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6:46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发展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引言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五、结语综上所述,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能够向外界更加形象地展示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对建设一个极具艺术特色以及人格魅力的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欢.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吴嘉振.论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1,08:112-114.
[3]李枝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5.
[4]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
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做了深入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做了详细阐述。接着笔者又详细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做了观点性的论述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对完善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改良性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概念性分析
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所谓生态城市,指的是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利用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人类聚居的地方具有生态的良性循环。理查德在他的著名作品中曾经提到生态城市的意义,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活力与健康的追求,他认为生态城市也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充满活力与激情,不但节能而且能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聚居地。
二、目前我们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九八五年的城市化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到了二零一零年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七,城市的个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由原来的一百九十个增涨到六百五十五个。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国家的GDP还会继续增涨,预计到二零二零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会超过百分之六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对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对环境来讲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我们国家对于资源的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这就导致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此一来,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目前我们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严重的表面化现象。由于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城市政府过于强调的是生态城市的表面,也就是只改善城市外在的环境,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中,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是盲目仿照,建设出来的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不相符,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城市为了达到生态城市的外在的一些指标,把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停止在景观生态化的层面,只靠对城市的绿化来改变城市的质量,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达到生态城市的良性循环的。其次,对于生态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没有合理的布局。我们国家在产业的结构布局方面比较落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还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一部分产业具有较大的能耗,非常严重的污染,也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这些问题越来越严峻,城市的资源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两者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还有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这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资源的质量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密集度资源,但却有很低的附加值的产业。而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对技术含量严重缺乏的组装产业。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在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中,对GDP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精力都放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上,无法突出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我们国家产业结构低度化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增长还要继续维持的话,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四、对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策略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未来策略展望
首先,要改善人居环境及有关的领域就要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就是城镇,这也是污染较为集中的地方。要想做好建设的规划工作,就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对气象环境进行不断的研究,对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间的关系进行改善,才能使因城乡的建设活动而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使人居环境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加强,除此之外,在技术的集成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都要不断的加强。其次,为了城市人居的环境得到改善要在大力进行绿化的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中,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加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绿地面积进行扩大,使城市绿化水平得以提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对绿化用地的面积进行严格的划分,对绿化的布局进行科学的安排,形成花草结合,点线面相连接的绿化系统。要想城市绿化的建设得到推进,就要对客观的规律进行遵守,根据实际情况对树草进行种植,另外,城市的绿化工作中还要做好节水技术的利用,在进行绿地养护中要减少对水的消耗。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最后,在城市环境的治理方面还要不断的加强力度,对于旧城的建设要加快脚步,尤其是对于人口比较集中,公共设施比较紧缺,交通比较拥护,而环境也比较脏乱的问题上,一定要做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对城区造成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关停或移出城区,对于一些违章建筑要依法清除,对于建筑节能的技术要大力推广,在市民所用的燃料结构方面也要大力改善,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都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关,所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人类在对生物圈中的每一种资源进行利用,并且以此来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要对因人类的活动对每一种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生物圈是有生命的,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资源库,同样,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各种资源的时候,要对大自然有足够的尊重,为了生态的平衡要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大自然才能持续的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宝贵的财富,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坚守它的可持续性,看待问题的眼光要保持可持续性,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更要保持可持续性的战略思想,这样,我们的国家经济与城市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人类与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的共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24.
[3]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2):76-80.
[4]陈易.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 建筑学报, 1997(4):20-21.
[5]荆其敏,张丽安. 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37.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加坡生态城工作组.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年)[Z].2008.4.
