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0:32
序论:在您撰写外科血管减压手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应用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 effect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n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s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as conducted in our department to treat 80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TN)from Feb.2002 to Dec.2012.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via postoperative visits.Results 80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subjected to standard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procedure with success,all the compressing blood vessels were identified.Postoperative visits were carried out in 6~12 months,no recurrence was found.Conclusio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neurosurgery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primary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syndrome with low recurrence.Sinc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does not impair neurofunction,it also well fulfills the basic idealism of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Key words:Trigeminal neuralgia;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Evaluation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病症,由于其剧烈的颜面部疼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为86%~98%。本院2002年2月~2012年12月运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5~72岁,平均61.4岁;均为单侧,右侧51例,左侧29例;病程2~3年;疼痛位于I支10例,II支12例,III21例,I、II支15例,II、III14例,I、II、III支8例;术前均经长期卡马西平治疗,但疼痛逐渐无法控制或因剂量越来越大而副作用增大,均经MR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1.2方法 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侧俯卧位患侧向上,采用耳后发际内枕下乙状窦后直切口约5.0cm,将乳突置于术野最高点,开骨窗约2.5~3.0cm,上至横窦,外近乙状窦,一定要显露出横窦与乙状窦的移行处,"×"形或弧形剪开硬脑膜并悬吊,显微镜下打开枕大池蛛网膜缓慢释放脑脊液后,用窄脑压板轻柔牵开小脑,显露桥小脑角区,探查首先看到面听神经,继续向下探查可见三叉神经,打开其表面蛛网膜,仔细辨别并判断责任血管的性质、数量及压迫部位,游离出三叉神经,在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入Teflon棉片,间断缝合硬脑膜及皮肤,均常规放引流。
1.3结果 80例患者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50例,术后症状缓解19例,无变化者10例,1w之内症状消失;10例出现术侧不同程度面瘫,随访3个月后逐渐恢复;5例术侧听力下降,出院后逐渐缓解;1例发生术侧小脑梗塞,经治疗1个月后痊愈;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及副作用。
2 体会
2.1和切口 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也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此手术切口由于术野暴露清楚,操作顺利,使得手术时间相应缩短。微血管减压术属微侵袭性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2.2手术体会
2.2.1骨窗约3.0×2.5cm,上显露横窦,下显露乙状窦,一定要显露横窦与乙状窦的移行处。
2.2.2手术操作尽量保持无血,尤其是剪开硬脑膜时注意保护,不得让血流入。
2.2.3打开枕大池蛛网膜后,轻柔、缓慢释放脑脊液,待小脑完全塌陷后再进行下步操作。
2.2.4看到岩静脉一定要保护,不得损伤更不得切断,否则易引起小脑梗塞而导致死亡。
2.2.5操作时尽量不要牵拉小脑,有专家提出"零牵拉"我们非常赞成。
2.2.6待Teflon棉片填塞三叉神经和责任血管后,将双极电凝电流降到5,烧灼三叉神经主干。
2.2.7关颅时间断缝合硬脑膜常规放引流,好处是脑脊液经硬脑膜缝隙流出,经引流管排出;反之紧密缝合,使脑脊液无法流出,容易引起皮下积液和脑脊液漏,增加颅内感染机会。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病症,由于其剧烈的颜面部疼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用卡马西平治疗虽有效,药物无法控制或因剂量越来越大而副作用增大。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为86%~98%。此手术不但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还可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是目前首选外科治疗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小切口,免除了传统手术入路中的无效开颅,降低开颅手术创伤,减少了开关颅时间,减少出血量,从而降低了传统手术的医源性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及颅内血肿等。合理利用使蛛网膜下腔自然间隙增大,尽可能最低限度减少和避免脑牵拉(有专家提出"零牵拉"我们非常赞成),使颅内视野扩大,以最小的手术空间,换取责任血管的充分减压,从根本上解除了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术后完全保留了三叉神经各分支的功能,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神经功能保全好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符合真正意义上功能神经外科理念的原发性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治疗手段。微血管减压术属微侵袭性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6]。
参考文献:
[1]郭京.三叉神经痛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10):433-434.
[2]Barker FG,Jannette PJ,Bissonette DJ,etal,The longterm out com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oralgia[J].N Engl J Med,1996,334(17):1077-1083.
[3]张玉龙,和华元.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6例疗效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8):749-750.
[4]李世亭,潘庆刚,王戌远,等.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3):248-251.
通讯作者:彭涛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外侧裂区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方法和技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的231例外侧裂硬膜下血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额颞顶入路行内外减压术治疗术中保护好侧裂血管,硬脑膜减张缝合后采用人工材料修补。结果 本组死亡51例(22.1%),存活180例,按GOS标准:良好44例,中残77例,重残46例,植物生存13例。结论 外侧裂硬膜下血肿重型颅脑损伤应充分、及时减压,保护好外侧裂区血管,提高手术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外侧裂; 硬膜下血肿; 减压术
Operation of subdural hematoma of fissura ectolateralis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ZHOU Zeng-jun,XU Hong,PENG Tao,LI Zheng, WU Xiao-ming.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Deyang 6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ve measures to subdural hematoma of fissura ectolateralis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31 patients with subdural hematoma of fissura ectolateralis of severe brain injury,who were treated by extended half/both side fronto-temporo-prietal eraniotomy and conservated blood vessel of fissura ectolateralis effectl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December,2006 to December,2010,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ccording to GOS,44 patient obtained good recovery, 77 was moderately disabled,46 were severely disabled,13 vegetatively survived,and 51 died.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extended approach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iury of subdural hematoma in fissura ectolateralis.It was key to elevate the achievement ratio that operation decompressed sufficiently, promptly, and conservated blood vessel of fissura ectolateralis effectly.
