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然灾害治理范文

时间:2023-09-26 09:30:34

序论:在您撰写自然灾害治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自然灾害治理

第1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自《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工作的通知》(安委办〔*〕1号)印发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区、市)认真部署,积极开展有关工作。截至2月19日,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报送了《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及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据统计,这些地区共有家企业和单位累计自查隐患项,已自改隐患项,整改率77.24%。累计列入治理计划的隐患项,落实资金万元。为进一步做好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电〔*〕15号)精神,认真做好“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的隐患治理工作。要将此项工作做为“隐患治理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落实责任,全面排查,彻底治理。对已经列入治理计划尚未治理的危险点和隐患,务必在汛期来临之前落实除险加固措施或完成治理工作,消除隐患,防止引发事故灾难。

二、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力度。各地对尚未治理的危险点和隐患要进行认真梳理,分轻重缓急和危险等级落实治理防范措施。要加大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的跟踪力度,对易造成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地下设施淹没等重特大事故的危险点和隐患治理项目,要掌握危险危害程度、治理责任单位、治理内容和措施等相关情况。要协助地方政府采取挂牌督办等方式,确保限期治理到位。对确有困难暂时难以治理到位的,要制订治理计划,抓好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对于实行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项目请按附件填写,并于3月21日前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情况,分别于5月5日和6月5日前继续报送。

三、至今仍未上报相关数据的有关地区、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启动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于3月7日前将有关数据汇总上报至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并说明情况。

第2篇

1工程概况

河右岸自然灾害沟由浸沟、崇粉沟2条沟组成,本次治理的主要是浸沟形成自然灾害沟。浸沟位于河右岸,主沟流域为典型的中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高程为597m,最低海拔高程216m,相对高差381m。该沟左岸分水岭北麓为崇粉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形成区,浸沟沟长1.46m,集雨面积1.23km2;为典型的中山沟谷地貌,沟谷深切,地势陡峻,地形坡度大,谷坡25°~55°,上、中段沟谷呈“U”形,下段沟谷呈“V”形,沟谷弯曲狭窄,沟床起伏较大,沟内陡坎、卡口较多,沟床比降184.03‰~509.4‰,平均比降276.38‰。这种地形条件使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得以迅猛直泻,沟谷两侧堆积较厚的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厚1~4m,边坡、崩塌较发育,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源。该区区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16条支沟,属于中山峡谷地貌,相对高差较大。各支沟主要分布在浸沟的两侧,地势较高,坡度在17°~45°,大多属于“V”形沟谷,纵向切割较深。且所流区域面积较大,人类活动较多,崩塌较发育,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多结构松散的碎石土组成,厚度在0.5~3m,是浸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主要天然固体物源。浸沟全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总储量约218000m3,其中可直接参与自然灾害地质灾害运动的松散固体物质储量约121000m3。浸沟流域地处桂东北,降雨量较丰富,年均降雨量1524.4mm,降雨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7.72%以上,最大降水量114.30mm/h(龙胜县气象局资料)。浸沟自然灾害为新近发生自然灾害,主沟长度和流域面积较大,沟床纵坡度相对较陡,有利于降雨的大量汇聚和径流,冲蚀沟内大量堆积的松散固体物质(含人工堆积物),易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特别是地域性大到暴雨为自然灾害暴发提供了丰富水源。该地区处于中高山地区,经常产生强降雨,并产生洪流,在狭窄陡深的沟谷中产生强大的动能,这为自然灾害的产生提供了动力。由于山区可供建设用的土地资源紧缺,自然灾害堆积扇也成为城镇建设规划区,浸沟沟口已建有大量民房建筑物。近年来,大量建筑物向自然灾害扇附近扩展,逐步压占沟道,挤占了原有扇体上的部分沟槽地,降低或堵塞了自然灾害沟的排泄通道。城市建设产生的大量弃土无序排放,在浸沟中下段沟中形成一人工堆积厚30m、宽120m、长130m的碎石土体,人为造成在浸沟中增加自然灾害固体物源。这些堆积土体均已发生了变形、滑塌破坏和水土流失,是人为造成的浸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固体物源。浸沟为老自然灾害沟,曾于1994年9月18日发生过自然灾害,这次自然灾害造成崇粉沟与河交汇处的桥梁(龙胜北旧桥)堵塞,原河底抬升约3.00m,致使街道漫水,危及日新村、居民的安全;浸沟携带出大量泥沙和碎块石,在沟口处堆积成自然灾害扇(扇顶高出原地面约3.00m),淹埋了近30亩农田,冲毁数十间房屋,造成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亿元。现自然灾害沟仍直接威胁人口约3000人。

