时发现一些当代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当代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不平衡性。首先来看农村教育中对于中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问题首先体现在思想上不重视。

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学做合一;美术素养

一、陶行知教学理念研究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对教育的影响巨大,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教学做合一讨论集》等。总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的思想具有一致性;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理念,并贴合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要求教师将课堂教育与课后教育相结合。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美术教育中,以陶知行先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是贯彻新课改要求的方式之一,能有效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以前的美术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往往会被单一的教学模式所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充实美术教学内容。

2.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美术教学单纯变成了他们“绘画课”。时间一长,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失去了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如果没有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他们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3.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

美术教学不像语文、数学、英语教学那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逻辑思维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握不住知识点并进行合理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为主,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滚动乐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4.课堂时间限制

一节课仅有40分钟时间,而美术创造的时间是无法估计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仅有10分钟左右。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教育。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教材,完成教学目标。所以,一些教师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虽然美术课程占的课时不多,但部分教师还是秉持传统的观念教学,对美术教育并不重视。尤其是临近期末,更有一些教师占用、借用美术课时来进行复习等,弱化了美术教育的作用。

三、学做合一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策略

1.从学生角度出发备课

以陶知行先生的教学理念为基础,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备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换位思考,选择更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如教师可以从学科融合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同时,教师可在网上搜索一些符合学生爱好的图片、动画等,以丰富课堂教学素材,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恐龙的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关于恐龙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这种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充分展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2.进行合适的课堂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发挥生本理念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互联网上下载的一些绘画作品的图片,并向他们进行提问:“这幅画画了什么?”“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意义?”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对绘画作品的意义进行课堂讨论,以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陶行知先生说:“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好游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例如,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闭眼画鼻子”“一人一笔绘画接龙”等游戏活动,检查并评价学生美术技巧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在课上与课下进行讨论学习。不同的学生,个性、兴趣都不相同,他们在分组中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且通过课堂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融入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创作美术作品,这样不仅能节省美术作品创作的时间,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美术创作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认识身边的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带领学生们认识校园里的树,观察不同品种的树之间有什么不同,然后简单指导树木的绘画技巧后,引导学生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而对于生活中美的体验不止于此,美术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它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感受美术教学的真谛,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拓展思维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写生活动,也是美术教育中实现学做合一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写生学习。在带领学生进行写生教育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召集一些其他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一个教师管理多个学生而力不从心的情况。美术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学习,利用参观美术展、进行美术作品绘制等方式加强美术教育,让学生巩固美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完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素质教育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就普及众多的民众,而且在当代素质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也十分有益。深入学习并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必将使今天的素质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

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施,人们逐渐对素质教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直至今天,对素质教育的评定仍然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从而造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也是评价教育的一种方式。拿什么来对比素质教育的高低程度呢?这又是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而陶行知先生为了全面地评价教育的标准,他在吸收各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现实思想为主要评断方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现实生活,认为实现对教育全面评定的标准应该是有强壮的体魄,勤劳的双手,科学发达的头脑,对艺术的兴趣以及拥有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想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要拥有强壮的体魄。教育和生活也是相同的,健康的教育是人人都需要的,想要提高劳动和生活的效率与质量要有科学的头脑才是关键。艺术的兴趣则是能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欢乐;改造社会的精神则是要求不管是哪个人这种精神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让它成为人生前进的动力以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育中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就需要不断的动力来支撑,这对当前素质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制订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都是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

以生活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价值观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如果想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法和系统进行辅助。他所认为的生活教育,就是在教育中不断地融入生活,达到教育和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都是为了升学,它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脱离了生活和社会的需要,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没有体现,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成为只会念死书的机器。心灵无法得到释放,不利于个体在未来社会健康地生存,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生活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活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脱离个体和生活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规律,实践要和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有效运用教育内容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抛弃应试教育带给个体存在的危害。

首先,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教育都是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存的弊端。如果在现行的教育中没有将改造社会这种精神有效地融合进去,那么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局限了自身在社会的发展。用传统教育去谈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受教育期间他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都没有得到体现,是没有意义的教育。

其次,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如果学校在实现素质教育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消除掉以往那种对社会有芥蒂的心理,如果教育不懂得社会的需求那就是无效的教育。为社会真正的服务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目标。

