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专业化范文

时间:2023-09-25 17:27:59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治理专业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会治理专业化

第1篇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关键是要转变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思维,充分考虑各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根据实际采取个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措施。应树立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多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精准扶贫、精准交通、精准医疗、精准教育、精准养老等精准社会服务。将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切实发挥绩效评估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在高效化、实效化中实现精细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结合当前工作,就是要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工作,科学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是一个综合性便民服务场所,但是业务比较多,专业性强,这就需要每个业务有专门的精通业务人员去办理。不像某些群众理解的,在这上班的就要能办理所有业务,这不切合实际,也不符合相关行业办理流程。比如户籍业务,牵扯各种敏感信息,必须由专业的户籍警察办理。残联业务,残疾人的认定等都是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应由专业的人员负责。再如民政业务,低保户、五保户的认定,不能仅凭借来访群众铺摆的困难就下判断,还需要由村委会研究审核,民政部门入户研判才能下结论。综合服务的目的是群众简化手续、少跑路,多部门协作,部门间资源的互通与共享,信息的相互比对印证。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完善多元化民意表达机制,优化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宣泄的制度化机制,运用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信息汇集分析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同时,深入群众做好政策决策前的情况了解,制定过程的反馈修正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群众来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各种业务,大部分都能正常办理,但部分口线业务会存在纷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精细化操作。如社保业务中会存在群众反馈社保金缺失等,这就存在多种情况:1、未认证停发;2、配偶死亡后冒领社保金未退回停发;3、2019年省级系统升级导致导入数据与当前不符;4、老年人个人原因如健忘、夫妻间多张银行卡混淆等;5、与其他老人盲目比对。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大数据、清单等多方面比对,结合经验判断原因,有时候还要结合银行、公安部门联合查询。

社会专业化、精细化治理就是要通过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工作理念和手段,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

第2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实践;优化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是在1993年创办的,全国至今已有230余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改专业,并且它成为了高校体育专业的主干专业之一。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重心向大众、休闲体育和全民体育转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明确了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健身、娱乐指导和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并真正接触社会,也可以获得实践学习的经验,不仅如此,通过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实践环节中要保持与时俱进。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安排和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形式是一样的,安排到学校进行教育实习,部分高校安排短时间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俱乐部或社区体育场所),有些高校任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种类型的实践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所以对于实践环节的优化刻不容缓。1.1对于实践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雷同目前从大部分学校的情况来看,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实习主要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大一到大三主要是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大四阶段由于面临毕业论文的撰写,实践效果并不明显。从这样的安排看,学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环节。就以健美操为例,大部分高等院校安排的专业课内容均以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为主,没有特色的教学安排,最后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生缺乏自己的特色,在面对社会流行的如普拉提、瑜伽、拉丁、搏击等多样式的运动方式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创新人才才是其主要目标。1.2实践场所、类型及其条件有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从而得到提高进步的专业[2],学生只有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实践效果才有显著的提高。从目前高校来看,安排学生主要的实践基地为学校、俱乐部、健身场所等,并且一部分都是学生自己去寻找实践场所,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时,只是进行一些基础教学任务,相对来说实践类型要单调,另一部分在俱乐部实习的学生,由于这些实践环境条件有限,不能取得有效的实践效果。1.3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安排的时间都较少,再加上学生自主性不高,论文撰写中很少用真实的数据说话,因此导致论文的质量偏低,进而影响到学校对于该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安排[3],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最后学生面对多样的社会体育时只能重新学习。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应用环节中的优化

2.1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等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实践应用环节上必须与其他体育专业等分离开来,避免出现同化趋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时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本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能够从事对口的职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2.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内容构建的实用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不断完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眼光来看,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着力提高学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走向,所以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有配套的授课计划、考核和管理办法,还要有针对性对个科目进行组合。从内容构建方面来看,一定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兼顾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应将教学内容的实施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总结和改进,最终成为社会需要人才[4]。

2.3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培训

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一方面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对实践环节的忽略;另一方面也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导致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受限。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参与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效果必将受到消极的影响,这将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社会体育的发展不相吻合。面对这一问题,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与指导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对于满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

高等院校要想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站在优化实践环节的角度去考虑,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由高校牵头与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体育管理部门、社区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派选专家、学者组成教学实践指导小组,共同制定教学实践的实习计划和实施步骤,然后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教学实践。