【Key words】 Severe brain injury; Fissura ectolateralis; Subdural hematoma; Decompressive eraniotomy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外侧裂区硬膜下血肿231例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1例,男174例,女57 例;平均年龄46. 5 (17~70)岁。伤后6 h内入院146例,5~12 h 56例,>12 h 29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34例,坠落伤58例,摔伤31例,其他伤8例。临床表现: GCS评分3~5分59例, 6~8分172例。其中瞳孔一侧散大99例,双侧散大36例,正常96例。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双侧额颞叶挫裂伤伴血肿129 例,单侧额颞叶挫裂伤伴血肿102例;所有患者均有侧裂池、环池缩小或消失。其中中线结构移位<1 cm者98例,≥1 cm者133例。术后CT复查发现迟发性血肿36例,挫裂伤灶和水肿区或血肿增大67例。
1.2 手术及方法 积极术前准备,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误吸者可行床边插管。对于休克和脑疝同时存在者,必须在纠正休克尤其是胶体补充充分后予以脱水。手术均行血肿清除术,和(或)内外减压术:(1)开单侧额颞顶改良翼点扩大入路,行颅内血肿及失活脑组织清除术,视手术中脑压,再决定是否去骨瓣外减压术,均给予人工硬脑膜修补。其中同侧瞳孔散大者,常规去颅骨外减压,并行同侧颞极、颞下回内加压。单侧手术195例,其中内减压术后去骨瓣外减压154例。(2)双额冠状瓣开颅36例,其中24例单纯清除脑内血肿和挫伤脑组织,去除双侧颅骨骨瓣;12例行内减压术后,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压、电解质等。
2 结果
本组死亡51例(22.1%),死亡原因为:严重脑挫裂伤术中已有脑肿胀,术中脑膨出12例;术后颅内压持续增高,脑疝及脑梗死致中枢性衰竭21例,肺部感染6例,消化道出血2例,其他原因10例。存活180例,平均随访12个月(3个月~5年)。按GOS标准:良好44例,中残77例,重残46例,植物生存13例。
3 讨论
外侧裂硬膜下血肿所致重型颅脑损伤,由于外侧裂区具有特殊的解剖及静脉回流结构,常常导致恶性的血管源性水肿,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可产生明显的中线移位,极易形成颞叶沟回疝[1]。而侧裂区脑挫裂伤的出血、侧裂血管损伤可引起血管栓塞等,导致大脑血供障碍,进一步加重脑肿胀、脑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2]。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发生脑疝共135例,CT表现水肿较明显,侧裂区硬膜下血肿常小于40 ml,但中线偏移均>0.5 cm,说明侧裂区静脉回流障碍,脑肿胀明显。
侧裂区硬膜下血肿的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迅速,治疗应极为重视。入院后积极治疗,迅速给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使用,可早期气管插管保持气管通畅,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CT提示,制定手术计划。对于生命体征紊乱患者,需同时输血、输液等调整血压到基本正常范围内,及早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而手术指征也应相对放宽,对于外侧裂区硬膜下血肿虽然小于40 ml,中线移位小于1 cm患者,因GCS评分较低,CT提示环池不清,也应积极手术。
手术充分减压是此类重型颅脑损伤的唯一的抢救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解除颅内高压及侧裂区血管压迫,保障脑血流灌注[4]。本组手术均采用额颞顶扩大翼点入路,清除血肿、坏死脑组织及去颅骨外减压术为主。要求减压范围为额-颞-顶大骨瓣区域,尽量达前、中颅窝底, 咬除蝶骨嵴,充分缓解骨性结构对侧裂区血管的压力,并视术中额颞脑挫裂伤情况,清除坏死水肿的脑组织内减压,进一步充分缓解侧裂区血管压力。可采用额前份、颞中下回内减压,对于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显得尤为必要。小骨窗及传统的颞肌下减压,难以达到充分减压,临床上常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甚至加重脑疝。本组231 例手术中,去骨瓣外减压术为190例 (82.6%),主要利用外减压来降低颅内压,尽量减少脑组织的内减压带来的脑功能障碍。其余41例患者术中清除硬膜下血肿及额颞叶广泛性脑挫裂伤后,见脑组织张力不高,予减张缝合硬膜后放回骨瓣。
保证完整的硬脑膜,可以明显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及粘连。本组患者均行硬脑膜的减张缝合,以保障颅内高压的缓解,而缺损处使用人工硬脑膜、纤维蛋白胶修补。这样可以重塑正常的硬脑膜结构,减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等手术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仅发生脑脊液漏4例,主要为患者伴有严重颅底骨折所致,给予保守治疗1月,均治愈。
术中对侧裂血管的保护是目前公认的减少术后脑水肿、脑梗塞发生的重要措施[5]。硬脑膜剪开后,予棉片覆盖保护,尽量不用双极电凝电灼,而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纤丝等止血。术中清除脑挫裂伤组织时注意勿伤及侧裂血管及重要分支,保留侧裂区附近0.5cm范围的脑组织,以减少完全清除脑组织带来的电凝辐射损伤和对侧裂血管的牵拉,忌用双极电凝大面积烧灼。本组早期4例患者因未重视对血管的保护,电凝烧灼侧裂区损伤的较大静脉,术后均出现大面积梗塞,治疗效果极差。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肿胀和脑膨出发生率较高,死亡率极高[6]。其常见原因为外伤后急性脑血管扩张,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以及脑损伤所致血管运动中枢受损,脑血管张力自主调节能力丧失。有学者认为采用过度通气、控制性降低血压,给予甘露醇或速尿、激素,并将收缩压控制在90 mm Hg ( 12.0 kPa)左右,可逐渐消除术中脑膨出。而术中迟发型血肿是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可采用术中CT复查证实。对于本组患者共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12例,除采用上述方法外,在清除侧裂区硬膜下血肿时,其减压速度不宜过快,可先挑开硬膜,释放出血型脑脊液,减轻侧裂区血管的痉挛后[7],再剪开硬膜减压,保持一定的侧裂区血管张力,同时控制手术时间在1.5~2 h内完成,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可减少脑组织过度肿胀的发生。
总之,外侧裂硬膜下血肿所致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脑疝发生率高,手术及时可靠的缓解颅内高压,保护好外侧裂区血管,提高手术的抢救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彭建民.扩大翼点入路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21(5): 306-308.
[2] 何荣涛,吴吉元,钟海,等.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2):116-117.
