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5 11:26:50

序论:在您撰写地摊经济的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地摊经济的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法制化进程 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告别传统的简单能耗和对环境先破坏后治理的模式,要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途径,在创建全面小康的社会中发挥低碳经济概念的统领作用和低碳经济的实际价值,不断推进低碳观念和行为走向实际和深入,在确保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结构,体现科学和可持续的观念。加强对低碳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应该立足于低碳理念的宣传,要结合国家的法制化,推进低碳制度的建立、创新和完善,向低碳经济要效益、要发展潜力和后劲,形成社会上对加强低碳经济管理的共识,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有效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作用,推进低碳发展模式的形成,以实际的行动去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高效率地实现低碳经济管理应该在分析低碳经济重要价值和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建设进行了模式、方法、意识上的思考,以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制化进程、制度创新、健全政策体系等措施提高社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管理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全民对创新低碳经济管理的积极研讨,从观念、体系和思想上达到加强对低碳经济理解和完善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普及的作用,进而实现低碳经济管理的目标。

一、低碳经济管理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意识领域的方向,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管理的一方面可以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发展目标和降耗指标要求;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管理的还可以调整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经济的整体结构,创新能源利用的法师,发展新兴工业,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低碳经济管理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并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二、创新低碳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

“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重视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还对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要求,要建立以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意识,大力推广低碳产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大力推广和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社会全体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

2.加快低碳经济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低碳经济管理的尽快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适宜于低碳经济法律和法规体系的构建,完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就是已有法律法规指导低碳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在低碳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体系出依法办事、依法必纠的特点,促进低碳经济管理的走向法制化轨道。

3.创新低碳技术体系

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必然的核心,要促进各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逐步建立节能和提高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同时,加强政府及企业的国际合作,不仅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要准确估计我国能源的稀缺程度、确保能源消费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并尽量利用发达国家取得的低碳经济管理的技术经验,以先进的措施和技术促进低碳经济管理的深入发展。

4.低碳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

要发挥低碳经济管理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对低碳经济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并出善的政策。如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碳交易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财税政策不仅使财税制度日趋合理化,还有利于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倾斜力度,建立科学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在发挥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绿色采购等财税政策同时,对低碳经济管理的示范、激励工作还要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低碳经济领域,搭建低碳经济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的项目融资方式,最终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一套良性的、立足我国国情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体系框架,确保低碳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活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只能走一条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低碳道路,告别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确保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目标的具体实现。低碳经济使建立在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理念更新、经济管理放过创新的根本反应,新时期,我们应该抓住低碳经济这一有利的方向和目标,以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的方式实现低碳经济对经济简化和社会发展的促进。要以法制化进程、制度创新、健全政策体系等实际工作为突破口,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丰富低碳经济管理的体系和层面,发挥低碳经济管理的主导作用,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增长、进步、恢复和保护,综合实现我国的发展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思友.论低碳经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责任[J].青年科学,2010(06):102

[2]钟柳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N].广西日报,2009-12-22

[3]李友华.基于政府主导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J].行政论坛,2010(04):82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管理主客体 人本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不竭动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这既是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作为管理者则不能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现代经济管理,能否做久做大,取决于用人之道,辅人之道。经济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一切从人出发,来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以提高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为目的的理念。

一、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

首先:确立人是第一因素的观念。经济管理者在观察事物、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应当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

其次:确立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人才是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素。在经济管理中,只要我们始终树立人才观念,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必然会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确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经济管理最高目标的观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管理的最高目标。在经济管理中,确立了这一目标,才能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有方向、有动力、有积极性,其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工作效率也才会大大提高。因此,树立这一观念,是经济管理的前提、基础和根本。

最后:确立人和的思想。从本质上讲,人是社会的人、群体的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是组织的人。所以要发挥人的群体作用、组织作用,就必须在经济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人们朝着经济管理的目标,使组织中上下之间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努力奋斗。

