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28:05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的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日本 住宅 传统 空间理论 继承
这些年来中国在快速剧烈的发展中趋于西方化,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大多忽视。一些仿古建筑也只是仿其皮毛,其夸张的尺度,粗糙的工艺也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空间艺术,仅仅只是表皮主义。更有些削足就履将一些欧美的部署张冠李戴,仿制的样式点缀,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如何用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发扬我们民族的建筑技艺特点和民主文化内涵,就需要加强对旧建筑结构体系和平面组织的认识。我们的邻国日本的现代建筑艺术发展明显,同时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十分显著,本文以文化与我们类似的日本现代建筑为例,希望给中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小住宅—大概念
小住宅在日本建筑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溯到20世纪中期,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布满了具有开放平面、推拉纸门和榻榻米狭窄开间的木结构建筑。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处理,建筑有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清楚的显示出日本本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显示出其受国际建筑与当代日本建筑不同方式的影响。而恰恰是这种西方与东方的激烈的对话,式建筑设计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学科。
作为艺术品的住宅
前川国男从1928年到1930年在巴黎跟随勒柯布西耶工作。当他在1942年给自己设计住宅时,尝试将柯布西耶的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明亮宽大的居室、白色的墙面和简约的家具都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半透明的推拉门产生的丰富的光影效果又是典型的日本传统方式。筱原一男在作品白色住宅中,将日本传统建筑特点提取并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他将传统元素—木质推拉窗和屋子中的雪松木柱支撑结构—转化为独立的符号。
原广司在他的住宅设计中明确表达了一些在真正的城市中已经消失的忧点,混乱的环境被关在外面。他在东京町田自己的住宅中设计了一个“城市”。广场、街道和结构的外观形成一种隐喻。一条沿着中轴线设置的“内街”的两侧对称地排列着象征建筑轮廓的房间。最终,筱原一男和原广司以艺术的方式对当代住宅形式问题给予了回应,但这或多或少否定了住宅的功能性。
给人美感的混凝土
伊东丰雄1999年在东京设计的住宅是近年来日本已建成的最好的独栋住宅之一,它提供给居住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可以按照他们的选择来使用住宅。开放的庭院空间,丙烯酸玻璃板的推拉门不仅使居住者可以改变房间布局,还提供了一个贯穿全楼层的视野,这与传统建筑通过推拉门临时分割房间相得益彰,和迁哲郎把日本传统空间观念描绘成“没有距离的聚合”,空间中所有分隔物即可以完全移走,也可以挪到一边。我们可以将之解释为借助现代材料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解读。
传统的日本文化导向趋于内向型,在建筑细节构造上最求完美。现代日本建筑师中安藤忠雄最能体现出这一传统文化特点,其在大阪设计的能美住宅,对待细部一丝不苟,用高高的混凝土将住宅严密的封闭起来,墙内是一连串的庭院和房间,庭院是通往室内的通道。在某种意义上,安腾将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墙和只有稀少绿化的庭院进行对比,是为了加强这两个元素对感觉的冲击。他在所有的住宅设计中几乎都是用了类似的方法,他对混凝土上光影效果的利用是另一决定性因素。
向城市开放
与安腾在住宅里表达的那种距离感相反,居住建筑普遍越来越向城市开放,像坂茂和妹岛和世所设计的方案那样,住宅设计的地点越来越小。透明的立面在建筑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并力图将支撑结构减到最小、妹岛和世的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空间的临时性和透明性,她作品的耐久性受到她坚持实现空间美学概念的影响。短暂性是日本传统思维方式,地震、台风、洪水的袭击使人们认为只有房子下的土地才是具有长久价值的,这也是他们理解的轮回的根源之一。正是这种轮回、再生、无常的思想也诞生了六十年代的新陈代谢派的建筑思潮。
结构作为空间设计的一个构成元素
吉本在93年成功的把日本传统住宅的形式巧妙地转化为一座现代木结构住宅建筑。在这座住宅中,室内长方形的平板结构大部分是由承重结构的形式决定的。室内装修尽量保持简单,以容许承重结构展现本身的表现力和韵律感。吉本刚对简单形式和自然材料的选择,用一种可以想到的最自然的方式把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到一起。和吉本刚一样,内藤广也对木材有特别的偏好。因为他的这些建筑,内藤广对日本木建筑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吉本刚的建筑是以其随意放松的感觉引人入胜,那么内藤广的建筑就是以松木承重结构通过从室外进入的阳光所强调出的严谨韵律吸引了我们。
注重实用的现代主义者
岸和郎以注重实用主义的住宅设计而出名。其设计住宅的特点是经典的现代设计手法、功能性、与周围环境有意识的结合加上通过实用之后发展出来的魅力。他在朱雀设计的住宅就是如此。公寓是由一个庭院连接两个住宅板块组成的综合体,这种放置方式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公寓。清水混凝土和木材的平滑表面一起,创造出一个宜人的家居环境。岸和郎最著名的住宅设计之一是大阪的日本桥住宅,它是迷你住宅的先驱。这座狭长的多层建筑是一座细部精巧的钢结构建筑。在他的空间和结构理念中,都可以看到传统的影子。
东方和西方—令人兴奋的交叉重叠
如同岸和郎在朱雀设计的住宅一样,许多现代住宅都有一个传统的日式房间。这个空间经常用来进行茶道。横内敏人把西式的和东式的房间堆叠起来,有意的将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照。也许这就是日本住宅使我们着迷的地方:现代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交叉重叠,两者都作为一种必然被同时接受的方式。它也反映出日本这个国家本身正在不断地为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和平共处而奋斗。
结语-传统的继承
对于传统的继承可分为“软”传统与“硬”传统的继承,所谓“硬”传统即为旧建筑的外在特点,实体特征;而“软”传统就是实体内在的气质,抽象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硬”传统演变节奏与速度远远超过“软”传统,所以”软“传统也就更加的珍贵。文化的时代属性让我们无法总是简单的外在的模仿传统建筑,日本的现代建筑在继承了其传统的美学意识、哲学、佛教思想、生活方式、空间组合方式等,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气质”。
我国作为历史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发展旅游行业。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的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旅游元素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过历时的积淀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相应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人文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所以,可以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通过二者的相辅相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推动着旅游行业当中的人文资源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作用
