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6:52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展经济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会展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也给举办地带来了诸多益处,因此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会展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加快会展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城市在硬件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显得尤其重要。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场馆设施建设,以期实现“会展兴市”的目标。但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会展城市一般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一般的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这些城市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他硬件设施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知名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对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城市来讲,如果希望通过会展发展地方经济,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例如海南的博鳌这个小渔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旖旎的风光,因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举办使其一夜成名,并跻身著名会展中心之列。
2.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型国际会议或展览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大量的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汇集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需要迅速扩散到广泛的群体中。同时会展城市要具备集聚市场的能力,即交易市场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形成对周围区域市场的覆盖。因为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在频度较高的贸易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和发育,才有可能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影响参加会展活动企业的营销效率。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3.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
会展经济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电信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特色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强,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因此,会展一般都会选择在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举办。
4.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拥有优势产业
会展活动辐射性广、相关性强、规模大。要求会展城市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高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度。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会展设施条件越完善,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扩大影响力,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会展业目前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来举办展会。当然,在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不可替代。
5.完备的场馆设施
举办会展活动还要求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展览场所,并需要举办地具有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会展城市的发展策略
1.做好市场调查和会展城市的策略定位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和物资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成为会展经济的主角,不做市场调查,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结果导致重复办展,主题模糊,资源浪费。因此,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会展项目以前,要洞悉该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要确定有参展需求的参展商,摸清他们的需求所在。另一方面,会展的定位必须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是走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还是走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举办由各个产业、行业与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交易会、博览会或国际会议,如广州的“广交会”;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以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为依托举办的规模不等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会议,如顺德的“家博会”等。目前,由综合性向专业性发展已是国际会展业的大趋势。
2.要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个会展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我国会展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缺乏品牌企业和品牌会展,从而导致盲目办展、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受众对象不明确,举办会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缺乏品牌会展企业等现象发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强化会展业的服务功能
服务是会展业的生命所在,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会展。因此,从立项、招展、办展到会展结束,始终都要做好服务工作。如要做好展前的信息,帮助参展商做好展馆展台的布置工作和展场企业的广告宣传工作;做好展场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各类咨询服务工作;举办各种洽谈会、主题研讨会,交流信息,创造商机;设立海关、商检的绿色通道,为参展商提供便利;提供运输、保险、翻译等各方面的服务等。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会展结束后的后续服务问题,这需要建立参展商、观展商的资料库,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日后改进工作。
4.制定网络营销策略
会展的首要作用是传播信息,网络技术对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交换和处理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克服了会展时空方面的有限性。其次,会展属于商务活动,网上会展则是将会展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而展览活动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展览组织者在运作过程中采用网络技术,具有节约、高效、快捷、方便等优点。因此开辟网上会展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除了在会展举办期间作为主场的有利补充之外,它还可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界的会展环境,为各国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如今的电子商务会展已经具备了一些传统会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手段,不再仅仅是传统会展的宣传手段,而是日益成为一个新的会展形式。
5.做好会展营销与旅游资源的对接
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持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可见,会展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会展参加者向来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开发会展地旅游资源对会展的成功举足轻重。
小结
关键词:城市群;制度变迁;制度需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21-04
一、城市群与区域制度变迁
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往来日益密切,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城市群体化的趋势。城市群体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普遍经历的一个高级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用 “城市群”这个概念来概括当时发达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全新的城市化空间模式。在中国,城市群体化以及产业集群化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尤为明显。姚士谋等人在《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中首次界定了城市群的概念。他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型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以发展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城市群的兴起,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从空间经济联系的角度对城市群的产生、发展、演变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城市群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次制度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是一种行为模式对原有的行为模式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或者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动因是交易费用的节约。从制度变迁的供给方来看,如果新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之差大于旧制度的收益与成本之差,那么制度变迁是可能发生的,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基于对预期净收益的判断同意对现有制度进行改变。从制度变迁的需求方来看,当新制度能够带来在旧制度下所无法得到的某种利益时,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一旦出现由于包括相对价格变化、新技术的发明等因素导致新制度的供给或需求出现,即制度供求的非均衡发生时,则原有制度将发生变迁,制度的变迁将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形成同方向的路径依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城市群的出现可理解为更加集聚、城市间联系更紧密的网络型城市化制度对分散的、单一的、联系松散的单核心城市化制度的替代,是城市化制度的制度变迁的产物。