2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滑坡堆积物、人工堆积土为浸沟自然灾害的主要物源,治理以稳固滑坡、固定人工堆土为主,同时采取拦栅坝拦截天然物源治理手段,稳定沟道天然物源,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物源的参与量。综上所述,本次治理方案的设计主要以稳固堆积区及拦栅坝拦截和排导工程为主。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在充分掌握治理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稳定性状况以及其危害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基本特征,提出浸沟自然灾害治理方案。物源区:主要指主沟与支沟两岸山体斜坡,以保护天然植被为主,主要是不再破坏现有斜坡和植被(本设计不具体设计)。流通区:主沟与支沟底段,设计拦栅坝,主要采用RXI-200型SNS柔性拦截网的治理方案对物源区的物源进行拦截。堆积区(含沟内人工堆积体):修建导流槽(钢筋混凝土箱涵渠)坡面排水沟导流堤格构式锚定板挡土墙。

作者:成吉思单位:内蒙古大学

第3篇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危害很大。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阐述农业的战略地位及其生产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 农业的战略地位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农业的战略地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13亿多人口,约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农业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具有更加重要的和特殊的地位。俗话说“无农不粮,无粮则乱”,生动地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现代化水平,是社会安定和国家稳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关系到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1.农业是城乡人民的粮食和基本食物的主要来源。“民以食为天”, 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靠发展农业来解决。2006年,我国生产粮食49747. 9万吨,肉类8 051. 4万吨,禽类2 945. 6万吨,奶类3 302. 5万吨,水产品5 290. 4万吨。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378公斤,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61. 2公斤,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0. 2公斤,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25. 1公斤,基本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农业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就业和收入来源。2005年,我国有50 387. 2万人的乡村从业人员。其中,农林牧鱼业的从业人员有29 975. 5万人,工业的从业人员有6 011. 5万人,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有3 653. 2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类的从业人员1 567. 3万人,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类的从业人员有2 937. 7万人,其他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6 242万人。

3.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农业的主要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蚕茧、茶叶、烟草以及畜类产品和水产品等,是轻工业的原料,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

在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50年代高达85%以上,目前由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农业和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消费品市场。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 50年代农村所占比重高达60%以上,目前占50%左右。现在我国工业品市场疲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农民的购买力低,农村市场不活跃造成的。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业包括重工业以农业和农村为重要市场,将越来越明显。

4.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从我国出口商品构成来看, 1950年农副产品及加工品分别占出口商品的58%和33%,两者共计占91%,至2005年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占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24. 5%。可见,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农业和间接依靠农业(2007年统计年鉴)。

但是,我国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特征,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种植经营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尤其受气象和政策波动的影响,容易引起农业生产的波动起伏。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业稳定增长,什么时候工业和国民经济就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的波动,一直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认真研究农业尤其是探讨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包括作物栽培、树木种植、畜禽饲养、桑蚕和水产养殖等,是人们利用生物特有的生长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有机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作为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具有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显著特点。

1.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错的特殊产业。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的劳动对象,而动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和繁殖,自始至终都有自然力的参与,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错在一起,这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特征。即使发展到现代农业的今天,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而且要比传统农业所受到的制约更敏感,可以说没有比农业生产更必须同自然再生产相配合一致的生产部门了。但是农业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同其他的社会生产部门一样,也需要合理配置与布局,需要推广科学技术,改良品种,增肥改土,改进经营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等,需要人的有效劳动,才能获得高产、优质。因此,在研究农业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做到因地制宜。

