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09-26 17:28:41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管理机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管理机制

第1篇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焦作市中职学校的“反思课”活动走过了由随意性的反思阶段到主题性的反思阶段的过程。随意性反思阶段是“反思课”活动的初期,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定,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自行确定“反思课”的主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一定针对性,短期效果好,特别是对改善班风班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没有明确的反思主题和长远目标,活动单调,不好评价,学生容易疲劳,长效性差。主题性的反思阶段特点是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有了明确的反思主题和长远目标,搭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平台,形成了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了最佳最优的教育效果。中职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每学期反思课的主题,围绕反思主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以反思课为载体,以开展多项活动为平台,以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抓手,有的放矢,防微杜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色鲜明的反思课主题,丰富多样的主体活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动力,让校园重现生机与活力。反思主题与活动内容见表1。

二、建立“反思课”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取得真实效

中职学校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每学期“反思课”主题及各项主体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德育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以“反思课”为主题的运行及管理机制。一是班主任“反思课”碰头会。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确定为班主任“反思课”碰头会。总结交流、反馈评价本周反思主体活动情况,安排下周反思课工作。二是周一早读升旗后,公布各班反思课及主题活动量化考评结果,颁发流动红旗。学校及时对主题活动、反思日记及反思课进行评价,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三是将“反思课”安排到学校课程表中,每周固定时间,在早读、下午第三节课自习,也可以在晚自习。结合各学校实际,每周安排2~3节,每节课30分钟。四是每学期根据反思主题的内容组织1~2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安排一次家长参加的“反思课”,通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一主题活动,增进亲情,增加理解和信任,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五是每月对“反思课”及其主题活动一小评,每学期一总评,总评结果作为集体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依据。六是焦作市教育局把以“反思课”为主题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全市教育质量奖评选的主要依据。中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将反思课及各项主体活动的评比工作与“三好学生”评选、优秀团员评选、各项星级评比、先进班集体评选,优秀班主任等评先评优活动结合起来,树立先进榜样,增强活动效果,促进学生素质整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反思课”为主题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德育落实到了学校日常工作管理中,取得了真实效,对照情况见表2。表2新课堂教育实验校(6所)2009—2011两个学年上学期学生违纪情况统计。

三、形成了“反思课”操作程序和活动方式,整体提升了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第2篇

论文摘要: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称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道德知识的讲授、道铆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第3篇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将德育教研室划归学生工作部管辖是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工作部直接主管理学生的工作,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工作的组织者,德育教研室划归其管辖,正好分担其工作任务,并与其中诸部门(学生科、生活管理科)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管理机制

1高职院校德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德育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高职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目前,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来自受教育者,现阶段的高职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生在物质富裕的时代,活在现代家庭中,长在网络环境下,新时代社会来自网络、经济、家庭的现状时刻影响着他们,以致高职院校学生呈现思想多元化、行为个性化、自主性明显、不稳定性突出等时代特征。另一方面来自教育者,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理论水平等的内化程度较低。简单直白的德育方式和理论难以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特征,真正做到将教育者的德育理论和方式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作用内化为个人的东西,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隐性德育管理是为了学生思想的良好发展而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活动,符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思想特征,开展隐性德育管理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体现德育管理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又可以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中的问题,以达到优化教育模式的目的。

2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隐性德育来源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天道观[1],归根结底是将“遵道而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应用到道德教育上。现代语言中对“道”的定义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德”则定义为遵循这些规律的具体道德实践活动,二者之间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德育的管理层面上说,隐性德育实质是管理艺术,它需要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不断革新,积极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时展要求,为开展全面教育保驾护航。它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既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又服务于现实需要,是责任关怀和严肃的爱。它需要既讲究德育的艺术性,又注重德育的科学规范性,促进德育管理秩序化、人性化、个性化。从德育的辩证层面上说,隐性德育是显性德育的相对形式,目的明确且直接的说教式、问题式教育属于显性德育范畴,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间接内隐的自然式的“不言之教”道德影响,使受教育者自主认识,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认同并内化为自愿遵守的社会规范,进而全面提升自身道德水平,这属于隐性德育范畴。综上所述,隐性德育就是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体现道德教育的艺术性,是道德教育艺术性和科学性[2]的良好统一。

3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管理的基本特征

3.1隐性德育管理是教育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科学性在于其有确定的管理对象,包含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实践和实验加以验证,体现教育规律。科学性要求隐性德育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体现客观性、逻辑性、严谨性,彰显隐性德育管理理性的一面。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艺术性在于其对象是多变的、迥异的,德育管理方式是灵活的、全面的,教育者人格和语言是有魅力的、厚重的,艺术性要求隐性德育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体现个性化、情感化、人性化,彰显隐性德育管理柔性的一面。隐性德育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两者之间的表现形态不同,但是其内在本质和最终目的是统一的,只有将两者有效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德育的高效管理。