二、城市群产生的制度需求分析
制度变迁首先源于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或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由于新制度相比于旧制度而言具有更大的效益,具有旧制度无法实现的净收益,又或者人们对旧制度存在着不满,现有制度安排将产生制度的非均衡现象,即制度需求大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只有制度的供求处在“均衡点”上时,制度效率才是最佳的。所谓制度均衡,是指“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从供求关系来看,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一定时,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需求”。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制度的需求者。城市群能否产生取决于城市群制度的出现是否能够带来之前的旧制度无法实现的潜在利益。如今企业的生产已不再是单厂制的组织形式与产供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跨城市、跨地区、跨国界的专业化经营与统一管理。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协作生产关系,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必须依托大量的承包商与转包商、分销商的网络体系,大企业逐渐形成了以品牌营销与战略管理为核心的高附加值职能,而将低附加值的生产职能转包出去,逐步形成了由中心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相互持股、合作等紧密或半紧密关系连接而成的,以总厂或核心企业为主体,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跨地区、跨省的企业网络。同时随着企业前后向联系的加深以及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联系也不再是过去那样形成单一的价值链体系,而是通过更复杂的空间作用获得企业联系的空间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断诱导下,相同区域不同城市的企业之间更希望通过合作与交流以构建区域品牌,通过区域整体营销的营销市场优势,获得区域内纵向一体化利润,获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红利”。在这种大趋势的作用下,衍生出了企业对更加合理有序的网络体系与更密切的城市协作的需求。显然,城市群的出现能够使企业更大程度地应用网络资源,降低与承包商、转包商之间的交易费用,加快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建立。同时,来自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也是城市群需求诱致的主要组成。消费者希望更大程度地获得消费者剩余,希望得到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以及更低廉的商品价格。在一个地区垄断的市场上,消费者无法获得应得的最大程度的消费剩余,市场是低效率的,从而产生了对打破地区分散与地区垄断,建立区域网络体系和城市群的制度需求。
图1为城市网络体系与空间联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看出,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与空间经济中,企业不仅与地区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更要依赖外部地区的企业与市场网络。
三、城市群产生的制度供给分析
制度变迁供给使新制度的生产者基于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理性预期前提下设计、实施并维护新制度的行为。制度变迁生产者是否能供给制度,取决于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具体而言包括制度变迁中产生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政治成本与收益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制度的供给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区域政府两个角色。
城市群建立与否首先取决于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在城市的经济收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根据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分析,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以及兼顾竞争与合作的竞合三种关系。城市之间是孤立、分散的单极发展,还是合作、集聚的整体发展取决于各城市自身的“目标函数”。是否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往来以及城市流流量与城市合作所带来的本城市经济净收益与规划成本直接相关。城市的净收益包括了城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产生的额外价值,它包括由于基础设施、产业网络、交通网络、企业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的构建所带来地方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建立还将使地方企业面临外地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人才、要素以及资金的分流等溢出效应。一个城市的溢出效应将为周边城市创造出额外价值。城市净收益是城市正效应与溢出效应之差。一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规模越大、首位度越高,则溢出效应越高(见图2)。
在区域城市的利益博弈中,核心城市总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其博弈行为被视为区域内城市中的先发行为。作为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城市,若其选择合作的先发行动能产生的整体正收益大于合作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则核心城市将与周边城市之间建立以合作为主的联系方式,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将沿着与周边地区合作的路径发展,加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提升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城市流的流量以及政府交流。随着城市流强度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净收益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当城市的净收益趋向于零后,次核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将显著表现。城市群将出现二次极化。随着区域内部城市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地方城市在很大程度内将获得净收益,在城市分散阶段,若区域内的核心大城市政府意识到紧密联系的网络型城市化路径能带来显著的城市净收益,则在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将沿以空间联系为主的城市群路径不断地延伸,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形态不断变化。
从区域政府的角度来看,区域的整体利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城市群能否形成取决于形成前后区域整体利益的比较。显然,城市群形成的合作机制将对区域带来正的收益,但对内部各城市可能带来间接利益损失,若城市群的正收益大于各城市间接损失的总和,那么区域政府有理由采取相关的方针与规划,推动制度变迁。当地方政府意识到城市联合是有利可图时,有必要在区域内已经成型的城市体系中建设一个由地方政府选举产生的城市群政府或都市圈政府,对整个城市群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协调地方与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函数,对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以及短期投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治理从而取代省政府、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四、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形态演化
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描述了过去对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报酬不断增加,制度变迁不仅得到了支持和巩固,而且在此基础上,各种因素相互促进组织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城市群制度是以逐渐聚集、相互联系为制度变迁的初始路径,随着制度的演进,地方城市、区域经济、地方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主体获得利益,这使得城市群这种制度不断自我强化,企业、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不断增加,在新的制度需求的诱致以及报酬递增效应激励“制度生产者”增加制度供给。新的制度会不断代替旧的制度,原有的制度均衡将被打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将依赖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的循环演变机制以及城市群自身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不断发生形态上的改变。新的城市群形态不断出现并代替原有的城市群形态。