2.农业生产以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农业必须依靠大量土地(包括草场、水面)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土地对农业具有双重性,既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又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产业仅以土地作为生产场所,而农业对土地具有特殊的依赖关系。土地面积的大小、区位的优劣、距离的远近、土质的肥瘦等,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 4亩,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土地的非农占用加剧,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因此,如何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达到土地的永续利用,这无论是对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3.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区性、明显的节律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农业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各种作物、林果、家畜、水产等,均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适生环境,即使同一作物或者畜禽因其不同品种,也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的喜暖湿,有的喜冷凉,有的耐阴,有的向阳,有的速生,也有慢长的,等等。例如,我国北方以旱作为主,南方以水作为主,北方种麦,南方种稻,形成南北两个不同功能结构特点的农业区域。应当指出,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关系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作物和畜禽品种经过人类历史长期选育驯化,也可以在不太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顺利发育成长。其次,农业的地域性,不但反映在自然条件的差异上,而且也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例如,江苏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是平原,其农业分布不仅表现有大的南北地带性差别,而且由于开发历史早晚、人地关系特点不同等,致使在小范围内形成了非地带性因素所引起的不同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的节律性:主要是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都有各自的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何时播种,何时中耕施肥,何时成熟收获,均有一定的节律限制,超过季节则生长不良,甚至减产绝收。因此耕、种、管、收,不违农时,是获得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贻误时机,就难以补偿。同时,因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工作时间的不一致性,后者只占前者整个生长时间的一部分,因而会产生农忙与农闲季节的劳动差别,甚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农闲。如何解决农村隐性失业,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一是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二是亦工亦农发展乡镇企业或者外出打工。这是农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比较好的方式。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一般来说,农业从投入到生产整个生产过程要比工业生产时间长,必须经历一个连续的生长周期。而且这一生产周期与下一个生产周期紧密相连,不能完全割断。当然周期长短因作物和畜禽品种而异。就大田作物来讲东北、西北普遍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一年可以三熟。牧畜从出生到发育、生长、成熟需要一年或几年。林木则更长,要数年或几十年。因此,在作物品种布局或发展多种经营时,应考虑品种的早晚搭配、长短搭配、农忙农闲结合,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二 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南涝北旱、台风、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认识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分布规律等,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对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

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本世纪初,重大自然灾害也是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在1990年至2006年的10多年间,年平均经济损失已达到1 762亿元。尤其是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2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111亿元。因灾死亡107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 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 6亿亩;倒塌房屋35. 4万间(中国新闻网, 2008年2月13日报道)。

2.生态灾害。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据了解,黄土丘陵地区的灾害性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0多亿元。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因此,合理的开发资源、提高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

3.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在全国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内,害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恶性杂草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境内有24万平方千米,每年经济损失2.8亿元。比如,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的“紫茎泽兰”,现正以每年30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而且它适应环境能力很强,2至3年就能成为本地优势种,现已对西南地区生态构成灾害。再如“水葫芦”,当时我国从中美洲引进,是为了作为动物饲料,但现已在江浙一带形成生态灾害,当地政府部门每年花巨资打捞。我国的生物灾害除上述外,还包括蝗虫灾害、鼠害等。其危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4.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更是造成了69 134人遇难, 374 061人受伤,失踪17681人,累计受灾人数4 616万余人的巨大损失(截止至6月5日12时)。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目前已查明我国共发育有较大型的泥石流2 000多处,崩塌3 000多处,滑坡2 000多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多达数十万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山区、板块缝合线附近以及地质构造带上(中国地震信息网,2008年6月6日报道)。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灾害种类多,造成灾害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地域辽阔,构造复杂,地理生态环境多变,有着各种灾害发生的生态条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灾害种类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灾害类型。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118万km,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相灾害与陆相灾害均有发生。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成灾类型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活跃带上,地震活动随处可见。加之我国又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的国家,受夏季风影响,导致寒暖、干湿度变幅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年季变幅亦大,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暴雨、涝灾等重大灾害常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常常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危害最大。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中,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由于技术、工艺落后,又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灾害。