二、在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经济管理的客体要素主要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在这些要素中,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人是整合其他要素资源使其发挥作用的“灵魂”。如果没有人这一要素,其他要素都不能有机的协调、运转起来。可见,在经济管理主客体中,人的要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把人作为根本,才能依靠被管理的人,去组织协调利用物的要素和其他管理要素,所以要坚持人本理念。

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管理诸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经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活动和过程。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财、物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这些人际关系。只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使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坚持人本原则,既是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前提,也是经济管理理论的归宿,人本主义或人本论是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首要理论前提。实际上,人本思想一直是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主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深入,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本理论研究也从一开始的“重事轻人”转向“重人轻事”;从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转向 “社会人”;从主张用经济刺激和严格管理人来提高效率转到创建企业精神、满足人的需要、形成团队精神来创造效益;从以事为中心进行管理转到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从传统的把人当作机器来看转向了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由此形成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这些转变,充分说明了坚持人本原则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本原理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归宿。

三、在经济管理中如何运用人本理念

(一)加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任何形式的经济管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想要搞好管理,管理者首先必须对人的本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我们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管理制度,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要想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人的需要,通过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引导人的行为。因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这是人的行为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经济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可以挖掘出人的潜在能力,可以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管理队伍稳定,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员工的自觉性,使组织成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要知人善任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经济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经济管理中,如何选人用人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战略课题。在知人善任方面,在经济管理中,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好的作风选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人本理念在现代经理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力,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F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前言

近几年,我国不断增加了支持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大力创新制度与科技、开发能源以及产业转型等方法来将能源消耗减少,降低废弃物排放量,进而不断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近几年,低碳经济在我国各个领域中不断受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能够对生存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优化与调整经济结构,如此一方面可以切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还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开发。房地产是高排放量以及高能耗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房地产业需要加快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使得房地产业成本增加

当前,因为受到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低碳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就目前我国打地产发展看来,如若大力运用低碳技术,容易增加房地产成本,需要不断加大相应资金来开展技术研究。此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得到取代,所以在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时其成本较高。将该技术运用于房地产开发中会大大增加建筑成本。尤其是目前主要的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业,在实际发展是资金并不宽裕,从而致使其难以广泛运用低碳技术。

2.使得房价抬高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则必然要加强研发新能源与新技术的力度。如此一来,企业必然会大力宣传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先进性与优势,从而将房价提升。而且将低碳技术运用到房地产建设中,必定会提高整体建筑质量,而其价格必定相应上升。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极易导致房价抬高。

3.会在短期内抑制房地产发展

发展房地产必须要由充足的能源供应作为基础,因此其不但需要用到大量能源,并且能耗极高,尤其是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排碳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如若离开了充足的能源作为支持,则必定会抑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1.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环境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其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强。在此背景下,如若缺乏完善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则要想发现低碳房地产必定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则容易致使违法行为增加。在发展低碳房地产时,因为其犯罪成本较低,且所获得利润非常可观,所以具有较高犯罪率。不仅如此,还会出现虚假房地产价格等现象。因此,在目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发应当要不断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2.积极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

在以往发展房地产时便有诸多问题存在,加上当前所提倡的低碳经济,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房地产的发展,随之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渐复杂。如若依旧采用以往的政策来管理房地产经济,则必定难以获得成效。所以,在应当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健全低碳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得以健康发展

3.科学策划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体制变革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亦有所改变。当前要求房地产实现低耗能、低排放。所以,要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结构,为低碳背景下房地产如何继续发展做出策划,对于房地产低碳经济下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指导和扶持,让房地产业能够平稳发展,降低由于低碳经济而对房地产业造成的经济影响程度。

4.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要想在低碳背景下实现自身良好的经济管理成效,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在房地产行业中材料与技术在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其应用到自己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去,并且经实践证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次,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能源技术地成熟,将它们应用到房地产项目建设与后期使用中也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要充分结合自身项目建设实际,以及相关指导要求在房地产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进而实现良好的低碳经济性。

5.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

虽然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增长,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但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行业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在这之中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便是代表之一。也正是由于这方面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导致了低碳房地产因缺乏强制性以及权威性而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例如,目前低碳经济房地产关于碳排放量并未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予以规定;另外部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所致,针对一些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着处罚力度不强等情况。对此,为了促使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发展,我们应当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房地产行业协会以及一些地产巨头等就房地产低碳经济法律法规进行商讨,随后将初步意见向社会公布并征集意见或建议,这样一来有助于确保所制定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必然会朝着低排放、低能耗的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36).

