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0:34
序论:在您撰写临床医学学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临床医学教育也愈发重视,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扩大师资力量的同时,人才储备也是促进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中学生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才能在未来不断促进临床医学进步的条件之一。本文对学习策略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高中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优化方式,提升自身学习效率,改善自身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从而为高中生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如何通过改变自身,提升临床医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习策略;优化方式
1学习策略具体内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运用不同方法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印象,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应知识点,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习策略可分为思维策略、计划策略和社交策略三大类。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学习成绩的优化有着极大帮助。
2临床医学学习策略的优化方式
2.1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思维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高中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的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提升临床医学学习效率。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应善于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阅。在课堂学习中善于总结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同样对自身不理解的问题加以记录,采取各种手段解决问题。高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如基础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进行系统化是分类,分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以大化小,以点代面,由小向大的进行学习。高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临床医学的学习。同时在当今信息交流迅速,资讯更新力强的时代,高中学生应重视通过信息技术对临床医学资讯的相关整理与收集,不断提升自身医学文化素养。同时临床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思维方式。临床医学资讯实时更新,临床医学技术实时进步,临床医学生在面临这种情况下,应拓展自身的创新思维,既能接受新思想,又能创新医学技术。与此同时,高中学生还应培养自身实践操作能力,认真练习,夯实基本功,敢于尝试。高中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查找学习资源是提升了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2.2安排学习计划,合理运用时间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根据自身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计划。高中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过程中,可以通过咨询老师,了解所学科目的不足之处,并且总结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相应问题,把其添加在学习计划之中。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还应根据自身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同时高中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应对临床医学知识进行合理排列,交互学习。高中学生在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除加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应把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学习计划的安排应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一直保持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医学知识,积累医学经验。在学习临床医学的过程,各类医学知识互相独立又互相交叠,在学习过程应加以区分,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学习时间,同时对重点临床医学知识加强学习,培养自身探索精神,深入研究问题。高中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时还应锻炼体魄,提升动手能力,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3转变学习方式,加强学术交流
在学习临床医学的过程中,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定期对专业课题进行研究交流,加深对相关临床医学知识点的印象,使临床医学知识在彼此交流中的应用愈加灵活。同时通过医学小组对彼此医学信息的交流,丰富自身临床医学文化积累。临床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学校,获取临床实习机会。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把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增长阅历,开阔视野,提升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临床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培养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在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时,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规律,转变学习方式。临床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保持自身的学习兴趣,加强彼此学术交流,互相促进学习进步,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的三大种类,为高中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优化方法。临床医学学生通过运用思维策略,转变思维方式,拓展思维模式,增强了对临床医学问题的解答思路的创新回答,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资源面,加深对临床医学的理解。高中学生运用计划策略,制度符合自身的学习规划安排,合理利用自身时间,使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学生利用学习策略中的的社交策略,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通过进行临床实习,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阅历,增加了学生的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谭贵泓,任晓晖,李宁秀,刘丹萍,高博.临床医学生对不同类别公共卫生课程的学习兴趣调查研究[J].华西医学,2013(01):136~139.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889-03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58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临床各科知识紧密联系,又可间接反映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口腔系统独特的检查、处理和研究方法,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本科学生,如何提高口腔科学的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该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口腔科学》由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专家编写,系统性较强,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学生分门别类地认识客观事物,但大部分内容过于口腔专业化,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学实际还不相切合[2],学生很难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将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0个班共56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个班,285人)和对照组(5个班,275人)。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1)理论考核:期末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由同一教师对每份试卷实行盲法评分。
(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给56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根据常用的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结合口腔科学知识进行制定,共包含20 个问题,该调查表正向表述和负向表述的项目基本各占一半,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五级式记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
讨 论
教学是为学生内部的能力变化提供的外部条件,“教”要符合“学”的规律,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而教材正是为实现这一过程服务的[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口腔科学》教材多选用的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第七版,该教材是组织口腔医学院校的教授尤其是颌面外科、口腔内科教授编写,编写的内容、格式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材相似,只是在教学内容上作些删减、调整,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检查、口腔卫生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口腔局部麻醉、牙拔除术、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口腔解剖——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外科疾病——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在该教材的内容编排组织中缺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明确的知识框架和内容的组织线索,而是按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编排,这样对于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易直接了解到口腔科学内容和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意义。而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从学科基础知识篇——常见疾病篇——治疗篇——保健篇,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和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和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口腔科学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由于口腔科学课程内容未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因而,各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纷纷压缩了口腔科学教学学时数。不少学校将该课程课时数压缩至20学时左右,而教材内容面广量多,共有15个章节内容,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很难进行课堂教学。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对整本教材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如将颌面部的局部解剖内容融入到相关的疾病中,避免了原教材中把颌面部解剖相关的知识肢解在第一章里,而使其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等相关教学内容相互隔离。另外,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实际删除部分重复内容及专科性太强的内容,着重讲授口腔疾病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口腔科学的知识与所学的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知识是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的整体。强调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组织线索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口腔科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处理教材,把教学中零散的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主有从、详略得当、前后有序、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对口腔科学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书,吴学礼,伦志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6869.