2.灾害发生范围广,造成灾害影响面大。我国东西、南北间,一年四季几乎总有灾害发生。春季北方有“十年九旱”之称,江南多低温连阴雨。春夏之交北方常有干热风,南方多冰雹、雷雨、大风和局部暴雨。夏秋是我国灾害最多的季节,自南而北先后多暴雨、洪涝,盛夏多伏旱,夏秋之交沿海多台风、风暴潮。秋季在东北地区常有早霜袭击,长江中下游有“寒霜风”危害。冬季全国各地都有寒潮、霜冻威胁。牧区有“白灾”和“黑灾”。这些灾害在平原、高原、山地、海岛等凡有农业的地方都会发生,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范围极其广泛。

比如1998年的洪涝灾害导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 229万公顷(3. 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 07亿亩),死亡4 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 551亿元。其中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再比如2008年年初的雪灾,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云南等20个省(区、市)。

3.灾害发生频率高,造成灾害频繁。洪涝和干旱是对农业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其出现的时间和地区都比较集中,危害程度很大。南方一般发生在5~6月,北方7~8月。珠江、长江、淮河、黄河等流域是旱涝最频繁的地区。拿1995~2006年我国水旱灾害情况(如表1)来说:

1995, 1996, 1997, 1998, 2002, 2003, 2005这7年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大的洪涝。而1995, 1997, 1999, 2000, 2001,2003年这6年也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由数据可见,平均每两年都发生了一次大的旱涝灾害,一般的旱涝灾害更是频繁。

4.时空交替分布,对农业的影响复杂。因受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影响,我国汛期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呈跳跃形式,其前进速度或停滞时间异常会形成一方出现洪涝,而另一方出现干旱的情况。因此,干旱与洪涝在地区分布上往往是相嵌分布,最常见的形式为南涝北旱,南北涝中间旱,或北涝南旱。全国性的旱或涝是比较少数的。而且由于受气候变化背景控制,我国旱涝分布的时间上也有相对集中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偏涝, 60~70年代偏旱,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又趋于增多。

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并有群发和诱发其他灾害等特征,因此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据统计,通常每年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7亿亩(4 000~4 667万公顷),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约3亿亩(2 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减少农业损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 预防和治理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预警机制

我国目前常用的灾害监测、预报和灾情评估手段多是地面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则有一部分来自国外的气象卫星资料。而农业灾害具有种类多、受灾地域广、突发性强等特点,传统监测手段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地面监测和航空遥感受地形、天气等因素的制约,气象卫星传感器也受到云层等因素影响,因此,亟需加强农业灾害如洪涝干旱灾害等的全天候、大面积、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尽量减少云层和地表等因素的影响,要努力改善仪器的性能,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度。在国际合作方面, 2000年中科院与日本科技厅签署的“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气候与环境影响的研究”政府级合作项目正在实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1]。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快速反应机制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迄今为止,人类既不能非常准确地预测,又不能完全地控制自然灾害。鉴于危机的破坏性和负面影响,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时间因素极为重要,作为危机应对者的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在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灾区局势,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这是政府应急管理快速机制的客观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驻军部队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地方与当地驻军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及广大民兵在抢险救灾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而事实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规模狭小、范围过窄,尚未有效调动农民、保险经营主体、政府等多方积极性,很难满足保险经营所依赖的大数法则理论,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极其脆弱。以2006年为例,我国农作物受损面积41 091. 3公顷,因灾直接损失达2 528. 1亿元。而中央累计投入各类抗灾救灾资金111. 98亿元,社会各界捐款35. 89亿元,其他物资折价4. 69亿元,农业保险赔款5. 84亿元(农作物赔款只是其中一部分)。由此可见,农民主要还是采取自救、依靠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等方法来防范和分散农业风险,农业保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非常有限的“稳定器”与“助推器”作用。

农业保险应当是一种政策性保险。要使农业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推动。世界上多数国家对农业保险都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美国1994年颁布的《农作物改革保险法》,取消了政府救济计划,通过4大险种把所有农作物生产者都纳入农作物保险计划。我国对这项政策性保险业务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其次,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产业,农业保障机制离不开政策性安排。而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尚不健全,保险公司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建立和健全农业保险机制要以政府为主体,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

