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26 09:30:57

序论:在您撰写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老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这一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在中国10万一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就有22个,而作为以多民族著称的云南就有这7个,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他们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文化变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同时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这些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影响更为直接,特别是对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响则更为严重。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中的一员“花腰傣”,其人数虽不足10万人,居住在近500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红河谷地,长期封闭的区域。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瞩目,让各位专家、学者、游客止足关注,这与民俗旅游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觉”对其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先生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看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后,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而很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又以旅游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面临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更为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各地发展势头很快。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于其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越来越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新平县旅游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机制,全面进行新平县旅游资源的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对现代服务流通业的龙头启动作用。利用’99昆明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之契机,推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态景点旅游。“花腰傣”一经推出就以其炫丽的服饰、独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及传播媒体前往探寻、揭秘。一时间关于“花腰傣”的论文、反映“花腰傣”风情的摄影、摄像作品,如落英缤纷,撒在中华大地,乃至飘向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为了揭开“花腰傣”文化神秘的面纱,常年居住在“花腰傣”家中,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品味“花腰傣”文化,并写出无数的文章,让这个千百年来深藏于哀牢山下红河谷地的傣民族群体许许多多的文化之迷公诸于世。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分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种自称。傣雅、傣洒、傣卡分别居住于新平的漠沙、腰街、戛洒、水塘四镇,傣仲、傣泐、傣章则居于元江的大水平、甘庄、东峨、等地。“花腰傣”不仅在服饰文化上与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显著不同,而且这里的傣族不信佛教,没有文字,不过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农耕民族祭龙(求雨)和封建领主制时代的春耕礼最为典型。新平花腰傣自称是古代傣族南迁的落伍者,是滇王室的后裔。花腰傣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傣族起源迁徙及在南亚泰、老、掸、岱等社会传统文化习俗对比研究等问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新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做了相关工作,新平县旅游局利用’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的时机,推出了“花腰傣”民俗旅游,利用“花腰傣”独特的文化特征打造新平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打破了这块神秘土地千百年来的沉寂,让淹没在哀牢山下、红河谷中的“花腰傣”民俗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前来探寻、研究,揭开这古老傣族群体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独特的文化。同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花腰傣”传统文化得到挖掘、得以保护、传承下去。

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做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大量的游记文献就是他们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采风问俗、旅游考察而写下的旅行记录。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诸如徐霞客游记等记录了大量其所到之处的山川水色、风土人情。

还有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与传统民俗的融合,旅游借助民俗文化丰富其内容,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悦身心的审美需要。民俗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不断丰富发展,广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资源还可通过旅游产业,变资源为资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民俗与旅游的双赢。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借助旅游,传遍世界各地。如20世纪80年代,元江县文工团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汇演,推出了“花腰傣”舞蹈节目《跳南嘎》,将“花腰傣”的形象以舞台形式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让人们对“花腰傣”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由于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还停留在怎样解决温饱问上,还没有旅游这概念,更不用说形成气候,人们对“花腰傣”的认识也仅仅限于舞台、报刊杂志。旅游业的开展同样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推动的一面,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导致了本体民族即当地居民“花腰傣”自我意识加强,自信心增强,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和外来人的不同,才是有利于自身民俗旅游的开展,这点在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村寨漩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在和当地居民的谈话中就得到印证,原戛洒镇卫生院杨副院长说曾过:“你们现在来看我们,正因为我们和你不同,也有别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所以你们才会来旅游、了解、考察,要是都一样了,你们还会来吗?”这样一席既肯定又担忧的话语。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在为自身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思索、在担忧。

除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民族文化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外,跨入信息社会、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同样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特色的消亡和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民族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课题。而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世界文化的全球化,相反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我群与他群不同的时候,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同时其文化自觉性也得到增强。值得强调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变化的,其相应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耳朵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了解、掌握、研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提高各民族的实力,寻求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应值得关注。没有离开民族依托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文化的民族,民族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说:“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这种多样性,我们这个有着近两百个国家,二千五百多个民族的星球,才如此丰富多彩。不同文明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②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域的不同,同一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显得更为突出。如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就与新平、元江的傣族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信仰小乘佛教,“花腰傣”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正因为如此,民族文化传承中应中分考虑到其地域性的特点,“文化自觉”显得更为重要,因民族文化一旦离开了其自身生存的那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基于这因素,云南大学在当地建立了南碱“花腰傣”民俗传习所,让其传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文化自觉”意识的加强,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开发者为经济效益用“伪民俗”来满足旅游者“奇异”的眼光,“喜古猎奇”的心理,对民族文化的表述中带有“失真性”,追求“落后”与“原始”,改变原有的民俗风貌。因为民俗资源也和生态环境资源一样,被破坏了也是不可再生的,这些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及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显现出尤为突出的重要性。