2.5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职业技能实训和校外的专业实习两方面组成。而校内职业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由于高校自身具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充足的场地和经费等优势条件,所以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必然具有可行性[4];此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能够与科研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还可以对职业环境进行模拟,让学生充分体验职场的压力与责任,真实的感受职场的氛围,同时可以利用有效的考核手段来提高实训的效果,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为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势在必行。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保障措施

3.1学校制度层面的保障措施

首先学校要明确规定该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并以它为中心,在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制定与其相关的规定,以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3.2学校硬件层面保障措施

学校应根据该专业的实际需要,从学校硬件设施方面考虑,主要是从校内实践设施和条件这一环节出发,对校内的有关设备进行及时的改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效果。

3.3评估层面保障措施

除了学校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与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任务、内容方法、教学效果等课堂评价体系,学校还需引入以用人单位等职能考评机构,从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定期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完善校内考核评价标准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结论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实践途径,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加强实践环节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更能体现出该专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1):9-11.

[2]李庆军,钟波,杨连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研究[J].民营科技,2013(9):12-15.

[3]樊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J].社会体育学,2015(5):6-7.

第3篇

关键词:专业社会化视角 全日制专业硕士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27-02

将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作为主要目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教育,是将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作为最终培养目的。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专业实践能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对我国当代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培养质量、保证培养目标,意义也十分深远。可见,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这是从我国目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1 专业社会化

专业社会化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个体在职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为执行者。他们在社会劳动中,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特点,比如医学、教师、律师、工程师等,在这样极具专业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行为。其中,专业社会化是以专业的不同而形成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任务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2 基于专业社会化视角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基于专业社会化视角,我国第一届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从2009年秋季到今天,已经有两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入校学习,其中第一届已进入论文阶段。基于专业社会化视角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符合这项培养要求,第一届学生必须有不少于一学期(半年)的实践锻炼,但从各高校的执行情况来看,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可以说寥寥无几,其中存在的原因如下。

2.1 实践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管理类专业的实践主要有课堂和现场两种实践方式,而课堂实践大部分是借助实验室相关计算机软件模拟完成的。由于受经费、人员等因素限制,实验室不能及时更新相关软硬件设备,导致软件滞后、功能不合理、缺乏系统的操作指导,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2.2 缺乏正规的考核制度

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才刚刚起步,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考核主要以实习报告,实习日志、考勤和实习单位意见等为标准,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结果。学校的指导老师和企业的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监督力度有限,容易出现实习造假等情况。

2.3 实践接收单位缺乏积极性

课外实践安排很难实现。许多单位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接收研究生实习或者只安排研究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性质的实习,研究生很难以一个真实的实施者身份接触具体业务,这样何来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同时,校外实习需要研究生自己负担风险,因此很多人将目光直接放在了找工作上,导致现场实践锻炼形同虚设。许多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时,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在大学过程掌握的专业知识没有丝毫关系,加之实习时间比较短,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仅仅负责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书写材料、复印文件等一些勤杂工工作。可见,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步入实习期后,要注意在实习过程中的“戒难”、“戒散”、“戒浮”、“戒假”、“戒偏”,端正态度,热情探求,才能提高自我实践能力。

2.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对负责实践教学的师资重视不够,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不高,以及这部分教师待遇较差的现象。甚至一些高校中并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由理论课教师兼任,理论课教师在设置实验项目时往往会参考理论课内容,而对于一些创新性强、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往往由于难度系数大,或者费时费力等原因,使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无法在高校中得到有效地落实。与此同时,高校的实践教学人员中,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无论是专业还是兼职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都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很大一部分的专职实践教学人员,实际上并没有过在工程实践管理、工业实践管理以及技术应用管理方面的系统性工作锻炼。

3 基于专业社会化视角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建立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社会化视角下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现对社会的贡献要求。首先要注重基本能力的强化和提升,要针对社会和企业发展对培养的新要求设置实践内容,使研究生通过实践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其次,在基本运作能力训练上突出特点。根据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新特点设置实践内容,培养研究生根据形势和环境特点,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要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通过制订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研究生自选产品、自组团队、自下企业和实验室进行实践,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强化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培养。