(四)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自然灾害发生后,封锁信息、信息不明或传言传播的失真性,很容易加剧人们的恐慌情绪,使社会心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稳。因此,政府必须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化解公众的怀疑情绪,唤起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有必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有关灾害信息。对于信息披露其基本要求是:时间第一,争取舆论主动权;言行一致,确立信息沟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明确信息通道和时间;处理与各种媒体的关系,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合作机制[2]。

(五)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要规划并建设好农业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发挥工程防治灾害最大效能。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多、快、好、省”,造成不尊重科学规律和不讲究质量、效益的工程很多,我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水库,病险率达92. 9%,实践证明,防治工程本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灾害频发且治理困难的原因。因此,在规划、建设各种防治工程的时候,除了要设计好工程的功效、配套设施以及承载能力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其他效应,如生态、环境效应,权衡利弊,合理规划,科学施工,严抓质量,杜绝豆腐渣工程。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系统

The research about slide slope and water-soil synthesize father to two kinds naturalness calamity

Abstract This paper depart from the epistemology of system, with the research of DiaoZhongBa slide slopes water and soil retain synthesize father as demonstrate point, an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under the especially Geo-condition , the form of slide slope and the produce of water and soil loss is mutuality event inside a system。The two must be combine father。

Key words system,slide slope,water and soil loss,DiaoZhongBa slide slopes,associate point

Tong Guang-qin

Chang Jiang Water Resource Committee Three Gorges Reconnaissance Academe

1序言

近年来,由于前期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土壤间持水能力大为下降。在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地段,由于地表植被的极度缺乏,自然地表对大气降雨基本无甚阻挠作用,地表径流的形成与汇集,对边坡表层土壤、养分的流失及边坡自然空间几何形态的改造,是促使边坡稳态转化而产生地质隐患的主导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地质隐患灾害的潜伏性,即外界改造动力的持续性或间歇性,边坡对动力改造的相斥性与积累作用使得边坡地表的次生再造与动力作用施与期不连续,使得人们认为两者是不相关的。同时受社会的、经济的某些因素影响,从而力促人们忽略两者的关联性与严重性。

就全球而言,地震、火山和崩滑、泥石流以

及水土流失等地表改造作用,是自然灾害中的主要作用。诸如暴雨和特大洪水等,除了它们自身所造成的水灾之外,还伴有两岸岸坡的崩滑、泥石流或大面积水土流失[1]。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坡的崩滑与水土流失现象经常是相伴而生的。

对于经常相伴而生的两类自然灾害,由于其表观上的不相关性,造成人们缺乏对其形成机制和治理系统性的更深层次认识,以至限制了人们对其灾害性的消弱与改造活动。

本文拟以系统论的观点,对在一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滑坡与水土流失产生的相关性和防治的系统性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以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研究为例来论证本文观点, 以期引起学术界各位同仁的注意。

2滑坡形成与水土流失产生的相互关联论

2.1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众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水是控制边坡稳态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据对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已勘察滑坡进行的研究发现,水对处于临界稳态边坡的稳定系数影响值达0.4~0.6之多[2]。

水对边坡稳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其一,地表径流对边坡空间几何形态的改造。大气降雨在边坡上的第一次分配是入渗,第二次分配主要表现为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的自然排泄,是其所携能量以最利便的方式、最大的限度进行释放,以符合能量最低的自然法则。所以说地表径流的排泄过程是从水能释放而不是从边坡稳定角度出发。在地表径流排泄的过程中,径流与边坡表层土壤的相互作用,使得边坡空间几何形态的水能改造有利于水能释放而非边坡稳定。吊钟坝滑坡群水土综合治理区边坡介质渗透性一般,但其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的36.4%),极易形成地表径流。边坡总体坡度在14°左右,但前缘较陡,同时由于坡体植被覆盖率极低,约为1%,临近钟坝河滑坡前缘覆盖率几乎为零。地表径流对边坡形态的改造主要表现为覆盖层变薄(土体流失);其次为依托自然水系排泄,对边坡局部切割,形成的多层次坍滑体。从地质上分析,本区已形成4个大小不一的变形体系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边坡前缘为钟坝河,洪水期间,钟坝河流水对坡体前缘不断冲刷、掏切作用,坡体前缘物质大量流失,形成高陡临空面,将进一步降低边坡现有的稳定性。