注释:

①.《论文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二版 第386~391页

②.《沙特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1999

年11月3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何明主编.云南十村.民族出版社,2009

第2篇

当今时代是一个解放和宣扬个性及个性化的时代,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人们虽然能够获得较大的精神满足感,但是在有些领域,因为过分的强调“个性化”而造成其本身内涵的缺失,平面设计便是其中之一。部分设计者将宣扬个性与求异直接画上了等号,这些平面设计作品虽然具备前所未有的外观造型,但是人们却不能够通过该作品读取到有用的或是良性的信息。这部分作品仅能够被作为一件普通工艺品,沦为人们视觉观看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与平面设计最初“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的目的是相背离的,不利于该行业的长久发展,同时还有可能伤及观赏者的审美观。

创新力度不够,拷贝现象严重上世纪90年代,以陈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我国设计师,率先把中国传统元素运用进标志和包装等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传统古文化的精髓,这一举动虽然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行业中的兴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其成功的光环下,也顺便为后续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一方面,平面设计艺术在众多艺术当中算是后来者,其发展状况本身就不够全面,在设计技术和思路方面未能形成较强、较多的分支,新时代的部分设计者往往在对作品无从下手时,就不恰当地引用了上诉方法,直接将一些现成的元素硬性地拉倒作品中。另一方面,平面设计在技艺技巧方面尚不成熟,在时间、效率、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的趋势下,设计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拷贝”的方式完成作品。

2民族文化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趋势

2.1造型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造型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趋势,主要在于,我国民族文化中如剪纸等一些民间文化和民族流传的技术和造型,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外观造型上,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当代平面设计要想实现民族化和个性化,必须充分发乎只有中华民族掌握的中国民族文化基调,将平面设计烙上中国印。

2.2内涵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内涵在于,来源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平面艺术展现形式,将一些信息展现给观众,触动观众的心灵,从而规范、约束、引导观众的思想和行为。民族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将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千百年的思想精华传达给每一个华夏子孙,实现民族元素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他们的结合即,将平面设计当成民族文化的舞台,将民族文化当成平面设计的内容,实现互补共赢的发展态势。

2.3时代意义的结合

以平面设计展现民族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科技化展现,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潮流性和时代性发展。以民族文化充填平面设计,能够体现平面设计广泛的承载作用,提高了平面设计的效果,促进了平面设计的深入发展。

3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实例探讨

3.1婚庆文化的运用

婚庆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实物或是虚拟实物向人们展示一种喜庆、和谐、热闹的信息,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一种婚礼信息的一种宣传。而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抽象、虚拟的信息实物化,能够使人们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接收。两者之间具有相当的共通行。例如:自古以来,婚礼便是人类世界中吉祥、喜悦的事情,古代人们更是发明了“囍”字作为婚礼的标志,任何人看见了“囍”字便会联想到婚礼,因此,许多婚礼平面设计作品在选定主体画面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囍”字的运用。在婚礼请柬方面,由于平面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原本空白的纸面出现了更多排版的可能性,例如鸳鸯戏水、连理枝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一转原本的风格,使请柬在内容上更具喜庆愉悦之感。

3.2图腾文化的运用

祥云图案是东方文化的一种特有传统图形,有着吉祥、如意的丰富内涵,它的形式多样、流传悠久,是其他图式纹样所无法替代的,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会用祥云图案来装饰主题,烘托整个作品的意境内容,从而使作品更富神采与美感,吸引欣赏者的目光。祥云图案已经被大部分平面设计者所青睐,要更好的将腾云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就需要扩大腾云元素的影响力,在祥云图案创作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平面设计者,在进行祥云图案创作时,要认真思考祥云与主题该怎样搭配,色彩应该选什么才能更好的衬托作品意境,要充分表现出祥云图案对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性。

