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庭艺术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5 17:28:00

序论:在您撰写家庭艺术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家庭艺术教育

第1篇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的人格修养及其形象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的心理品质,言行举止,无不在孩子心理上深刻地,潜移默化地构成影响。许多事实证明了成功的家教不一定只取决于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其家庭的文化水平和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家庭父母及其家庭成员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同时教育着自己,在于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如何。家庭教育是每一位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修好家庭教育这门艺术呢?如何培养一个完满的孩子?

一、教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首先教孩子认识时间。我们都会发现,孩子从小特别爱模仿成人戴手表,他们常常要求父母字啊他们的小手腕上画上一个小手表,戴上“手表”的孩子不知有多兴奋呢!父母就可以利用孩子对手表的兴趣,教孩子绘画或制作各种各样的钟表,一次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其次是教孩子充分利用时间。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都应该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给孩子设定一定的限制。此外,要帮助孩子克服急躁情绪。我们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平静的心态,及早反而会把本来可以很快做好的事情搞复杂,浪费时间和精力。当孩子学习做事性急时,不妨采用“暂停”的办法,想法设法使孩子先平静下来,如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一下,或者听首轻松地音乐,同时告诉孩子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等孩子平静下来,学习的效率就很高了。虽然前面说过要给孩子设定时间限制,但这并不是说父母要经常催促孩子,只要孩子适应习惯了自己的时间安排,父母就不要再让“快点”“赶紧”这些词围绕在孩子的耳边。始终保持孩子对每一件事情的极大热情。

二、教孩子学会微笑和幽默

微笑和幽默是积极态度的另一源泉。微笑和快乐十分不开的,那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心情呢?首先父母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夫妻间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密切关系。经常和孩子做些亲子游戏,和孩子组织家庭野炊,郊游活动等。父母的情绪会感染孩子,因此父母也要常常微笑,保持快乐的心情。不管在外工作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进入家门之前,请先把这些不愉快都放在门外,向往擦常一样打开家门后兴奋地喊一句:“儿子/乖女儿,老爸回来了”然后等待孩子高兴地替你拿拖鞋,帮你放下手提包。每天早上以最美好的微笑迎接孩子的眼睛,然后寻找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孩子一同赞美。这些美好可以是妈妈做的美味的早餐,可以是窗外温暖的阳光,甚至是雨天“滴答滴答”的雨点声,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微笑就会时时漾在你的脸上。其次,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的学习才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快乐的学习是在游戏中的学习,是在自然中的学习。所以,每天是孩子呆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业的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让孩子孩子在游戏中,在自然中去自由探索吧。

幽默作为生活的调味剂,也是快乐的源泉。父母自身要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这样才能用言语,行动吧这种幽默艺术“传染”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看些名人幽默故事,积累幽默素材,多和身边幽默的朋友交往,是自己和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在家中,也可以经常制造点小幽默,让孩子快乐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幽默。

三、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俗话说:“老不歇心少不歇意”,为人之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子女比其更有出息更有才华,特别在当前改革开放的今天,人才竞争相当激烈,而往往从父母心愿上更迫切使号及早成才,由于期望值过高欲速则不达。家长应该“量其力而教之。”孩子的身心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规律可寻,违背规律的做法非但无益,反而会伤害儿女的心,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应因材因时因地制教,视其发展再逐步提高要求更实际一些,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做法只能视之为笑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发展得如火如荼,遍地开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的盲目培养。想要培养孩子多才多艺无可厚非,但是家长要先对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孩子是否达到了学钢琴、学写毛笔字的合适年龄?孩子在数学方面是否有兴趣,是否有一定的天赋?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起来都有点吃力,你还让他学奥数?……诸如此类的培养都无异于“揠苗助长”“按着牛头喝水”。