旅游管理理念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旅游企业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理念的当中。
(一)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树立正确旅游管理观念的重要思想。在旅游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应当与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保持一致。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发挥以人为本思想的注重性,提倡贵民的民主思想,从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可以持续发展。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只有在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注入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只有打破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将旅游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的硬性管制的管理模式抛弃,采用含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通过将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与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通过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当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发展。
三、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理论构建的影响
(一)加强旅游资源中精神文化的挖掘
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概念也不仅停留在对景色的欣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旅游区域的精神文明感受。所以,在对旅游企业管理理念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投入资金,满足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以及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历史建筑,应当注重定期进行维护,在挖掘其价值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中精神文化的挖掘,将历史建筑中含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带动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对文化旅游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
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旅游区域附近的金融、食品、商贸、住宅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出当地旅游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历史性的建筑进行规划或者扩建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而不是对古城本身进行改造。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将景区内部的绿地率与森林覆盖率设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模式,对旅游区域进行实质规划,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理论的推广工作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髓,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对旅游地区的旅游者、居民与相关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推广融入到传统文化当红总,通过开展展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节假日对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宣传,将传统节日当中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元素介绍给旅游者,在提高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人文。
四、结束语
旅游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旅游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企业应当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做好旅游景点的规划与宣传工作,通过完善景点建设,不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促进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传统文化 批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 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一、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第一,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因而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
第二,传统文化元素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现代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他也得以“传统”作为参照物来定义与演译自己的思维。
第三,优秀的设计师应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之中。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更多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的发展,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但作品形式上的丰富代替不了内容上的回归,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我们要创作出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和室内空间,必然会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创作之道,否则是不可能让大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中式设计思想精华的传承。中国古代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如:(1)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2)删繁去奢,绘事后素: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是很重要。“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3)因景互借: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目的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第二,传统符号的运用。中国的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等。一般其手法有:
