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的本质属性范文

时间:2023-09-26 17:28:46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的本质属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的本质属性

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象 本质属性

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区别于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能够决定所反映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本文试图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象―本质判定法”,对职业教育的一般属性进行梳理,透过多变的表象来探究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职业教育之表现形式

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形式、职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结果等因素深刻地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方式经历了“游牧―农耕―小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生产”等阶段,直至今天的知识或信息社会,职业教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

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也称“前职业教育时期”,是指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之前的游牧、农耕和小手工业生产阶段,以“学徒制”为特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前职业教育局限于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一般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在于使个人获得一种能立足社会的生存方式,也兼有技艺传承和个人才艺发展的功能。在那个时代,虽然前职业教育活动渗透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但并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形成正规的制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

到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社会,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学校取代了“学徒制”,学生也不像“学徒”那般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手工技艺,而是要不断充实复杂化了的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可以说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称谓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及“技术教育”等。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实施,大致分为单轨制和分流制。单轨制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在美国,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是分开进行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接受职业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职业训练则是对毕业的学生进行特定职业的专精训练。实施分流制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中国。其中以德国的双元制最具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特色是将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合二为一,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几乎就是职业训练的代名词,因此也被称为“现代学徒制”的教育。

直至今天这个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信息社会,各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在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提供了多种选择,成为满足各阶层人群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之一般属性梳理

职业教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外在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相应地也会表现出一些多样的内在属性。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职业教育主要有九大主流属性。它们分别是“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多样性”、“大众性”和“平民性”。

“社会性”指职业教育乃属于社会范畴的一种现象,职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它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生产性”指职业教育负担着劳动生产与再生产任务。此外,职业教育通过“产教结合”,创办生产实习基地,建立教学、生产、科技推广或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体制,直接参加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

“职业性”指职业教育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是围绕着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而开展的一项培养应用人才的活动,是从对劳动后备力量在就业前进行的就业准备教育,其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在教学过程和办学形式都体现出职业性。

“适应性”指职业教育的制度、对象和办学模式等对职业的依赖性和服务性。

“中介性”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有传递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道德的功能。

“产业性”指职业教育即产业,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应面向市场,运行投入与产出分析,并对其成本进行核算,简而言之就是要按照产业的运作规律办事。

“多样性”指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灵活多样性。

“大众性”指对受教育对象条件限制的宽松性,即入学门槛较低。

“平民性”指职业教育是全民参与的教育,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以上“九大属性”都是为大众所公认的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属性,但是其中若干属性与其它教育类型的相关属性有交叉,所以并不能将它们全部视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本质应该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试图从职业教育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一贯的、稳定的因素出发,用“现象―本质判定法”来探寻职业教育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本质属性。

三、职业教育之本质属性判定

任何一个复杂的事物都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但在其现象之下必有与其它事物相区分的稳定因素。事物的本质基于三个要点:首先,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构成的;其次,本质所反映的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和质的规定性的改变,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因为事物的本质是该事物不同于其它一切事物的特有属性,这种特有属性正是该类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现象之下稳定的、一贯的“特殊矛盾”作为切入点来考察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以期探明职业教育现象之下的本质属性。

透过对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的,我们发现了两个相对稳定的属性――“社会生产性”和“职业能力提升性”。

本质属性之“社会生产性”作为社会分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之一,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的关系和活动的实质上来说,职业教育与生产和服务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技能培训和谋生就业活动,直接任务是为社会生产培训合格的劳动者,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衡量任何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所以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实际上就是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之所在。

本质属性之“职业能力提升性”从历史进程来看,职业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在职业教育萌芽时期,师傅授徒弟以谋生技艺。到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社会,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直到现在,职业教育一直是围绕着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而开展的一项培养应用人才的活动。职业教育对劳动后备力量在就业之前进行的就业准备教育;对在职人员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以及个人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在职培训、在职提高教育;对因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而需要专业的人群进行职业转换、转岗教育。

个人不具备的或不完全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某种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决定了职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技术,使人们适应各种职业需要成为适应社会各类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在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国家产生了能力本位的职教课程,这种课程模式至今仍在起着主导作用。至此,职教课程越来越重视其职业特性。

