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9-26 09:30:34

序论:在您撰写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第1篇

Abstract: Revives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the wrong cultural orientation causes the society not to be unfair inevitably, could also not form society's accord development, the Confucianist culture initiative “the benevolence” the spirit, it was ideal is the Datong society finally, propose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with the present government as well as “humanist” the governing idea profits from the supplement mutually, thus established truly is in keeping with the populace wish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safe society, the affluent society”.

关键词:仁爱精神 和谐社会 核心基础

key words: Benevolence spirit Harmonious society Core foundation

作者简介:(1970年―) 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历史系教学秘书。

构筑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明白和谐的标准是什么,而判断社会和谐与否,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社会是否稳定。任何社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当这些社会冲突激化后,就会大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从而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社会的社会冲突更加多元化。这些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之所以产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不能容纳有些利益的表达,导致这些利益的主体要采取一些体制外的方式来实现其利益的表达。

社会制度和文化取向导致社会不公正。

利益主体的不满导致冲突的产生,而这种不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度方面的,一个是文化方面的。

经过30年的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风险却在不断的提高,这其中包括疾病的风险、失业的风险、看病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这些风险和压力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显现和增加。基于这样的现实,导致了种种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收入的不均衡致使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社会的文化取向一直在从道德、行为规范上为种种不平等现象进行论证,认为这些不平等是合理的,正当的、所有的成功者应该得到他所拥有的一切。而所有的失败者则都是咎由自取,一切都是个人原因造成的,政府不对老百姓承担责任和义务,公民的责任感日渐消退。

这种错误的文化取向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讲效益不讲公平,二是讲制度不讲道德。理论界、学术界整天都在讲制度并且极力主张用制度去约束人的各种行为,这是很极端化的做法,实际上,一个社会很大程度上是靠道德支配的,而并不是完全靠制度,及时建立了制度,执行制度的人如果没有人情味也不能正确的执行,因为群众是不接受的。在大多数领域,约束大众行为的是道德而不是制度。例如,我们在公共场合看到街上的雕塑很漂亮,而我们是去欣赏它、爱护它,并不是破坏它,只所与这样做肯定不是旁边有警察或者有警示栏,而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应该这么做,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是可耻的。这恰恰说明一个和谐的社会,主要靠公民的道德和仁爱的精神,不仅仅是因为有警察、有规定制度约束。

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弘扬讲公平,就要弘扬讲公平、讲道德的理念,而这离不开政府理念行为的调整。目前,党和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主张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亲民政策等等,都是政府调整自身行为的体现。

在调整政府行为之外,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需要我们重建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价值和道德决定了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如果不能告诉老百姓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公正的,这样的社会,无法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在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建设上,还是应把儒家政治哲学的那些理念逐渐恢复起来。恢复儒家的政治理念当然不是宣扬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的观念。儒家文化的内核就是“仁”它解决的就是什么是人的问题。孔子说的仁者爱人,也就是有爱人之心就是“仁”。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说人和动物的差别非常小,就是那么一点点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人和禽兽的根本区别。

第2篇

关键词:和谐;心理和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15-0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一个时代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注重人的心理和谐的培养与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一论断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指的是社会生活和状态的和谐与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与安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离开了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健康和谐。

一、心理和谐的界定

(一)和谐

在辞海中,和谐与协调并称,指配合(或搭配)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和谐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组成成分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处于一种平衡、协调、融洽、统一的状态,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

(二)心理和谐

人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它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内容组成,各心理过程和内容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和谐就是指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轻松状态,以及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并表现出较少内部或外部冲突。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

二、心理和谐的结构体系

(一)自我和谐

自我和谐涉及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和谐反映的是构成心理内部的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关系状态。人的心理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心理要素即认知、情感、意志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客观事物,又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所刺激。协调和统一常常是人近乎本能的内在心理要求。狭义的自我和谐是指自我意识的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觉知。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自我意识和谐就是要做到正确的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恰当的调控自我,延伸自我并创造自我。自我和谐的人善于平衡心理,是理性乐观的。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能够调节自我,以坚韧不拔、知难而上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以欣喜有度、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待荣誉。

