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27:55
序论:在您撰写健康教育效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骨伤科;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管理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正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男60例,女48例;年龄为14~86岁。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影响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提升健康教育效果的办法。
1.2方法
研究开始后,对全部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包括入院前对患者进行宣教,向患者讲解关于其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对患者开展术前、术后指导,以及在患者出院前,对其开展出院指导,发放康复资料等,全部内容的开展要落到实处,电话回访。同时在进行了宣教和指导后的第2d,以及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对其使用调查表进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的调查,调查表是科室自行设计,调查表的设计参照文献,同时结合了医院实际情况。调查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二部分为测试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表,如患者能够复述宣教内容的80%以上,可判定患者掌握,如低于80%为未掌握。第三部分为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满意度调查,采取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电话回访,用文档记录,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等级。本次研究在患者的知情及同意下进行。本次研究共发出问卷108份,收回108份,调查表的有效率达到了100.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同阶段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对入院阶段教育内容基本掌握的患者有100例、占92.59%,对住院阶段教育内容基本掌握的患者有105例、占97.22%,对出院阶段教育内容基本掌握的患者有81例、占75.00%。说明在实行健康教育的各个阶段,患者最容易掌握住院阶段的教育内容。
2.2患者基本情况与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关系年龄<60岁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比例,显著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5);初中及以上文化层次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以下文化层次的患者(P<0.05)。2.3健康教育满意度统计患者对教育内容满意的有103例、占95.37%;对教育方法满意的有98例、占90.74%;对教育时间满意的有93例、占86.11%;对教育人员满意的有95例、占87.96%。
3讨论
3.1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骨伤科住院患者来说,对其开展合理的出院教育,极为重要。出院教育是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保健能够实现一体化,通过出院教育,可以使患者长期受益,所以出院教育和患者在入院时,以及住院时接受的健康教育一样,对患者的健康意义重大[2]。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对出院教育的掌握较差。这可能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之前大大减少,住院患者的周转速度加快,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协作不当,致使患者的出院教育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不能留给患者足够时间来对出院教育的内容进行掌握,出院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3]。②由于我国医院普遍都存在护理人员配比不足,从而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导致无暇顾及出院教育。对于在骨折治疗后,未经伤势基本痊愈就出院的患者来说,出院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其对骨折中后期的护理知识掌握不足,从而使患者不能在骨折中后期进行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患者的关节强直,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潜在威胁较大。所以,医院应该将出院教育工作进行落实,对即将出院的患者提前进行出院教育,从根本上做好出院教育工作。
3.2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需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
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需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来进行,为患者开展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自身特点指的是患者自身的年龄、患者所拥有的文化程度、以及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4]。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层次来确定教育方式,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大,或者是患者的文化层次较低,就应该使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说话音量稍微放大,语速放缓,使患者能够听清健康教育内容[5]。同时可以配合演示,使健康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患者理解和记忆。对于青年和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来对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普及,同时向患者讲授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预防,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启发式,或者是问答式。如果患者为少数民族,需要尊重其生活习惯,并加强隐私保护。
【关键词】 健康教育;能力;效果
专业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 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在工作中护士知识缺乏,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够, 教育内容简单, 形式单一, 支持系统不完善, 缺少明确的质控方法等都会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是护理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 护士方面
1. 1 加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护理技能, 来改变患者生活和行为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 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 预防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既可提高护理质量, 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 2 加强自我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及水平。健康教育涉及多学科知识, 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 还要具备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因此要鼓励护士积极参加护理大专及本科的自修学习, 多看书, 看好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教育能力, 以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
1. 3 注重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
1. 3. 1 评估:收集患者自身的基本信息,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资料, 确定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确认所关心的问题, 持续、动态地进行评估, 以制定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内容。