第4篇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要研究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主要应考虑的便是碳排放问题。就目前而言,由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有两种: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或保持导致的碳排放,如围湖造田、草场退化、种植制度的改变等。间接碳排放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为源碳排放,如交通用地尾气、矿产品开采工艺排放等。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现象比比皆是,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碳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如何管理好土地利用以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国家(王铮和朱永彬,2008),尤其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土地类型变化不当往往不利于碳蓄积,会加剧碳排放。如森林砍伐会直接导致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呼吸加剧;农牧林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生物量便会被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草地转变为农田会加剧土壤呼吸,从而减少了碳素向土壤的分配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不当引起的碳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低碳经济理念倡导下,中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力求土地利用朝着低碳和经济的方向发展,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力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问题,其中尤以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问题最为显著。(一)东北地区过快的农业发展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和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1996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达到215262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5%;到了2008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减少到214500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7.63%,但实际上2008年耕地总面积只比1996年减少了0.35%。但东北三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面积增加也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而该地区的森林和草地富含生物碳量和土壤碳蓄积量,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将对于该地区的地面生物量清除;耕作以及水土的流失将对土壤碳蓄积碳汇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草地转变为耕地将加剧土壤呼吸,不利于碳积蓄。近几年,国家政府在低碳经济理念下,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投资积极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010年该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2242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额占84%,当年造林总面积为50703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为308643公顷,而退耕还林面积却为0。这样的发展并不能使该地区土地利用低碳化,要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必须合理配置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而并非一味增加林地面积。(二)华北地区的牧草地出现严重的退化和荒漠化现象由于过去20年间华北地区大量的植树造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到2005年,华北地区牧草地面积比1985年减少了6888000公顷,主要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1175600公顷);还有部分转化为耕地(耕地面积增加774700公顷)。但是,就总体来看,牧草地面积下降速度依旧过快,同时过度的放牧也加速了土壤沙漠化速度,这些都不利于土壤中碳的蓄积。(三)华东地区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华东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理应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2008年耕地面积只占了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98%。与此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增加耕地面积仅为95006公顷,但是减少耕地面积却达到了99695公顷,超过了增加的耕地面积达4689公顷,可见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超过了增加的数量,年末耕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总量中,有85%用于建设用地,占全国耕地改造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4%,可见华东地区建设用地改造的面积之大,华东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迅速变化(耕地逐年递减、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生物量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加速了碳排放,将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华东地区会出现这样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呢?这一方面是华东地区地处平原,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匮乏,因此自古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耕地和进出口贸易。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领海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内陆地区快,各地纷纷建居民楼、厂房、写字楼,加速了该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及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人们纷纷闲置耕地或者转卖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厂打工或者自己成立工厂进行加工、贸易。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种势头更为猛烈。江浙一带很多原有的耕地都被低价转卖给政府用于建设用地。农民搬进了政府新建的农民安居房,农民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这种现象已经违背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同时也恶化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调整,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的利用,值得政府部门深思。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好生态发展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有节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效地管理保护好土地的生态系统。因此,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减源”、“增汇”,这是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和提高土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彭欢,2010)。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优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土地利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通过法制化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通过增加耕地转化审批环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向建设用地。对破坏耕地、任意改造为建设用地者进行严厉打击,应处于高额罚金,并要求其限期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生态系统。同时,提高林地面积规模,控制耕地、牧草地、沼泽和滩地面积减少速度,促进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向林地、牧草地和耕地转换,设立提高土地的碳吸纳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经济杠杆,促使土地利用合理化。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取得和保有的成本,提高土地价格,以此用经济杠杆自动调节土地利用类型,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尽管低碳经济、碳汇等词汇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碳积蓄后到底用于哪里或者说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不健全导致的。碳交易其实质就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彭欢,2010)。我们应该应用市场化的手段,制定好合理的碳交易体系,并处理好各个相对量的指标,建立全国的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碳交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碳排放才能从经济的角度得到实质性的遏制。总之,目前低碳经济下我国土地利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道德等各种手段进行管理。重要的一点是让低碳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该从本质出发,倡导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让低碳和土地利用自动协调发展,这对于现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让经济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力杠杆。当然,健全的法律也是必然的管理途径,法制的强制力手段将能使土地利用管理变得井然有序。