[3] 刘宝华,张建永,姜宁,等.显微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附126例分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3 (3): 122-123.
[4] 刘宏志.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疝患者的疗效观察.医学临床研究,2008,2(2):349-350.
[5] 马立鑫,王学忠.脑损伤手术时侧裂区脑部血管的保护.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 (6):554-555.
[6] Prabhu SS,Alois Z,Ross B.Surgica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In:Richard Wed.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5thed.Philadephia: Elsevier Ine,2004:5145-5180.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显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球囊压迫术;外科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0-0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利用各种检查不能发现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1]。PTN临床上常见于成年人与老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部位常为单侧,右侧发病率高于左侧,双侧的发病率低于5%[2]。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发展,不但对于PTN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在外科治疗上也有了新的进展。
1 PTN的发病机制研究
目前,对于PTN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脱髓鞘论、蛛网膜粘连论与机械压迫论等三种理论,其中脱髓鞘论被医务人员普遍接受。脱髓鞘论认为,患者的三叉神经根和脑桥移行处的神经纤维缺乏雪旺氏细胞保护,这就形成了神经敏感区,当周围组织发生变化时,就会对三叉神经根以及脑桥移行处的神经纤维产生压迫,而长期的压迫就会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而发生了脱髓鞘病变的神经纤维信息传递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提高了轴突对于周围刺激的敏感性[3],是三叉神经传导时常处于激惹状态之下,一旦受到扳机点传来的神经冲动,常常会引发患者产生刀割、烧灼、撕裂、电击或者针刺般剧烈的疼痛,患者一旦发生PTN,任何刺激到扳机点的动作都会导致患者极度的痛苦,以至于患者萎靡不振,痛不欲生[4]。在PTN的治疗方法上,针对发病早期或者症状相对比较轻微的患者通常选择药物治疗,尽管使用药物治疗存在着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是其远期疗效却难以让人满意,并且长期服用药物非常容易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5]。
2 PTN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21 显微血管减压术 1967年,Jannete首次将显微血管减压术应用于PTN的治疗,但是,由于当时影像学技术尚不发达,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血管和神经,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只能依据临床症状进行手术,这样就使得显微血管减压术缺乏了客观依据[6]。研究发现,在血管和神经结构同时显示,以及成像序列的对比度以及空间分辨率达到最优效果时才能准确判定血管压迫神经的征象。而现代技术条件下的MRI就具有了多参数、多平面以及组织分辨力高的成像特点,为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7]。
几年来,相当多的研究人员采用3D-TOFMRA(三维体积扫描时间飞跃发磁共振成像)技术对PTN进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通过连续薄层扫描,脑脊液显示除低信号,脑组织显示出中等信号,而中小血管则呈现出高信号,这样就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出三叉神经与周边的血管。此外,3D-TOFMRA技术还可以轻松完成多方位重建,既可以采用斜冠状位与矢状位观察单侧三叉神经,又可以采取冠状位对比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并对比REZ段,从而和横断面观察到的信息相互补充,从而准确判断三叉神经受到血管压迫的情况,为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准确实施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8]。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将3D-TOFMRA联合TCeMEPs(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对手术的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在手术前准确锁定责任血管后行锁孔手术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既能够提高治愈率,又能够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该种方法不但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9]。
目前,在临床治疗PTN的过程中,相当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选择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10]。首先经面听神经上方将蛛网膜打开,然后进入桥池,完全显露桥池段的三叉神经,然后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从出脑桥到进Mackels腔的所有血管,认真查找责任血管。大多数情况下,呈绊状的责任血管从三叉神经的REZ段通过,并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如果三叉神经的REZ段存在多根血管,这种状态下的责任血管常常位于众多血管的深面。找到责任血管后,再将Ivalon海绵或者Teflon棉垫等垫开物将责任血管从三叉神经的REZ段分离后隔开,并认真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复位[11]。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当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内镜技术,内镜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不但使手术视野大大扩展,降低了对小脑的牵拉,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颅脑内感染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2]。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一种针对PTN病因的治疗手段,该方法不但能够保全患者的神经生理功能,而且还有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但是,由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侵袭性,非常容易导致小脑梗死、脑干损伤、脑神经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致使该手术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3]。
