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03 23:01:39

序论:在您撰写公共气象服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第1篇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立的宗旨是在现有各种气象业务系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公众、决策、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可视化方面完成对各种气象服务产品的设计、包装、显示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和种类不断提高的要求。

1.1服务方面

(1)服务业务化。围绕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决策服务和应急服务,通过信息采集、加工、和监控反馈,实现各类服务的业务化。(2)服务快速化。综合利用、集成多种手段和渠道,通过气象信息的“一键式”,实现服务的快速化。(3)服务精准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通过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实现服务的精准化。(4)服务反馈和效益评估常态化。建立稳定、可靠、便捷的气象服务信息反馈机制和在线效益评估、评价系统,实现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服务效益评估的常态化。

1.2业务方面

(1)统一业务系统。通过研发和整合,建立一个权威、综合、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以往各类气象服务系统和平台分散独立、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联通、资源不共享的问题,实现业务系统的统一。(2)完善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类服务产品特性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制作和规范,完善业务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业务管理。通过流程监控和省、市、县三级权限管理,实现对业务准确、便捷、高效的管理。(4)丰富业务产品。利用现有气象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产品,通过建立高效、实用、统一的气象服务产品库,丰富业务产品,实现气象服务的优化配置。

1.3技术方面

(1)系统架构合理。系统基于B/S模式的分层架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实现稳定、高效的业务平台,并与各单位已有的业务系统相衔接。(2)结合地理信息(GIS)系统。将GIS系统和气象业务数据有效结合,实现气象信息显示的精确化和气象服务的精准化。(3)流程实时监控。通过研发,对服务产品到达率、及时率、漏传率、率进行分类监控和统计,实现服务产品采集、制作、加工、分发的全程监控。(4)预留扩展空间。基于微软.Net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式程序开发语言C#,可实现系统的二次开发,以应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而衍生出的气象信息服务新的、接收、展示方式。总之,要建立满足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应用的基础性框架平台。通过气象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气象资料查询与浏览、实况数据监测报警、一键式服务产品制作、一键式产品分发、服务产品共享和系统监控等方式,解决数据分散、平台凌乱和服务产品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2建设内容

根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关于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软件系统建设的要求,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软件开发建设应包括:气象服务基础数据库、基础信息查询检索子系统、服务产品加工制作子系统、服务产品编审分发子系统、服务用户管理子系统、气象服务产品展示子系统、系统监控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

2.1基础数据库

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结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集成。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构建模式组建基础数据集,整合多个物理分开的数据库,能够采用分布处理技术访问数据库,提高数据库的吞吐量和容错性。增加多媒体数据库的技术应用,强化图像、音频和视频对象内容的存储,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规整各个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并构建多种基于XML数据接口的函数,利于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性,简化外部程序的调用手段。基础数据存储包括气象服务初级产品、素材产品、效益评估信息、用户反馈信息、人口经济信息、地理信息等数据的存储,同时也是为了与采集服务配套运行,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构建动态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功能,采集气象服务产品、业务产品、预警信息、气象灾害评估、效益评估和信息反馈等资料。对于地理信息数据和社会经济信息数据,有专门的资料采集和录入页面。

2.2基础信息查询检索子系统

基于WEBGIS平台和基础资料库、服务产品库,构建省市县三级共享的气象信息共享子系统,实现对全省的监测资料、基本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用户服务反馈、相关基础资料等气象信息共享。在信息展示平台上,可以显示图片、文本、表格、文档、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气象信息。对于不能直接在平台中进行显示的压缩文件、编码文件,以下载的形式提供共享。建立历史资料库,针对历史资料库和实时资料库中的降水量、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大风和大雾等基本气象要素,实现对各站任意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气象资料共享网站,提供文字、表格、折线图、直方图、二维GIS、三维GIS等多种方式的气象资料显示方式。气象资料的检索可以指定查询站点、要素种类、临界值、起止日期和统计方式等多种检索条件,以满足各种公共气象服务的需要。根据权限提供检索结果资料在线下载服务。提供历史资料、实时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的查询显示及统计功能。

2.3服务产品加工制作子系统

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是利用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制作气象服务产品的软件系统。依托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综合气象观测、数值分析预报、基本业务产品等类别的气象资料,运用GIS技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加工制作出直观、形象、针对性强的服务产品。产品内容包括:综合观测产品、精细化预报产品、生活气象指数、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在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方面,该子系统能在基本监测和预报产品基础上进行深加工,生成产品科技内涵高,并且具有很好地适应不同媒体需求的图像、图形、文本等服务产品加工和包装能力,满足目前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在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方面,结合专业用户对气象产品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产品加工和包装模块,便于制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制作专业服务产品。