3.2隐性德育管理是教育明确性和隐蔽性的协调

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明确性在于其实施主体是明确的,隐性德育管理的实施主体不是某个或某群教育者,而是所有教育者,明确了教育者的职能性。教育者的职能不仅在于教书,还在于育人,这里的育人泛指德育。而隐性德育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教育者均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我修养,从日常生活开始,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道德树立榜样,已达到以德育德的教育成效。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隐蔽性在于其教育目的是隐蔽的,与之相对的是显性德育。显性德育是以直观的、问题式的道德说教达到直白的、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极易使学生在管理约束压力下产生叛逆心理。而隐性德育则是以“润物细无声”式的道德影响为主,无形地把德育的目的隐藏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借助于隐蔽的教育模式,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主动内化而产生与社会规范相一致且自身需要的认知,在无意识中实现自身身心素质的发展。隐性德育管理是所有教育者“隐形的手”,是明确的主体教育和隐蔽的目的教育相协调的产物。只有所有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淡化教育痕迹,才能真正实现隐性德育管理。

3.3隐性德育管理是教育主体性和自觉性相融合

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主体性在于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是个性发展的矛盾体,良好道德的形成是矛盾不断斗争的过程,每个受教育者自身矛盾的根源和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充分考虑不同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管理。隐性德育管理的教育自觉性在于其推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单方面道德理论灌输,只会使受教育者一味依赖教育者给予意见,而不能转化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身心素质,隐性德育管理机制是“他律”到“自律”的转化,通过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德育管理,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充分认识自己的个体独立性,进而内化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完善自我价值。隐性德育管理是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自觉发挥受教育者自主能动性的管理模式,是通过教育者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来发展受教育者对道德问题的理解评价,以发展道德行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3]是教育主体性和自觉性的有效融合。

4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管理机制框架

4.1德育理论知识引领和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建立德育理论知识引领和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是隐性德育管理机制的基本途径,确定德育知识的引领功能,目的在于使德育知识充满活力,避免枯燥空谈,贴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目的在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疏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需要丰厚的知识和信息内涵储备,才能达到德育目标,而建立高职院校德育理论知识引领机制是主要途径,所谓知识引领就是隐性德育管理必须建立与德育内容相符的知识储备,且具有一定的引领功能。德育理论知识引领主要传递概念性和原则性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明确行为要求,进行价值判断,掌握思想模式,进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架构能力、推断演绎能力等思想方法。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在于: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为了落实责任制,进行了职能细化,德育管理片面地施加给某一个部门与隐性德育管理需要所有教育者参与其中的理论基础相悖,势必影响德育管理的广泛开展和大众要求,因此,必须建立隐性德育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内部职能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建立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德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培训交流,互通有无,提高教育者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以缓解目前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中缺乏效率和有效性的问题。

4.2教育者教育素养培养和身教机制

建立教育者教育素养培养和身教机制是隐性德育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教育者的教育素养和身教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素养包括理论知识、逻辑思维、人格魅力、语言风格等主导因素,教育者自身带有的教育素养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素养是一个不断充实、自我革新的过程,适时开展教育者教育素养培训,既可以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人格魅力,又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信赖度。教育者通过“没有痕迹的教育”将自身修养和正能量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以身观身”来实现自我修养的提升,即达到了身教的目的。

4.3教育部门的常态德育指导和培训机制

教育部门的常态德育指导和培训机制是隐性德育管理机制的必要手段,只有将德育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开展,反复抓,抓反复,才能防微杜渐,真正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维定式。教育部门德育工作的常态指导和培训作为“隐形的手”可以更好地把握日常德育活动,监督德育制度的良好执行。高职院校的指导和培训多注重于培养教育者业务能力的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认知度的提高,针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的指导和培训较少。一方面,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因为心理问题导致不堪后果的事件呈增加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者心理健康和心理压力承受程度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模式。教育部门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日常培训和指导,将德育指导和培训常态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冲.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6-68.

[2]邱柏生.浅议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构成要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4-6.

第5篇

[关键词] 独立院校;德育;学分制

自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以来,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可以说,学分制对于学生知性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对于学习质量的过度强调,造成了部分学生德育素质的缺失。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

一、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相关事务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主动完成学习安排、注重完善自身人格。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与问题。

(一)学生对部分规定细节的忽视

独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秉承“学生工作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有相关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学生手册》,详细讲述了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学习管理规定、奖惩措施等。但是,部分学生仍会无意识中违反学校规定。例如:无故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考试过程会交头接耳、夹带纸条、使用通讯设备等;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饲养宠物等。可以说,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完全可以通过平时的自我约束得到解决的。

(二)校纪校规的执行方式有待改善

对于学生违纪行为,《学生手册》上明确指出了:违纪处理程序,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但是,对于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一旦一种错误行为的参与主体成为大多数,我们该怎么办?俗话说“法不责众”。因为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学生生源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学生考试作弊,按照相关管理条例,给予了一定处分,是对学生行为的惩罚。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学生本身思想的转变,自身素质的提高, “德育氛围” 造就。所以,如何把行为惩罚方式,转变为思想引导是值得探讨的。