4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民族文化;重要性

当民族精神在学生心目中渐渐缺失,很多学生沉迷于某些格调不够高雅的作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来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一、民族音乐教育是渗透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内容是深化民族文化的基础,在教学中体验民族音乐的美让学生体味、接受本民族的精神和神韵,无形中是对学生进行了民族教育,增强民资自豪感。

在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土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本分。奥尔夫和柯达伊的教育体系,也都是以一种民主进步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实践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才得以存在与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支撑下,我们必定能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从而再一次显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所以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那么在实践中必定能增长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这将影响一代人的民族精神。

二、民族音乐进课堂是促进音乐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音乐课程是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吸取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气质,综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应用与创新,让孩子们在兴趣中了解掌握知识及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美。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还能增强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同时也发展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大力弘扬名族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宝库肿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族音乐是人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艺术形式,也是人类体验的精神与物质成果。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特点对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实践证明,在促进音乐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由于民族音乐进入课堂能够“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践”,尊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对体验的“可感、可知、可悟”,并通过教师的指导,达到外部体验与内心变化的统一,因而使学生“想法、乐学、学有所获”,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实践感知,为音乐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途径。

三、民族音乐教育资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推动艺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对一个民族来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音乐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是它的灵魂和思想、智慧的发源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与其他文化是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它们共同记录和表达出了当时、当地的独特文化和思想。

第4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间舞教学 渗透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等。各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生活情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渗透对民间舞课堂教学起着前导作用

“前导”意为开道,引路。在民间舞教学中,各民族的文化是学习民间舞蹈的前提,也是学好各民族舞蹈的“引路者’。以蒙族教学为例。

蒙族舞蹈是中国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族文化渗透在蒙族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动律中。例如蒙古族舞蹈中的马步。它是一种特性的动作,是腿脚与上身结合的模拟性训练。它不仅可以使舞者脚下灵活敏捷,具备完成技巧和跳跃的能力,而且能准确把握草原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配合讲解让学生明白马步动作的由来,既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身体和心理感觉等等。其次,蒙族体态必须贯穿于马步动作之中。因为蒙族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以及地理位置、性格特点等造成了上身后倾、颈部后枕的特殊体态,因此在做马步动作时体态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着民族文化。

最后,让学生在做马步动作过程中要感受蒙族人在骑马时的心理动态。因为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骑马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更是蒙族人休闲娱乐、释放心灵的一项重要运动。所以在学习马步时教师一定要从骑马的文化与心态入手,让学生以情带动,力求做到形似、神似。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学也有一定的限制

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而这些特定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服装、道具、舞蹈动作动律和体态等方面。因此,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渗透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服装与道具、动作与情感。

2.1民族文化对民间舞教学服装与道具的限制

民间舞蹈的服饰和民间舞教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舞蹈中的服饰成为表明舞蹈环境、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协助舞蹈演员表达舞蹈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民族、身份、性格等。从观赏者角度来说,舞蹈服饰为最便捷辨别民族、身份的一种特殊代号。舞蹈服饰不仅能介绍环境和人物,还可以表现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中国民间舞蹈中的服饰作为人体动态的自然延伸,对于一定的舞蹈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一般都会限定学生穿着简单的蒙族服饰,如靴子、上衣及发带等,从服饰入手可让学生初步形似蒙古族人,更加贴切地理解和表现蒙族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所涉及的道具种类十分繁多,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要了解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同样要了解舞蹈背后以及在舞蹈中使用道具的渊源、背景。服饰与道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例如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舞者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盅碗舞,亦称“打盅子” 。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与道具并不单是舞蹈延伸体现,它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展示了各民族特殊的文化及舞蹈语汇,受其限制,我们的民间舞教学就必须按照各民族的要求来穿着服饰和运用道具,尽力符合各民族原有的样子。

2.2民族文化对民间舞教学动作与情感的限制

第5篇

1、教具设备

回民小学首先保证了学生人手一只竖笛,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吹奏练习。学校的还配备了丰富的图片、音响资料、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竖笛的效率。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枯燥的教授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在创设的快乐游戏情景和参观游览中体验、探究式学习。