一是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二是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三是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中,有时还可借用外来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与一体。
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
第三,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陈设艺术以传统文化作为根基,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独树一帜地将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进行和谐有机的结合,满足人们对美学的要求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资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三、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重在创新,全盘仿古让人感到乏味,因为只见仿造而无创造。设计为实用器物注入了艺术,然而杰出的艺术是不可重复的,是独一无二的,摹仿他人的最大缺陷在于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从而也就丧失了设计艺术本身,对待传统文化元素更应如此。然而,许多人不是把传统看作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与之共同汇进大海,而是把传统当作一潭死水甘愿投身深渊。我们不能总是安于和甘于重蹈前人的蹊径,总要勇敢迈出踏向未和领域的探险脚步。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设计艺术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同时,又能避免僵化,从现实生活中摄取无限丰富而鲜活的美的素材,加以创造、更新,答案是肯定的:“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装饰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有人说,这只能是个一流的梦想。但我要说,只有当我们拥有了一流的梦想,才能在未来的装饰艺术创作中,拥有一流的模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可笼统地“继承传统”,传统不可能全盘照旧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过程。随着新颍辈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更新的观念和情趣,飞速发展的世界交流和融通,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那么我国当代室内外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重蹈闭关自守的覆辙,更谈不上创新和特色。好的室内外设计能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只有搞清本质规律、生存土壤,找准它与现代设计相通之处,灵活运用,才可能推陈出新、创造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幸运的。如何正确运用传统文化,使它披上时代的彩霞,洋溢生命的气息是每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当然,作为“凝固的音乐”的设计体系更需要把握好设计中的点点滴滴,在深入挖掘优秀设计遗产精华的同时,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以立新为轴心,广取博收古今中外设计创作的精粹,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每件作品中,使它散发出灵性与生机。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6-02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说过:“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蕴含了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解读
1.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抵抗不良文化影响。在思想活跃的中国高校,正呈现出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只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声音,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各类电子媒体中的大学生每天被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包围,其中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众多负面消息。这些信息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帮缺少有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网民,在自觉与不自觉、正常与非正常的状态下,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那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会于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文化,带来一种娱乐至死的文化状态。尼尔波兹曼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正是电视逐步成为美国社会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类媒体的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这些信息新颖,有冲击力,在浏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受到感染和影响。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洋溢着智慧光彩的哲学思想,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这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的样法”,则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这个浮躁的网络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有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构建健康、和谐、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没有中华文化,谈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下的校园文化,既体现青年的风采,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1.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乐观。笔者做了个问卷调研,问卷中简单的三道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没有学生能够全部答对。