第三,传统的教育总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书中的内容,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法。素质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方法是具有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教与学,学与做像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三者也是统一的关系。生活中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让学生能独立面对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是唯一检验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准,不能只靠一纸文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教育既注意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同时也十分注重全民性、终身性。

三、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以及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良苦用心。我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学生正处在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对孩子过度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对其今后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均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陶行知先生提到,成功的素质教育需具备艺术的兴趣,要懂得学会爱,爱身边的人,爱社会,才能让整个社会充满真善美。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陶行知提出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是我十分欣赏的。身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应该大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心学生,在细节中去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是奉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素质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建立发自内心的爱,因为只有从内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学会爱别人,学会与人分享,并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

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我践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我总是鼓励学生回家后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递递拖鞋、洗洗脚、刷刷碗等。尽管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我认为,教育就是这样,生活中每个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基石。爱别人,才懂得被爱的幸福。只有真正体会到别人的爱,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爱。课间,我喜欢与学生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并要求学生轮流做母鸡,同时,鼓励做母鸡的学生尽量减少小鸡的伤亡。“母鸡”需要学会爱。生活中,爱和被爱不可能一直固定不变。因此,轮流做母鸡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会爱别人。

随着我对陶行知“爱满天下”等教育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我将“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引入我的音乐课堂。每次上课时,都会帮助学生做一个简短的发声练习,打开口腔,帮助学生更好地唱歌。素质教育不仅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更需要学生去爱整个社会,接纳社会,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发声练习时,我要求学生面带微笑,学生们称这个为爱的发声练习。学生的歌声就像大片绿油油的草原,而他们的微笑就恰似隐藏在草间的小红花,既让人新奇,也更让人在心底深处平添了许多暖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一直激励着我们。献身于教育的教师们,肩上责任很重,我们不敢消极怠工,也不能忘乎所以,可以做的只能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内涵,给予学生更多,教会学生更多,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素质。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当代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础。他提出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以及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体系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方法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教工作者需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关键在于要把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融入到职教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领域,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门学科,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项目和每一次活动,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职教工作,并以学校工作去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以校为本,让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是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精神满足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场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校园应该是生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打造丰富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个生命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自豪自信、快乐健康,从而利用校园一切资源实实在在的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首先,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学生校园生活。在原有的五月放歌、校园十佳歌手、校级篮球、足球联赛、志愿者行动等活动的基础上,学校新创了“青春飞扬、淘宝校园”系列活动项目,通过海选,选出校园画家、书法家、音乐达人、歌者、舞者、戏曲达人、小品达人、发明家、烹饪师、点心师、茶艺师、体育达人(含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三分王等)、作家、诗人等,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展示特长、收获骄傲,在参与中成长,在活动中找回自信,融入校园,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其次,建设美丽校园、文化校园,给师生提供一个舒心环境。人的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工作学习状态、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好的环境还会引领人向上、向善、求真、求实。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校园的育人环境,他提出校园“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为此,我校投资三百多万元,请园林专家专业设计,将校园内无法用于教学的苏州河沿岸近五十亩左右的区域建设成为园林式的师生休闲景观区,亭台、楼阁、长廊、花木、小道,充满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韵味,让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漫步小道、歇息亭台、观赏美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二、教学做合一,积极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职教校本课程体系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编制教材的理论依据、方法、标准和体裁等,提出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和“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主张来编写相应校本课程系统。学校依据陶行知先生关于教科书和课程建设思想,结合职教实际、吴江地方历史文化及产业特点和本校师资特长、专业特色等,全面规划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职教校本课程体系。例如,旅游专业结合水乡古镇特色开发建设《水乡旅游》校本课程、结合苏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美丽苏州湾的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美丽苏州湾》校本课程;烹饪专业结合吴江历史文化和地方美食开发建设《吴江美食》和《吴江特色小吃》等校本课程;财会专业结合现代社会金融理财需求开发建设《理财入门》校本课程;电子信息专业结合“互联网+”时代潮流开发建设《让你成为网店老板》校本课程等。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专门组织力量开发建设了《基本礼仪教程》等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训练、评比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礼仪,熟练运用基本礼仪,并内化为一种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素养,教学成效十分显著。根据规划,学校将最终建设一套具有地方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结合职教专业、体现师生为本的校本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学校的独特文化和靓丽名片。

三、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做校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