(二)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反映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人的本质只能在人与人的各种交往中得到体现。人际和谐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人际和谐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具备良好的交往技巧,悦纳他人,尊重他人;同时也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所生活的集体融为一体,在与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归属感是一个社会人的心理需求,个体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与支持。当个体被他人或某一团体所接受时,会增加个体的正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人际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个体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使人的心理上产生安全感。

(三)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亲近自然和关怀自然。人类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向环境排放废物;二是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在“适度”的范围内,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四)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既是独立的自我,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党内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而能够与社会和谐的人,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与社会和谐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自觉遵守该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三、关于心理和谐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和谐 和谐社会 创新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角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转移到了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心理和谐的概念便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公民心理和谐不但有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公民心理和谐的基本范畴和重要意义

公民心理和谐一般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科学对待失败、成功、挫折等各种状况的心理健康状态。公民心理和谐的核心价值与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相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公民心理和谐作为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公民心理和谐也逐渐成为评判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代表着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着转变,即从原来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转为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公民幸福水平并重,这一执政理念的变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很多地方政府仍然片面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尽管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发生了干群关系紧张和大规模频发的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得到提高,而忽视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在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单纯地发展经济不但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还极易造成公民心理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心理和谐是提高道德文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因为公民只有达到了心理层面的和谐,才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不至于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相割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公民心理和谐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极大地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公民心理和谐无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探析

权利义务观念。中国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法律法规得到了全面修订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也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进一步规范运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个人维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在法治社会中,各项事务的开展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维护必然要求社会公众具备较强的权利义务观念,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法律规定得以真正地贯彻执行。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权利义务观念,才能够在法治环境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并科学地通过法律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权利义务观念的增强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诚信友爱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所谓诚信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帮扶,互不侵害对方合法权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公民的心理和谐既来自于内心的思想认识,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人必然与周围的人进行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维护,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为人处事以诚相待,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心理和谐。由此可见,诚信友爱精神是公民心理和谐的重要方面,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每个人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同样也是公民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在坚守自己信念的同时包容别人的思想观念,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尊重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包容精神对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有积极作用,从广义上来讲,这里所指的外界不仅包括他人,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并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任务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但是,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只有具备了包容精神,才能够有力地维护团队的利益,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公民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公民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公民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公民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公民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处理好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心理和谐要求社会成员必须科学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不能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公民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和谐主要源自于成功时所获得的满足感,而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自身的成功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无休止的生态破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必须正确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再次,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每个社会成员由于自身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职业以及的不同,都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思维模式可以使公民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最终达到心理层面的和谐状态。而消极的思维模式则可能造成公民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激化,非常不利于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公民心理和谐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已经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变换思维模式,产生出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社会活动。从创新的定义可以发现,创新是一种智力创造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创新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人才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积极培养公民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战略意义,而这也是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科学地认定自主创新才是未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大批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科学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基础;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05-03

常言道:“心态决定命运”,同样,一个社会的整体心态也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一个社会的现状及将来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其形成与存在也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等特征的“社会心态”——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和谐性社会心理——来支撑。笔者认为,这种起支撑作用的和谐性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形态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1] 那么,这种支撑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又如何获得呢?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揭示出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路径。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共同构成而又超越于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其中社会个体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定的社会心理以及作为其构成单位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都是人的生理精神因素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人所处社会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加强社会综合大环境建设,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的产生奠定物质与制度基础、文化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培育、构建社会主体的社会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帮助社会主体形成和谐、健康的个体人格,则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

一、构建出造就和谐性社会心理形成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基础

(一)构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尤其是“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特定的现实心理与行为状况是由人所处社会与地理环境、生理状况、心理因素等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人的过去经历(尤其成长经历)及现实的社会状况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人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或群体,人的问题也不是单个人或群体的问题,而必须把他放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会环境中去综合考虑。某一社会特定阶层结构当然也是决定人的心理与行为状况的重要社会情境因素之一。阶层间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会自然地形成阶层间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会直接阻碍阶层间的相互认同的形成,进而会在阶层间形成对立、敌意甚至仇恨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扭曲人们看待与分析社会现象的理性,将直接使得人们的攻击、侵犯等非和谐性社会行为处于随时爆发状态。这将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要建构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状的社会分层结构、避免阶层间权力与财富差距过大化,消除阶层之间误解、对立与仇恨心理,进而在各阶层之间形成相对一致的理解与认同,使人们能相对理性地分析与看待社会现象,从而为建构稳定和谐的社会心理打下坚实的社会结构性基础。在当今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断裂等社会现实条件下,这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构建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