[2]聂 鑫,杨茂进,张 莉,等.口腔科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医学,2011,40(8):828830.
1.1成立教师课题组
本次PBL教学与双语教学由教师课题组成员承担,均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师组成员包括呼吸内科教授3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教授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学管理人员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科)。教师组成立后,首先由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近3年的双语教学学生评价,然后进行师资培训,主要包括双语授课方法以及关于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的培训。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授课任务(含PBL教与授课)与病例设计,另有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出题任务,教师组内其他教授协助资料收集整理校对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协助规范教学流程。
1.2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肺心病的教学目的是: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基本病情,熟悉其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其教学要求是:①掌握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②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③肺心病的概念和主要发病机制。熟悉:①肺心病失代偿期的治疗;②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和健康教育。
1.3学生分组
参加本次教学研究的学生来自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共234名,分为两大组,临床一组122人,临床二组112人。临床一组122人,分为4个小组,每组30-31名学生。
1.4课程教学设计
临床一组采用课堂双语讲授并融合PBL教学理念,教师组成员除了学习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外,还要针对教学大纲,结合肺心病的教学目的,设计病例,病例设计要求逐层深入。在正式开课前,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提前1周与教师组见面,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细化重点理论问题,同时提供病例,确定好授课流程,根据课时情况确定好各小组讨论时间及教师讲授时间与点评时间。教师组成员要求临床一组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准备工作:肺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产生肺动脉高压的原因;肺心病是心脏病变特点;由肺、心功能不全而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的特点是什么;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方法;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症等。并结合病例进行具体分析。学生代表组织各小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文献、集体小组病例讨论,各组学生代表汇总集体意见,最后在课堂上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一定的英语词汇。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
1.5课程实施过程
开课后,临床一组授课过程为:首先由各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学习主题中的问题,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及讨论,同小组学生予以补充,该阶段主要以生生互动及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最后在设定时间内由教师对肺心病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和重点内容讲解以及点评,指出学生不足及有待改进的方面。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两个大组均在课前及课后进行双语病例题测试,两大组的测试题不同,共15道病例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其中英文病例选择题为3题。测试方向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
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大组课前及课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提到医学院所订的课程计划及教授方法应该确保学生能对自己学习过程负责,并为他们终身自学打下基础[3]。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问题备受关注,鉴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和自身优势,已被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校所认同或采纳。但也有教育研究者指出,PBL教学方法因取消了基础理论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能欠扎实[1]。基于这种理论,本研究以肺心病双语教学为实践平台,探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两种教学模式,均可使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呈显著性(P<0.000),临床一组授课后测试分数为8.4754±2.11728(满分15分),临床二组为9.2679±2.07074(满分15分),提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课程进行讲授,而测试题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听课的学生均可以较好的完成病例选择测试题;第二,两组授课前分数比较显示临床一组的成绩较临床二组低,差异呈显著性(P<0.009)。这点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有报道认为,应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显著优于采用其他教学方式的学生[4];而且从本研究的课程设计来说,临床一组提前1周开始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查阅文献,集体讨论,而临床二组并未强调进行课前预习。从测试题的方向来看,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只要理解理论基础的重点,选择正确的选项并不难。但测试结果表明,授课前临床一组成绩较临床二组不但不高,而且低于临床二组。
说明课前1周有指引的自学(预习)并未更好地使临床一组的学生正确理解肺心病基础理论要点。换言之,这样的测试结果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疾病重点知识的能力不足,学生常常喜欢在考试前等教师来划重点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教师实施给予的指引也需要改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周瑞等人报道一致,他们认为PBL教学适用于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毕业后工作的医生,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众多资料,常常存在“该学多少和该学哪些”的困惑,导致课前学习效率并不高[2,5]。另外,本研究还对临床一组和临床二组授课后测试分数进行统计,结果提示临床一组的成绩低于临床二组,差异呈显著性(P<0.004);同时,临床一组与临床二组在授课前后的成绩提高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964),说明融入PBL理念的传统双语授课模式并不优于传统双语授课。