22 经皮球囊压迫术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PTN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1978年,Mullan与Lichtor对这种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手术方法是在X线的引导下,通过Hartel前入路穿刺,将穿刺针(内含钝头针心)穿进卵圆孔,然后将针心撤出,放入球囊导管,并注入非离子造影剂,将球囊充起,然后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几分钟。统计资料表明,该手术方法术后立即有效率可达100%,两年后的复发率为45%。但是,该手术方法咀嚼肌无力的发生率高达66%,其原因可能是球囊压迫时间过长引发的。目前,通过改进手术中的压力、压迫时间后,球囊最优压迫时间缩短为为1-15min,有效降低了咀嚼肌无力的发生率。
这种手术方法最大的优点主要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或者患有严重疾病难以承受大型手术的患者更加适用[14]。
3 小 结
作为一种目前病因尚存在一定争议的疾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也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这就需要广大医务研究者认真探索,,通过比较争取找到一种近期、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诊疗方法,为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志文,刘棋,姬云翔,赵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J]吉林医学,2011,32(06):1192-1192
[2] 许健,王俊兴,肖创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医学创新,2009(26):105-106
[3] 朱留鑫,秦坤明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比较研究[J]微创医学,2012,07(03):232-235
[4] 于炎冰,张黎显微血管减压术与颅神经疾病[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02):97-101
[5] Park KJ,Kondziolka D,Bcrkowitz O,et alRepeat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Neurosurgery,2012,70(02):295-305
[6] 李志磊,史雪峰,兰正波,张新定,等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现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02):87-89
[7] 汪挺舰,杨治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39(02):196-199
[8] 付增彬,李九增,靳洪波,张志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0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06):637-638
[9] 秦泗佳,王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2):1293-1295
[10] Loescher AR,Radatz M,Kemeny A,et al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outcomes and com plications[J]Br J Neurosurg,2012,26(01):45-52
[11] 权,羊正祥,周志敏家族性原发三叉神经痛一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207-207
[12] 潘绵顺,王鹏,李勇,邱书裙,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有效性评估[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05):258-260,263
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2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16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3例患者术后数日到数周后痉挛逐渐停止,1例无效,手术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并发症暂时性听力下降2例,1例术后出现明显头痛、眩晕,1例小脑出血,耳鸣3例,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无颅内血肿、感染等病症发生。
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已成为首选方法,该方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以及术中正确判断是保证显微血管减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98-01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一般为特发性或原发性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由于好发于一侧面部,故又称为半面痉挛。该病多发于中年人,常从眼轮匝肌抽搐开始,逐渐向鼻周、口轮匝肌以及颈阔肌发展,严重发作时会出现睁眼困难,面部紧缩,口角歪斜怪异面相,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显微外科的日益发展,对面肌痉挛的病因也有了更新的认识,目前多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erovaseular decompressior,MVD)进行治疗,已经成为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2]。本研究在显微镜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4.7±3.9)岁。病程2~15年,平均9.6年。左侧面肌痉挛8例,右侧面肌痉挛12例。所有患者诱因不明显,无明显外伤史以及引起面肌痉挛的面神经炎症,并且均接受过多种治疗,如药物、针灸、理疗和封闭治疗等均无效。手术前均采用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1.2 手术方法。2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患者取健侧卧位,为了便于操作,患者头向下垂,颈部稍前屈,使患侧乳突位于最高位置。切口在耳后发际内测,一般长约4~5cm,将皮肤、皮下组织及骨膜逐渐切开,然后利用乳突牵开器将切口牵开,对颅骨进行钻孔,将骨窗扩大。将显微镜轻轻移入,牵拉小脑半球,然后将脑脊液缓缓吸除[3]。由于面神经脑干段(REZ)位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深面,为了让其显露应先找到舌咽、迷走神经,然后剪开神经根部的蛛网膜,同时调整患者头部位置以及手术显微镜德角度,探查面神经脑干出口的部位。找到责任血管后,将其游离并在责任血管和REZ之间垫入适当大小的Teflon棉,使面神经REZ得到充分减压。及时止血,将术野冲洗干净,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后,将硬膜修补缝合,最后缝合肌肉及皮肤,放置引流,结束手术。