[7]邵俊. 中国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反思[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1、张作杰 诸城市规划局 村镇科科长
1.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情况
成都早有城市旅游品牌意识。从最早的“天府之国”、“熊猫故乡”,到前些年的“美食之都”、“东方伊甸园”,再到最近与重庆沸沸扬扬的“中国第四城”之争,或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急于树立自身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争取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心情表露无疑。可是,这些定位或太陈旧,或太片面,或太空泛,使旅游者们不知所云。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品牌不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成都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成都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令游客耳熟能详的经典景区,“金沙”、“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古镇与民俗旅游区。但是这些景点往往各自为阵,品味定性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和鲜明的特色形象,无法形成城市品牌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都在旅游业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与集散地,本应具有丰富的旅游客源优势。但是由于成都品牌定位模糊,缺乏重点特色,大多数旅客仅仅把成都作为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在这种趋势下,成都周边强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发展不但不会为成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反而会形成“虹吸现象”,抑制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品牌消费需求日增。要想经营好城市旅游,必然要经营好城市品牌。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就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尽早定位城市品牌,营销城市品牌,才能使成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二、对成都打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策略研究
1.明确“休闲”品牌,充实品牌内涵
最近,《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在“休闲”的定位之下,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餐饮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1)继续发展熊猫生态文化、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三大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成都应当抓住大熊猫基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契机,竭力为成都品牌形象作宣传;继续推广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凸显成都的底蕴与渊源,平添历史厚重感。
(2)积极推广金沙古蜀文化新兴文化旅游品牌。金沙古蜀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弥补成都在古文明方面的空白。伴随着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音乐剧《金沙》在全国乃至世界巡回演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金沙独一无二古蜀国之旅必然会给成都带来神秘、不可替代的气质。
(3)大力弘扬成都的餐饮美食旅游品牌。加快整合美食旅游片区,如锦里、文殊坊、羊西线“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业街等,加大对这些美食旅游区的卫生检查力度和服务质量考核,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弘扬成都包罗万象的饮食文化。
(4)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中心游憩区,打造环城城市观光游憩休闲带,整合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与洛带等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区;兴建现代休闲娱乐措施,如大型主题公园、酒吧文化等,迎合都市文化需求。
2.依托休闲文化,发展会展旅游品牌。
会展旅游通常是把会议或展览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游客。会展旅游具有人均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回头率高等特点。成都已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更应当积极承办大型会展活动,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游客,形成扩散效应,提升成都的国际化水平。
3.创造旅游休闲吸引物,迎合体验式需求
城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成都的“休闲”品牌,并不仅仅是游客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休闲理念、一种休闲氛围、一种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方式。对于本地居民而言,这是一种休闲生活;对于旅游者而言,则是一种休闲生活体验游。成都应当尽快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体现成都休闲品牌精髓,迎合大众们日益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需求。
4.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
旅游业载体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涉及餐饮﹑娱乐﹑交通﹑金融﹑消费﹑商业﹑卫生﹑环保等行业,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旅游品牌的本质和基础,城市旅游品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快速提升公众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认知度。只有日益雄厚的城市综合实力才能将城市旅游品牌持续经营下去,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我们说,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切忌舍本逐末,使品牌变成一句空口号。
都市休闲农业是进一步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第一产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到2006年,在“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下,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休闲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重庆也启动了“乡村旅游年”,为重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渝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它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人口,连年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延长休闲时间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人们的休闲旅游娱乐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深刻认识都市休闲农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渝北区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培育都市休闲农业市场,制定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国家农业局下设休闲农业司的这一政策,应尽快建立起休闲农业区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战略模式。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模式是近年各地旅游景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中,休闲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对外统一、对内分离。休闲区管理机构既是休闲区所有权代表,又是休闲区经营主体;既负责休闲区资源开发,又负责休闲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但在休闲区内部,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开发职能与保护职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承担。其管理机构都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承担休闲区的经营管理职责时,还负责管理当地旅游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旅游休闲区实行非企业型管理,经营主体是休闲区管理机构;但同时,休闲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使得休闲区管理机构不但要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还具有当地旅游市场管理的行政职责[8]。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把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推向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政府可从税收和土地审批角度给予开发者优惠与限制,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无线城市 城市信息化 3G 应急联动通信 自主创新 标准化