1. 3. 2 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 如图片指导、示范训练等, 可采取一对一、小组式等形式, 以达到预期目标。
1. 3. 3 实施:按照计划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疾病阶段, 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 做到少而精且分次、有序[3]。
1. 3. 4 评价:从患者的言语及行为表现中判断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被接受和掌握, 由此来衡量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1. 4 注重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注意仪表端庄, 举止优雅, 面带微笑以及关注的目光, 适时地使用触摸, 会使患者产生温暖、亲切的感觉,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与患者沟通时, 要注意倾听, 使用文明用语, 语气、语调恰当, 语言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使用安慰性、鼓励性和劝慰性语言, 并给予积极的暗示, 消除悲观恐惧心理, 增强遵医行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进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1. 5 选择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护士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不同心理状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如口头宣教、图文宣传、幻灯、示范训练、发放健康资料等形式, 体现个体化, 差异化, 根据情况不断改进, 注重教育效果。
1. 6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例如护士在为糖尿病患者测血糖后告知血糖数值, 同时讲解血糖值正常范围, 使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低血糖反应的预防等, 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发放健康画册、健康资料, 在为患者输液后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等。既可节约时间, 又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管理层方面
2. 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增强法律意识, 避免在健康教育中出现与医生不同的解释或承诺性语言。定期组织护士参加业务查房、院内讲座、院外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班等, 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
2. 2 完善支持系统。实行药品、卫材下送, 各种报表电子化, 使用气动物流设备等, 减少护士用于其它工作时间;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实行弹性排班, 护理病历表格化, 缩减护士记录时间, 真正做到护士有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 3 健全质控管理。护理部制定健康教育质控标准, 以便护理部、科室护士长进行检查监督, 并与绩效挂钩。通过信息反馈掌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及时进行调整,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小结
重视健康教育, 科学地运用护理程序, 不断提高护士教育能力和技巧能够使患者信任, 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英妮.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现状及培养.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12):1331.
[2] 王立.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98.
对住院产妇实施产后保健知识和新生儿保健知识的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弈,也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完全实现健康教育的日标,产后健康教育除需对产妇本人实施外,还应对产妇的家庭护理人员实旋健康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受教育者因身份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明显差别,并因此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对所有参加健康教育的人员进行“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和实施健康教育后“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5~2007年间参加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2342人,产妇的丈大1630人,产妇的婆婆或母亲1753人,共计5815人。其中产妇及其丈大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婆婆或母亲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l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1人。
1.2 方法每周两次组织产妇及其家属参加产后妇女儿童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包括:(1)观看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2)讲授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曰常护理和产褥期心理保健;(3)现场咨询;(4)发放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授课时间为1.5~2小时/次。
每次授课完毕发放“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利“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要求参加学习者当场独立填写后回收。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采取先列举出课堂讲述的五项内容,由答卷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填写,最后算出需求率;核心知识知晓率洲试办法为:在每项授课内容中选出1~3点重要知识点共10条,能正确同答8条以上算合格。最后将全年合格人数比参加培训的该类人员总数即为该类人员的核心知识知晓率。
2 结 果
见表1、表2。
3 结 论
3.1 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欲望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由表1、表2提供的信息得知:产妇本人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丈夫由于受我国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心理护理知识需求率不高,而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和儿童保健要点等知识却有较高的需求,表现到培训后各项内容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明显的差异。婆婆和母亲则由于文化、身份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除对直观讲授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内容有兴趣并乐于接受外,对其他几项内容均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仍很低,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3.2 产后健康知识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产后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产妇的保健和新生儿保健,要实现目标往往需要家庭中的多人配合。因此要求家庭中的相关成员都麻掌握有关的保健知识。若在健康教育时将所有相关家庭成员集中一起同时讲授所有,往往会因兴趣、文化水平的差异和内容混杂而难以令所有人接受,致使讲授后核心知识知晓率太低。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日的。若将产后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各类人员的兴趣、文化特点和在产后保健中可能承担的工作分别进行教育,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婆婆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时,仅重点介绍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简单介绍产褥期心理。同时讲授时针对婆婆等的文化特点尽量少讲理论多讲实例,多采取提问的方式。如讲产妇的休养环境时询问其家庭居住条件,讲产妇饮食时询问饮食习惯、传统做法等,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新生儿生列特点利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心理及护理等知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且非日常护理所必须,则详细告知产妇及其丈大,以期在遇到问题时能顺利解决。