2 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16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3例患者术后数日到数周后痉挛逐渐停止,1例无效,手术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并发症暂时性听力下降2例,1例术后出现明显头痛、眩晕,1例小脑出血,耳鸣3例,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无颅内血肿、感染等病症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已知大约有80%~90%的HFS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导致神经纤维冲动发生短路现象,造成了异常放电是发生面肌痉挛的根本原因[4]。患者病情缓慢进展,一般不会自然好转,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痛苦。Jannetta在1966年首次采用显微技术进行血管神经减压手术治疗,并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5]。因此,事实证明传统的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肌痉挛的问题,而手术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这样就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表明,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总成功率为94.1%,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面肌痉挛仍不能达到完全治愈,且耳鸣、听力障碍、脑脊液漏等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手术者的经验是影响治疗效果及防治发症的关键。因此,在选择显微血管减压术之前必须要把握好适应证;在围术期要进行正规的内科治疗;对于CT或MRI检查无颅内占位、不自主半侧面部抽搐、面肌痉挛之前无面瘫史、进行性加重、无严重全身性疾患的患者适合进行MVD;防止脑脊释放过快以及减轻对小脑半球的牵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最大程度保护脑神经。此外,准确判断责任动脉是提高MVD疗效最重要的因素,面积痉挛的血管主要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及单纯静脉等。术前仔细辨认责任血管,必要时行神经内镜探查;如术中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则对可能压迫神经的血管进行处理,实行减压术。结果还表明,责任血管为椎动脉的手术失败率、复发率要显著高于非椎动脉的患者,P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是治疗HFS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对2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中,术后16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3例患者术后数日到数周后痉挛逐渐停止,1例无效,手术有效率为95%。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少无颅内出血感染等现象。实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还用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实行MVD手术前应当掌握手术适应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对所得的影像学资料仔细阅读,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面肌痉挛等;②HFS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切口的位置应当选择适当,骨窗位置要低,主要在枕鳞部平台,尽量靠近颅底。为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出,应将开放的乳突应用骨蜡严密封闭;③手术的关键所在就是确认责任血管然后充分减压。面肌痉挛患者主要并发症有面瘫、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脑脊液漏、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等症状,这些术后并发症均与手术操作有关[6]。因此,手术操作中应当以微侵袭为原则,对神经的探查要轻柔,以避免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中使用手术显微镜应当细心、轻柔,以确保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并且随着解剖知识的更加精细以及术前检查手段的更加完善,再加上手术医师娴熟的技巧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郑典刚,李江,马树海,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6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l3(3):80
[2] 刘金道,张文岐,曹艳蕾,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5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38-1439
[3] 涂锦泉,韦名然,付勇强,等.内窥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4):630
[4] 付玲娣,张振芳,张卫红.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2-83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血管压迫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1998-2006年收治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35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0.8~21年,平均6.3年。均为单侧性,其中Ⅱ、Ⅲ支痛38 例,Ⅲ支痛13 例,Ⅰ、Ⅱ、Ⅲ支痛2 例。疼痛均较剧烈且发作频繁,术前均经长期保守治疗。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颅内其它病变。
1.3 手术方式
全麻下取坐位,头部向病变侧转15~30°,或侧卧位病变侧向上Mayfield-Kees 头架固定。取旁中央直切口,在乳突切迹内侧3~5 mm,长约5 cm。骨窗紧贴乳突后缘,直径约3 cm,上达横窦下缘,外侧达乙状窦后缘。骨蜡彻底封死暴露的乳突气房,手术显微镜下“十” 形切开硬膜并悬吊。将棉片放于小脑上外侧,把入路保持在后颅凹上部较高的位置,用显微脑压板将小脑外上角牵向内下,释放脑脊液,使小脑离开岩骨和小脑幕结合部。沿岩上窦下方逐步深入,电凝并剪断岩静脉,暴露三叉神经根颅内段。剪开桥池蛛网膜释放脑脊液,向内侧分离直至神经根入脑桥处,进一步仔细探查有无血管压迫现象(见图1)。对于压迫神经根的动脉,先将钝头神经剥离子插入动脉和神经根之间进行游离,粘连带用显微剪剪开。动脉与神经完全分离后,在两者之间垫以筋膜或肌片并将责任血管包裹悬吊远离神经根后生物胶粘附在小脑幕上;对于无压迫因素者,暴露三叉神经感觉根后,行部分感觉根(后1/3、2/3) 切断,并用双极电凝在低能量条件下烧灼两断端,并切除部分断端(见图2)。