正如邓伟志教授所指出那样:“和谐社会不是无冲突社会,关键是要正视冲突,解决冲突。”“和谐社会是一个冲突到融合,再冲突再融合的过程。”[2]物质与精神利益分享的和谐是解决矛盾走向社会和谐的关键。推进政治民主化,使各个社会阶层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社会各个阶层(尤其农民阶层)提供一个自由、畅通的利益表达与利益协商的政治与社会平台,则是协调和解决个阶层之间矛盾、消解非和谐性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客观性政治基础。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还存在许多如垄断、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不自由、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市场的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还广泛存在,通过积累“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价值”而致富现象相当普遍[3],广大普通百姓对因这种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而积累起大量财富的富人阶层并不认同,使得富翁的财富来源合法性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平心理与仇富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的心里。因此,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市场经济中非自主分化现象,实现人们在市场经济中成败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而非其他不公平因素,在中国当今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减少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分层现象,进而有利于减少因对社会不公平性的归因而诱发的不平与敌视心理及敌对与侵犯行为。这将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客观的市场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效率为取向的淘汰性经济机制,在市场条件下,必然存在无能力就业者、失业者与破产者,失业与破产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不简单是个人能力问题。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无就业能力者、市场失业者及破产者应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一,这是作为社会再分配重要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初次分配缺陷的一种弥补;其二,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然要求;其三,这可以帮助社会无就业能力者、失业者与破产者度过难关,防止其因基本生存问题而诱发种种非和谐。人在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产生铤而走险实施如偷窃、抢劫等非和谐性心理与行为,此乃人性之使然也。“仓廪实而知礼节”则揭示出人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是建立在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道理。因此,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成员,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消除社会成员因基本生存危机而诱发的种种非和谐行为,则是培育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法律情感的基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社会制度性基础。

二、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产生的文化基础

中国以儒道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贯穿着和合文化思想主线。和合文化思想包括以下四大基本内容:(1)指导调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辨证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2)指导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这是和合文化思想的核心。 “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就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而不同’,这体现着中国人的大智慧。”[4] (3)指导国家治理关系的“仁爱”、“民本”思想。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其一则表现为人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具有爱他人之心,二则表现为统治者要对百姓具有仁爱之心,要以民为本,要实行仁政。其中治理国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侧重所在。 (4)指导个人修身的“克己” “寡欲”“自省”“礼仪”思想,主张 以“克己”、“寡欲”、“自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主张以“礼”来要求人们在各自的职业与生活领域要有规则意识,行为要文明,要遵循相应行为领域的道德与法律底线。

“中国和合传统文化思想,概括而言,就是要求人们,相互理解,和平共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与当今中国政府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相契合。”[5]文化对个人及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巨大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中国民众的举止言行、思维心理无不留下了和合文化形塑作用的影子,这无疑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我们要用重视并善于运用传统和合文化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传统和合文化宣传与应用,运用和合文化的形塑功能来形塑出温和、稳健、睿智、克己的和谐人格、构筑起和谐的社会心理,进而构建出和谐社会。和合文化对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塑功能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有利于形塑出社会主体的客观的社会认知心理,同时为构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克己”、“寡欲”思想可以避免社会主体心理需要的恶性膨胀,形塑出温和理性的常态心态;“自省”、“礼仪”修身思想可以形塑出社会主体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仁爱”、“非攻”、“和而不同”等国家治理思想及人际关系思想有利于形塑出良性国家治理关系及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同时使社会主体形成的稳健合理和谐的行为模式,并有利于社会心理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总之,我们要大力进行和合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社会文化基础。