换言之,在课堂上,如果完全是教师讲授,时间充裕,理论内容分析更为透彻,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结合两组授课前成绩比较结果,可以认为,学生面对初学的临床理论知识时,并不能通过自学很好的掌握疾病理论要点,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透彻的理论讲解,才有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2]。因此,随着PBL教学的不断推进,其应用方式也得到不断完善。例如在英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开始选择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主,小班式PBL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2]。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系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口腔医学系和临床医学系同为两个不同的学系,临床医学系毕业的学生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不多。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学习的目的往往限于应付考试。就素质教育而言,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笔者结合12年的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工作,经验体会如下。
1 从学科的实用性角度去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教学法”的效果已被实践认同[1]。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原因主要有:(1)学科本身的趣味性;(2)所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给学习者带来何种利益;(3)所学学科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贴近的程度,即其实用性。在各临床医学学科中,口腔医学的实用性尤为突出。首先,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不同程度的患有各种口腔疾病。因此,掌握一定的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学员本人的健康颇有裨益,而学员的亲属、同事、朋友以及他日后工作中所管治的患者都会经常地向其咨询有关所患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问题。这客观上要求临床医学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学员毕业后,无论是从事内科、外科还是其他学科的临床工作,都会遇到与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的疾病,经常需要与口腔科会诊,协同诊断和治疗。再者,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有设立口腔颌面外科,很多口腔颌面外科的疾患如口腔颌面颈部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后天畸形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诊治。目前,由于基层医院缺乏相关的专科技术人员,能正确处置上述疾患者甚少。如果,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医学系毕业生,能正确的诊治这些专科性很强的病症,那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将是莫大的帮助。如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在一般的非口腔医学工作人员看来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实际上比较简单,无论是口腔系还是医学系的学员,只要亲自动手作过,就可以施行。能施行者有可能因此轻而易举地完成治疗,受患者及同事的好评。教员在第一堂课中就应该把上述情况清楚表述,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给学员制定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确保最低目标的实现。
由于现阶段的口腔医学概念仍然存在较深的牙医学烙印[2],在相当数量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的思维里,口腔科即牙科,只看牙病,至多也只看口腔内的疾患,以至于当遇到颌面骨、面部、涎腺、三叉神经、面神经、颞颌关节、颈部等部位疾患时,未能想到这些疾患应由口腔颌面外科诊治,不能及时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而延误诊疗;即便想到要请口腔颌面外科会诊,其会诊单中也问题多多,最常见的问题是基本的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知识贫乏,常把“颏下区”写成“颌下区”,把“腮腺区包块”写成“颈部包块”,把“颧面部”、“眶下区”、“颏区”、“颊区”等部位笼统称为“面部”;牙位表述不准确,常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乳牙,或用大写罗马数字来标识恒牙;更有甚者将咽喉疾患当成口腔科疾病而请口腔科会诊。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个客观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口腔科学教学大纲中,牙体病例如龋病是作为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的,而口腔颌面部肿瘤则仅要求一般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牙体病不需要也不可能由非口腔科人员去诊治,但口腔颌面颈部的肿瘤、外伤、感染在基层医院却常常需要外科医师来处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最低目标和最高要求。最低标准是:(1)明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治范畴;(2)掌握口腔和颌面部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保证能正确描述病变的准确部位;(3)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感染、创伤和肿瘤的基本诊治原则。如明白活检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获得确诊的可靠方法,并知道怎么样的肿瘤不宜切取活检。最高目标即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
医学系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没有实习安排,见习课时也很少,一般只有3~6个学时,每组人数多达10余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在运用解剖标本、模具、挂图等传统的教具以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从而增强学员的感性认知[3]。能否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口腔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指标[4]。目前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幻灯、数字化现实模拟教学、网络资源等。近几年来,多媒体和数字化现实模拟技术(Virtual Reality,VR)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10余个学员围着一个病人,看教员在口腔内操作,很可能谁也看不清楚。可是,如果有现实模拟教学,将口腔内的病变以任意放大的倍数和任意的视角在屏幕上显示,并演示治疗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远远好于前一种方法。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各种疾患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所涉及的基本上是形态学为主,一张高质量的图片给学员的印象会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教员在备课时,应在多媒体资料上多下功夫,包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注意搜集积累典型而系列的图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
[1] 扈清云,田国忠,王培军,等.解剖学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增加兴趣提高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4):92.