2 结果
2.1 疗效及其评价
将疗效分为治愈(术后疼痛消失且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少量或不用止痛药可维持)和无效(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6个月内复发者)。本组随访6个月~3年,治愈或好转50 例,有效率为94.3%;复发3例,复发率为5.66%。
2.2 术后并发症
本组无手术死亡。行血管减压手术者10例(20.4 %),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感、痛觉减退、嘴唇疱疹,均在术后3 d~6个月内恢复。8 例(15.1%) 发生面瘫者均在术后2~3个月内恢复。13例(24.5%)发生眩晕、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在术后3~6月内恢复。本组未发现角膜炎、听力下降或复视等并发症。
3 讨论
尽管存在大量支持神经血管压迫理论的证据,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迄今仍有争论。Jannetta[2,3]通过大量手术发现90%以上的病例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现象,且80%~90%的病例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使疼痛缓解或消失;但国内陈岩等[4]报告有3.3%~5.5%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未发现血管压迫。可见,神经血管压迫是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但少数非血管压迫引起。因此,三叉神经痛应是血管压迫、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中老年人脑萎缩三叉神经被相对拉长变细失去弹性或动脉硬化引起缺血、以及三叉神经的内在损害等多因素引起。我们认为存在血管压迫者应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非血管压迫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减压手术效果差,对这类患者应采用感觉根部分切断的方法,以提高1次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曾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典手术,但随着三叉神经痛是因为三叉神经根桥脑入口处受到压迫及神经脱髓鞘病变而引起的这一认识上的统一,显微血管减压术已逐渐取代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要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需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暴露。让病人取坐位可以提供一个松弛的术野,各解剖结构能保持原来的位置关系。此外,脑脊液及冲洗液不会存留在伤口内,从而减少吸引器使用时导致神经及其他脑内结构和小血管等损伤的潜在风险。切开硬膜后所有的操作均必须在显微镜下完成,此可望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以保护好脑干和神经,术后面部感觉、咀嚼功能等多能保持正常;(2)责任血管确定。对神经根压迫的血管大多为1根,但有时可以是多根同时压迫,因此,在显微镜下将覆盖三叉神经的蛛网膜广泛锐性切开以暴露此区域,仔细探查后颅窝的整个三叉神经根(即自三叉神经入脑桥处至出Meckel 囊全段),所有压迫血管均应处理[5]。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理单一血管压迫;(3)分离神经血管压迫时动作应轻柔,在面神经、听神经和岩静脉以及小脑外缘形成的三角区深部寻找三叉神经感觉根,尽量在显露感觉根前保护好岩静脉,就有可能发现压迫神经根的静脉,减少错误的阴性探查结果。处理岩静脉时要防止自根部撕断发生出血,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少牵拉或触动神经(特别是面神经、滑车神经),以免引起术后神经功能受损;(4)神经与血管间垫入的筋膜既要安放妥当,又不宜垫入过多,否则前者可因血管搏动引起垫片移位,后者则易造成新的压迫及神经根过度扭曲,两者均可导致手术失败[6]。用生物胶将筋膜及肌片悬吊于小脑幕后,责任血管远离神经根其稳定性可靠,肌片被吸收及复发率均有所下降;(5)处理感觉根时要适当加深麻醉,避免麻醉浅时病人因疼痛而躁动,误伤周围神经血管。同时电凝神经根后或外2/3后,要在电凝处切除约0.5 cm长神经根,能有效避免复发及术后疼痛未完全消除。
总之,我们的研究再次证实了神经血管压迫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上的优越性、可靠性,同时掌握一定的显微手术技巧对避免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起到良好的帮助[7~9]。另对非血管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选用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不仅对解除疼痛效果颇佳,且无传统感觉根切断术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Jannetta PJ.Micro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trigeminal nerve for tic douloureux[J].Prog Neurol Surg ,1976(7):180-186.
[2] Jannetta PJ.Vascular compression is the cause of trigeminal neuralgia[J]. APS Joural ,1993(2):217-222.
[3] Jannetta PJ,Barker FC,Bissonette DJ,et al.The long-time outcom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New Eng J Med, 1996(17):1077-1079.
[4] 陈岩,段云平,于志斌,等.显微外科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4-8.
[5] Bonicalzi V,Canavero S. Role of th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 letter ] [J] . Lancet , 2000(35):928-929.
[6] 赵长地.三叉神经痛术后随访及复发再手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2):147-150.
[7] 韩宏彦,栾国明,凌至培,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3):135-137.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血管压迫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1998-2006年收治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35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0.8~21年,平均6.3年。均为单侧性,其中Ⅱ、Ⅲ支痛38 例,Ⅲ支痛13 例,Ⅰ、Ⅱ、Ⅲ支痛2 例。疼痛均较剧烈且发作频繁,术前均经长期保守治疗。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颅内其它病变。
