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5 11:26:51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物理创新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第1篇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创新教育,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2 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适当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将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展示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他们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

3 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水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水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测水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4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4.1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用量筒量出100mL盐水;(3)把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M-m)/100mL。

4.2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2)倒入量筒中100ml盐水;(3)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m-M)/100mL。

第2篇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人为物理教学

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无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

力;不少教师教学方法单纯,教学中照本宣科,方法含量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

受-理解-巩固-解题",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

,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

代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差距是明显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必须改

革,特别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注重创新启蒙 ;

新课的导入是树立创新意识的最佳良机。导入的创设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

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或过渡,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初二年级是物理

的起始阶段,新课的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学生爱不爱学物理、想不想学物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按照

课程标准传授知识之余,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因为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创新。

二、培养创新意识 ;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

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

创造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

课堂上控制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诚实正直、平等待人,

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将自己

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为此,需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

,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

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

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

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精神。

三、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技愈发展、愈显示物理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核心学科。中学物理教

育,不仅要为培养物理学家,造就物理学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质,提

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师从一开始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的教育,让学生

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生产用品中惊奇地发现:物理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

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让学生从认识到"几乎处处是物理的世界"而

激发出"我要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使思维更敏捷

,更严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感悟到学习物理的必要性。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这就需

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

等。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只有吃透学生情况才能提高教学的

针对性。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教师引导得当,才能

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间

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

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从而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四、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

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

,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

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

参与到学习中来。

再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例现象不存在的是:A、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

上。 B、水从碗中倒不出来。 C、人可以倒着行走。 D、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

,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

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仅依靠直觉猜测是不够的,

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论证和检验,而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而这种"新"仅仅是对学生个人来说

是新的,前所未有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这种创新就应是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中,自己

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自己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将以上一些策略运

用于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知识面宽,思考问题周密,学习主动

性强,积极性高,后劲足。学生不仅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在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

第3篇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观察 实验 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及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物理教学创新的关键。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其具有信息量丰富、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并结合声音、图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与表现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改革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有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营造轻松越快的教学气氛等显着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教学中由于选材的不当,造成展示的内容过于繁多,而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过于追求“量”的变化,而忽视了“质”的改善。同时,对于教师来讲,由于相关课件的缺乏,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搜索素材,这就降低了教师在备课上的精力。因此,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要紧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将多媒体的内容做到精简化,并且大力度的发展初中物理多媒体的优秀素材,降低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使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节生动高效的初中物理课。

二、增强实验 激发兴趣 培养素质

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同时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物理实验来证实。初中生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应相应的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如通过引入阳光在教室内人工制作彩虹引出光的散射现象,利用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的与众不同。但是,对于现在的物理教学来讲,其有教学任务重、课时分配量少的特点,这就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的进行。虽然一些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物理实验的课时,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一些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题,转变教学上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或者通过令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设计一些小的仪器,如根据闭合电路原理手工制作简易的小手电、利用凹凸镜制作小型望远镜等,将物理实验从课堂搬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成功体验与励志教育

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 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物理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

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2】,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把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从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知识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相应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总之,在现代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的处理好主客体关系,有机结合教学关系,实现物理教学的优化,最终到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手能力,达到育才育人的教育目的。中国传统物理教学方法是严谨认真、按部就班的,与国外相比缺少了渗透性与跳跃性。所以教育创新要注重“以人为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素质教育 教学

一、如何进行物理专业的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2.培养创造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4.培养创造型的学习能力。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

二、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大学教育的目标来看,大学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的一种职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人文教育),目前诸多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这是对学生素质的考验,即对智力中的知识能力的考核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检验。另外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 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

2.“智商”与“情商”。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质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缺少的创造性。

第5篇

一、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创新动机

科学既是一种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而通常的科学方法都贯穿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许多科学家就是从对本学科的历史研究中,开始自己的创造活动的,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不仅牛顿如此,凡是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都是善于批判和继承的,学习物理学史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使学生更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习研究,敢于创新。

创新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心”开始的。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须把历史引入教学中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人们对过去感到自豪,对现在怀有责任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物理教学中,应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激发起对物理学的兴奋感情,确立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物理知识的决心,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从而激发起创新动机。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