2.4服务产品编审分发子系统

依托现有各类系统或新建部分系统,利用短信、彩信、声讯、传真、网站、微博、邮件、手机客户端、影视、电子显示屏、报纸和广播等各种渠道,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平台,形成覆盖全省的气象信息综合系统。为确保产品质量,系统增加了产品信息审核环节,并根据业务需要,支持动态配置产品的审核。对于免审的产品,实现渠道灵活配置,以达到具有适用不同媒体需求的多种信息渠道的自动、快捷分发功能的要求。对于需要审核的产品,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进入流程;对于审核未通过的产品,则附加审核意见,驳回给产品编辑人员。平台能够在后台进行数据接口对接,使加工制作环节的数据能够直接推送到分发环节的渠道中,并在监控模块监控信息后各种手段的接收情况,以保证服务产品能在第一时间分发至所配置渠道。

2.5服务用户管理子系统

服务用户管理子系统必须实现针对公众服务、专业服务、决策服务等各服务对象的互动交流以及服务情况的调查。(1)用户意见反馈平台:建立用户双向交流系统(网站、微博、短信等),通过各种途径,如客户调查表、业务统计分析、产品满意度调查等,对客户反馈意见进行登记、处理,供管理、策划人员参考,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建立电话客服系统,服务用户电话来电登记、问题记录、处理结果、审核意见。(2)服务情况调查模块包括:气象影视收视率录入处理模块、气象网站点击率统计模块、气象声讯拨打率统计分析模块(按月、按日分析)、气象短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模块(按月、按地区对比分析)、气象微博点击率统计模块。(3)满意度调查反馈:一是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气象影视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气象网站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气象声讯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气象短信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二是政府部门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三是行业预报效益评估调查表。(4)结果分析与展示:对气象影视各频道收视率、我省气象类网站、气象声讯平台、各大运营商气象短信、各类调查结果(用户意见反馈、服务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反馈)进行分类实时分析统计等。

2.6气象服务产品展示子系统

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展示子系统实现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统一有效展示,包括:系统运行情况展示、天气实况监测展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展示、公众信息服务产品展示、山西气象服务网展示等几个部分。(1)系统运行情况展示包括:网络监控、设备监控、系统进程监控、数据库监控、业务监控、监控和用户反馈监控等。(2)气象监测信息展示包括:结合二维矢量和遥感影像地图或三维GIS平台,展示区域内的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像、闪电定位等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区域内气象情况。(3)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展示是关于气象预警的信息展示,包括:预警信号、预警类型、时间、单位、应急管理内容等信息,在GIS地图上实时显示,并在预警解除时自动从地图上消除。(4)预报服务产品展示包括:区域内城市天气预报、主要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生活气象指数产品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展示。(5)公众信息服务产品展示包括:短信预警信息情况查询和实时统计功能、全省气象短信平台的气象短信业务发展情况和每天发送统计、12121拨打率及相关业务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各服务网站的访问情况统计、以地图方式显示全省各个地市建设的电子显示屏的分布情况和信息情况。

2.7系统监控子系统

(1)系统网络监控: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机制,实现对网络设备、网络链路状况等监测;提供便于操作的可视化界面进行网络管理;提供全局网络设备视图,全面监视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网络状态等各项指标。(2)基础业务产品监控:对各个基础业务产品进行到达监控、内容监控,通过屏幕显示出已到达服务产品列表、未到达服务产品列表、已审核通过的服务产品列表、审核未达标的服务产品列表。(3)服务产品监控:实时监控制作人员和编辑人员制作和编辑的服务产品情况,从而实现对产品制作过程的实时监控,便于管理人员或服务领班实时、全程地掌握各个产品的制作情况。(4)产品分发监控:提供对短信、彩信、传真、邮件等气象服务产品发送的全程监控功能,实现对各类气象信息分发后的统计。(5)服务反馈信息监控:主要接收移动、电信、联通的气象短信上行的用户信息,前台监控显示,后台人工处理;实时监控全省的12121、96121拨打情况,包括接入商、主叫、拨打信箱、拨打时长等信息。

2.8系统管理子系统

实现系统操作员的添加、删除,以及针对不同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有关领导和职能科室人员等工作要求,通过角色分配和权限设置,分配操作权限。所有操作人员分配操作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前进行身份鉴权,系统用户的所有操作轨迹将自动记录。可以设置人员的渠道,对Email、FAX、Notes等渠道进行配置。通过系统管理,可进行系统的平台参数设置、功能界面的设置、自定义模块的添加、操作日志查询等功能,以及通过分类管理产品,利用产品的类型、栏目等类别来管理产品。产品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产品的分类管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应急气象服务产品、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等类别)、产品的权限管理、产品的数据格式管理、产品的模板管理以及产品文件的获取路径,提供修改界面。通过数据字典功能,能清晰展示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能够查看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字段名、字段长度等信息,便于开发人员直接调用底层数据进行二次开发。