从对教师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必要的生产现场知识和实践教学管理经验,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素质。只有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艺,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具有必要的基础性、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手段注重现场、注重实践、注重开放。教学过程注重开放性、专业性、实践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具有健全、完善、功能齐备的实训场所,以及充分、实用、先进的实训设施。

就职业教育教育的办学形式来看,世界各国的许多职业学校采用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这种模式在国外是很成功的,特别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企业积极性高等。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被世人公认是当今职业教育成功的范例。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走上了产学合作办学的道路。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实训等环节各学校都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不少学校都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董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企业的场所、设备等资源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生产一线工作要求的人才,缩短学生上岗的“实习”、“试用”期。

通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职业能力提升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又一基本属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从职业教育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一贯的、稳定的因素出发,运用“现象―本质”判定法,得出的结论为:职业教育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本质属性为“社会生产性”和“职业能力提升性”。

参考文献:

[1]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德权.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第2篇

第一,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也就说教育活动只存在于人类活动中,动物界是不存在教育活动的。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活动。这一点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具有意识性,所以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第三,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说学生自学不属于教育活动,因为自学中不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影响。

第3篇

关键词:道德;人为性;为人性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1-0029-03

道德因人而生,为人而存在。整个人类伦理思想史表明,道德从来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存在,无论作为一种规范或是一种品格,都内在地表现为“人为为人”性。失去“人为性”的道德是虚无,失去“为人性”的道德是外在于人的僵死的工具,且一旦极端化,就会成为束缚人发展的桎梏、枷锁!“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道德意义的实现程度。

一、道德的人为性

所谓道德的人为性,是指道德因人而生,因人而发展。“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了人才有人类的社会,也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是道德产生的唯一、首要前提。真正的道德是伴随着真正的人的诞生而产生的;真正的人是有道德的动物。“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这说明,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人并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因此,正像说的:“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连续,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这样,无疑地,历史所首先表现的就应该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而道德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这种掌握与人的存在样态及相应的祈求是分不开的。

“人在本质上是类、群体和个体三重样态的感性统一”。人的存在的三重样态决定着人的道德祈求。作为类存在物,人有维系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群体存在物,人有维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个体存在物,人有维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三重需要不管人们自觉与否,自觉到何种程度,都是客观存在着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性质。正因为如此,人的道德祈求表现为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特点。也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人在处理其需要时,有一个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一方面,三者具有一致性,因此,人们讲道德,为类或为群体或为他人作出奉献。不仅不违反人的本性,且有利于类、群体和其他个体的全局和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三者又具有矛盾性,因此,必须用道德调整三者的关系,以求得类、群体和个体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是实现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前者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后者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有学者从静态的角度考察了人类道德的起源,认为人类的自然同一性与社会共同性即类的同一性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也有学者在静态角度的基础上又做动态的考察,认为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是群聚,群聚是人的类属性的自发聚集,它使人类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的同一性;群聚之后人类走向群居,群居是人的群体属性的自觉结合,它体现了人类同一性之外的群体差异性。类同一性使人类能够彼此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主体基础;群体差异性使人类必须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主体基础,这些观点都十分有见解,但是,人的三重属性之间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是人所固有的,人的三重属性也是相互依存,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任何时代的任何个人在其人生过程中都必然要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考察道德的产生或起源,必须把这三者同时纳入考察的视域,否则失之偏颇。

需要说明的是,根植于人的存在样态及相应祈求之中的道德,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既是人实践产物,又是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说道德是人实践的产物,是在“现实性”上说道德是属于人类自己所创造的属人的客观存在物;说道德是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是在“目的性”上说道德使人的活动不断从事实到应当的转化,以求得善。也正是在对世界的一种“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中,即人在目的性的对象化道德活动中,一方面,以客观的伦理道德规范规定自己的活动,并把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定性转化成思维所能把握到的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定,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变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定性,把自己的目的性要求转化成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定性,从而实现伦理道德规范对人的生成和人对伦理道德规范生成的统一。