三、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加之市场经济本身是以对人的经济利益刺激为动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使得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体的经济消费欲望不断增长甚至膨胀,使人们膨胀的消费欲望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而充满挫折感;市场经济把人带进了一种激烈竞争的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因高节奏的竞争生活方式而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随着乌尔里希·贝克所指陈的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人们因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常处于身心应急状态。所有这些境况,最终使得社会主体易处于心理失衡的危机状态。当其没有必要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来自我化解心理危机时,也无法从适宜的相关机构来获得心理救助时,这种心理的非和谐性危机就必然引发出许多非和谐性社会行为与社会事故,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存在。如韩国留美学生枪击事件,据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后透露,此事故制造者存在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全[6]。因此,加强对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构建稳定、温和、理性的社会社会心理,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构建社会心理的支撑与维护网络,可以从以下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层面同时进行:首先,国家及有关组织要在社会上普及相关的心理知识,使得社会主体懂得心理活动的规律,帮助其自觉地形成比较客观合理的社会认知,形成温和而乐观、平常而积极的心态,使其掌握比较好的心理调节知识与技术以应对心理危机,进而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心理品质,促进自我人格的健康和和谐。其次,在社会上成立一定数量的具有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功能的社会机构与组织,给社会主体提供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其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工作机构与工作者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社会改良为取向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方法与事业,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它具有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缓解社会压力、克服工作与生活困难与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等重要作用。其三,社会主体也应该积极学习掌握一定心理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工作与生活难题及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向有关机构求助,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心理的平衡与健康,以良好的心态来对人对事,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和谐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总之,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心理基础。从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科学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构建出一个有利于和谐的社会心理产生的社会综合大环境,为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造就出一个环境性的社会物质与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注重培育与构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则是构建出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我们可以相信,当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形成之时,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以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将屹立于东方!

参考文献:

[1] 邓遂.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J].齐鲁学刊,2008,(6):83-86.

[2] 邓伟志.和谐社会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吗[J].社会观察,2006,(12):46.

[3] 邓遂.市场分化作用的经济社会学分析——社会分层的动力机制研究之市场篇[D].中国期刊网(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文库),2003,(9):23-25.

[4] 胡海波,魏书胜.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42-246.

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在成文的过程中,笔者反复阅读了大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发现两者有共通的地方,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的。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健全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郝伟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经济师.2008,(6).

[2]霍秀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3]张书霞.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龚志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第7篇

[论文摘要]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此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论述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矛盾。其实,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因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实现由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

无论是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揭示出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他认为人类历史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此,“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利益主体“现实人”的利益,而他们自己的创造活动不过是实现其利益的途径和手段。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因此,“社会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的”。由于受自身条件及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应,它构成了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

西方经济学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研究稀缺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最优配置问题,即研究在资源稀缺这一约束条件下,经济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问题。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决定了追求自利的“经济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人们因追逐利益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之中,并且这种冲突还会进一步扩展为对利益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争夺,尤其是对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争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其实都反映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追求自利与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是相互对立的。休谟在论及顺利合作的障碍时对这种对立的利益关系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说,“如果一切东西都以同样充足的数量供应给人们,或人人对人人相予相爱一如对待自己,则人类将不知公正或不公正为何物。”因此,“公正只能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的供应相对于人的需要有所欠缺的状况。为防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避免社会陷入“霍布斯丛林”状态,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彼此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进行自觉地、有意识地协调,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确定的社会关系,由此导致制度的产生。可见,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以实现利益关系的协调。

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处于全面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利益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中国经济转型最显著的结果是传统的单一国有制经济关系的分化,与国家所有制并存的非国家所有制结构被创造出来,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以及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新的格局下,除国家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也成为分配主体;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2.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进行,我国初步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分配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与此相适应,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分配格局,开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可获得投资收入、经营收入等其他形式的收入,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主体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使得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同一所有制的不同经济单位之间、同一经济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相互之间,在利益状态、利益实现等方面呈现巨大差别,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

3.利益实现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利益主体和利益形式的单一性和同质化,个人利益主要由国家计划直接掌握与调控,利益的实现是通过计划手段达成的。这种由国家计划掌控的物质利益分配制度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特点,因此社会利益格局具有简单化和一致性的特点,收入差距并不突出。在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实现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化走向了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秉持要素贡献原则,即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或利益群体来说,其收入获得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国家计划分配的结果,而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结果,并且这种市场交易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主体的初始资源禀赋、市场状况和市场能力,这样,利益的实现越来越通过市场关系表现出来,利益实现机制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