聚集和扩散是城市的两个基本功能,也可理解为城市化制度结构中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由非城市地区或周边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域流动以及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在聚集的过程中,城市生产将表现出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然而,由于城市经济资源存在稀缺性,随着城市的聚集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聚集将超过城市生产可能性边界所规定的极限,而产生聚集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而使得经济主体产生了对新制度的需求。聚集制度将被扩散制度代替,城市将通过辐射功能将聚集能量向周边地区释放,强化了周边城市,扩大了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当扩散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的功能又将扩散转为聚集。当聚集效应到了下一个极限时又将转为扩散,如此反复循环,促进了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化以及城市群的良性发展。
因此,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具有因果累积循环并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机制。从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城市聚集――城市辐射――城市再聚集――城市再辐射的无穷循环。从城市化制度变迁的过程上看主要表现为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再次非均衡――制度再次均衡的无穷循环。据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制度变迁的特征,城市群大致经历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组团阶段、城市群组阶段、城市群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式都与初始阶段的路径选择有关。
1. 市区域阶段。区域内仅有一个孤立中心,集聚作用尤为明显。大多数城市沿区域交通干线分布,只有少数城市远离交通沿线分布,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比较微弱。
2. 城市组团阶段。受区域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在区域交通干线上的重要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其功能的完善,城市间开始建立较密切的联系。
3. 城市群组阶段。随着中心城市聚集与扩散作用的循环发展,区域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伴随着与交通干线有着密切联系的支线网络的发展,那些位于干线上的城市作为次级中心地区的功能逐渐被强化,对次级城市产生辐射,然后次级城市再通过支线影响到更低级的城市。这样强化了城市间的关联性,逐渐形成不同地域结构功能的以都市区为中心的城市群组,至此,城市群形态基本形成。
4. 成熟的城市群阶段。随着城市群组交通网络日益发展以及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城市间的职能分工日趋明显,城市等级体系逐渐成形。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以及不同等级间的纵向联系均有所增强,逐渐形成具有完善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成熟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周天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制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谢永琴.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摘 要 城市品牌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纵观全球,各个城市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合资源,旨在打造城市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的道路中,应该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注重营销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效开发城市品牌,获取城市品牌效益;合理选择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品牌组合。城市品牌建设要求各个城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必须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加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城市发展 品牌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而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广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
一、城市品牌的含义及其功能
美国杜克大学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中对城市品牌定义如下:“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城市品牌包括城市的名称、环境,城市的企业、产品、服务,以及城市形象、个人等,它是城市吸引人们的系统标志。直观地说,城市品牌是市民对一个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体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人们对城市、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来远景的表达。
良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标志、象征和认知三大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号。(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
二、城市品牌――城市发展的助推剂
作为城市的无形资产、战略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吸铁石”,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当下全球各个城市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合资源,旨在打造城市品牌。法国将巴黎打造成为“时尚之都”,使之成为引领世界时尚的标志;“动感之都”香港推广了“飞龙在天”城市品牌,将香港发展成“亚洲国际都会”。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使人们了解它,在脑海中对其形象化。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而这些的实现,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品牌的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城市品牌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开放兼容、适宜创业发展、让人们安居乐业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广泛吸引外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提供的资源,弥补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各个城市纷纷引进外资,促进其迅速发展。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对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城市品牌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依托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相关行业,推动城市发展。诸如,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良好的城市品牌,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品牌的定位,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营销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城市品牌定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而在定位之初,必须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合理规划,结合拥有竞争优势的独特领域进行规划,进行定位与创建。城市品牌定位,其实质在与将城市放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给定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殊位置,由此而形成其鲜明的品牌个性,确保自己的最大竞争优势。通过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优化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资源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最终能够提高城市品牌的价值。
合理选择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品牌组合。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即将定位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众多城市资源中选择最能形成城市独特竞争力的品牌组合。选择城市品牌应该遵循真实性、特色性、认同性、美誉度和导向性的原则,确定一个好的城市品牌,以此提升城市素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有效开发城市品牌,获取城市品牌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是以城市品牌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核心识别,借以指引公众的城市行为,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城市品牌的开发要求政府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授权其他组织管理活动、制定规则等方式使活动的净收益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保证品牌开发高效、流畅的运行。
注重营销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要打造城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城市在进行营销时,应对城市品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有效营销,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通过制定统一的框架来协调营销计划,将城市管理者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传播活动加以协调,从而形成一个连贯内聚的整体,使城市的每一个市场行为都围绕一个核心,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达到“一种品牌,一个城市”的效果,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活动,以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