1.3 手术方式
全麻下取坐位,头部向病变侧转15~30°,或侧卧位病变侧向上Mayfield-Kees 头架固定。取旁中央直切口,在乳突切迹内侧3~5 mm,长约5 cm。骨窗紧贴乳突后缘,直径约3 cm,上达横窦下缘,外侧达乙状窦后缘。骨蜡彻底封死暴露的乳突气房,手术显微镜下“十” 形切开硬膜并悬吊。将棉片放于小脑上外侧,把入路保持在后颅凹上部较高的位置,用显微脑压板将小脑外上角牵向内下,释放脑脊液,使小脑离开岩骨和小脑幕结合部。沿岩上窦下方逐步深入,电凝并剪断岩静脉,暴露三叉神经根颅内段。剪开桥池蛛网膜释放脑脊液,向内侧分离直至神经根入脑桥处,进一步仔细探查有无血管压迫现象(见图1)。对于压迫神经根的动脉,先将钝头神经剥离子插入动脉和神经根之间进行游离,粘连带用显微剪剪开。动脉与神经完全分离后,在两者之间垫以筋膜或肌片并将责任血管包裹悬吊远离神经根后生物胶粘附在小脑幕上;对于无压迫因素者,暴露三叉神经感觉根后,行部分感觉根(后1/3、2/3) 切断,并用双极电凝在低能量条件下烧灼两断端,并切除部分断端(见图2)。
2 结果
2.1 疗效及其评价
将疗效分为治愈(术后疼痛消失且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少量或不用止痛药可维持)和无效(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6个月内复发者)。本组随访6个月~3年,治愈或好转50 例,有效率为94.3%;复发3例,复发率为5.66%。
2.2 术后并发症
本组无手术死亡。行血管减压手术者10例(20.4 %),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感、痛觉减退、嘴唇疱疹,均在术后3 d~6个月内恢复。8 例(15.1%) 发生面瘫者均在术后2~3个月内恢复。13例(24.5%)发生眩晕、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在术后3~6月内恢复。本组未发现角膜炎、听力下降或复视等并发症。
3 讨论
尽管存在大量支持神经血管压迫理论的证据,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迄今仍有争论。Jannetta[2,3]通过大量手术发现90%以上的病例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现象,且80%~90%的病例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使疼痛缓解或消失;但国内陈岩等[4]报告有3.3%~5.5%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未发现血管压迫。可见,神经血管压迫是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但少数非血管压迫引起。因此,三叉神经痛应是血管压迫、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中老年人脑萎缩三叉神经被相对拉长变细失去弹性或动脉硬化引起缺血、以及三叉神经的内在损害等多因素引起。我们认为存在血管压迫者应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非血管压迫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减压手术效果差,对这类患者应采用感觉根部分切断的方法,以提高1次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曾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典手术,但随着三叉神经痛是因为三叉神经根桥脑入口处受到压迫及神经脱髓鞘病变而引起的这一认识上的统一,显微血管减压术已逐渐取代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要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需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暴露。让病人取坐位可以提供一个松弛的术野,各解剖结构能保持原来的位置关系。此外,脑脊液及冲洗液不会存留在伤口内,从而减少吸引器使用时导致神经及其他脑内结构和小血管等损伤的潜在风险。切开硬膜后所有的操作均必须在显微镜下完成,此可望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以保护好脑干和神经,术后面部感觉、咀嚼功能等多能保持正常;(2)责任血管确定。对神经根压迫的血管大多为1根,但有时可以是多根同时压迫,因此,在显微镜下将覆盖三叉神经的蛛网膜广泛锐性切开以暴露此区域,仔细探查后颅窝的整个三叉神经根(即自三叉神经入脑桥处至出Meckel 囊全段),所有压迫血管均应处理[5]。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理单一血管压迫;(3)分离神经血管压迫时动作应轻柔,在面神经、听神经和岩静脉以及小脑外缘形成的三角区深部寻找三叉神经感觉根,尽量在显露感觉根前保护好岩静脉,就有可能发现压迫神经根的静脉,减少错误的阴性探查结果。处理岩静脉时要防止自根部撕断发生出血,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少牵拉或触动神经(特别是面神经、滑车神经),以免引起术后神经功能受损;(4)神经与血管间垫入的筋膜既要安放妥当,又不宜垫入过多,否则前者可因血管搏动引起垫片移位,后者则易造成新的压迫及神经根过度扭曲,两者均可导致手术失败[6]。用生物胶将筋膜及肌片悬吊于小脑幕后,责任血管远离神经根其稳定性可靠,肌片被吸收及复发率均有所下降;(5)处理感觉根时要适当加深麻醉,避免麻醉浅时病人因疼痛而躁动,误伤周围神经血管。同时电凝神经根后或外2/3后,要在电凝处切除约0.5 cm长神经根,能有效避免复发及术后疼痛未完全消除。
总之,我们的研究再次证实了神经血管压迫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上的优越性、可靠性,同时掌握一定的显微手术技巧对避免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起到良好的帮助[7~9]。另对非血管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选用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不仅对解除疼痛效果颇佳,且无传统感觉根切断术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Jannetta PJ.Micro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trigeminal nerve for tic douloureux[J].Prog Neurol Surg ,1976(7):180-186.
[2] Jannetta PJ.Vascular compression is the cause of trigeminal neuralgia[J]. APS Joural ,1993(2):217-222.
[3] Jannetta PJ,Barker FC,Bissonette DJ,et al.The long-time outcom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New Eng J Med, 1996(17):1077-1079.
[4] 陈岩,段云平,于志斌,等.显微外科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4-8.
[5] Bonicalzi V,Canavero S. Role of th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 letter ] [J] . Lancet , 2000(35):928-929.
[6] 赵长地.三叉神经痛术后随访及复发再手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2):147-150.