二、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实行德育学分制

基于独立学院实际,一方面,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 并来自城镇。这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差。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相对来说较短,而文化底蕴则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所以,实行德育学分制有其必要性。

(一)建立德育学分制弹性量化体系

德育学分是指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日常行为等方面现实表现的一种量化指标。德育学分制弹性量化体系可由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组成。

基本分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情况,由两个子标系统组成。一级指标涵盖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心理心态系列,二级指标是将一级指标细化、具体化,分解成若干积分点。奖励分是反映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服务、参赛获奖等方面的情况。附加分是反映学生担任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学期(年)评优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学生违反相关纪律规定,除了给予相关处分,还要按照德育学分制量化系统,扣除一定的学分。学生德育学分学期评定成绩与毕业成绩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则必须补修,否则不能按时毕业。补修既开设校规校纪教育、法制教育等课,又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或义务劳动,并要参加一定时期的宿舍文明和文明守纪竞赛(具体量化细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的“课外八学分制”、齐齐哈尔大学的德育学分制实施办法、长安大学的“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办法”等都明确规定德育学分与学生毕业挂钩。

(二)强化导向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德育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设置,创新德育形式。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参观现代企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模范的示范作用,健全奖惩机制。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从众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信息发达、接触的东西多,自己的主观愿望强烈。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的教育也应逐步发生变化。学校首先就要从正面教育入手,着重从学生仪容仪表、出勤、文明礼仪、纪律、环保卫生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的肯定学生的表现,树立优秀的典型,形成榜样示范作用,并不断加大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让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深入人心,使之“定格”在其他学生心中,从而做到对学生的是非谁知进行正确的引导。反之,如有违纪同学,必须给予相应的惩罚与处分,如扣罚学分,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真正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形成道德自觉的氛围。

(三)建设德育阵地,营造德育氛围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校文化的育人效果却是永恒的。学校要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校园文化、模范和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三、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实行德育学分制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通过实施德育学分制,特别是将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3以学分认定的形式导向和激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使得单纯的德育管理走向了德育引导和德育强化,学生在德育规范的约束下主动向制度规范靠近,提高了学生接受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实施学分制客观上要求德育学分与之配套,形成双管齐下的育人机制

当前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正在酝酿实行学分制改革,如果单纯地追求教学计划的学分制改革,而忽视德育学分制的跟进,就会造成学生只重视课程类学分,一心只想修满学分毕业,而忽视德育方面的修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健全的,是无法适宜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据长沙交通学院学生工作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德育学分制试行以前,继续教育分院学生宿舍违纪、内务卫生、公共区卫生等“三项”指标得分在全院各系部周排名中基本上处于倒数一、二名,然而,自从试行德育学分制以后,其得分在全院各系部周排名中均处于前3名,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第一名。只有同等重视德育学分制和智育学分制的实施,形成双管齐下的育人机制,才能培养出于社会有益的人,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由于德育学分制注重德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实践,将德育活动日常化、生活化,学生可以通过德育理论学习,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德育实践,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目的,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在庆祝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转引自《人民日报》,1989年10月1日.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管理 特点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科技、新媒体不断出现,加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脚步。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其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思想过硬、德行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对现有德育管理体制进行实际考察,积极转变德育管理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进一步推动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高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这种忽略了个性化差异的工作方式,导致学生被“同化”,学生个性的缺失,成为“书呆子”。此外,现代高校德育评价体制不完善,很多高校的评价标准依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没有形成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评价的体系,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等现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现代媒体的出现给德育管理带来挑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这种交流的加深。然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大众媒体也开始进行市场化经营,部分媒体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新闻内容缺乏科学的审查,迎合低级趣味,这样不仅损害了新传媒的形象,也导致很多的大学生受到其危害,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迷失了自我的观点。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扩宽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但是不良的新媒体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这给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高校德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仍然是前苏联模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德育的养成与培育。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构建对事物认知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道德、伦理结构的构筑过程,因此,对学生道德培养,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帮助其构筑科学正确的道德结构。

二、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与运行对策

(一)明确责任,推动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

在当前的高效德育工作的管理中,要更加注重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这不仅仅是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更根本是要明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问题,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时,应该明确德育工作的责任,要将具体责任细分到个人,界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此外,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现代化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维护,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现代媒体的应用,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形式大量出现,新媒体是一个双向性甚至是多向性的交流平台,其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使得其可以让人们进行交互式的讨论,以及在多人传播过程中实现平等的交流,帮助师生充分的了解原始信息,做出独立的判断,提升师生的公共意识。必须提高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勇敢的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切实的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重视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积极的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民意的收集、引导大众舆论,有效的借助新媒体,在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正确的引导舆论的导向,增强校园舆论的积极效应。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构建高效管理机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科学管理,积极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推动高校人才的培养水平的提高。创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向科学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化,提高创新意识,转变工作观念,切实地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将德育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当中。同时,应该对传统德育管理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优秀传统管理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要加大对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的投入力度,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促进现代德育工作与社会接轨,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的培养水平。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机制中,很多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德育管理工作责任,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构建,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07).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内容措施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因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动机―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要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