道德不仅因人而生,而且因人而发展。道德产生于维系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为之旋转的轴心是人的实际生活。因此,道德是历史的,伴随着人和社会的差异化发展而发展。本人在拙文《从人的三重本质看人类道德的发展》中,从客观逻辑和现实社会发展两方面透视人类道德变化发展规律,指出人的内在三重本质在实践中展开,与人类道德的演进存在着对应关系:一是人内在三重本质的展开推动着相应的道德演变,二是人类的道德又无时无处不规范着人的三重本质的展开,从而使道德始终是人的道德的同时,使人也始终是道德的人。认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道德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体现特有的性状。因此,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差异化发展(由类束缚经群体中介而个体自由再到三者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人类道德也要经历一个从类道德本位到群体道德本位再到个体道德本位并向三重道德和谐统一方向迈进的过程,这是由人们自觉全面实现自己内在三重本质和谐发展的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要求所使然。当然,这样的理解必须建立在立足于作为实践的行动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人同伦理道德规范的结合,才能解释道德的发展史。

二、道德的为人性

所谓道德的为人性,是指道德为人而存在,具有为人的目的取向,即道德本身就是人的生活或生存所固有的价值尺度,以人为出发点,终究是为人的。

人作为人存在,并作为人生活,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规范或道德律就是人的生活的终极目标,人不为义务而履行义务,为道德而遵循道德。如果这样,那就是把道德作为目的,认为事物就其本身是道德的。因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我追求道德,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行为,这是道德作为目的的本质意义,这种本质意义可以说是道德本身的一种异化。道德的发端乃是为了引导人们行善以求得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协调,但是,当我们强调按道德的原则行事便成了我们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样一来,道德反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站在道德的后面等待道德并为之服务的人却反而不见了,人作为德行客体的独尊地位被否定了。相反,首先应该是一种属人的存

在和为人的存在,它产生于人的生活需要并为之所服务。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弗兰肯纳认为,“道德的建立是为了人,但不能说人的生存是为了体现道德”或者说“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的生存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的”。这种观点明显地从工具主义意义上去理解人与道德之关系。事实上,凡与人存在共生关系的因素,都必定是对人类生活或生存本身具有某种内在价值。

众所周知,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社会规范。作为历史范畴的社会规范,因其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作为社会规范具体形式之一的道德规范,是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人的发展逻辑地孕育着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发展,道德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不同生境的人,创造出不同的道德形态;凭借这种道德形态,又去征服、改造和利用生境,创造适合所有成员的伦理条件,作为人得以存续的具体条件之一维系人的生存与延续,可见,人与道德是一种共生性关系。当道德成为与人存在共生关系因素时,也就内在地成为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某种工具。因此,道德是作为人得以存续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来维系人的延续。

之所以把道德的为人性理解为道德本身就是人的生活或生存所固有的价值尺度、人得以存续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是因为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实践精神,不是简单地把一部分人看作道德工具的主体,而把另一部分人看作道德工具的客体,而是从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及其活动规律上把握其主体性意义的。立足于这个视角,那么在理解和认识道德的为人性问题上,既有视道德为目的和内在价值的一面,也有视道德为工具和外在价值的一面,它在把道德视为目的和内在价值的同时,不忘道德还有作为工具和外在价值的属性,在将道德作为工具运用的同时,亦不忘它还有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价值。道德目的的实现离不开道德手段的运用,道德手段的运用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目的。

如果单从纯粹的工具主义视角来理解和认识道德的为人性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人可以无道德地生存和生活,“因为任何仅仅具有纯粹工具意义的条件或工具都不具备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

从现实性看,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实践精神,应是从个人、群体和类三者利益要求的统一性上把握行为的道德属性。但在历史展现过程中,由于人的三重属性存在差异性,其实现也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因而任何人的三重属性都难以同时完全实现,都总是在不同条件下交替地实现着,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三者的和谐统一才有可能。因此,三重属性在历史过程中依次不断展现出来,决定着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出类、群体、个体三种不同的主体本位存在形式,从而决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相应出现类的、群体的、个体的三种不同的道德现象。由于道德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所以,道德亦历史地表现为为了类的利益的道德、为了群体利益的道德、为了个体利益的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类之利益的道德具有更多的崇高性,为群体利益的道德也受到充分肯定,但为了个体利益的行为则几乎没有得到相应的道德支持。由于道德是为了人的,所以,当人发展到个体本位时。道德就应当向为个体“下放”,而不应当始终停留在原来的境地。