[2] 申 岱.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专业特点看口腔医学教育的专业划分[J].西北医学教育,12(3):238.
[3] 柴 枫,徐 凌. 国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2):135.
【关键词】语言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英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多,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好医学英语与掌握好临床专业技能同等重要,其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能力,进而服务于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国际学术的交流[1]。但医学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其为专业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已积累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术语体系[2]。医学英语在词汇构成、语法、句型等方面既与基础英语存在共同特点,又存在自己鲜明的特点[3]。所以对于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来说,学习医学专业英语仍存在难点也是情理之中。本文从主观及客观2个方面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英语学习的难点与对策。
1主观层面原因分析及对策
1.1学习态度消极
1.1.1原因临床医学研究生是经过5年本科基础医学学习后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心理上均存在一定优越感。但研究生初期,无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医学英语学习上均或多或少存在挫败感。究其原因:本科阶段基础英语虽是必修课,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2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本科注重基础英语教育,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其并未涉及过多的专业医学英语;而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备大量专业词汇,以专业英语实践能力“论英雄”。1.1.2策略首先,放低姿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其次,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医学英语课程,虽学时不多,但若做到物尽其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也会对专业英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最后,一定要时刻认识到医学英语对医学生涯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与学习医学一样,是一项终身事业,随时都不能放松。
1.2缺乏学习兴趣
1.2.1原因与基础英语不同,医学英语用词严谨、语法晦涩、句型复杂,内容上也相对于基础英语枯燥乏味。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逐渐对医学英语学习失去兴趣。1.2.2策略多看医疗美剧。作为医学研究生,虽不能全信医疗美剧中的专业知识及诊疗程序,但其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且往往伴随着生动的语境或临床实例,不失为一个学习医学英语的好途径。例如《实习医生格蕾》中的一个场景:(InsideJoe′sOR)Derek:Damnit.Ican′tgettheclamptohold.Givemethebipolars.I′mgonnagoinatadifferentangle.Burke:Timeremaining?Derek:Irrigation,please.这段对话发生的背景是一位外科医生为一位脑动脉瘤患者做深低温停循环(deephypothermiccirculatoryarrest)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过程。这里的OR,是operationroom(手术室)的缩写;clamp意为“钳子”,此句中意为医学专用的“血管钳”;bipolar本是“双极”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外科医生常用的双极电凝钳;irrigation本意为“灌溉”,医学上引申为血流灌注的意思。通过这段简单对话,营造了一位外科医生正在做高难度手术,普通血管钳止不住血,而需要双极电凝钳的生动场景。同时学生可以理解性地记忆多个医学术语,并且不乏趣味。因此,从美剧中记单词是个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2客观层面原因分析及对策
2.1缺乏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环境
2.1.1原因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对于医学英语教学来说,语言听说能力应该是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4]。由此可知,语言学习离不开自由真实的语境,语境理论认为,语言只有在语境中才是活跃的、运动的、有生命力的[5]。想要真正学好英语,特别是医学英语,就必须置身于英语学习的语境中,并且真正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我国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语境的构建[5]。缺乏听说读写的环境也就是缺乏医学英语的应用环境,随之而来的是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懈怠,也就不会主动去探索其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医学研究生认为医学英语越来越难,而且越来越不重要。2.1.2策略随着我国教育对英语重视度的提高,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6];但在专业医学英语方面,想在我国大环境下构建其听说读写的真实语境可能性不大。但是,对于高素质人才相对集中的医学高等院校,构建一个局限于小团体或是个人的医学英语学习“微环境”[7]还是有可行性的。(1)听:听专业医学讲座。医学院校或其附属医院通常会经常邀请国际上知名的医学专家来开展专业讲座,作为医学研究生,应积极抓住每次机会,因为讲座上会涉及大量以医学英语呈现出来的医学知识,在听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思维,尽快将医学英语与头脑中的专业医学知识联系起来[4]。这种方式对于医学英语听力理解的能力会飞速提高。(2)说:①与留学生交流。通常高等医学院校均有各国留学生,只要主动与之交流,就会有大量“说”的机会,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敏感度得到提高,口语交流的技巧也会不断强化。