3省、市、县分级管理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综合平台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端界面,能够满足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及部门外专业用户的使用需求。省、市、县三级用户按本级权限登录进入系统,以本级管理员身份对系统进行设置、管理、使用和维护。

3.1省级管理员权限

省级管理员具有一级权限,登录后可浏览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所有信息,可对省、市、县三级平台进行管理、设置、维护与监控,有权实施省、市、县任何一级的气象服务数据和产品的应用与控制,对下实施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实现系统操作员的添加、删除,以及结合业务需求,针对不同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有关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等,提供不同的技术指导。

3.2市级管理员权限

市级管理员具有二级权限,登录后可浏览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所有信息,但只能对市本级及所辖县级平台进行管理、设置、维护与监控,有权实施市、县级气象服务数据和产品的应用与控制,对下实施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具体内容参照省级表述,在本级权限下运行。3.3县级管理员权限县级管理员具有三级权限,登录后可浏览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所有信息,但只能对县本级平台进行管理、设置、维护与监控,有权实施县本级气象服务数据和产品的应用与控制。具体内容参照省级表述,在本级权限下运行。

4创新点

4.1数据集中存储、分级维护、审批入库

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建设中,所涉及的数据跨行业、来源广泛、服务对象众多,并且数据量大,在数据的采集、维护、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版本混乱、地图显示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因此,采用数据“集中存储、分级维护、审批入库”的数据管理模式,并在审核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校验,控制数据编辑版本;在地图显示速度方面也采取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时存储调用的混合模式,以达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对于数据审批入库,通常有人工校验和自动校验两种方式。人工校验根据数据规范标准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可及时修改编辑图层和属性信息;而自动校验可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图形空间关系,帮助查找数据中的不规范数据和逻辑错误数据。

4.2强大的DMGIS平台的标绘组件

DMGIS提供了各种标绘工具包(包括军事、气象、应急等),能够灵活制作各种图标、线型、图案,支持栅格图片的符号,实现了单头、多头箭头标绘,可以和数据库结合起来实现属性编辑查询功能。基于DMGIS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标绘图形的动画制作和多媒体播放,包括标绘体的放大、缩小、旋转、移动、闪烁、显示、节点移动等动态效果,便于应急预案的动态推演和对目标事件的事后模拟和分析。

4.3运用网格WEBGIS部分信息

基于DMGIS大型GIS平台进行开发,使用新一代WEBGIS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实现对地质灾害点数据进行显示。新一代的WEBGIS使用“格网四叉树索引”“空间相关高速缓存”“空间数据服务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格网四叉树索引”技术将要显示的地图要素根据坐标位置分为同等大小的若干个正方形网格建立四叉树索引,使空间位置的查询和检索效率指数(即响应时间与数据量关系)由“二次曲线”变为“一次直线”,使空间数据的调度、查询和检索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大数据量访问时可提高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空间相关高速缓存”技术对已用过的和将要使用的、并与其空间相邻关系的地图数据进行缓存处理,存储在服务器端,当客户端发出请求时,服务器端根据请求信息直接提取相关的缓存地图数据传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就可以直接在IE中显示了,大大提高了客户端的响应请求速度和数据传输量,也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压力;“空间数据服务负载均衡”技术对多用户访问时,可根据用户的空间数据处理量分配系统资源,对于大用户量访问可以部署多台Web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同时可充分利用服务器的出口带宽,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此外,应用到该系统的另一个最新技术———AJAX。AJAX即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的缩写,是结合了Java技术、XML以及JavaScript等编程技术,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Web应用,打破了使用页面重载惯例的技术组合。AJAX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这样,Web页面就可以不用打断交互流程而进行重新加载、动态更新。同时使用AJAX,用户就可以创建接近本地桌面应用的直接、高可用、更丰富、更动态的Web用户界面。

4.4气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1)气象服务效率提升。通过系统的建设,计算机处理替代部分人工处理工作,实现公共服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集成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大大减少和替代了人工处理,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目前,专业服务用户大多是专人人工处理,系统平台融合小尺度、高密度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信息和监测数据,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服务需求推送服务信息,实现无人值守的服务,使同样规模的服务团队可以服务更多的用户。(2)气象服务信息应用能力提升。系统平台整合涉及公共服务的所有信息,将目前分散在各平台的条块数据通过之间的关系融合在一起,数据包括监测、预报产品、服务需求、服务对象、服务过程等信息,构建完整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共享信息模型,可以高效实现公共服务业务的支持,提高信息应用的水平和范围。(3)气象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一是更贴近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台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管理,包括需求内容、关注的气象要素、区域、时段,约定手段等,可以是预报产品的推送,也可以是警戒值的自动告警;二是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系统获得服务产品或监测数据后,根据预置的规则,无缝、实时地将信息推送给服务对象,可大大提高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减少经济损失。(4)气象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服务质量提升,系统支持对服务时效、需求响应分析,实现服务质量调查,建立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联系渠道,收集服务的反馈结果,分析服务能力的不足和短板,长久持续地提供满意服务。