三、在人为与为人之间:道德意义的确证

既然道德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那么毫无疑问,人是道德的主体,是道德系统运转的中心。无论道德之产生与发展的人为还是目的取向的为人,归根到底都围绕着人来展开。道德以人为本。一方面,人是道德产生与发展之本,既把自己的目的性要求转化成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定性,又是这规定性的实现者;另一方面,人也是道德取向之本,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本身,是价值的指向,也是衡量价值的内在尺度。人为乃人之所为、人之行为、人之作为,是由人发动、由人掌握、由人成就的,总之是由人发出作用,因人而发生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具有人为性,为人乃目的在人、指归在人、价值在人,是着眼于人、着意于人、服务于人的,总之是由人获得成果,服从和满足人的需要与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更是具有为人性。概言之,道德出之于人,是人为的;又归之于人,是为人的。

道德之所以是一种人为的存在和为人的存在,深刻的原因在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并在活动中,便道德的人为性与为人性得以对象化且实现统一。

第4篇

【关键词】数字校园;教育属性;应用举措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2-0024-03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正逐步走向各地的中小学校,随之而来的数字化校园正深入到普通中小学校,其管理的方式和应用的技术也日臻完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从各地应用情况来看,数字化校园的普及应用,确实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考务管理、校本资源、部门活动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方便实用的管理平台,尤其是各级管理部门对校园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掌控,制定每学期、每学年的规划和决策,数字校园都充当了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但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管理功能层面上,而没有形成对教学核心业务的影响。尤其在当今,网络随时随地都会对学校师生产生影响,现今的教育教学方式无论在课堂、校园,还是在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为承担教育重任的学校,理所当然地有责任抢占教育信息化的“新高地”。要实现这一目标,非数字化校园的科学应用莫属。因此,各地中小学校数字校园从规化到设计,再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其管理的功能,而更应凸显其教育的本质属性。管理只是手段,而教育才是学校工作的最高要务。

以用户的核心目标,创建实用型的数字校园

作为现实校园的数字化载体,数字校园的服务对象就是现实校园的服务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基础教育将直接为人的生存和成长服务,是关于心灵的教育,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过程,数字校园就是以这样的服务为驱动的信息化载体[1]。

基于此,数字校园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以用户为核心,紧密围绕学校的核心业务与服务设计架构,忠实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信息和周到的信息服务。作为学校的超级用户应是广大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而不仅仅是少数部门的管理者。数字校园是为教师服务的,更是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家长和社会服务的。

通过数字校园这个平台,让学生有了网络学习的环境,让家长有了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渠道,让教师在平台中随时能够找到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让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动态、活动评比等各方面的情况,让部门的管理者在任何互联网的用户端,甚至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就能通过数字校园了解到部门活动情况,统计分析报表。总之,数字校园能随时随地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他所需要的资源和活动空间,让师生以最便捷、最健康和最有效的方式来使用、管理和维护数字校园。

以自觉的行为习惯,引导用户使用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的建设必须体现“想用户之所想”,用户最想得到的教学资源和数据,随时就可以在数字平台中提取,方便、快捷、一站式服务体现出数字校园的实用性。如家长在任何网络终端通过登录数字校园专用账户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和班主任、课任教师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教师之间可以互相约课、听课、网上评课,互相交流教学心得,互相传阅、借鉴教学资料,互相提供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背景素材,以达到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而部门管理者,也可以有关活动通知,布置教学任务、收集各类(如每学期的计划、总结、心得等)资料,制定并统计回收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及时统计历次月考,期中、期末、会考以及高考的相关成绩及各种统计分析数据。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与学校关联的每一位成员,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再到学校里的各位教师和部门的管理者,他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数字平台找到其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应用数据;所有的教育辅助手段在数字平台中都能够得以实施,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状况通过专有账户就能查询。在数字校园中每一位成员都有其活动的空间,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自己相关的教学动态,而有了这样一种便捷、实用的工具在身旁,相信每一个用户就有了每天上数字平台的渴望和需求。让人人关注数字校园、人人使用数字平台成为校园的一种氛围和时尚,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创建实用型数字校园的成功。