②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阶段会得到不少参加国际医学会议的机会,学生可勇于提问,或是私下与国际医学人士交流。相比于留学生,这是更上一层楼的交流,涉及更多专业医学英语,当然,对专业英语的交流能力提高也很大。(3)读:阅读大量专业文献。阅读高质量的英文专业医学文献既是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获取医学领域最新知识的途径。通过每天坚持阅读文献,在保持专业知识更新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医学英语阅读能力。(4)写:专业论文的撰写。医学研究生作为临床与科研结合的高级人才,专业论文的撰写能力必不可少[6]。从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应该经常以练笔的方式,用医学英语撰写专业文章,并且在研究生期间争取发表一些英文的专业医学论文。发表的论文质量越高,对以后的职业生涯越有益。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论文写作的技巧,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利于医学英语写作的氛围。
2.2医学英语专业词汇难于记忆
2.2.1原因在所有专业英语中,医学英语词汇量最大,仅病名就有3万多个,而新术语还在以每年大约2000个的速度增加[9]。因此,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需要记忆的词汇很多。再加上医学词汇往往偏僻复杂,晦涩难懂,记忆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2.2.2策略(1)举一反三,学会归纳:①普通词汇的专业释义。某些普通词汇的原始意义与某种医学现象或活动有着相似性,于是就赋予其医学上新的含义。学会联想和归纳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帮助理解记忆此类单词。例如:plastic普通英语中意为“塑料”,由此引申出其医学释义“塑形、整形”;angry原意“生气、愤怒”,联想到“伤口的愤怒”就是其医学释义“发炎”;类似的词还有:shock(休克)、stroke(卒中)、union(愈合)、tender(压痛)、labor(分娩)等。②一义多词。医学英语中也存在着一义多词的现象,例如:“疾病”一义,对应多个单词:disease、illness、sickness、trouble、disorder、ailment、malady。此类现象必须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注意积累与归纳,并尝试去理解各个单词之间微妙的不同。(2)学会构词法:学习医学英语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即越是复杂的医学英语词汇越是“纸老虎”。因为其构词十分有规律可循,只要分析单词的各个结构,迅速掌握该词并不难。应掌握医学英语最基本的构词法,一个医学词汇多由这几部分构成:一个或多个词根,前缀和(或)后缀、连接元音。大量的词根、词缀大多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8],词根决定单词的基础含义,前缀改变词意,后缀改变词性[9]。以thyroid(甲状腺)为例,一切含有此词根的单词含义均与甲状腺相关,加上不同前缀有不同的词意,如hyper-thyroi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或hypo-thyroid(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加上不同后缀则变为不同词性,如:thyroid-itis(甲状腺炎)或thyroid-ism(甲状腺素毒症)。另外,由多个语素连接而成的长单词往往需要一个元音字母作为中间连接,以方便拼读,称之为连接元音,通常为“-o-”(若连接后面部分以元音字母开始则不需要连接元音)。例如:hepat-o-carcinoma(肝癌);pyelo-nephritis(肾盂-肾炎);而prostat-itis(前列腺炎)和gastr-algia(胃痛)中的-itis(炎)和-algia分别以元音字母“i”与“a”开始,因此就不用再加连接元音了。如此,只需记忆数量有限的词根及词缀,再通过构词法便可轻松地拼出大部分医学词汇的含义。(3)学会缩略词代替:越长、越复杂的术语在实践中越会被缩略词代替[10],拿泌尿外科来说,常见的缩略词就有“下尿路症状LUTS(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antigen)”等。无论是在实践中使用或是研究中使用,缩略词无疑会给工作减轻很大的负担。实践中多积累会让专业术语的记忆任务与压力减轻许多。
2.3医学英语长、难句和文章的理解、翻译困难
2.3.1原因医学英语为了精确表达、避免歧义,往往会用上各种从句来限定句子各个成分之间的明确关系,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主句+从句就构成句子较长的主从复合句。扩展后的后置定语可以是带从句或较长修饰语的复合句。有些句子结构复杂,插入成分多,修饰语长,从句套从句,这些均是造成英语句子长而复杂的原因[11]。因此,医学英语的句型往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假象。很多医学研究生由此产生了急躁、畏难情绪,造成不能冷静分析句型结构,分不清主干和支系,对句子各个成分关系的理解也产生偏差,从而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2]。句子的理解偏差放大到文章上,就与原文产生了巨大的误解,这在医学上是致命的。2.3.2策略(1)分析结构。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越是复杂的长句越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句子各层次的关系,更应该有清晰固定的语法结构[10]。经过对句子结构及层次的仔细分析,做到正确理解及翻译。(2)拆分与重组。医学是严谨的科学,做医学翻译一定要做到完全理解原文后再翻译,先拆分,理解后再按照中文习惯重组,切忌断章取义。按照这种方法,先归纳这种方法为“拆分重组法”[13]。常见的拆分点有:①并列连接词:and,or,but等;②从属连接词:when,while,as,since,untilbecause等;③关系代(副)词:who,whom,whose,which,when,where,how,why等;④介词:of,about,for,on,with,by等;⑤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常常引导状语或定语[13]。下面举例说明拆分方法。例:thus/dilution/,byair,waterorothermedia,/whichreducesthenumber/ofpathogenicbacteria/takenintothebody/belowthemini-mumnumber/necessarytoinfect,explainswhy/infections/andparticularlythose/enteringbyrespiratorytract,/arelesslikelytobecontracted/intheopenair/thanundercondi-tions/ofovercrowdingindoors.首先,分析句子主干:dilu-tionexplainswhy.支系有2个:(1)which(dilution)re-ducesthenumberbelowtheminimumnumber;(2)infec-tionsaretobecontracted.每个主干或支系里均有独立的先行词,由各种修饰词或从句修饰,主干里dilution为主语,byair,waterorothermedia为修饰主语的定语;支系里which指代dilution,后面2个number均有修饰语修饰,单独翻译出来不难;另一支系里把infection当作主语,由lesslikelyto限定,引出2个环境的比较。