物理源自生活,又要为生活服务。物理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地都有可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不论大到宇宙,小到原子,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无处不存在可以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的问题。例如,学校田径运动会计时员的计时方法、风车、自行车等等。

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搭起物理与社会重大事件的桥梁,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身边的重大事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如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飓风的影响等等。

联系生产实际,工农业生产中包含丰富的物理内容,涉及力学、电学和光学等各个方面的物理知识,为物理知识联系实际提供了又一个重要途径。物理课本中也有不少联系生产实际的问题,如螺丝钉的省力原理、光的反射原理、潮汐发电的电站、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高压输电和核电站等。

三、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

1、增加实验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创新能力。

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通常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希望亲自动手操作。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多,课时少,学生根本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希望亲自动手操作,满足不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有些教师在黑板上做实验。尽量少做或不做实验,为此,学生为了完成课本规定的实验匆匆进入实验室,又匆匆忙忙操作,跟着老师转,出来的结果基本一样,也无从谈创能力,如何增加动手机会呢?1定时开放实验室。学生想象力丰富,接受的信息多,精力又充沛,有时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做新的探索而苦于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因而就把他的创新意识在萌芽时就抹杀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正确加以引导和管理,增设一些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外实验。让课本中出现的家庭小实验,由学生各自准备好材料,进实验室做,让学生在一起讨论研究,这样每一位学生可以自由地、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加创新的机会,在实践中出真知、出能力。2尽量把动手的机会延伸到教学中去。物理实验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面面俱到,但要设法把一些抽象概念、规律。通过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学习气氛浓厚,学得轻松愉快,学生也易接受。

2、增加探索性实验教学,活跃创新思维

探索性实验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规律性和说明自然现象的方法。因此,可把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可以改变探索性实验,超前于知识教学,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比重,以增强研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虽然能测得大气压值,并能理解测量过程及原理,但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达不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索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四、利用开放性习题,促进创新思维

近年来,开放性习题在各科考试中出现的频率逐年升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应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有一只蓄电池正负极已模糊不清,你根据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的答题过程就是一种创新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类似的习题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就既可扩大学生的创新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一,物理学习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训练的模式,其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思维;其二,它需要将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两者不可或缺;其三,物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不停地探索及创新,如果我们没有求知欲,那么对物理学习难以深入.对于以上物理学习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1.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物理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课堂教学的重点多在于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记忆理论和公式的培养,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应对考试,大多数实验课都较为匆忙,甚至不做实验.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他们对物理保持一个不解和未知的状态下,其兴趣还没有产生,这时教师开始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让学生早期就对物理学习形成了应试为导向的观念,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原来的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初中生对于灌输式的知识传输难以提起兴趣,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难以自主学习,也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当前物理教学十分迫切的需求.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方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内在的一种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形成自主学习.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物理探究.(2)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古至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是不平等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台作为自己展示的舞台,而学生则是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对教师具有恐惧和盲目迷信的心理,认为教师的话是真理,是权威,就算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也不敢对其质疑,对于不同的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注重实验课程的开展.教师需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课外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鸡蛋从三楼扔下去可以不碎”的小实验.在当前注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物理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对物理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转变学生固化的思维,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学已经迫在眉睫.笔者也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1]邵泽玲,侯庆伟.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77.

[2]杨兴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27-28.

[3]刘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9):27.

第7篇

一、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他们一起探究,一起欢乐,一起享受成功,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佩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学没有强制,它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型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

创新教育是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例如,对于“小影成像”的现象,教师可让学生留意观察为什么夏天的树下会有一些斑斑圆点,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可结合物理原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学习起来也更加勤奋。

三、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都需要认可,需要鼓励,尤其是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认同,需要家长的理解,需要同学的关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学生,而要以发展的规律去观察学生,在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课产生好感,从而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如此一来,便能将学生内在需求的满足感,逐渐转化为学习物理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物理成绩。

四、做好实验,增强学生的求知感

物理教学和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学科。许多物理常识、物理规律、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物理是实验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积极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学生常常觉得物理实验很陌生,不容易接触,进而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其实,物理实验并不都是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例如,用筷子和一碗水做光的折射实验;用滑轮做力的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实验。这样,学生会觉得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从而大大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五、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了让学生形成这一习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纠正自己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新见解、新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迅速提升,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