其中有一条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选择题,更无一人全部答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对于中国古代众多璀璨的哲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连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学生能了然于心。而这种不乐观的认知状态是浮躁的社会和应试教育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硬伤。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并存。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开设国学课,邀请专家开设讲堂。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应贯穿一生的学习,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然而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还需要补课。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大学文化也更为开放,而且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的重点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起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丰富讲学的形式,一边给学生“补课”,一边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
3.培养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内涵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文化具有认知度和认同感,教授时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比如现在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的历史课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录制的历史类节目在优酷上有着超高的点击率,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于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在于他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另一方面邀请知名教授来访讲学,为学生带来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让辅导员教师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4.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凸显传统文化内涵。(1)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2]高校的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实验室、行政楼、心理工作站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域,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温馨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场所。(2)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传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入信息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流行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构建传统文化实践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多样的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学生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渲染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辩证地对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容地对待异种文化。中华文化深邃而博大,源远而流长,传承和发展是成长的两个方面。传承需要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是对历史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文化的发展则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碰撞、渗透、相互吸收,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阴阳之道的宇宙观
“阴阳”是《周易》中用途广泛的一对概念。在古代,阴阳本指日光照射的向背,在《易传》中,“阴阳”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或两种性质,同时也是一种普遍的“道”。《易传》中首次提出“一阴一阳之为道”,其中的“道”指万事万物的普遍本质及规律,也可被理解为最终的超越物质境界层面的一种现实,这样就把一切事物与现象统一概括为“阴”“阳”这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正是阴阳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才促成了宇宙的无穷变化。在阐述了阴阳化生的道理后,进而用“阴消阳长”来揭示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尽管天地万物流转变化相互交错,但是追溯其本源,都是阴阳消长带来的结果。宇宙的运行规律正是在阴与阳相互和合中加以体现,在“元”、“亨”、“利”、“贞”中不断循环进行。此后宋学家把气化学说与阴阳五行相统一,来构造宇宙生成理论,最后由王夫之以“和合”总结了这一思想,使得阴阳之道作为一种宇宙观,贯穿儒家思想的始终。
2 和同之辨的方法论
“和”与“同”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相互对峙的一对范畴。其中,“和”是原本互不相同事物或互不相同方面之间的共存、补充与调济;“同”是绝对的一致与同一,不允许任何不同意见和差异的存在。公元前的八百年,史伯便首次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肯定了“和”是事物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依据,否定了“同”自身同一的并带有排他性的价值。春秋后期,齐国晏婴用调羹来喻“和”,以“相成”、“相济”深化了“和”的内涵,并且将“和”运用到君臣间的关系上,同时也强调了“否可相继”的重要性。孔子继史伯、晏婴其后,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针对实践中庸而发,认为“和而不同”是“执两用中”的说明,“和”是达到“中”的手段,也是“中”的表现形式,而“中”是“和”的最佳状态。总之,儒家尚和去同的思想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生道德实践,都具有相当普遍的方法论意义。这种思想极力肯定万事万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对各种意见博采众长,以此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易传系词下》)”即是对“尚和去同”的具体说明「33]。这种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范畴,并且贯穿于认识论。先秦就有知行并举的思想,《古文尚书》中更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在《左转》亦可寻相似之说。儒家传统知行观中,“知”特指道德层面上的知觉,是对人的心知的统一称谓;“行”指道德实践,是人行为的统称。现代知行的含义较古代有了扩展,“知”指知识或认识,“行”引申为实践、行动、践履。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主要从“知”与“行”的二元平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关于知行关系的提出,最早见于《左传》和《国语》,此后知行关系便成为了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一争论或为“知行”轻重之争,或为“知行”难易之争,不过其问题的实质与根本还是“知”与“行”的先后之争。知行问题经历了从先秦初步的探讨到西汉隋唐的低潮,再到宋元明清的重新活跃,最后王夫之综合各家,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与行的功能、效果各异,但又不可断然相分。知行相资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发展过程,人们在“行”也就是实践的过程中,由不知到知,知的程度也由浅入深。同时,知也应该不断受到行的检验,行本就应是知的基础。这种唯物主义知行观,积极促进了认识论在正确方向上的发展。