【摘要】目的 探讨对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50例,采用健康教育课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组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肝炎健康教育课堂能提高慢性肝炎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关键词】慢性肝炎;健康教育;效果
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机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反复、并有一定传染性、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一般人群的HBV标志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约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占全世界HbsAg慢性携带者人数(3.5亿)的1/3[1]。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对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及落实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它贯穿于患者从门诊、入院、出院、回家休养、康复各个环节,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康复的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在乙型肝炎的整体治疗的作用非常重要。我院于2009年1月启动健康教育课堂,在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同时应用CAI通过系统、规范、通俗、易懂的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健康指导,使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50例,采用健康教育课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组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健康教育方法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口头告知及原件的书面文字健康教育资料等方式,告知疾病相关知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病人的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与活动;家属护理应注意的事项等。主要由负责护士完成。
1.2.2 干预组健康教育方法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的同时,2次/周采用多媒体课件(文字、图片、视频播放)讲解、课后提问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乙型肝炎发生原因,疾病相关知识,化验结果的正常值,病情观察合作要点、饮食指导、各种营养菜谱、休闲方式、症状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输液指导、用药指导等方面。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个性问题,进行个别的指导。
1.2.3 观察指标
1.2.3.1 评价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前1d发放调查表,调查2组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调查表内容参照医院行风调查表以及患者需求趋势,包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护士专科知识、主动服务意识、病区环境卫生等10项,采用百分制。每项满意10分,较满意5分。不满意不得分。得分≥85分为满意,
1.2.3.2 评价2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根据专科特点,设计健康教育效果问卷表。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的基本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病情观察配合要点、饮食基本知识、心理支持,常用检查配合要点、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相关知识等。共50题,每题2分,回答完整给2分,大部分正确给1.5分,一半正确给1分,回答小部分给0.5分,完全不知道不得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在出院前2d完成,问卷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回答完成,满分为100分,得分≥85分为健康教育达标。
1.2.4 数据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不满意(例%)
干预组 50 47(94%) 3(6%)
对照组 50 38(76%) 12(24%)
注: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P
2.22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比较,见表2。
表22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达标情况
组别 例数健康教育达标(例%) 健康教育不达标(例%)
干预组 50 48(96%) 2(4%)
对照组 50 40(80%) 10(20%)
注: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比较,P
3 讨 论
3.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多媒体和教育手段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2]。而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广泛使用了CAI技术,根据健康教育的需要将文字、照片、图画、动画、录像、光盘等视频文件同音乐、配音、解说等音频文件有机结合起来,使患者及家属脑、眼、耳、手、嘴等同时运用。课件还可以停顿讲解、跨越浏览、提前退后、提问回答、讨论交流、题库解答,这种丰富而灵活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兴趣,增加了对大脑皮层的良性刺激,增强了记忆力,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质量。表2显示,干预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提高。
3.2 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作课件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及学量的专科知识;要学习做多媒体的技术、讲课的技巧,让患者家属觉得通俗易懂;要学习与患者家属沟通技巧等。还大适度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等的综合素质,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表1显示,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3 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负性情绪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内神经递质与激素的浓度或分泌量,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病毒不易被清除,疾病迁延不愈,体内的BVDNA通过整合,插人激活以及HBVx蛋白(HBxAg)和PreS2蛋白的反应激活作用,使一些原癌基因活化[4]。健康教育课堂之后,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削减了负性情绪。很大程度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贾继东,庄辉.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研讨会会议纪[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1):698-699.