2、回族文本资料

回民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有浓厚的回族文化底蕴,具有丰富的文本资料。通过带领学生查询研究学校所存的回族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黑龙江回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民族服饰,民族等。同时齐齐哈尔市的图书馆也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文本资源。师生们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得到回族歌曲的曲谱,以供学生学习演奏。

3、社区资源

回民小学建立在回民聚居区,有很多历史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清真寺就是很具有特色的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回族穆斯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学生了解学习回族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附近就建有齐齐哈尔市博物馆,馆里展出了大量现代少数民族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民族研究的重要物证。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文化视野,不但可以了解学校回族历史,更是能加深对齐齐哈尔市的热爱。

4、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已经是大众最能熟识、利用的现代化资源。课上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课下都积极主动的通过网络搜索资料,让学生有了参与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知网、中国期刊网等付费网站查询到一些珍贵的视频、文本资源,通过多媒体的现代化设备与学生共享。既有利于学生的竖笛学习,又可以学唱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以达到让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教育目的。四、回族小学校本课取得的实际效果齐齐哈尔市回族小学的校本课程一直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老师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学习竖笛,学习回族的民族文化。校本课始终坚持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的方式,利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回族小学的学生每人都能熟练掌握竖笛的演奏技巧,有较强的识谱能力,可以轻松的把新曲试奏出来,而对于回族的历史文化也有较深的认识。目前,回族小学的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音乐活动,在一些大型的比赛活动中也经常获得奖项。回族小学已经成为齐齐哈尔市小学音乐教育的模范学校,成为各种音乐活动组织方首先考虑邀请的对象。

5、总结

第6篇

在这一时期非常有名的动画还有《大闹天宫》,它在造型、场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融入其中,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中国有名的动画片还有很多,例如《哪吒闹海》、《鹬蚌相争》、《葫芦兄弟》、《三个和尚》等等,这些动画都曾在国内外获得过很多大奖,受到世界瞩目。

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上的认同,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大众当中去。中国动画因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社会动荡加上中国动画人本身思想上的禁锢,中国动画发展脚步开始缓慢,并且在创作形式、手法、题材方面都没有创新,还是延续原来的的创作风格。到了90年代,随着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引进,国外动画开始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对于动画片的人群定位则认为,动画片创作对象就是少年儿童,并且在动画片中加入很大的教育成分,这种成分也日益成为主要部分,完全忽视了动画片的性质以及商品属性,使之丧失了吸引力。相比较中国动画,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在创作上的思维非常活跃,题材广泛,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与中国动画人群定位不同,欧美和日本的动画考虑到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需要,创作的动画更多是面向大多数观众,并不仅限于某一人层的,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它的辉煌在于敢于创新以及汲取了民族文化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因此在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中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并且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而创作一部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首先要具有的就是动画创意,那么什么是动画创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创意?创意就是人类产生任何创造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想象力。人的思维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它可以使人们将原本旧的、静止的、模糊的事情变得清晰又充满活力。人们在想象中投射着内心的需求与欲望,以及为满足这些欲望而鼓噪起的兴奋。

动画创意具有突出的文化艺术特质,其风格、基调、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特色,其核心内涵是创造性。创造性是动画创意的生命线,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创意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并产生效应。动画创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动画主题,二是动画表现方式。主题就是这个动画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信息,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表现方式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者技术手段完整的表达出主题思想。

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文化,这些都是动画创意的珍贵资源,然而我们国家本土原创动画却很少,反而是国外动画借助我们民族文化占据着国内大量市场。可见,我们并不缺乏动画素材,而是缺少好的动画创意。那么在进行动画创意开发时则需要我们需注意到它的几个基本特征来确保创意的顺利进行,它们分别是动画创意的新奇性、合理性以及市场性。