1 无线城市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无线城市的起源
“无线城市”的概念自2004年7月在美国费城被提出开始,国外无线城市建设一度狂热。费城的建设目标是在约350平方公里的市区范围内,提供免费户外Wi-Fi上网服务,由EarthLink负责在路灯杆上安装无线发射器,但用户投诉称信号太弱,因此在拥有140万人口的费城,仅有6000用户注册使用Earthlink的无线服务。2008年5月,无线城市的先驱EarthLink不得不宣布放弃世界上“第一个无线城市”――费城无线城市计划,尽管该计划很快又重启,且由Network Acquisition公司接管,但已可知无线城市建设并非朝夕之功,尚存诸多难解命题。国际上对无线城市至今仍无统一定义。
1.2 无线城市兴起的驱动力
无线城市兴起的动因与背景是清晰的。首先是为满足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城市应急通信,和以低廉甚至免费的价位为广大市民提供无所不在的宽带信息服务。起始来看。这主要是一种专用网络性质的要求,虽然公网操作者亦可提供,但在原有公众移动通信未进入3G及其增强型阶段前,带宽与无线移动泛在连接能力不够,城域与局域及个体域方面不及Wi-Fi/WiMAX/WPAN/WBAN有优势;而新兴运营商向基础电信业务渗透,IEEE 802.11x/6x/15x等标准及其设备制造商推进产业发展,城市政府部门推进城市宽带网络建设为中心的城市信息化与惠民普及服务,这三者一拍即合,便引发了数字城市平台概念基础上的“无线城市”快速蔓延。同时,城市信息化及无线城市可有效促进城市开发区及科技产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GDP及竞争力,这些也是城市当政者欢迎的。
3G时代,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展开白热化竞争,3G增强至LTE/LTE+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泛在网络迈进是大势所趋。Wi-Fi/WiMAX的带宽优势已相对弱化,从而“无线城市”的概念与定义亦在演变中。现今,“无线城市”可理解为一种以城市政府为主导推动和构建的城域宽带无线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多半采用政府与公众或专用运营商紧密合作的方式来建设,以带宽与泛在能力有效提供市民、政府机构、企业、外来旅游者与重大事件及应急通信支撑等综合信息服务,其技术体系除Wi-Fi、Mesh、WiMAX以外,也可采用包括TD-SCDMA等在内的蜂窝型3G/3G+全移动通信网络。具备这种城域宽带无线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城市即为无线城市。显然,无线城市仍需以数字城市有线、无线综合平台为基础,与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城市应急联动等密切相联;而且,除了城域宽带基础网络设施,智能交通、地理信息、多媒体服务平台及个人/个体域宽带泛在连接手段等方面均需跟上,才可能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城市综合信息。显然,这决不是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需谨慎规划的可持续推行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是永恒的全盘免费,也不能仅以瞄准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其运行模式需深入探索;并且,这种无线城市规划也需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应急联动通信架构相协同才行。
1.3 无线城市的发展现状
无线城市的发展同样遵循超级循环生命周期曲线发展规律,从狂热梦想至挫折后冷却反思,目前已进入较理性的思维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1 000多个城市开始或正在建设城域宽带无线网络(无线城市),仅美国就有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费城、休斯敦等重要城市以及迈阿密、奥兰多等著名旅游城市;还有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加拿大的安大略、澳大利亚的帕斯、新西兰的惠灵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以及新加坡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厦门、杭州、武汉,郑州、深圳、无锡、常德、扬州等20余城市。其中,借助奥运、世博会、国际首脑峰会等重大活动,北京、上海都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商用网络,并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广州无线城市的建设除了担负提升政府和城市信息化的重任外,还要为2010年11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服务。
北京由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上海由中国电信借助WiFi+CDMA技术、中国移动借助2G/2.75G/3G 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中电华通WiMAX+WiFi-Mesh技术,广州由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南京由中国电信及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技术,武汉由中国电信及艾维借助WiMAX+WiFi-Mesh技术,杭州华数电视借助WiFi+WiDTV+FitAP技术,厦门由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扬州由中国电信借助WiFi-Mesh为主体的技术等。而且中国移动借助2G/2.75G/3G TD-SCDMA/HSDPA等技术在推进数字福建、数字河南及无线(数字)厦门与数字郑州、数字洛阳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特别是无线厦门,使当地民众较好体验了泛在网络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优越性,只需一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收看“两会”视频直播并参与互动,呈现了全国首个“无线城市”手机可“直播两会”的新景观。厦门的无线城市建设得益于政企紧密合作联手支持TD成功发展。坚持了“投资市场化、技术多元化、资源节约化”三项建设原则,围绕“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领域,结合城市现实需求,以不断完善的无线网络建设,面向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实用而吸引人的各类信息服务。目前,厦门已开通此类实惠的信息服务达16种之多,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方便了民生,有力促进了城市企业信息化支持与厦门移动的3G业务发展。
2 无线城市存在问题
(1)从全国范围看,运行模式众多,缺乏有力的标准化及相互协同。
(2)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后向资源的应有作用,又不失时机地发展前向演进的新设备、新系统并整合成一体,极具挑战性,需尽快探索与总结推广新进展、新经验,确保全国从国家至省(区市)、地方的纵向与横向各层面、各级应急联动通信系统的有效互动以及互联互通快速响应。
(3)应急联动通信及以数字城市为依托的无线城市,既包括有线,又包括无线;既包括卫星空间段,又包括地面段;既包括运用先进IP的基础平台及IMS/P2P,也可能 利用非IP及非IMS平台,又可能直接借助无安全保障的公众Internet大网;应急指挥调度既需借助专用有线、无线平台,亦需公众平台的有效补充。因此,这是一个极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谨慎细致的规划设计,而且需要多部门有机协同,并应特别注意安全性。
(4)应急联动通信基本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运营方式,无线城市惠民及普及服务是其重要目标,因此,无论应急联动还是无线城市,均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运维、融资、经营模式等问题。
(5)应充分重视其多业务运行的终端应用问题与产业链、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3 无线城市发展策略思考
3.1 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积极推进适合国情的无线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发展
发展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与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在应用中持续全方位地创新尤为重要。事实上,就2008年北京奥运应急通信保障确保万无一失的目标而言,即使借助EADS设备建设的正通公司较成熟的TETRA数字集群系统,其容量能力也仅9万用户左右,而当时最高峰值流最即达8.4万,显然已处于临界与危险的状态,如何确保应急通信保障?采取诸如“网中网”、“业务限制”、“用户分类”、“许可制”等多项务实应用和自主创新措施,才能安全、可靠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
再如借助公网3G TD-SCDMA/HSDPA系统的厦门无线城市建设,以“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为基本定位,以公众网泛在宽带无缝接入能力为基本依托,开展城市工地噪音远程监控、移动城管监控、无线港口、应急指挥视频通信、市民健康系统、掌上110服务,以及43家政府部门一级网站有效接入其门户网站,涵盖了市政府、公安、旅游、人事、医疗、海洋渔业等部门的信息化应用,这是城市信息化/无线城市的重要自主创新和成功尝试。
同时,国家频率/轨道资源与市场规则政策管理部门亦应进一步管理创新与协同,务实有效地发展涉及国家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市场规则和政策管理,协调公网、专网、共网关系,以确保我国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和无线城市与数字城市快速、健康、有序、成功发展。