以切实的应用举措,让用户离不开数字校园

再好的硬件,如果没有实用的软件支撑,硬件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软件,如果没有用户的关注和使用,软件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数字校园的建构和应用要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 [2]。这就要求学校领导重视,部门负责人配合,转变教学管理的观念,制定切实的应用举措,让用户上校园数字平台成为一种必需和习惯。为了使用户积极自觉地使用数字校园,逐步达到离不开数字校园的目的,学校应采取以下举措。

1.实现无纸化办公

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如果既能做到节约成本,又能做到环保高效,则无纸化办公应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了能够真正做到无纸化办公,提高学校办公效率、协作效率、决策效率,营造高效、智能、和谐的校园办公氛围,学校应要求所有部门的文件、通知、统计报表、调查问卷等资料一律通过数字校园平台进行传送。有关部门可把任务要求发送至每一个用户平台上,用户每天可通过办公室个人电脑、手机或公共场所的触屏设施,打开个人账户,接收、浏览、下载部门发送的有关资料,关注当天校内发生的新闻信息和个人应履行的活动或要提交的资料。这种办公形式的有效实施,每年将为学校节约一笔相当可观的办公费用。

2.设置网络学习时间

对每个学生用户而言,每周固定网络学习时间,设置“周末知识点”网络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主任、学科教师为依托,在网上向学生用户本周知识点复习检测卷。检测卷的内容可以是本周各学科所学知识点,也可以是生活常识、时事热点,题量难度适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答案,第一次提交可以设置积分,提交答案后可直接查询到标准答案和相应得分及累计积分。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相信学生的知识面会大大拓宽,知识积累将更加丰富,由此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拓宽到课本以外的方方面面。学习之余,也可以让学生浏览学校教育专题网站、专题网页,了解历届优秀校友的励志故事和突出事迹, 以期让每位学生能够关注母校、热爱母校,为学校的发展奉献智慧、增光添彩。

3.设立家校互通平台

普通中小学数字校园应把平台建成教育孩子的阵地,通过数字校园这个平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信息,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动向,如家长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课表、考试成绩、学期评语等。家长也可以给班主任、科任教师留言,互相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班主任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学习状态等,科任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作业问题,向每一位学生微课程,和学生实现网上互动,课堂翻转,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

4.为教师的成长搭桥

数字校园能协助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科学发展,帮助教师教学相长。教师日积月累的教学资料、教学心得、课堂反馈,各种备课教案、试卷、课件、学科背景素材,均可以放在以数字校园为依托的个人资源库或公共资源库存储。各种网上评课、远程教研、教育随笔、、获奖作品等均可以在数字平台中展示交流,以达到互相借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数字平台既是教师交流的桥梁,又是师生互动的渠道,为教师的成长积累资本,奠基搭桥。

5.为学生的发展铺路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由于每位教师所带班级较多,不能给每位学生面对面的辅导,学生有问题又找不到地方反馈,而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每章知识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数字校园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建立师生交流专用通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无论遇到学习上的问题还是思想上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反馈给科任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普遍提交的问题,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可以视情况给予集中解答或个别辅导,以期学生能够在教师们的帮助和家长们的监督下健康成长。因此,数字校园的建设实际上也是在为学生成长铺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同时又能充分记录、存储学生成长的轨迹。

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让用户品尝到教育的成果

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作为教育先师孔子的至理名言,几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也是终身实践的座右铭,若按照我们现在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的课堂,很难实现“有教无类”。如:学生在课堂中理解不了的内容,教师课下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要重新讲一遍,甚至几遍。但这个问题若是在数字校园中,尤其是“微课程”的有效介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学习中难于理解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制成“微课程”,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用户,学生坐在家里或在任何网络终端,都可以一遍遍观摩,直到领会为止。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应该只有在数字校园的管理平台中才能得以实现。

与此同时,数字校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育,也要注意思想品行的教育,针对每一个用户,开辟教育专栏。如:理想信念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困难挫折教育、感恩关爱教育、探索创新教育,这些教育的形式可以通过学校中层部门开展多种多样的网上活动,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作品展示、年级论坛、班级网页等形式来展现。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学生要能看到自我个性的展示,教师能欣赏到自己的教学作品,家长能体验到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社会能够看到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管理的教育成果,总之,让教育的真谛在数字校园这个平台中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才是我们创建数字校园所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有关普通中学数字校园教育模块分管部门和栏目设置可参见图1、图2。