3.2 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研究型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学科资源十分丰富。各高校中的各个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指导研究生专业导向,规划研究生职业方向,并对间接工程训练结果进行强化;学院充分利用、整合现有的资源,加强科研以及教学方面的渗透工作;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各类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高校内部的专业实验室等,在高校内进行培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团队,以及重大项目的载体作用,鼓励、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和实地训练。例如,汽车工程与机械学院,充分利用了环境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组织、鼓励硕士研究生进入这些研究中心,参与课题研究、产品设计、调试、产品推广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3 发挥课题的载体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企业

社会专业化视角下,大部分的高校导师,通过广泛有效的校友资源,都和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中的导师组织、引领学生参与研究分析横向课题并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自身所承担的关于横向课题的载体职责。虽然导师这一个体在发挥横向课题载体作用的过程中是分散的,而学生也是分批以分散的形式进入到企业中,并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但是总体上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因此,导师所发挥的载体作用不容忽视。譬如,学校理工类横向实到科研经费在2008年时达到3.18亿,这占到同年全校总科研经费的50.2%,大部分研究生通过自己导师介绍、推荐到合作企业中,参与到企业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中以及技术创新活动等。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是研究生参加企业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

3.4 加强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是培养管理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加强校企合作,充分明确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地位,才能保证正常的实践教学秩序。首先,完善实验室资源配置,保证充足的实践经费;其次,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师和研究生走出课堂,与社会相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师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建立校企互动机制,建立校友资料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以便更好地与校友进行联络,聘任指导教师,实施有效考评。我国在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时,对其定位是面向实际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他们将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实际工程问题。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命题被提出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现代工程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巨型化和技术高度集中化,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是否能够依靠单一学科结构这一传统模式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3.5 创新考核方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对专业硕士培养来说,听听报告就算完成实践教学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创新考核方式。首先要在课程实践这一源头上杜绝因人而异的现象。对于同一门课程,要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统一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保证课程实践教学不因教师不同而不同。其次在课外实践方面,要建立灵活机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时侧重于跨学科学习,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之外,其他专业课程也需要进行辅修,有利于提高拓宽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提高广泛兴趣。比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新开设了“技术与政策”课程,并规定所有的研究生必须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而美国的其他大学,比如马里兰大学就曾经在美国国家基金的支持下,邀请多个学科的教授组成一个团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取众家之长,接受各个相关学科的学习、指导,促进掌握的各个学术专长能够互相补充。虽然马里兰大学的这种对于教授团队指导学习的教育方案探索,有利于培养面向实际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投入。

4 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而实际应用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涉及到多个学科。所以,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单一的、传统的学科结构,能否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工程越来越向着集成化、巨型化发展。美国教育界通过种种实践,已经开始意识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不能单单依靠单一学科结构,并已经开始在这一方面进行改革。基于专业化视角,从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发展趋势来看,结合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不难看出今后我国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的重点必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问题。当然,随着我国进一步完善各种教育机制和教育体制,基于专业社会化视角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定会步入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2] 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61-64.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0-02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2]。

一、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必然使本区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受益[3]。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市场,密切接触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有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可有效缓解我国劳动者总体技能偏低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5]。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服务,是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来说,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其次,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学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内部,工作的重点一般仅限于人才培养方面,至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最后,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解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但还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6]。

(二)社会服务的水平低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2]。科研总体实力差,成果的转化率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多以教学为主,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社会科学方面,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使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及各个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使学校未能很好地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因评职称所需,大多数科研成果均以或出版著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能够实现转化得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则更少。

(三)社会服务的能力弱

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较差,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以及信息网络建设薄弱,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而非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社会服务的方式少

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和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不多,还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可在化工、轻工、医药等领域任职,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扬州境内建有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东承泰州中国医药城,西接南京化学工业园,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我国化工类企业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仅为18.8%,而在世界上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经达到35%以上,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化工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就业导向、类群集聚、行业主导、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已经形成的校企双主体董事会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董事会秘书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设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开展企业主导型人才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设置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四个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与培训等工作;在完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提高“双师”素质与优化“双师”结构为核心,构建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四互”式“双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培育专业领军人才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加强条件建设,改善社会服务能力

化学工程系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一批“生产型、职场化”化工实训室,包含: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化工生产技术综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学制药技术等11个实验实训分中心;1个央财支持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有19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整合视频、仿真及实体仿真等优质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仿真教学平台”,虚实结合,拓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覆盖面,增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省内外具有示范作用的化工实训基地。