5结语

第2篇

1.1P2P传输模型在P2P传输模型中,各个节点所起的作用是对等的,一个节点(同一时刻)既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资源的需求者,如图2所示。P2P技术将各节点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间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1.2P2P协议P2P技术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件共享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关系可分为4种形式。(1)以Napster为代表的中心化拓扑,所有节点的位置关系依然需要中心节点的参与,可扩展性差。(2)以Gnutella为代表的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是一种纯粹的P2P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意扩展,但可靠性较差。(3)以KaZaA为代表的半分布式拓扑,具备一组超级节点提供服务,支持复杂查询但是可维护性不高。(4)以BitTorrent为代表的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自适应节点的变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好。气象宽带网是一个结构稳定的网络,为了在减小中心节点压力的同时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适合采用BitTorrent协议。另外,BitTorrent协议采用数据块传输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3P2P技术的优缺点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气象宽带网MPLS-VPN的网状结构,将中心节点分发压力分摊到各个节点上,利用所有节点的参与实现数据从单数据源到多目标节点的共享,如图3所示,针对国家级节点A需要向若干省级节点(至少大于1)共享数据,国家级节点会将数据拆分成若干数据包,分别传输给广东、湖北、河北3个省级节点,然后这3个节点再分别进行交换传输直到数据包接收完整。然而,在气象通信业务中直接使用现有的互联网P2P软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节点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差,网络中各个节点随时可能退出系统,共享交换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二是节点间传输不可控,容易造成骨干网拥塞、网络流量风暴等问题。

1.4解决方案(1)内容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P2P传输中内容可靠性的问题,需要融合CDN网络[8]的思想,CDN的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中心节点的内容到最接近用户且服务能力最好的节点(即超级节点),使用户可以从超级节点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提高用户访问节点的响应速度。为了将P2P和CDN有机融合,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服务器的模型(P2SP):在一个共享网络环境中,保证有足够的服务能力较好的超级节点已经具备初始数据源能力,然后与所有节点进行共享。如图4所示,当国家级节点A需要向各省提供共享数据时,首先选择向国家级节点B和服务能力较好的北京节点进行数据拷贝,生成BitTorrent协议中的数据源,然后由这3个数据源节点同时向其他省级节点服务,各省级节点会根据实际网络状态选择优先连接的节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解决传统Bit-Torrent协议可靠性差的问题。(2)传输控制。为了解决P2P技术中节点间传输不可控的问题,需要在BitTorrent协议基础上,在软件中合理设置和调整节点间传输的最大上行和下行速率,避免网络流量风暴和拥塞问题。

2应用实现

2.1功能组成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主要目标是实现从单一资料源节点以BitTorrent协议将资料共享给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从逻辑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数据服务器,保存需要共享气象数据的一份原始拷贝,又称为种子。该数据服务器和业务系统存在接口,实时获取并更新种子,气象数据可以按照指定的目录进行存储。每一组共享传输试用特定的P2P通信端口。(2)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记载BitTorrent协议的相关信息。BitTorrent软件负责制作和生成种子文件,逻辑上把将要共享的数据文件重新编排,然后按照议约定的256KB大小进行切割,最后将编排和切割后的索引信息存放入torrent文件中。(3)Web服务器,用于存放和分发种子文件。(4)Tracker服务器,保存整个P2P网络信息的中心服务器。(5)节点客户端,负责定时或根据需要从Web服务器下载并解析torrent文件,实现P2P方式数据的共享传输。节点客户端通过与Tracker服务器以HTTP协议进行交互,能够得知网络中已下载完成的节点数以及正在下载的节点数,每个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节点客户端(A)与另一个节点客户端(B)建立TCP连接过程如下:A首先向B发送握手消息,等待B返回相同格式的握手反馈信息,达到完全握手状态。与此同时每个节点客户端都需要维护一张所有与自己连接节点的链表。

2.2应用流程基于P2S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流程如下。(1)中心节点源数据制作并:中心节点从逻辑上包括数据服务器、Tracker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中心节点需要将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组织成torrent文件并到Web服务器上,如图5中流程①②③。(2)超级节点获取torrent文件并获得原始拷贝:中心节点临近的超级节点会首先获得种子文件和完整的共享数据从而成为超级节点。如图5中流程④⑤。(3)所有节点参与共享:各节点客户端会实时下载torrent文件并进行解析,然后从中心节点或超级节点下载数据片段并从其他节点获取余下的片段,如图5中流程⑥⑦⑧。

3业务试验和比较

考虑到实时气象业务的不可中断性,不可能在全国31个省级节点实际业务环境开展大规模的试验。针对P2SP技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性能评估,采用网络仿真和小规模的比较试验成了最佳可供选择的测试和验证方法。