此外,应特别强调TD-SCDMA、SCDMA/McWiLL、GoTA、DSN、WAPI/TEPA、AVS、CMMB、IGRS等自主创新技术的融合与聚合自主创新应用。如前所述,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已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多个城市建设无线城市。中国电信在获得3G牌照的第100天,即2009@-4月16日,已宣布其3G CDMA 1X/EV-DQ Rev.A系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的122个重要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全部省会城市及沿海主要城市)同步推出面向189、133、153用户的3G业务率先商用。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也应担纲起发展数字集群的重任,充分利用自身2.5G/3G CDMA公网基础实力,尽快拟定好数字集群自身及支持好应急联动通信/无线城市/平安城市/数字城市等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路标,以自主创新与融合理念为导向,积极推进以CDMA基础平台为基础的新一代语音,视频指挥调度一体化的数字集群新发展,并促进FDD/TDD专网/共网/公网互补、协同与融合创新演进发展,使国家安全、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特别是与其企业战略利益相得益彰。
就资金投入方面,政府与企业双方应本着共赢合作原则合理分担,属应急联动及无线政务等与政府部门职能密切相关的投入,政府部门应有明确预算以适当方式支持其可持续发展;企业合作参与承担惠民、平安等社会责任,亦应从全局战略和长远利益着眼,进行积极有效的支持。
3.2 加强标准化及互操作研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务实运行模式
如上所述,城市信息化意义上的无线城市与数字集群应急联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密切关联,必须协同、融合发展。对依然有一定争议的无线城市发展与建设工作,中国已有巨大规模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介入,即以“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模式开展。目前全国20多个城市正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城市数字集群应急联动及无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城市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策略
城市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旅游的不竭动力,在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坚固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根据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达到培养出良好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类型,文化旅游可分为:文化主题公园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遗迹遗址旅游等。此外,城市文化旅游者在参观遗产地、画展、观赏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和参访某区域人群生活方式、习俗、服饰、烹饪、语言、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旅游
(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了整个城市区域中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至居民素质、政府综合形象、企业管理模式等隐性条件,小至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雕塑装饰、街景美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公共广场的设计与规划等物质实体。它综合了一个城市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品和影响。狭义的城市文化则是单纯的指城市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精神意识形态,主要侧重于艺术、科技、语言、文学、教育等精神理念方面的构建。
(二)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是在城市旅游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科学水平等方面所开展的文化性旅游活动。作为城市旅游的分支,城市文化旅游是与城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相并列的一项旅游模式,其旅游活动的主要是展开于城市区域之内,作为立足于城市文化的旅游中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相对立的关系。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随着人类文化发展所衍生出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形式多样的不同层面,例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闲暇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每个层面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趋向。城市形象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精神理念、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认知形态和传播方式上让人们形成的感观认知和综合印象。一座城市的形象能够集中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些城市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塑造起游客耳熟能详的城市形象,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人间天堂杭州等。这些城市形象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游客的参观到访,深入人心的城市形象带动着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筹规划。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之前,必须要合理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并在资源开发后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根据的文化资源类型可以将开发模式分为直接利用型、主题附会型、原地浓缩型、复原历史型以及整合提升型,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文化资源类型以及游客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开发与发展。
(三)根据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结构。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日渐从以往的标准化过渡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城市文化旅游若要在日渐细化的旅游环境中长久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职业性质、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游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性的推出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游客兴趣,例如针对中老年人所进行的养生旅游、针对年轻人所进行的冒险旅游以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科普旅游。通过优化旅游结构的方式,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活动,达到提高文化旅游者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发展城市内民俗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加大对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和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确保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根据旅游模式完善旅游线路。根据城市文化旅游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和完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事业。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不同线路。一种是对相关主题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并联合面向旅游市场。这种旅游线路大多以城市旅游资源为主体,能够突出文化旅游的重点,但在线路安排上具有局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文化旅游者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线路模式,它是随着背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旅游线路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线路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标准。
三、结语
城市文化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根基,而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在地域、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努力构建起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