四、要“以身说教”提高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不要只是站着或只用手比划指点着,你期望你的孩子征服高度,攀登吧,他们就会跟上来。”“以身说教。”也就是说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们,并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合理约束,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早起床带着孩子跑步锻炼或室外活动,早餐安排好保证孩子整个上午要有充分精力听课,中午要督促孩子作适当的休息调整,以保证下午更好学习,晚上要让孩子看些与学习相关的电视节目,以增加知识的广度。陪着孩子阅读,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当你全心投入到书中时,你的孩子一定会被你吸引,他一定也会被你感染。而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家长,自己做“低头族”,成天抱着个手机刷微信、刷微博,却堂而皇之地跟孩子说手机危害身心健康的大道理;明明在麻将桌上可以通宵达旦视时间为粪土,当孩子要他辅导一下作业、带着出去看一看、走一走时,他却可以昧着良心说“不得闲”……难怪书香门之家养出的子女带着浓浓的书香味,而有些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却是一身慵懒之气。

第2篇

1 表扬的艺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要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表扬时要注意:一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外貌;二要表扬孩子的主观努力而不是天资聪慧;三是要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成长而不是最终结果;四是要表扬孩子的奇思妙想而不是打击;五是表扬的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孩子的需要;六是表扬要及时;七是表扬要在积极接纳的基础上以客观事实为前提。

2 鼓励的艺术

心理学中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积极的期待与暗示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效应说的就是要给孩子积极的期待与暗示,比如“你能做的好吗?”“我相信小宝贝能做好!”这两种说法对孩子的影响是显然不同的。鼓励孩子时应注意: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二是鼓励孩子勇敢地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三是鼓励孩子确定一个自己期待的目标;四是鼓励孩子敢于担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五是鼓励孩子从小学习做家务;六是鼓励孩子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七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管对与错),并能加以引导;八是多给孩子积极的态度而不要事事干预。家长只有你相信孩子时,孩子才会相信自己!

3 奖励的艺术

奖励是对孩子的言行的一种肯定与赞赏,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可以对你们的孩子做一个调查,比如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想得到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是什么;如果你可以与爸爸(或妈妈等)进行一次活动,你想做什么活动;你希望与你的朋友们一起做些什么等等之类的问题,从而了解孩子的需求。其次要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比如实物类(吃的、玩的、学习用的、穿的等等)、活动类(外出旅游、与朋友玩、郊游、球类、棋类、游戏、看电影等等)。三是奖励要及时;及时奖励才会有激励性,才能强化行为。四是可以用奖励的方法来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但运用这种方法时,家长需要耐心,要让孩子反复实践,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看到孩子反复不要随意责备孩子而要反复提醒与督促孩子,陪伴孩子,直到良好习惯的形成。

4 批评的艺术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一定要记住:任何错误的行为后面都会有正确的动机与合理的情绪。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首先肯定孩子的动机,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然后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错误的方式与手段,并与孩子讨论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更好,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做。最后还要与孩子讨论怎样为这次的错误行为承当什么责任,接受怎样的惩罚(惩罚与体罚是有区别的,当然家长要把握惩罚的适度与效度)。批评要及时,批评时要多关注孩子的错误行为,千万不要伤及孩子的自尊与人格;并明确表达你的感受、你的心情、你的期待;千万不能随意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只会造成另一不良行为发生:如说谎、逆反、双重性格、仇恨等等。

5 沟通的艺术

交流促进了解,沟通成就未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当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时候,家长就会发现,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孩子能把家长的期待内化成自己前进的目标而不需要家长的时时督促与监管。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一是要更新观念,调整心态。家长养育孩子是为了尽一份社会义务,孩子是社会人而不是好家长的私有物,只有有了这样的心态,才不会溺爱孩子,才会尊重孩子。我们应该树立“把孩子当朋友但不全是朋友”,一些规则还是需要家长来提出来并一起遵守,孩子尊重家长应该是不变的真理等等。

二是家长要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到这里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你来说,我来听”的游戏,让家长真正感悟到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的感受)。

三是要换位思考,学会包容和理解孩子。心理学中有一些双面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答案不一样。我们当家长的要明白:对与错是相对的,同一事物,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其结果是不相

的;因此,我们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思想。

建议家长朋友永远要记住:孩子永远都是对的,你认为不对,只是角度不同。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理解的父母。

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艺术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家庭教育的艺术,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去解决子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行为世范,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古代,人们就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这是最直接、最深刻持久的教育。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模仿能力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爱国爱家,努力工作,尊老爱幼,遵守社会规范和国家法律,要在各个方面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二、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