1. 新奇性

动画新奇性表现在作品的动态性创新与超越上,包括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对题材内容编排方式的创新,以及对前人已有的艺术成就、经验的超越,并且能够以奇特的思维视角和视听语言方式来激发观众内心的童真、童趣和强烈的观赏欲望。让事物始终保持在一种动态性发展状态并形成新奇性感知,是吸引大众注意力、形成优先感知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央电视台2004年推出的一档日播动漫栏目《快乐驿站》 ,用动画形式演绎经典相声、小品、评书等,在制作中强调中国元素、风尚,不但将观众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以动画的新形式展现出来,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动画表现形式完美结合起来,使人耳目一新,成为一时期的创意典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该节目无论是在内容创新上还是表现方式上都没有太大变化,也使得该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大的降低。由此可见,任何作品创意者的自我超越或对相同样式的超越对创造良好的视听语言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2. 合理性

动画创意实践证明,好的创意并不一定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市场效应,我们在选择实施动画的某种创意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基本需求。

动画创意的合理性要求我们,首先在开发动画创意时要充分兼顾受众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观赏情趣,否则会影响到创意的效果和价值。例如1999年推出的《宝莲灯》,在创作中创作者有意识的在民族色彩中融入了时尚流行元素,但却没有使作品形成统一的主旋律,风格的融合与衔接显得很生硬,从而影响了动画整体的渲染气氛。

3. 市场性

我们知道,动画制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资金的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因此,对于在动画创作中的每一部分创意,我们都要统筹兼顾作品发行、传播、后续开发等一系列的因素。可以说,在有限的经费中获取最大市场价值,是选择动画创意的重要原则之一。

举例说,在动画造型方面,怎样的人物、场景设计是美的,这就需要市场来检验。首先,大众的审美情趣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便是相同的人、相同的事,可能在这段时间比较美,但是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相同感受。其次,美的感受是相对的,民族文化甚至地域的差异也会使大众对于事物有不同感受。一个民族认为是美的事物,另一民族则可能觉得是丑的,某一地区认为是时尚的东西,到另一地区就觉得是不时尚的。因此,在确定动画创意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需要深刻的前瞻性。

在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人借鉴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绘画、建筑、服饰、戏曲、剪纸、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令全世界都叹为观止的动画,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动画学派 。例如我们上面写到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在洋溢着民族特色的同时,作品中也渗透着创新精神,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合,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动画不仅仅是一部影像作品,它还起到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教育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我国动画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使民族文化与动画进行完美的结合,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

参考文献

第7篇

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符合城市少数民族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强烈的民族意识产生于各民族间的现实交往过程中,散杂居少数民族因与其他民族交往相对较多,对建设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愿望会更自觉、更强烈。而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在开放、发达、多元信息的现代环境中,对自身民族文化权利的追求会更自觉,对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会更高。尤其是现在,通讯和网络技术使人类已经摆脱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使移居到城市的少数民族可以便捷地经常与原居地的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不少人跨地区的生活也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的发展传播。

城市散居少数民族主要分为世居少数民族、新进少数民族和流动少数民族三种类型。对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而言,他们处境相对优越,文化相对活跃。新进少数民族是指接受了现代学校教育之后留在城市工作或创业的人,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对于其自身文化的保护意愿也不言而喻。相对而言,这两部分人都有体制内的制度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而占比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目前他们的文化特殊权益还得不到基本的制度保障,民族文化生活受到种种限制,即便在比较发达的“东部省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娱乐活动方式与内容设计,过去都较少考虑少数民族因素,特别是对语言、宗教禁忌等方面内容的考虑较少”。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发生了代际更替,8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相应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从2012年对山东省青岛市朝鲜族的调查显示,他们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最需要解决的权益主要包括:“保障少数民族子女接受民族教育的权益”;“希望当地各级党政机关吸收一定数量的朝鲜干部”;“希望当地政府为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的传承和发展”;“对朝鲜民间团体、民办学校或文娱体育活动不许冠以‘朝鲜族’名称表示困惑”。此调查对象反映的四个主要问题中,有三个问题直接与民族文化的建设、传承和发展有关。朝鲜族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是走在前列的,他们的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其人口流动现象也非常突出。因此,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超前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少数民族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文化需求与发展趋势,为解决散杂居城市民族文化发展问题提供一定借鉴。