(四)加强体系建设,增加社会服务形式

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

1.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与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园区进行在职员工和新员工培训,并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另外,在2010年为中石化集团培养和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的青年拔尖技能人才29名;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百家单位参赛,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和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近几年我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开设了“金陵石化班”、“扬农班”、“沙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并聘任企业专家为“订单班”任课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及早对接企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我院现已成为中石化系统石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定点招录的三所院校之一。

3.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学院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并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拉动双方合作需求;并搭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学院“双师”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设备计量认证、人员资格认证,达到对外承接分析测试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扬州化工园区、宁镇扬泰沿线的石化、农药、制药、精细化工、钢铁产业基地等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与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

5.利用“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为扬州周边兄弟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综合实训等活动,年均达750人次以上。此外,还经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结对支援,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扬.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11,(8):87-88.

[2] 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80.

[3] 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169-170.

[4] 杨清红,李国年.广东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32-34.

第5篇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品德 创新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一直遭受社会各界人士非议,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一般比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注重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一)“德”与“心”的缺乏

“德”当然指的是大学生的品德方面,目前大学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不是对企业的奉献、长远的规划、自身的素养提升,而是自身获得的收益及如何去通过非正常途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我们在就业市场经常听到的一个班能出好几个班长的现象。而有幸找到工作的一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考虑的也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心”当然是指心理素质。这也是非专业素质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双向选择的社会,打破了以往的定向分配模式,这种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幻想依靠学校或者家人等其他社会关系帮助自己进行选择,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发展目标,不懂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角色转变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

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往往不能尽快融入到社会的角色中去,容易出现盲目失落的心理状态,甚至自怨自艾,抱怨社会,走向难以适应社会的困境。对于出现的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是学生自身自我定位不准确,团队意识薄弱,不能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状,自身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导致眼高手低,从而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三)因循守旧,创新能力差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而在现行的严进宽出的大学体制下,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容易放松,甚至放纵自身,无所事事,消遣度日,无心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毕业后除了学到了书本的一些专业知识外,身无一技之长,又不能很好地变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量,以致成为“庸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 一)引起重视,加强引导

我们要从上而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尤其在德育及心智的培养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学校更要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相关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二)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校要注重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入学到毕业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除了注重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使学校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尽快融入社会角色。

(三)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结合专业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内科技创新比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的思想形态由“让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拿出适当资金用于奖励获得一定成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总之,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计,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非专业素质教育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强化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同时,学校应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2]陈然,高红欣.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0(10).

[3]徐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云景乾,吴家礼,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析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第6篇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托人才素质优势。这样,高职学生仅凭学业成绩优异恐难适应社会发展。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成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有为人处事的社会能力。因此,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非常关键,而日常课程教育又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责不旁贷。积极优化基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对于推动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构建专业教学和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必要性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有效衔接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课程体系,仅仅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甚至是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样就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趋势。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能力,就应该突破过去的学科体系框架,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经管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要培养社会以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控能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整个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始终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的课程意识,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渗透到每一门的专业课程中。例如,《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构建专业和社会能力一体化课程,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就要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竞争,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仅仅依靠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作的方式,利用现实完整的产品(服务)、活动项目和过程为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开发过程建设课程,为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和职业环境中去提升自我,学习将来必备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社会职业素养,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在职场上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之将真实、完整的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为驱动构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搭建了强大的平台,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其长期的发展。

二、开发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经管专业,是一个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傲热门的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达到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就要在加大力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物流专业、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上,更要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计划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总的来说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包括专业能力和与社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整体――基础――渗透等策略去加强专业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另外,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划分,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水平模块”以及“社会能力模块”等组成,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例如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包括营销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的培养、推销能力的加强。

(二)借助真实的产品(服务)驱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开发以融合专业课程与社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企业的市场调查中,从选择商品或服务开始,深入认识经管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例如财会专业要了解现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涉及的财会知识,以及相关企业的运营里路程及职位相关特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包括对技能证书的要求,例如金融专业,是否需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营销专业哪些岗位需要营销员、助理营销师等技能证书等。接下来,是要明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明确驱动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经管专业教研组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根据系列产品设计与制作环节,开设专业能力模块的关键课程。同时要认真研究产品每一道工序要具备的技能,将这些技能性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适合岗位群。总的来说,要根据这逻辑统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每道工序都有对应的课程,借助依据核心课程所需要融入的基础知识,开始设置每门专业基础课程,例如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进而要实现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设置。在这个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让大一的学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自己的方向,由于其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将来想立足的行业,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