在生活中,孩子身上会有各种问题出现,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唐太宗李世民在教育太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对服侍他的侍臣说,教育太子是“遇物则诲”,什么是遇物则诲?唐太宗解释,当太子吃饭时就对太子说:“种庄稼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永远有饭吃。”当太子在大树下乘凉时就指着树干说:“木匠锯木头,只有依照绳墨才能锯直。将来你要想做圣明君主,就要认真听取侍臣的进谏。”所以,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多些表扬,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是很关注的,能及时发现很多孩子身上的不足,继而进行教育,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家长更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奖励和表扬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说,数落孩子十个过错,不如表扬、奖励孩子一个长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希望得到成人的表扬和赞赏,即使是那些调皮捣蛋、经常犯错误的孩子,他们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这些孩子表现好或者做了好事的时候,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他们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心理上得到满足,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渐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也随之增强,就会产生再做好事的欲望。

四、深入浅出,给孩子讲明白、讲清楚道理

要想把深奥的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讲明白,让孩子理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内容孩子难以理解。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道理的理解,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才能实现。孟子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还没放学,孟子就回到了家。孟母问他为什么上学中途回来,孟子说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孟母听了用剪刀把自己正在织的布剪了两截。孟子不解地问孟母为什么把好好的布剪了?孟母说,“你读书学习就像我织布,你逃学回来半途而废,就像我手里这剪断的布,成不了有用的物件。”孟子从母亲的比喻中明白了深奥的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教子佳话,流传至今。

五、宽容对待,用感情让孩子动容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通常都是批评指正,甚至给予惩罚。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能不能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呢?印度独立民族英雄甘地在回忆自己小时候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是我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原来甘地小时候,性格不开朗,遭到批评心里会特别难过,于是他学会了抽烟,后来发展到捡别人的烟头,甚至偷钱去买烟。渐渐甘地感到了自己无脸见人,错误深重,就把自己的一切写了日记交给了爸爸,爸爸看了日记什么都没说,只是久久地凝视着他,两行热泪滚滚落下……从来没有看到父亲这极其痛苦的样子,甘地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更加内疚,自责,悔恨,深深地感到对不起自己的父亲,他痛下决心,洗心革面,彻底改正错误,从此走上了正路。因此,宽容有时候会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马卡连柯说:“对于孩子,企图用简便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也都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是要取得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就要讲求家庭教育的艺术,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

第4篇

关键词: 家训 家庭教育 艺术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而《家训》是其家书中的精品。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但100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思想的成功。对于的家教艺术,笔者深有感触,仅从四个方面谈谈粗浅体会。

一、以关爱作为训导的载体

“训导”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是一味训导,而是关爱在先,训导于后,训导体现在关爱之中,并使关爱含蓄地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在科举盛行的晚清社会,人们求学读书大多是为了凭借科举之路平步青云获得功名利禄,可贵的是并没以世俗的思想去苛求子女刻苦读书,而是用自己饱经世事的经验深入浅出地让子女明白求学的重要性:唯读书有成,才是终身受用的无形财富,确保自己的将来“决不怕没饭吃”。他在给曾纪泽的信中说:“涉历兵事,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这一统领军队之苦的感受引出教育话题,提出“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的要求。同时也强调:“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也。”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无形中消除了读书的功利性给子女带来的心理压力。在语重心长的话语中,挥洒着浓浓的爱子之情,使教育并不空洞乏味。值得后人借鉴的是将训导带上浓浓的感情,在让子女感受爱的同时去接受父亲的训导,而不像有些家长那样只是一味训诫,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产生抵触情绪。这恰恰说明家庭教育要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以“爱”为“训”的载体,“训”才能被孩子接受。