把3个部分当作3个独立的句子处理,既突出每个部分的重点,又能降低整个句子的难点。每部分翻译如下:(1)稀释作用解释了为什么;(2)稀释作用能使进入人体的病原菌数量减少到能引起感染的最低数量以下;(3)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感染在户外传播的可能性要小于人群拥挤的室内。最后,总的理解该句的意思,依照中文成句习惯,将3句话融合成一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句义清楚的话,即由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产生的稀释作用,能把进入人体的病原菌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有效感染数量以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而入的感染在户外的传染概率低于拥挤的室内。这种方法脚踏实地,刚开始时虽耗时较多,但若加以练习,熟悉方法后自然会变得得心应手,而且在最后一步重组的过程中,英语学习中最为推崇的“语感”也会得到极大的培养[14]。只有做到每个句子准确理解,并以目的语翻译还原句子原意,对整个文章的把握才会称得上严谨[15]。
3小结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实习教学;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32-03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的过渡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质量取决于实习的教学水平。本研究旨在调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水平,了解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数据及意见,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教学满意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德阳市医院和宜宾市医院6个实习医院的2009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56份,实际收回249份,回收率97.27%,有效率100%。
2.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教学条件、日常管理;(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3)与带教老师的互动;(4)能力提升情况;(5)教学内容的连贯性;(6)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
问卷共7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选项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为五个等级。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对调查表内容有详细、一致的了解。问卷在各实习医院统一发放,填写后及时回收。问卷回收后对于污损、30%及以上选项空白的问卷作为无效处理。
3.统计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由两名研究者录入Excel 2007,并对结果进行交叉对比。问卷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赋予1至5分的分值,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问卷总体情况、各条目的得分情况、不同医院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总体评价。对问卷按每个实习医院不同应答人数,根据五个等级分别赋予的分值计算总分后分别计算平均得分(见表1)。调查表共7个条目,如果均为“非常满意”则总分为35分,实际平均得分23.54到28.92不等,得分最低的是宜宾市医院,最高的是德阳市医院,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
2.不同教学环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49名实习学生的问卷结果按评价指标人数进行统计(见表2)。(1)教学条件、日常管理方面:选择“满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其次是“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26.61%,“非常不满意”占1.61%;(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方面:“满意”占45.97%,其次是“非常满意”的占20.97%,“非常不满意”占3.63%;(3)与带教老师互动方面:“满意”占39.27%,“非常满意”占24.7%,“非常不满意”占0.4%;(4)能力提升情况:“满意”占47.37%,“一般”占31.17%,“非常不满意”占0.81%;(5)教学内容内容的连贯性:“满意”占43.55%,其次是“一般”27.82%,“非常不满意”1.21%;(6)实习表现:“满意”45.34%,其次是“一般”26.72%,“非常不满意”为0;(7)实习收获:“满意”占41.13%,其次为“一般”占31.05%,“非常不M意”1.61%。
3.不同医院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对6个实习医院的不同条目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包括每个条目的均数(Mean)、标准差(SD),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对每个条目进行比较(见表3)。
6个医院分数由高到低分为德阳市医院、市三医院、市二医院、市五医院、省医院和宜宾市医院。不同医院在教学条件、日常管理等7个条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三、讨论
问卷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习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与带教老师互动情况、能力提升情况、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六个方面首次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做了断面调查研究。总体而言,调查结果在6个医院的满意度评价分值偏低,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情况有待改善。
学生对于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总分最低为宜宾市医院,最高的为德阳市医院,不同医院实习学生对各个条目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提示学生对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对不同医院实习中各环节的满意情况也不一样,建议进一步调查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改善。