其二,地下水对边坡的荷载作用。由于大气降雨或周边环境水量的持续补给,可能使得边坡介质中地下水位骤然上升,水压力p(=γh)此时对边坡的作用表现为减轻边坡介质自重和加大促使边坡不稳的下滑力。对于下滑区段较大的边坡而言,后者的不利影响往往远大于前者。如若边坡前后缘高差值较大且介质渗透较好,其产生的动水压

图1 吊钟坝滑坡群地质略图

力Pid(=Aoinsinβi)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吊钟坝区各处均有泉水出露,特别是大降雨期后,泉眼出水充足,从而说明覆盖层介质易饱水,形成对边坡稳定不利的高水位静水压力。

表1 吊钟坝综合治理区不同工况边坡稳定计算

剖面号

滑面(饱水100%)几何要素

饱水

0%

饱水

80%

饱水

100%

前缘高程

(m)

后缘高程

(m)

6-6’

1.43

0.998

0.89

360.0525

479.0000

1-1’

1.16

0.848

0.77

396.0057

463.9065

5-5’

1.35

0.958

0.86

第5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制定

自然灾害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地表变异而引发的各种自然现象。各种自然灾害的表现不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在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和预防机制的制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理论、应对策略和实施途径进行了阐述。

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环境突变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对人们的经济形成一定的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风险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可能发展程度的预测。目前对于自然灾害的界定主要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承灾体、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开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指自然环境突变的程度,主要是指灾害的强度和频率。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就越大,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就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如人、牲畜、建筑物、农作物等。一个地区自然灾害里面的承灾体越多,那么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是指在危险区域内,承灾体受到潜在危险的损伤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低,那么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受到的损失就越小。易损性跟承灾体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同时也跟当地的抗灾力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形成跟自然环境变化有关,也跟各种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自然灾害形成概率、强度和灾害发生时承灾体的损伤程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的风险程度跟危害性、承灾体和易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是三者的乘积。

二、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对策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政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控制主要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对风险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预测,力求找出一条能够有效回避风险的手段,达到将损失程度减小至最小的目的。风险控制对策主要通过风险回避与预防、风险减轻两种方法来进行,属于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如通过建造防洪墙、拦河大坝等土木工程,制定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的方法减轻风险都是常用的预防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及时的灾害预报等途径降低承灾体的易损性。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是指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种财务安排,用经济手段来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其目的主要是进行风险自留或者转嫁。

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对策两者有着自己的侧重内容,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的关系。风险控制对策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而风险财务对策主要是改变风险的分布,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将两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是目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最有益措施。

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需要做到几点。首先,建立可靠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各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其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组织结构、健全的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再次,建立起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抗灾体系,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配合,共同回避灾害;最后在工程建设当中建立起一条可持续抗灾的原则和管理机制,使抗灾成为公众的共同认识。

四、关于加强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

(1)从世界各国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我们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自然灾害管理,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2)制定出健全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使我们在抗灾时有法可依。并且确定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每个公民都具有抗灾的意识。

(3)加强防灾决策支援系统的建设。使政府部门、防灾研究人员和灾区民众都积极参与到防灾、抗灾活动当中。改变原先抗灾只靠政府这一现象,使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条较为先进的抗灾模式,并且也已经成为世界灾害科学和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但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情,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出改进措施,建立起推进机制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01)

[2]王静爱,徐伟,潘东华,周垠.《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000)制图规范》解读[J].中国减灾.2015(15)

第6篇

当一个地区出现了自然灾害,不但对这个地区造成相应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对附近的地区也会造成影响,使得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有的甚至可能从灾害演变成灾难,这些状况都需要建立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体系,从而解决应急物资的运输问题和调配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受灾的范围。而且突发性中大自然灾害还需要很多救援物资,从而更好的处理死者的安葬、伤者的救援、卫生的防疫等问题,不然守在的面积就会进一步扩大。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迫切需要进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二、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要想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要加深对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急组织与指挥、应急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这样能够为物流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之后根据理论方面的研究来强化实践,探索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