二、以反馈作为受教的验证

在其家庭教育中,既展现了慈父胸怀,又不失严父风范。在纠正纪泽“举止不厚重”、“文气不圆适”两大不足之处时,并不是简单的给予“指示”,而是进行了严格的监督,使得他对子女的教导不流于形式,这是教育子女注重实效的体现。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会看见他对儿子的指导与提醒。他提出:“以后写安禀来营,不妨将胸中所见、简编所得,驰骋议论”。害怕儿子因惧畏严父而不敢言辞。所以他鼓励儿子:“近日所看之书,及领略古人文字意趣,尽可自摅所见,随时质正。”一旦儿子反馈的信息含糊其实时,他会及时追问,让儿子必须明确作答,他要求:“以后凡接我教尔之言,宜条条禀复,不可疏略。”“禀复”是禀告、回复,也就是汇报,是反馈。一方面,对孩子的问题有问必答;另一方面,他要求子女对“教尔之言”要“条条禀复”。这就形成了一种互动——思想的互动,比行为上的互动又上升了一个层面,比起那些只向孩子发号施令,不顾孩子感受,不考虑教育效果,以及连行为互动都很少的家长来,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正是这种以反馈作为受教的验证方式,才使得其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不会半途而废。

三、以榜样作为教子的基础

在他的家庭教育别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

首先,做读书的榜样。认为,“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并对四者以古人为例作了如下要求:“看书与子夏之‘日之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又云‘煅诗未就且长吟’,可见古人惨淡经营之时,亦纯在声调上下工夫”;“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淡浓,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官气常新也。”这些见解是的经验之谈,为其家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凭借渊博的学识对曾纪泽的每次发问,都能够娓娓释来,提供最有效、最细致的答复。这样一来,一方面,树立了父亲在儿子心里博学多才的形象,使儿子乐于向父亲讨教;另一方面,博得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仰,赢得了在儿子心中的教育威信。

其次,做勤俭的榜样。认为勤俭自持是“齐家”之道,他对子女说:“余(指)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箱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备者,不求珍异也。”更为经典的是,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信中提及“余近作书箱,大小如何廉昉八箱之式。前后用横板三块,如吾乡仓门板之式,四方上下,皆有方木为柱为匡,预底及两头用板装之。……当作一小者送回,以为式样。吾县木作最好而贱,尔可照样作数十箱,每箱不过数百文”。从这件小事不难看出,是一位勤俭节约、亲力亲为之人。正是自身的勤俭自律,为子女树立的典范,才给子女留下强烈而深刻的教育印象。曾纪泽在《祭文正公文》中这样写道:“俭素持躬,不啻寒士,蔬粝苜蓿,每食四簋。补缀之衣,糜蠹之裘,身处台铉,志在林丘。”足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子女做了很好的榜样,才使得他的言教令子女觉得其理之所在,进而博得了子女的信服,使得自己的教育很有说服力。

四、以责己作为警子的手段

在教育儿子时,他不时会提到他生平的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溴”;“每做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时刻来提醒儿子要刻苦治学,努力立恒,熟练作字。这种坦然的自我批评,一方面,可以使未经世事的儿子身临其境感受父亲当时的那种茫然,在无形中激发儿子改变不足的斗志;另一方面,以父母自己为前车之鉴,不仅可以使子女觉得真实可信,而且他们会随时以父母的教训检讨自己的言行,引以为戒,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与过失。用这种责己警子的方式教育孩子,不知要比“光责子、不责己”的教育效果好上多少倍。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艺术性远不止这几点,笔者只能对自己感悟最深之处谈些看法,意在为正在教育子女的家长能够提供借鉴,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5篇