三、建立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一)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

前面提到,经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涵盖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由三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就有专业能力、基础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相关课程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作用,将会以“第一课堂”的身份开展,“大案例”将是这个课程标准的驱动力,融入社会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另外要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大胆参与其中,学习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处的“大案例”通常被称为“大任务”,一般是指在日常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完善的工作项目。在现实的教学中,大案例应该遵循“一案到底”的原则,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现相关的大案例。

高职院校的经管专业,应该保证每一门课程拥有10个左右的大案例,对于案例库要实现动态管理,尤其是像会计专业、等,每年的会计法都有所更新,教师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要时刻把握当年的经济最新形势,更新会计专业的相关案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构建课程标准的时候,首先应该先从大案例的选取出发,同时要将课程案例模块进行细分,接着要对实践任务、支撑任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另外,要认真安排好每个课程案例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为构建课程标准提供操作依据。

(二)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的教育要求培养人才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有相应的课外教学进行辅助。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就业非常激烈,更应该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课外活动作为驱动,例如增加“点钞比赛”“做账比赛”“股票模拟比赛”“营销比赛等”,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可以针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特征,设计适合的活动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

第7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 财务管理 后勤服务社会化 招标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教育普及,更多人实现了大学梦,因此各地职业中专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规模的扩大就会带来职业中专经济活动的增多,财务管理活动范围的扩大,给管理过程也增加了难度,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职业中专财务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很多职业中专由于资金问题,不能实现硬件设备的升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针对此种现状,职业中专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以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使得职业中专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职业中专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异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它的改革直接影响到职业中专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与发展。就目前而言,职业中专财务管理工作不光应该做到减缓财务对学校带来的压力,还要注意之后的工作要用力与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与生存。不光要考虑到学校与国家的利益,还要同时兼顾学校后勤职工的利益。

1.搞好财务的评估和界定工作,明确后勤公司和学校的的产权利益

学校财务,资产的评估是对后勤服务社会化剥离的开始,明确产权利益关系是根据现代公司制度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规范的基础与前提。只有产权利益关系的明确,才能使后勤服务社会公司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这几点。财务资产的界定,第一个要合适的就是后勤部分的实际占用和管理资产数量与价值;然后依据学校的规定和具体情况,在资产性质明确之后使用适应的剥离方式进行剥离并且进行区别。等到资产界定和估价完成之后,对剥离的一部分资产应该进行相应的科学评估,明确资产相对于现在的价值,就算不收取任何的租赁费用,也应该确定免去租金的金额,一方面可以作为学校对于后勤服务公司的投资,用来表现学校对后勤服务公司的支持。另一个方面是作为其他费用的支出,算入后勤服务公司的成本进行核算,用来核算后勤服务公司这一时段的真实经营效益。如果以上的都能做到,那么学校和后勤服务公司的利益和承担的责任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后勤服务公司和学校的财务关系也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归算。

为了使剥离后的后勤服务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学校应该对后勤服务公司进行一个的资金投资,比如剥离的资金不够时,可以将现金直接投入增加对后勤服务公司的投资,以方便提供后勤服务公司的管理经营能力。

2.明确职业中专财务管理关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2.1财务管理人员对职业中专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实施主体,对财务监督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财务管理人员不重视内部财务监督,财务监督就会成为空谈,监督工作无法落实。目前在很多职业中专中,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的监督意识都比较淡薄,意识不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监督意识的薄弱,职业中专监督机制的功能就逐渐减弱,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风险。职业中专内的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点,一是会计核算工作,帮助职业中专处理好财务问题;二是发挥监督作用,财务管理由会计人员操作,自然监督工作也需要由会计人员进行实时操作。但目前就我国各地的职业中专来说,会计人员只是一味的进行会计核算,根本没有将监督工作当做本身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导致了财务监督的缺失。