[2] 朱绍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18.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健康教育;治疗效果
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病毒诱发的致命性传染疾病[1],产生的危害极大。艾滋病毒会攻击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导致细胞丧失正常的免疫能力。而人体丧失免疫力之后就会非常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进而诱发各种恶性疾病。艾滋病的在人体中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在病毒潜伏期中,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异常症状。待病毒爆发之后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患者抵抗力下降之后容易发生肺结核感染、带状疱疹感染以及口腔霉菌感染等,还可能由于特殊病原微生物引发肠炎、肺炎、脑炎等[2]。严重的情况下会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衰竭导致死亡。就当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没有能够根治艾滋病的方式和药物,也没有用于预防的特效疫苗。本文探讨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南昌市第三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查出-HIV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小于200个/mm3,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其中有24例患者因为不洁感染,有偿供血患者11例,7例吸毒患者,2例被动受血患者,2例感染途径不详患者。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厌食以及盗汗,出现轻微的感冒,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有18例患者的颈部和腋下淋巴结有肿大的表现,11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的临床症状,1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皮肤疱疹以及口腔黏膜白斑,9例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只有满足标准才能够给药,用药之前签订同意书,主要进行抗病毒药物结合的治疗,使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伟、依非韦伦以及去羟肌苷等,使用不同的药物组成不同的配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针对性的治疗。当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炎的情况下,司他夫定使用齐多夫定取代,而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则使用司他夫定取代齐多夫定。1.2.2健康教育首先,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专题方式向患者宣传艾滋病,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传播方式。同时医院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增强艾滋病患者协同治疗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医生和护理人员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积极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解,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有报复社会的行为[3]。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实施生活健康教育,要注意日常的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定期进行体检。第三是危害性教育,嘱咐患者尽量减少性生活,且必须使用安全套。向患者强调抗病毒的药物不具有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务必避免交叉感染;开展法治教育,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4]当中的相关条例,艾滋病患者通过任何方式有意识的传播艾滋病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药物依从性教育,向患者说明高于95%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抗病毒的重要意义,漏药、停药、或者换药都是不允许的,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应当长期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告知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要立刻来院就诊。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录入到SPSS16.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T淋巴自保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持续3年的治疗,全部46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均出现上升,由治疗初期检验的(108.46±81.52)个/mm3,增加至(540.15±224.67)个/m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0,P<0.05);患者的病毒载量由治疗初期的(4.66±1.48)lg,减少为(2.61±0.76)lg,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7,P<0.05)。
2.2患者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都没有收到专业的心理教育,基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预防和传播途径也不了解,治疗期间对于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也不高,患者还存在或多或少的营养不良的现象。而接受健康教育之后,大多数患者得到心理教育,掌握基础的艾滋病的预防和传播知识、机会性感染知识等,患者自行岁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也提高。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前,很多患者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健康教育之后这一部分患者的心态逐渐好转,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前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的发病人群以18~45岁的青壮年最为常见,其中性生活活跃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5-8]。感染艾滋病之后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的现象。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降低病毒的载量,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死亡率。在本文中,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配合健康教育的工作,前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如果发生恶性肿瘤,能够抵制恶性瘤发生扩散,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的护理,均衡营养、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率。对艾滋病患者展现人道主义关怀,激励其正确的面对疾病和人生,防止产生轻生和报复社会的念头,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红英,赵清霞,何云,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J].护理杂志,2012,29(11):22-23,26.
[2]戴芬,梁雪梅,敖小敏,等.护理关怀对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77-79.
[3]杨显琴.抗病毒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艾滋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4):7-8,10.
[4]邓梅花,覃少洲,周少云,等.老年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依从性的护理关怀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32):70-71.
[5]汪润笙.辽宁省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34-235.
[6]陈霞.影响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203-204.
[7]郑连雪,陈秀敏,丁红云,等.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052-4054.