三、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

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是在“机会”或“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系统中利益对立的各方争夺自身利益所导致的结果。冲突是一种斗争,这种斗争发生在不相容的需要、愿望、想法、利益之间,而且是冲突各方无法同时获得满足的时候。因此,冲突各方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状态。利益冲突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因此,利益冲突源于利益矛盾,而利益矛盾又源于利益差异。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利益上所产生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程度不同的矛盾便广泛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在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又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

1.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励,社会经济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和代价,造成环境危机,为短期利益牺牲了长远利益。

2.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是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中国建国以来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所决定的“以农补工、以乡补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的非均衡发展,并形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80年代中期虽有所减小,但近年又呈不断扩大之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1980年是2.5倍,1985年是1.9倍,到2004年已达到3.2倍。若将城镇居民所能获得的各种实物性收入和所享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性补贴考虑进去,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会更大,有学者估计这种差距可能达到4~5倍,甚至6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

3.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所有制结构转变,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个体、私营及外资等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由于不同所有制职工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也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4.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同行业拥有了不同的市场力量和获取利益的能力,形成了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二者之间的效益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迅速拉大,形成了高收入的垄断行业与低收入的非垄断行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1978年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年收入为470元,最高的电力、煤气、供水的年收入为850元,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1.81倍;2004年,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年收入为7611元,最高的金融业则为26982元,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3.55倍。导致“能力强不如入对行”的局面。

5,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是区域收入差距所导致的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方面的利益冲突。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使东、中、西部差距迅速拉大,导致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以上海、河南、贵州作为东、中、西三地区的样本进行比较,1996年上海人均GDP是河南的5.5倍,贵州的10.6倍,到2004年,这一比率跃升为5.8倍和13.1倍。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此外,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是全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仅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为全国和东部提供着生态公共产品。但在东西部地区之间,由于缺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其结果是东部地区独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而西部地区则独自承担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恶果,由此加剧了东西部地区的利益冲突。6.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这一矛盾主要是由经济体制的改革所引起的。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主要是下岗职工与在岗职工在切身利益上的矛盾冲突以及下岗职工与企业领导在生活保障与安置方面形成的利益冲突。二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矛盾,资强劳弱是世界上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目前的我国表现得也很明显,一些私营企业存在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偏低、劳动时间偏长以及拖欠职212512资、限制职工人身自由等问题,从而导致职工不满而引起矛盾冲突。据广东省总工会对全省12个城市的调查,民工月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8.2%,1200元以下的占78.7%,而同期广东全省在职职工月平均收入为1675元。

7.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根据劳动分工、权威等级、生产关系、制度分割等四项指标及其所决定的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成员进行了划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由于所拥有和支配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不同,形成了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利益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利益群体。强势利益群体凭借所掌控的各种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左右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之名行利己之实。而弱势群体由于“权利贫困”,在经济转型中处于不利地位,既无法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收益,又不得不承担改革的成本。这种权力分配格局使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转型呈现出“改革效益强势化”和“改革成本弱势化”的特征,加剧了强势利益群体与弱势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

四、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的途径

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正确认识利益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妥善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

1.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实现的前提是利益的充分表达,因此应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有表达的渠道和途径。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决策听证制度及政务公开制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建立科学的反映社会利益格局的信息指标体系,科学及时地反映社会利益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增强公共政策对利益格局变动的反应敏感度和调节的针对性。二是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发挥国家的利益宏观调节作用,通过法律的、制度的、政策的措施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利益主体参与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税收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各类收入的税收调节,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公共开支,促进城乡、区域发展,提高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此过程中,部分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向利益受损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利益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分担社会转型成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利益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维护及协调利益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由冲突走向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完善利益和谐的制度基础。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有助于限制并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制度是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尤其是权力公平和机会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实质上是权力和机会的分配,而权力公平、机会均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分配原则的基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和机会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必须做到“穷人能与富人、权贵共享权力和规则”,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权利和机会。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稳定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制度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年老、失业、生病、残疾等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群众是最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对这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予以特别的关注,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