4 中庸之德的道德观
“中庸”一词起源于孔子,孔子将中庸视为至德,即德的最高境界。后经子思着重阐发,中庸逐渐成为儒家最高道德原则。对中庸之道的把握需从其命名之义和内在涵义两个方面入手。对“中”的解释与对“两端”的解释是相对,“中”即中正、适中、合宜、无过且无不及之义。对“庸”的解释大体有三义,其中最简明之义为“用”义,因此中庸即用中。此外,“庸”还有“常”与“平常”之义。儒家典籍赋予“中庸”以“执两而用中”、“用中为常道”、“中和可常行”的意思,但这三层意思又不是毫无关联。关于“中庸”的内涵,考诸位先儒之说,见于下述三点:第一,过犹不及,源出于《论语·先进》,惟脱去两端,无过无不及,方可入中庸之道,此可谓从否定的形式定义中庸。第二,执两用中,语出《礼记·中庸》,意为把握对立的两端,权衡以用其中,此为从正面规定中庸。第三,因时而中,简称“时中”,出自《礼记·中庸》,又见于《易·蒙·象传》,“时”与常规、成见、原则相对,与权、义、损益等概念相通。“中”本是对于“两端”而言之的,当“两端”的情形发生变化时,“中”也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表现为动态的“中”。此外儒家还认为,只有保持“中”道,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才会各安其所,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中”既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事物的度,同时也是对待事物与他人的道德准则。《中庸》将持“中”的原则提升到“天下之达道”、“天下之大本”的高度,强调通过“中庸”的道德观,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有绵延数千年独立、封闭发展的过程,对外来文
化具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排拒性,很难容纳外来文化的渗入。笔者认为这
种看法是失之偏频的。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
确具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但决不能把它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中国传
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积极吸收、消融外来文化的
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展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和兼容并蓄的特质,当然,
我们对这一文化在某些时期特别是近代表现的封闭性、保守性,也应有
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
中国一开始便以富饶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面目出现。自秦始皇建立大
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在经济上形成了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
构;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结构和宗法等级结构构成了封建大
厦的核心;在思想文化领域,儒家学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封建意
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并和中国原有的道家、法家思想等以及后来传入中
国的佛教文化等相互吸收而浑然一体,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华夏文
化)的主体又和各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逐渐融合成为恢宏磅
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凝结、沉积为共同的
民族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遵行的道德准则、价值观
念和行为规范。加上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部和南部濒临茫茫沧海,西
北横亘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这块广袤
土地上孕育、成熟的中国文化远比周边的所谓“四夷”先进,在相当长
时期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优势,整个东亚地区基本上处于中国文化的影
响之下(即所谓的“儒家文化圈”),故而中国素有“天朝胜国,礼义
之邦”的美称。即使与当时的世界其他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也毫不逊
色,甚至还更为先进些,从而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无疑会使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保守和封闭的倾向。但是,只要这种文化
自身的优势及其所赖以建立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尚未衰微,它在受到外来
文化的挑战时,就不仅不会盲目排斥或穷于应付,反而敢于迎接外来文
化,并积极吸纳和融合外来文化。一方面,它总是居高临下地把外来的
文化因素认同于自身体系,要求外来文化因素俯我就范,用自己原有的
思想、观念和心理定势为框架,来解释、消融、改造外来文化因素,在
对外来文化的涵濡蕴育中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最终使其失去原质;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改变、消融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又尽量吸收
和消化外来文化的养料,来补充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获得新的发展
生机和活力。
因此,从秦汉到明清,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曾与中亚、西亚的草原文
化(即西域文化、契丹、蒙古和阿拉伯文化)以及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等
异土文化进行过长期的冲突和交流,但中国原土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的
基本风范和稳定的精神结构,并吸收和改造了异质文化的一些因素,故
从未出现过类似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中断,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
帝国侵占而希腊化那样的情况。一些外族入侵中原之后,固然可以在一
定时期内取得一定的军事优势乃至政治优势,但在文化上却总是被消融。
从北魏到其后的辽、金、元、清,若干强悍的少数民族曾先后在不同程
度上统一过中原,甚至建立起象元朝和清朝那样的庞大强盛且持续时间
较长的,但他们在文化上却往往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