对于物流的基础设施来说,主要包含的事储备物资的设备、物流信息网络、通信系统等等,这些基础设施能够串联成一条物流方面的供应链,从而保证应急物流的良好运作。由于我国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物流运作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足,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也不高,就会影响自然灾害物流管理运作。所以,新时期要加大自然灾害物流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网络通信系统的畅通性,这样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有预警,从而给人们更好的准备时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就能提高物流运输方面的效率,还能更好的提供就在所需的情况,像灾区需求状况、物流运输状况等等。

(二)合理储备资源,做好物资管理

一旦发生自燃灾害就需要很多物资,这就需要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物资采购的时候,能够积极利用市场运行机制,从而进行物资的动态储备。在物资储备方面,需要把储备专业化跟社会化进行很好的整合,从而构建国家、企业以及地方等为一体发的储备体系。要积极整合应急物流方面的人力资源建设,这样才能提供充足的救援队伍。还要积极整合交通方面的运输信息,保证一种以上的方式来运输物资。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快速的输送到灾区。除此之外,要分级管理物资,保证救灾物资能够分布到最需要的地区。

(三)制定合理运行机制,提高组织指挥能力

要建立相对高效的应急物流机制才能保证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运作,相对完整的应急物流机制需要物资的供应和调度、协调等机制,还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中心,运用法律法规来保证这个机制的实施力度。此外,还要提高争渡的组织能力以及相应的指挥能力。当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进行群众的转移工作,还能指挥各个部门的救灾人员安排,保证救灾秩序。

(四)完善应急物流系统,制定应急物流预案

根据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加上经济主体布局,能够把应急物流系统分成三个级别来建设,除了国家应急物流系统,还有区域应急物流系统和县级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国家方面要进行全局的规划和保障,区域和县级的则需要从局部作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及时行。除此之外,要结合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环境条件以及物流方式等,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应急物流预案,这样能够保证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进行有效的人员调配和物资调配。

(五)重视风险管理,构建全民参与管理体系

自然灾害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也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很多应急物流运作环节中够存在相应的风险。加上管理可能存在的失误,就会使风险扩大,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要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积极鼓励企业和民众都参与到自然灾害救治,这样能够分散一部分应急救助压力。要把应急物流系统进一步市场化,从而保证物流系统的动态发展,这样能够掌握最新的物流运作信息。

三、结论

第7篇

关键词:县级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4日

一、引言

河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较为严重的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每年因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而沧州市东光县属于河北省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06~2010年东光全县共遭受不同程度自然灾害57次,受灾总人口231,351人次,直接经济损失6.56亿元。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东光的经济雪上加霜,众多村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严重,这已经成为制约东光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县级区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安全,保障河北各民族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河北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我国县级政府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现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县级政府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也是依照此原则来设置,虽然分类属地管理可以加强抢险救灾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但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缺乏一个全面的、协调的综合应急部门。此外,我国县级政府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保障机制,高效的预警机制跟不上,责任追究督查机制不够完善,灾害发生后的各种保险机制几乎没有。各县级领导在灾害发生前防范心理懈怠,灾害发生时缺乏科学决策。

(二)政府灾害应急能力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提升,然而面对自然灾害以及由其引发的衍生与次生灾害数不胜数,防不胜防的态势,我国政府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灾害预防与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东光县在2008年后设立了减灾委办公室为县减灾委常设机构,在之后一段时间里,编制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了不同类别的台账。这些计划都建立在数年的时间,它显示了增长速度。但量的变化并没有提升质的飞跃,应急预案完善程度并不高,有些预案本身存在很多的局限性。由于人力、物力、资金的缺乏等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使应急预案过于形式化,起不到最初设想的作用。

(三)应急管理合作方面。由于固有的下级听从上级指挥,这虽明确了灾害应急管理中各方的职责、任务,但其应对灾害应急联动较差,难以形成合力。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合作意识差,地方政府各部门在救灾中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工作,忽略救灾的其他环节以及与其他部门间的协作。各地区间没有达成救灾协议,当灾害发生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其他地区的援助,还要临时进行救灾协商。另外,由于缺乏应急合作中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导致组织间的合作不协调,很多救灾物资分配不合理,居民管理混乱,出现重复性工作。