3.1可行性模拟验证PeerSim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发的基于生物启发技术的P2P模拟器[16]。PeerSim由配置管理器、网络拓扑对象、结点对象、协议对象、动态对象、观察对象以及模拟引擎对象等组成。PeerSim是一个模拟P2P覆盖网络的软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P2P网络模拟。通过BitTorrent协议的修改和部署,实现了基于P2P的仿真试验。使用PeerSim模拟BitTorrent协议从1个中心节点向固定的30个节点共享100000KB数据的表现情况。100000KB的文件将被拆分成391块(390×256KB+160KB=100000KB),限制上传、下载速率不超过100KB/s。在试验的时候,为了模拟P2SP场景,随机选取了部分节点作为超级节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800s内这些数据完成了全部节点的共享拷贝。经过10次的模拟,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相似。

3.2性能比较试验为了评估该应用在实际业务中效率以及稳定性,搭建了一个利用中国气象局局域网环境的试验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试验。由于P2P需要多节点的参与,因此在试验中除中心节点外至少选择2个节点参与。现在国内通信传输业务比较多的使用AFD,它是一个自动的支持多协议的本地和远程数据收发软件,在气象通信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AFD的FTP协议。AFD支持并发传输,因此在进行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分发时,会通过消耗中心节点的资源获得传输效率。为了使两种应用具备可比性,通过软件功能限制中心节点平均速率,并且AFD的传输并发数设置为1,P2SP传输应用也设置为1个TCP连接。(1)数据总量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在测试中选择文件大小为1MB至300MB的数据文件。当子节点个数为4时,两种应用传输效率结果如图6,测试次数为3次,结果取平均值。当数据量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同等网络流量条件(不超过1MB)下,当数据文件大于10MB时,P2P应用传输效率优于AFD应用。从理论上分析,P2P应用通过子节点之间的网络流量消耗换取了效率的提高。在数据总量较小时,由于P2P应用还存在节点相互握手和与Tracker服务的交互访问导致效率低于AFD应用,而当传输大文件时,P2P应用对提升多节点互传的效率起到明显的作用。(2)节点个数对于传输效率的影响。为了与实际业务场景更接近,进行大量小文件在不同节点数条件下的传输测试,选择单个文件大小在50B~150KB的总大小约28MB的1000个小文件,这些文件被打散分布在至少3级层次的目录中。子节点个数分别设定为2~6个,将3次测试的平均结果记录在图7中,可以看出:当节点个数逐步增大时,在中心节点相同网络流量条件下(不超过30KB),AFD应用的传输时间成线性增长,而P2P应用随节点增多产生了明显的加速效应。

3.3小规模业务试用通过可行性模拟验证和性能比较试验,基于P2P的气象数据共享应用可以满足单数据源多目标节点的气象数据共享需求,并且在不增加中心节点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量和目标节点增加,P2P的传输效率也随之提高。考虑实际业务应用效果,我们将该应用部署在气象宽带网的部分省级节点上开展小规模业务试用。选取北京、四川、河北、广东、湖北、内蒙等省级节点,在MPLS-VPN网络中使用PC服务器进行试验,操作系统为SUSELinux,选择实时卫星资料进行传输,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试验结果表明,全部数据在150s内完成了176MB文件在所有省级节点的传输。此外,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还进行了气候模式数据文件的传输试验,模式数据量为2GB,在各节点传输速率控制在1MB/s内时,P2P用时20min完成了全部数据在6个省级节点的共享传输。而对于AFD应用,采用单线程方式,即使不限制中心节点传输速率,全部共享完所有数据耗时也超过了1h。利用P2P技术的一个附加好处是:不需要对共享的目录结构进行传输配置,因为P2P应用将所有目录信息都记录在torrent文件中,接收端的目录结构和发送端的目录结构在默认情况下会保持一致。而AFD应用必须逐一配置指定路径来保证资料传输到目标节点的对应目录,当目录数过大时容易导致中心节点配置错误。

4结论

第3篇

1.1支付意愿法(节省费用法)中Pi取值的改进Pi为模型的矫正系数,区别与以往采用第i类公众可以接收到气象服务的比例,如电视覆盖率、广播电视覆盖率作为矫正系数;文章将矫正系数定义为第i类公众能够并且愿意接收公众气象服务的比率。我们可以从调查中分别获得“能够接收到公众气象服务的比例”和“愿意接收公众气象服务的比例”,两者取交集就是“能够并且愿意接收公众气象服务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该矫正系数为:P1=0.996,P2=0.994。

1.2影子价格法中Pi取值的改进在影子价格法中,以往通常定义为第i类公众通过座机接收到气象服务信息的比例;但现在除了座机以外,手机也是可以获得气象服务,所以文章将其定义为第i类公众通过手机和座机获得气象服务信息的比例,根据调查结果,影子价格法中的矫正系数分别为P1=0.539,P2=0.52。