作者:刘伟 何春艳

第5篇

[关键词]低碳模式;房地产;经济管理

1引言

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一直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希望通过低碳模式减少资源浪费,让环境和经济能够实现协同发展。通过低碳模式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还能够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使用率。在新能源发展中,低碳模式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低碳模式下,要让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不断创新,加快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1]

2低碳模式内涵

低碳模式是通过研发新能源、创新管理体制、应用新技术,减少石油、煤炭等能源损耗,避免出现温室效应,实现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全新发展趋势。现阶段低碳模式主要特征包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让我国社会能够符合低能耗建设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率,让我国工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要对错误的污染观念进行更新,使粗放型经济逐步转为集约型经济,并通过科学的方式让低碳模式经济发展思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社会发展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低碳模式对我国房地产模式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房地产行业所做的贡献无可比拟,而且和房地产有关的产业多达数十种,因此如果房地产选择了低碳模式,那么与之相关的数十种产业,包括制作原料等也要选择低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房地产发展满足实际需求。在过去,房地产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多将利益放在首位,并将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最终目标,正因为如此,最终付出沉重代价,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在低碳模式下,通过少量资源投入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收获,并且使环境得到保护,这样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道路。

4低碳模式带来的挑战

(1)低碳模式导致房价的提高。为了实现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快速发展,就要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绿色、环保建筑,真正实现低能减排、废物回收。但是其中研发成本必然有所提高,而且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新型能源会让建筑成本较之前有很大提高,这些上涨的成本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在短时间内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行业价格必然会持续增长。(2)低碳模式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格局。现如今低碳技术获得了良好发展空间,在今后一段时间,虽然低碳模式下的房地产建筑成本有所提高,并且将这些提高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使用成本会有所降低,从长远来看,并不会破坏消费者自身利益。但为了让使用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让房地产行业能够研发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就需要在建设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对于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并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投入上稍显不足,难以满足国家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3)低碳模式会对房地产业短期发展产生抑制。房地产行业会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其他资源消耗也比较高,在房屋建设中,碳排放量往往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在目前低碳模式下,如果难以确保能源供应充足,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行业发展,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开发与建设。(4)炒作低碳模式概念影响行业发展。在低碳模式下所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在能源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开展宣传和舆论,借用低碳概念来为自身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扩大影响力,并且使建筑保值、增值。但是在这其中很多房屋建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并不满足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而且参差不齐,仅仅是炒作概念,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降低碳排放。长此以往,人们就会认为这种个别的负面现象是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现象,将会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5低碳模式环境下房地产模式管理创新举措

5.1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而且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能够满足房地产行业实际发展需求,特别是在节能环保建筑领域,我国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指导建议。但是这些指导建议属于行政规章范畴,并没有形成法律法规,如果从这一方面进行管理,那么会导致在管理房地产行业碳排放时缺少执法标准,而且对其进行(下转P49)处罚时没有法律依据,难以对某些严重违反规定的开发商进行严肃处理。因此为了能够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下的发展进行有效约束,就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将其纳入立法计划,满足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对一些不良商家起到警示作用。

5.2房地产业发展目标要明确

房地产行业需要对房地产现有的发展理念以及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要满足低能耗、低排放的国家要求,而且要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房地产行业的结构升级,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在低碳模式下,为房地产发展中遇到的阻碍提供解决对策,并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指导,让房地产行业能够实现稳定发展,避免房地产行业受到低碳模式下发展中过多的负面影响。