在走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善于探索和吸纳一切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体制机制,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纵观全球,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必须注重城市品牌建设,加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正中.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镇远;军事;驿道;卫所;商业
中图分类号:K291/2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44-02
镇远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滇黔驿道与沉江水陆交汇处。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在镇远置镡成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5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此迁至凯里前,这里一直就是黔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黔咽喉” “滇楚锁钥” “水陆要冲” “商贾辐辏”的美誉。而在镇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军事因素一直是推动镇远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
镇远,临舞阳河而立。舞阳河沟通贵湘,很早即具有了通航能力,从而使镇远具备了成为军事重镇的初步地理区位优势,也为之后镇远城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诚然,由于镇远地处偏远的大西南地区,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间段里,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惯行“羁縻”政策,镇远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但在中央王朝的统治力良好时,又往往都在此设官驻军。为保障官、军的供给,中央政府常采取开山修道、屯田移民等措施。这些措施促使镇远驿道逐渐完善畅通,人员、技术等开发要素随之进入镇远,从而推动了镇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107年,北宋平定云南之乱后,大军云集镇远,土司田氏上表归附,宋廷遂在镇远设置思州安夷县。宋末,为抗击蒙古军的需要,宋王朝在镇远设关置隘,并于宋宝■六年(1258年)十一月,赐名“镇远州”[1]。“镇远”之名由此而始。
宋元之际,宋军与蒙古军在镇远形成拉锯之势,军事活动频繁。于是,进入元代以后,元廷即在镇远大兴站赤①,从湖广经镇远至云南共200多公里。镇远境内水、陆驿相接,并形成港口,交通状况进一步改观,成为“舟车辐辏、货物集聚”之地,战略地位大为突出,镇远城由此形成。
可以说宋元两代,特别是在元代,是镇远城市的形成期。元代在镇远修建、管理“站赤”,在确保军事通道畅通的基础上,也使人员、物资、中原先进的技术陆续进入镇远,使镇远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经济、社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自宋、元以前,胥属化外生苗,礼、乐、声教未及”。在元代,镇远苗族“习尚质野,服用俭约。风气渐开,人文丕振,游宦者安之”[2]。为明清镇远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武力统一云南,朱元璋晓谕出征将领大军应自镇远中转而取云南,可见镇远的军事中转作用。平定云南后,为保障“开一线以通云南”的战略态势,明廷将战略经营重点转移到黔中地区,致力于巩固后方。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廷在镇远境内设卫所。卫所的建立,为镇远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第一,镇远卫、府、县城建筑群及配套设施的相继建设,为镇远城市的发展搭建起了宏大的“骨架”。第二,连接湖广与云贵的湘黔、滇黔驿道上,镇远城是最重要亦是最繁忙的要塞。为保障运送人员和物资的需要,明廷在元代的基A上,不仅对原有驿道大加修葺,派重兵驻守,而且在征伐云南前后,又增设多处驿站,从湖广常德府至贵阳延绵长达一千五百多里。除此而外,明政府还在镇远整治舞阳河航道,修建码头和桥梁,使进出镇远的交通进一步畅通,便利了城市开发要素的进出。第三,为保障军需,镇远作为连接湖广与云贵的战略要地,成为明代实行屯田制度的重点区域。镇远的屯田,主要是军屯,采用中原的农耕技术,这不仅为镇远引进了新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而且“千屯遍列原野”的布局,亦利于明政府控制驿道、巩固边防、加强统治。第四,除军屯外,镇远亦存在相当数量的民屯和商屯,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人员的进入,这使得镇远的人口大增,开发力量愈加雄厚。
入清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王朝即派兵驻守镇远。三藩之乱时,镇远成为平定吴三桂的西南大本营。乾隆年间,复设镇远镇总兵官,统辖镇远及邻近地区兵力,镇远重新成为黔东的军事指挥中心。在此基础上,清王朝亦在镇远实行驻军屯田,改善驿道的政策,使镇远在明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上可以看出,由于对滇的军事需要,明代加强了对镇远的经营,尤其镇远府、卫、县城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搭建起了骨架,而明清两代对镇远的屯军和驿道建设措施,又为镇远的城市发展迎来了“血肉”――人员、物资、技术等。因而在此基础上,镇远城兴起,经济、社会各方面迎来了发展繁荣期。
三
军事的需要,为镇远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于是,在明清时期,镇远利用其军事重镇的区位优势开始向着繁荣的“水陆都会”发展。
镇远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明初还很落后,除坝子垦为农田外,广大山区仍盛行“刀耕火种”。屯田制度的展开使镇远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得到了改变。这些屯堡星罗棋布,采用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辅之以因地制宜的改进,不仅提高了镇远的农业技术水平,促进了镇远农业的发展,而且为镇远及周边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他们的发展。在明代,由于军事的需要、修建城隘的需要,如兵器制造、烧造业等手工业亦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明中期以后,政府推行“班匠银”政策,匠户们开始独立门户,开设作坊,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清代,经过了明末清初的动乱,在清王朝多重政策的催化下,镇远休养生息,在雍乾嘉时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人口稳定增长、耕地面积扩大、地主经济持续发展。而这一时期最能体现镇远城市发展的就是镇远的商业贸易,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显现。
明洪武以后,四方人员云集,商业蓬勃发展。军事重镇的镇远转化其优越的区位形势,逐渐发展为商业都会。由于镇远城内水、陆驿相接,湖广、云南的货物在此中转,在镇远形成了沙湾市、辰州市、南京市等集市。据记载,当时镇远的商铺就有约2 000多户。至清代前期,镇远每年征收的商税等甚至已经超过了其时的许多纳税大关,如广州、厦门等[3]。
在镇远商业活动的影响下,镇远各区域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在镇远周边驿道交通便利的区域,出现了一批沟通各区域的集市,这种场市还有符合镇远各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在大家约定的时间一起赶场,载歌载舞,联络感情,青年男女则借此互相约会。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观念上改变着当时的镇远人,如羊场、龙洞、都坪等过去只知“务本力穑,不事商贾”,此时也“渐习贸易”“民趋于利”。
清代,镇远商业发展的一大表现即是集市贸易的发展,而集市贸易发展的表现一方面在于场市设置的增多:首先,由于改土归流的作用,新辟了多处集市。其次,清政府在远裁卫并县将军事性区域转变为平民区,集市贸易随之在这些区域展开。再次,雍正时武力“开辟苗疆”后,在苗疆地区新设建制,一些商贩们从而进入这些新的区域进行集市贸易。另一方面在于集市贸易区域广阔,人员众多,不仅镇远城内集市遍布,本地商贩交易热络,而且亦有来自邻近省份的外地商贩来到镇远进行交易,镇远的商贩也跨省交易,将镇远的土特产品运销省外。集市的分布以镇远卫、府、县城为中心,结合实地情势,向四周扩散,便利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也反映着镇远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状况。
镇远商业的发展密切了镇远境内及周边的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社会联系,也吸引了全国各省的商人云集镇远探寻商机。这些外省商人在镇远组建会馆、形成商邦,繁荣贸易,在明清两代各地商人在镇远建有会馆,如:秦晋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四川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陕西会馆、冀鲁豫会馆,这会馆关联着全国十三个省区,是镇远商业繁荣的标志。
四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纵观镇远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到主要作用的无疑是军事的需要。军事的需要促使历代中央王朝注重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保持和强化对镇远地区水陆驿道的控制,这就使得镇远的交通地理区位优势愈加显现,军事功能和军事价值渐增,并从而进一步使建立在军事中转作用基础上的城市聚集和扩散的能力不断加强。到明代,明王朝为“开一线以通云南”的政治军事需要,在贵州锐意经营。卫所的建立,驿道的增改,卫、府、县城的建造及配套设施的完善,随之而来的人力、物资、技术等城市开发要素的大举进入,使镇远城市最终形成并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镇远城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在城市聚集和扩散能力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镇远不仅成为连接云贵与湖广的商品集散地、人员汇聚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的物资与文化交流,而且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重要的示范影响力,逐渐影响和改变着这些地区和民族传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具有积极重大的历史意义。诚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功能日益显现,城市的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之间会有变化,但是并不应抹杀城市传统的政治军事功能,而是产生叠加性发展,使城市最终成为一个复杂多面的综合体。因此,镇远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作为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中心而存在并发挥效用。
镇远因武而建、因武而兴、因武而商,军事因素始终积极推动着镇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遗留下来的诸多名胜古迹又为当下镇远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德召,黄玖琴.明清镇远府历史沿革考略[J].铜仁学院学报,2014(5): 101.