化所改造,把儒家学说奉为正统。因为这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
治者,同汉族封建统治者一样深知,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对巩
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正所谓“儒
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
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1]因此,这些少数民族的游牧
文化一旦与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土壤中的汉族儒家文化相
撞击时,就往往被后者改造和消融,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
部分。也只有这样,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才能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对中原的
统治,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的中原文化也就不会因汉族政权的倾
覆而出现历史的断层。
犹太文化的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罕有匹敌。犹太人很长时间没
有自己的国家,在寄人篱下、被异邦文化包围的条件下,仍能保持着自
己文化的特质,使没有祖国庇护的犹太文化顽强地生存和延续下来。但
就是这个犹太文化,在传入中国后却被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
化消弥于无形。宋朝时,开封曾有过很多犹太人,但现在他们后代的身
上再也没有什么犹太文化的痕迹了。即使有些人明知自己是犹太后裔,
也不愿承认。在开封现存的犹太教寺院里,竟然高悬“识得天地君亲师,
不远道德正途;修在仁义礼智信,便是至贤源头”这样的对联,俨然儒
家正宗,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中三味。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曾
在世界上显赫一时,所向披靡,进入罗马帝国,促成了罗马家族制度的
崩溃。但是它于明末清初进入中国时,一方面未能撼动中国的宗法家族
制度和原有文化体系,相反地,基督徒不得不服从中国的家族制度和儒
家的纲常伦理;另一方面,中国的某些士大夫乃至皇帝也从欧洲传教士
那里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但主要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而
基本不涉及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层面。这是因为此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
走向衰落,面对“西学东渐”,中国文化也相应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因
此,它对西方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消极的排斥心理,而不象唐宋以前
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积极吸纳的姿态。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这种封闭保守的倾向愈来愈突出。
二
古代中外文化最为壮观的一次冲撞和交汇是佛教传入中国。自公元
148年(两汉之际),安世高东来译经,佛教便开始传到中国,以后逐
渐流行,乃至南北朝隋唐时代达到鼎盛状态,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原有文化对佛教文化具有排斥
抵制的一面,但更主要表现为对佛教文化的积极改造和吸收。
(一)中国原有文化对佛教的影响和改造,即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后,初期直接地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汉时的佛
教多用黄老道术来解释佛典,如用“黄老”来表达“浮屠”,用道家的
“道”来表达“菩提”,甚至把佛教看作是“道术”的一种。那时的佛
教宣扬的主要内容是“灵魂不灭”、“精神不死”之类,这改变了印度
佛教中的“无我”的原义,而与中国道教所倡导的“长生不死”、“得
道成仙”相与贯通。汉末魏初,佛教在中国开始分为重禅法的小乘佛教
和讲般若学的大乘佛教两支。前者讲呼吸守意,和中国道教的呼吸吐呐
之术相近,并把佛教的“色、受、想、行、识”说成是“元气(即道家
的“五行”)的作用;后者认为人生的根本道理是使“神返本质”,而
与“道合”,显然是深受道术影响所致。
魏晋时期,脱胎于老庄思想的玄学本体论最为盛行,佛教又依托玄
学而受玄学影响,如用玄学的本来思维方式来理解佛教般若学,把破除
本体实有的般若学改造为本体是根本、本体是实有的本无说,这样就和
玄学家王弼、何晏等人的“以无为本”思想相一致。
东晋以后,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引起了佛教与中国原
有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但是,本土文化并没
有一味拒绝佛教文化,而是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影响和改造佛教,
这促成了天台、华严、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的产生。它
们都是佛教为适应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以中国原有思想文化为主结合
印度佛教的某些信仰而创立的。天台宗引进儒家的人性善恶观,宣扬去
恶从善,把佛教修持与儒家的道德实践等量齐观。它还吸取道教的炼气
术,提倡先成神仙后成佛陀,从而与道教信仰直接相通。华严宗认为“
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又与魏晋玄学的“体用如一”的观点有渊源关
系。而且,它还直接地把儒家和道家(道教)思想纳入佛教文化体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儒、道、佛三家的人生理想境界和儒、佛两家的道德
规范相沟通。[2]禅宗更堪称纯粹的中国式的佛教宗派,它将繁琐的印
度佛教教义化为简易,且大量吸收了儒道的思想,例如引进了儒家的概
念来解释佛理,如《证心论》中的“道心”,《坛经》中的“常行于敬,
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特别是禅宗认为,佛心本有,不必念经拜
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见性自悟,顿悟成佛,即“挑水砍柴,无非妙
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3]我们知道,作为中国
固有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和作为一种宗教的印度佛教,两者最显著的差
别就在于,前者积极提倡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内圣外王之道,故具有浓厚的“入世”色彩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后者
则根本否定现实的人生和世界,追求与现实隔绝的彼岸世界,因而是一
种消极的“出世”的哲学。但是,禅宗却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了现实生活,
这样就破坏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特性,消除了印度佛教所设定的“出
世”与“入世”间的不可逾越的界限。正因为天台宗、华严宗特别是禅
宗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因此它们在中国的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而另外
一些主要依据印度佛典,却未能与中国原有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佛教宗派,
如三论宗、唯识宗、密宗等则未能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
转贴于 在中国原有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由浅入深地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中,