2评价结果

2.1支付意愿法通过在调查问卷中直接询问公众每年愿意为接收气象服务支付的货币量,得到以下调查结果,详见表1。根据表1的数据,可得到支付意愿法下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值:W1=1374.0(亿元)

2.2影子价格法通过调查得到公众愿拨打气象声讯电话的频率调查数据(换算成公众每天愿拨打气象服务声讯电话次数),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数据,可得到影子价格法下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值:W2=2591.5(亿元)。

2.3节省费用法节省费用法和支付意愿法相类似,不同的是从为消费者节省费用的角度考虑最终的效益,调查结果见表3。根据统计数据,可得到节省费用法下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值:W3=36818.9(亿元)。

2.4公众期望值估算公众希望政府投入气象服务的年保障经费值计算模型如下:其中W4为公众希望政府投入气象服务的年保障经费值(万元);i为公众分类,这里将公众分为城市和农村公众两类,即m=2;Mi为第i类公众的总人数,M1=665575306,M2=674149546;Ni为调查问卷中第i类公众的总人数,N1=15300,N2=7800;j为投入金额等级划分,n=5;Cj为第i个投入金额等级的中数,为开区间时取最低值;Bij为第i类公众中选择第j个投入金额等级的人数,见表5。根据统计结果,可得:W4=914.5(亿元)

3评价方法的改进

3.1对W1的修正在中国由于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益性的公共服务,多年来公众形成了让政府来“买单”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由个人来买单,所以,调查获得的公众支付意愿额应该小于其真实的支付意愿额。上文计算结果也显示,公众希望政府为公众投入气象服务的经费远高于政府部门对中国气象局的实际投入。因此,文章将W4中超出政府投入的经费(914.5-118.1=796.4亿元),也算作的公众“支付意愿”。通过“支付意愿法”评估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应该在原有值(W1)的基础上再加上这部分经费(796.4亿元),即2170.4亿元。

3.2对W3的修正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节省费用法”有两种计算方法,按户计算更为恰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人,按户口数据计算出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为11877.1亿元,约占2010年全国GDP的3%。

4三种方法比较

目前,支付意愿法、节省费用法和影子价格法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各自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采用支付意愿法来估算公众气象服务效益时,由于支付意愿的金额并非市场真实定价,并且不论定价是多少,公众必须支付;此外公众的支付意愿还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调查群体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因而该评估值与实际的效益值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出入。(2)影子价格法中C的选择影响结果准确性,不同的C会产生差别较大的结果。由于公共气象服务是无偿向公众提供的,因而没有办法直接计算出公支付意愿的金额有多大,但可以通过调查可以得到公众通过电视、电话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的次数,即公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量。目前最常用的“影子价格”是参照拨打一次12121电话查询天气预报的价格。因此确定在影子价格时,只能给出一个理想估值,并非目前的真实价格。此外,这种方法确定的影子价格,会因为接收天气预报的渠道的改变而改变,如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公众通过手机和座机获取天气预报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3.9%和52%,因此影子价格法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3)“支付意愿法”和“影子价格法”得出的结论比较相近,而“节省费用法”的计算结果偏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气象损失中不仅包含避免损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损失,公众正确使用天气预报也只能挽回部分“可避免损失”,因此“,节省费用法”评估出来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极端的理想情况,是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上限。因而在评估时,会形成过高的评估值。此外,公众通常对气象服务到底给他们减少多少损失,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结束语

第4篇

一、传统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的不足

公共服务型企业,是指诸如公共交通、自来水、能源等指政府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地铁是城市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也是与市民日常生活关联最密切的公共服务之一,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的维护,是地铁行业巩固业务成果、获取经营收益、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管理措施,因此,以地铁行业为例,我们可以从全国各大城市地铁企业形象的宣传实例中,得出一系列的印象:统一的界面、固化的主题、说教式的公益宣传。

然而,带给公众以上所述的企业印象,是否真的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呢?

根据《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2013年的乘客满意度调研》[1]数据显示,有75%的广州市民普遍认为地铁公司在人性化、亲和力方面不足,认为企业与公众的互动太官腔与生硬。可见,高姿态的企业形象传播,对提升市民认同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它提高了市民对企业的期望与要求,容易因服务细节的不足引发超出责任范围的投诉,造成负面舆论。这对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形象塑造及传播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

由此可见,传统公共服务型企业的形象宣传中,倾向营造高、大、全的企业特质,忽略贴近市民生活、迎合市民情感需求的要素,是目前企业形象宣传工作中亟待改变的不足。公共服务型企业在社会上同行竞争极低,因此无须过多地把侧重点放在企业优势宣传之上,相反,公共服务型企业与市民接触面广,企业所曝露的细节上的不足较多,因此市民对公共服务型企业的认同感,除了建立在对企业优势的认可上,还须建立在对企业细节上不足的理解与包容之上。只有服务的优点与缺点均获得了市民的肯定与理解,才能争取到市民对企业的信任,让市民广泛参与良性互动,提出正面且有效的改善建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形象。