[2]黄保勤,黄贵武.镇远通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57.
[3]黄小京.古城镇远是明初西南商业文化发展之都[J].北京:商业文化,2012(7): 86 .
[4]黄贵武.镇远军旅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5][明]郭子章.黔记舆图志考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字:城市转型 ; 城市规划 ; 政府职能 ;价值取向;城镇化
Abstract: city planning is the basi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 bibcock" action and influence,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nese city development, discuss our country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to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ity several transition wa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our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and gives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ty transformation; city planning; government function; value orientation;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行为,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既有来自外部的市场经济性批评,也有来自城市民众化的批评。随着我国城市多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越发复杂,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成为当前政府执行城市规划行为的重要任务。城市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发展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以及城市规模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城市规划呈现出新旧并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研究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更好的指导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为论述基础,通过对转型期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城市及城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
1、生产与消费并行的发展方式
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仍然是其主要的支撑,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苏州避开古城,开辟新城等,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而构建的载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城市发展规模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开始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大力提倡三产的比重。
2、企业与服务并合的政府职能定位
长期以来,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型的政府特征就是要讲究成本效益,因此,政府职能往往被市场化,通常会把经济管理的原理应用到政府管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住房商品化和城市竞争化的发展。同时,企业型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缺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交易成本过高等,从而造成了“政府失灵”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型政府开始产生,它是一种以民为本,以社会为本的政府,是对“政府失灵”做出的一种可能性选择路径。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建设和政府的协调发展。
3、民主与效率并推的价值取向
民主与效率是公共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应该努力协调好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创建和谐的体系。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各种政策因素应该顺势发展,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一定的集权化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的效率。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如果把非理性的决策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浪费等和民众及政府之间的信任损失进行计算,集权化的政府行为并不是理性化的。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城市建设决策中不断的民主化,在追求城市化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民主也不断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现状及问题
1、盲目城镇化
我国有些地区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盲目城镇化的问题,例如,有的城市在其规划编制中,为了片面追求规模化,过分提高了城镇化人口水平,使得城市规划中大量的征用土地,过分开发,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大,产出小,入不敷出。
2、城市化目标盲目化
我国有些城市在其规划中存在着城市化目标过大的问题,过分的对城市性质和职能做出评价,无论大小城市,一律按照大城市的规模和指标来进行,有些小城市甚至无法效仿和实现,也没有实现大城市规模的可能性,最终导致结果脱离实际,劳民伤财。
3、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其规划设计中往往只对其整体规划进行了编制,而对城市在近期建设方面却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安排,使得我国部分城市在其规划中缺乏有力的建设措施和政策,城市规划没有依据可行,城市规划实施困难重重,最终导致整体城市规划局面混乱,无法形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基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
处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和实践,更应该坚持与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在其设计和实践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突出重点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必须与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规划中既要坚持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开展并实施,在整体把握城市规划重点的前提下,主动协调,坚持重点区域发展目标与整体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避免一揽子规划。同时,做好对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修建性的详细规划的技术支持。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一方面,在城市工业化集中区为了推进城市化,应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扩大城市就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中努力扩大城市的固定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地区的快速城市化,进一步刺激就业和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修复,使城市发展更加适应人类居住,为人们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坚持重点规划与集中建设的思路,有效打破了以往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小而全”的问题,达到了综合开发,集约和简约的目的。
2、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细节规划
细节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和控制中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总体和具体规划层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各种需求,这种不同需求在城市化水平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对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城市综合规划中有精细化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所涉及的范畴远远超过了目前既定的相关法规,可见,城市细节规划也是对目前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和说明。
3、注重城市更新改造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城市的更新改造,首先,要追求城市的自然和谐,在后期的城市化发展中要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和完整性,体现城市发展特色。其次,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采用多种合理化方式,因地制宜,切不可大拆大建。针对更新改造中的水、电、气等系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注重挖掘城市内涵,从城市发展中寻找价值,通过更新改造,将城市价值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作用和效果。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让城市具备更新的城市形象,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更好的实现城市职能。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处于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城市规划设计,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将我国城市规划更好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建设更加和谐的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08).