总之,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少数民族对文化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该顺应这一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规律,积极建设发展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利于推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较快速的发展时期,民族分布和交往格局会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散杂居城市的少数民族不仅在数量上将不断增加,而且城市社区交错杂居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可以说,散杂居城市代表了少数民族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散杂居城市民族工作和城市民族关系问题也相应地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团结、发展与和谐,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应该在社区,我们应该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样,城市民族的散杂居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对城市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而言,文化问题是最敏感的因素,尤其以民族风俗习惯问题、语言文字问题、问题这三个因素为主。在少数民族同胞进城之后的实际生活中,文化上的不适应确实是其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的特殊需求。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化利益问题处理好了,那它可以为解决其他城市民族矛盾提供一个缓冲区,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一道“安全阀”。如果没处理好,它会成为城市民族矛盾爆发甚至是失控的导火线。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其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各民族平等的文化交流,让各民族能够相互学习对方优秀的民族文化。主动弘扬和践行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为“建设民族互嵌型社区”提供一个较好的实际操作平台。作为认同的最深层次,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无疑可以促进民族间文化认同,真正构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有精神家园。

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利于打开城市民族工作的主动局面

目前,国家对于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的管理,主要还是依托居民社区组织,作用与影响有限,并没有深入人心。其中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更面临巨大挑战。地方民族工作部门对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还只停留在事后调节和管理上,还没有实现制度化、系统化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等方面还未能建立全面有效的机制,他们的就业、居住、子女教育还普遍存在问题。目前,对城市生活和管理方式的不适应,对城市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的不适应,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某些生活、行为方式的不适应,是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之后面临的主要“不适应”问题。在实际民族工作中,因部门工作人员不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常识,而无力有效处理民族问题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针对这种情况,散杂居城市必须创新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特点是做好他们管理工作的前提,相对于经济管理的利益复杂性和政治管理的严肃敏感性而言,文化管理层面的交往交流是阻力较少、影响持久、最易拉近民族关系的方式。践行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专项资金和比较固定的活动场所,从兴办民族学校或者设立形式灵活多样的民族教育机构,定期组织民族文艺汇演,举办饮食、服饰等各类民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在公共场所举行民族文化展览和讲座等入手。此外,也可以通过创作拍摄高质量的电影、电视剧、宣传片、摄影展等来宣传民族文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更应创新散杂居城市民族文化建设,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宣传民族文化,普及民族文化教育。

如果让这些民族文化建设活动走在前面,引领散杂居城市对少数民族经济、政治、社会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城市民族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为政府从防范性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参与型管理模式创造一定条件。首先,主动弘扬和践行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创造一个他们适应的城市文化生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其次,当散杂居城市发生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时,文化建设的引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问题的尖锐性,对民族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影响;最后,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还可以调动少数民族传承发扬自身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让城市居民更多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能接纳包容他们的生活方式,减少民族歧视,增进民族感情。

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可以拓展现代城市的发展空间

当今,城市特色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城市也面临着如何走出一条既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又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挑战。其实,全球化不应该是简单地同化一个城市的文化,而应该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放眼世界,现代城市的特征应该是包容开放,这种包容开放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文化多样是现代城市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所在。

中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有城市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自为行为,重视城市社会变迁与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重组与创新。城市化与民族散杂居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散杂居化在城市化中表现得更加深刻、更加充分,城市化进程在民族散杂居化的作用下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在这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中,城市将越来越多地改变着各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活动形式。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发展,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根据城市社区空间形态和民族构成的深刻变化形势,来拓展现代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的维度和空间。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来丰富现代城市文化。这里有一个双向适应、共同发展,进而融为一体的过程。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也丰富了自己,并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步重构和现代化。因为各民族文化背景、、民族发展历史的差异,生存发展问题在每个民族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由此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文化适应和变迁的程度、规模、进程等都可以截然不同,其最终结果当然也不同。建设发展散杂居城市民族文化,让各民族文化在城市里多样发展,深入交流,最终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融状态,形成多元一体的特色散杂居城市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在建设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城市作为一定范围的区域中心,具有能够有效地凝聚和调动分散的资金、技术、人力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能力,为民族文化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它的开放性使其具有天然的文化择优能力,可以让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选择性、创造性的发展;它的强信息加工和传播能力,使其辐射功能增强,使得我们的优质民族文化建设成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播散到城市以外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农牧地区。在全球化、现代化冲击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我们采取这样的积极措施来遏制民族文化的衰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李俊清:《东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