5.3完善低碳大环境下房地产模式管理体制机制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发展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虽然现在大力倡导低碳模式,但也会对房地产开发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发现的问题逐步增多,现在的市场环境趋于复杂,如果房地产行业依然不求创新,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不但无法满足市场实际发展需求,而且还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倒退。所以要与时俱进,紧握时展脉搏,对现有的管理办法进行创新,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规章制度,为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不断引导让房地产行业在低碳模式下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确保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有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房地产项目给予政策扶持,禁止不符合低碳模式的建筑项目施工,而且要依法取缔那些不符合低碳模式标准的项目,情节严重者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5.4建立健全低碳背景下地产财税政策

在现有的低碳模式环境下,为了让房地产行业能够稳定发展,需要提高资金投入,但是这也会带来一定投资风险,因此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低碳模式下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并且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以及征收污染税等让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5.5积极引导国有大型房地产企业成为低碳模式表率

对国有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确保房地产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准则下,对低碳模式项目实现更多的开发与投入,进而为其他企业起到表率作用,使国有房地产企业能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行引导。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气体超标、雾霾等恶劣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的困扰。因此,人们不得不面对这一现状,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目标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世界各国都做出了减排承诺。

欧盟国家首先做出了减排承诺。欧盟的低碳经济的相关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哥本哈根会议前一直主导着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作。2009年11月12日,欧盟委员会的年度温室气体减排评估报告称,欧盟当初签订《京都议定书》的15个国家将能够按时完成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8%的减排目标。并承诺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并表示意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基础四国”也不示弱。以中国为例,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费15%;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到2050年开始减少碳排放量”的减排承诺。

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世界各国开始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然是顺应发展潮流的产物。

2低碳经济与绿色管理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绿色管理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之后的产物,两者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是低碳经济催生出绿色管理。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环境普遍污染、气候变暖的状况之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率先实施了以高能效和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运用技术创新以发展低碳技术,并且率先推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措施。其后,各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低碳经济的开发,由此而带来了企业的绿色管理。应当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企业的绿色管理,运用绿色管理能够实现低碳经济之目的。二是绿色管理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迫切需要实施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又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之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依据绿色管理之要求,将环保以及低能耗等要求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全过程之中,从而真正推动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当中,随着企业绿色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又能推动低碳经济实现新的发展,进而提升了低碳管理水平。

3实施绿色管理的措施

3.1企业实施绿色生产

企业要真正实现绿色管理,其核心是实现绿色产品的的生产,这样才能建立起绿色企业的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支持。绿色生产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处处体现绿色管理的概念。首先企业要实现绿色采购,即在给产品选择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使用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同时也需要考虑选择那种生产完后产生的废物污染少的原材料。然后企业要实现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何使得产品再使用完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即把可以变废为宝,增强产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在产品生产工艺上,要实现绿色工艺,即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减少废气,废水排放,实现环境污染最小的工艺生产,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加工。

3.2实现企业绿色理财

绿色管理概念也需要贯彻融入到企业的利润计算,成本核算等相关的财务计算活动中,将企业的效益和成本的绿色化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实现企业的绿色核算,绿色审计以及相应的绿色会计。这里所说的实现企业绿色会计,不仅仅包括企业在会计计算时考虑到企业资源,产品,材料等核算上实现绿色经济,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其他资源如废弃物等也要加入的会计计算中,实现企业循环经济,做到不浪费,不污染,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的绿色循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环境相关的设备,组织等进行客观的审查和评估。特别是在企业审计方面,需要实施绿色审计,通过政策借鉴手段判断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的规范,实现了保护环境的客观目标等。

3.3推广企业绿色营销

营销活动是指企业为增加产品的知名度或提升企业本身的品牌形象等而开展的一系列宣传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市场研究,市场调查和市场促销以及广告传播等,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以及企业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品牌等。而绿色营销,则是指在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如企业在进行产品促销时,其宣传用的工具,促销的商品等都需要采用绿色可以再生材料,使用绿色包装如环保袋等。并且营销活动需要的成本核算等也需要进行绿色计算,将环保的成本加入到整个营销活动成本计算中,制度促销产品的绿色价格。