【关键词】:人性化健康教育 计划性健康教育 评价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00-01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除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外,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视网膜脱离病人的影响,我科通过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11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实施了人性化健康教育和计划性健康教育,并进行了效果评价,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8例,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976岁之间。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按病人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3 ±11.6,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8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例,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5 ± 13.2,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7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人性化健康教育方式 :注意病人感受,明确病人需求,即首先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同病人保持协调,教育的内容以视网膜脱离健康教育单所例的内容为主,让病人选择其想知道的内容,并将选择结果作标记;病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提出相关问题,护理人员在全面了解其需求后予以满足。护患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病人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方法以语言教育为主,辅以小组示范性教育与实物教育、个别指导、床边教育和书画教育[1]。在实施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权利,让其及时说出自己的感觉,主动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护理人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性,共同完成健康教育计划,教育时间为1530min/d。同时注意病人身心状况,病人入住陌生环境易产生孤独、悲观情绪,护士耐心、热情向病人介绍周围环境,设施使用、作息制度,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安慰病人,满足需求,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对于文化程度低,老年人记忆力差的特点,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育,对不懂之处反复耐心解答并示范指导[2]。对于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应做好陪护人员的健康指导,加强巡视,防止幼儿意外摔伤、烫伤等。
1.2.1 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即依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推测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护士自行制定教育计划,按计划步骤给病人施教。
1.2.3 效果评价:两组的评价工作均在实施后1d和出院前1d进行。
1.2.3.1 健康教育效果:根据病人的学习效果和达到的教育目标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为目标实施,即病人能复述教育内容的80%以上,能完整的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良为目标部分实现,即病人能复述教育内容的6080%,能部分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差为目标未实现,即病人只能复述50%以下的教育内容,不能复述和回示所教授的方法。
1.2.3.2 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主动咨询情况: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饮食、药物、心理咨询与辅导,出院后注意事项),于出院前1d主动提问均作为主动咨询行为给予记录。
1.2.3.3 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出院前1d由护士长向每位病人发放“出院病人征求意见表”,包括入院宣教,基础服务,、健康教育、沟通技巧4个方面16项内容,病人填写时只需用“v”表示肯定的回答,文盲由家属向其解释说明并争得病人意见填写,当场收回。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比较:实施后1d观察组健康教育与对照组比较 X2=4.21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效果不明显。
出院前1d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优、良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X2=40.865, P
表1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围绕疾病相关知识,通过对口头说教及书面资料做好入院、术前术后和出院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侧重于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躯体疾病和共性问题,这是护理人员单向灌输,病人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缺乏个性化、人性化和护患互动性,不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效果较差[3]。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意病人人性化、个性化、注意病人身心及社会需求,因人施教,是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人性化教育过程中,护患交流增加,关系融洽,病人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希望了解和参与医护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健康问题[4]。如提出对护理的需求,治疗手段的选择,以及对治疗过程的了解。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重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5]。人性化健康教育在尊重和关心病人的同时,将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完善地展示给病人,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效应,这种人性化服务,受到了病人及家属普遍的赞赏。
参考文献
[1]王文英,青光眼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护理学杂志,2003,18(7).540―541
[2]陈庆敏,樊捷,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实施,护理学杂志,2003,18(9).702―703
[3]李玉华,李秀丽,邢丽等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健康教育[J].中年护理杂志.2003,38(3):227
1.1电化教育在门诊专科候诊区设置闭路电视或多媒体展板,将相关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知识,建立良好健康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识,以及特色专科新技术项目以形象生动的录像形式播放,使患者在候诊时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可减少候诊患者焦虑、烦躁的心理。必要时对患者观看时提出来的疑问,由候诊室专科护士以补充的形式给予指导[5]。
1.2开展咨询活动定期安排常见病相关的专家咨询活动,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给予详细、耐心解答,使患者通过与专家交流、沟通获得与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6]。同时定期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办门诊健康教育大课堂,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详细讲解预防知识、护理知识、并发症、治疗、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控制疾病的发展[6]。
2结果
随机调查200例门诊患者,结果减轻了焦虑情绪184例占92.00%;治疗护理依从性好196例占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170例占85.00%;提高患者疾病对认识148例占74.00%。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198例占99.00%,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3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首要场所,门诊患者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疾病也不同,要使每位来门诊就诊的患者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态,提高全民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康复,就要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7]。
做好门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保健意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患者思想负担,减轻焦虑情绪,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患者自我监护、自我监理、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8]。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尤其对知识缺乏以及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此类疾病的根本治疗方法就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这样医患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9]。本文结果显示,随机调查200例门诊患者,结果减轻了焦虑情绪92.00%、治疗护理依从性好98.00%、保持良好生活方式85.00%、提高患者疾病对认识74.00%。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99.00%、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