[7] 韩宏彦,栾国明,凌至培,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3):135-137.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1998-2006年收治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35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0.8~21年,平均6.3年。均为单侧性,其中Ⅱ、Ⅲ支痛38 例,Ⅲ支痛13 例,Ⅰ、Ⅱ、Ⅲ支痛2 例。疼痛均较剧烈且发作频繁,术前均经长期保守治疗。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颅内其它病变。
1.3 手术方式
全麻下取坐位,头部向病变侧转15~30°,或侧卧位病变侧向上Mayfield-Kees 头架固定。取旁中央直切口,在乳突切迹内侧3~5 mm,长约5 cm。骨窗紧贴乳突后缘,直径约3 cm,上达横窦下缘,外侧达乙状窦后缘。骨蜡彻底封死暴露的乳突气房,手术显微镜下“十” 形切开硬膜并悬吊。将棉片放于小脑上外侧,把入路保持在后颅凹上部较高的位置,用显微脑压板将小脑外上角牵向内下,释放脑脊液,使小脑离开岩骨和小脑幕结合部。沿岩上窦下方逐步深入,电凝并剪断岩静脉,暴露三叉神经根颅内段。剪开桥池蛛网膜释放脑脊液,向内侧分离直至神经根入脑桥处,进一步仔细探查有无血管压迫现象(见图1)。对于压迫神经根的动脉,先将钝头神经剥离子插入动脉和神经根之间进行游离,粘连带用显微剪剪开。动脉与神经完全分离后,在两者之间垫以筋膜或肌片并将责任血管包裹悬吊远离神经根后生物胶粘附在小脑幕上;对于无压迫因素者,暴露三叉神经感觉根后,行部分感觉根(后1/3、2/3) 切断,并用双极电凝在低能量条件下烧灼两断端,并切除部分断端(见图2)。
2 结果
2.1 疗效及其评价
将疗效分为治愈(术后疼痛消失且6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少量或不用止痛药可维持)和无效(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6个月内复发者)。本组随访6个月~3年,治愈或好转50 例,有效率为94.3%;复发3例,复发率为5.66%。
2.2 术后并发症
本组无手术死亡。行血管减压手术者10例(20.4 %),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感、痛觉减退、嘴唇疱疹,均在术后3 d~6个月内恢复。8 例(15.1%) 发生面瘫者均在术后2~3个月内恢复。13例(24.5%)发生眩晕、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在术后3~6月内恢复。本组未发现角膜炎、听力下降或复视等并发症。
3 讨论
尽管存在大量支持神经血管压迫理论的证据,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迄今仍有争论。Jannetta[2,3]通过大量手术发现90%以上的病例存在神经血管压迫现象,且80%~90%的病例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使疼痛缓解或消失;但国内陈岩等[4]报告有3.3%~5.5%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未发现血管压迫。可见,神经血管压迫是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但少数非血管压迫引起。因此,三叉神经痛应是血管压迫、局部解剖结构的异常、中老年人脑萎缩三叉神经被相对拉长变细失去弹性或动脉硬化引起缺血、以及三叉神经的内在损害等多因素引起。我们认为存在血管压迫者应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非血管压迫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减压手术效果差,对这类患者应采用感觉根部分切断的方法,以提高1次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曾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典手术,但随着三叉神经痛是因为三叉神经根桥脑入口处受到压迫及神经脱髓鞘病变而引起的这一认识上的统一,显微血管减压术已逐渐取代了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要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需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暴露。让病人取坐位可以提供一个松弛的术野,各解剖结构能保持原来的位置关系。此外,脑脊液及冲洗液不会存留在伤口内,从而减少吸引器使用时导致神经及其他脑内结构和小血管等损伤的潜在风险。切开硬膜后所有的操作均必须在显微镜下完成,此可望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以保护好脑干和神经,术后面部感觉、咀嚼功能等多能保持正常;(2)责任血管确定。对神经根压迫的血管大多为1根,但有时可以是多根同时压迫,因此,在显微镜下将覆盖三叉神经的蛛网膜广泛锐性切开以暴露此区域,仔细探查后颅窝的整个三叉神经根(即自三叉神经入脑桥处至出Meckel 囊全段),所有压迫血管均应处理[5]。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理单一血管压迫;(3)分离神经血管压迫时动作应轻柔,在面神经、听神经和岩静脉以及小脑外缘形成的三角区深部寻找三叉神经感觉根,尽量在显露感觉根前保护好岩静脉,就有可能发现压迫神经根的静脉,减少错误的阴性探查结果。处理岩静脉时要防止自根部撕断发生出血,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率。少牵拉或触动神经(特别是面神经、滑车神经),以免引起术后神经功能受损;(4)神经与血管间垫入的筋膜既要安放妥当,又不宜垫入过多,否则前者可因血管搏动引起垫片移位,后者则易造成新的压迫及神经根过度扭曲,两者均可导致手术失败[6]。用生物胶将筋膜及肌片悬吊于小脑幕后,责任血管远离神经根其稳定性可靠,肌片被吸收及复发率均有所下降;(5)处理感觉根时要适当加深麻醉,避免麻醉浅时病人因疼痛而躁动,误伤周围神经血管。同时电凝神经根后或外2/3后,要在电凝处切除约0.5 cm长神经根,能有效避免复发及术后疼痛未完全消除。
总之,我们的研究再次证实了神经血管压迫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上的优越性、可靠性,同时掌握一定的显微手术技巧对避免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起到良好的帮助[7~9]。另对非血管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选用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不仅对解除疼痛效果颇佳,且无传统感觉根切断术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Jannetta PJ.Micro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trigeminal nerve for tic douloureux[J].Prog Neurol Surg ,1976(7):180-186.
[2] Jannetta PJ.Vascular compression is the cause of trigeminal neuralgia[J]. APS Joural ,1993(2):217-222.
[3] Jannetta PJ,Barker FC,Bissonette DJ,et al.The long-time outcom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New Eng J Med, 1996(17):1077-1079.
[4] 陈岩,段云平,于志斌,等.显微外科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4-8.
[5] Bonicalzi V,Canavero S. Role of th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 letter ] [J] . LanCET , 2000(35):928-929.
[6] 赵长地.三叉神经痛术后随访及复发再手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2):147-150.
[7] 韩宏彦,栾国明,凌至培,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