图1 数字校园教育模块部门分管网络图

图2 数字校园教育模块栏目设置图示

第5篇

关键词:艺术;社会性;艺术家;个性

中图分类号:J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70-01

一、何为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社会本质即社会性,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因此,艺术之花并非是开在天空的,没有社会作为土壤,艺术是无法生根发芽的。何况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多数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虽然是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并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但它仍属于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并不曾脱离过生活独自存活。

而且艺术的创造主体是人,艺术家虽是创造艺术的特殊人群,但艺术家终究也和社会脱不了关系,所以艺术具有社会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时代出现的艺术形式也不同,这正说明了艺术具有社会性,艺术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没有哪种艺术是横空出世找不到来源的。什么样的艺术出现在某一个时代都是有其特定根源的,并非是一种历史偶然性,所以有人提出艺术的作品性就是社会性,且社会性比艺术性更加重要。

二、艺术家的个性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家有千千万万,何其多也?但所创造的艺术却千差万别,究其原因便是艺术家的个性。因此有人认为艺术是由艺术家的个性决定的,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审美、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艺术是高雅而神秘的,与世俗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社会性体现在它与政治、道德、宗教和哲学的关系,因此艺术的创作与形成是受到很多的社会因素影响的。

当然这与艺术家的个性决定了艺术的创作并不起冲突,因为艺术家也是社会的一份子,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无时不刻不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艺术家的个性形成也就和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艺术家的个性在给艺术创作带来影响的时候,恰恰也正是社会生活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而艺术家正是这中间的媒介。关于这一问题,艺术的地域性风格就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艺术家的个性和他所生活的环境,周遭的风俗习惯有着必然联系,而艺术家的创作也并非凭空而来的,这是有着长久的文化积淀和社会风俗熏陶才在激烈碰撞中迸发的。所以那些将艺术作品看成是不食人间烟火,和社会生活不沾边的看法肯定是错误的。

三、艺术的社会本质与艺术家个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是人类的社会,没有社会性的艺术不是艺术,离开创造主体――人,亦没有艺术,而没有个性的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也不能说是创造,只能说是对别的艺术家的模仿和抄袭罢了。因此,艺术的社会本质便和艺术家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艺术和人一样,要有血有肉有活力就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没有社会性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因为它是虚空的,正如那无法站立的稀泥。而没个性的艺术家也不能称之为艺术家,因为其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造力,哪里会有什么艺术作品面世?所以那些一个劲高喊着个性一点再个性一点,只讲究自己个性而脱离现实存在的艺术工作者是不能称之为艺术家的,就算要说也只是个伪艺术家。

我认为艺术家在培养个性的时候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只有充分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养料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而在艺术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创作出来的作品又终将对社会生活起影响,进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前进。因此艺术的社会本质和艺术家的个性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欣赏和创作时应保持对艺术的清醒认识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性特征才能够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从而欣赏到艺术的美。什么都不考虑或只考虑其中之一是很难充分地欣赏艺术作品的,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漏了精华,这都是很可惜的。同样,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如果不能正视艺术的社会本质,或是忽略自身的个性特点,都将给我们的创作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创作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就不能忽视艺术的社会性,也不能随大流没有自身特性。只有将二者结合到一起构思才能有更加新鲜且充满活力的作品诞生。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表现形式 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指能区别出事物的复杂现象,能决定所反映事物为该事物,并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属性,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并在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正确分析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能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更好的把握,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判定方法,首先需要对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分析

社会的生产方式深刻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目标、主体、形式、内容及结果等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从游牧、农耕、小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生产,再到今天的信息知识社会的几个阶段,在历史的每个时期,职业教育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萌芽时期

从游牧时期到小手工业生产时期,这一阶段萌芽出了职业教育,也可称这一时期为前职业教育时期。该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现出“学徒制”的特点,职业教育都仅限于师徒、父子相传,其教育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在这一时期中,让个人获得能立足于社会的生存方式,就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另外,在个人才艺的发展和技艺的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前职业教育时期中,职业教育活动渗透于各种社会生活中,但是并没有被重视,更不存在相关的正规制度,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表现得无足轻重。