[2]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3]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4]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5,(22).
[5]杨小东,胡大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3,l9(2).
关键词:现代城市商圈;集聚;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710;F727
一、现代城市商圈的概念
商圈,又称商势圈,是指零售店或商业中心的服务能力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或者指来店消费顾客居住的地理区域。商圈理论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称为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理论①,即以商店中心地为中心,以最大的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辐射能力为半径,形成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的圆形区域。
城市商圈是商圈理论的延伸和应用。城市商圈②是一种商业集聚的中心地,是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众多商业网点的集中地,是高密度的商流、客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若干相似及互补的商业企业分布在同一个区域内,组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的商业群落,共享商圈渠道价值,并形成对外的整体优势,构成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区域复合体。
从城市商圈的发展来看,现代城市商圈的出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业现象。现代城市商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产物,它以商业集聚为核心,包含大量购物、金融、餐饮、休闲、娱乐、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设施和功能,能满足城市居民及游客多样化、综合性需求,并因而成为城市的中心。现代城市商圈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或城乡结合部,形成不同的等级层次,如都市级商圈、区域级商圈及社区级商圈等。
现代城市商圈是一座城市商贸服务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区域,代表了城市的商业经济活力水平,成为展现城市繁荣的窗口。其中都市级商圈越来越成为城市繁华活跃的中心地,成为城市的的标志和名片,如北京的王府井商圈、上海的徐家汇商圈、广州的天河路商圈等。
现代城市商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商圈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商圈的结构、业种分布、业态组合,城市商圈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发展策略,城市商圈经济、社会、文化集聚功能的形成与特征等几个方面。其中对现代城市商圈形成、发展与壮大原因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并主要是从产业集聚及商业集聚的角度进行的。
在城市商圈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研究方面,褚有福[1](2001)认为现代城市商圈的出现,不仅受到行政原则和交通原则的影响,更受市场原则的支配,指出城市商圈形成的四大要素是商铺、商品与服务、客流量和购买力。王娟、柳思维[2](2007)构建了由时间维度、外部环境维度和内部成长维度构成的三维动态模型,指出外部体制环境对于城市商圈的形成影响最大,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成长因素是影响商圈发展的两大主要维度。唐红涛[3](2008)认为商圈的发展取决于零售市场的规模、结构和业态的完善程度及城市的综合营销能力。段东霞[4] (2010)从商圈中心移动的角度,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分析了城市商圈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市场化推动和交通设施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王晓春、王先庆[5](2010)从业态组合角度分析认为,通过相关业态的互补性作用,达到最佳的商流、人流的效果,是商圈持续繁荣的核心要素。
从产业集聚和商业集聚的角度,朱涛[6](2004)采用豪泰林模型和斯坦伯格模型对企业选址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大企业间的集聚及小商铺与大商店的共存机理,论述了城市商圈的形成机理。刘中南,罗建勤[7](2008)认为商圈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条件(城市化发展和政府规划引导)和集群的内部动力机制(节约成本绩效、组合成本绩效和区域品牌绩效)。城市商圈通过合作竞争、分工互补、技术创新、文化向心力、维护声誉等机制使商圈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王先庆[8](2009)认为商圈是在商业聚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指出商圈发育成长的因素包括盈利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客流因素、购买力水平、经济成本、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地理、地区文化、周边状况)和发展因素(政府支持、城市规划、商圈空间延伸性)等。
另外,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现代城市商圈的服务业集聚③现象。王学军[9](2003)从现代商业街的这一特定城市商圈的研究出发,指出现代商业街已由传统的“购物场所”向综合性的“生活广场”转化,不仅具有一般的购物功能,还有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城市商圈的服务业集聚。刘中南,罗建勤[7](2008)指出,商圈是商业企业以及金融、餐饮、储运、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关联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商业网点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宋胜洲[10] (2009)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城市集聚性,将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钟韵[11](2012)指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服务企业大量集中分布、相应的基础设施完备、公共平善、企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实质上包括了现代城市商圈的概念。
上述学者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城市商圈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有一些帮助,但过于偏重影响因素而非根本动因。现代城市商圈为何会在某一地点产生,而非其他?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动力是什么?现代城市商圈内部企业之间有何种相互作用?其经济根源又在哪里?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依据经济博弈论理论,着重分析现代城市商圈各商业主体之间在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的相互作用和集聚趋势,试图探析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根源。
三、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博弈分析
现代城市的本质在于集聚性,体现于工业、物流、商业、信息及现代服务业等各个方面,其中现代城市商圈是这一集聚特性的集中体现。由于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性,现代城市商圈的这种集聚特性来源于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集聚倾向。博弈论是研究经济主体相互作用下,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及行为的理论,可较好地应用于研究现代城市商圈商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从现代城市商圈商业企业选址博弈出发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经济根源,并从渠道控制权的博弈分析探寻现代城市商圈发展壮大的原因。