孩子的青春期和大人们的更年期都是值得家人重视的生命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青春期也有提前的征兆。由于身体变化的不适、功课的压力、生活的单调、初恋的迷惘、家长过分的关注等,却会造成孩子青春期的浮躁不安。成长中的少男少女,亦不是成人们想象的衣食无忧。他们渴望着心理救助和情感支持。面对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不要粗暴地去干预,不许怎样,那样会形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像如今离家出走的孩子,均是孩子家长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没有产生思想的共鸣。那么,就需要家长不是一味地去堵,而是需要去了解、去理解、去疏导,从而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期,家长怎么办?(1)注重心灵沟通。抓住合适时机,与孩子谈心,进行思想交流。交流时间可选在孩子思想情绪好的时候,抑或是散步、旅游时,并且要以朋友的身份、探讨的语气,从生活的琐碎事上引导,切记不要老是围绕学习、分数、成绩谈,诱导孩子发表见解,适时疏通。(2)注重赏识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肯定,更何况是亲人。生活中放大孩子的优点,及时鼓励、赞许,增加其幸福指数。不是在孩子面前总是提别人家孩子如何好。应懂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自信心。(3)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现今社会人过于现实,为此,孩子和家长都活得很累。家长为了孩子努力地打拼挣钱;孩子放学后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弄得孩子身心疲惫。为何不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我反省,自我解剖,增强自我意识呢?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也是说:“吾日三省吾身”吗?生活中不要家长事事亲力亲为要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办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样孩子的判断能力、思想的缜密性、责任心等,都会不断的得到增强。有一句哲言说:有一种爱叫放手。不仅要让孩子成为家里的主人翁,更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同龄人的群体。那里有不尽的芳草地,有碧空如洗的蓝天,更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4)激发孩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打开一个人生潜能大门的钥匙。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意志品质。那就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几代人的爱都赋予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唯恐孩子在学校受冷遇。有的家长每天放学回家就问:今天来事批评你了吗?同学欺负你了吗?长期下去就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孩子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是生活中的弱者,又怎能产生强大的自信心呢?因而请家长多一份感恩教育,少一分怨恨怀疑;多一份鼓励与赏识,少一分批评与轻视。到那时,孩子就会多一份“山登绝顶我为峰,海到天涯我作岸”的自信心。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期,家长怎么办?(1)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近年来,虽然大提素质教育改革,但中考与高考的考察模式仍没有改变,因而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一纸空谈。孩子的考试分数、名次,仍是多数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孩子背负着太多家庭压力,社会负面影响与诱惑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减压。但求成长不求成功,孩子才能成长着,快乐着,生命价值才能够体现出来,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即注重过程,淡化结果。(2)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孩子在拼搏进取的奋斗过程中,同样会遭遇不可预知的挫折。记得前几年对日本和中国的孩子进行野外生存能力测试,日本孩子能自己生火做饭,中国孩子则脆弱地坐在地上哭泣。这一结果真的应该警醒我们中国的家长们。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淡化孩子的受挫意识。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后,家长要及时赞扬孩子,送去一个微笑,那是动听的语言,那是真心的鼓励,那是有力的支持,那更是幸福的分享。当生活的闲暇时,也要因势利导的给孩子讲老鹰折翅飞翔的道理。当孩子出现早恋时,帮助孩子从感情脆弱的心理性格中走出来,你会欣喜的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那么的阳光、乐观、活泼、开朗。当孩子面对生活宠辱不惊时,面对输赢淡然处之时,他就可以在世上傲然独立了。我们做家长的,就会享受峥嵘岁月苦的值得,期待大鹏傲苍穹的愉悦。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性格平台。运用艺术的方法塑造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为他们成为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奠基。

作者:车艳华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第十中学

第6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表扬艺术

我国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说:“童子之情如草本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与批评相比较,表扬更能推动孩子的进步。因为表扬实际上就是告诉子女家长对他的期望与肯定,从而使表扬奖励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表扬对于塑造儿童行为和培养良好品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正确地使用表扬手段,可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对于孩子的进步成长极为有利,但表扬要讲究艺术性。研究表明:表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积极的心理效应,使用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效应。家长对子女不当的表扬,使得孩子过分看重了来自外界的肯定,因而做事动机不纯,没有耐性和耐挫能力,容不得一点平庸和寂寞。造成心理上的失衡,行为上的失措。

表扬是一种正面强化。目的是通过对孩子正面行为的肯定,满足孩子被欣赏被喜欢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促进孩子对美好行为的重复,养成好的习惯,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春风阳光;用偏了就会变成毒药。因此,家长有必要对表扬孩子的分寸和时机进行拿捏和权衡。

一、表扬要及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扬要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孩子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孩子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孩子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因此,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表扬、鼓励。不要等到孩子的进取心冷却了,上进心消失殆尽了,再表扬、鼓励,那就没把握好时机。

二、表扬要具体

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所期望的行为,要让孩子知道究竟是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明确,孩子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复这一行为。例如,当孩子起床后收拾好床铺,然后去刷牙洗脸,家长表扬说:“宝贝做得很好。”这样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什么举动得到了家长的夸奖,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就好些:“宝贝起床后把床和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好了,以后要再接再厉。”