(二)发展前期

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可以看做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期。在这一时期,开设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取代“学徒制”。在学校中,学生能对复杂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而非局限于手工技艺的练习。社会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三)发展时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在发生变化的同时,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方式,将其称为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职业教育。在多数国家,职业教育的实施从高中阶段就已开始,可将其大致分为分流制和单轨制。其中分流制以德国、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将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合二为一是分流制的特色,这一教学制度让高中职业教育几乎沦为了职业训练,因此也被称作“现代学徒制”。实施单轨制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国,将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分开进行是其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社会,职业教育在目标、形式、层次和内容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丰富,提供了更多选择,它是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以人为本是本质属性的核心

从古到今,社会中的所有教育,从价值本质来看,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是一切价值的根本,没有人就不存在价值和意义。职业教育是人的智力和体力高度融合、统一的体现,它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课本、学校、地方或者国家为本位,为人而进行的教育。脱离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就无从谈起。

(二)社会生产性

职业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因此它一定具备天然的社会属性。通过社会生产、生活服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来看,社会生产服务与职业教育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究其本质,职业教育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中,职业教育是一项谋生就业和技能培训活动,为社会生产输送合格的劳动者是其直接任务,职业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培养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衡量标准,服务于社会的职业教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所服务,通过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方式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生产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所在。

(三)职业导向性

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在职业教育中,以岗位要求和行业发展导向,通过应用模拟职业环境的手段,对工作过程和技术知识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关键。职业能力是指通过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其进行掌握并加以实际运用、类化和迁移,且能整合相关的一般能力的一种能力体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三个构成部分。职业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促进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职业教育中,承认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具体职业发展为教学目标。职业教育通过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教育内容和形式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按照专业实施教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了适合本身特点的专业,能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其专业的专业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关注现实生产、生活是重点

关注现实生产和生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可以理解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处理和技术运用几方面的能力。

3、终身学习是发展趋势

在新技术、新行业不断兴起的今天,一次性学习的观念已不能符合社会的飞速发展。岗位竞争愈演愈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能面对多次变更,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必须培养学生在各专业中流动的能力,且刺激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培训的欲望。终身学习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晓.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0,(20):12-14.

第7篇

关键词:艺术本质,形象, 情感

艺术的定义为:“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艺术是创作者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从而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具有形象性、想象性、虚拟性、审美性、自由性、情感性等基本特征。

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他什么事物。从艺术史的视角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中、西方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和分析繁杂众多,讨论也一直不曾间断, 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探究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无论是西方美学中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潜意识说”等,还是中国美学中的“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畅神说”等,这些艺术本质观都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作用,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自的理论出发点和切入视角不同,对艺术的本质探讨可谓众说纷纭。他们有的从艺术的“再现现实”出发, 来界定“艺术”的基本内涵;有的则从艺术的基本属性或艺术的服务对象出发来说明艺术的本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辩证地看,任何一种艺术本质观都受到过其他理论的质疑、挑战,甚至被指责和批判为错误的、有偏见的理论。

艺术的首要任务或其根本性质就是美。具体说,“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张黔在《艺术原理》一书中提出“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以形象化的手段营造的让欣赏者产生非功利心态并进而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是缺一不可的。艺术特有的性质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