二、文化创意与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的结合

针对目前公共服务型企业在形象宣传中脱离市民生活、未能迎合市民情感需求的不足,合理利用文化创意,把理性、生硬的宣传信息通过艺术化的视觉形式传达,将会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做法。以广州地铁为例,广州是国内经济水平较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市民精神需求随着物质丰富与改革开放的成功,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广州地铁在2013年9月,公布了企业卡通形象吉祥物,并随即与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合作,推出一系列以企业吉祥物为主形象的动漫公益宣传广告,下图为其中的进站时禁带易燃物品、有毒物品的企业宣传广告:

该系列公益宣传创作中,借鉴了众多本土年轻市民熟悉的娱乐元素,包括引用了80、90后童年时代所熟悉的动画“美少女战士”的经典台词,以及90年代通过香港电视传入广州的公益宣传片经典台词。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结合动漫风格的表现,使该系列公益广告特别被市民关注,部分热心市民更自发向广州日报[2]等媒体表彰了这一举措,赞誉广州地铁的做法亲民、有趣,并倡议长期推广。由此可见,文化创意在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宣传中,起到了重要的元素整合和调剂作用,把原本刚性的、指令性的信息,转化为趣味性、指引性的信息,拉近了企业与市民的距离,从而获得了市民与媒体的一致好评,实属公共服务型企业形象提升的良方。

三、企业形象宣传的进阶产物――企业文化创意产品

近年来,伴随着都市人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提高,基于各种主题文化而诞生的创意产品,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文化创意产品,与传统广告宣传礼品不同,它们价值的体现更多是在产品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及创意,而非产品功能本身,从情感上获得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实现消费行为。与此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了文化创意产品后,会产生情感依赖,从而对产品所表达的文化思想进一步认可。以广州地铁2014年推出的“粤港澳星光地铁行”主题Q版列车模型为例,如下图:

第5篇

内容摘要:服务的无形性特征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就此对服务企业的营销对策进行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服务无形性营销对策有形展示

服务与有形商品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服务的无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服务是无形无质的。消费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既用手触摸不到它,也凭视觉看不到它。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享用某些服务之后难以感受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6年的39.4%。然而,服务的无形性特征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服务的无形性给企业营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服务具有无形性特征,这给服务企业的营销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不能储存。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没有及时消费的服务不能被储存。例如,在淡季,没有被销售的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座位、铺位不能保存起来留到春节“黄金周”时供消费者使用。

服务不能申请专利。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所以服务不能申请专利。而不能申请专利,新的服务或现有服务就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得到专利的保护。如2002年世界杯期间,巴西著名球星罗纳尔多的“瓦片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巴西队在比赛中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发型也被巴西人认为是时髦和能带来好运气的,因此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如果能申请专利,罗纳尔多一定会因为“瓦片头”在巴西推广而获得不菲的收入。与此类似,如果没有专利保护,一个服务业公司就难以在竞争中长期保持其优势。

在购买前无法向消费者展示服务的成效。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看不到服务。在消费者享用服务前,服务人员也不能提前生产供其了解。因此,怎样在消费者使用服务前向其展示服务的成效成为服务企业的一大难题。

2服务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努力减少供需间的错位

因为服务不能储存,因此服务没有及时得到消费就会浪费掉。当高峰期来临时,对于等待消费服务的顾客,服务企业也没有库存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并不等于说在这方面服务企业就无所作为。各种不同的服务企业根据其服务产出的内容、特点并结合其具体行业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对需求进行管理。在需求处于低潮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需求;在需求处于高峰期时想方设法压低需求。实施需求管理通常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实行差异化定价。当需求处于淡季时,可将价格适当调低以刺激需求;而当需求处于旺季时,则可适当调高价格以降低需求。

实行预订与预约制度。为使服务的工作流程得到很好的控制,服务企业可实行预订与预约制度。通过预订与预约制度,把需求安排到服务能力的不同时间段内,便于服务企业提供服务和消费者享用服务,提高服务的生产率,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航空公司、旅游公司、旅馆、饭店和美容院等服务业普遍使用这种制度。

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引入可以使服务企业在消费淡季时更有效地控制需求。服务企业可以让设施场地能够获得更充分的利用,例如,电影院可以利用多余的戏院座位,体育馆可以利用闲置的健身设施等,为企业创造效益。

2.供给管理。在需求处于低潮时,采取得力措施减少供给;在需求处于高峰期时千方百计增加供给。实施供给管理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适当鼓励顾客参与。服务企业可鼓励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甚至让其在服务过程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从而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自助式餐厅、自助式加油站、让顾客在银行填写单据等都是顾客在服务递送过程担当作业性角色的例子。