后者的本来面目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一些在印度原为凶神恶煞的
佛像,经过中国儒家伦理型文化的改造竟也慢慢地变成了中国人的面孔,
看起来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佛教本来主张“沙门(佛教徒)不敬王者,
不拜父母”,不受世俗羁绊,宣扬善男信女脱离君臣、父子、夫妇等关
系之网,在红尘之外得到精神的解脱,但在儒家思想的浸濡和改造下,
却逐渐变得礼事君王,孝顺双亲,遵守世俗秩序的管制。早在北魏时,
就有位名叫法果的佛教徒不仅向皇帝行跪拜礼,而且声称“太祖明睿好
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当尽礼”。[4]隋唐以后,许多佛教寺院采
取儒家倡导的家庭礼仪来祭拜已故的祖师,建立如父子相传一样的传法
体系。为了更好地与儒家思想相协调,一些佛教理论家还直接删去了印
度佛典中论述父子、夫妇、主仆平等的原文,而对其中一些与中国原有
文化精神似是而非的东西则刻意发挥和大加渲染,例如佛经中一些讲孝
的文字就被发展成《父母恩重经》、《目莲冥间救母变文》等作品。佛
典教义如五戒等,也被证明与儒学的五伦相同,佛心成了孝心的同义词,
孝道和佛门的善行趋于一致,以至出现了许多孝僧、儒僧。明末四大高
僧之一的莲池大师(云栖@①宏)就曾大力提倡孝道:“戒虽万行,
以孝为宗”,[5]“家有父母,孝顺念佛可也,不必外驰听讲,家有经
书,依经念佛也,不必惟施空门!”[6]他要求僧众事父母致敬尽善,
事君王竭思效力,敬奉师长,尊兄爱弟。这样的佛教教义实际上已背离
了印度佛教的本来内涵,而充满着儒家纲常伦理观念和人生态度。
(二)中国原有文化消融佛教文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中国原有文化在影响和改造佛教文化的同时,也从佛教思想中吸取
了大量养料。因为,佛教具有儒道两家所缺乏的宏远精深的本体论和认
识论体系,从而蕴涵着值得儒、道两家吸收和利用的“宝藏”。于是,
佛教“空有合一”的本体观,“渐修”与“顿悟”合一的养身功夫,“
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心性观等等都同道家思想一起渗透到儒家
文化的深层。宋以后,正是在吸收和融合佛教和道家(道教)思想的基
础上,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宋儒们才建构起庞大精深的哲理化的新儒
学体系,即理学。如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的“理一分殊”、“月印
万川”这一重要命题,便是从佛典中的“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
月摄”及禅宗的“一在遍含一切法”而来。理学的基本格局是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者互补,三教合一。可见,经过中国原有文化的
长期改造、吸收和消融,完全是异域、异质文化的佛教最终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个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
统文化体系更趋严密和完备,对维持和强化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政
治秩序和文化思想体系,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轮回转世”、“劝
人为善”的佛教教义强化了儒家行善和积德的伦理规范,“渐修”与“
顿悟”合一的禅宗修养功夫同理学的修养心性以体现“天理”的要求紧
密相连,佛教“普济众生”的主张又和儒学维持封建纲常伦理和弥合宗
法等级间的裂痕的宗旨达到了共鸣,而佛教的“虚空出世”的思想又和
道教“羽化成仙”的理想相结合,起到了泯灭人们与现实抗争的意志与
勇气的作用,至于禅宗提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可悟道成佛的主张,则使
许多帝王公卿士大夫把信佛拜祖和“治国平天下”完全统一起来。
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这种吸收、消融外来文化的能力,保证了中国
历史的延续性和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使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先忧后乐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精神,爱国主义等优秀成分得
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并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国传统
文化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吸收和融合,不断地补充和丰富自身,在
古代的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着世界文化系统中的领先地位,并使中国文
化成为举世唯一的虽历数千年行程而亘绵不绝的悠久文化,创造了世界
文化史上的奇迹。因此,我们在体认和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应
妄自菲薄,不能硬性割断历史,把传统视作一堆历史的垃圾而全盘否定。
事实上,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若没有合理的和
积极的因素,绝不会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有那么持久的生命力,会
造成那么深远的影响!
但是,也应该看到,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一样,中国传
统文化既有它积极开放的一面,也有它封闭保守的一面。问题在于,在
某些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条件下,传统文化中积极开放的一面占主
要地位,而在另一种社会经济的政治条件下,消极保守一面又会突出出
来,如果说秦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吸纳和改造外来
文化的开放性精神,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优势已逐渐消失,以及它
所赖以建立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基础走向没落的条件下,这一文
化原有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就会受到抑制,甚至转变为一种强
大的历史惰性。
明清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成长的
维持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传统文化也开始走向停滞、僵化、没落,特别
是近代以后面对大量涌进的先进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已失去吞吐
百家的能力和兼容并纳的胸襟,乃至陷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封闭保守
状态,成为民族的沉重历史负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
越来越积极地向西方寻求真理,力图振兴民族文化,救国救民,但大多
归于失败。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由于理论学说在
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才重新
走上人类文化发展的大道,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
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我们的国家
和民族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已经用开放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加入世界
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已经能够自觉地、有选择地吸取利用当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