一、艺术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

“形象说”认为,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世界。任何艺术都需要一种形象化手段,这种形象化的手段包括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想象两个方面。任何艺术必须首先是一个有形象的对象世界,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齐白石作画的“经典”学说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云云。”即使这种似与不似也都是有形象存在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在实际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的具体情景。它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凝结着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显示着艺术家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单位,是艺术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艺术品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艺术形象或由若干艺术形象所组成的形象体系。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中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鹿角立鹤,器高143.5厘米,宽41.4厘米,重38.4公斤。整个器物造型由鹤身、鹤腿、鹿角、两翅、座板等组成,有多处纹饰。鹤引颈昂首伫立,钩形长嘴,两翼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两长腿粗壮有力,下各有三爪立于长方形座板上。鹤头左右两侧鹿角向上呈圆弧状,并分出数支分杈。鹿角立鹤是想象中的吉祥动物,寓意吉祥长寿,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中国古代把鹤、鹿看作是神鸟、瑞兽,是沟通人、鬼、神的灵媒。鹿角立鹤出土时放置在东室主棺的东边,可能意在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该作品主要采用夸张变形手法,鹤头上呈圆弧形的两只鹿角完全对称,不同于自然形态的鹿角,立鹤颈部比例有所拉升。作品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出了造型优美的形体结构,表现出鹿角立鹤的神奇。修长的鹤颈,张开的鹿角,韵律的双翅,精美的纹饰,有力的腿爪,这些局部和整体形象都突出强调运用流线造型,直线与弧线的穿插有序,呈现出音乐般的律动和美妙。这种造型美重点不在于要求色彩、纹样等简单地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格调、风尚和趣味。采用的对称手法可以表现出一种严肃完整的情调,依靠由外在的形式所烘托的气氛情调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思想。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想象总是“由某个欲念或意图控制住的”。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形象的美来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鹿角立鹤这件作品直接摹仿或再现鹤、鹿动物的局部形象特征,创作者以审美意象作为艺术品的主体,创造的不是物质世界的再现物,是创作者基于客观现实世界而虚构摹拟的想象动物,具有一种脱离和超越现实的意象性。意象乃心中“营构之象”,是艺术家精心创造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言说的。意象既不拘于心,亦不拘于物,而是心物有机结合所呈现的一种状态。鹿角立鹤显现和传达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这种感情,意在从中获得一种自由感和超越感,达到了审美性质所要求的亲切感和距离感的高度统一。

二、艺术的根本特性在于表现情感

情感问题是美学理论中关于审美意识的最基本的问题。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活动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情感贯穿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整个过程之中。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融注了情感因素,艺术形象是一种情感形象。情感对于艺术形象,犹如血液对于人体,缺乏情感的艺术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常常是情感逻辑,而艺术评价也是一种情感评价,它包括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评价和艺术欣赏者的情感评价。

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通过艺术活动表现情感。他认为艺术家在艺术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公众的或集体的情感,是大众的心声。从心理学看,艺术以情感为特质,为中介,但从认识论看它又不仅仅是情感。情感、想象诸心理形式,偏重于人的个体、经验、类型的形态方面。艺术既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形式的特质,也要有深刻的理性内容,因而情感想象的形式又必须和认识的伦理的内容相结合。中国最早的美学文献《乐论》(荀子)就强调艺术的一般日常情感的感染作用;刘勰的“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为情而造文,不为文而造情”,就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也指出了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是情感。《诗经?小雅?鹤鸣》中词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中以鹤比喻贤人。笔者认为“青铜鹿角立鹤”的创意来源于《诗经.小雅》中《鹿鸣》和《鹤鸣》这两篇乐诗。是曾侯祈盼贤人政治理念的美好寄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代诗人崔颢这首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乃是我国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鹤自古就被视为吉祥鸟,是群禽之长,鹤除了吉祥之意外,也是人们心中吉祥长寿之象征,“松鹤延年”是中国人最爱用的祝寿词。2007年11月由文化部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是由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胡博飞创作的“鹿角立鹤”,取名为“楚楚”。该吉祥物是以湖北重点文物青铜器“鹿角立鹤”为原型,通过卡通变形而成的。鹿、鹤都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鹤的两个翅膀,既象征湖北展翅高飞,又表示艺术节翩翩起舞。红、黑、金黄是楚文化绘画传统色彩,脖子上的云纹也是楚文化漆器的经典文饰,亦可以看成阿拉伯数字“8”的变形。湖北省随州市将鹿角立鹤作为市标,“鹿鹤同春”即“六合同春”,寓意经济腾飞、吉祥如意等。这些艺术作品中注入了创作者的情感,才具有了艺术特殊功能的感染力,带给欣赏者以共鸣,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自由感。

从前辈艺术家们的理论探讨来看,从艺术创作实践来看,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只能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艺术反映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和注入情感,情感和形象才是艺术区别于哲学、科学、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的融合,共同构成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共同熔铸为艺术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 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