(一)选址博弈分析
根据博弈论的原理,本文分析两个商店如何在一个城市进行布局,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
第一,存在一个圆形城市,半径为“1”,那么城市的面积即为“π”。
第二,居民在城市中均匀分布,具有相同的消费能力和偏好,因而单位面积的居民产生单位面积倍数的消费,以商店的辐射区域面积表示销售量是合理的。
第三,有两个相同的商店在这一城市社区选择店址,它们提供相似的产品,产品价格和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两商店的差异标准化为商店的选址位置差异。
第四,两个商店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完全信息。
第五,消费者按照购物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购物地点,其中购物成本主要指旅行成本(价格已标准化并保持一致),并假设单位交通成本是一样的,购物成本仅与距离相关。
如图1所示,商店A和商店B在圆形城市中选址。假设开始时两商店分别在城市边缘(圆周上A1,B1点)选址④,此时商铺到城市中心的距离一致。
根据经典Hotelling模型[12],我们可以得到两商店的初始辐射范围。
商店A和商店B分别在城市的两端布局,居民选择交通成本最小的商店消费。在此直线上,由于假设单位交通成本是一样的,如果直线上位于x处的消费者在商店A处消费,那么x点左边的企业也将选择在商店A购买(见图2)。
如果将这个博弈进行数次,根据重复博弈理论,有限次重复博弈不改变原有占优战略均衡,每个企业都将倾向于选择向城市中心移动,经过多阶段博弈,企业A和企业B最终都将在城市中心设置店铺,博弈达到多阶段均衡结果。
同时,在这一占优战略均衡下,不需要参与者有更高程度的理性。参与者仅需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而不必考虑对手的选择,即不管对手选择何种战略,参与者本身有唯一的最优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博弈均衡结果能更容易地得到实现,有更强的自发性。
在上述均衡结果下,商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面临的情况简化为Bertrand模型: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达到自由竞争的结果,两商店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利润变为零⑦,这是典型商圈所面临激烈竞争的经济根源。
通过上述商店选址模型的博弈分析,我们得知,两商店在经济利润的驱动下最终会在城市中心或者社区中心进行集聚。当我们合理地将两个商店的博弈分析扩展到多个商业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企业之间时,便会最终得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商圈,这便是现代城市商圈产生的经济根源。
(二)渠道控制权博弈分析
流通渠道是现代流通业实现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在商品价值增值及实现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共享流通渠道价值链及争夺渠道控制权是现代城市商圈持续发展的动力。
流通渠道不同于营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围绕价值所进行的商品流动过程,也是财富流以及商品智慧价值(如整合、服务、规划等)的创造与实现过程。流通渠道决定了流通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达水平,流通渠道价值是渠道为流通主体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作过程,取决于渠道的质量(如商品流向、流通速度等)与渠道的控制权两个方面。
现代城市商圈具有提升渠道价值的巨大能力和特质,这主要依赖于现代城市商圈的商业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现代城市商圈通过集约性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集聚经济和信息透明)、城市商圈现代服务业功能的外部经济性、隐形学习能力的发展、品牌效应的建立、竞争互补的共同推动、文化向心力等,现代城市商圈的外部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区位因素等也使其成为提升渠道价值的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重GDP、重工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工业生产行业获得了极大发展。而由于市场及市场经济的滞后,我国逐渐出现了产品滞销的艰难局面,众多生产企业面临着寻找渠道及零售商的难题,出现了“渠道为王、中间商主导”的产业结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生产商)在与城市商圈的企业进行博弈时,往往处于被“讹诈”的境地,处于劣势谈判地位。
在城市商圈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双方为瓜分商品利润进行激烈的斗争。其中城市商圈的战略空间为(高价,低价),分别表示其商品采购价格的相对高低,以及租金、入场费、管理费等政策;供应商对上述报价进行选择,战略空间为(合作,不合作)。
在这一博弈中,如果现代城市商圈执行“低价”战略,渠道供应商选择合作,则渠道价值主要为城市商圈获得,供应商薄利多销,而如果选择不合作,则现代城市商圈完全可以选择替代供应商,相反供应商则面临严酷境地,处于破产危机中。如果城市商圈执行高价战略,则让利于渠道供应商,双方共同分享渠道价值,若渠道供应商选择合作获利会较为丰厚,若选择不合作,城市商圈能易于找到替代供应商,但利润有所减少,供应商则可以在外部选择零售商,获取微薄利润。
在这一博弈中,我们假设供应商商品价值为a,城市商圈能提升渠道价值,从而使得商品价值增加为ka,这一价值在城市商圈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划分。此博弈标准式如表2所示:
在上述博弈中,现代城市商圈通过低价和高价战略将其对渠道价值的增值在供应商和城市商圈之间进行分割,相对于低价战略,高价战略倾向于让利于供应商,因此v1vk,那么(1-v)ka>a便能得到满足,供应商就会更倾向于合作。而在实际情况下,这种利益分割是很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低价,合作)成为博弈的严格优势战略组合。
这一均衡结果表明,现代城市商圈采用低价策略,即以较低的采购价格采购,并要求一定比例的入场费、管理费及较高的租金等,而渠道供应商基于自己利益考虑选择合作。此时,现代城市商圈掌握了对于供应商的渠道控制权,主导利润分割,获得大部分利润,但对渠道供应商的利润提升也有帮助。此时,对于现代城市商圈的运作而言,其关注点在于商圈的商品提供,在于从何种渠道获得最优质低价的商品,从而极大化利润获得和渠道价值。
总之,现代城市商圈在与供应商进行连续博弈的过程中,依托其独有的特征和能力,逐步成为渠道的建设者和控制者,掌握着价值分割的主导权,并建立起了供应链渠道上的协作关系机制和利益分割机制,为整个渠道注入了新的价值和活力。通过占据渠道控制权,现代城市商圈还瓜分了渠道的大量利润,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并不断发展壮大。
四、结论
现代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博弈分析是从城市商圈经营主体之间决策的相互影响及结果的角度,对现代城市商圈产生、发展与壮大的根源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从中得到如下结论及现代城市商圈建设的建议:
第一,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商业具有自动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倾向。因此对于现代城市商圈发展,要关注市场的力量,同时在进行现代城市商圈规划时,也要注意这种规律,将其设立在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地点,为商业企业自身的集聚和壮大提供条件。
第二,现代城市商圈的发展过程表现在运作流通渠道,整合并提升渠道价值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博弈,渠道主体逐渐达到价值分割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城市商圈逐步掌握了渠道控制权,分割到较多利润。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能,完善渠道的价值形成和实现功能,从而促进城市商圈和市场繁荣。
第三,从博弈论分析出发,我们对现代城市商圈商业及服务业集聚的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认清了现代城市商圈产生与发展的动因,而非仅仅是影响因素。