三、表扬要真诚

家长要用心发现孩子美好的地方,发自内心深处对孩子进行欣赏和赞许。家长的微笑、赞许以及必要的物质鼓励,都会使孩子感受到向善的珍贵。切忌不要敷衍搪塞,笼统空泛。尤其不要带着功利目的,别有用心地表扬。一个孩子说:“每当家里来客时,母亲常常会对我大加称赞,我知道,她又想让我表演小提琴啦。”

四、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

一位美国教育家研究发现,如果夸奖过于聚集于聪明和智力,孩子的成就就会下滑。而且越来越不愿意尝试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可怕的是,他们撒谎和作弊的次数大为增加。相反,当称赞的是孩子们付出的努力时,孩子享受的是做事的过程,变得愿意迎接挑战和困难,因此也容易在奋发向上中,获得成就感。

五、表扬要讲究方式

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不同,其所需的表扬方式也不尽一样,如小孩子喜欢父母的搂抱和,那样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亲密感;而对稍大的孩子,一个特定的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传达给孩子的是朋友间的默契与合作。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内向的孩子以温情的抚慰较好;而外向的孩子更渴望父母热烈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的褒扬。表扬的方式长期重复也会失去效用,所以表扬也应注意要有新意。

六、尽量避免当众表扬孩子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甚至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七、表扬要注意频率

第7篇

幼儿家庭艺术教育是指家长对3-6、7岁儿童进行的以音乐、美术等艺术方式和内容的审美教育。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人们开始进一步关注精神生活,注重对艺术的追求,幼儿家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艺术特长加分政策,文化部门组织各种艺术活动,许多家长和孩子投身其中,成为一股推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各种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使家庭音乐教育短期得到迅速普及。此外,全国多家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少儿才艺表演节目,媒体的参与,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实践平台,更调动了家长对家庭艺术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刺激了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所拥有的心态直接体现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艺术氛围等各异,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家长的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其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即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原无固定意向而随大流思想;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即碍于情面或者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如此,如“其他人的小孩都学,我的孩子不得不学”。这样的家长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为数不少,也是很大一部分家庭很难将家庭艺术教育长期坚持下去的原因。

2、功利心理。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中国家长都有传统“望子成龙”的情结,再加上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较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误区。很多家长让孩子选择学艺术,就是为了使小孩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的立足社会;有的直接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能进入到演艺圈,成为名演员、大歌星,或者升学时有特长加分等,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目的。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有一些功利性因素,但绝对不能太强,否则就会偏离学习本身的目的,不利于学习的正常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如此,一旦艺术成为一种谋生的技能,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我们的艺术教育培养的将是一个个艺术工匠,而不是一个有着较高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如果家长抱着急功近利的心理来对幼儿进行家庭艺术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将来发展。

3、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在外或者忙,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便应孩子的要求,甚至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给予孩子某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来对孩子进行补偿。有的家庭给孩子学声乐、器乐、美术,却因为家长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等而放纵孩子在艺术教育中遇到困难就逃避,什么都学,什么都半途而废。这样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难以得到必要的培养,成年后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理事情,都会变得懒散、过分依赖他人,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则很容易变得灰心、失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4、心理投射。

心理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直接体现为父母将自己小时候所渴望而没有得到的艺术教育强加在小孩身上,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由于通过孩子进行投射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怀有“心理投射”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仅违背了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的初衷,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敌视艺术教育,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人格上的障碍,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转贴于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应具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理解幼儿,从而促进幼儿自身全面发展。

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客观的规律,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其选择的教育内容、方式和途径也各有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拔苗助长。同时,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由于幼儿家庭环境不一样,幼儿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来进行家庭艺术教育。

2、尊重与理解幼儿。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理解和尊重儿童。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儿童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要对幼儿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及时的鼓励。幼儿的很多艺术作品无法用成人的眼光去解读,但是,要意识到幼儿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倾听幼儿对自身创作的解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幼儿家庭艺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

3、消除功利思想。

家长对幼儿艺术教育要有着明确的认识,学艺术是为促进幼儿自身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升学加分、为了赶时髦、为了不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等等,从而不要盲目的“从众”“、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