三、国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成功经验

(一)美国应急管理机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进行分权,从而形成一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三级应急管理组织结构。成立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作为救灾和恢复过程中,联系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调者。同时,美国防救灾工作强调运用高科技,强调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FEMA通过“E-FEMA”战略的实施,建立信息系统层次结构模型,让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更新,促进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共享。此外,美国应急管理合作机制也非常完善。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在救灾运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灾害突发事件中,非政府组织总是活跃在第一战线,不仅为灾民提供衣物、食物等便利,还保护着关键的基础设施和自然、社会环境;其中,红十字会贡献突出,成为美国应急协调员。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在美国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在美国,不乏公益性组织应急服务机构。

(二)日本应急管理机制。日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当重大灾害或紧急事件发生时,首先,内阁官房在获取灾情情报的第一时间内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灾情,并制定应对决策;其次,设置临时的“重大灾难对策本部”,在总理办公室,分析和处理灾情,应急处置工作立即启动;最后,总理大臣寻求中央防灾会议的意见,根据形势的紧迫性以考虑是否在首相官邸设置“非常灾害对策总部”统筹调度;同时,根据就近原则,在受灾地区成立“非常灾害现场对策总部”进行指挥,各层面和市层面也成立“灾害对策本部”,管辖各自区域的应急救援工作。日本还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防灾减灾中,迅速收集相关的复杂的重要信息,帮助解决了许多城市灾害管理问题的发生。另外,JIS安全研究所构造出防灾减灾应急仿真系统。用于模拟灾难中和灾难后重建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

(三)德国应急管理机制。联邦公民保护与灾难救援署(简称BBK),主要负责处理公民的保护事务,支援联邦政府各部的危机应急管理工作,是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灾情综合信息中心,并为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德国还形成了以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主干,以社会组织为侧翼的防灾救灾体系:(1)德国有这样一个协会――技术救援协会。它拥有救灾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大量的技术装备,依靠这个协会所拥有的技术和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从灾害的危险环境中拯救出很多人和动物的生命;(2)德国的志愿者组织。德国政府通过立法、人员培训、设备支出以及公民文化的培育来保障和发展志愿者组织,在德国发在灾难时,志愿者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形成组织,积极地投入到救灾中去;(3)德国汽车俱乐部。作为拥有交通工具的他们与政府签订合同,当德国发生灾难时,参与德国全景的直升机救援活动。

四、县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建议

(一)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我国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基础薄弱,通过改革和建设,加强地方和基层政府下面县的应急管理刻不容缓。事实上,当地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离灾区最近,具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更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应适度权利下放,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灾前决策、灾中部署对应对灾害都至关重要。

(二)建立健全预警监测管理机制。地方政府要不断利用高科技来武装自己,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多元化、现代化、智能化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建立预警责任和协作机制,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预警中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的做好预警工作。各部门要利用其自身的专业知识、设备和技术,集中精力履行本部门的监测职能,提高整体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对于迟报、谎报、瞒报自然灾害情况者,要结合其行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建立健全应急财务管理机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国很多公益性组织在灾难发生后会迅速向灾区提供人力、物资等帮助。因此,建立健全应急财务管理机制在抢险救灾中至关重要。我国政府应加大救灾资金预算,加大灾前资金投入比例。应结合受灾地域特点和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储备点和储备品种及储备物资量。另外,我国应建立和完善救灾款物发放制度,落实使用公示制度,接受全体群众和社会监督,使救灾款物真的为灾区人民群众所用,真的能够解决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完善应急管理合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急救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紧急征用、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灵活性和协作性是合作团队的重中之重,这个合作团队要相互搭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应急能力的提升。拓宽非政府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渠道,在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不再存在球门线,他们联合一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对抗灾难。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尽最大力量拯救受苦受难的灾区人民。

(五)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多难能兴邦,也能兴法。目前为止我国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这部法律没有考虑农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特殊性,因此在农业大省、农业大县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势在必行。各县政府应资助农业保险业务,帮助当地村民支付一定比例的保险费用,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针对农业保险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实行免税政策;加快设计一套人性化、规范化的农业保险制度,来分散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真正起到保护投保村民合法利益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县级政府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而更快、更好、更高效地防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这是笔者研究的初衷。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王成,宋炳金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