注释:
① Christaller, W.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M],1933. Translated by Baskin C.W. Englewood Cliffs NJ. London: prentice Hall,1996.
② 刘中南、罗建勤(2008)指出,商圈是一定区域内商业网店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商业经营场所;王先庆(2009)认为商圈就是商业集聚的中心,实际上指的都是城市商圈;唐红涛、柳思维等(2008)界定并使用城市商圈的概念研究商业集聚的现象。
③刘奕.服务业集聚形成的理论评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5):48-53.作者指出商业服务集群是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一种类别,详细论述了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对认识现代城市商圈有一定的意义。
④可以假设位于城市社区内部任意位置,分析过程类似。
⑤此时瓜分消费者的效果最好,且能更方便地表示距离城市中心(圆心)的距离。
⑥要求S1+S1+S2>S3,即A单独移动获得的纯收益加上两商店共同移动时A获得的收益大于共同移动时B获得的收益。在理性假设下,S1 与S3应大致相等,这一条件容易得到满足。
⑦文中所述Bertrand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两商店具有相同的状况:产品无差异,成本相等,完全信息等,这些在现实商圈中不完全是如此,因此城市商圈中相关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之外还有共同的发展与繁荣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褚有福.商圈建设与市场规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0):22-24.
[2] 王娟,柳思维.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构建与述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6):10-15.
[3] 唐红涛.商业空间集聚形成与演化发展研究[J].经济经纬,2011(2):50-54.
[4] 段东霞.大中型城市商圈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以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J].商业经济,2010(25):20-22.
[5] 王先庆,王晓春.商贸流通业高速成长背景下都市型商圈繁荣的业态组合及改进策略——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J].中国市场,2010(3-4):54-57.
[6] 朱涛.零售企业选址的博弈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7):18-21.
[7] 刘中南,罗建勤.城市商圈企业集聚的生成和运行[J].商业经济评论,2008(5):52-53.
[8] 王先庆.现代城市商业集聚与商圈的发育成长——以广州大道北商圈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9(6):57-60.
[9] 王学军,刘伟芳.国外商业街发展的特征——趋势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3):21-25.
[10] 宋胜洲.分工协作网络的耦合:现代服务业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发展[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6):4-9.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相关性; 设计原则
引言:
当前,我国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当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内容。不仅如此,城市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设计
谈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上,人们首先会想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何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工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等。与此同时,并城市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城市的统一规划以及综合建设,并最终完美的实现城市区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及规划设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圣人" 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同时还有孟子的言论"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都是古代劳动、智慧的人们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探悟到的生态和谐发展思想,其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这种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被冲击的无比惨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理念,主要强调的就是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在《21世纪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的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并对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城市发展的观念,一种是"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人定胜天"的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人类战胜自然并获得生存空间的荒谬想法。图1表示的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其中:
W代表的是城市经济系统
S代表的是城乡社会系统
O代表的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
N代表的是城市建设整体平
衡、协调发展的决策成果
H代表的是规划设计策略及其
方法的制定
图1 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式操作程序的功能、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其中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种基础性工程建设来对待,而通过草木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究其根本,其所宣扬的就是建议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区域内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总结及建议
新时期下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与研究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指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和谐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坚持并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原则。②注重"天人和谐"的理念,尊重生态自然的功能作用,严格做到"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植,宜建则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③坚持并遵循社会和谐建设的原则,一切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社会生态和谐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郭丰产.城市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