2.2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虽然在很多职业中专都已经建立一些监督机制,但是这些监督机制都不太完善,不仅无法保证财务监督的进行,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中专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甚至有的职业中专只是将监督机制当做摆设,没有真正地按照制度执行,从而使得职业中专的很多账目都能够随意更改,造成了、管理失控、违法乱纪的现象。

2.3监督形式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职业中专内部财务监督机制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得财务监督机制无法顺利展开。在实际的财务监督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监督时期来选择不同的监督形式,保证监督时期与监督机制的统一。然而在很多职业中专的财务监督中,更加注重的是事后财务监督,事前与事中的财务监督很少,因此财务监督机制出现断层,很多财务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增加了资金流失的风险。

后勤服务社会化之后,后勤服务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将会从原本的所属部门与主体的关系转变呈两个相对平等的主体,是按照契约或者是合同来规范双方具体的财务行为。然而职业中专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依然不会发生改变,将财务权和事务权统一形成二级财务关系,并且需要建立和完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面对后勤服务市场时,学校应该实施准入制,赋予二级单位自主招人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引进市场的竞争规则,让后勤服务公司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3.加强对后勤服务费用支出的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费用的使用效率

只要是服务的对象能确定到学校所属部,都应该由被服务对象直接结算所需要的费用,应该由相关部门依据规定控制相对应的费用。只要是为学校服务的,被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师生与教学科学组织的,其费用应该由所属管理部门在年初进行估算,并且负责结算,财务部门根据年初的估算,进行审核后给与结算,办理支出手续。职业中专还应该对后勤服务项目进行招标,让相关的后勤服务企业进行投标,加强整个项目协调力,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核。不论支付的对象是社会企业还是职业中专后勤服务企业,只要是纳入管理项目的经费支出的,都必须经过审核机构的审核,学校的财务部门才能进行付款,这样才能确保后勤服务费用的收支平衡。

4.加大对后勤服务管理力度,明确后勤服务的收费行为

职业中专后勤服务进行收费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学校事业性质的,事业收费转变成为后勤服务公司的经营收费的名目。比如说学校学生的住宿费用,这些都是由后勤服务公司依据相关的国家政策,按照科学的统计提出的具体收费标准,不光需要经过相有关部分的审核,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同意才可以收费.(注:学校财务所提供的收费收据只可以在后勤服务企业完成注册前使用);第二,通过对市场进行严格的调查,后勤服务部门依据市场结合学生的现状对食堂的餐饮价格进行调整。但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后勤改革期间,学校应该加强对此类价格的监督;第三,对于学校宿舍,教学设施的维修,对于此类的经常性维修项目,学校应该制定相对于的徽章制度,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选取最适合的后勤服务企业。选取之后应该与后勤服务公司签订相应的契约或者是协议,名列出服务的价格和内容,以及各个部门承担的相关责任。学校可以根据宿舍的面积,新旧程度等,将维修的费用具体到每个部门,经过规范的审核程序,根据规定的服务的内容和计费变准向后勤服务公司进行支付费用。如果遇到了金额较大的修缮项目,则应该进行招标并且通过此方式来确定承担此次项目的企业和费用,这样的话不光大量节省了费用,还可以给后勤服务企业一个激励和约束的动力;第四,在遇到学校校园的绿化和环保问题时,可以通过招标来确定后勤服务企业和经费。与此同时,要加强平时对服务质量的审核,选择优秀的后勤服务人员。

5.确定职业中专和后勤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随着职业中专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原本职业中专的后勤系统逐渐转变成了后勤服务公司,职业中专应该建立精明的后勤行政部门,代表职业中专与后勤服务公司形成甲乙关系,并且对后勤服务公司的服务和质量进行监控。就目前来说,职业中专的后勤服务公司的投资商一般为本职业中专自己,国家对职业中专后勤服务公司的运营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考核体制和方法,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稳定,在这期间,原来的职业中专可以委派原职业中专的财务主管进入后勤服务公司来规范后勤服务且的核算和管理,从客观的角度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6.结束语

加强职业中专内部财务监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中涉及到很多管理问题,职业中专需要根据自身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以此来提高职业中专财务管理的水平,确保资金得到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出实现了很好的加强财务管理的水平。加大后勤服务化的力度对整个职业中专财务都是有益无害之举。

参考文献:

[1]肖付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财务问题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2.(1):13-14

[2]王皓等.高校后勤产业成本核算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2.(6):55

[3]刘明辉等.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