在教学不同方面的调查中,对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满意度最高,实习收获、学校教学内容和临床实习内容的连续性方面满意度相对较差,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的满意度最差,提示在学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合理安排实习轮转科室,进一步修订和优化临床实习计划。
四、Y论
本研究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习教学满意度调查,通过所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总体情况,找出影响学生对教学满意情况的影响方向。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整体满意度有待提升,建议深入、细致调查满意度不高的环节,了解实习学生真正所需,改善和改进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积极性,促进提升临床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益民,王长青.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88-492.
[2]方义湖,邱模昌,黄莹,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724-726.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1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有利于教与学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程学时一般较少,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的特点,又能充分利用板书教学速度适当、重点突出的特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有些教学内容如“电子云”、“杂化轨道”、“手性分子和对映体”等内容,多媒体教学表达的更形象、更直观;有些教学内容如讲课内容的框架和重难点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结构式的写法,板书教学重点突出、效果更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和精心设计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对教学过程的掌控。
1.2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医用化学是后续各种医学课程学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特别是生物化学课程的联系。例如,在讲授“氢键和范德华力”时,引申出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稳定力量”;讲授“羟基酸”时,要求学生掌握乳酸、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等物质的结构,为以后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糖代谢”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讲授“乙酰胆碱”时,引申出生理学课程中的“神经递质”;讲授“生物碱”时,注重与药理学课程中一些药物的联系。通过加强与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将医用化学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知识和临床知识相联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也更有动力[2]。如在讲授“蔗糖”时,讲解红糖、白糖、冰糖的知识;讲授“醇的氧化反应”时,讲解“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讲授“酮体”时,解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中为什么会出现烂苹果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发现医用化学的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空洞,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医疗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常识、医疗知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医用化学实验时,注重与生物化学和后续医学课程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开设基本操作实验如“实验仪器使用教学”(实验仪器包含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课程实验教学中所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溶液的配置”,开设综合性实验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同时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通过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规范操作和各种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临床检验所需的部分实验内容,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医学学习的理解。
3优化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
一般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身,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应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总成绩由3个部分来组成:理论课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在出题时少出客观题,多出主观题和综合性题目,尽可能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成绩,占总分30%,由实验课实验完成情况、操作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情况以及开放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总分的10%,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提问回答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通过建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考前突击、考后全忘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