3.4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

要让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者在工作中做到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绿色文化。建立了绿色的企业文化,其管理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在制度上,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一套绿色管理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执行绿色管理的职能,包括设立绿色认证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并且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塑造者,要树立绿色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树立绿色员工形象。企业管理人员应先提升自身环保意识,与员工充分沟通,将清洁生产理念纳入企业经营文化,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就是品质"的观念,以绿色的文化氛围来塑造企业。

3.5积极申请绿色认证,建立规范的绿色管理体系

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还需要积极的申请相关的绿色认证例如ISO系统认证,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或者标准的绿色管理系统,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绿色管理的长久有效的实施。一方面,ISO系统认证是一种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这种认证可以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能量消耗从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得到了ISO认证,就说明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的符合环境质量检测的,而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也越来越关注该产品是否有ISO认证标志。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系统,也是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的必要措施。通过建立该系统,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采购,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和规范,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个绿色管理可以有效的实施和完善。

4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就需要做到绿色管理。从管理观念上开始创新,将绿色概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企业只有积极及时的实现绿色管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的绿色管理,我国企业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万能,宁平远.关于我国企业绿色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J].社会与经济,2004(1),196-205.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规章制度;技术;人才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以降低企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绿色物流管理理念逐渐产生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管理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能源政策领域,它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低碳经济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自从该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相关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也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巨大的努力。

2、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是伴随着传统物流管理行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注重保护周围环境,以降低物流环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装卸、绿色仓储等环节。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的制约因素

1、规章制度缺失。尽管最近几年为了治理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规范几乎没有,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的物流标准缺失,不同企业在物流环节的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影响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不明确,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合力,对绿色物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2、技术水平落后。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管理相关的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等等,在绿色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很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难以独立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很少的企业运用条形码、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等,使得物流管理工作中缺乏信息平台,制约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基础设施薄弱。公路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西部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制约了物流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运作。另外,尽管很多地方纷纷投资建立物流园区,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园区物流企业的仓储空间较小,布局较为分散,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

4、管理人才缺乏。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现代物流技术,又要懂物流政策、经营运作等。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是传统物流工作人员,对电子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等的了解较少。同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对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精确测量,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如果超过规定配额,便实施碳汇补偿。例如,广东物流企业碳排放超过规定标准之后,可以强制其在西北山地植树造林,或者成立碳排放基金,实现碳汇补偿的目的。针对物流企业配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情况,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标准,逐步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此外,环保、商务、税收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工作,做好对物流企业碳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物流企业更好的经营,推进绿色物流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2、实行绿色运输管理。实行共同配送模式,物流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将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也可以根据配送的具体需要,分别采用空运、铁路、公路、水运等方式,加强不同运输方案和部门的联动。还可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专门提供物流服务,更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进行绿色包装管理。包装和运输的时候,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代替塑料袋等材料。具体措施如下:实行模块化包装,运用容器和包装托盘,对大小和规格进行统一,以方便包装和运输;实行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包装方式,以方便存储、运输,降低包装成本,更好的保护货物;包装的时候要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加强研究工作,开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全面进行绿色包装管理。

4、进行绿色仓储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储存点的规划工作,方便运输和管理,确保资源不浪费。设置仓储点之前,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物流中心,确定存储点设立的最佳位置,方便物资的配送。同时,做好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尽量减少物资存储成本,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加快物资流通速度,节约成本。

5、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物流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标准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监测技术、安全技术、废物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是开展绿色物流,加强绿色物流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善于抓住机遇,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更好的运用绿色物流技术。

6、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中西部推进,合理布局。做好物流园区的审批、规划工作,全面加强管理,确保布局合理,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园区规模化建设,突出园区资源优势,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的发展。

7、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高校、企业、社会都要重视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培养现代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更好的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绿色物流管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今后在物流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倡导绿色物流管理模式,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物流环节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