灵活布置服务设施。服务企业对服务设施进行灵活布置使其服务能力的用途增多,从而消除瓶颈环节,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有效增加服务的供给。

扩大服务人员的技能。服务企业可适当扩大服务人员的技能,使其多样化,同时将服务人员进行灵活配置,训练其承担多元化的工作。这种工作安排上的弹性和对各种不同供应角色的灵活管理能够使服务企业在需求高峰时适度增加服务的供给。

灵活制定日程计划。服务企业可以制定多种不同的日程计划,根据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合需要的日程计划,这使得服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服务的实际需求调整服务的供给。

简化服务递送方式。服务企业可以根据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对服务递送方式作适当简化。在服务需求的高峰时期,服务企业在递送服务时仅执行基本性的服务工作,做好必要的预备来应对高峰需求量,认真全面地检查现有服务过程,对可要可不要的部分予以剔除,对过于繁杂的部分予以简化,以例行化和专门化加快服务的表现,对能够利用科技取代人力的地方要利用科技,从而使整个体系更具生产性。

临时雇用服务人员。在服务需求的高峰时期,服务企业可临时适当雇用一些服务人员。根据服务需求雇佣临时工,可以使服务企业临时增加服务的供应量,缓解需求增加带来的压力。

(二)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

服务不能申请专利,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服务业公司就难以在竞争中长期保持其优势。服务业公司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能够有效阻止其竞争对手的模仿,从而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服务企业要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必须重视培养、开发和利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阻止竞争对手对服务的模仿并保持竞争优势要求服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并能对其充分利用。服务企业可以依托国内外一流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与他们的科技交流、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让他们的科研人员、师资力量、在校学生以及科研设施成为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的潜在资源,再将这些潜在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现实资源。

(三)充分运用服务有形展示

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消费者难以感知服务或感受服务带来的好处,所以,服务企业必须使用一些有形的手段尽可能使服务有形化,让消费者能感知到并且获得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的初步印象。

消费者在进入服务企业前后将利用各种感官对服务企业的各种有形物体进行感知,并将由此获得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的印象,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及服务企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在购买和享用服务之前,消费者会根据有形物体所提供的信息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作出判断,并作出是否购买和消费服务的决策。因此,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有形要素将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决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服务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好,就会达到有效推广其服务的目的。

(四)利用口碑

如果消费者在消费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就会主动地为企业进行免费的正面的口头宣传,这就是口碑。多数消费者觉得个人信息源往往更具有可信性。实践表明,口碑沟通在决定和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955年,卡茨(Katz)等人发现,在影响消费者转换产品与服务品牌方面,口碑传播的效果往往是报纸与杂志广告效果的7倍,是个人销售效果的4倍,是收音机广告效果的2倍。1971年,乔治•戴(GeorgeDay)也发现,在把消费者的消极或中立态度转化为积极态度的过程中,口碑传播的效果是广告效果的9倍。因此,服务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口碑宣传服务及企业,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另外,鼓励消费者试用服务。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服务,服务企业可以鼓励消费者进行试用,这样一方面向消费者展示有形的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让消费者亲自感受企业的优质服务,这样可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实现推广服务的目的。

在购买有形产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款式、颜色、商标、包装和价格等多种标准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从而作出是否购买产品的决定。而在购买服务时,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在作出是否购买服务的决定时,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客观信息,只能依据服务的价格和各种服务设施等信息作出。因此,他们在购买服务时所感受的风险通常要比购买有形产品时大得多。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企业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消费者购买服务时感受到的风险。因此,服务企业可以花费必要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来塑造这种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曹礼和.服务营销[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第6篇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对生活整体的满足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愈强。如何提升乡镇公务员的主观幸福感,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要题。

一转型时期乡镇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自我意识、自我效能、人格因素、价值观等,而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生活状况(收入状况、居住状况、医疗保障等)、工作状况(权力资源、福利待遇、晋升考核制度、工作环境等)和社会关系(婚姻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乡镇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中国传统官权弊病遗存。一是权力层级化产生扭曲。部分乡镇公务员存在官本位思想,权力配置等级化,身份等级森严。官权制要求的是绝对服从关系,使团体盲从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乡镇公务员在面临制度与人情时,通常难以抉择。一些法院、公安等有执法权力的部门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冒着违规违法的风险,违心地妥协于领导干预等外部压力,在明知要依法行政的情况下,最终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不仅要面对自己良知的拷问,还要担心承担法律责任。

第7篇

[关键词] 数字化出版 期刊传播 特色栏目与专业 《气象与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7-03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栏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湘潭大学学报》的《思想研究》,《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春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庚子·辛丑日记》《郭天锡日记》《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年第2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气象事业”、“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法律》《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80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阅江学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5]潘占伟.编辑在图书出版中的学术意识[J].出版科学,20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